CN201010183Y - 包装缓冲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装缓冲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3Y
CN201010183Y CNU2007200334741U CN200720033474U CN201010183Y CN 201010183 Y CN201010183 Y CN 201010183Y CN U2007200334741 U CNU2007200334741 U CN U2007200334741U CN 200720033474 U CN200720033474 U CN 200720033474U CN 201010183 Y CN201010183 Y CN 20101018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board
face
buffering
plate
tea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334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科·詹尼斯·诺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334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018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018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018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缓冲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底座和插板插接构成,所述底座包括一底板,该底板由相对的左板面、右板面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中板面构成,所述左板面和右板面的外侧各叠设连接有缓冲纸板,以此构成横向缓冲支撑结构;并且,所述左板面和右板面上各有缓冲纸板的上沿向上延伸或者其外侧各另叠设连接有一向上延伸的连接板,从而在底座上形成左右两向上的突部,该左右两突部的上沿上对应向下设有插槽;所述插板的两端对应插接于左右两突部的插槽中,以此构成纵向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适合与可拆卸或折叠式包装箱配套使用,不使用时可取下展开成平板状,运输、仓储成本都较低。

Description

包装缓冲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涉及包装箱用纸制缓冲装置,在装箱的同时使用该缓冲装置可对箱内产品起到支撑及缓冲的效果。
背景技术
现代商业发达,许多产品均大量生产并行销世界各地,长途运输途中的颠簸可能造成产品的损伤,为避免损伤人们设计出各式的外包装箱,如木箱、瓦楞纸箱、蜂窝纸箱等,在产品装箱前后人们在产品周围垫设上缓冲材料,以对产品的角部、突起部等局部进行支撑和缓冲保护。
现有公知的缓冲垫块材料大多是以发泡塑料最为常见,但是发泡塑料丢弃后难以降解,会污染环境,在环境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发泡塑料垫块的使用会越来越少。因此,人们渐渐使用纸制品来替代发泡塑料作为垫块,如平板状的蜂窝纸垫片、瓦楞纸垫片等,为了将纸垫片定位在产品需要垫设的部件,现使用时常是将纸垫片直接固定粘贴在包装箱内壁上的,这样缓冲纸垫片即连接在包装箱内壁上,使包装箱箱壁厚度增厚。当包装箱是可拆卸或折叠式包装箱时,箱壁上带上了一定厚度的缓冲垫片,即会增加包装箱空箱时推彻或折叠后的体积,使其占用空间增大,仓储及运输的成本增加。因此,现连接于包装箱壁上的缓冲纸垫片存在不能与可拆卸或折叠式包装箱相配套,会增加包装箱的运输、仓储成本的缺陷。
另一方面,如运输的产品的外形不规则,局部与包装箱壁间空间很大时,(如摩托车的椅座部位,它较摩托车的龙头会低很多,其装箱后与包装箱壁间的空间会很大),直接用平板状纸垫片一层层地垫设,其成本也会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与可拆卸或折叠式包装箱相配套,会增加包装箱的运输、仓储成本,并且当用于空间较大部位时层叠设置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包装缓冲支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缓冲支撑装置,由底座和插板插接构成,所述底座包括一底板,该底板是由一平置的纸板两端向下折弯形成的折弯纸板结构,它由相对的左板面、右板面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中板面构成,所述左板面和右板面的外侧各叠设连接有至少一块缓冲纸板,以此构成横向缓冲支撑结构;并且,所述左板面和右板面上各有缓冲纸板的上沿向上延伸或者左板面和右板面的外侧各另叠设连接有一向上延伸的连接板,从而在底座上形成左右两向上的突部,该左右两突部的上沿上对应向下设有插槽;所述插板的两端对应插接于左右两突部的插槽中,插板的上沿比左右两突部的上沿高或相平齐,其下沿与中板面的上表面相抵接触,以此构成纵向支撑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当需垫设的空间较大,左右突部的高度之和大于中板面的宽度时,此时可采用以下设计:将左板面和右板面的外侧各叠设连接有多块缓冲纸板,其中,一侧为内侧的缓冲纸板向上延伸,而另一侧为外侧的缓冲纸板向上延伸,以形成左右两向上的突部,从而使底座展开时,左右两突部可以相互交叉地层叠起来,达到展开后体积的最小化。
2、上述方案中,所述缓冲纸板是指具有缓冲作用的纸板,如蜂窝纸板或瓦楞纸板;而提及的底板、插板和连接板可以采用蜂窝纸板、瓦楞纸板或其他普通纸板制作。
3、上述方案中,“所述左板面和右板面上各有缓冲纸板的上沿向上延伸或者左板面和右板面的外侧各另叠设连接有一向上延伸的连接板,从而在底座上形成左右两向上的突部”,此句包括两种情况:a、底座上的左右两突部是由左板面和右板面上的缓冲纸板的上沿向上延伸形成的,向上延伸出突部的缓冲纸板既起缓冲作用又附带有向上延伸突部的连接作用;b、底座上的左右两突部是由另叠设连接在左板面和右板面上的连接板向上延伸形成的,该连接板主要起向上延伸出突部以连接的作用。
4、上述方案中,所述“叠设连接”是指左板面和右板面与缓冲纸板或连接板之间是平面与平面的层叠固定连接,具体可以采用粘合剂粘合。
5、上述方案中,所述“上、下、左、右、纵向和横向”等方位词都是以附图1所示放置的状态说明的,具体使用时它可以如图所示状态向下套在产品顶部上使用,当然也可转动90°、180°或270°套在产品的右侧、下侧或左侧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原理及插接使用过程如下:参见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中,用一块折弯成“冂”形的底板3,底板3上的左板面4和右板面5的外侧叠设固定上缓冲纸板7,其底座1内部空间用于卡置于待包装产品上,设计时,左侧板4和右侧板5加上其上缓冲纸板7后的总厚度应各对应于待包装的产品A与包装箱B左、右横向间的距离,以此使本缓冲装置使用时紧卡在产品A与包装箱B之间(如附图4所示),在横向上将产品进行支撑定位,并因采用缓冲纸板还起到了很好缓冲作用。另外,将底座1上左右向上延伸形成突部8,其突部8上向下开设插槽9,以一插板2竖直插接于插槽9中,其插板2的宽度与底板3厚度的总和应等于产品A与包装箱B壁面纵向间的距离,以此使其本缓冲装置使用时在纵向上也将产品紧抵定位住(如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可以拔下插板2,然后将底板3的左右两端展开平置,达到如附图3所示平板状态,以利于不使用时的仓储和运输。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底座加插板的特殊结构,是一独立件,使用时将其卡在包装箱壁与被包装产品之间,不使用时可以取下,并将插板拔下,顺势底座可展开为平板状,达到体积的最小化,以利于运输及仓储时层叠堆放,降低运输及仓储成本;
2、同样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底座加插板的特殊结构,当用包装箱与产品之间纵向距离较大时,可以将插板设计得较宽,即可填满该纵向空间,与现纸垫片层层垫设的方式相比,材料使用量减少,成本有效降低;
3、本实用新型采用全纸制材料,可回收使用,若直接丢弃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环保的绿色产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拆卸展开状态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使用状态截面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拆卸展开状态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底座;2、插板;3、底板;4、左板面;5、右板面;6、中板面;7、缓冲纸板;8、突部;9、插槽;10、连接板;A、被包装产品;B、包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包装缓冲支撑装置,由底座1和插板2两者插接构成,底座1由底板3和缓冲纸板7构成;所述底板3是由一平置的纸板两端向下折弯形成的折弯纸板结构,它由相对的左板面4、右板面5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中板面6构成,左板面4和右板面5外侧各叠设粘合连接有至少两块缓冲纸板7,以此构成横向缓冲支撑结构;并且,所述左板面4上内侧的一块有缓冲纸板7向上延伸出突部8,右板面5上外侧的一块有缓冲纸板7向上延伸出突部8,以此在底座1上形成左右两个向上的突部8。这两左右两突部8的上沿上对应向下设有插槽9;所述插板2的两端对应插接于左右两突部8的插槽9中,插板2的上沿比左右两突部8的上沿稍高,其下沿与中板面5的上表面相抵接触,以此构成纵向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包装缓冲支撑装置中,左板面4和右板面5上贴附缓冲纸板7可按实际情况选择,为了缓冲效果好,缓冲纸板7可采用厚度较厚的蜂窝纸板,如4至5公分甚至更厚的蜂窝纸板;而底板3不起缓冲作用,因此只需采用一般厚度的蜂窝纸板即可,甚至也可采用瓦楞纸板或其他的各式纸板;而插板2因它只是在宽度方向上起支撑作用,因此它也只要采用宽度方向上坚固的纸板即可。
拆卸后展开状态如附图3所示,底板3展开成平板状,其上的两突部8相互上下交叠起来,达到体积的最小化,以利于仓储和运输。
使用时,以附图4所示状态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包装缓冲支撑装置卡置在包装箱B与被包装产品A之间,插板2的上沿紧抵包装箱B的上壁,底板3的下表面紧抵产品A表面,而底板3的左板面4和右板面5内侧抵在产品A的左右表面上,而其上缓冲纸板7的表面则紧抵在包装箱B的左壁和右壁上。当然,此为本实施例包装缓冲支撑装置保护产品A顶部的使用示例,具体应用时当然也可将实施例包装缓冲支撑装置运用在产品A的左、右侧部及底部等各个部件上。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5和附图6所示,一种包装缓冲支撑装置,由底座1和插板2两者插接构成,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座1由底板3、缓冲纸板7和连接板10构成,底板3的左板面4和右板面5的外侧部各从内向外层叠粘合有一连接板10和一缓冲纸板7,两连接板10的上沿向上方延伸从而形成左右两突部8;并且,插板2的上沿与左右两突部8的上沿相平齐,所述连接板10采用普通纸板。
其它同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包装缓冲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底座[1]和插板[2]插接构成,所述底座[1]包括一底板[3],该底板[3]是由一平置的纸板两端向下折弯形成的折弯纸板结构,它由相对的左板面[4]、右板面[5]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中板面[6]构成,所述左板面[4]和右板面[5]的外侧各叠设连接有至少一块缓冲纸板[7],以此构成横向缓冲支撑结构;并且,所述左板面[4]和右板面[5]上各有冲纸板[7]的上沿向上延伸或者左板面[4]和右板面[5]的外侧各另叠设连接有一向上延伸的连接板[10],从而在底座上形成左右两向上的突部[8],该左右两突部[8]的上沿上对应向下设有插槽[9];所述插板[2]的两端对应插接于左右两突部[8]的插槽[9]中,插板[2]的上沿比左右两突部[8]的上沿高或相平齐,其下沿与中板面[5]的上表面相抵接触,以此构成纵向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缓冲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板面[4]和右板面[5]的外侧各叠设连接有多块缓冲纸板[7],其中,一侧为内侧的缓冲纸板[7]向上延伸,而另一侧为外侧的缓冲纸板[7]向上延伸,以形成左右两向上的突部[8],从而构成拆卸展开时左右突部可交叠的结构。
CNU2007200334741U 2007-01-08 2007-01-08 包装缓冲支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018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34741U CN201010183Y (zh) 2007-01-08 2007-01-08 包装缓冲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34741U CN201010183Y (zh) 2007-01-08 2007-01-08 包装缓冲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0183Y true CN201010183Y (zh) 2008-01-23

Family

ID=3904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3347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0183Y (zh) 2007-01-08 2007-01-08 包装缓冲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0183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4190A (zh) * 2020-09-04 2020-11-27 南陵县巍曙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适应减震缓冲舒适型自行车座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4190A (zh) * 2020-09-04 2020-11-27 南陵县巍曙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适应减震缓冲舒适型自行车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5982B (zh) 具有瓦楞纸缓冲衬垫的电子产品包装盒
CN201999267U (zh) 包装盒
CN103693292B (zh) 显示屏纸质包装箱
CN202912136U (zh) 具有瓦楞内部缓冲结构的运输包装箱
CN201105824Y (zh) 可折叠磁石硬纸盒
CN201010183Y (zh) 包装缓冲支撑装置
WO2023216944A1 (zh) 一种瓶包装结构及箱子
CN2928758Y (zh) 一种电视机的包装结构
CN212738873U (zh) 一种一纸成型的不施胶瓷碗缓冲包装盒
CN201678187U (zh) 一体化液晶显示器纸包装盒
CN204916426U (zh) 一种便携式包装盒
CN211167769U (zh) 一种台灯包装箱
CN201176298Y (zh) 一种内衬于包装箱的包装缓冲结构
CN211281816U (zh) 一种耐用环保瓦楞纸箱
CN211196902U (zh) 一种一体成型的手提式衬垫
CN202244367U (zh) 液晶面板运输用瓦楞纸结构
CN205470668U (zh) 一种显示器托盘包装箱
CN207292721U (zh) 一种环保型防震包装盒
CN212196368U (zh) 抗压瓦楞纸包装箱
CN215362824U (zh) 一种包装盒内衬
CN217049519U (zh) 一种适用于平板电脑的抗震型包装结构
CN216887653U (zh) 包装箱
CN210708348U (zh) 一种上下盖盒
CN217919342U (zh) 折叠椅包装
CN217049387U (zh)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免胶型包装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