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04528Y - 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 - Google Patents

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04528Y
CN201004528Y CNU2006200480207U CN200620048020U CN201004528Y CN 201004528 Y CN201004528 Y CN 201004528Y CN U2006200480207 U CNU2006200480207 U CN U2006200480207U CN 200620048020 U CN200620048020 U CN 200620048020U CN 201004528 Y CN201004528 Y CN 20100452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lens
mirror
diode array
laser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0480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楼祺洪
苏宙平
董景星
周军
魏运荣
吴国华
赵宏明
李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Shanghai Micro Electron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U2006200480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0452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0452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0452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包括激光二极管阵列,沿该激光二极管阵列的激光输出方向依次设有快轴准直镜、由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构成的倒望远系统、光栅和位于该光栅的一级衍射光方向的反馈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镜是由前后错开的有部分重叠的多块小面积的各自反射角度可调的高反射镜构成的对所述的光栅的一级衍射光能进行无遗漏地全部反射的反射镜组合体。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改善外腔反馈激光二极管阵列由于激光二极管阵列中各发光单元排列弯曲而带来的输出光谱线宽变宽的问题。

Description

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减少外腔反馈激光二极管阵列中,各发光单元的排列弯曲(即排列不完全在一条直线上)对反馈的影响,用四块反射镜提供反馈,可以对每个部分的弯曲来调节反馈镜的角度,尽量使返回到各发光单元的中心波长很接近,从而使输出谱线的线宽变窄。用四块反射镜对二极管阵列提供反馈,相当于将阵列分成四个部分进行反馈,阵列的排列弯曲相当于原来的1/4,因此谱线宽度将会变得很窄。
背景技术
由于制造过程中的误差,很难使激光二极管阵列中的各发光单元完全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存在不规则的弯曲[Appl.Opt.44,6264(2005)]。在先技术中[Opt.Lett.25,1352(2000)],采用单反馈的方法进行压缩光谱线宽的时候,由于阵列中各发光单元排列弯曲,将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由于每个发光单元的光束以不同的角度打到光栅后,因此沿原路返回的反馈光的中心波长不同,导致了不同发光单元窄线宽输出的光谱中心波长不同,二极管阵列的光谱就是各发光单元的光谱叠加的结果,因此二极管阵列的谱线就会加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改善上述现有的采用单反馈的方法进行压缩激光二极管阵列光谱线宽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以大大改善外腔反馈激光二极管阵列由于激光二极管阵列中各发光单元排列弯曲而带来的输出光谱线宽变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包括激光二极管阵列,沿该激光二极管阵列的激光输出方向依次设有快轴准直镜、由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构成的倒望远系统、光栅和位于该光栅的一级衍射光方向的反馈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镜是由前后错开的有部分重叠的多块小面积的各自反射角度可调的高反射镜构成的对所述的光栅的一级衍射光能进行无遗漏地全部反射的反射镜组合体。
所述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为凸透镜,且第二透镜的焦距为第一透镜焦距的2-8倍。
所述的光栅为闪耀光栅。
所述的反馈镜是由前后错开的4块小面积的各自反射角度可调的高反射镜构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是:
激光二极管阵列1的中心波长为808nm,发出的光首先经过一快轴准直镜2,对快轴方向进行准直。快轴准直镜一般为短焦距(焦距小于1mm)的非球面镜,将快轴方向可以准直到衍射极限,大约为1度左右的发散角。经过快轴准直后的光通过由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构成的倒望远系统,系统的放大倍数取决于第二透镜和第一透镜的焦距的比值。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压缩慢轴方向的发散角(约10度)光束通过倒置的望远系统后,慢轴方向的发散角压缩的倍数等于系统的放大倍数。光束经过快轴准直和慢轴压缩后,使光束接近平行的状态打到了闪耀光栅上,该光栅是按利特曼结构放置,光栅的一阶衍射打到反馈镜上,经反馈镜反射后,光束沿原路返回到激光二极管阵列的各个发光单元,继续振荡、放大。闪耀光栅的零阶衍射作为激光输出。
外腔中的光学元件:快轴准直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均镀有与激光二极管阵列输出的中心波长相同的增透膜而反馈镜则镀有与激光二极管阵列输出的中心波长相同的高反膜。反馈镜是由多块平面高反镜构成,并前后错开,每块反射镜对激光二极管阵列的部分的发光单元提供反馈。由于激光二极管阵列中每部分的弯曲方向和大小都不一样,用多块反射镜提供反馈,可以针对每个部分的弯曲来调节反馈镜的角度,尽量使返回到各发光单元的中心波长很接近,从而使输出谱线的线宽变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利特曼结构外腔中的单反馈镜改成用多块(例如N块)小面积的高反镜,并前后错开,每块反射镜对激光二极管阵列的1/N发光单元提供反馈。激光二极管阵列中每部分的弯曲方向和大小都不一样,用N块反射镜提供反馈,可以对每个部分的弯曲来调节反馈镜的角度,尽量使返回到各发光单元的中心波长很接近,从而使输出谱线的线宽变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一个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先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路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包括激光二极管阵列1,沿该激光二极管阵列1的激光输出方向依次设有快轴准直镜2、由第一透镜3和第二透镜4构成的倒望远系统、光栅5和位于该光栅5的一级衍射光方向的反馈镜,其特点是所述的反射镜是由前后错开的有部分重叠的四块小面积的各自反射角度可调的高反射镜6、7、8、9构成的对所述的光栅5的一级衍射光能进行无遗漏地全部反射的反射镜组合体。
所述的第一透镜3和第二透镜4均为凸透镜,且第二透镜4的焦距为第一透镜3焦距的2-8倍。所述的光栅5为闪耀光栅。
其工作情况是:激光二极管阵列1的中心波长为808nm,发出的光首先经过一快轴准直镜2,对快轴方向进行准直。快轴准直镜一般为短焦距(焦距小于1mm)的非球面镜,将快轴方向(图2中的y方向)可以准直到衍射极限,大约为1度左右的发散角。经过快轴准直后的光通过由第一透镜3和第二透镜4构成的倒望远系统,本实施例中,该系统是由一个焦距f1=50mm、口径D1=25mm第一透镜3,和一个焦距f2=200mm、口径D2=50mm的第二透镜4组成,系统的放大倍数Г=4。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压缩慢轴方向的发散角(约10度)光束通过倒置的望远系统后,慢轴方向的发散角压缩了4倍。光束经过快轴准直和慢轴压缩后,使光束接近平行的状态打到了闪耀光栅5上,该光栅的栅距是1200线/mm,对800nm的光闪耀。该光栅是按利特曼结构放置,光栅的一阶衍射打到反馈镜上,经反馈镜反射后,光束沿原路返回到激光二极管阵列1的各个发光单元,继续振荡、放大。闪耀光栅5的零阶衍射作为激光输出。外腔中的光学元件:快轴准直镜2、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均镀有与激光二极管阵列输出的中心波长相同的增透膜而反馈镜则镀有与激光二极管阵列输出的中心波长相同的高反膜。反馈镜是由四个平面高反镜6、7、8、9构成,并前后错开,每块反射镜对激光二极管阵列1的1/4的发光单元提供反馈。由于激光二极管阵列中每部分的弯曲方向和大小都不一样,用四块反射镜提供反馈,可以针对每个部分的弯曲来调节反馈镜的角度,尽量使返回到各发光单元的中心波长很接近,从而使输出谱线的线宽变窄。用四块反射镜对二极管阵列提供反馈,相当于将阵列分成四个部分进行反馈,激光二极管阵列中,各发光单元排列弯曲,只相当于原来的1/4,因此谱线宽度将会变得更窄。
经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改善外腔反馈激光二极管阵列由于激光二极管阵列中各发光单元排列弯曲而带来的输出光谱线宽变宽的问题。

Claims (4)

1、一种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包括激光二极管阵列(1),沿该激光二极管阵列(1)的输出光束方向依次设有快轴准直镜(2)、由第一透镜(3)和第二透镜(4)构成的倒望远系统、光栅(5)和位于该光栅(5)的一级衍射光方向的反馈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镜是由前后错开的有部分重叠的多块小面积的各自反射角度可调的高反射镜(6-9)构成的对所述的光栅(5)的一级衍射光能进行无遗漏地全部反射的反射镜组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3)和第二透镜(4)均为凸透镜,且第二透镜(4)的焦距为第一透镜(3)焦距的2-8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栅(5)为闪耀光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镜是由前后错开的4块小面积的各自反射角度可调的高反射镜(6-9)构成的。
CNU2006200480207U 2006-11-22 2006-11-22 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452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480207U CN201004528Y (zh) 2006-11-22 2006-11-22 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480207U CN201004528Y (zh) 2006-11-22 2006-11-22 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04528Y true CN201004528Y (zh) 2008-01-09

Family

ID=39040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4802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4528Y (zh) 2006-11-22 2006-11-22 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0452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5974A (zh) * 2016-11-29 2017-02-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产生超宽带光辐射的设备和方法
CN106886086A (zh) * 2008-10-27 2017-06-23 通快光子学公司 激光束交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6086A (zh) * 2008-10-27 2017-06-23 通快光子学公司 激光束交织
CN106886086B (zh) * 2008-10-27 2021-06-04 通快光子学公司 激光束交织
CN106405974A (zh) * 2016-11-29 2017-02-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产生超宽带光辐射的设备和方法
CN106405974B (zh) * 2016-11-29 2019-05-2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产生超宽带光辐射的设备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6066C (zh) 衍射光栅列阵外腔半导体激光线阵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6341A (zh) 一种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合束方法
CN105428996A (zh) 基于多光栅结构的半导体激光器合束装置及合束方法
CN202600259U (zh) 一种将多路分立半导体激光耦合入单根光纤的耦合系统
CN102931585A (zh) 一种外腔合束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模块
CN100460977C (zh) 实现大功率激光二极管堆光束整形的装置
CN100379104C (zh) 激光二极管阵列双反馈外腔激光器
US20190157830A1 (en) Spectral beam combined las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2208753A (zh) 多波长联合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CN102904157A (zh) 一种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合束结构
CN101833150A (zh) 一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
CN104956555A (zh) 半导体激光器装置
WO2018006559A1 (zh) 一种激光阵列合束装置
CN1975507A (zh) 添加导引光的条阵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整形方法
US9513483B2 (en) Beam shaper system for laser diode array
CN1960093A (zh) 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
CN105759411A (zh) 光纤耦合激光器、光纤耦合激光器系统及其优化方法
US912406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avelength beam combination on a single laser emitter
CN101404385A (zh) 一种半导体阵列激光器光束整形结构
CN102962585A (zh) 一种带有防光反馈装置的半导体激光加工机
CN103996973A (zh) 一种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扩束装置
CN103078253A (zh) 一种窄光谱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耦合装置及方法
US20070297477A1 (en) Spectral-narrowing diode laser array system
CN201004528Y (zh) 多反馈外腔激光二极管阵列
CN105762632A (zh) 大功率激光高亮度光谱合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