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02503Y - 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02503Y
CN201002503Y CNU2007201234505U CN200720123450U CN201002503Y CN 201002503 Y CN201002503 Y CN 201002503Y CN U2007201234505 U CNU2007201234505 U CN U2007201234505U CN 200720123450 U CN200720123450 U CN 200720123450U CN 201002503 Y CN201002503 Y CN 20100250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motor
wheel
wheel drive
driving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234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亚联
任勇
秦大同
叶心
周安健
苏岭
胡明辉
赵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234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0250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0250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0250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车的驱动系统,其前轮驱动采用了发动机、曲轴安装的盘式电机、自动离合器加手动变速器MT或直接采用AMT自动变速器等部件构成的动力传动系统,其中ISG电机安装在发动机和自动离合器或AMT自动变速器之间,后轮驱动采用了后轮驱动电机、后轮驱动减速/差速器构成的电动后桥。本实用新型和其它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方案相比,整个传动方案相对简单有效,成本相对较低,易于工程实现,系统具有并联、串联和混联驱动模式,有纯电动工况,能够获得较理想的整车匹配控制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兼备了纯电动汽车和常规动力汽车的优点,相对常规动力汽车具有优良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是目前国内外新型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研发的重点之一,各大汽车公司均开展了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研发,各种混合动力汽车相继面世,并得到了用户和市场的广泛关注。
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实现四轮驱动,提高了通过性;前后桥均可回收再生制动能量,提高了再生制动时的能量回收率;可以实现动力不中断换档,提高了整车动力性和换档平顺性;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现有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系统中,美国专利US 6,383,114 B1涉及到丰田公司一种THS-C四轮驱动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具体应用在丰田ESTIMA混合动力车上,前轮驱动采用了行星排带CVT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结构较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美国专利US 6,334,498B1涉及到一种前轮采用AT,后轮采用电驱动后桥的传动系统,因为前轮传动系统没有电机,系统的混合度不高,性能相对较差。美国专利US 2006/0011395 A1涉及到丰田公司一种前轮采用行星排、两个电机,后轮采用电驱动后桥的传动系统,具体应用在丰田LEXUS混合动力车上,该系统应用了3个主电机,系统较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美国专利US 2003/0085062A1涉及到在采用分动箱的四轮驱动系统中加入了电机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其中四轮驱动采用机械连接,两轮/四轮驱动的选择要采用机械式的分动箱来切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满足全轮驱动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需要,克服上述已有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ISG型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满足全轮驱动混合动力系统驱动的要求。
在文献查阅中,还没有发现一种前轮采用ISG电机、发动机、自动离合器或AMT自动变速器构成的传动方式,后轮采用电驱动后桥方式构成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主要包括ISG电机、发动机、自动离合器或AMT自动变速器、后轮驱动电机、后轮驱动减速/差速器等。前轮驱动采用发动机、曲轴安装的盘式ISG电机和自动离合器或AMT自动变速器,盘式ISG电机安装于发动机和自动离合器或AMT自动变速器之间;后轮驱动采用后轮驱动电机、后轮驱动减速/差速器构成的电动后桥,前后轮驱动系统共同构成了ISG型全轮驱动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所述发动机连接有发动机控制器ECU,用于控制发动机,ISG电机连接有前轮ISG电机控制器IPU1,控制前轮ISG电机,自动离合器或AMT自动变速器连接有自动离合器或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TCU,后轮驱动电机连接有后轮驱动电机控制器IPU2,这些控制器与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器HCU、整车信息显示器DCU、防抱死控制器ABS、电池管理系统BCM作为整车CAN控制局域网的节点,共同构成混合动力整车驱动控制系统。
本驱动系统实现驱动方法包括停车模式、启动模式、停车发电模式、发动机驱动模式、电动驱动模式、电动机助力模式和再生制动模式7种模式共14种工况。通过CAN控制局域网、多个控制器和动力传动系统,便可以对全轮驱动混合动力系统电机、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特性进行控制,实现整车系统的协调运行。
本实用新型和其它全轮驱动混合动力传动方案相比,前轮驱动采用了发动机、曲轴安装的盘式ISG电机和自动离合器/AMT自动变速器,后轮驱动采用了后轮驱动电机、后轮驱动减速/差速器构成的电动后桥,前后轮驱动共同组成了全轮驱动混合动力系统,整个传动方案相对简单有效,成本相对较低,易于工程实现,系统具有并联、串联和混联驱动模式,有纯电动工况,能够获得较理想的整车匹配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2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切换示意图
图3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1原理图
图4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2原理图
图5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3原理图
图6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4原理图
图7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5原理图
图8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6原理图
图9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7原理图
图10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8原理图
图11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9原理图
图12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10原理图
图13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11原理图
图14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12原理图
图15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13原理图
图16全轮驱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况14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给出了全轮驱动混合动力系统的驱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图,驱动系统主要由起动电机1、12V铅酸电池12、发动机2、ECU发动机控制器6、盘型ISG电机13、IPU1前轮ISG电机控制器16、自动离合器14、变速器15、TCU自动离合器/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18、前驱动轴4、前轮3、后轮驱动电机23、IPU2后轮驱动电机控制器9、288V镍氢动力电池19、BCM电池管理系统21、后桥减速/差速器11、后驱动轴22、后轮10、HCU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器17构成,驱动系统与DCU整车信息显示器5、油箱7、DC/DC变换器8、ABS防抱死控制器20构成配套混合动力系统。
其中盘型ISG电机13位于发动机2和自动离合器14/AMT自动变速器15之间,ISG电机13的转子的一端与发动机2的输出端曲轴连接,另一端与离合器14的飞轮及摩擦盘连接,ISG电机13的定子与发动机2连接端面和变速器15连接端面相连,并位于两者中间。启动电机1安装在发动机2侧,其输出启动齿轮端与离合器14的飞轮齿圈啮合。自动离合器14的离合器片与AMT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相连。AMT自动变速器14的输出与两个传动半轴4相连,传动半轴4最终与前车轮3相连。他们共同构成了前轮驱动用的ISG型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后轮驱动电机23的输出与后桥减速/差速器11输入端相连,后桥减速/差速器11输出端与后驱动半轴22相连,后驱动半轴22最终与后车轮10相连,它们共同构成了电驱动后桥,而前后轮驱动系统共同构成了ISG型全轮驱动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所述发动机2连接有发动机控制器ECU 6,前轮IS6电机13连接有ISG电机控制器IPU116,自动离合器14或AMT自动变速器15连接有自动离合器或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TCU 18;后轮驱动电机23连接有后轮驱动电机控制器IPU2 9,动力电池19连接有电池管理系统BCM21与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器HCU 17、整车信息显示器DCU 5、防抱死控制器ABS 20作为整车CAN控制局域网的节点共同构成混合动力整车驱动控制系统。其中DCU 5显示整车状态和信息,ECU 6用于控制发动机,IPU1 16和IPU2 9分别控制前轮ISG电机13和后轮驱动电机23,TCU 18用于控制自动离合器14/AMT自动变速器15,ABS 20用于制动防抱死控制,BCM21用于动力电池19的充放电管理,HCU 17通过CAN网络对混合动力系统进行综合控制。整车电机驱动系统(13、23、16、9)由288V动力电池19供电,整车12V系统的供电由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给12V电池12充电。
由图2可见,具有上述驱动结构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整车运行分为7种模式14种工况:在停车模式下有工况1,启动模式下有工况2和工况3,停车发电模式下有工况4,电动驱动模式下有工况5、工况6、工况7,发动机驱动模式下有工况8和工况9,电动机助力模式下有工况10、工况11和工况12,再生制动模式下有工况13和工况14。
在停车模式下(工况1)。在停车模式下,如果有起车的意愿,当动力电池19电量小时,汽车由停车模式切换到启动模式,如果动力电池19还有适当电量,则用ISG电机13启动发动机2(进入工况2);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不足或环境温度太低,放不出电,则采用12V电池12系统驱动起动电机1启动发动机2(进入工况3);在停车模式下,当有起车需求,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大时,则汽车由停车模式切换到电动驱动模式,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依然足,则仅采用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进入工况5);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降低到一定值,则在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的同时,用ISG电机13启动发动机2(进入工况6);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较低,外界负荷不大,车速又不够高,则进入串联驱动状态,即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所发出的电与动力电池19的电共同用于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进入工况7);
在启动模式下,系统根据动力电池19电量大小和环境温度情况,判断是否能放出大电流,决定在离合器14断开的情况下是用ISG电机13启动发动机2(工况2),还是用常规12V电机1启动发动机2(工况3)。在启动模式下,如果没有进一步起车的意愿,则进入停车发电模式,离合器14分离,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进入工况4)。启动模式下如果有起车的需求,则转换到发动机驱动模式,如果此时动力电池19电量不足,则发动机2在驱动整车前进的同时,驱动ISG电机13发电,即边行车边发电(进入工况9),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充足,则仅有发动机2的动力驱动整车前进,ISG电机13不发电(进入工况8);
在停车发电模式下,离合器14分离,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所发出的电为外界用电设备供电或给车载动力电池19充电(工况4)。在停车发电模式下,当没有进一步起车意愿,没有外界用电,而动力电池19电量又足够高时,转换到停车模式(进入工况1);在停车发电模式下,当有起车意愿,若动力电池19电量低,则转换到发动机驱动模式,如果此时动力电池19电量严重不足,则发动机2在驱动整车前进的同时,驱动ISG电机13发电,即边行车边发电(进入工况9),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还够,则仅由发动机2的动力驱动整车前进,ISG电机13不发电(进入工况8);在停车发电模式下,若动力电池19电量高,又有起车意愿,则转换到电动驱动模式:则采用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进入工况5);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降低到一定值,则在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的同时,用ISG电机13启动发动机2(进入工况6);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较低,外界负荷不大,车速又不够高,则进入串联驱动状态,即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所发出的电与动力电池19的电共同用于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进入工况7);
在发动机驱动模式下,发动机2输出动力驱动汽车前进,如果此时动力电池19电量严重不足,则发动机2在驱动整车前进的同时,驱动ISG电机13发电,即边行车边发电(工况9),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还够,则仅由发动机2的动力驱动整车前进,ISG电机13不发电(工况8)。在发动机驱动模式下,如果车速较低,道路载荷较小,动力电池19电量足够,则转换到电动驱动模式,采用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进入工况5);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降低到一定值,则在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的同时,用ISG电机13启动发动机2(进入工况6);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较低,外界负荷不大,车速又不够高,则进入串联驱动状态,即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所发出的电与动力电池19的电共同用于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进入工况7);在发动机驱动模式下,如果有电动助力需求,动力电池19电量也足够,则转换到电动机助力模式,如果需要较大的驱动扭矩进行紧急加速,且当前动力电池19电量足够,则ISG盘式电机13和后驱电机23均输出动力,与发动机一起共同驱动整车前进(进入工况10);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不足,或需要优化发动机2的工作点,可采用混联驱动,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同时驱动整车前进,ISG电机13所发出的电和动力电池19的电共同用于后轮驱动电机23,与发动机2一起共同驱动整车前进(进入工况11);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较多,也不需要ISG电机13调节发动机工况点,则ISG电机13不工作,由发动机2和后轮驱动电机23共同驱动整车前进(进入工况12);在发动机驱动模式下,如果有制动需求,则切换到再生制动模式,在较高速再生制动时,发动机2不熄火,由ISG电机13和后轮驱动电机23同时作发电机使用,回收再生制动时的制动能量,将所发的电给动力电池19充电(进入工况13),若不再制动,则返回发动机驱动模式;在较低速再生制动时,发动机2熄火,由ISG电机13和后轮驱动电机23同时作发电机使用,回收再生制动时的制动能量,将所发的电给动力电池19充电(进入工况14)。
在电动驱动模式下,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足够,则采用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工况5);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降低到一定值,则在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的同时,用ISG电机13启动发动机2(工况6);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较低,外界负荷不大,车速又不够高,则进入串联驱动状态,即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所发出的电与动力电池19的电共同用于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工况7);在电动驱动模式下,如果车速较高或道路载荷较大,则转换到发动机驱动模式,由发动机2输出动力驱动汽车前进,如果此时动力电池19电量严重不足,则发动机2在驱动整车前进的同时,驱动ISG电机13发电,即边行车边发电(进入工况9),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还够,则仅由发动机2的动力驱动整车前进,ISG电机13不发电(进入工况8);在电动驱动模式下,如果行车制动,则切换到再生制动模式,由ISG电机13和后轮驱动电机23同时作发电机使用,回收再生制动时的制动能量,将所发的电给动力电池19充电(进入工况14);
在电动机助力模式下,如果需要较大的驱动扭矩进行紧急加速,且当前动力电池19电量足够,则ISG盘式电机13和后驱电机23均输出动力,与发动机2一起共同驱动整车前进(工况10);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不足,或需要优化发动机2的工作点,采用混联驱动,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的同时驱动整车前进,ISG电机13所发出的电和动力电池19的电共同用于后轮驱动电机23,与发动机2一起共同驱动整车前进(工况11);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较多,也不需要ISG电机13调节发动机2工况点,则ISG电机13不工作,由发动机2和后轮驱动电机23共同驱动整车前进(工况12);在电动机助力模式下,如果不再有助力需求,则切换到发动机驱动模式,由发动机2输出动力驱动汽车前进,如果此时动力电池19电量严重不足,则发动机2在驱动整车前进的同时,驱动ISG电机13发电,即边行车边发电(进入工况9),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还够,则仅由发动机2的动力驱动整车前进,ISG电机13不发电(进入工况8)。
在再生制动模式下,较高速再生制动时,发动机2不熄火,由ISG电机13和后轮驱动电机23同时作发电机使用,回收再生制动时的制动能量,将所发的电给动力电池19充电(工况13);在较低速再生制动时,发动机2熄火,由ISG电机13和后轮驱动电机23同时作发电机使用,回收再生制动时的制动能量,将所发的电给动力电池19充电(工况14)。在再生制动模式下,当车速为零,变速器挡位在空挡,有停车意愿时,则间隔适当时间后,由再生制动模式切换到停车模式,各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没有动力输出(进入工况1);在再生制动模式下,若不再制动,并且当前动力电池19电量充足,车速不高,发动机2熄火,则进入电动驱动模式,采用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进入工况5);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降低到一定值,则在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的同时,用ISG电机13启动发动机2(进入工况6);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较低,外界负荷不大,车速又不够高,则进入串联驱动状态,即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所发出的电与动力电池19的电共同用于后轮驱动电机23驱动整车前进(进入工况7);在再生制动模式下,若不再制动,并且车速较高,发动机2未熄火,则进入发动机驱动模式,由发动机2输出动力驱动汽车前进,如果此时动力电池19电量严重不足,则发动机2在驱动整车前进的同时,驱动ISG电机13发电,即边行车边发电(进入工况9),如果动力电池19电量还够,则仅由发动机2的动力驱动整车前进,ISG电机13不发电(进入工况8)。
图3为停车工况1,混合动力系统均未工作。
图4为工况2,自动离合器14分离,油箱7为发动机2供油,288V动力电池19为IPU116供电,控制ISG电机13启动发动机2。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图5为工况3,自动离合器14分离,油箱7为发动机2供油,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12V电池12驱动起动电机1启动发动机2。
图6为工况4,自动离合器14分离,油箱7为发动机2供油,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ISG电机13通过电机控制器IPU1 16给288V动力电池19充电。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图7为工况5,自动离合器14分离或AMT自动变速器15置于空挡,288V动力电池19通过电机控制器IPU2 9驱动控制后轮驱动电机23,后轮驱动电机23的动力通过后桥减速/差速齿轮箱11、后轮驱动半轴22驱动后车轮10。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图8为工况6,288V动力电池19通过电机控制器IPU2 9驱动控制后轮驱动电机23,后轮驱动电机23的动力通过后桥减速/差速齿轮箱11、后轮驱动半轴22驱动后车轮10。自动离合器14分离或AMT自动变速器15置于空挡,288V动力电池19通过电机控制器IPU1 16驱动控制ISG电机13启动发动机2。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图9为工况7,288V动力电池19通过电机控制器IPU2 9驱动控制后轮驱动电机23,后轮驱动电机23的动力通过后桥减速/差速齿轮箱11、后轮驱动半轴22驱动后车轮10。自动离合器14分离或AMT自动变速器15置于空挡,油箱7为发动机2供油,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ISG电机13通过电机控制器IPU1  16给288V动力电池19充电。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图10为工况8,自动离合器14结合,油箱7为发动机2供油,发动机2发出的动力通过ISG电机13、自动离合器14/AMT自动变速器15、前轮驱动半轴4驱动前车轮3。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图11为工况9,自动离合器14结合,油箱7为发动机2供油,发动机2发出的动力通过ISG电机13、自动离合器14/AMT自动变速器15、前轮驱动半轴4驱动前车轮3。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ISG电机13通过电机控制器IPU1 16给288V动力电池19充电。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图12为工况10,自动离合器14结合,油箱7为发动机2供油,288V动力电池19为IPU1  16供电,驱动控制ISG电机13,发动机2和ISG电机13共同发出的动力通过自动离合器14/AMT自动变速器15、前轮驱动半轴4驱动前车轮3。288V动力电池19通过电机控制器IPU2 9驱动控制后轮驱动电机23,后轮驱动电机23的动力通过后桥减速/差速齿轮箱11、后轮驱动半轴22驱动后车轮10。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图13为工况11,自动离合器14结合,油箱7为发动机2供油,发动机2发出的动力通过自动离合器14/AMT自动变速器15、前轮驱动半轴4驱动前车轮3。288V动力电池19通过电机控制器IPU2 9驱动控制后轮驱动电机23,后轮驱动电机23的动力通过后桥减速/差速齿轮箱11、后轮驱动半轴22驱动后车轮10。发动机2带动ISG电机13发电,ISG电机13通过电机控制器IPU1 16给288V动力电池19充电。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图14为工况12,自动离合器14结合,油箱7为发动机2供油,发动机2发出的动力通过自动离合器14/AMT自动变速器15、前轮驱动半轴4驱动前车轮3。288V动力电池19通过电机控制器IPU2 9驱动控制后轮驱动电机23,后轮驱动电机23的动力通过后桥减速/差速齿轮箱11、后轮驱动半轴22驱动后车轮10。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图15为工况13,自动离合器14结合,油箱7为发动机2供油,制动能量通过前车轮3、前轮驱动半轴4、自动离合器14/AMT自动变速器15驱动ISG电机13和发动机2,ISG电机13通过电机控制器IPU1  16将制动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给288V动力电池19充电。制动能量通过后车轮10、后轮驱动半轴22、后桥减速/差速齿轮箱11驱动后轮驱动电机23,后轮驱动电机23通过电机控制器IPU2 9将制动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给288V动力电池19充电。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图16为工况14,发动机2熄火,自动离合器14结合,制动能量通过前车轮3、前轮驱动半轴4、自动离合器14/AMT自动变速器15驱动ISG电机13和发动机2,ISG电机13通过电机控制器IPU1 16将制动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给288V动力电池19充电。制动能量通过后车轮10、后轮驱动半轴22、后桥减速/差速齿轮箱11驱动后轮驱动电机23,后轮驱动电机23通过电机控制器IPU2 9将制动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给288V动力电池19充电。288V动力电池19通过DC/DC变换器8为12V铅酸电池12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
发动机可采用长安汽车厂的混合动力专用475电喷发动机;
电机及控制器可采用上海御能和中科易能的电机及控制器;
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可采用中山中炬森莱的镍氢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
其余混合动力部件可采用长安汽车厂混合动力车用部件。

Claims (2)

1、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车的驱动系统,包括有电机、发动机、离合器及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其前轮驱动采用了发动机、曲轴安装的盘式电机、自动离合器加手动变速器MT或直接采用AMT自动变速器构成的动力传动系统,其中ISG电机安装在发动机和自动离合器或AMT自动变速器之间,后轮驱动采用了后轮驱动电机、后轮驱动减速/差速器构成的电动后桥;所述发动机连接有发动机控制器ECU,前轮ISG电机连接有ISG电机控制器IPU1,自动离合器或AMT自动变速器连接有自动离合器或AMT自动变速器控制器TCU;后轮驱动电机连接有后轮驱动电机控制器IPU2,与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器HCU、整车信息显示器DCU、防抱死控制器ABS、电池管理系统BCM作为整车CAN控制局域网的节点共同构成混合动力整车驱动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轮驱动混合动力车的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SG电机的转子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曲轴连接,另一端与离合器的飞轮及摩擦盘连接,ISG电机的定子与发动机连接端面和变速器连接端面相连,并位于两者中间,启动电机安装在发动机侧,其输出启动齿轮端与离合器的飞轮齿圈啮合,自动离合器的离合器片与AMT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相连,AMT自动变速器的输出与两个传动半轴相连,传动半轴最终与前车轮相连,共同构成前轮驱动系统;所述后轮驱动电机的输出与后桥减速/差速器输入端相连,后桥减速/差速器输出端与后驱动半轴相连,后驱动半轴最终与后车轮相连,共同构成电驱动后桥。
CNU2007201234505U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250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34505U CN201002503Y (zh)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34505U CN201002503Y (zh)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02503Y true CN201002503Y (zh) 2008-01-09

Family

ID=39038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2345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2503Y (zh)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02503Y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0103A (zh) * 2011-03-30 2011-09-14 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
CN102198802A (zh) * 2011-03-21 2011-09-28 河南龙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CN102582411A (zh) * 2012-03-06 2012-07-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相应的混合动力驱动方法
CN101767542B (zh) * 2008-12-26 2013-01-02 常州黄海麦科卡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四轮智能驱动平台
CN103807038A (zh) * 2012-11-07 2014-05-2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g型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转速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172571A (zh) * 2015-08-12 2015-12-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02092271B (zh) * 2009-12-11 2016-03-09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带行星轮系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构型
CN110733570A (zh) * 2019-11-06 2020-01-31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实现小半径转向的汽车及其转向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7542B (zh) * 2008-12-26 2013-01-02 常州黄海麦科卡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四轮智能驱动平台
CN102092271B (zh) * 2009-12-11 2016-03-09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带行星轮系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构型
CN102198802A (zh) * 2011-03-21 2011-09-28 河南龙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四轮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CN102180103A (zh) * 2011-03-30 2011-09-14 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
CN102180103B (zh) * 2011-03-30 2012-10-17 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82411A (zh) * 2012-03-06 2012-07-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相应的混合动力驱动方法
CN103807038A (zh) * 2012-11-07 2014-05-2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g型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转速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172571A (zh) * 2015-08-12 2015-12-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10733570A (zh) * 2019-11-06 2020-01-31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实现小半径转向的汽车及其转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1931A (zh) 一种isg型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
CN101445047B (zh) 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101244687B (zh) 混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00595085C (zh) 插电式集成起动发电机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
CN201769674U (zh) 混合动力系统
CN101380887B (zh) 含有驱动电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的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
EP2570284B1 (en)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201002503Y (zh) 一种全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CN103072461B (zh) 双电机多模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13322B (zh) 分时四驱式并联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12659879B (zh) 一种纵置车辆动力总成及车辆动力控制方法
CN110615000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控制模式
CN102259647A (zh) 一种混合动力整车控制以及amt集成式控制系统
CN107160995A (zh) 一种串并联构型增程分布式混合动力系统
CN201863701U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CN102897015A (zh) 采用双离合变速器的混合动力客车驱传动系统
CN102897029A (zh) 一种增程式四轮纯电驱动汽车动力系统
CN106965795A (zh) 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系统
CN101327728A (zh) 大客车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203157693U (zh) 双电机多模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1311017A (zh) 混合动力车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91672U (zh) 用于四驱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8297676A (zh) 一种带轮毂电机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110901626A (zh) 一种新型插电式油电混合动力并联系统及控制策略
CN110978990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适时四轮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