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95863Y - 真空包装容器 - Google Patents

真空包装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95863Y
CN200995863Y CN 200720066117 CN200720066117U CN200995863Y CN 200995863 Y CN200995863 Y CN 200995863Y CN 200720066117 CN200720066117 CN 200720066117 CN 200720066117 U CN200720066117 U CN 200720066117U CN 200995863 Y CN200995863 Y CN 20099586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ing container
vacuum packaging
capsule bag
bottle
guide ri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200661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要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7200661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9586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9586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9586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包装容器,包括:瓶体,其具有顶部、底部和侧壁,并设置有透气孔;乳液泵,其安装于所述瓶体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该真空包装容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囊袋,囊袋的周缘密封地结合于所述瓶体的内壁,从而使囊袋的一侧与乳液接触,而另一侧与大气连通。该真空包装容器还包括引导条,引导条连接于乳液泵的进料口,该引导条的形状为具有至少一个敞开的引导槽。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包装容器具有很强的抽吸力,能克服抽不出或难以完全吸净乳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包装容器还具有制作精度低、成本低的优点。另外,由于设置有独特的引导条,因而可以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不会造成进料口堵塞。

Description

真空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在日化行业,有些内容物不希望与空气接触,因而需要有真空包装容器来加以包装。现有的真空包装容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底部活塞式”和“内置袋式”。
如图1A和1B所示,底部活塞式的真空包装容器主要包括罩盖1、乳液泵2、活塞3和瓶子4。罩盖1罩覆在乳液泵2上。乳液泵2不具有平衡气压用的透气孔,因而不会将空气引入瓶子4。活塞3设置在瓶子4内,并可在瓶子4内上下移动。瓶子4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孔(未图示)。工作时,只要用手按压乳液泵2即可将瓶内的乳液抽吸出来。在抽吸过程中,由于在瓶子4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孔,因此在活塞3的下方会有大气压力,从而使活塞3被压而向上移动。于是,可以保证乳液不与空气接触,同时在瓶子4内活塞3上方的乳液中不会出现真空。
在这种底部活塞式的真空包装容器中,虽然能实现真空包装,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各部件的精度要求很高。活塞3与瓶子4的内壁滑动配合。如果两者之间的配合过松,则可能导致渗漏。如果两者之间的配合过紧,则可能导致活塞3不能向上移动。在后一种情况下,在活塞3的上方会出现真空,导致抽不出或难以完全吸净乳液的问题。另外,由于乳液泵2所产生的吸力要克服乳液和活塞3的重量以及活塞3和瓶子4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用于抽取乳液的吸力非常小。从这个角度讲,也容易导致抽不出或难以完全吸净乳液的问题。另外,这种真空包装容器在内容物较稀或瓶子受压时,很容易造成泄漏。
内置袋式的真空包装容器主要包括罩盖、乳液泵、囊袋和瓶子。罩盖、乳液泵和瓶子等部件均类似于上述的底部活塞式真空包装容器。该内置袋式真空包装容器与上述底部活塞式真空包装容器的主要区别是采用了一个软的囊袋来盛装乳液。该囊袋被置于瓶子内,囊袋的袋口被夹设在乳液泵与瓶口之间。工作时,只要用手按压乳液泵即可将瓶内的乳液抽吸出来。在抽吸过程中,由于在瓶子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孔,因此在囊袋的外侧会有大气压力,从而将囊袋中的乳液泵出并使囊袋的体积越来越小。于是,可以保证乳液不与空气接触,同时在囊袋内的乳液中不会出现真空。
这种内置袋式的真空包装容器比前述的底部活塞式真空容器更容易抽出乳液,而且零部件的精度要求也不高。然而,当采用这种真空包装容器时,在将囊袋放入瓶中时会遇到困难。另外,可能由于灌装的量不够而在囊袋上部存有少量空气,这样就会难以抽出乳液,并造成空气与乳液接触。另外,囊袋的口部较小,灌装不太方便。还有一个问题是,在乳液泵上能可选择地配置一个吸管,但吸管端部的开口很容易被堵塞,从而导致抽不出或难以完全吸净乳液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净能力强、无泄漏且成本低的真空包装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包装容器,包括:瓶体,其具有顶部、底部和侧壁,并设置有透气孔;乳液泵,其安装于所述瓶体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该真空包装容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囊袋,囊袋的周缘密封地结合于所述瓶体的内壁,从而使囊袋的一侧与乳液接触,而另一侧与大气连通。。
较佳的是,还包括引导条,引导条连接于乳液泵的进料口,该引导条的形状为具有至少一个敞开的引导槽。
较佳的是,引导条为细软的长条,并且引导条的形状为具有大致“十”字形的横截面。
较佳的是,引导条包括一个引导头,该引导头的结构与引导条相同,但其长度小于引导条,该引导头连接在传统吸管的头部。
较佳的是,引导条具有横向引导结构。
较佳的是,囊袋具有敞开的第一端和封闭的第二端,敞开的第一端的外侧与瓶体的顶部的内壁粘合。
较佳的是,囊袋具有敞开的第一端和封闭的第二端,敞开的第一端的外侧与瓶体的底部的内壁粘合。
较佳的是,囊袋沿瓶体的纵向或横向伸缩,而透气孔设置在所述瓶体的底部。
较佳的是,囊袋为折叠式囊袋。
较佳的是,底座与瓶体是分开形成的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包装容器中,乳液泵所产生的吸力基本全都用于抽取乳液,无需抵消乳液和活塞的重量以及活塞与瓶壁之间的摩擦力。因此,这种真空包装容器具有很强的抽吸力,能克服抽不出或难以完全吸净乳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包装容器还具有制作精度低、成本低的优点。再有,由于用于灌装的瓶口较大,并且囊袋在灌装前已被置于瓶内,故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包装容器还具有便于灌装的优点。
另外,由于设置有独特的引导条,因而可以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不会造成堵塞。而且,当灌装时有少量空气存留于囊袋上部时,可以在乳液泵与引导条的结合处吸净这些残余空气。即使当乳液泵倒置时,也同样可以顺利地抽出乳液。在目前使用或不使用吸管的真空包装容器中,都不可能实现上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技术的底部活塞式真空包装容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1B是上述底部活塞式真空包装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囊袋内充满了乳液;
图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囊袋内的乳液被基本抽空;
图2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囊袋内基本没有空气;
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囊袋内充满了空气;
图3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囊袋内充满了乳液;
图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囊袋内的乳液被基本抽空;
图4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的组装示意图,其中两个囊袋内基本没有空气,两个囊袋之间充满了乳液;
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的组装示意图,其中囊袋内充满了空气,两个囊袋之间的乳液基本被抽空;以及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引导条的一种变化形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各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请参见图2A~2C,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10。该真空包装容器10包括:瓶体7,其具有敞开的顶部71和底部72,并设置有封闭底部的底座73,在底座73上有透气孔;乳液泵2,其安装于瓶体7的顶部71,并且不具有平衡气压用的透气孔;罩盖1,其罩覆在乳液泵2上;囊袋5,其具有敞开的第一端51和封闭的第二端52,其第一端51密封地结合于瓶体7的顶部71;以及引导条6,其像普通的吸管一样连接于乳液泵2的进料口。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囊袋5的敞开的第一端51的外侧与瓶体7的顶部71的内壁粘合,从而将囊袋5密封地结合于瓶体7的内壁。在此情况下,囊袋5的一侧与乳液接触,而另一侧与大气连通。囊袋5与瓶体7的密封结合可杜绝泄漏,从而防止产生乳液与空气接触以及乳液泵不能正常工作等问题。
引导条6为细软的长条,由塑料制成。在该实施例中,引导条6的横截面为大致“十”字形。换言之,引导条6有四个突起61,在相邻的突起61之间形成有四个敞开的引导槽62。借助该引导条6,被抽吸的乳液A可以从引导条6的长度方向上的任何位置进入引导槽62,并沿引导槽62向上进入乳液泵2,不会像通常的吸管那样在端部的开口处堵塞。另外,当灌装时有少量空气存留于囊袋上部时,可借助该引导条6,在乳液泵2与引导条6的结合处吸出这些残余空气。另外,即使当乳液泵倒置时,也同样可以顺利地抽出乳液。再有,即使囊袋5被吸附在引导条6上,囊袋5和引导条6也会形成一个类似吸管的液体通道,不会影响乳液的抽取。在目前使用或不使用吸管的真空包装容器中,都不可能实现上述的效果。
虽然在该第一实施例和以下的第二、第三实施例中都示出了具有大致“十”字形横截面的引导条6,但应该理解,引导条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取有三个或其它数量的突起来限定相应数量的引导槽,也可以条状物上直接开槽。总之,只要使引导条的形状为具有至少一个敞开的引导槽,就能顺利地将乳液引入泵内。另外,如图6所示,上述的引导条可以包括一个引导头6a。该引导头6a的结构与引导条相同,但其长度小于引导条。可以将该引导头6a连接在传统吸管的头部。由于具有类似于引导条的引导槽,因此该引导头可以防止吸管头部的堵塞。再有,在引导头6a的凸起61a上可以形成例如锯齿状的横向引导结构610a,该引导结构610a可便于引导乳液沿引导头6a的横向流动。应该理解的是,引导结构610a同样适用于上述的引导条6。
对于该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而言,在灌装时,将乳液A从囊袋5的敞开的第一端51注入。这时,乳液A被容纳在囊袋5中。乳液A将囊袋5扩张大到最大容积,充满瓶内空间(参见图2A)。随着乳液被不断地抽出,囊袋5逐渐变小,直至容积基本为零(参见图2B)。
请参见图3A~3C,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20。如图3C所示,该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2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囊袋5的敞开的第一端51密封地结合于瓶体7的底部72。具体地说,囊袋5的敞开的第一端51的外侧与瓶体7的底部72的内壁粘合,从而将囊袋5密封地结合于瓶体7。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一样,囊袋5的一侧与乳液接触,而另一侧与大气连通。
对于该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而言,在灌装时,将乳液A从囊袋5的封闭的第二端52注入。这时,乳液A与瓶体7的内壁接触,而囊袋5被压缩到最小(参见图3A)。换言之,在此情况下,囊袋5充当了与乳液接触的“容器的底”。随着乳液被不断地抽出,囊袋5逐渐上升,直至将乳液基本排空(参见图3B)。
请参见图4A~4C,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30。该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30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采用了一个波纹管状的纵向折叠式囊袋5a。这种纵向折叠式囊袋5a也用于容纳乳液(参见图4A),并随着乳液被抽出而沿瓶体的纵向收缩向上,直至容积基本为零(参见图4B)。
请参见图5A和5B,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40。该实施例的真空包装容器40与上述三个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两个囊袋5b。囊袋5b沿瓶体的纵向设置,其周缘密封结合于瓶体的底部。另外,透气孔74设置在底壁上。
乳液容纳在两个囊袋5b之间。随着乳液被不断地抽出,囊袋5b逐渐扩大,直至将乳液基本排空(参见图5B)。
虽然以上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包装容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作出各种等同的变型和改动。例如,囊袋还可以采用横向折叠的形式,沿瓶体的横向收缩;底座73可以如上所述的那样是与瓶体7分开形成的部件,但也可以与瓶体7形成为一体;罩盖1不是必备的构件,也可加以省略;囊袋与瓶体的密封结合除了粘合以外还可以采用热压接合等方式;囊袋除了可以采用一个或两个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更多个;引导条的横向引导结构除了所述的锯齿形结构之外,还可以采用便于乳液横向流过的其它形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例,而是应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真空包装容器,包括:瓶体,其具有顶部、底部和侧壁,并设置有透气孔;乳液泵,其安装于所述瓶体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该真空包装容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囊袋,囊袋的周缘密封地结合于所述瓶体的内壁,从而使囊袋的一侧与乳液接触,而另一侧与大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条,所述引导条连接于所述乳液泵的进料口,该引导条的形状为具有至少一个敞开的引导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条为细软的长条,并且所述引导条的形状为具有大致“十”字形的横截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条包括一个引导头,该引导头的结构与引导条相同,但其长度小于引导条,所述引导头连接在传统吸管的头部。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条具有横向引导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具有敞开的第一端和封闭的第二端,所述敞开的第一端的外侧与所述瓶体的顶部的内壁粘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具有敞开的第一端和封闭的第二端,所述敞开的第一端的外侧与所述瓶体的底部的内壁粘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沿所述瓶体的纵向或横向伸缩,所述透气孔设置在所述瓶体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为折叠式囊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瓶体是分开形成的部件。
CN 200720066117 2007-01-04 2007-01-04 真空包装容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9586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20066117 CN200995863Y (zh) 2007-01-04 2007-01-04 真空包装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20066117 CN200995863Y (zh) 2007-01-04 2007-01-04 真空包装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95863Y true CN200995863Y (zh) 2007-12-26

Family

ID=38994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20066117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95863Y (zh) 2007-01-04 2007-01-04 真空包装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9586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1204A (zh) * 2012-02-16 2013-08-21 洽兴包装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采用真空泵结构的化妆品容器
CN113002971A (zh) * 2021-02-09 2021-06-22 上海英宇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精准取料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1204A (zh) * 2012-02-16 2013-08-21 洽兴包装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采用真空泵结构的化妆品容器
CN113002971A (zh) * 2021-02-09 2021-06-22 上海英宇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精准取料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4869B (zh) 真空包装容器
CN107444784B (zh) 具有改善的生产率和密封能力的异类内容物混合容器
US11560267B2 (en) Evacuated bottle system
CN104039537B (zh) 一体式漏气轮胎修理套具
US5560513A (en) Spill-proof drink container assembly
KR102089919B1 (ko) 펌프식 액체 밀폐용기
CN208979437U (zh) 一种新型弹簧外置乳液泵
CN200995863Y (zh) 真空包装容器
KR101987601B1 (ko) 펌프식 액체 밀폐용기
EP3447003A1 (en) Liquid container
CN200946011Y (zh) 真空自吸瓶
JP2019018917A (ja) ポンプ式液体密閉容器
KR100849536B1 (ko) 진공펌프가 일체로 형성된 밀폐 용기
CN207311892U (zh) 一种非无菌灌装装置
CN2652517Y (zh) 乳液泵
CN206645315U (zh) 一种酒精汲取罐
JP4266917B2 (ja) 粘性混合物の充填方法及び装置
KR101713048B1 (ko) 액상 내용물의 정량 인출이 가능한 용기
KR20030022192A (ko) 스트로를 갖고 있는 음료용기
CA2465468A1 (en) One-way valve and vacuum relief device
KR20030022191A (ko) 스트로를 갖고 있는 음료용기
KR20030022186A (ko) 스트로를 갖고 있는 음료용기
KR20200065412A (ko) 이중 체크판 구조의 펌프 용기 및 그 펌프 용기에 구비된 실린더
KR20030022185A (ko) 스트로를 갖고 있는 음료용기
ITPD20090373A1 (it) Contenitore per la raccolta di urine su un arco temporale di 24 o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Taixing K.K. Plastic Co., Ltd.

Assignor: Ding Yaowu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8.7.18 to 2017.1.3

Contract record no.: 2008320000274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Vacuum-packing container using a packing stan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26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80923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C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8.7.18 TO 2017.1.3

Name of requester: TAIXING KAIGUANG PLAST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9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1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114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