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92846Y - 锁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92846Y
CN200992846Y CN 200720000206 CN200720000206U CN200992846Y CN 200992846 Y CN200992846 Y CN 200992846Y CN 200720000206 CN200720000206 CN 200720000206 CN 200720000206 U CN200720000206 U CN 200720000206U CN 200992846 Y CN200992846 Y CN 20099284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rotating shaft
hole
lock body
cor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200002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祺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72000020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9284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9284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9284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芯装置。该锁芯装置包含一锁体、一转轴、一锁珠组及一锁栓组。锁体一端偏心设置一容置孔供转轴置入其中,锁体还设有一径向偏离容置孔的栓孔,且锁体及转轴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锁珠孔及第二锁珠孔,以供锁珠组组装其中,锁栓组包括一弹簧及一栓柱并依序设置于锁体的栓孔中,用以推抵转轴自动旋转复位。因此,锁栓组推抵转轴旋动的施力点可远离转轴的枢转点,进而增加两者之间的力臂距离,以提升转轴的自动旋转复位功能。

Description

锁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芯装置,特别涉及在一锁体偏心设置一容置孔供一转轴置入其中,并于锁体内部组设一锁栓组以偏离转轴,使锁栓组更易于推动转轴旋转复位的锁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锁芯装置,如图1所示,包含一锁体11、一转轴12、一锁珠组13及一锁栓组14。锁体11设有一容置孔111、数个第一锁珠孔112及一栓孔113。第一锁珠孔112及栓孔113设于锁体11外周面并径向连通容置孔111,且栓孔113的中心线对应位于容置孔111的中心在线。转轴12设置于锁体11的容置孔111中,转轴12设有数个第二锁珠孔121、一钥匙孔122及一带动部123。锁珠组13用以对应穿设于第一锁珠孔112及第二锁珠孔121中。锁栓组14设有一弹簧141及一栓柱142,栓柱142设有一通孔142a,弹簧141及栓柱142依序设置于栓孔113中,其中弹簧141的一端置入栓柱142的通孔142a,另一端则抵接锁体11的栓孔113底端。
请参照图1至图3,现有锁芯装置于实际使用过程中,为如图所示的闭锁状态时,一使用者可将一钥匙2对应插设于转轴12的钥匙孔122中。钥匙2的数个缺槽21对应锁珠组13所形成的高低位差,用以推抵锁珠组13于第一锁珠孔112及第二锁珠孔121中的纵向相对位置,以解除锁珠组13对转轴12所形成的转动限制。由此,使用者即可通过钥匙2转动转轴12,并利用转轴12的带动部123旋转推抵锁栓组14的栓柱142朝栓孔113的底部方向移动,迫使弹簧141产生压缩形变,以达到开锁的目的。又完成开锁动作后,可利用弹簧141的弹性复位推动栓柱142朝栓孔113的开口方向移动,以便栓柱142推抵带动部123枢转,令转轴12可自动旋转复位。
一般而言,上述现有锁芯装置具有下列缺点,例如:由于栓孔113的中心线对应位于容置孔111的中心在线,以致分别装设于栓孔113及容置孔111中的锁栓组14及转轴12两者的中心线也相对位于同一轴在线,因此,栓柱142推抵带动部123的一施力点A1过于接近该转轴12的枢转点,导致两者间的一力臂距离d1较小,造成弹簧141不易通过栓柱142推抵转轴12自动旋转复位,进而无法弹性复位至原先位置。因此,使用者通常必需再通过钥匙2对转轴12施力,方可顺利将转轴12确实旋转至原先位置,因此,造成使用上的诸多不便。再者,由于弹簧141在压缩形变时仍具有一预定高度,故栓柱142必须设置一通孔142a以容设弹簧141。如此一来,通孔142a的设置导致栓柱142的加工制作程序更为繁琐,相对也造成锁芯装置在制造上的不便。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现有锁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芯装置,由一锁体的一端偏心设置一容置孔供一转轴组接其中,且锁体偏离容置孔还组设一锁栓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提升弹性复位能力的效果。
本发明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芯装置,通过压缩形变后高度较小的一弹簧,因此,一栓柱不需设置一通孔以容设弹簧,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简化栓柱的加工程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芯装置,包括:一个锁体,所述锁体设有一个容置孔及至少一个栓孔,所述容置孔轴向设置于所述锁体的一端,且所述容置孔的中心线相对偏离所述锁体的中心线,所述栓孔设于锁体的外周面并径向连通所述容置孔;一个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锁体的容置孔中,该转轴一端形成一个带动部;一组锁珠组,所述锁珠组对应设置于所述锁体及转轴之间;及一组锁栓组,包括一个弹簧及一个栓柱,该弹簧及栓柱设置于所述锁体的栓孔中;其中,通过容置孔的中心线远离栓孔的中心线,使弹簧通过栓柱推抵转轴的带动部的施力点远离转轴的枢转点,以增加施力点相对枢转点间的力臂距离。通过本实用新型,在一锁体的一端偏心设置一容置孔供一转轴容置其中,锁体偏离容置孔还穿设一锁栓组,由此锁栓组推抵转轴的施力点可远离转轴的枢转点,这样,增加两者之间的力臂距离。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锁栓组对转轴所施予的转动力矩,进而提升弹性复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锁芯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现有锁芯装置闭锁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3是现有锁芯装置开锁时的组合剖视及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锁芯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锁芯装置闭锁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锁芯装置开锁时的组合剖视及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锁芯装置闭锁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锁芯装置开锁时的组合剖视及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锁芯装置的栓柱具有定位凹槽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锁芯装置的栓柱具有定位凸部时的组合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  锁体        111  容置孔      112 第一锁珠孔  113 栓孔
12  转轴        121  第二锁珠孔  122 钥匙孔      123 带动部
13  锁珠组      14   锁栓组      141 弹簧        142 栓柱
142a通孔        2    钥匙        21  缺槽        3   锁体
31  容置孔      32   定位凹槽    33  第一锁珠孔  34  穿孔
341 定位销      35   栓孔        4   转轴        41  钥匙孔
42  第二锁珠孔  43   带动部      44  限位槽      5   锁珠组
51  弹簧      52  第一锁珠  53  第二锁珠   6    锁栓组
61  弹簧      62  栓柱      621 定位部     621’定位部
622 凹槽      7   定位板    8   钥匙       81   缺槽
A1  施力点    A2  施力点    d1  力臂距离   d2   力臂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4及5,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锁芯装置包含一锁体3、一转轴4、一锁珠组5、一锁栓组6及一固定板7。转轴4可转动的偏心设置于锁体3内,锁珠组5及锁栓组6分别对应锁体3的中心线径向穿设于锁体3的内部,同时利用固定板7固定锁珠组5于锁体3的外周面。利用一钥匙8插入转轴4并带动其旋转,以控制锁珠组5及锁栓组6动作,进而达到开锁及闭锁的目的。
请再参照图4及5,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锁体3设有一容置孔31、一定位凹槽32、数个第一锁珠孔33、一穿孔34及至少一栓孔35。容置孔31较佳从锁体3的一端面轴向凹设延伸至邻近另一端面的位置,容置孔31的中心线相对偏离于锁体3的中心线形成偏心设置。定位凹槽32形成于锁体3的外周面,且第一锁珠孔33及穿孔34对应开设于定位凹槽32中并连通容置孔31。穿孔34可供一定位销341穿设定位,定位销341可选自一插梢或一定位螺丝等固定元件。栓孔35开设于锁体3外周面,且栓孔35的中心线径向对应锁体3的中心线,以便栓孔35的中心线远离偏心设置的容置孔31的中心线。
请再参照图4及5,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转轴4设有一钥匙孔41、数个第二锁珠孔42、一带动部43及一限位槽44。钥匙孔41较佳是从转轴4一端轴向贯穿至另一端。第二锁珠孔42对应锁体3的第一锁珠孔33设于转轴4的外周面,且第二锁珠孔42连通钥匙孔41。带动部43设于转轴4的一端且位于钥匙孔41的开口侧边,带动部43较佳选自一半月形或其它几何形状的凸块。限位槽44对应锁体3的穿孔34位置形成于转轴4的外周面,且限位槽44较佳是形成具有一特定开口角度的一长形槽,以便锁体3的定位梢341限制转轴4仅可旋转一特定角度。
请再参照图4及5,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锁珠组5包括数个弹簧51、数个第一锁珠52及数个第二锁珠53。弹簧51、第一锁珠52及第二锁珠53数量分别对应于锁体3的第一锁珠孔32数量,且其中各第二锁珠53对应一钥匙8的不同高低位差的数个缺槽81可选择具有不同的高度,以便通过钥匙8进行开锁及闭锁动作。锁栓组6具有一弹簧61及一栓柱62,栓柱62外周面设有一凹槽622。另外,弹簧61较佳可选自一锥形弹簧,锥形弹簧的一端的外径相对于另一端的外径呈渐缩状,以便锥形弹簧受到压缩形变时,锥形弹簧的较小外径部分可容置于锥形弹簧的较大外径部分内,进而缩减锥形弹簧压缩后的高度,或也可直接选自压缩形变后的高度较小的一般弹簧。
请再参照图4及5所示,当组装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锁芯装置时,锁栓组6的弹簧61及栓柱62依序置入于锁体3的栓孔35中。使弹簧61的二端可分别抵接栓柱62的端面及栓孔35底部,且栓柱62的凹槽622朝向锁体3的容置孔31的开口方向。接着,转轴4可转动的穿设于锁体3的容置孔31,转轴4沿容置孔31使带动部43伸入卡掣栓柱62的凹槽622。转轴4的第二锁珠孔42及限位槽44分别对应锁体3的第一锁珠孔33及穿孔34,定位梢341对应组接于穿孔34中,使定位销341一端伸入转轴4的限位槽44中。锁珠组5的第二锁珠53、第一锁珠52及弹簧51依序置入各相对应的第二锁珠孔42及第一锁珠孔33中。最后,将固定板7固设覆盖于锁体3的定位凹槽32,以防止锁珠组5脱落。
请参照图4至6,本实用新型主要可应用于各种必需具有开锁及闭锁功能的物品上,以做为防盗用途。当锁芯装置为一闭锁状态时,一使用者可将钥匙8插入转轴4的钥匙孔41,利用钥匙8的缺槽81对应推抵锁珠组5的第二锁珠53,并连动第一锁珠52纵向位移抵压弹簧51,使各第一锁珠52及各第二锁珠53的交接处恰位于第一锁珠孔33及第二锁珠孔42的交接处,以便转轴4可于容置孔31中受控自由转动。由此,使用者可利用钥匙8转动转轴4,利用转轴4的带动部43推抵栓柱62朝栓孔35底部方向移动,并迫使弹簧61产生压缩形变,以达到开锁的目的。当完成开锁动作后,通过弹簧61的弹性复位作用经由栓柱62推动转轴4自动旋转复位。
请再参照图4至6,当弹簧61通过锁栓组6的栓柱62推抵转轴4旋转复位的过程中,由于容置孔31的中心线偏心于锁体3的中心线,以及栓孔35的中心线远离容置孔31的设计,使得栓柱62推抵转轴4旋动的一施力点A2远离于转轴4的枢转点,进而增加施力点A2相对转轴4的枢转点的力臂距离d2,以增加锁栓组6对转轴4所施予的转动力矩。由此,使得弹簧61可通过栓柱62更容易的推抵转轴4自动旋转复位。
请再参照图5及6,上述容置孔31除了可偏心设置于锁体3的中心线的一侧外,也可如图7及8所示,将容置孔31偏心设置于锁体3的中心线的另一侧。由此,同样可达到令锁栓组6更易于推动转轴4自动旋转复位的功效,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裕度。
请参照图9,上述锁栓组6的栓柱62朝向于弹簧61的一端的中心位置也可形成一定位部621,用以定位弹簧61的一端。由此,弹簧61的一端可确实抵接于栓柱62的中心位置,以便弹簧61易于推动栓柱62于栓孔35内轴向活动。另外,如图9所示,定位部621可为一定位凹槽,以供容置弹簧61的一端,或如图10所示,定位部621’也可为一定位凸部,以便卡设于弹簧61的一端。
如上所述,相较于图1的现有锁芯装置,由于锁栓组14的施力点A1过于接近转轴12的枢转点,导致两者间的力臂距离d1过小,而具有不易推动转轴12自动旋转复位等缺点。图4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容置孔31偏心设置于锁体3的中心线一侧,由此锁栓组6的施力点A2可远离转轴4的枢转点,进而增加两者间的力臂距离d2,以利于锁栓组6可更为轻易的推抵转轴4自动旋转复位。如此,可有效避免转轴4无法回归原位的情形,而不需再施加其它外力将转轴4旋转至原位,以致本实用新型确实可有效增加使用便利性。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栓柱62可不需设置一通孔以容设弹簧61,因此,可相对简化栓柱142的加工程序,使锁芯装置于制造上更为便利。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Claims (10)

1.一种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锁体,所述锁体设有一个容置孔及至少一个栓孔,所述容置孔轴向设置于所述锁体的一端,且所述容置孔的中心线相对偏离所述锁体的中心线,所述栓孔设于锁体的外周面并径向连通所述容置孔;
一个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锁体的容置孔中,该转轴一端形成一个带动部;
一组锁珠组,所述锁珠组对应设置于所述锁体及转轴之间;及
一组锁栓组,包括一个弹簧及一个栓柱,该弹簧及栓柱设置于所述锁体的栓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外周面设有数个第一锁珠孔,所述转轴外周面对应所述第一锁珠孔设有数个第二锁珠孔,所述锁珠组包括分别对应所述锁体的第一锁珠孔数量的数个弹簧、数个第一锁珠、数个第二锁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的外周面设有一个定位凹槽,所述第一锁珠孔设置于该定位凹槽中;还设置一个固定板盖设于该定位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的定位凹槽中还设有一个穿孔,该穿孔插设一定位销,所述转轴的外周面相对所述穿孔设有一个限位槽,所述定位销的一端伸入该限位槽,以限制所述转轴的旋转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是于所述转轴的外周面形成具有一个特定角度开口的一个长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栓组的栓柱外周面设有一个凹槽,以供所述转轴的带动部伸入并卡掣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部为一个半月形带动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有一个钥匙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一个锥形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栓组的栓柱朝向所述弹簧的一端形成一个定位部。
CN 200720000206 2007-01-04 2007-01-04 锁芯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9284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20000206 CN200992846Y (zh) 2007-01-04 2007-01-04 锁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20000206 CN200992846Y (zh) 2007-01-04 2007-01-04 锁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92846Y true CN200992846Y (zh) 2007-12-19

Family

ID=38945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20000206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92846Y (zh) 2007-01-04 2007-01-04 锁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92846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8592A (zh) * 2009-02-26 2010-09-01 陈万儒 锁芯
CN103726721A (zh) * 2014-01-09 2014-04-16 吕雪寒 一种锁芯固定式十字机械防盗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8592A (zh) * 2009-02-26 2010-09-01 陈万儒 锁芯
CN103726721A (zh) * 2014-01-09 2014-04-16 吕雪寒 一种锁芯固定式十字机械防盗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45602B (en) Rekeyable lock cylinder structure ,plug assembly thereof,plug body of plug assembly,sliding block of plug assembly ,structured lower pins of pin groups and cylinder body
CN103603549B (zh) 多功能防盗锁芯体和钥匙
CN200992846Y (zh) 锁芯装置
CN106088823A (zh) 一种月牙型防盗弹子门锁组件
CN201857805U (zh) 一种门锁用的具离合机构的外把手装置
CN203626422U (zh) 锁芯可自由旋转360度的离合空转边柱锁头
CN105909068A (zh) 一种基于曲线钥匙的防盗锁
CN102031897B (zh) 叶片锁头
CN201447960U (zh) 锁具
CN2806681Y (zh) 一种高性能防盗弹子锁头及钥匙
CN201125576Y (zh) 一种防止用拨动拨轮的方法开启的锁头
CN2913533Y (zh) 防拨弹子锁芯
CN201326303Y (zh) 一种具有叶片弹子空转锁芯结构的锁头及钥匙
CN201671419U (zh) 防拨锁头及用于开启该锁头的钥匙
CN201241514Y (zh) 定位梅花锁
CN101403261B (zh) 一种改进的采用铣齿槽钥匙的叶片弹子锁具
CN2835481Y (zh) 防拨手铐
CN201180407Y (zh) 锁具
CN200964725Y (zh) 一种弹子空转锁头
CN203867309U (zh) 一种被动式软联动边柱锁
CN200961386Y (zh) 一种机械弹子锁头
CN201258618Y (zh) 采用铣齿槽钥匙的叶片弹子锁具
CN2360534Y (zh) 旋转式锁具防撬装置
CN206829818U (zh) 一种防盗安全锁头
CN2286489Y (zh) 一种新颖的防盗锁锁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