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6911Y - 拼组式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拼组式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86911Y
CN200986911Y CN 200620137427 CN200620137427U CN200986911Y CN 200986911 Y CN200986911 Y CN 200986911Y CN 200620137427 CN200620137427 CN 200620137427 CN 200620137427 U CN200620137427 U CN 200620137427U CN 200986911 Y CN200986911 Y CN 20098691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ode
display floater
anode
positi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374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彻
陈耀宗
詹德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o Nan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o Nan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o Nan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o Nan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1374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8691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8691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8691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可连续拼合的拼组式显示面板,主要由阳极板及阴极板对应组成,其中该阳极板上设有阳极单元,在阳极板相邻两侧边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阳极及阴极导线,且该阳极导线与该阳极单元电性连接,而阴极板上设有阴极单元,且在阴极板相邻两侧边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阳极及阴极导线,当将该阳极板及阴极板进行组接时,该阳极板与阴极板相邻的两侧边分别形成L型的卡接端,并使阳极及阴极导线外露,通过该卡接端的作用,进行多个显示面板横向及纵向的扩充组接,以提供不同尺寸需求的显示面板结构。

Description

拼组式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场发射技术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就目前而言,随处可见的显示面板是一种信息传播载体,其功能除了提供动态信息外,还利用多种的动态图样的艺术性变化,将原本呆板的平面信息加以活泼化,以给视听者提供丰富的视觉享受。
而在早期设置在室外或室内的显示面板,是由众多的传统阴极射线管屏幕所组成,再利用外接的控制主机传输数据至所组成的显示面板上,以提供广告或实时新闻的播放,由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屏幕体积大,在安装上除了不容易组装外,同时在想要安装的地点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这些屏幕,且传统屏幕周缘的边框会阻断各个屏幕的显示连续性,致使整个显示面板所表现的画面会呈现不协调视觉感受。
因此,后来现有技术便改采取如背光式的液晶显示面板(LCD)或点矩阵式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来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屏幕,由于此类型的显示面板可突破原来利用传统屏幕组装时画面遭边框分割的缺点,同时又具有薄型化以及一体式大尺寸制作的优势,因此逐渐已经取代传统的显示面板。虽然此类型的动态显示面板可由所需的单一尺寸一体化制作,但所需要的成本高,且在损害维修不如传统屏幕可以单一拆卸替换,更使得此类型的使用寿命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另一种将场发射显示面板制作成小尺寸的显示面板,并以拼合式组装,以构成大尺寸的显示面板,如此一来可以降低成本,且在长久使用后若是有单一显示面板发生画面模糊不清或显像色彩失色等损坏情况时,也可局部地替换单一显示面板。
不过在现有技术的小尺寸场发射显示面板在制作时将阴、阳极电极导线配置在同侧,以保留矩形面板的其余三侧(边)提供临接面板的配置组装,但是,此种小尺寸的场发射显示面板在结构组装配置上仍有受限导线配置在同侧的因素,在拼合后每一个小尺寸的场发射显示面板的电极导线由面板一侧延伸,形成单独的电极导线与外部的驱动电路连接,此种电性连接方式与传统电视墙的电性连接方式相同,因此只能形成单一方向的扩充,形成长形的显示面板形式。此外,两相邻面板的邻接结构使用一种拼凑方式而未提供一种有效的强化结构,致使组装后的显示面板平整性结构强度不足,成为该显示面板结构未尽理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面光源形式所形成的拼组式显示面板,通过阴阳极板所形成的L型卡接结构,使多个不同尺寸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可依不同的需要进行纵向及横向的扩充组接,同时使外露在不同显示面板卡接结构上的阴阳极导线相互电性连接以形成共同电极,并通过驱动电路即可同时驱动由多个组显示面板所组成的大型广告牌。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组式显示面板,该拼组式显示面板包括:
阳极板,具有阳极基板,在所述阳极基板上设有阳极单元,在所述阳极基板上设有第一封装边框,且以线性围绕在所述阳极单元的周缘,在所述第一封装边框的外侧边缘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阳极导线,并与所述阳极单元电性连接,在相邻于所述第一阳极导线的另一侧边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阴极导线,且所述第一阴极导线延伸至所述第一封装边框内侧;
阴极板,具有阴极基板,在所述阴极基板上设有阴极单元,在所述阴极基板上设有第二封装边框,且以线性围绕在所述阴极单元的周缘,在所述第二封装边框的外侧边缘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二阴极导线,并与所述阴极单元电性连接,在相邻于所述第二阴极导线的另一侧边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二阳极导线,且所述第二阳极导线延伸至所述第二封装边框内侧;
其中,所述阴、阳极板通过所述第一、第二封装边框对位组接形成真空显示区域,所述阳极基板相邻的两侧边分别与对应的阴极基板的两侧边形成作为组接结构的卡接端,且所述第一、第二阳极导线与所述第一、第二阴极导线外露在所述卡接端上,所述第二阳极导线与所述阳极单元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阴极导线与所述阴极单元形成电性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组式显示面板,由面光源形式形成,通过阴阳极板所形成的L型卡接结构,使多个不同尺寸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纵向及横向的扩充组接,同时使外露在不同显示面板卡接结构上的阴阳极导线相互电连接以形成共同电极,并可通过驱动电路同时驱动由多个显示面板组成的大型广告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阳极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阴极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阳、阴极板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阳、阴极板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场发射显示面板组接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1a  阳极板            11、11a  阳极基板
12、12a  阳极单元        121  阳极导线
122  荧光层              123、123a  第一阳极导线
13、13a  第一封装边框    23、23a  第二封装边框
14  第一阴极导线         141、241  电极触点
2  阴极板            21、21a  阴极基板
22、22a  阴极单元    221  阴极导线
222  阴极电子发射源  223  第二阴极导线
24  第二阳极导线    10、10a、10b  显示面板
30、30a  卡接端     40  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技术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阳极板立体结构图。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由阳极板1及阴极板2对应组成。如图所示,该阳极板1包括阳极基板11,该阳极基板11由透明玻璃材质所构成,在该阳极基板11上设有阳极单元12,该阳极单元12包括多个阳极导线121及荧光层122,该多个阳极导线121呈线状间隔排列,而该荧光层122设在该多个阳极导线121上,在该阳极基板11上设有第一封装边框13,且线形围绕在该阳极单元12的周缘,且该第一封装边框13高于该阳极单元12的高度,使该阳极单元12形成封装区域。另外,在阳极基板11的一侧边上设有自阳极导线121所延伸而出的第一阳极导线123,该第一阳极导线123由具有导电性质的银胶所构成,且该第一阳极导线123外露在该第一封装边框13所形成的封装区域外。另外,在相邻具有第一阳极导线123的另一侧边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阴极导线14,该第一阴极导线14的一端外露在第一封装边框13外,且其上具有电极触点141,而该第一阴极导线14的另一端则设在该第一封装边框13内,其上也具有电极触点141。此外,该阳极导线121可为氧化铟锡(ITO)覆盖在阳极基板11上以形成该导线形态。此外,在封装区域内各该阳极导线121间隙可设置多个阻隔壁(图中未示出)作为阳极基板11与阴极基板21的支撑结构,以作为真空形成阳、阴极基板11、21间的支撑结构对抗环境压力,免于阳、阴极基板11、21变形破裂。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阴极板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该阴极板2具有阴极基板21,该基板21由透明玻璃材质所构成,在该阴极基板21上设有阴极单元22,该阴极单元22包括多个阴极导线221及多个阴极电子发射源222,其中该阴极导线221呈线状间隔排列,而该多个阴极电子发射源222分别设在阴极导线221上,该阴极电子发射源由纳米碳管所构成。另外,该阴极基板21上设有第二封装边框23,并以线状围绕的方式设在阴极单元22的周缘,且该第二封装边框23的高度高于该阴极单元22,以形成封装区域。另外,该阴极基板21的一侧边具有自阴极导线221所延伸的第二阴极导线223,且该第二阴极导线223外露在该第二封装边框23外。另外,相邻于具有第二阴极导线223的另一侧边上设有第二阳极导线24,该第二阳极导线24的一端外露在该第二封装边框23所形成的封装区域外,其上具有电极触点241,该导线的另一端则设在该封装区域内,其上也具有电极触点241。此外,该阴极导线221可为氧化铟锡(ITO)覆盖在阴极基板21上以形成该导线形态。
图3、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阳、阴极板组合及组合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当阳极板1与阴极板2对位组接时,分别设在阳极基板11及阴极基板21上的第一、第二封装边框13、23所围绕形成的封装区域对应连接,同时设在其封装区域内的阳极单元12及阴极单元22相互对应,使该封装区域形成真空状态,在外加电源的驱动下,使该封装区域内形成电场以吸引阴极单元22的阴极电子发射源222产生电子束(图中未示出)射向阳极单元12的荧光层122,以形成发光效果,再由阳极基板11与阴极基板21向外透出其发光效果,同时通过外加电路(图中未示出)的控制作用,使该封装区域形成实质显示区域。
另外,当阳极板1及阴极板2对应组接时,设在阳极基板11的多个第一阴极导线14上的设于封装区内的电极触点141恰好分别与在该阴极基板21的阴极导线221连接,以形成电性导通,而设在该阴极基板21的多个第二阳极导线24上的设于封装区内的电极触点241也恰好分别与在阳极基板11上的阳极导线121连接,以形成电性导通。另外,当阳极板1与阴极板2上的第一、第二封装边框13、23对应组接时,该阳极基板11及阴极基板21上非封装区域则分别对应形成L型及倒L型的卡接端30,并使设在各基板封装区域外的各导线外露,以作为各导线电路的延伸触点(后述)。
图5、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拼组式显示面板组接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作为例子举两个场发射显示面板10、10a作进一步说明面板连接结构。当两个显示面板10、10a相互连接时,该显示面板10的L形卡接端30与另一显示面板10a的倒L形卡接端30a相互接合,使该显示面板10与显示面板10a的阳阴极基板11、11a及21、21a相互贴合,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设在阴极基板21上的多个第二阳极导线24通过其电极触点241分别与设在阳极基板11a上的多个第一阳极导线123a形成电性连接,并使显示面板10的阳极基板11与显示面板10a的阳极基板11a形成电性导通,如图6的放大图所示,通过该卡接端30的作用,除了该显示面板10可任意扩充所需要的大小尺寸外,该卡接端30还提供衔接区域的强度结构。
因此,图7所示的是大尺寸显示面板10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将多个拼组式显示面板1连接大型显示面板10b时,在本实施例中该大型显示面板10b分别利用各基板11的组接进行横向及纵向扩充,且设在各基板上的第一、第二阳极导线123、24与第一、第二阴极导线14、223分别通过电极触点141、241形成电性导通,最后再电性连接一个外部驱动电路40,在驱动电路40控制下,可以同时驱动各拼组式显示面板10并显示予以显像的画面,再由每一个小画面组合大画面显像在大型显示面板10b上。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是为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并不限于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阳极板,具有阳极基板,在所述阳极基板上设有阳极单元,在所述阳极基板上设有第一封装边框,且以线性围绕在所述阳极单元的周缘,在所述第一封装边框的外侧边缘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阳极导线,并与所述阳极单元电性连接,在相邻于所述第一阳极导线的另一侧边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阴极导线,且所述第一阴极导线延伸至所述第一封装边框内侧;
阴极板,具有阴极基板,在所述阴极基板上设有阴极单元,在所述阴极基板上设有第二封装边框,且以线性围绕在所述阴极单元的周缘,在所述第二封装边框的外侧边缘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二阴极导线,并与所述阴极单元电性连接,在相邻于所述第二阴极导线的另一侧边上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二阳极导线,且所述第二阳极导线延伸至所述第二封装边框内侧;
其中,所述阴、阳极板通过所述第一、第二封装边框对位组接形成真空显示区域,所述阳极基板相邻的两侧边分别与对应的阴极基板的两侧边形成作为组接结构的卡接端,且所述第一、第二阳极导线与所述第一、第二阴极导线外露在所述卡接端上,所述第二阳极导线与所述阳极单元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阴极导线与所述阴极单元形成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单元由多个阳极导线及荧光层所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导线由所述阳极导线延伸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单元由多个阴极导线及阴极电子发射源所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阴极导线由所述阴极导线延伸而形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子发射源由纳米碳管材质所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端分别呈L型及倒L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边框的高度高于所述阳极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装边框的高度高于所述阴极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阳极导线的两端上分别具有电极触点。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阴极导线的两端上分别具有电极触点。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基板与所述阴极基板由透明的玻璃所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组式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阳极导线由氧化铟锡材料构成。
CN 200620137427 2006-10-12 2006-10-12 拼组式显示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691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7427 CN200986911Y (zh) 2006-10-12 2006-10-12 拼组式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37427 CN200986911Y (zh) 2006-10-12 2006-10-12 拼组式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86911Y true CN200986911Y (zh) 2007-12-05

Family

ID=38916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374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6911Y (zh) 2006-10-12 2006-10-12 拼组式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86911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8335A1 (zh) * 2019-11-21 2021-05-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8335A1 (zh) * 2019-11-21 2021-05-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1681332B2 (en) 2019-11-21 2023-06-20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8307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LED device with a curved light emitting surface
CN110599946B (zh) 基于tft玻璃基板的高密度led显示箱体及显示屏
CN1231877C (zh) 多显示板
CN101383260B (zh) 发光装置及使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其光源的显示装置
CN108183121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638577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0405524C (zh) 双面场发射显示器
CN200986911Y (zh) 拼组式显示面板
CN101866818A (zh) 一种可拼接无真空隔离支柱的场发射双面显示光源
CN100501808C (zh) 双面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1162675B (zh) 具有公共电极引出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
KR20110066597A (ko) 발광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N101308760B (zh) 发光器件和发光器件作为光源的显示装置
CN1176482C (zh) 场发射显示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59001A (zh) 一种经线式led透明球屏
CN202120986U (zh) 一种改良的led显示屏光源结构
CN100576409C (zh) 场发射显示器的电极导线引出结构
CN100364029C (zh) 双面等离子体显示器
CN201153095Y (zh) 具有公共电极引出的荫罩式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00585791C (zh) 发光器件及用于其的间隔物
CN100395865C (zh) 可两面发光的复合基板
CN1234151C (zh) 低调制电压动态范围的场发射寻址结构
KR100306567B1 (ko) 양면발광형형광표시관
CN220692054U (zh) Led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201893086U (zh) 室外全彩led显示屏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