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3390Y - 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83390Y
CN200983390Y CNU2006201671216U CN200620167121U CN200983390Y CN 200983390 Y CN200983390 Y CN 200983390Y CN U2006201671216 U CNU2006201671216 U CN U2006201671216U CN 200620167121 U CN200620167121 U CN 200620167121U CN 200983390 Y CN200983390 Y CN 20098339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d
housing
charhing unit
charging device
elect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671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荣苍
杨赟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U2006201671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8339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8339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8339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扩展式充电装置,其用来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装置充电,所述待充电装置皆包含待充电接口,该可扩展式充电装置包含第一充电单元及第二充电单元。该第一充电单元的第一壳体的第一侧边的第一外形相同于该第二充电单元的第二壳体的第二侧边的第二外形,因此,该第一充电单元可紧贴于该第二充电单元,相应地,该第一充电单元的第一电性固定部便可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充电单元的第二电性固定部,如此一来,该第一充电单元的电源接口所接收的电能不仅可对置放于该第一壳体上的待充电装置充电外,尚可对置放于该第二壳体上的待充电装置充电。

Description

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扩展式充电装置,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内含多个可于相互组装后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装置充电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装置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其中,许多电子装置都是靠充电装置对其进行充电作业后予以使用,例如,手机、MP3、PDA等。由于上述诸多电子装置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使得我们对这类电子产品的依赖性愈来愈强,由此,为这类电子装置提供电能来源的充电装置对我们来讲也愈来愈重要。
然而,现行的充电装置虽种类繁多,但多数设计却千篇一律,与不同的电子装置相匹配的充电装置无论结构还是外形都无太大的差异,往往会使消费者看作该充电装置为主产品的附属件而忽略其价值。
因此,有部分充电装置的设计人员开始重视充电装置的美观设计,以标新立异外型吸引消费者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但是,该充电装置往往因其对待充电装置同时充电的数量单一有限,不能满足欲求同时可对多个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作业的消费者的需求,进而仍然不受消费者青睐。
当今市场即便有可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作业的充电装置,亦因其体积过于庞大,携带运输不便亦不为消费者首选。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充电装置,使其避免上述缺憾,既能设计新颖、美观又可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作业,还能组装、拆卸方便,利于包装、携带以及运输,实为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装置充电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组装扩展又可拆卸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便于包装、携带以及运输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扩展式充电装置,其用来对待充电装置充电,该待充电装置包含待充电接口,该可扩展式充电装置包含第一充电单元及第二充电单元。该第一充电单元包含第一壳体、电源接口、第一充电接口、及第一电性固定部,该第一壳体用来置放该待充电装置,该电源接口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外表面上,用来电性连接于电源插座,以接收该电源插座所提供的电能,该第一电性固定部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侧边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充电接口,该第一充电接口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内表面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电源接口,用来电性连接于置放于该第一壳体上的待充电装置的待充电接口,以将该第一充电接口所接收的电能传送至该待充电装置;该第二充电单元包含第二壳体、第二充电接口、及第二电性固定部,该第二壳体用来置放该待充电装置,该第二电性固定部设置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侧边,用来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性固定部,该第二侧边的第二外形相同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一外形,该第二充电接口设置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内表面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二电性固定部,用来电性连接于置放于该第二壳体上的待充电装置的待充电接口,以将该第二充电接口所接收的电能传送至该待充电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充电单元与该第二充电单元的固定接合方式为凹凸方式进行固定接合,且该第一充电单元与第二充电单元固定接合时该第二充电单元亦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充电单元,使该第一充电单元为该第二充电单元提供电源,以供该第二充电单元通过其充电接口对第二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作业。
相较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通过该第一充电单元与该第二充电单元相互固定接合以及电性连接,有可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装置充电,且又易于拆卸,便于包装携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显示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的第一及第二电性固定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显示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组装操作的动作图;
图4为图5的C-C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5为图1所显示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10第一充电单元
100电源接口
101充电接口
102第一电性固定部
103第一壳体
104第一内表面
105第一外表面
106第一侧边
1020第一电性连接部
11第二充电单元
110充电接口
111第二电性固定部
113第二壳体
114第二内表面
116第二侧边
1110第二电性连接部
2待充电装置
21待充电接口
A第二充电单元动作方向
B待充电装置动作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再者,以下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附图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元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元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元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变更,且其元件布局型态可能更为复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可扩展式充电装置1的示意图,可扩展式充电装置1可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装置2充电,每一待充电装置2皆包含待充电接口21。可扩展式充电装置1包括例如为主充电座的第一充电单元10、及例如为副充电座的第二充电单元11。在此须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1另包括其它各式构件,为简化图式及说明,此处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件,其它无关构件,例如电源接通显示灯、充电状态显示灯等并未在图中揭示。
第一充电单元10包括第一壳体103、例如为电源线的电源接口100、例如为充电头的第一充电接口101、以及例如为凹陷结构的第一电性固定部102。第一壳体103用来置放待充电装置2,电源接口100设置于第一壳体103的第一外表面105上,用来电性连接于电源插座(未显示),以接收该电源插座所提供的电能;第一电性固定部102设置于第一壳体103的第一侧边106上,且电性连接于第一充电接口101;第一充电接口101设置于第一壳体103的第一内表面104上,且电性连接于电源接口100,用来电性连接于置放于第一壳体103上的待充电装置2的待充电接口21,以将第一充电接口101所接收的电能传送至待充电装置2。
第二充电单元11包含第二壳体113、例如为充电头的第二充电接口110、及例如为凸起结构的第二电性固定部111。第二壳体113亦用来置放待充电装置2;第二电性固定部111设置于第二壳体113的第二侧边116,用来电性连接于第一电性固定部102;第二充电界面110设置于第二壳体113的第二内表面114上,且电性连接于第二电性固定部111,用来电性连接于置放于第二壳体113上的待充电装置2的待充电接口21,以将第二充电接口110所接收的电能传送至待充电装置2。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侧边116的第二外形相同于第一侧边106的第一外形,因此,第一充电单元10可紧贴于第二充电单元11,相应地,第一充电单元10上的第一电性固定部102便可电性连接于第二充电单元11上的第二电性固定部111,如此一来,第一充电单元10的电源接口100所接收的电能不仅可对置放于第一壳体103上的待充电装置2充电外,尚可对置放于第二壳体113上的待充电装置2充电。
请参阅图2,为图1中E处(即第一电性固定部102)以及F处(即第二电性固定部111)的放大图。第一充电单元10的第一电性固定部102的凹陷结构中设有例如为金属棒的第一电性连接部1020,第一电性连接部1020电性连接于第一充电单元10的内部电路(未显示)。第二充电单元11的第二电性固定部111的凸起结构为中空,该中空凸起结构的内壁上设有例如为金属片的第二电性连接部1110,第二电性连接部1110电性连接于第二充电单元11的内部电路(未显示)。第一充电单元10与第二充电单元11具体固定接合动作如下所述。
请参阅图3,为可扩展式充电装置1组装操作的动作图。可扩展式充电装置1为达对同时多个待充电装置2充电的目的时,从而令第一充电单元10的第一电性固定部102与第二充电单元11的第二电性固定部111相互对应,第二充电单元11朝方向B动作,以使第二充电单元11的为凸起结构的第二电性固定部111插入至第一充电单元10的为凹陷结构的第一电性固定部102中,此时,第一充电单元10的第一电性固定部102的第一电性连接部1020亦电性连接于第二充电单元11的第二电性固定部111的第二电性连接部1110;之后,待充电装置2朝方向A插入第一充电单元10的充电接口101以及第二充电单元的充电接口110,即完成第一充电单元10与第二充电单元11相互固定接合。
请参阅图4,为图5的C-C剖面示意图。例如为金属棒的第一电性连接部1020连接于第一充电单元10的内部电路,第一充电单元10的第一电性固定部102的第一电性连接部1020与第二充电单元11的第二电性固定部111的第二电性连接部1110电性连接,即第一充电单元10与第二充电单元11电性相接,如此一来,第二充电单11元即可从第一充电单元10获得该电能。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充电单元10与第二充电单元11相互电性相接方式为金属棒与金属片相互接触而电性连接。但本实用新型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并非以此为限,只要可彼此电性连接以及固定接合的设计均适应本实用新型,且此均为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易于思及的变化,故于此不再为文赘述。
请参阅图5,其为可扩展式充电装置1的整体示意图。第一充电单元10与第二充电单元11以配合待充电装置2的外型而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待充电装置2为球体,为使待充电装置2与可扩展式充电装置1两者稳固结合,故可扩展式充电装置1外型为U字形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依此为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用以该第一充电单元与该第二充电单元相互固定接合时,该第一充电单元通过该第一电性固定部与该第二充电单元的第二电性固定部的电性连接,以实现可对多个待充电装置同时进行充电作业,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装置充电数量单一的缺憾,同时,还具有可自由组装拆卸、包装以及携带方便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依据。

Claims (8)

1.一种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用来对待充电装置充电,该待充电装置包含待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该可扩展式充电装置包含:
第一充电单元,其包含第一壳体、电源接口、第一充电接口、及第一电性固定部,该第一壳体用来置放该待充电装置,该电源接口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外表面上,用来电性连接于电源插座,以接收该电源插座所提供的电能,该第一电性固定部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侧边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充电接口,该第一充电接口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内表面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电源接口,用来电性连接于置放于该第一壳体上的待充电装置的待充电接口,以将该第一充电接口所接收的电能传送至该待充电装置;以及
第二充电单元,其包含第二壳体、第二充电接口、及第二电性固定部,该第二壳体用来置放该待充电装置,该第二电性固定部设置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侧边,用来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性固定部,该第二侧边的第二外形相同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一外形,该第二充电接口设置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内表面上,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二电性固定部,用来电性连接于置放于该第二壳体上的待充电装置的待充电接口,以将该第二充电接口所接收的电能传送至该待充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特征在于:该第一充电接口为充电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特征在于:该电源接口为电源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性固定部具有凹陷结构,该凹陷结构中设有第一电性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性连接部为金属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性固定部具有中空凸起结构,该中空凸起结构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电性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性连接部为金属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式充电装置,特征在于:该第一充电单元与该第二充电单元的固定接合方式为凹凸方式进行固定接合。
CNU2006201671216U 2006-12-15 2006-12-15 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8339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671216U CN200983390Y (zh) 2006-12-15 2006-12-15 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671216U CN200983390Y (zh) 2006-12-15 2006-12-15 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83390Y true CN200983390Y (zh) 2007-11-28

Family

ID=38910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67121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83390Y (zh) 2006-12-15 2006-12-15 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8339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2769A (zh) * 2014-12-18 2017-08-29 喜利得股份公司 用于充电设备的可切换的接口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2769A (zh) * 2014-12-18 2017-08-29 喜利得股份公司 用于充电设备的可切换的接口
CN107112769B (zh) * 2014-12-18 2021-05-11 喜利得股份公司 用于充电设备的可切换的接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78858U (zh) 一种基于fpc的高压led软灯条
CN205278856U (zh) 一种基于fpc的低压led软灯条
CN200983390Y (zh) 可扩展式充电装置
CN205195013U (zh) USB 3.1 Type-c磁吸插头数据线
CN205753479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桩
CN106409154A (zh) 一种节能移动设备供电广告柜及使用方法
CN203301203U (zh) 免插拔充电装置
CN201699276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
CN206469197U (zh) 一种带充电接口的太阳能路灯杆
CN2859830Y (zh) 箱包太阳能充电器
CN201197034Y (zh) 一种usb电源插座
CN201063384Y (zh) 带usb充电接口的电插座板
CN202034602U (zh) 具有usb接口的嵌墙式电源插座
CN201708872U (zh) 具有太阳能实时时钟功能的电视机
CN201797201U (zh) 具有usb充电模块及接口的插座
CN2930007Y (zh) 谐波抑制电源插座
CN203193300U (zh) 一种多功能的电源充电器
CN203056169U (zh) 电源与音频连接器
CN2727980Y (zh) 手机电池通用型充电器电池五金触片活动结构
CN204291097U (zh) 一种简易老年手机
CN201259985Y (zh) 多功能插座
CN203520260U (zh) 笔记本电脑
CN203086212U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电源
CN202361032U (zh) 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
CN208923850U (zh) 一种带有内置数码管的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