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79548Y - 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79548Y
CN200979548Y CN 200620140827 CN200620140827U CN200979548Y CN 200979548 Y CN200979548 Y CN 200979548Y CN 200620140827 CN200620140827 CN 200620140827 CN 200620140827 U CN200620140827 U CN 200620140827U CN 200979548 Y CN200979548 Y CN 20097954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test board
sheath
cavity
feed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408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勾利剑
戴节林
胡海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ON Biopharm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BON Biopharm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ON Biopharm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BON Biopharm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1408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7954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7954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7954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这种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包括带有试剂条的测试板和带有贮样腔的护套,测试板一端插在护套内,测试板上开有与贮样腔相通的加样腔。本实用新型优点:1)测试板上开有加样腔,这样就不用把测试板从护套中取出来插入到其它含有液体样本的容器中,避免了多余的操作步骤,使操作更加简单,而且更加安全。2)护套上增加一排气孔,起到排气作用,使液体样本可以顺利滴入。3)加样腔通道的上半部分位于测试板的背面,而下半部分则转向位于测试板的前面。这样,在测试反应完毕之后,无论平置还是倒置测试板,护套贮样腔中的样本溶液不易通过加样腔直接流出而污染环境。

Description

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样本的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检测多种分析物存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参见US 6,514,769B2和US 6,406,922B2。其中US 6,514,769B2描述了一种可以用于检测一种或者多种分析物存在或者被降解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底板,分析测试板以及样本收集装置,其中分析测试板包括可以进行一种或者多种物质成分检测的试剂条。上述两个专利披露的检测装置在检测时,是将试剂条插入装有样本溶液的容器内,然后观察各试剂条的反应,完成测试。但是上述两种检测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将测试板单独拿出,试剂条上的样本接受区域直接在外部接触样本,操作上不方便,并且可能污染测试者的手。另外,在测试完成后,不能将其平放以读取数据,并拍照记录结果,平放后多余的样本溶液会流出污染环境。特别的,这种现有技术的检测装置不能平放在复印机上进行快速的复印检测结果,因为如果有多余的样本溶液会直接流出污染复印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测试板插接在护套内且测试板开有加样腔的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这样就不用直接把测试板从护套中取出来插入到其它含有液体样本的容器中,如此避免了多余的操作步骤,使操作更加简单,而且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包括带有试剂条的测试板和带有贮样腔的护套,测试板一端插在护套内,测试板上开有与贮样腔相通的加样腔。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完善:
加样腔通道的上半部分位于测试板的背面,而下半部分则转向位于测试板的前面。护套上开有排气孔,该排气孔与贮样腔相通。还带有一收集样本的吸管,该吸管插于测试板的加样腔内。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1)测试板上开有与贮样腔相通的加样腔,这样就不用把测试板从护套中取出来插入到其它含有液体样本的容器中,如此避免了多余的操作步骤,使操作更加简单,而且更加安全。2)护套上增加一排气孔,起到排气作用,使液体样本可以顺利滴入。3)加样腔通道的上半部分位于测试板的背面,而下半部分则转向位于测试板的前面。这样,在测试反应完毕之后,无论平置还是倒置测试板,护套贮样腔中的样本溶液不易通过加样腔直接流出而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护套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护套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测试板插在护套内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试剂条放在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护套1,护套本体10,密封环11,突起111,吸水垫12,贮样腔13,吸水垫放置腔14,多余样本贮存腔15,盖片16,小孔17,护套开口18,排气孔19,测试板2,底板20,凹槽21,试剂条22,尿掺假试剂条22a,分析检测试剂条22b,样本接受区域221,标记区域222,检测区域223,吸水区域224,掺假检测区域225,透明板23,盖板24,窗口241,肩部25,加样腔26,支撑体3,搭扣装置31,突起32,孔33,取样管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子来进行详细的说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子仅仅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下的有限列举,并不排除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把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结合而产生的其他具体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这种生物液体样本分析装置,包括带有试剂条22的测试板2和带有贮样腔13的护套1,测试板2一端插在护套1内,测试板2上开有与贮样腔13相通的加样腔26。这样就不用把测试板从护套中取出来插入到其它含有液体样本的容器中,如此避免了多余的操作步骤,使操作更加简单,而且更加安全。加样腔26通道的上半部分位于测试板2的背面,而下半部分则转向位于测试板2的前面。这样,在测试反应完毕之后,无论平置还是倒置测试板,护套贮样腔中的样本溶液不易通过加样腔直接流出而污染环境。护套1上开有排气孔19,该排气孔19与贮样腔23相通。排气孔19起到排气作用,使液体样本可以顺利滴入。本装置还带有一收集样本的取样管4,该取样管4插于测试板1的加样腔26内。
下面是各部件的具体结构:
测试板
测试板2包括试剂条22,底板20,盖板24和透明板23。
一般的试剂条22,包括试剂区域和检测区域223,试剂区域包括样本接受区域221和标记区域222,检测区域223包括一种特异结合分子。更优化的试剂条22还包括位于检测区域下游的吸水区域224。试剂条的样本接受区域221需要接触液体样本,可以露出测试板2外面,放置于护套1的贮样腔13内,也可以受测试板2的保护,底部接触贮样腔13内的样本即可。试剂条还可以包括含有测试是否掺加的试剂条22a,例如公开专利申请WO2005/031351所揭示的试剂条。
测试板2的底板20上设有若干凹槽21,用于试剂条22(包括掺假试剂条22a)的放置,凹槽的大小形状与试剂条22相匹配。测试板2的透明板23的设置,起到隔离试剂条22和盖板24的作用。由于测试反应完毕之后,试剂条22上会留有样本溶液,通过透明板23的隔离,使外部的盖板24不受影响,保持干燥。测试板上的盖板24上设有窗口241,可以观察试剂条反应结果从而判断检测的结果,也可以设有观察是否掺假的窗口。窗口的大小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矩形的,也可以是盾形的,还可以是其他不定形状。这些测试板的结构和试剂条都是现有技术所公有的,这些结构和所包括的试剂条在公开的如下美国专利里都可以找到,US 6,248,596,US 6,514,769,US 6,406,922。
如图7,8,9,10所示,测试板上还可以包括与护套1内贮样腔13相通的加样腔26。在测试过程中,液体样本溶液可以通过加样腔26到达护套底部的贮样腔13里,贮样腔13里的液体样本接触测试板上的试剂条22,通过样本接受区域221到达测试条的标记区域222,检测区域完成免疫检测反应,也可以通过尿掺假试剂条22a上到达掺假检测区域225上进行反应。这样就不用直接把测试板从护套中取出来插入到其它含有液体样本的容器中,如此避免了多余的操作步骤,使操作更加简单,而且更加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加样腔26的在测试板上端的开口位于测试板2的背面,在到达测试板中部左右,加样腔26的通道设置的测试板2的正面,也就是说,加样腔通道的上半部分位于测试板的背面,而下半部则转向位于测试板的前面(图6,图8)。采用这样的设计方法,优点在于:在测试反应完毕之后,无论平置还是倒置测试板2,护套贮样腔13中的样本溶液不易通过加样腔26直接流出而污染环境。加样腔26这样的设置方式是比较优选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用取样管4来吸取液体样本,然后滴加到加样腔26中并直接插在加样腔26中。使加样后的取样管4的残留样本溶液不致污染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在护套1上开有一排气孔19,使加样腔26中的液体更容易流到护套的贮样腔13中。该排气孔19的大小可以让气体通过而不能让液体通过。气体通孔的位置可以是护套1上的任何地方,只要和贮样腔13相同就可以了。如果护套1不采用密封环11,没有完全密封,也可省去排气孔19的结构。
取样管
在需要进行检测时,利用取样管4吸取样本溶液或者挑取样本,避免样本污染测试者的手以及环境。取样管4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木质等。取样管4的形状可以是滴管状,吸管状,也可以是匙状,环状,还可以是棒状等。在具体实施例中,在样本检测的时候,优选滴管状取样管,将样本溶液吸入其中,再进行样本的转移,操作方便且不易污染。更优先的方案包括:取样管4可以插入加样腔26,尤其在加样完毕之后,取样管管4口可能残留部分样本溶液,插入加样腔26内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此外,另外的实施方案还可以包括:取样管4上还可以包括刻度标尺,在吸取样本的时候同时可以明确所需要的量,避免造成样本过量或者过少的情况。
支撑体
检测装置还可以设置支撑体3,在检测过程中将检测装置支撑起来,使检测装置不处于平面状态,有利于样本溶液的吸收和反应。如图1,2,3,7所示,测试板2上包括一搭扣装置31,在搭扣突起上分别开有一个孔33,在支撑体3上设置两个突起32,突起的直径小于孔33的直径,这样支撑体3和测试板2就以“轴接”的方式连在一起。这样支撑体3可以与测试板2形成任意的夹角,在不用检测装置的时候,可以合拢支撑体3,当需要检测的时候,打开支撑体3使检测装置处于倾斜或者竖立在检测平台上。“轴接”是指支撑体3和检测装置分别在他们的一端相互连接,而各自的自由端可以绕同一轴朝相互转动。当然,检测装置与支撑体3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支撑体3也可以不转动的方式与测试装置连接,可以与测试装置形成一固定的夹角。支撑体3可以与检测装置连为一体,也可以独立于检测装置,单独存在。支撑体可以与测试板连为一体,也可以和护套1连为一体。使检测装置竖立,在本实用新型中的解释为,检测装置不处于水平位置即可,支撑体3和检测装置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180°。
护套
护套1包括护套本体10,护套本体内设有防止液体样本泄漏的防漏元件,护套本体10内开有贮样腔13。
如图1-6所示,防止液体样本泄漏的防漏元件包括吸水垫12。在护套本体上还开有放置吸水垫12的吸水垫放置腔14,该吸水垫放置腔14与贮样腔13保持液体连通。这里所说的“液体连通”是指液体可以从一个位置流到另一个位置,具体结合本实施方式,液体可以从贮样腔13流到吸水垫放置腔14中。当平放检测装置的时候,存在贮样腔13中的多余液体样本就会沿着图5箭头示的方向流动,当流动到吸水垫放置腔14的位置,吸水垫放置腔14中放置的吸水垫12可以容易的吸收多余的样本,这样液体样本就不能通过护套开口18流到检测装置外而造成污染。吸水垫12可以是相对的两个,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个吸水垫放置腔14里(图4,图5)。吸水垫12还可以放置在多余样本贮存腔15中,多余样本贮存腔15和贮样腔13处于液体连通,当在进行反应前或者反应结束后平放的时候,多余的样本就会流到多余样本贮存腔15中,被放置在其中的吸水垫12吸收而不流到护套开口18的外面。护套外还有上下两片护套盖片16,在盖片上可以标注一些信息,例如产品名称,检测的结果,检测时间等等。盖片的材料可以非吸水性材料。护套1的制作可以是注塑一次性成型。盖片16和护套本体10成密封为一体。对于吸水垫12的材料和数量在这里没有特别的限制,吸水垫12的材料可以是滤纸,玻纤,海绵等材料。鉴于滤纸的价格低廉且吸水效果好,优选滤纸作为吸水垫的材料;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或多个等等。对与吸水垫12的位置可以是在靠近护套开口18,也可以在护套的底部,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结合本发明和现有技术都能够容易想到的其他方式。
实施例2:如图7和图9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防止液体样本泄漏的防漏元件包括密封环11。护套本体10上具有若干小孔17,密封环11上具有与护套本体10上小孔数量相同的突起111,当密封环11嵌入护套本体10,密封环上的突起111也同时嵌入护套本体的小孔17内,由于突起和小孔的大小、间距相一致,因而嵌入的密封环可以固定在护套的开口处。当带有检测试剂条22的测试板2插入到护套中,测试板2的肩部25与密封环11配合从而达到封闭效果,这样护套2中的多余液体样本就不会因检测装置的平放而泄露到外面来污染环境。当然,这种把密封环11固定在护套1上还有其他方式,例如可以同胶水粘连,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二次注塑成型,直接在模版上注入密封环11,不必单独生产然后进行拼接,也可以用热封等等现有技术常用的方式固定。构成密封环11的材料可以是橡胶,也可以是石棉,石墨,丁晴,氟胶,硅胶,聚氨脂等具有较好密封效果的,能够在测试板2插入护套1时,有效防止液体样本从贮样腔13中泄露出来。
防止液体样本泄漏的防漏元件,还可以包括密封环11和吸水垫12的组合。在设置密封环11的同时,还可以设置吸水垫,起到双重的保护效果。在该实施方案中,在护套开口18处设置密封环11,然后在护套本体10上设置与贮样腔13相通的吸水垫放置腔14,在吸水垫放置腔14的内设置吸水垫。当平置装置时,多余的样本溶液被吸水垫12吸收,过量的样本溶液也被密封环11所密封,不会泄漏到测试装置的外面。
防止液体样本泄漏的防漏元件,还可以包括不干胶。在设置吸水垫12的同时,还可以设置在吸水垫放置腔的外侧设置不干胶,更加稳固防漏效果。防止液体样本泄漏的防漏元件,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护套和测试板之间的软料,由于材质的不同,通过软料可以将护套和测试板紧密连接,起到防止液体样本泄漏的作用。防止液体样本泄漏的防漏装置,还可以包括不同防漏元件之间的各种组合,起到防漏的效果。
检测
检测表示化验或测试一种物质或材料是否存在,比如,但并不限于此,化学物质、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新陈代谢产物、药物或者药物代谢物、有机组织或有机组织的代谢物、核酸、蛋白质或聚合物。另外,检测表示测试物质或材料的数量。进一步说,化验还表示免疫检测,化学检测、酶检测等。
样本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样本指那些可以用来检测、化验或诊断是否存在感兴趣的被分析物质的物质。样本可以是,例如,液体样本,固体样本和半固体样,液体样本可以包括血液、血浆、血清、尿液、唾液和各种分泌液,还可以包括固体样本和半固体样本经过预先处理后形成的液体溶液。固体样本可以包括粪便、土壤和生物体器官组织。收集来的样本可以用于免疫检测、化学检测、酶检测等方法来检测是否存在被分析物质。
本实用新型在检测时的操作过程:
1、将装置上的支撑体3打开,使整个装置处于竖立状态。
2、将取样管4取出,吸取适量生物样本。
3、将样本滴入测试板2上的接收样本的加样腔26,使样本顺着测试板1上的加样腔通道26流入护套1的贮样腔13底部。由于在护套1上设置了一个排气孔19,样本在流入护套1的过程不会受阻,顺利流入护套1内贮样腔13。
4、位于贮样腔13的样本到达一定量之后与试剂条22的底部接触,并且通过毛细作用到达试剂条22的各个区域,发生免疫反应,并显示测试的结果。由于该装置可以用于多个被分析物的检测,故样本中不同组分的物质是否存在都可以得到检测。
5、免疫反应完毕以后,可以收拢支撑体3,将整个装置平放在台面上,此时,在护套1内多余的样本溶液会被护套1内的吸水垫吸收。另外,由于在护套开口18设置了密封环11,多余的样本溶液不会漏出影响结果或者污染环境。安全平放的装置可以用来记录检测结果,也便于拍照保存结果。

Claims (4)

1.一种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包括带有试剂条(22)的测试板(2)和带有贮样腔(13)的护套(1),测试板(2)一端插在护套(1)内,其特征在于:测试板(2)上开有与贮样腔(13)相通的加样腔(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样腔(26)通道的上半部分位于测试板(2)的背面,而下半部分则转向位于测试板(2)的前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护套(1)上开有排气孔(19),该排气孔(19)与贮样腔(23)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本装置还带有一收集样本的取样管(4),该取样管(4)插于测试板(1)的加样腔(26)内。
CN 200620140827 2006-12-05 2006-12-05 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7954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40827 CN200979548Y (zh) 2006-12-05 2006-12-05 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40827 CN200979548Y (zh) 2006-12-05 2006-12-05 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79548Y true CN200979548Y (zh) 2007-11-21

Family

ID=38979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40827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79548Y (zh) 2006-12-05 2006-12-05 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79548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4457B (zh) * 2008-07-23 2013-01-16 吕欣龙 液体样本的检测装置
CN107817143A (zh) * 2017-10-20 2018-03-20 杭州依美洛克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免疫组化物检测配合显微镜载物片的生物盖片
CN108120828A (zh) * 2016-11-30 2018-06-05 杭州博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流体样品中的分析物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4457B (zh) * 2008-07-23 2013-01-16 吕欣龙 液体样本的检测装置
CN108120828A (zh) * 2016-11-30 2018-06-05 杭州博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流体样品中的分析物的装置和方法
CN107817143A (zh) * 2017-10-20 2018-03-20 杭州依美洛克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免疫组化物检测配合显微镜载物片的生物盖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1266B (zh) 一种收集液体样本的方法
US10041942B2 (en) Rotatable fluid sample collection device
US11026611B2 (en) Rotatable disk-shaped fluid sample collection device
US4308028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chemical testing and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liquid specimens
US20060165558A1 (en) Cartridge for diagnostic assays
KR100968524B1 (ko) 생체 시료 분석용 마이크로-나노 플루이딕 바이오칩
CN200979554Y (zh) 一种反应盘
CN200979547Y (zh) 带支撑体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
CN86103715A (zh) 横向流动的鉴定设备
CN101389965A (zh) 快速检测装置
CN117065816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US2016024581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biological fluids
CN200979548Y (zh) 带加样腔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
US20140134652A1 (en) Methods of and Systems for Improved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Assays
CN200979549Y (zh) 带防漏元件的生物液体样本检测装置
KR101507377B1 (ko) 혈당측정용 바이오칩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스마트폰용 혈당측정기
CN110646604A (zh) 一种磁微粒发光双层微流控芯片以及检测系统
AU2002225017B2 (en) Test device
CN104569300A (zh) 一种液体样本中被分析物质的检测装置
US20160131590A1 (en) Biochip for measur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blood glucose meter for smartphone, containing same
KR102228913B1 (ko) 미세유동장치 및 검사장치
JP2008268198A (ja) 分離チップおよび分離方法
CN203587596U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211179850U (zh) 一种磁微粒发光双层微流控芯片以及检测系统
CN112798774A (zh) 注样与芯片压合模块、包括其的系统装置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