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74277Y - 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 - Google Patents

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74277Y
CN200974277Y CN 200620057309 CN200620057309U CN200974277Y CN 200974277 Y CN200974277 Y CN 200974277Y CN 200620057309 CN200620057309 CN 200620057309 CN 200620057309 U CN200620057309 U CN 200620057309U CN 200974277 Y CN200974277 Y CN 20097427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heater
furnace chamber
heat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573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积辉
陈剑飞
黎斌彬
梁翠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SHAN KAM KIU ALUMINUM EXTRU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SHAN KAM KIU ALUMINUM EXTRU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SHAN KAM KIU ALUMINUM EXTRU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SHAN KAM KIU ALUMINUM EXTRU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05730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7427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7427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7427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包括炉体、炉门、炉腔,还包括:用以燃烧燃料而产生热气流、并将热气流导入炉腔的燃气直接加热系统;用于促使炉腔内气体在循环风道中均匀流动的炉内空气强制循环系统;以及用于调、控炉腔内气体湿度的湿度调节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气流直接加热木质包装材料进行免疫除害,热处理过程低能耗、高热效、全自动化控制、生产安全、生产效率高,热处理质量可靠,可达到充分杀灭木质包装携带的有害生物的目的。

Description

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质包装材料的热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许多国家颁布的法令规定入境货物的木质包装材料在装运前必须在输出国进行检疫除害处理,采用热处理等方法,并由输出国官方动植物检疫部门出具证书,才允许货物出境。2002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批准并公布的《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批准热处理(HT)为木质包装的检疫除害处理方法之一。
目前,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认可并投入实际生产的木质包装热处理设施,根据其热传导介质来分类,可分为蒸汽供热、干热风供热、导热油供热三种类型。
蒸汽供热需要添置蒸汽锅炉及锅炉房建筑物,初期设备投入极大,建造成本昂贵,能耗大,且需消耗大量水,保养和维护费用也较高,每一两年必须更换SRZ型螺旋片散热器、喷雾管和疏水管等零部件。
干热风供热处理,其原理是将设在炉膛内的钢管与热处理室连通而加热,炉膛里的钢管受热后所产生的干热管内空气,通过离心风机输送到热处理室内,同时,在炉膛上方设置常压水锅,产生的蒸汽用来调节湿度。从燃料燃烧、传热角度来看属燃烧产物通过钢管而间接加热室内空气,热效率低。最大缺点是:恒温恒湿处理无法实现自动控制;室内温度均匀性较差;必须经常检修钢管,以避免炉烟、炉灰、火星及不完全燃烧物质因钢管损裂而进入干热风道。
导热油供热处理,其原理是采用导热油供热。使用不锈钢板和若干无缝钢管焊接而成密闭锅炉,锅炉内盛装导热油,锅炉置于炉膛之上,各类燃料燃烧产生热源,将锅炉内的导热油加热升温,通过输送油钢管(送油管)和回流油钢管(回油管)将热处理室外导热油炉与热处理室内的散热器相连接,构成循环油路,并在送油管中串联耐高温电机油泵,通过强制循环将导热油炉内经过加热升温的导热油送入热处理室内,经过散热器后回流到导热油炉,从而实现对热处理室内空气的加热升温;在散热器后方安装轴流循环风机,以加快散热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上述三种供热方式均属于或加热介质或燃烧产物通过散热器来加热炉内空气,属间接加热方式,与燃烧产物直接加热炉内空气相比,热效率低;散热器的配置增加了投入费用及维护检修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加热方式的木质包装材料的热处理炉,该炉的室内空气温度、湿度可实现精确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包括炉体、炉门、炉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燃烧燃料而产生热气流、并将热气流导入炉腔的燃气直接加热系统;用于促使炉腔内气体在循环风道中均匀流动的炉内空气强制循环系统;以及用于调、控炉腔内气体湿度的湿度调节系统。
上述燃气直接加热系统包括:固定于炉体顶部的用于燃烧燃料的燃气烧嘴及其控制阀组;固定于炉体顶部的燃烧室;连通于燃烧室的炉内加热管道,将燃烧得到的热气流导入炉腔中,其管壁上开设有排气口;以及开口于炉体的排气管道,将炉腔内供热后的多余冷气流导出炉腔外,以保持炉压一定。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所产生的热气流进入炉腔循环气流中,炉内冷热空气不断地进行加热、对流。
上述炉内空气强制循环系统包括:固定于炉体循环风道内、用于强制通风的轴流风机;以及固定设置于炉腔内部、用于引导炉腔内气体循环方向的顶导风板及侧导风板。轴流风机为耐温、湿空气可逆风机,合理的导风板设置,使炉内空气在正、反向周期性地强制均匀流动,从而保证炉内温度的高均匀性,保证木材热处理质量。
上述湿度调节系统包括:固定于循环通道内壁的增湿雾化喷嘴;鼓风机,安置于炉体外,并通过进风管道连通于炉腔;以及一安设于进风管道上的控制阀门。增湿喷嘴采用雾化效果好的水喷嘴,进风除湿由微处理机PID控制蝶阀开度,从而达到精确控制炉内湿度的目的。
上述炉体为隧道式铁质轻型炉体,壁板由普碳钢薄钢板、保温岩棉板及不锈钢薄钢板从外至内组合而成。隧道式炉体结构便于装出料快速提高作业效率,同时便于物流畅通。
上述炉门由电动垂直升降装置控制,并以薄型气缸压紧密封。电动炉门垂直升降机构可以减少开门时占用空间,气动压紧机构使炉门密闭,提高炉内密封性能。
燃烧过程由微处理机PID控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燃烧产物对木质包装材料直接加热进行免疫除害,是一种技术突破。燃气直接加热系统把直接燃烧得到的热空气送入炉中,通过炉内空气强制循环系统使热空气在热风道中流动,保持炉内热空气的均匀性,并同时通过微机对炉内气体的湿度、温度及燃烧过程进行精确控制,使对木质包装材料的热处理过程达到低能耗、高热效、全自动化控制、生产安全、生产效率高,热处理质量可靠。本实用新型的木质包装热处理炉对木质包装材料均匀加热、保温、湿度调节,使其在均匀的湿热空气环境中保持一段时间,从而达到充分杀灭木质包装携带的有害生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木质包装热处理炉的总装配图
图2是图1总装图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炉门及其提升机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炉门及其提升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炉内强制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炉内强制循环系统结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燃气直接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燃气直接加热系统结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湿度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湿度调节系统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法
参看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由炉体1、炉门及其提升机构2、料车3、炉内空气强制循环系统4、燃气直接加热系统5、湿度调节系统6组成。
炉体1的壁板为复合结构,其外层为普碳钢薄钢板,内层为不锈钢薄钢板,内外层之间填充有保温岩棉板。炉体由两块侧壁板、两块端壁板和一块顶壁板拼焊而成,炉底为水泥混凝土,便于存水排水。铁质的炉体、炉门构成密闭空间并满足保温与防腐蚀的要求。
参看图3、图4,炉体采用隧道式炉体结构,炉体两端墙均有一套炉门及其电动垂直升降机构2。炉门201同样是铁质薄板轻型结构,四周镶有石棉质密封条,并以薄型气缸203压紧密封。升降机构202由炉门提升钢结构架202.1、套筒滚子链202.2、链轮组202.3、配重202.4及蜗轮减速机202.5构成。其连接方式为常规的机械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参看图5、图6,不锈钢制轴流风机401、顶导流板402、两侧导流板403构成了炉内空气循环系统。轴流风机为耐温、湿空气的可逆风机,固定于炉体循环风道内;顶导风板水平设置,侧导风板设计成圆滑过渡的弧形,安置于炉腔两侧,从而减小了循环风道内的风阻、避免了死角位,使炉内气流分布均匀,气流可逆循环,更有利炉内气氛(温度、湿度)均匀。
参看图7、图8,燃气烧嘴及其控制阀组501、燃烧室502、炉内加热管道503和排气管道505组成了燃气直接加热系统5。燃气烧嘴及其控制阀组501、燃烧室502固定于炉体顶部;炉内加热管道503连通于燃烧室502,将燃烧得到的热气流导入炉腔中,炉内加热管道503的底部开设有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排烟口504,使高温燃烧产物与炉内循环气流掺合均匀,不产生局部高温区,保证炉温均匀和木材的安全。排气管道505具有伸出于炉体外的开口,将炉腔内供热后的多余冷气流导出炉腔外。
参看图9、图10,增湿雾化喷嘴601、鼓风机602、电动控制蝶阀603、进风管道604和排气管道605组成了湿度调节系统。增湿喷嘴601固定于循环通道内壁,采用雾化性能好的水喷嘴;喷嘴喷出的水雾再经过轴流风机使水粒更细小,增湿效果更好。鼓风机602安置于炉体顶部,并通过进风管道604连通于炉腔;电动控制蝶阀603安装于进风管道604上,由微处理机PID控制,排湿通过605排气管道实现,排气管道605与排气管道505也可以为同一个出口。
炉内干湿球温度传感器,微处理机、燃烧控制执行机构构成炉温闭环PID控制,控温精度高。
炉内干湿球温度传感器,微处理机、增湿雾化喷嘴、鼓风机电动控制蝶阀进风除湿构成炉内湿度闭环PID控制,控制精度高。
微处理机界面能按照菜单选择控制模式,进行工艺参数设定,编制程序,并带有木芯温度、炉内温度、湿度等工艺参数的显示以及设备运行状态显示功能。微处理机具有打印功能,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检查验收提供依据。
微处理机控制系统还提供01~99号工艺阶段基准,供用户编制保存和使用。

Claims (6)

1、一种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包括炉体、炉门、炉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燃烧燃料而产生热气流、并将热气流导入炉腔的燃气直接加热系统;及用于促使炉内气体在循环风道中均匀流动的炉内空气强制循环系统;以及用于调、控炉腔内气体湿度的湿度调节系统;
其中,所述的燃气直接加热系统包括:
固定于炉体顶部的用于燃烧燃料的燃气烧嘴及其控制阀组;及
固定于炉体顶部的燃烧室;及
连通于燃烧室的炉内加热管道,将燃烧得到的热气流导入炉腔中,其管壁上开设有排烟口;以及
开口于炉体顶部的排气管道,将炉腔内多余冷气体排出炉腔外以保持炉腔内压力一定;
所述的炉内空气强制循环系统包括:
固定于炉体循环风道内、用于强制通风的轴流风机;以及
固定设置于炉腔内部、用于引导炉腔内气体循环方向的顶导风板及侧导风板;
所述湿度调节系统包括:
固定于循环通道内壁的增湿雾化喷嘴;及
鼓风机,安置于炉体外,并通过进风管连通于炉腔;以及
一安设于进风管道上的控制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为隧道式铁质轻型炉体,壁板由普碳钢薄钢板、保温岩棉板及不锈钢薄钢板从外至内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由电动垂直升降装置控制,并以薄型气缸压紧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燃烧过程由微处理机PID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由微处理机PID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的控制阀由微处理机PID控制。
CN 200620057309 2006-03-31 2006-03-31 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7427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7309 CN200974277Y (zh) 2006-03-31 2006-03-31 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7309 CN200974277Y (zh) 2006-03-31 2006-03-31 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74277Y true CN200974277Y (zh) 2007-11-14

Family

ID=38900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57309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74277Y (zh) 2006-03-31 2006-03-31 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7427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2241A (zh) * 2016-07-22 2016-12-07 阜南县永盛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编织的柳条做旧仿古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2241A (zh) * 2016-07-22 2016-12-07 阜南县永盛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编织的柳条做旧仿古工艺
CN106182241B (zh) * 2016-07-22 2018-03-09 阜南县永盛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编织的柳条做旧仿古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2907U (zh) 一种生产漆包线的烘炉
CN106066120A (zh) 超大型环保高效节能烘干箱
CN201697442U (zh) 热风干燥装置
CN207422799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烘箱
CN104167261A (zh) 一种生产漆包线的烘炉及温度控制方法
CN206460813U (zh) 一种基于蓄热式燃烧炉的漆包机烘炉
CN200974277Y (zh) 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
CN2925804Y (zh) 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
CN100519115C (zh) 木质包装材料热处理炉
CN208704163U (zh) 一种高效热风炉及高效循环热风炉
CN202438433U (zh) 烤漆房
CN205165755U (zh) 消失模烘房
CN206897771U (zh) 一种立式喷涂固化炉
CN2709901Y (zh) 热风循环加热装置
CN108571818A (zh) 一种高效热风炉及高效循环热风炉
CN206131029U (zh) 一种汽车涂装辐射区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5228020U (zh) 一种烘干室
CN109708305A (zh) 一种燃气加热炉
CN107379353A (zh) 一种树脂固化炉用加热系统
CN205228021U (zh) 一种烘干室
CN1510376A (zh) 多功能烘干机及其烘干方法
CN203869307U (zh) 燃油热风炉及应用该燃油热风炉的集装箱式烤箱
CN209504465U (zh) 一种养护窑的天然气加热系统
CN203224104U (zh) 桉树板材干燥窑
CN204787234U (zh) 燃煤型热风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72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