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49814Y - 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49814Y
CN200949814Y CN 200620064428 CN200620064428U CN200949814Y CN 200949814 Y CN200949814 Y CN 200949814Y CN 200620064428 CN200620064428 CN 200620064428 CN 200620064428 U CN200620064428 U CN 200620064428U CN 200949814 Y CN200949814 Y CN 20094981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niter
nozzle
hole
ignition device
igni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644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兆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644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4981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4981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4981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nd Resonant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该引燃装置是一种将其点火及火焰检测部分完全独立于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并通过引燃管把明火引入主燃烧室工作的自动点火引燃装置。为此,位于节流孔后侧的减压腔向后延伸处设有燃烧室,该燃烧室内装有引燃器,该引燃器设有整流罩、喷嘴和正对引燃管的大火喷嘴,引燃器整流罩底端面与底板相距1-2mm且相互平行,燃气入口、节流孔、减压腔、引燃器喷嘴、引燃管位于同一轴线上,装在底板上的整流罩圆孔与引燃器整流罩外柱面之间形成大火供气环,点火针正对燃气减压孔,感焰针位于引燃管出口与引燃器之间。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燃烧功率较大、需要强制给风的燃气燃烧器中。

Description

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
背景技术
在燃气燃烧器中,当其燃烧功率较大时,往往需要采用强制给风方法进行强制燃烧,而且必须有良好的自动点火引燃装置并附带安全熄火保护装置。特别是用于商用炉具的燃气燃烧器,其功率往往达数十千瓦,燃烧功率密度大,起动频繁,主火的燃烧功率变化范围大,即燃烧室的风量变化也相当大,由于该燃烧室位于炉膛中央,距离炉膛周边在200mm以上,而引燃主燃烧器又必须是明火,再加上其上还有可能受到较大量水从上而下的淋洒,因此对自动点火的引燃装置要求很高,倒如,要求适用于脉冲电火花点火,燃烧稳定,可以用离子感焰方法检测火焰;引燃火焰要足够长,还要穿过长达300mm甚至600mm的引燃管而在其出口产生明火。
在现有技术中,上述燃烧器的自动点火引燃装置采用的是非独立工作方式,即引燃装置的燃烧室或部分暴露在主燃烧器内,或即使其相对独立于主燃烧器外,但其空气的供给也会采用与主燃烧器同步的工作方式。其感应火焰的感焰装置仍装在主燃烧器或炉膛内,因此会出现点火困难或容易熄火现象,在工作过程中,自动点燃装置要求引燃装置必须产生可靠的引燃火焰后才能打开主火气阀,如感焰装置失效则主火气阀无法打火,这样就会因燃烧器产生的氧化物或水的淋洒而造成失效。在带自动安全熄火保护装置中,如果引燃装置失效,主燃烧器也同样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该引燃装置是一种将其点火及火焰检测部份完全独立于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并通过引燃管把明火引入主燃烧室工作的自动点火引燃装置,该引燃装置的工况也不会因主燃烧器风量的改变或被燃烧杂物或水淋洒而受到影响,并且当引燃管达到600mm时在其管口仍可产生明火。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包括主燃烧器18,设有由外壳4与底板4-1组成的密闭燃烧室17,在底板4-1上固装有压缩空气入口3、燃气入口1、感焰针2及点火针14,所述燃烧室17内设有整流罩8,该整流罩8内表面与底板4-1之间平行相距2-5mm,位于燃气入口1中的节流孔13后侧设有减压腔15,该减压腔15与燃气入口1同轴并向后延伸处设有燃烧室17,该燃烧室17内装有引燃器,所述引燃器在靠近底板4-1一侧固装有引燃器整流罩9,在所述引燃器中开有至少一个与减压腔15同轴贯通的大火喷嘴12,所述大火喷嘴12正对与外壳4贯通连接的引燃管5,引燃器整流罩9底端面与底板4-1之间相距1-2mm且相互平行,所述整流罩8的中央圆孔8-3与引燃器整流罩9的柱面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大火供气环8-2,所述引燃器在与减压腔15贯通的引燃器喷嘴10外侧设有燃气减压孔11,点火针14金属部分正对燃气减压孔11,感焰针2金属部分位于引燃管5出口与所述引燃器之间。
所述引燃器喷嘴10外延处设有火孔16,火孔16下部侧壁开有至少一个空气进气孔16-1,点火针14金属部分正对火孔16。所述整流罩8上设有至少一个扰流孔8-1,其截面积之和与大火供气环8-2的截面积之比在1∶1至1∶5之间。所述引燃管5末端插入外壳4中正对引燃器及大火喷嘴12的通孔内并开有引燃管卡槽6,固装于外壳4上的卡簧7与卡槽6卡紧连接。所述引燃器喷嘴10与大火喷嘴12的气孔截面积之比为1∶15至1∶3之间。所述引燃管整流罩9圆杯状,其底部开有至少1个直径为Φ1-Φ2mm之间的小通孔。所述引燃管5出口处装有扰流板5-1。
工作时,燃气由燃气入口1经燃气节流孔13后进入减压腔15,引燃器从引燃器喷嘴10所分配喷出的燃气流量比较小,流速较低,而且引燃器整流罩9保证了空气的适量稳定配给,无论是经引燃器减压孔11减压后的扩散式燃烧或是燃气从引燃器喷嘴10喷出后经火孔16与其侧壁的空气进气孔16-1进入的空气混合后再在火孔16出口燃烧的大气燃烧方式,都可以在燃气压力与压缩空气压力波动达几倍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燃烧工况且火焰稳定,因而采用通过点火针14产生的高压脉冲火花就能轻易点燃并由感焰针2感应到火焰。
引燃装置的引燃管5长度最长达600mm,此时,仍要求在引燃管5出口端见到明火,引燃管5的内径只有10多毫米,其截面热强度达1kw/cm2以上,大火喷嘴12喷出的燃气形成流速较高的扩散式燃烧,用高压脉冲火花点燃困难,而且容易脱火熄灭,只有在引燃器火焰的作用下,大火才可稳定燃烧。整流罩8的作用是使从压缩空气入口3进入的空气进行再分配,部分空气从引燃器整流罩9底部的小孔沿燃气入口1与引燃管5的轴线方向流入燃烧室17,使得引燃器的给风量及流速适量稳定,大部分空气从与引燃器整流罩9外圆柱面与整流罩8的圆孔8-3之间间隙所形成的大火供气环8-2流入燃烧室17,设在整流罩8上的扰流孔8-1位于大火供气环8-2的周边,部份压缩空气经扰流孔8-1沿外壳4内壁横向射向引燃管5入口,加速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当扰流空气量不够时,空气初始混合也不够,造成火焰不稳定;扰流空气量增大时,引燃距离缩短;扰流空气量过大时会造成熄火。为进一步改善燃烧工况,使之不会出现黄焰,在引燃管5出口端安装有扰流板5-1,使得燃气与空气在引燃管5出口进一步混合。
引燃管5可以从主燃烧器18炉膛外伸入燃烧室17。外壳4的表面温度可在200℃以下,引燃管5的表面温度在600℃以下,此时,在引燃管5出口仍能产生较长的明火。应用在商用炒炉上,当引燃管5出口置于其主燃烧器18上并向下有几度的倾角时,炉腔即使有大量淋水,也不会影响引燃装置的正常工作。当引燃装置着火后,控制器接收到火焰信号后驱动主燃烧器18的燃气阀门打火,主燃烧器18自动着火;如果引燃装置点不着火或意外熄火,主燃烧器亦随之自动熄火,从而实现了自动控制及安全熄火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独立的引燃器及空气配给装置,给大火以稳定的火源。本实用新型可以由同一压缩空气源供给引燃装置和主燃烧器,主燃烧器工作时燃气及压缩空气可能产生几倍的压力变化,在气压如此大幅变化的情况下仍可稳定地工作。除此之外,即使有从上而下的淋水等恶劣环境影响时本引燃装置仍可可靠地引燃主燃烧器工作。由于采用了自动点火装置,主燃烧器也相应实现了主动控制。
由于引燃管5与外壳4采用了卡簧连接方式,既方便安装,也保证不会因外壳4的脱落而酿成事故。
由于引燃装置置于炉膛外,除装卸方便外,还消除了被置于炉膛内的自动点火装置因受其他因素影响而造成主燃烧器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燃烧功率较大、需要强制给风的燃气燃烧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放大图。
图3是图1去掉外壳4后的向整流罩方向俯视的放大视图。
图4是图1A向放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引燃器部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燃气入口;2、感焰针,3、压缩空气入口;4、外壳;4-1、底板;5、引燃管;5-1、扰流板;6、引燃管卡槽;7、卡簧;8、整流罩;8-1、扰流孔;8-2、大火供气环;8-3、圆孔;9、引燃器整流罩;10、引燃器喷嘴;11、引燃器减压孔;12、大火喷嘴,13、节流孔;14、点火针;15、减压腔;16、火孔;16-1、进气孔;17、燃烧室;18、主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用于商用炒炉,引燃器采用扩散式燃烧方式。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入口3进入引燃装置后分别从引燃器整流罩9、扰流孔8-1以及大火供气环8-2进入燃烧室17,其中引燃器整流罩9与大火供气环8-2是以不同的流量比例沿燃气入口1与引燃管5的轴线方向进入燃烧室17,而流经4个扰流孔8-1的是沿外壳4内壁并横向射向引燃管5入口。
燃气从燃气入口1进入,经燃气节流孔13进入减压腔15,然后分别从口径为Φ1.8mm的大火喷嘴12和口径为Φ0.7的引燃器喷嘴10喷出,本实施例的引燃器喷嘴10横向喷出,喷嘴表面削去的部份圆弧面与相连的减压腔15外壁及引燃器整流罩9内环形成的间隙等效为引燃器减压孔11。
工作时,燃气分别从引燃器喷嘴10及大火喷嘴12喷出,引燃器喷嘴10喷出的燃气经过引燃器减压孔11后流速较慢,与由引燃器整流罩9底部小孔供给的空气混合,经点火针14金属部分产生的高压脉冲火花点燃形成扩散式燃烧。由于该火焰有良好的空气配给,燃气流速适当,因而燃烧稳定,控制器通过感焰针2感应的离子电流而检测到火焰。
由于引燃火焰的稳定燃烧,即使大火喷嘴喷出的燃气流速较高造成脱焰也可正常燃烧。大火供气环8-2的作用是使空气沿引燃管5内壁运动,逐渐与燃气混合燃烧,从而产生较长的燃烧行程,扰流孔8-1产生的横向气流进行空气与燃气的混合,进而改善燃烧。本实施例中,扰流孔8-1的直径为Φ2.5,其截面积之和与大火供气环8-2的截面积之比约为1∶4。为进一步避免在引燃管5出口处的火焰产生黄焰,引燃管5出口处内壁固装有扰流板5-1,其结构形状为中间部分剪开沿板侧方向两面弯曲成Y型的耐高温薄钢板。该扰流板5-1使得未燃尽的燃气在引燃管5出口前与空气进一步混合。
引燃管5一端在炉膛外,引燃装置外壳4与引燃管5通过卡簧7卡紧连接,安装时用手推入即可,拆卸时须用工具。引燃管5另一端置于主燃烧器上面,引燃管5向下倾斜约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除引燃器部份及大火喷嘴10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引燃器采用大气式燃烧方式。
参照图5,燃气从燃气入口1进入,经燃气节流孔13进入减压腔15,然后分别从大火喷嘴12和口径为φ0.4mm的引燃器喷嘴10喷出,引燃器喷嘴10喷出的燃气在火孔16底部与从3个空气进气孔16-1进入的空气混合,在火孔16出口被点火针14金属部分产生的高压脉冲点燃,形成大气式燃烧,引燃火的二次空气也是由引燃器整流罩9底部所开的直径为Φ1.5mm的小通孔进入的空气补给。
大火喷嘴12是通过火孔16侧壁与减压腔15连通。本实施例采用2个大小喷嘴12,其喷嘴气孔直径均为Φ1.2mm。
本实施例中扰流板宽10mm,将其折弯成U形,该U形扰流板底部距离引燃管出口处约15mm,利用其开口端支承紧固在引燃管内,当引燃管出口处的燃气仍来充分燃烧时,就会被U形扰流板阻挡并与空气进一步混合燃烧,从而避免产生黄焰。

Claims (7)

1、一种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包括主燃烧器(18),设有由外壳(4)与底板(4-1)组成的密闭燃烧室(17),在底板(4-1)上固装有压缩空气入口(3)、燃气入口(1)、感焰针(2)及点火针(14),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7)内设有整流罩(8),该整流罩(8)内表面与底板(4-1)之间平行相距2-5mm,位于燃气入口(1)中的节流孔(13)后侧设有减压腔(15),该减压腔(15)与燃气入口(1)同轴并向后延伸处设有燃烧室(17),该燃烧室(17)内装有引燃器,所述引燃器在靠近底板(4-1)一侧固装有引燃器整流罩(9),在所述引燃器中开有至少一个与减压腔(15)同轴贯通的大火喷嘴(12),所述大火喷嘴(12)正对与外壳(4)贯通连接的引燃管(5),引燃器整流罩(9)底端面与底板(4-1)之间相距1-2mm且相互平行,所述整流罩(8)的中央圆孔(8-3)与引燃器整流罩(9)的柱面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大火供气环(8-2),所述引燃器在与减压腔(15)贯通的引燃器喷嘴(10)外侧设有燃气减压孔(11),点火针(14)金属部分正对燃气减压孔(11),感焰针(2)金属部分位于引燃管(5)出口与所述引燃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燃器喷嘴(10)外延处设有火孔(16),火孔(16)下部侧壁开有至少一个空气进气孔(16-1),点火针(14)金属部分正对火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8)上设有至少一个扰流孔(8-1),其截面积之和与大火供气环(8-2)的截面积之比在1∶1至1∶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燃管(5)末端插入外壳(4)中正对引燃器及大火喷嘴(12)的通孔内并开有引燃管卡槽(6),固装于外壳(4)上的卡簧(7)与卡槽(6)卡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燃器喷嘴(10)与大火喷嘴(12)的气孔截面积之比为1∶15至1∶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燃管整流罩(9)为圆杯状,其底部开有至少1个直径为Φ1-Φ2mm之间的小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燃管(5)出口处装有扰流板(5-1)。
CN 200620064428 2006-09-13 2006-09-13 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981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64428 CN200949814Y (zh) 2006-09-13 2006-09-13 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64428 CN200949814Y (zh) 2006-09-13 2006-09-13 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49814Y true CN200949814Y (zh) 2007-09-19

Family

ID=38892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644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9814Y (zh) 2006-09-13 2006-09-13 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4981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7726A (zh) * 2016-03-04 2016-07-13 王战勇 喷焰隐蔽点火装置及应用有该装置的燃烧器
CN108413433A (zh) * 2018-05-15 2018-08-17 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导入装置
CN112503570A (zh) * 2020-11-23 2021-03-16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燃烧型空气加热器用高温压缩空气点火装置及点火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7726A (zh) * 2016-03-04 2016-07-13 王战勇 喷焰隐蔽点火装置及应用有该装置的燃烧器
CN108413433A (zh) * 2018-05-15 2018-08-17 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导入装置
CN112503570A (zh) * 2020-11-23 2021-03-16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燃烧型空气加热器用高温压缩空气点火装置及点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6218B2 (en) Burner assembly
CN201925935U (zh) 一种可燃气体燃烧装置
EP0026595B1 (en) Automotive gas turbine engine
CN200949814Y (zh) 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
JPH0243083B2 (zh)
EP1085263B1 (en) Nozzle insulator
EP0809072B1 (en) Structure for supply of fuel and pilot air
CN1759273A (zh) 气体燃烧装置
US5934898A (en) Burner nozzle with improved flame stability
CN200961878Y (zh) 一种强制给风燃气燃烧器用的引燃装置
CN1756925A (zh) 气体燃烧装置
CN214700691U (zh) 一种乙炔装置预热炉低氮燃烧器
CN219640245U (zh) 一种燃料喷枪以及燃烧器
CN220083085U (zh) 一种内传焰点火装置
CN212204521U (zh) 推进式一体化点火长明灯
RU222724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жигания топлива
CN217519858U (zh) 化工用火炬及化工用火炬总成
CN113154393B (zh) 一种开工烧嘴用一体化枪、开工烧嘴、使用方法及工业炉
RU2244878C2 (ru) Зап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рианты)
CN217235663U (zh) 一种后预混锅炉用高效点火装置
CN218269055U (zh) 燃烧器及燃烧系统
JPH08233226A (ja) 予混合式ガスバーナおよびその着火方法
KR200232725Y1 (ko) 소둔로 메인버너의 파이럿버너
CN113251418A (zh) 一种乙炔装置预热炉低氮燃烧器
KR0181526B1 (ko) 공해물질 저감형 버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