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41613Y - 一种带内移频系统、无线传输中继系统及一种移频直放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内移频系统、无线传输中继系统及一种移频直放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41613Y
CN200941613Y CN 200620124134 CN200620124134U CN200941613Y CN 200941613 Y CN200941613 Y CN 200941613Y CN 200620124134 CN200620124134 CN 200620124134 CN 200620124134 U CN200620124134 U CN 200620124134U CN 200941613 Y CN200941613 Y CN 20094161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ignal
amplifier
band
oscil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241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宏
谭永新
刘建泉
姚正球
蒋斌
胡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rown Sign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RI TELECOM-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RI TELECOM-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RI TELECOM-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1241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4161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4161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4161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内移频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混频器、中频放大器、中频滤波器、振荡器、温补晶振;晶振作为振荡源为第一振荡器、第二振荡器提供振荡信号,第一振荡器用于为第一混频器提供第一本振频率;第一混频器将第一本振频率与接收的第一射频信号相加/相减后得到中频频率发送至第一中频放大器;被第一中频放大器放大的信号经带宽中频滤波器滤波后;被发送至第二中频放大器;第二中频放大器将放大后的信号发送至第二混频器,与第二振荡器第二本振频率的振荡信号相加/相减输出预置工作频带内的第二射频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带内移频系统、无线传输中继系统及一种移频直放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覆盖系统网络优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移频直放站。
背景技术
直放站是一种用于弥补移动网络中基站覆盖不足、扩大基站覆盖范围、消除覆盖盲区的一种极其有效的设备。直放站的种类较多,可以分为GSM直放站、CDMA直放站、WCDMA直放站等;从传输方式看可以分为无线(同频)传输直放站、光纤传输直放站、微波(带外移频)传输直放站等。通过采用直放站来优化和完善网络信号覆盖范围,提高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具有快速、经济、有效的特点;和基站相比,直放站的投资少、建设工期短,是移动运营商网络优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所用的直放站可分为无线(同频)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微波(带外移频)直放站;这三种直放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无线(同频)传输直放站虽然结构简单,但对直放站选址要求高并且还只能定向覆盖一个特定的区域,若选址和安装不当,重发天线和施主天线的之间隔离度小于直放站系统的上行或下行增益时,将会导致直放站性能下降,严重时会引起直放站系统自激,甚至基站因直放站自激而阻塞;光纤直放站虽然信号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全向覆盖,但它需要运营商提供光缆,成本太高;2004年6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专利号为03217431.4、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直放站的移频变频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即我们目前用的微波(带外移频)直放站虽然对选址和安装要求不高,解决了直放站自激的问题,但它需要运营商重新申请微波频率,每年还需支付昂贵的频率占用费,为了保证频率的稳定度,设备中需要高稳定度的晶体(5*10E-8),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对移动运营商来说运营成本较高、且对设备制造商来说设备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带内移频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带内直放站,在移动运营商的工作频带内进行移频变频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内移频系统,该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混频器、中频放大器、中频滤波器、振荡器、温补晶振;
晶振作为振荡源为第一振荡器、第二振荡器提供振荡信号,第一振荡器用于为第一混频器提供第一本振频率;第一混频器将第一本振频率与接收的第一射频信号相加/相减后得到中频频率发送至第一中频放大器;被第一中频放大器放大的信号经带宽中频滤波器滤波后;被发送至第二中频放大器;第二中频放大器将放大后的信号发送至第二混频器,与第二振荡器第二本振频率的振荡信号相加/相减输出预置工作频带内的第二射频信号。
其中,所述的中频滤波的频率为70MHz、115MHz或140MHz。
其中,信号处理模块中晶振的稳定度大于等于1*10E-6。
其中,该系统还包括:射频滤波器、射频放大器;
所述射频滤波器用于接收射频信号,并对其滤波发送至射频放大器;
射频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并发送至第一混频器。
其中,在所述射频放大器与所述第一混频器间进一步串联衰减器,对射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有选择的衰减,并将衰减后的信号发送至第一混频器。
其中,该系统还包括:射频滤波器与高频放大器;
所述射频滤波器接收第二混频器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对该信号滤波后发送至高频放大器;
高频放大器用于对信号放大后输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带内移频系统的无线传输中继系统,该系统包括:带内移频系统、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
第一带内移频系统,接收第一双工器的第一射频信号,将所述第一射频信号移频至预置的第二频率射频信号;
功率放大器,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放大,并经过第二双工器进行输出;
低噪声放大器经第二双工器获取第二频率射频信号,并进行功率放大;
第二带内移频系统将放大后的第二频率射频信号移频至预置的第一频率,并经过第一双工器将所述第一频率射频信号进行输出。
其中,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串联于第一带内移频系统与第一双工器之间,获取第一双工器的信号并进行低噪声放大后发送至第一带内移频系统;
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串联于所述第二带内移频系统与第一双工器之间,将第二带内移频系统输出的第一频率射频信号放大后发送至第一双工器进行输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频直放站,包括近端模块和远端模块,所述近端模块和远端模块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内移频系统,且两模块间采用预置工作频带内的第二频率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直放站采用基站耦合方式或无线接收方式与基站进行通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混频器处理信号频率与本振频率,移动运营商能够在工作频带内进行移频变频处理,无需运营商需重新申请微波频率,每年支付昂贵的频率占用费问题;并且移频直放站对频率稳定度的要求低,直放站要求单机的频率稳定度为:5*10E-8;系统要求为:1*10E-7;移频直放站近端和远端的第一振荡器和第二振荡器都是分别共用同一个晶振,所以单机对晶振要求不高,1*10E-6的稳定度完全可以满足要求,这样解决了移频变频设备需要高稳定度的晶体、增加了设备制造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移频直放站系统原理图;
图2为移频直放站近端机原理图;
图3为移频直放站远端机原理图;
图4为双信道带内移频系统原理图;
图5为四信道带内移频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内移频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移频直放站,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介绍移频直放站系统。该移频直放站由一台近端机和一台或多台远端机组成。近端机根据取基站信号方式又分为基站耦合或无线接收型。近端机接收基站发出的工作信号F1,经移频变频处理后输出信号F2;远端机接收近端机的信号F2,经移频变频处理后还原为工作信号F1。
参照图2,介绍移频直放站近端机结构。
始端机包括施主双工器(201)、下行带内移频系统(202)、下行功率放大器(203)、重发双工器(206)、上行低噪声放大器(205)、上行带内移频系统(204)以及电源模块(209)、监控模块(208)、无线MODEM(207)、大功率耦合器(210)和传输天线(211);在下行通道上施主双工器(201)、下行带内移频系统(202)、下行功率放大器(203)、重发双工器(206)依次连接;在上行通道上,重发双工器(206)、上行低噪声放大器(205)、上行带内移频系统(204)、施主双工器(201)也依次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209)和监控模块(208)分别与所述的放大器(203、205)、带内移频系统(202、204)相连;无线MODEM(207)通过RS232口直接与监控模块相连;大功率耦合器(210)与施主双工器相连;传输天线(211)与重发双工器(206)连接。
参照图3,介绍移频直放站远端机结构。
远端机部分由传输天线(312)、重发天线(313)、施主双工器(301)、上行低噪声放大器(308)、上行带内移频系统(307)、上行低噪声放大器(306)、下行低噪声放大器(302)、下行带内移频系统(303)、下行功率放大器(304)、重发双工器(305)、电源模块(311)、监控模块(310)、无线MODEM(309)组成。在下行通道上,施主双工器(301)、下行低噪声放大器(302)、下行带内移频系统(303)、下行功率放大器(304)、重发双工器(305)依次连接;在上行通道上,重发双工器(305),上行功率放大器(308),上行带内移频系统(307)、上行低噪声放大器(306)、施主双工器(301)也依次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311)和监控模块(310)分别与所述的低噪声放大器(302、306),带内移频系统(303、307),放大器(302、304、306、308)相连。无线MODEM(309)通过RS232口直接与监控模块(310)相连;传输天线(312)与施主双工器(301)连接;重发天线(313)与重发双工器(305)相连。
移频变频过程就是基站的下行信号通过大功率耦合器(210),经近端机的施主双工器(201)隔离分开后进入下行带内移频系统(302),下行带内移频系统(302)在监控模块(208)控制下,将指定的工作载频信号变为移频频率信号,并送入下行功率放大器(203)放大,最后经重发双工器(206)和传输天线(211)发射给远端机;远端机通过传输天线(312)接收近端机的下行信号,经施主双工器(301)隔离分开后进入下行低噪声放大器(302),在监控模块(310)控制下,下行带内移频系统(303)将移频信号选出变回原工作信道频率,并送入下行功率放大器(304)放大,最后经重发双工器(305)和重发天线(313)发射给手机用户。上面所说的是下行通道,上行通道的原理和构造与下行通道相同,在此不重复描述。
监控模块(208、310)是直放站的监测和控制部件,通过控制线与每一个低噪声放大器(205、302、306)、放大器(203、304、308)、无线MODEM(207、309)、带内移频系统(202、204、303、307)、电源模块(209、311)相连,它对模块的参数进行监测并根据其测量结果判定该模块是否正常,同时也对模块的一些参数进行控制,比如:增益大小、频率设置等。
无线MODEM(207、309)负责与中心站通过短信、GPRS或数据进行数据交换,中心站的指令可以通过无线MODEM(207、309)、监控模块(208、310)来查询直放站的工作状态、设置直放站的部分工作参数。
电源模块(209、311)将220V的交流电源或-48V的直流电源变成+27V和+9V的直流电,给直放站的每一个模块供电。
监控模块(208、310)与无线MODEM(207、309)并不是带内移频直放站所必需,不配备这两个模块只是缺少了监控功能,并不影响直放站的正常工作。
参照图4,介绍双信道带内移频系统原理。
带内移频系统由两个信号处理模块并联构成,每个信号处理模块由以下器件组成:射频滤波器(101)、射频放大器(102),数字可调衰减器(103)、下混频器(104)、中频放大器(105、107)、中频滤波器(106)、上混频器(108)、射频滤波器器(109)、高频放大器(110)、第一振荡器(111)、第二振荡器(113)、温补晶振(112)。
射频信号经过射频滤波器(101)滤波后信号有一定的衰减,至射频放大器(102)进行信号放大;数字可调衰减器(103)用于对信号进行有选择的衰减;第一振荡器(111)为信号提供一个本振频率1,该本振频率1与射频信号在下混频器(104)处相减,得到中频滤波器(106)能够支持的中频频率:70MHz、115MHz、140MHz等;温补晶振(112)为第一振荡器(111)、第二振荡器(113)提供振荡频率;与本振频率11相减后的射频频率经过中频放大器(105)技大、中频滤波器(106)滤波、中频放大器(107)放大后在上混频器(108)与第二振荡器(113)提供的本振频率2相加,输出一个移频信号,该信号经过射频滤波器(109)、高频放大器(110)后依然在工作频带内。
以移动GSM网络为例,中频频率采用70MHz,其中一个信号近端机的下行处理过程如下:
输入F0=93MHz射频信号,经过射频滤波器(101)滤波、射频放大器(102)进行信号放大、数字可调衰减器(103)衰减得到F0′;第一振荡器(111)提供一个本振频率1=1005MHz,F0=935MHz与本振频率1=1005MHz相减后得到70MHz的中频频率F01;F01经过中频放大器(105)放大、中频滤波器(106)滤波、中频放大器(107)放大得到F01′;第二振荡器(113)提供本振频率2=1006.2MHz,本振频率2=1006.2MHz与F01′=70MHz在上混频器(108)相减,得到F02=939.2MHz的频率,通过传输天线将F02发送至远端机。
远端机的下行处理过程如下:
传输天线接收近端机发送的F02信号,通过射频滤波器(101)滤波、射频放大器(102)进行信号放大、数字可调衰减器(103)衰减得到F02′;第一振荡器(111)提供一个本振频率1=1006.2MHz,F02′=936.2MHz与本振频率1=1006.2MHz相减后得到70MHz的中频频率F03;F03经过中频放大器(105)放大、中频滤波器(106)滤波、中频放大器(107)放大得到F03′;第二振荡器(113)提供本振频率2=1005MHz,本振频率2=1005MHz与F03′=70MHz在上混频器(108)相加,得到原有信号F0′=935MHz的频率。
至此完成了移频变频的全过程。
带内移频系统的上行处理过程与下行处理过程相同,只不过是与下行过程的工作频带不同。工作频率是运营商在他们的工作频带内分配给在某一个基站工作的频率。比如:中国移动频带:上行890-909MHz;下行:935-954MHz;中国联通频带:上行909-915MHz,下行:954-960MHz。某基站的工作频率:第3、13、23、33信道,对应的频率为:890.6/935.6、892.6/937.6、894.6/939.6、896.6/941.6MHz.
带内移频系统应用到WCDMA网络、CDMA网络与GSM网络情况大致相同,区别也仅仅在于工作频带和中频滤波器的带宽不同。
参照图4双信道带内移频系统原理图,能够得出本实用新型的对频率稳定度要求不高。该移频系统是由一个晶振(112)为两个振荡器(111、113)提供振荡频率;由于直放站要求单机的频率稳定度为:5*10E-8;系统要求为:1*10E-7;而移频直放站近端和远端的第一振荡器(111)和第二振荡器(113)都是分别共用同一个晶振(112),所以单机对晶振(112)要求不高,1*10E-6的稳定度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对于系统,频率的误差为:
ΔF=F01’-F01=(N2-N1)*S*(a-b)≤F01*1*10E-7
(a-b)≤(F01*1*10E-7)/((N2-N1)*S)=(F01*1*10E-7)/(ΔN*S)
其中:F01’表示直放站输出的工作频率,
F01表示基站的工作频率,
ΔF表示输出频率和输入频率的差值,
(N2-N1)表示工作信道号和移频信道号的差值,以ΔN表示;
S表示一个信道的带宽,
a,b表示晶振的稳定度,
下面以GSM1800MHz系统为例采计算对晶振a(b)的要求:
F01取1800MHz;
ΔN取200(一般运营商最多只有200个信道);
S为0.2M;
则:(a-b)≤45*1*10E-7
对晶振的要求是:(45*1*10E-7)/2=2.25*10E-6;
所以晶体的稳定度1*10E-6完全可以满足系统要求。
因此可以看出移频直放站对频率稳定度的要求较低。
参照图5四信道带内移频系统原理图,由四个信号处理模块并列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将带内移频系统的通道数扩展到多信道等。只要在上述双信道的带内移频系统里增加相应的信号处理模块数量即可,每一个模块并联连接,多端合成一路后分别接收信号或者发送信号。由奇数个单信道构成带内移频系统也是可以的,只是目前在处理信号的过程中习惯上使用双信道等偶数信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信道带内移频直放站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带内移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混频器、中频放大器、中频滤波器、振荡器、温补晶振;
晶振作为振荡源为第一振荡器、第二振荡器提供振荡信号,第一振荡器用于为第一混频器提供第一本振频率;第一混频器将第一本振频率与接收的第一射频信号相加/相减后得到中频频率发送至第一中频放大器;被第一中频放大器放大的信号经中频滤波器滤波后;被发送至第二中频放大器;第二中频放大器将放大后的信号发送至第二混频器,与第二振荡器第二本振频率的振荡信号相加/相减输出预置工作频带内的第二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移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频滤波的频率为70MHz、115MHz或140M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移频系统,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模块中晶振的稳定度大于等于1*10E-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移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射频滤波器、射频放大器;
所述射频滤波器用于接收射频信号,并对其滤波发送至射频放大器;
射频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并发送至第一混频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内移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射频放大器与所述第一混频器间进一步串联衰减器,对射频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有选择的衰减,并将衰减后的信号发送至第一混频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带内移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射频滤波器与高频放大器;
所述射频滤波器接收第二混频器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对该信号滤波后发送至高频放大器;
高频放大器用于对信号放大后输出。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移频系统的无线传输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内移频系统、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
第一带内移频系统,接收第一双工器的第一射频信号,将所述第一射频信号移频至预置的第二频率射频信号;
功率放大器,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放大,并经过第二双工器进行输出;
低噪声放大器经第二双工器获取第二频率射频信号,并进行功率放大;
第二带内移频系统将放大后的第二频率射频信号移频至预置的第一频率,并经过第一双工器将所述第一频率射频信号进行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传输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
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串联于第一带内移频系统与第一双工器之间,获取第一双工器的信号并进行低噪声放大后发送至第一带内移频系统;
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串联于所述第二带内移频系统与第一双工器之间,将第二带内移频系统输出的第一频率射频信号放大后发送至第一双工器进行输出。
9、一种移频直放站,包括近端模块和远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模块和远端模块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内移频系统,且两模块间采用预置工作频带内的第二频率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频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放站采用基站耦合方式或无线接收方式与基站进行通信。
CN 200620124134 2006-08-02 2006-08-02 一种带内移频系统、无线传输中继系统及一种移频直放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161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4134 CN200941613Y (zh) 2006-08-02 2006-08-02 一种带内移频系统、无线传输中继系统及一种移频直放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4134 CN200941613Y (zh) 2006-08-02 2006-08-02 一种带内移频系统、无线传输中继系统及一种移频直放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41613Y true CN200941613Y (zh) 2007-08-29

Family

ID=38747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2413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1613Y (zh) 2006-08-02 2006-08-02 一种带内移频系统、无线传输中继系统及一种移频直放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41613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1490A (zh) * 2014-09-05 2016-04-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直放站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5703818A (zh) * 2014-11-26 2016-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无线直放站天线的隔离方法及无线直放站
CN113437992A (zh) * 2021-06-30 2021-09-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电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1490A (zh) * 2014-09-05 2016-04-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直放站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5471490B (zh) * 2014-09-05 2020-05-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直放站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5703818A (zh) * 2014-11-26 2016-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无线直放站天线的隔离方法及无线直放站
CN105703818B (zh) * 2014-11-26 2019-01-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无线直放站天线的隔离方法及无线直放站
CN113437992A (zh) * 2021-06-30 2021-09-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41614Y (zh) 一种多频段直放站
CN101668356B (zh) 双模数字射频拉远系统
CN101207428B (zh) 直放站系统抗自激方法
CN210693937U (zh) 一种5g室内分布系统
CN201499169U (zh) 一种高集成度移动通信光纤直放站
CN201238298Y (zh) 一种压扩选频型移频传输直放站
TW201803296A (zh) 一種多業務數位光分佈系統及多業務容量調度方法
CN201523456U (zh) 具备上行噪声抑制功能的gsm数字选频光纤直放站
CN101304279A (zh) 射频拉远装置及基站系统
CN205179054U (zh) 多模全带宽兼容tdd和fdd的双向放大无线直放站系统
CN200941613Y (zh) 一种带内移频系统、无线传输中继系统及一种移频直放站
CN101321020A (zh) 一种用于多通信制式接入的光纤分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63595B (zh) 多网融合光纤接入系统
CN101742528A (zh) 在cdma网络中实现室内覆盖的系统
CN101277480A (zh) 消除自激干扰的直放站
CN104320790A (zh) 一种tdd-lte多输入多输出室内覆盖系统
CN213879818U (zh) 一种支持mimo的5g室分装置
CN101207852B (zh) 自适应消除自激干扰直放站
CN201243292Y (zh) 数字选频光纤站
CN201699704U (zh) 一种三频无线直放站
CN102281093A (zh) 一种可自动平坦度校正的选频移频直放站装置
CN201122970Y (zh) 双频微功率直放站
CN201260163Y (zh) 射频拉远装置及基站系统
CN215935113U (zh) 一种容量型近端机装置及移频室分系统
CN201536367U (zh) 一种微功率直放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CITY GUANRI XUNWEI TECHNOLOGICAL CO.,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ANRI 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11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1114

Address after: West Block 5, building M-8, building 518000, building,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rown Sign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3, building R3B,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nan Avenue, Guangdong,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518000,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uanri Telecom-tech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