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8184B - 多载体多播/广播服务的自适应可扩展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载体多播/广播服务的自适应可扩展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8184B
CN1998184B CN2005800206465A CN200580020646A CN1998184B CN 1998184 B CN1998184 B CN 1998184B CN 2005800206465 A CN2005800206465 A CN 2005800206465A CN 200580020646 A CN200580020646 A CN 200580020646A CN 1998184 B CN1998184 B CN 19981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network entity
bearer
stream
bearer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206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8184A (zh
Inventor
乔斯·L·雷伊
伊维卡·里马克
罗尔夫·黑肯伯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98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8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98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8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multipoin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6Broadcast or multicas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4Applicable to portable or mobil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过滤的方法和一种过滤属于单用户服务的流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络或无线接入网的网络实体。分组流,每个由载体服务传送,提供多播或广播服务,并且经由该网络实体从服务中心被传送到移动终端。该网络实体包含提供服务质量管理功能的服务管理器。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包含该网络实体的通信系统。为了提供自适应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QoS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可扩展到大量用户,本发明建议以分组流形式提供服务,其中经由单载体服务提供每个分组流,以及为在服务分布树之内的节点配备过滤能力,其中过滤能力允许基于从服务管理器获得的下行链路服务质量限制来注册(注销)提供服务的载体服务。

Description

多载体多播/广播服务的自适应可扩展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络或无线接入网的网络实体中过滤属于单用户服务的流的方法。分组流,每个由独立的载体服务传送,提供多播或广播用户服务,并经由该网络实体从服务中心传递到移动终端。此外,网络实体包含提供服务质量管理功能的服务管理器。本发明进一步涉及配备有过滤能力的网络实体,以及包含该网络实体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编码技术的最近进展允许把多播/广播服务的数据在多个流上传送,例如可替代的(联播)或可选的(分层的多播)。由于这种方法在多播通信中使得能够进行粗粒度服务质量适应,所以已经吸引了因特网团体的注意,并且已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项工作,例如,如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s-参见Blake等,“An Architecture for Differentiated Services”,RFC 2475,1998,所有IETF作出的RFC和因特网草案可以在http://www.ietf.org上得到。)、RSVP(参见Braden等,“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Version 1 MessageProceesing Rules”,RFC 2209,1997)、或NSIS(参见Hancock,“Next Steps inSignaling:Framework”,Internet Draft(draft-ietf-nsis-fw-05.txt),2003)。但是,3G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例如像3GPP网络的体系结构,不同于因特网的体系结构,并因此要求不同的或附加的解决方案。
随着带宽密集型多媒体应用不断扩散到不同用户组,人们在因特网的多播速率和拥塞控制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自从McCanne等(参见McCanne等,“Receiver-driven Layered Multicast”,Proceedings of ACM SIGCOMM’96,p.117 to 130,1996)的开创性工作,人们已经认为多速率的多播是用于流传送情况中速率适应的非常有前途的方法。已经提出了如下技术,即:基于累积的分层的数据组织(分层级编码)或基于流复制(独立的和可替代的流),使用映射到不同的质量级的多个多播组来传送相同内容。此外,两种方法的组合也是可能的。例如,使用不同的数据率的标准编码方案编码的或对不同丢失率鲁棒的单音频流和多个可替代的视频流的会话。
通常,因特网多播模型提供用于把具有不同的QoS参数的数据分配到多播分布树的子集的基本机制。主机,其使用因特网分组管理协议(IGMP-参见Fenner,“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Version 2”,RFC 2236,在http://www.ietf.org上可得到)与多播路由器进行通信,原则上可以通过加入/离开多播组来主动适应子树中的QoS。
但是,不是所有通信网络,例如移动通信网络,都遵循因特网的端到端范例。在这点上,遵循端到端原则意味着:仅仅依赖于固有的网络信令,即分组丢弃和延迟变化,终端主机负责对网络条件的适应。
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网络通常遵循网络中心方法来提供QoS,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多播/广播服务模型。通过IGMP或相似的对专用网络节点的信令,允许订阅的用户表达对多播会话的兴趣。但是沿其提供服务数据的数据分布树、当需要时、例如响应切换、由网络自主地建立及修改。由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具有可用资源的知识(例如,通过提供资源控制功能),这种方法尤其有益,并且它允许向终端用户提供或多或少无缝的服务。
也已经开发了用于在因特网中提供不同通信服务的网络中心的方法。一个众所周知的在网络中置入增强的功能的方式是建立传输级或应用级网关、或引入主动网络节点,如分别在Amir等“An application level video gateway”,Proceeding of ACM Multimedia’95,SanFrancisco,CA,USA,November 1995或在Metzler等“AMnet:Heterogeneous Multicast Services based on ActiveNetworking”,Proceedings of the 2nd Workshop on Open Architectures andNetwork Programming(OPENARCH99),New York,NY,USA,March 1999中提出的。
由于代码转换操作、前一种方法强加了相当数量的开销,而后一种方法提供了一种框架,在每种情况下必须适应这种框架来提供网络特有功能和机制。
人们建议用于MBMS体系结构中的不同的QoS的第一个概念,为可以在http://www.3gpp.org上得到的3GPP TR 23.846:“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MBMS):Architecture andfunctional description(Release 6)”,V6.1.0,December 2002中的选项G。它定义了MBMS载体服务,MBMS载体服务可以包括多个流(可选的或可替代的),每个映射到单个RTP实例。在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和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之间的特有遂道上传输每个流,该隧道在MBMS服务期间被保持。
因此,原则上对于RNC,在会话开始时选择MBMS服务的流以及在会话持续期间改变/增加流是可能的。但是,为了允许这种功能,在无线接入网(RAN)中必须实现适当的机制。必要的先决条件是流状态和关系的传送和管理,其允许RAN节点根据小区或下游节点的当前条件,选择(一组)适当的流。
目前,3GPP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体系结构只支持非常简单的QoS模型。它基本上提供非可扩展的和非自适应的服务,其中或者使用相同的QoS建立MBMS分布树的所有分支或者取消全部服务。在网络节点之间没有QoS值的协商,其暗示着:如果相应网络节点不能满足QoS要求,则可能不能建立一些分支。这在会话开始时或在会话持续期间都是有关的,例如在每次切换时,此时必须创建/拆掉分布树的新分支。
另一方面,关于其所提供的能力,即处理能力、显示器大小等,移动终端是相当不同的。目前的MBMS体系结构不能处理这种不同性,或者它可能通过以下来处理这种不同性:将所有终端(具有较好或较差能力的那些终端)都置于最差情况下,其中所有都适应于最差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QoS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可扩展到大量用户。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处理不同的终端的广播/多播服务QoS体系结构。又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允许适应变化的网络条件的体系结构。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所述目标。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请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由至少一个网络实体把多播或广播服务从服务中心提供到移动终端的方法,其中以每个经由单载体服务传送的多个分组流的形式提供多播或广播服务。网络实体可以包含提供服务质量管理功能的服务管理器。
网络实体可以接收指示属于该多播或广播服务的载体服务以及由载体服务传送的分组流所要求的和/或由其分组流组合所要求的服务质量属性的信息,并且可以建立包含所接收的信息的服务上下文。
此外,网络实体可以从服务质量管理功能获得指示对于该网络实体的每个下游接口的下游数据传输可用的服务质量的服务质量限制。基于存储在服务上下文中的服务质量属性,网络实体可以从属于多播或广播服务的载体服务中选出其流可以在所获得的服务质量限制之内传送的那些载体服务。
此外,网络实体可以建立至少一部分所选择的载体服务,其中对于建立的每个载体服务,建立在网络实体和上游网络实体之间的链路,并且可以经由相应链路把每个建立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转送到移动终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所选择的载体服务的建立可以包含:把注册请求传送到上行链路的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以便注册所选择的载体服务,以及从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接收指示注册已经成功的那些载体服务的注册响应消息。此外,至少一部分所选择的载体服务的建立可以包含:为每个成功注册的载体服务建立该网络实体和上游网络实体之间的链路,以及经由每个建立的链路接收相应注册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
因此,注意以下是重要的: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只有当网络资源允许提供服务的具体流时,才可以执行实际资源分配,例如通过建立链路。因此,经由其提供流的载体服务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出现在网络实体上,但是只当网络条件允许时才可以保留和分配用于提供属于流/载体服务的实际数据分组的资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只要服务中心发送了与载体服务相应的流,则认为那个载体服务是“建立的”。这可以意味着,这个流到达所有下游节点或其子集,即已经为其建立了用于载体服务的链路的那些节点。
另一个实施例包含把用于每个下游接口的属于多播或广播服务的每个载体服务的转送状态存储在服务上下文中。例如,这可以允许网络实体跟踪在其每个接口处的下游网络实体,即哪些接收载体服务的流以及哪些不接收。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可以升级服务级的情况,即服务质量限制放松。网络实体可以从下游网络实体接收对载体服务的注册请求。基于服务上下文,该实体可以确定该网络实体是否接收到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如果接收到,则该网络实体可以把指示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成功注册的注册响应消息传送到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
在这个实施例的变形中,如果该注册响应消息指示注册已经成功,则该网络实体可以在该网络实体和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之间建立链路,以便转送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
如果该网络实体已经确定该网络实体没有接收到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则其可以把对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注册请求传送到上游实体或服务中心。响应于此,其可以从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接收指示所请求的至少一个载体服务的注册是否已经成功的注册响应消息。
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中,如果这个注册响应消息指示注册已经成功,则该网络实体可以在该网络实体和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之间建立链路,以便转从所请求的载体业务的分组流,以及可以把指示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成功注册的注册响应消息传送到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检测下游服务质量限制的变化的网络实体。该网络实体可以把对载体服务的注册请求传送到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并且可以从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接收指示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注册是否成功的注册响应消息。
在该实施例的变形中,如果该注册响应消息指示注册已经成功,则该网络实体可以在该网络实体和进行请求的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之间建立链路,以便转送所要求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预见,基于所接收的注册响应消息来更新保持在该网络实体中的服务上下文。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允许对从服务质量管理功能报告的服务质量限制变化的适应。根据这个实施例,该网络实体可以从下游网络实体接收对载体服务的注销请求。该网络实体可以释放在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和该网络实体之间所建立的用于该载体服务的链路,并且可以更新服务上下文以便指示不再把该载体服务的流转送到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
在该实施例的变形中,该网络实体进一步可以确定除了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之外的另一个下游网络实体是否保持到该网络实体的用于该载体服务的链路,如果没有,则可以把对该载体服务的注销请求传送到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因此,可以避免无用链路的不必要的资源保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网络实体可以把对载体服务的注销请求传送到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并且可以更新服务上下文以便指示不再把该载体服务的流向下游转送到下游网络实体或移动终端。例如这可以应用在如下情况中,其中该网络实体检测下行链路的服务质量限制的变化。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网络实体可以是具有服务质量管理功能的无线接入网的实体、或具有服务质量管理功能的核心网络的实体。
另外,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预见网络实体把至少一个所选择的载体服务的流转换成可在从服务质量管理功能获得的服务质量限制之内传送的流。该转换可以(例如)包含转换流的比特率、转换编解码器类型、空间或时间分辨率、和从多层到单层流以及从恒定比特率到可变比特率流或反之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实体,经由该网络实体把多播或广播服务从服务中心提供到移动终端。可以以每个经由单载体服务传送的多个分组流的形式提供多播或广播服务。网络实体可以包含提供服务质量功能的服务管理器,以及用于接收指示属于该多播或广播服务的载体服务以及由载体服务传送的分组流所要求的和/或由其分组流组合所要求的服务质量属性的信息的接收器。
此外,该网络实体可以包含用于建立包含所接收信息的服务上下文的装置、用于从服务质量管理功能获得指示用于网络实体的每个下游接口的下游数据传送可用的服务质量限制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存储在服务上下文中的服务质量属性来从属于多播或广播服务的载体服务中选择可以在所获得的服务质量限制之内传输的那些流的装置。
该网络实体可以进一步包含用于建立至少一部分所选择的载体服务的装置以及用于经由相应链路把每个建立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转送到移动终端的传送装置。对于每个所建立的载体服务,可以建立在该网络实体和上游网络实体之间的链路。
在该实施例的变形中,该网络实体可以进一步包含适合于执行根据上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系统。该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包含:服务中心、至少一个接收多播或广播服务的移动终端、以及至少一个上面描述的网络实体。
此外,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存储如下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被处理器执行时,这些指令使得处理器通过下述步骤经由至少一个网络实体把多播或广播服务从服务中心提供到移动终端,其中以每个经由载体服务传送的多个分组流的形式提供多播或广播服务,该网络实体包含提供服务质量管理功能的服务管理器;即所述步骤包括:接收指示属于该多播或广播服务的载体服务以及由载体服务传送的分组流所要求的和/或由其分组流组合所要求的服务质量属性的信息,并建立包含所接收信息的服务上下文;从服务质量管理功能获得指示对于该网络实体的每个下游接口的下游数据传送可用的服务质量的服务质量限制;根据存储在服务上下文中的服务质量属性来从属于多播或广播服务的载体服务中选择可以在所获得的服务质量限制之内传输的那些流;建立至少一部分所选择的载体服务,其中对于每个建立的载体服务可以建立在该网络实体和上游网络实体之间的链路;并且经由相应链路把每个建立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转送到移动终端。
在变形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进一步存储如下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上面各种实施例之一的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使用相同参考标识标明相似或相应的细节。
图1示出了UMTS的QoS体系结构的总览;
图2和3分别示出了3GPP MBMS体系结构的用户平面协议簇和控制平面协议簇;
图4示出了GTP-C 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
图5示出了GTP-C MBMS注册请求消息;
图6和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对不断变化的网络资源进行适应之前和之后的多载体QoS体系结构的分布树;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载体QoS体系结构;
图9示出了用于控制平面中UMTS载体服务的QoS管理功能;以及
图10示出了根据MBMS标准的MBMS注册例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段落将描述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只用于示范性目的,关于UTMS通信系统概述了大多数的实施例,并且在随后部分中使用的术语主要涉及UMTS术语。但是,所使用的关于UMTS体系结构的术语和关于UMTS体系结构的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意欲把本发明的构思和想法限制到这种系统。
在上面的技术背景部分给出的详细说明也仅仅意欲更好地理解在下面描述的主要为UMTS特有的示范性实施例,并且不应该被理解为把本发明限制到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处理和功能的所描述的特定实现。
进一步注意到,主要关于对QoS适应的带宽请求和相应因素来描述本发明。但是,QoS区分和适应也可以应用于任何其它QoS参数,例如丢失率、或参数的组合。
(用于增强的多播/广播服务体系结构的设计方面)
当设计解决本发明的上述目标的多播/广播服务体系结构时,应该考虑以下方面。
在3GPP TS 22.246:“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MBMS)user service;stage 1(Release 6)”(Version 6.4.0,March 2004,可在http://www.3gpp.org上得到)和在3 GPP TS 23.246:“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MBMS);Architectureand function description(Release 6)”(Version 6.1.0,December 2003,可在http://www.3gpp.org上得到)中指定的MBMS体系结构处于高级阶段。为了能被考虑用于快速和普遍的部署,增强的多播/广播服务体系结构可以遵循该体系结构规格,并且只有当合理时才与其不同。因此,可以避免网络节点之间的QoS协商,并且保持所产生的关于信令和过滤的开销尽可能低。
此外,当设计增强的多播/广播服务体系结构时,另一方面是涵盖对内容适应的许多可能性。例如,可以涵盖现有的自适应的媒体编解码器,并且可以提供用于将来扩展的框架。
一种用于克服目前MBMS体系结构的局限的可能方法可以是使用自适应的媒体编解码器。自适应的媒体编解码器的例子是分层的编解码器,譬如MPEG2或MPEG4。典型地,这些编解码器以(至少)两层或更多层编码媒体信息,其中最底层是最重要层。后面的(较高的)层依赖于先前的(较低的)层。
也可以把内容编码成几种独立的表示法,例如使用允许提供具有不同带宽要求或不同误差恢复力的可替代的流的MPEG-1编码器。
自适应媒体编解码器的另一例子是多描述编解码器(MDC)系列。在这种编码类型中,把代码编码成多个互补的层,即基本层的概念以及对先前层的依赖性消失了。具体地,所接收到的MDC-编码的分组数越高,所获得的质量就越高。
另一设计考虑可以是RAN(无线接入网)资源的可用性。如前面概述的,不丧失一般性,可以典型地把RAN考虑为临界系统,在该系统中由于缺少无线电资源,所以传输载体的建立可能表示瓶颈。因此,增强的多播/广播服务体系结构可以考虑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中的适应功能。
由于终端节点的移动性,在正在进行的会话期间分布树可能改变。因此,增强的多播/广播服务体系结构可以允许在会话开始时和在会话进行期间两者中的适应,例如在切换时。
用于增强的多播/广播服务体系结构的另一可能的设计方面是提供对网络和无线电部件中不断变化条件的适应。通过可能经过多个RNC和多个SGSN的MBMS分布树,可以把MBMS数据分配给多个用户。
因此,从用户观点来看,可以在独立的GTP(GPRS隧道协议)隧道(GGSN<->SGSN,SGSN<->RNC-参见图2)和无线电载体(RNC<->UE)上提供包含单MBMS服务的不同媒体成分,使得能够为每个成分区分QoS。因此,在无线电接入和核心网络处,增强的多播/广播服务体系结构都可以处理QoS问题。
为了实现某个网络QoS,可以从用户服务(例如多播或广播服务)源到目的地建立具有清楚定义的特性和功能的载体服务(例如UTMS/MBMS载体)。载体服务包括使得能够提供已约定的QoS的所有方面。这些方面是控制信令、用户平面传输和QoS管理功能等等。在图1中示出了UMTS载体服务分层的QoS体系结构。特定层上的每个载体服务使用由低层提供的服务提供其各自的服务。
在指定、建立、修改和保持具有特定QoS的UMTS载体服务所需的节点(GGSN、SGSN、RNC等)之间的功能的特定关系可能是实现所特有的。这意味着,可以使用多种技术,譬如DiffServ、IntServ(参见Braden等“IntegratedServices in the Internet Architecture:an Overview”,RFC1633,1994)、RSVP或MPLS。
考虑UMTS的例子,把这些功能分配到UMTS实体意味着,这些实体可以执行对于UMTS载体服务所协商的QoS约定。这些功能的具体实施可以依赖于实现,并且只需要保持所指定的QoS特性。所有UMTS实体的QoS管理功能一起可以确保在UMTS载体服务的接入点之间提供所协商的服务。
对于建立新的增强的多播/广播服务体系结构,如在3GPP TS 23.107: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Quality ofService(QoS)concept and architecture(Release 6)”(参见Version 6.1.0,March2004)的6.2.1.1节中描述的服务管理器的功能是尤其让人感兴趣的。服务管理器协调控制平面(例如MBMS载体上下文)的功能以便建立、修改和保持其负责的服务(参见图9)。此外,其为所有用户平面QoS管理功能提供相关属性(例如保障比特率、最大比特率、最大分组大小、丢失率等等)。
服务管理器可以进一步给其它实例提供服务(例如MBMS载体上下文管理功能),可以与对等服务管理器互发信号,以及可以使用由其它实例提供的服务。服务管理器可以进一步执行属性转换(例如,应用分组丢失率到RLCSDU丢失率、SDU丢失率到层1/层2块误差率),以便请求较低层服务。此外,它可能询问其它控制功能以便接收对服务供应的许可。
因此,可以假设,提供这种基础构造,并且给出MBMS载体和QoS管理功能之间的交互关系。这允许使网络(CN)和无线接入网条件两者都为MBMS服务的上下文管理功能所知,该网络(CN)和无线接入网条件由于关于用户将如何使用可用资源的不确定性以及其它不可预见的情况而必然会变化。
例如,后者的说明性例子是典型的闪众(flash-crowd)现象,其中特定服务器和相关网段被用户请求超载。另一个例子可以是路径上某节点的故障或关于多少用户将连接到像3GPP PSS的单播服务的不确定性。
此外,当设计增强的多播/广播服务体系结构时,另一方面是使得能够进行多播/广播服务的网络驱动的适应。在目前的MBMS体系结构中,MBMS用户将典型地具有很小的或没有机会与服务器(例如BM-SC)协商会话传递的详情。这里网络驱动的适应变得重要。
(增强的多播/广播服务体系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增强了MBMS传输服务和MBMS用户服务的概念。考虑一种使用多载体服务(例如MBMS载体)来提供多播或广播服务(例如MBMS服务)的方法。扩展QoS体系结构使得在网络节点(网络实体)处区分用户服务的流/载体成为可能。在这种方式下,使用这种信息有可能网络驱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资源、不同的终端和不同的网络部件。
根据这个方法,引入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形式的附加状态信息。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存储包含对服务的载体的引用。另外,可以存储载体关系信息,其定义载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适应节点可以根据例如下游QoS限制的下行链路能力来执行载体的激活/去激活。
在下面只用作示范性目的而考虑的MBMS服务的时间线如下:在数据平面,只要任何中间网络实体满足了QoS要求(限制),则向下游传送用于所请求的多媒体广播或多播服务的可选的/可替代的/互补的流(经由单载体服务传送每个流)。如果中间节点不能传送属于用户服务的所有分组流,其通过选择一组可用载体服务来滤出流以便使总体会话流适应可用的QoS。所中继的上下文信息(例如,在MBMS载体上下文和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中)使得网络节点能够执行这种过滤。
由于节点知道其余可用的选项,所以上下文信息进一步可以允许网络响应突发的能力改变(升级/降级)。所中继的上下文信息描述用于服务配置的选项,即服务语义,并且例如可以把它存储在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中。例如服务语义可以例如包含关于属于用户服务的载体和它们之间关系(分层的、可替代的、互补的)的信息、可能的流组合(在可替代的流情况下)等等。另一个设计可能性可以是向下游传送关于丢弃的和未丢弃的流的状态的信息。在下面段落中将提供详情。此外,进一步应该注意,为了允许对突发的能力改变的适应,还可以考虑流的QoS特性(QoS profile)。可以容易地从出现在适应节点的MBMS载体上下文中得到这个信息,其包含用于每个建立的载体的QoS特性。可替代地,还可以考虑在服务语义内发出这个信息,并把它们存储在用户服务上下文中。
不丧失一般性,可以把无线接入网考虑为3GPP体系结构中的瓶颈,并且可以把核心网络考虑为容量过大(over-provisioned)。应该注意,本发明不限于只在这种假设下应用。因此,可以在RNC中实现过滤实体(即“适应节点”),这是RNC具有关于自己无线电域中可用资源的知识。这使它们能够提供这种功能。在这种方式下,RNC作为“适应节点”起作用。
通常,RAN或CN中的任何网络实体可以作为过滤实体起作用。但是,选择知道向下游朝向接收所请求服务的移动终端的链路上的资源的那些实体作为过滤实体是可行的。
可以使用控制消息触发在适应网络实体处的过滤器初始化。因此,可以使用如下说明的MBMS例程把服务语义向下游发信号到相应的RNC。可以把服务语义理解为指关于传递用户服务的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QoS特性的信息。
根据本信息的一个实施例,在指定的MBMS信令消息的可选字段内,提供反映服务语义的这些信息。此外,如果中间节点、譬如GGSN和SGSN不理解消息扩展的值,它们可能不需要分析和处理该消息扩展的值。它们只需要把这些值向下游传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上面概述的自适应QoS构思进一步计划允许支持用于编码给定内容的不同范例(例如分层的、可替代的或互补的)的服务。这是一种用于提供MBMS服务的新方法,并且这样一来它还没有反映在目前体系结构中。目前,只定义用于必要的MBMS上下文信息的信令和管理的占位符,但是没有定义如何实现不同的可能性。因此,使用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来存储服务语义(例如,关于属于服务的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QoS特性等的信息)是与目前的MBMS体系结构兼容的。
(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
下面描述保持在适应节点中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新的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它反映会话语义,即它提供关于载体关系的信息,并描述对于在适应节点作出转送决定所需要的附加载体属性。该MBMS载体上下文可以保持不改变并可以遵循目前的3GPP规格。
表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
  参数  描述/值
  MBMS用户服务  ID  该MBMS用户服务的标识。该MBMS用户服务ID标识 例如属于该服务的流的不同的IP多播地址
  载体IE  关于包含该MBMS用户服务的每个MBMS载体(参见 下面)的信息元素。这个字段至少包含对一个载体的描 述。
根据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载体信息元素可以包含不同的字段。对于每个示例的类型(分层的、可替代的和互补的),将在下面描述信息元素。
表2.1-用于分层的载体的载体IE
  载体类型   这些载体与MBMS服务中的其它载体之间关系的类型  (例如分层的、可替代的、互补的、或空的)。如果为“空”,  则该服务只由一个载体构成。
  载体列表   这是包含每个都描述在上面字段中指定的类型的载体的
  载体列表元素(LE)的列表。
表2.2-用于分层的载体的载体列表元素
  MBMS载体ID   MBMS载体的标识,例如用于识别MBMS载体上下文的  IP多播地址。可以使用除了IP多播地址之外的标识。
  转送状态   包含用于每个下游节点的这个MBMS载体中的流的转送  状态(例如“转送”或“丢弃”)的列表。网络节点可以  具有多个下游节点(例如,附接到SGSN的多个RNC),  流可能被或可能不被转送到这些下游节点。对于每个下  游节点接口,在这个列表中指定了这个流/载体的转送状  态。
  优先级   MBMS载体的优先级。
表3.1-用于可替代的载体的载体IE
  载体类型   这些载体与MBMS服务中的其它载体之间关系的类型  (例如分层的、可替代的、互补的、或空的)。如果为“空”,  则该服务只由一个载体构成。
  载体列表   这是包含每个都描述在上面字段中指定的类型的载体的  载体列表元素(LE)的数组。
  默认载体组合   这个字段标识用于MBMS用户服务的默认的载体或载体  的组合。
  可替代的载体组合   这个字段标识哪些载体的组合(使用载体标识)可以合  理地替代上面默认选择。可替代的载体组合可以定义(例  如)较低带宽载体组合。其他组合可以(例如)以不同  于默认选择的语言来定义载体的组合。此外,可以表示  基于区域的组合以便使载体组合适合于提供MBMS服务  的区域,例如基于位置的服务。
表3.2-用于可替代的载体的载体列表元素
  MBMS载体ID   MBMS载体的标识,例如用于识别MBMS载体上下文的  IP多播地址。其它标识也是可能的。
  转送状态   包含用于每个下游节点的这个MBMS载体中的流的转送  状态(例如“转送”或“丢弃”)的列表。网络节点可以  具有多个下游节点(例如,附接到SGSN的多个RNC),
  流可能被或可能不被转送到这些下游节点。对于每个下  游节点接口,在这个列表中指定了这个流的转送状态。
表4.1-用于互补的载体的载体IE
  载体类型  载体是否是分层的、可替代的、互补的或其它。这些载 体与MBMS服务中的其它载体之间关系的类型(例如分 层的、可替代的、互补的、或空的)。如果为空,则该服 务只由一个载体构成。
  载体列表  这是包含每个都描述在上面字段中指定的类型的载体的 载体列表元素(LE)的数组。
表4.2-用于互补的载体的载体列表IE
  MBMS载体ID   MBMS载体的标识,例如用于识别MBMS载体上下文的  IP多播地址。其它标识也是可能的。
  转送状态   包含用于每个下游节点的这个MBMS载体中的流的转送  状态(例如“转送”或“丢弃”)的列表。网络节点可以  具有多个下游节点(例如,附接到SGSN的多个RNC),  流可能被或可能不被转送到这些下游节点。对于每个下  游节点接口,在这个列表中指定了这个流的转送状态。
(多载体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载体方法开发了用户服务可以利用多个传输信道(即MBMS载体)的体系结构的潜力。这个方法的功能元素是参考表如上所述的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的新定义以及所谓“适应节点”的引入,其激活或去激活服务的(多个)适当载体,以使其适应网络条件和用户偏好。可以把对适应节点的操作所要求的附加信息存储在上面提及的服务上下文中。进一步应该注意,在服务的分布树之内可能有多于一个的适应节点。
根据这个实施例,多播或广播服务包含多个可替代的、分层的或可选的流。对于由适应节点转送的每个流,建立独立的载体服务。鉴于这个目的,可以给每个流分配唯一的服务IP地址,如图8所描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适应节点配备有关于包含MBMS用户服务的载体的信息。为了存储该信息,可以使用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参见上面的表1、2.1、2.2、3.1、3.2、4.1和4.2)。这个上下文包括MBMS用户服务标识和载体IE,其指定载体的关系。可以定义附加载体IE以指定其它的载体依赖性。载体IE包含相关的MBMS载体的标识和关于以下的信息:例如MBMS载体ID、优先级和转送状态。由于可以给每个载体分配唯一的IP多播地址,其也存储在相应的MBMS载体上下文中,优选地这个IP地址作为适当的MBMS载体ID起作用。对于可替代的载体类型,必须包括默认选项和有意义的载体组合的明确列表。
为了在(多个)适应节点建立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可以以扩展的形式重新使用已经在MBMS例程(procedure)(例如MBMS注册例程)中定义的消息,以便传递必要的消息来建立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这些例程(之一)可以触发在MBMS服务中所涉及的网络节点的注册,即实例化MBMS载体上下文和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
由于在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中可以不定义QoS属性,所以MBMS注册例程(参见图10)可能足够建立上述的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属于服务的各个载体服务的QoS属性可能已经作为相应的MBMS载体上下文的一部分出现。
鉴于这个目的,适应节点必须表达其对于具有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信息的兴趣。可替代的方案可以是,服务中心默认地将把相关信息包括在注册例程中所交换的消息中。
鉴于这个目的,可以使用如图5所示的MBMS注册请求的私有扩展IE。可替代地,可以定义这个消息中的强制字段。另一个可选择的可以是,为了建立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的目的,定义新的MBMS例程和消息。
紧接着利用注册例程建立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可以使用MBMS会话开始例程来通信和保留实际的、如在MBMS载体上下文中的QoS特性中指定的载体平面QoS属性(更多详情参见3GPP TS 23.246的8.3节中的MBMS会话开始例程)。
在这种方式中,只有执行适应的那些节点才能使用在这些MBMS消息中传递的信息。其它非兼容的节点可以忽略它们,并可以把它们转送到下一下游节点。
上面给出的例子限于核心网络(CN)消息(GGSN<->SGSN)在CN中,如图5所示的MBMS注册请求消息是GTP-C协议(也参见图3中的控制平面协议簇)的一部分,对于所有的MBMS控制消息通常是这种情况。但是,可以使用RANAP(无线接入网应用部分)协议实现在CN和RAN之间的信令。
由于目前RANAP协议没有清楚地定义MBMS特定消息格式,所以建议:对于CN消息所定义的属性得到在使用RANAP协议的UTRAN中交换的消息中的可选的或新定义的强制IE之内的等效映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通常,对消息和例程的功能和内容的扩展、修改或替换可以同样实现上述功能。
一旦适应节点已经建立了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就准备接收对MBMS载体上下文出现的每个注册的载体的MBMS会话开始请求。
不同于标准机制,其中独立处理每个MBMS会话开始请求,由于这些载体是相互联系的,所以适应节点可以一起考虑所有的MBMS会话开始请求消息。如上面说明的,载体的相互关系是保持在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中的信息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接收任一个注册的载体的MBMS会话开始消息时,适应节点可以更新该MBMS载体上下文并可以等待所有其它相关载体的会话开始请求消息。适应节点可以从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中得到载体关系和载体优先级(或有意义的替代载体)以及从每个载体的MBMS载体上下文中得到每个载体的QoS要求,可以因此确定更匹配对于该MBMS服务保留的资源的一组载体。如上面解释的,可以例如从服务管理器,即其QoS管理功能,获得在适应节点的各个下游接口上可用的可用资源。
可替代地,当接收注册的任一个载体或一些载体的MBMS会话开始消息时,适应节点可能已经开始提供服务了(如果它们已经允许这样做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各个MBMS载体上下文可以指示:对于每个注册的载体,是否已经接收到会话开始消息,即载体状态是“有效”还是“备用”。
因此,根据从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中得到的载体关系和载体优先级(或有意义的替代载体)和由每个载体的MBMS载体上下文得到的每个载体的QoS要求和状态信息,可以选择最佳匹配适应节点的每个下游接口上的下游QoS限制的载体。
返回到示范性实施例,其中适应节点等待对于所有注册的载体的MBMS会话开始消息,一旦已经接收到所有的会话开始请求(或计时器已经超时),适应节点就可以测试载体或载体组合的每个提供的QoS级的QoS要求。对于可以在目前网络条件下支持的最佳QoS级,可以给相应的一个载体或多个载体发送肯定的MBMS会话开始响应,而对于所有其它的载体,则发送否定的回应。例如,在响应消息中可以肯定地确认属于适合在下游接口上可用的比特率的载体组合的那些载体。
注意,在MBMS会话开始例程或服务期间,由于使用MBMS会话开始响应例如通过指示“无可用资源”、适应节点拒绝下游节点不支持的那些流的载体,所以这些流不能到达适应节点。这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MBMS用户服务的动态适应)
如从上面实施例中变得明显的,通过在适应节点中建立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设定了用于多播或广播服务的动态适应的基础,即在任一个下游节点的升级或降级(在QoS方面)的情况下,这可以通过适应节点来管理。
使用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适应节点可以确定对于特定节点哪个载体是激活的/去激活的,并且可以开始相应例程。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只要服务中心提供载体服务的流,载体服务就保持建立状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网络条件增加/释放在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使得用于多播或广播服务的每个载体服务的分布树动态适应网络条件。例如,如果适应节点在上游适应节点请求升级服务,例如服务的附加载体,如果在与进行请求的适应节点相对应的分布树之内的上游接口上的网络资源允许这样做,则在分布树中建立所要求载体的新分支。在下面将参考图6和7更详细说明这个处理。
可以把MBMS用户服务的适应定义为升级、降级或以任何方式修改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的参数。在几种情况下,适应可以是可行的,例如:当UE从由一个RNC操控的一个小区移动到由不同的RNC操控的另一小区时,当正在进行的MBMS服务之中的UE请求接收服务时,或当适应节点获知可用节点已经变化(更好或更差)。
可以定义两种适应类型。如上所述,在服务开始时可以执行静态适应,而在服务进行期间可以执行动态适应。
此外,通常当在网络中存在一个或多个适应节点时可以执行适应。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在存在多于一个可用的适应节点(例如RNC和SGSN)的系统中执行动态适应。
为了执行例如MBMS用户服务的适应,适应节点可以与在每个适应节点中提供的QoS管理功能(即如上所述的服务管理器)进行接口。QoS管理功能负责控制、分配和监控作为无线接入网或核心网络的一部分的网络中的可用资源。3GPP TS 23.107的节6.2给出这种框架的操作详情。
假设每个适应节点可以使用QoS管理功能,每个适应节点可以注意到它的网络接口的能力或可用性的改变。这里改变的例子可以是为了提供MBMS服务要建立到下游或上游节点的隧道的数量或能力。
注意,上面已经解决了在MBMS会话开始例程期间的适应。下面参考图6和7,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描述了请求增加载体的情况。请注意,用于丢弃载体服务的操作是类似的。
当适应节点已经发现下游节点需要增加载体并且它在到下游节点的接口上有足够能力时,它可以把对增加的载体的MBMS注册请求(参见图6:“请求ID4”)发送到下一个上游适应节点。由于在适应节点上可有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其可以识别输出用户服务的载体。如从RNC1的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中可以知道,由于只把载体ID1的流提供到BS2,所以只把载体ID1的转送状态设置为“转送”。这些载体服务的每一个的QoS特性可以容易地出现在MBMS载体上下文中。请进一步注意,由于RNC1目前没有接收到所请求的具有ID4的载体的数据,所以该载体处于“备用”模式。因此,通过使用在每个适应节点可用的上下文信息中的信息,适应节点可以基于现有的网络资源选择适当载体(组合)用于提供服务。
当请求增加的载体服务时,这个新MBMS注册请求的功能可能限于对于可用资源轮询上游适应节点。在被轮询的节点也具有足够可用资源的情况下:
1.它们可以使所请求的载体是可用的。在图6中,SGSN1具有可用的载体ID4(参见载体上下文中的“载体ID4:QoS4、有效”),这是由于其被转送到RNC2。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用于到RNC1的相应接口的服务上下文中的用于相应接口的所请求的载体的转送状态从“丢弃”设置为“转送”,它们可以转送这个载体,并且可以附加地向下游传送肯定的MBMS注册响应。
除了转送的载体和MBMS注册响应之外,适应节点还可以向下游发出新的MBMS会话开始请求。然而,由于在下游节点中可能已经建立了QoS特性,所以它不是确实必要的。此外,进行请求的下游节点可以相应地更新其上下文(参见图7):在RNC1的载体上下文中,由于现在RNC1经由载体ID4的载体服务接收数据,所以把这个载体状态设置为“有效”。此外,在用户服务上下文中,由于RNC1把所请求的载体的数据传送到BS2,所以它把用于到BS2接口的转送状态设置为“转送”。
2.它们不具有载体但是具有在向下游提供它的能力。这将反映在如下的各种情况下(参见图6和7):用于RNC1的用户服务上下文具有用于所有接口的条目“载体ID4→丢弃”和在载体上下文中具有条目“载体ID4:QoS4,备用”。在这种情况下,适应节点可以向上游传送MBMS注册请求,直至到达成功地注册所请求的载体的适应节点或BM-SC。在两种情况下,都可以执行在项目1中所描述的例程。
3.第三种可能性是:没有适应节点已经成功注册载体或在下游提供载体的能力是可用的。在这种情况下,适应节点可以发送否定的MBMS注册请求响应。
一旦肯定的MBMS注册请求已经到达通向请求的始发点的下游路径中的适应节点,可以把相应的MBMS载体上下文设置为“有效”,并且可以把数据转送到下游节点。这个处理可以递归地重复,直至分别用于受影响的接口的所有MBMS载体上下文和MBMS用户服务上下文相应地更新转送状态字段为“转送”。
如果没有适应节点已经成功注册载体或在下游提供载体的能力是可用的,则上流节点的持续轮询是有可能的,这可能导致错误的网络行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建议禁止后面的轮询,直至上游节点肯定地响应最初的MBMS注册请求。这也意味着,否定这些更新的上游节点也将监控在稍后时间更新是否是可能的。因此,应该理解,上游节点现在意欲服务这种请求。
在载体丢弃(降级)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远地向上游释放在用于相应载体的分布树的分支中的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的链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适应节点丢弃所选择的载体、即释放所建立的用于向下游传送载体的流的链路之后,适应节点可以向上游发送MBMS注销请求。
作为响应,可能接收到肯定的MBMS注销响应,意味着:所有其它上游适应节点也选择了丢弃该载体。因此,由于除始发点之外没有其它适应节点例外实际上需要与该载体相关的流,所以可以节省带宽。否定的响应可能指示,另一个节点实际上需要本地丢弃的载体。
由于适应节点通过激活/去激活传送载体来过滤流,所以可以使用简单判定逻辑来实现在上面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中概述的多载体方法。因此,由于简单判定逻辑,所以可以容易地在RAN和CN节点中实现。
此外,通过选择适当的一组载体,用户(或在网络中)对作出用户偏好和能力的适应是可能的。由于只保留用于使用的载体的资源,即只有必要才建立网络节点之间的必要链路,所以这种方法也是资源经济的。
(进化的UTRAN中的可扩展自适应QoS体系结构)
将来的UTRAN体系结构期望将更高智能(增强的控制和管理功能)进一步推广到网络的边界,例如到节点Bs(基站)。这样做的一个原因可以是消除目前RNC形成的单点失败。注意,这个将来的UTRAN体系结构可以完美地提供根据上述的不同实施例的自适应的QoS体系结构。
对于使用上面概述的原则,可以在新节点中相应地复制MBMS载体上下文、以及作为适应节点的那些节点中复制MBMS用户上下文,例如新UTRAN体系结构的节点B+s。可相应地扩展提出的MBMS例程。其他功能和要求类似于在上面节中概述的那些。
(流转换)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建议适应节点进一步可以配备有允许分组流转换的装置,例如把服务的一个或多个流匹配到下游QoS限制。例如,这可以应用在例如如下情况中,即对于服务通过其载体提供的每个流,对节点的每个下游接口的QoS检验失败的情况。
可能的流(或流的组合)转换的综述出现在A.Vetro等作出的“VideoTranscoding Architectures and Techniques:An Overview”(IEEE SignalProcessing Magazine,March 2003)中。代码转换技术可以响应不同的需要,例如:
●编解码器转换以便在不同的编解码器之间切换,
●时间分辨率或帧速率降低,
●空间分辨率降低,
●恒定比特率到可变比特率,以及
●多层流到单层流的转换。
对于不同的体系结构或专有的网络接口,应用编解码器转换可能是合适的,例如MPEG文件到Windows专有的WMA编解码器的转换。在保持编码的图像质量和降低处理需要的同时,帧速率降低对于降低比特率可能是有用的。对于帧速率降低的典型应用情况是监视应用,其中在存储容量方面,保持图像分辨率的降低的速率是可接受的折衷。
当使媒体适应于较小的设备时,譬如移动终端,降低空间分辨率是有用的。从MPEG-2视频(5.3Mbps,30fps,720×480)到MPEG-4Simple ProfileLeve12(128Kbps,10fps,352×240)是典型的转换。
在Yong等的“VBR transport of CBR-encoded video over ATM networks”,in Proc.6th Int.Workshop PacketVideo,Porland,OR,Sept.1994中,举例说明了从恒定比特率流到可变比特率流的转换。目的是在可变比特率网络中处理恒定比特率流。
此外,另一个适应节点可以执行的转换例子是从多层流,例如MPEG-4FGS,到单层流的转换。这在Lin等的“Efficient FGS-to-single layer transcoding”,in Proc.IEEE Int.Conf. Consumer Electronics,Los Angeles,CA,June 2002,pp.134-135中举例说明。
(硬件和软件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使用硬件和软件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例。应该认识到,可以使用计算设备实现和执行上面提及的各种方法以及上述的各种逻辑块、模块、电路,例如通用目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可以通过这些设备的组合来执行或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此外,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或直接在硬件中执行的软件模块来执行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软件模块和硬件实现的组合也是可能的。可以把软件模块存储在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例如RAM、EPROM、EEPROM、闪存、寄存器、硬盘、CD-ROM、DVD等。

Claims (19)

1.一种用于经由网络实体把多播或广播服务从服务中心提供到移动终端的方法,其中以每个经由单载体服务传送的多个分组流的形式来提供多播或广播服务,所述方法包括由网络实体执行的如下步骤:
提供服务质量管理功能;
接收指示属于该多播或广播服务的载体服务和由载体服务传送的分组流所要求的或由其分组流组合所要求的服务质量属性的信息;
建立包含所接收的信息的服务上下文;
从服务质量管理功能获得指示对于该网络实体的每个下游接口的下游数据传送可用的服务质量的服务质量限制;
基于存储在服务上下文中的有关服务质量属性的信息、以及有关属于该多播或广播服务的载体服务的信息,从属于该多播或广播服务的所述载体服务中选择其流可以在所获得的服务质量限制之内传送的那些载体服务;
建立至少一部分所选择的载体服务,其中对于每个建立的载体服务,建立在该网络实体和上游网络实体之间的链路;以及
经由相应链路把每个建立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转送到所述移动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至少一部分所选择的载体服务包含:
把注册请求传送到上行链路的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用于注册所选择的载体服务;以及
从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接收指示注册已经成功的那些载体服务的注册响应消息;
对于每个成功注册的载体服务,建立该网络实体和上游网络实体之间的链路;以及
经由每个建立的链路接收相应的注册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把用于每个下游接口的、属于所述多播或广播服务的所述载体服务的每一个的转送状态存储在所述服务上下文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
从下游网络实体接收对载体服务的注册请求;
基于服务上下文确定该网络实体自身是否接收到了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以及
如果接收到,则把指示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成功注册的注册响应消息传送到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如果注册响应消息指示注册已经成功,则建立该网络实体自身和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之间的链路,以便转送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
如果已经确定该网络实体自身没有接收到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则把对所述所请求的至少一个载体服务的注册请求传送到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以及
从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接收指示所请求的至少一个载体服务的注册是否已经成功的注册响应消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如果从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接收的注册响应消息指示注册已经成功,则建立该网络实体自身和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之间的链路,以便转送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以及
把指示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成功注册的注册响应消息传送到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
把对载体服务的注册请求传送到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以及
从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接收指示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注册是否成功的注册响应消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如果注册响应消息指示注册已经成功,则建立该网络实体自身和进行响应的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之间的链路,以便转送所请求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基于所接收到的注册响应消息更新保持在该上游网络实体的服务上下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
从下游网络实体接收对载体服务的注销请求;
释放所建立的用于该载体服务的在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和该网络实体自身之间的链路;以及
更新服务上下文,以便指示不再把该载体服务的流转送到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
确定除了进行请求的下游网络实体之外的另一个下游网络实体是否保持到该网络实体自身的用于该载体服务的链路;以及
如果不是,把对所述载体服务的注销请求传送到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
把对载体服务的注销请求传送到上游网络实体或服务中心;以及
更新服务上下文,以便指示不再把该载体服务的流向下游转送到下游网络实体或移动终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接收的指示服务质量属性的信息指示所述多个分组流的每一个的服务质量属性和分组流的组合的服务质量属性。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步骤:把至少一个所选择的载体服务的流转换为可以在从服务质量管理功能获得的服务质量限制之内传送的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换包含转换流的比特率、转换编解码器类型、空间或时间分辨率、和从多层到单层流以及从恒定比特率到可变比特率流或反之中的至少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实体自身是具有服务质量管理功能的无线接入网的实体或具有服务质量管理功能的核心网络的实体。
18.一种用于把多播或广播服务从服务中心提供到移动终端的网络实体,其中以每个经由单载体服务传送的多个分组流的形式提供所述多播或广播服务,所述网络实体包含:
用于提供服务质量管理功能的装置;
用于接收指示属于该多播或广播服务的载体服务以及由载体服务传送的分组流所要求的或由其分组流组合所要求的服务质量属性的信息的装置;
用于建立包含所接收的信息的服务上下文的装置;
用于从服务质量管理功能获得指示对于该网络实体的每个下游接口的下游数据传送可用的服务质量的服务质量限制的装置;
用于根据存储在服务上下文中的有关服务质量属性的信息、以及有关属于该多播或广播服务的载体服务的信息来从属于该多播或广播服务的所述载体服务中选择其流可以在所获得的服务质量限制之内传送的那些载体服务的装置;
用于建立至少一部分所选择的载体服务的装置,其中对于建立的每个载体服务,建立该网络实体和上游网络实体之间的链路;以及
用于经由相应链路把每个建立的载体服务的分组流转送到移动终端的装置。
19.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含服务中心、至少一个接收多播或广播服务的移动终端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实体。
CN2005800206465A 2004-06-21 2005-06-17 多载体多播/广播服务的自适应可扩展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Active CN19981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4014494A EP1610492B1 (en) 2004-06-21 2004-06-21 Adaptive and scalable qos architecture for multiple-bearer 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s
EP04014494.1 2004-06-21
PCT/EP2005/006567 WO2005125095A1 (en) 2004-06-21 2005-06-17 Adaptive and scalable qos architecture for multiple-bearer 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8184A CN1998184A (zh) 2007-07-11
CN1998184B true CN1998184B (zh) 2010-11-17

Family

ID=34925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06465A Active CN1998184B (zh) 2004-06-21 2005-06-17 多载体多播/广播服务的自适应可扩展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957738B2 (zh)
EP (1) EP1610492B1 (zh)
JP (2) JP2008503946A (zh)
CN (1) CN1998184B (zh)
AT (1) ATE359636T1 (zh)
DE (1) DE602004005842T2 (zh)
WO (1) WO20051250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519344T1 (de) * 2004-06-21 2011-08-15 Panasonic Corp Adaptive und skalierbare dienstqualitätsarchitektur für einzelträger- multicast/broadcast-dienste
KR101189945B1 (ko) * 2005-08-23 2012-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mbms서비스 전송방법
JP4578414B2 (ja) * 2006-01-23 2010-11-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階層符号化マルチキャスト通信システム
US8560651B2 (en) * 2006-03-07 2013-10-1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reaming user-customized information
CN101106515B (zh) * 2006-07-10 201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网络中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
KR100842285B1 (ko) * 2006-12-08 2008-06-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액세스 네트워크에서의 자원 관리 및 호 수락 제어 시스템및 그 방법
KR101398908B1 (ko) * 2007-05-22 2014-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아이피를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이동성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409951B (zh) * 2007-10-11 201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承载建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227150B (zh) * 2008-04-30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处理的方法、通信系统和移动性管理网元
EP2139179A1 (en) * 2008-06-26 2009-12-30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state information
CN101662726B (zh) * 2008-08-26 2014-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统计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收视量的方法、网元和系统
JP5550297B2 (ja) 2009-10-02 201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982888B2 (en) 2010-10-18 2015-03-1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ervice data flow detection in a conforming 3GPP access network having a packet modification function
US9392576B2 (en) 2010-12-29 2016-07-1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for tranporting a plurality of media streams over a shared MBMS bearer in a 3GPP complian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42291B2 (en) 2010-12-29 2015-05-2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for assigning a plethora of group communications among a limited number of pre-established MBMS beare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61419B2 (en) 2010-12-29 2014-10-1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for binding and unbinding a MBMS bearer to a communication group in a 3GPP compliant system
US20130010622A1 (en) * 2011-07-05 2013-01-10 Tait Limited Multiple bearer radio systems
US8934423B2 (en) * 2011-09-13 2015-01-13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for managing at least one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bearer
US8861438B2 (en) 2011-11-15 2014-10-1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Preserving user-differentiated quality of service for mobile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ommunications made using a shared connection point
US8867425B2 (en) 2012-12-21 2014-10-2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coverage boost
US9042223B2 (en) 2012-12-21 2015-05-2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US9167479B2 (en) 2013-03-15 2015-10-2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eued admissions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86067B2 (en) * 2013-12-30 2016-07-05 Sonic Ip,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laying adaptive bitrate streaming content by multicast
GB2525195A (en) * 2014-04-15 2015-10-21 Vodafone Ip Licensing Ltd Routing scheme switching
US10264296B2 (en) * 2015-02-27 2019-04-16 Sony Corporation Reception apparatus,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US10999330B2 (en) * 2017-02-10 2021-05-04 Apple Inc. Management of voice services for user equipments in coverage enhancement (CE) mode B
CN117042056A (zh) 2017-10-26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协商技术
CN114600429B (zh) * 2019-10-31 2024-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用于多播/广播的自适应数据无线承载映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19860A1 (en) * 2001-08-29 2003-03-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casting in a umts network
WO2003063439A2 (en) * 2002-01-23 2003-07-31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A method for enforcing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end-to-end negotiation protocol (e2enp) aiming qos support for multi-stream and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97031D2 (de) * 2001-10-19 2004-10-14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ein Mobil-Kommunikationsnetz zur Bereitstellung von Multicast-und/oder Broadcastdiensten
JP4029670B2 (ja) * 2002-06-11 2008-01-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における輻輳制御方法並びにシステム
KR20030097559A (ko) * 2002-06-22 2003-12-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방법
EP1547404A1 (en) * 2002-09-20 2005-06-29 Nokia Corporation Multicast transmiss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ATE344600T1 (de) * 2003-01-10 2006-11-15 Evolium Sas Dienstqualitätsoptimierung in einem paketvermittelnden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US7515872B2 (en) * 2003-05-09 2009-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istributed Caching and Re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in a Wireless Data Network
KR100964679B1 (ko) * 2003-08-19 2010-06-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미디어 방송 멀티 캐스트서비스에서 무선자원제어연결 모드 단말을 집계하는 방법
CN100499456C (zh) * 2004-04-14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会话开始方法
US7580388B2 (en) * 2004-06-01 2009-08-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messages on common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19860A1 (en) * 2001-08-29 2003-03-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casting in a umts network
WO2003063439A2 (en) * 2002-01-23 2003-07-31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A method for enforcing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end-to-end negotiation protocol (e2enp) aiming qos support for multi-stream and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AND SYSTEM ASPECTS.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MBMS)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AND SYSTEM ASPECTS.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MBMS) Architectural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 TS 23.246 V6.2.0.2004,参见第25页第6行-第26页第20行,第27页第8行-第31页第22行. *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AND SYSTEM ASPECTS.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MBMS)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AND SYSTEM ASPECTS.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MBMS)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 TR 23.846 v6.1.0.2002,参见第19页第14-20行,第20页第8-15行,第27页第33-35行,第28页第21-22行,第29页第16行-第30页第14行,第93页第2-9行、图1. *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AND SYSTEM ASPECTS.Quality of Service (QoS) concept and architecture TS 23.107 v6.1.0.2004,参见第11页第32行-第14页第1行. *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AND SYSTEM ASPECTS.Quality of Service (QoS) concept and architectureTS 23.107 v6.1.0.2004,参见第11页第32行-第14页第1行.
Architectural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TS 23.246 V6.2.0.2004,参见第25页第6行-第26页第20行,第27页第8行-第31页第22行.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TR 23.846 v6.1.0.2002,参见第19页第14-20行,第20页第8-15行,第27页第33-35行,第28页第21-22行,第29页第16行-第30页第14行,第93页第2-9行、图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10492B1 (en) 2007-04-11
EP1610492A1 (en) 2005-12-28
DE602004005842T2 (de) 2007-09-20
ATE359636T1 (de) 2007-05-15
US7957738B2 (en) 2011-06-07
JP2012029300A (ja) 2012-02-09
WO2005125095A1 (en) 2005-12-29
DE602004005842D1 (de) 2007-05-24
US20080293428A1 (en) 2008-11-27
CN1998184A (zh) 2007-07-11
JP2008503946A (ja) 2008-02-07
JP5443449B2 (ja)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8184B (zh) 多载体多播/广播服务的自适应可扩展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CN1998195B (zh) 单载体多播/广播服务的自适应可扩展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US7899391B2 (en) Support of mobile terminals in a multicast or broadcast servic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bearers
CN104272706A (zh) 用于通信网络中应用感知准入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11737A (zh) 在通信网络中的多重多媒体数据流递送
CN1739310B (zh) 用于控制分组传输的分组业务系统和方法
EP168673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QoS management in multicast multimedia services, related network, terminal for use in that network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Falik et al. Transmission algorithm for video streaming over cellular networks
Oh et al. Policy-based congestion control in WCDM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for end-to-end QoS
Pliakas et al. End-to-End QoS issues of MPEG4-FGS video streaming traffic delivery in an IP/UMTS network
Raitola Quality of service in mobile networks
Gomes Optimização de recursos para difusão em redes de próxima geração
De Angelis et al. The impact of revenues on delivering differentiated ip multimedia services in wired/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6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08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Patentee after: Sun patent hosting Co.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