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2056A - 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2056A
CN1992056A CNA2006101703048A CN200610170304A CN1992056A CN 1992056 A CN1992056 A CN 1992056A CN A2006101703048 A CNA2006101703048 A CN A2006101703048A CN 200610170304 A CN200610170304 A CN 200610170304A CN 1992056 A CN1992056 A CN 1992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format
district
recor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703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川昭人
能弹长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92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2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09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0/00115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record carrier stores a unique medium identif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78Physical format specifications of the record carrier, e.g. compliance with a specific standard, recording density, number of layers, start of data zone or lead-ou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85Status of the record carrier, e.g. space bit maps, flags indicating a formatting status or a write permiss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88Formatting by padding empty spaces with dummy data, e.g. writing zeroes or random data when de-icing 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配置来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包括:第一区(2105、2106),其存储指示当前格式化区的范围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二区(2107、2108),其存储指示在先格式化区的范围的第二信息。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可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和用于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可记录大量如视频信号等的信息的记录介质,DVD(数字多功能盘)已经流行。随着可重写记录介质如对作为只读介质的DVD-ROM具有高兼容性的DVD-RW的流行,在家使用播放器来在DVD上记录广播视频数据、编辑该视频数据以及观看该视频数据成为可能。可重写记录介质需要保持管理信息来管理用户数据的记录状态,并且在数据区的内圆周侧或外圆周侧确保用于记录管理信息的可记录管理区。在参考文献如申请号为2000-285462的日本专利申请(参考文献1)和ECMA-338中公开了这种结构。这些介质需要以在开始记录用户数据之前的盘的使用方法来格式化,并且当要改变该使用方法时还需要格式化。这种格式化耗费很长时间。
如上面参考文献1中所描述的技术中,在使用盘时传统的可重写记录介质需要格式化,并且该格式化耗费很长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允许通过简化格式化方法来在很短时间内进行格式化的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在该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信息记录介质包含:第一区,其存储指示当前格式化区的范围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二区,其存储指示在先格式化区的范围的第二信息。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信息记录方法是指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方法,该信息记录介质配置来重写信息,并且独立地包含:存储用户信息的第一区;和第二区,其存储包括了指示针对该用户信息的格式化区的信息的管理信息,所述信息记录方法包含:格式化所述第一区的步骤;以及格式化所述第二区的步骤。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种特征的总体架构。提供附图及其相关描述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和重放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和重放系统的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光盘设备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光盘的信息记录层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光盘的导槽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光盘的布局的示图;
图7是示出在根据实施例的光盘的内圆周侧上的详细布局的示图;
图8是示出在根据实施例的光盘的外圆周侧上的详细布局的示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光盘的凸纹区(系统导入区)和可重写记录区(数据导入或导出区)的物理规范的表;
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BCA区的结构的示图;
图11是示出记录在根据实施例的BCA区上的信息实例的表;
图1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BCA记录的规范类型和盘类型的详细情况的示图;
图13A和13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凸纹区的格式信息的表;
图14A到14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可记录管理区的格式信息的表;
图1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管理带的详细情况的示图;
图1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导入记录管理信息的详细情况的表;
图1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记录管理信息的结构的表;
图18A到18D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记录管理信息的字段0的详细情况的表;
图19A和19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盘状态和填充状态管理信息的详细情况的示图;
图2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记录管理信息的字段1的详细情况的表;
图21A和21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记录管理信息的字段3的详细情况的表;
图2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数据段结构的示图;
图2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盘状态改变的示图;
图2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盘的空状态的示图;
图2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盘的中间记录状态的示图;
图26是示出根据实实力的盘的完成状态的示图;
图27是根据实施例的导出块大小;
图28是示出对根据实施例的未记录盘的记录顺序的示图;
图2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完全格式化的顺序的示图;
图3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快速格式化的顺序的示图;
图31是示出扩展格式化的顺序的示图;
图3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快速格式化的另一顺序的示图;
图3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快速扩展格式化的顺序的示图;
图3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快速扩展格式化的另一顺序的示图;
图3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封闭顺序的示图;
图3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完全擦除格式化的顺序的示图;
图3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管理带格式化的顺序的示图;
图3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使用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的完全格式化顺序的示图;
图3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使用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的扩展格式化的顺序的示图;
图4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使用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的快速格式化的顺序的示图;
图4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使用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的快速格式化的另一顺序的示图;
图4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使用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的快速扩展格式化的顺序的示图;
图4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使用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的快速扩展格式化的另一顺序的示图;
图4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用于在完全格式化时擦除旧导出块的顺序的示图;
图4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用于在完全格式化时擦除旧导出块的另一顺序的示图;
图4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用于在完全格式化时擦除旧导出块的另一顺序的示图;
图4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用于由光盘设备自动扩展格式化带的顺序的示图;
图4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层盘的示图;
图49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双层光盘的信息记录层的示图;
图50是示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双层光盘的内圆周侧上的详细布局的示图;
图51是示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双层光盘的外圆周侧上的详细布局的示图;
图52是示出所述双层光盘的中间记录状态的示图;
图53是示出所述双层光盘的完成状态的示图;
图54是示出所述双层光盘的中间可记录管理区的扩展的第一示图;
图55是示出所述双层光盘的中间可记录管理区的扩展的第二示图;
图56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双层光盘的格式化带物理扇区号的存储顺序的示图;
图57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双层光盘层0的格式化带物理扇区号的使用顺序的示图;
图58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双层光盘层1的格式化带物理扇区号的使用顺序的示图;
图59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双层光盘层1的连续记录带最外圆周物理扇区号的使用顺序的示图;
图60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记录管理信息的字段3的详细情况的表;
图61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层光盘层0的格式化带物理扇区号的使用顺序的示图;
图62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层光盘层1的格式化带物理扇区号的使用顺序的示图;以及
图6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双层光盘层1的连续记录带最外圆周物理扇区号的使用顺序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一般而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配置来记录信息的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包含:
第一区,其存储指示当前格式化带的范围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二区,其存储指示在先格式化区的范围的第二信息。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光盘记录和重放系统)
图1和图2是每一个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和重放系统的功能块的框图。
在图1中示出的信息记录和重放系统包含:作为介质的光盘10,其用来记录和重放如视频数据、用户数据等信息;光盘设备12,其在光盘10上记录信息并从光盘10重放信息;和主机单元14,其向光盘设备12发布命令来通过光盘设备12从光盘10读出需要的信息并重放视频数据、向用户展现信息等。
如图1所示,设备16如光盘记录器或播放器合并了光盘设备12和主机单元14。主机单元14包含:CPU(中央处理单元);用作工作区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如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ROM)、闪速存储器等,其记录和保持设置参数和即使电源关断后也应当保持的各种其它数据。这些存储器记录各种响应于用户请求而执行的程序、处理需要的数据、文件管理需要的文件系统等。例如,这些存储器存储DVD视频格式的UDF桥文件系统、DVD视频记录格式的UDF文件系统、下一代视频格式的UDF文件系统、下一代视频记录格式的UDF文件系统、应用软件等。
另一方面,在使用个人计算机等的系统中,个人计算机用作主机PC 18,如图2所示。通过执行OS(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如写软件、视频重放软件等来向光盘设备12发布指令。
(光盘设备)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设备的框图。
该光盘设备把从拾取头(PUH)发射的激光束聚焦到光盘10的信息记录层上来执行信息的记录和重放。由光盘10反射的光束穿过FUH致动器22的光学系统,被光电检测器(PD)24检测为电信号。由前置放大器26放大检测到的电信号并输出到伺服电路28、RF信号处理电路30和地址信号处理电路32。伺服电路28产生被输出到PUH致动器(聚焦、寻道和倾斜致动器)22中的聚焦伺服信号、寻道伺服信号、倾斜伺服信号等。在读取RF信号处理电路和地址信号处理电路32中记录的数据、地址信号等时的解调方法包括薄片法和PRML(部分响应最大似然)法。该光盘设备根据由要进行记录和重放的光盘10以及PUH致动器22所形成的聚焦的射束点大小来选择最佳解调方法。薄片法包括:对重放信号应用线性波形均衡化之后对信号二进制化的方法;由称作限制均衡器的非线性均衡器对信号均衡化之后对信号二进制化的方法,所述限制均衡器把重放信号的低频率、高幅度成分限制到恒定值;等等。
对于PRML方法,根据重放信号的频率特性来选择最优PR集合例如PR(1,2,2,21)、PR(1,2,1)、PR(1,2,2,1)、PR(3,4,4,3)等。地址信号处理电路32通过处理被检测信号读出指示在光盘上的记录位置的物理地址信息,并把该物理地址信息输出到控制器34。控制器34根据该地址信息在期望位置读出数据如用户数据等或在期望位置记录数据。在此情况下,记录信号处理电路36把数据调制成适合于光盘记录的记录波形控制信号。LD驱动电路(LDD)38根据该信号控制在PUH致动器22中的激光二极管(LD)以发射激光束,从而在光盘10上记录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波长为405±15nm。另外,用来把具有上述波长的光束聚焦到在PUH致动器22中的光盘上的物镜NA值是0.65。作为在紧接光束进入物镜之前的入射光束的强度分布,当中心强度=“1”时在物镜周边(孔径边界位置)的相对强度称为“RIM强度”。HD DVD格式的RIM强度值被设置在55%到70%的范围内。这时在PUH致动器22中波前像差的量根据使用的波长λ在光学上设计成等于0.33λ(0.33λ或更小)。
(光盘)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的信息记录层的示图。图5是示出在图4中所示的放大部分的示图。
该实施例将主要说明每张光盘有一个信息记录层的情况。然而,如果有多个信息记录层,也可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在此情况下,扩展超过多层的数据区可认为是单个数据区。图9示出本发明光盘的凸纹区和可重写记录区的物理规格。注意在“旋转控制方法”的行中“CLV”是“恒定线速度”的缩写,表示维持线速度恒定的旋转控制方法。“ETM”(8到12调制)是调制方法之一,是在记录信号时把每8个信息位信号转换成带冗余的12个信道位的方法。与其中信号位直接记录在光盘上的情况相比,具有冗余大大提高了信息记录和重放的可靠性。
如图5所示,在光盘的信息记录层上形成用作信息记录和重放的导槽的凹凸即沟槽。在图5中,从光线入射侧观察的前部称为沟槽,而后部称为槽岸。盘包括仅在沟槽上记录数据的盘、仅在槽岸上记录的盘以及既在沟槽也在槽岸上记录的盘。而且,导槽沿径向以正弦波形摆动。由切换正弦波的相位来记录指示信息记录区上物理位置的物理地址信息和盘的独有信息。摆动调制区包含93个摆动里的16个摆动,与要记录在一个摆动信号里的信息的1位相对应的一个符号包含4个摆动。摆动形状并不特别局限于此,但除非另有规定,仍将参考这个值来描述。
(信息区的布局)
图6示出信息记录层的布局。该层的区配置从内圆周侧划分成BCA(烧录区)区、系统导入区、数据导入区(导入可记录管理区)、数据区和数据导出区(导出可记录管理区)。BCA区提前记录通过在基底上开槽、剥离反射膜或改变记录介质所形成的BCA标记。所述BCA标记是一种梳状标记,该BCA标记被沿着光盘的圆周方向调制,并以沿径向排列多段相同信息来定义。以使用RZ调制方法的调制来记录BCA码。具有窄脉冲宽度(=低反射率)的脉冲必须比该已调制的BCA码的信道时钟宽度的一半要窄。由于BCA标记具有沿径向相同的形状,因此通过聚焦而无需任何寻道就可重放信息。
系统导入区以凸纹凹坑记录信息。该信息是光盘的管理信息,如盘的标识信息、数据区大小等。在该区中的凸纹凹坑的最短标记长度采用数据区长度两倍的值。因此使用PRML方法重放该数据区,但即使使用薄片法也可解调在系统导入区中的信息,从而提高读取信息的可靠性。由于系统导入区记录管理信息来作为读取盘的信息、版权管理信息等的基础,因此提高系统导入区的读取可靠性很重要。
与在数据区中一样,在每个可记录管理区上也形成用作导槽的沟槽。该区以与数据区相同的密度记录信号。在该区中分配了测试写入区、用于识别数据区的记录状态的管理带、用于DPD寻道的寻道越程区等等。该数据区记录如视频数据、用户数据等数据。
(详细布局)
图7和图8示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的内圆周侧和外圆周侧上信息区的详细布局的实例。在最内圆周侧分配BCA区(未示出)。邻近BCA区分配系统导入区。该系统导入区被划分成初始带、缓冲带和控制数据带,并且控制数据带存储格式信息。在数据导入区中分配保护带和测试区(616个物理段(PS)块)、管理带(500个PS块)、格式信息记录带(7个PS块)和基准码记录的(1个PS块)。保护带记录空数据或保持不记录以进行DPD寻道的越程测量以及避免记录错误。测试带用来在光盘上记录管理信息或用户信息之前进行测试写入来对记录波形最优化。管理带记录用来管理记录在数据区上的数据的状态的管理信息。格式信息记录带既可由记录器/播放器也可由播放器使用,且记录指示盘记录状态的格式信息。当在本发明的光盘中的格式信息记录带记录给出的规定数据时,该光盘可由播放器重放。当该格式信息记录带保持不记录或记录空数据、没有任何规定标志的数据等时,该区指示播放器不能重放该盘。
在数据导出区中分配两个保护带和一个测试带,如图8中所示。在内圆周侧的保护带可记录数据来进行DPD寻道的越程测量,但在外圆周侧的保护带总保持不记录。
(BCA的内容)
图10示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的BCA区中记录的信息内容。BCA数据具有两个BCA前同步码73和74、两个后同步码76和77以及BCA数据区(BCAA)78和79。BCA数据区(BCAA)78和79的每一个附加BCA检错码EDCBCA 80和BCA纠错码ECCBCA,并且在这些区之间分配BCA结合区75。另外,每4个字节插入1字节的同步字节SBBCA 83或再同步字节RSBCA 84。BCA前同步码73和74具有4字节的结构并全部记录“00h”。紧接在每个BCA前同步码73和74之前分配同步字节SBBCA 83。在BCA数据区(BCAA)78和79的每一个中设置76个字节。BCA后同步码76和77具有4个字节的结构,并全部记录重复字样“55h”。BCA结合区75具有4个字节的结构,并全部记录重复字样“AAh”。
BCA数据区记录一段或多段信息来具有作为一个单元的BCA记录。要被记录的信息例如是盘的标识信息或复制控制信息。图11示出代表盘标识信息的BCA记录的实例。在头2个字节中记录代表该BCA记录的类型(表示信息、复制控制信息等)的BCA记录标识符。接着记录指示其格式的BCA记录的版本号(1字节)。确定BCA记录的大小的数据长度(1字节)记录在版本号之后。该长度不包括从BCA记录标识符到作为BCA记录头的数据长度的4个字节。
接着,记录1字节规范类型和盘类型。规范类型是代表盘格式和只读类型、一次写入型等的标识符。在盘类型中为每一位分配信息,如图12所示。盘类型的最重要位记录极性标识符,其指示记录标记(凹坑)的反射系数比无标记(凹坑)部分要高(低到高记录)还是低(高到低记录),并且下一位记录这样的标识符,其指示该盘是否是针对各层具有不同格式的孪生格式(TF)盘。当TF盘标识符是0(二进制)时,指示该盘不是TF盘;当该标识符是1时,指示该盘是TF盘。另外,记录了1字节扩展部分版本和扩展盘类型,并保留最后1字节。盘类型和扩展盘类型的保留字节可存储寻道极性信息、信息记录层的数目等。
由于BCA存储这些信息,因此可由对在盘最内圆周侧的BCA区应用聚焦伺服系统来进行重放。另外,可根据重放结果立即确定盘的格式、类型、信号极性等。之后,可加速对访问期望层的数据区和可记录管理区的处理。
(系统导入区的格式信息的内容)
图13A示出为层0提供的系统导入区的格式信息的内容。
规范类型是代表盘格式以及只读类型、一次写入型、可重写型等的标识符。部分版本是格式的版本管理信息。盘大小记录指示该盘直径的信息。例如,盘大小对12cm盘记录0000b,或对8cm盘记录0001b。最大传送速率记录必要时需要正常重放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的最大传送速率。盘结构记录:该格式的层数目,指示在每层上的轨道是从内圆周侧向外圆周侧延伸还是从外圆周侧向内圆周侧延伸的信息,以及指示该层为只读类型、一次写入型还是可重写型的信息。注意层的数目不是盘的层数而是格式的数目。记录密度记录代表在盘切向上的密度和轨道间距的信息。数据区结构记录数据区默认的开始和结束地址。BCA标识符记录指示BCA存在/不存在的信息。可记录速度标识信息记录代表允许在盘上记录的记录速度的信息。扩展部分版本记录部分版本的扩展信息。最大重放速度记录需要正常重放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的最大线速度。层信息记录在层0和层1上分配的盘类型。
标记极性信息记录指示记录标记的反射系数比未记录部分高还是低的信息。如果该信息记录00000000b,则其指示记录标记的反射系数比未记录部分高;如果该信息记录10000000b,则其指示记录标记的反射系数比未记录部分低。标准速度信息记录标准记录速度。例如,在本实施例的光盘中,标准记录速度是6.6m/s。接着,边缘强度信息在确定后面将描述的记录波形信息时记录PUH边缘强度的值。重放功率信息指定在重放数据区时需要的重放功率的值。
有效记录速度信息记录由该盘支持的所有实际记录速度值。数据区反射系数指示在数据区上记录数据之后的反射系数。在此情况下,如果标记极性信息是00000000b,则数据区反射系数记录标记部分的反射系数;如果该信息是10000000b,则数据区反射系数记录无标记(空白)部分的反射系数。
推挽信号幅度信息记录由求和信号对推挽信号标准化所获得的值,以及指示被记录或重放的轨道的轨道信息。如果该轨道信息是0b,则在沟槽上执行信号的记录或重放;如果是1b,则在槽岸上执行信号的记录或重放。轨道上信号信息记录由系统导入区的最大反射水平对未记录部分的求和信号水平标准化所获得的值。例如在盘具有两个记录层的情况下,层0存储从盘表面观察在前面的层的信息,而层1存储在后面的层的信息。如果盘只有一个记录层,则层0存储信息,而层1全部填充“0”数据。
记录波形信息记录由盘供应商推荐的最佳记录波形信息。该信息包括记录波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功率值,第一个、中间的以及最后的脉冲的开始和结束位置的值,等等。
图13B示出数据区结构的详细内容。数据区结构记录数据区的起始物理扇区号(PSN)和可记录区最大物理扇区号(PSN)。注意数据区的起始物理扇区号在单层盘情况下是30000h。并且,在双层盘的情况下该号是40000h。这是因为双层盘具有许多保护带来防止两个层互相干扰的层间串扰的影响。在单层盘的情况下,层0的可记录区物理扇区号(PSN)全部填充“0”数据。
(可记录管理区的格式信息的内容)
图14A示出要记录在可记录管理区的格式信息记录带中的格式信息。当光盘设备在盘上记录信息时,在可记录管理区中记录该信息。注意,除开数据区结构信息和边界带的起始物理扇区号以外,多段信息记录了与在系统导入区的格式信息中的值相同的值。
图14B示出在可记录管理区的格式信息中的数据区结构的内容。该数据区结构记录数据区的起始物理扇区号(PSN)和格式带(后面将描述)的结束物理扇区号(PSN)。在双层盘的情况下,数据区结构还存储层0的格式带的结束物理扇区号(PSN)。该值对中间可记录管理区(后面将描述)的扩展命令产生响应而变化。在单层盘的情况下,该字段全部填充“0”数据。与在系统导入区的格式信息不相同,记录了在完成状态瞎的光盘的格式带的结束物理扇区号(PSN)。在该格式带中记录用户数据,并且在格式带之外不记录数据或者如果存储了旧数据则指保持不擦除。因此,该光盘设备可由重放该信息来检测光盘的信息可读范围。当格式带的结束物理扇区号(PSN)全部填充“0”数据时,光盘设备可确定该光盘没有封闭,即该光盘不是完成状态。
图14C示出在可记录管理区的格式信息中边界带的起始物理扇区号(PSN)的详细情况。当光盘在数据区中具有多个加边区即格式带时,边界带由边界外和边界内构成。记录了边界外的起始物理扇区号(PSN)和边界内的起始物理扇区号(PSN)。另一方面,当禁止下一边界区产生时边界内的起始物理扇区号全部填充“0”数据。在光盘在数据区中只具有一个格式带的情况下,边界外的起始物理扇区号记录导出块的起始物理扇区号。在此情况下,如果该字段全部填充“0”数据,则指示该盘没有封闭,即该盘不是完成状态。
(管理带)
图15示出管理带的配置。管理带的第一个块记录导入记录管理数据。管理带的接下来的127个块分配了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剩余区分配记录管理带。注意导入记录管理数据是当光盘设备第一次在管理带中记录数据时记录的信息。该数据被分成保留字段和ID字段,分别记录作为执行记录的该光盘设备供应商的识别号的记录器/播放器供应商识别号,和该设备的序列号和型号,如图16所示。光盘设备在盘唯一号中记录对每个盘是唯一的号。
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在需要时记录记录管理数据(RMD)的副本。例如,当在记录管理带中对RMD记录预定的次数或在格式化操作、弹出操作或卸载操作时,记录副本。因此,在传统DVD-RW等中,PMA(程序管理带)被分成两个区,其记录管理信息的不同类型(格式2、格式3等)。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两端管理信息都具有相同内容,因此盘的状态可在整体方式下管理,并且最后的RMD的搜索时间几乎与现有技术的搜索时间相同。
在记录管理带中记录指示数据区的记录状态的记录管理数据(RMD)。注意,多个RMD作为一组来管理。该组以除开RMD组信息的RMD号之外的相同内容来记录RMD。对每个组更新RMD的信息。因此,即使当在该组中的一些RMD由于缺陷而不能读出时,也能从其余RMD读出正确的数据。该组的记录位置是对每个组分配的号,如#0,#1,#2,……。
图17示出记录管理数据的结构。该记录管理数据由32个物理扇区构造,并且第一扇区是保留字段。下一个和之后的字段是为每一项分配的号,并且记录了不同种类的信息。
图18A示出了字段0的信息。RMD记录格式标识符记录指示该RMD的数据记录格式的信息。盘状态信息记录在图19A中所示的信息。例如,如果盘状态信息是00h,则表示没有记录数据区数据或没有形成有效格式带。如果盘状态信息是03h,则表示该盘是一次写入型盘,并且被最终完成。如果盘状态信息是08h,则表示该盘已经以驱动唯一模式被记录。如果盘状态信息是11h,则表示该盘正被格式化。如果盘状态信息是12h,则表示该盘是可重写型,并被封闭。如果盘状态信息是13h,则表示该盘是可重写型,数据记录在数据区上,并且没有封闭。在各个状态中指示记录禁止的信息被分配给80h、92h和93h。
图18B示出在记录管理数据中数据区结构的详细情况。这些字节记录与在系统导入区的格式信息的数据区结构中相同的值。
图18C示出更新的数据区结构的内容。更新的数据区结构记录在格式化、封闭或擦除时这些值改变之后数据区结构的值。尤其是,在盘处于完成状态的情况下,更新的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PSN)存储格式带的结束物理扇区号。另一方面,在盘处于中间记录状态的情况下,更新的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PSN)存储00h或数据区的最大物理扇区号。在双层盘的情况下,更新的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还存储层0的更新的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PSN)。该值响应于中间可记录管理区(后面将描述)的扩展命令来改变。盘更新标识符是指示当数据区结构改变时的状态的信息。当数据区结构在格式化时改变的情况下,盘更新标识符记录1h;或者当它在封闭时改变的情况下,该标识符记录2h。
图19B示出填充状态管理信息的内容。对该填充状态管理信息的各个位分配了光盘各个区。每个位存储这样的信息,其指示在所关心的区上是否记录了一些数据而不考虑填充即有效的或空的数据。如果该位是1b,则表示该区确实已经填充。如果该位是0b,则表示该区未被记录或填充的信息丢失。
例如,由于本发明的光盘可根据该管理信息来确定在记录管理带或可记录管理区中格式信息的记录状态,因此在快速格式化(后面将描述)时可立即确定是否要覆写可记录管理区的格式信息。因此,可缩短格式化需要的时间。虽然没有示出,但是填充状态管理信息的下一位可存储记录内容管理信息。类似于填充状态管理信息,针对每一位,对记录内容管理信息的每一位分配了光盘的每个区,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记录管理带、格式信息、基准码信息等。如果该位是1b,则表示该区记录有效数据;或者如果该位是0b,则表示该区没有记录数据或记录的是无效数据如空数据等。
图18D示出测试带布局信息的内容。测试带的位置可根据扩展或移动而改变。因此,该字节记录测试带(内圆周侧测试带、外圆周侧测试带或扩展测试带)的最后的起始物理扇区号和结束物理扇区号或者该区的最后的大小。以这种方式可快速恢复测试带。
RMD组信息记录RMD组的大小和指示在该组中的RMD次序的信息。例如,如果RMD组包括5个RMD,则大小是5,第一个RMD的次序是1,接下来的RMD次序是2。每记录一次新RMD则RMD更新计数器增加1。因此,对应于该计数器最大值的RMD和RMD组与最后的RMD和RMD组相对应。
当前RMD组位置信息指示最后的RMD组的地址或号。使用该当前RMD组位置信息和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可快速找到最后的RMD。即,首先重放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来读出最后RMD的当前RMD组位置信息,控制跳转到那里,并且从那里找到记录在记录管理带上的真实的最后RMD。每擦除一次RMD则RMD擦除操作计数器增加1。RMD组缺陷信息是指RMD组的缺陷状态的位图。对该信息的每个字节分配RMD组的号,并且如果找到有缺陷的RMD组,则相应位从0b变成1b。
注意,有缺陷的RMD组表示该组的5个RMD中有3个不可读。可代替对RMD组而对每个RMD记录该信息。在此情况下,为各个字节分配在管理带中的所有RMD,并且当给出的RMD有缺陷时,相应位可从0b变成1b。在此情况下,随后可确定在该组中有多少RMD有缺陷而阻止了对RMD组的使用。在任一种情况下,对应于缺陷信息的位=1b的RMD组或RMD信息作为低可靠性信息来处理,且当确定给出的RMD组有缺陷时,使用下一个RMD组。
图20示出字段1的信息。字段1记录其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光盘设备的信息、使用的测试带的信息和其允许以对驱动唯一的格式来记录的记录波形信息。这些信息段每256字节进行结合,并命名为如#1和#2。虽然未示出,但是这些结合体到#4都是可用的,其余字节保留。为内圆周测试带、外圆周测试带和扩展测试带独立地准备测试带使用地址信息。测试带使用地址信息记录有该设备使用的测试带的最后地址,或记录当该设备没有使用任何测试带时已经存储的地址信息,并在测试带使用标识符中记录0。在其中没有扩展扩展测试带的状态下,扩展区使用地址全部记录“0”数据。
图21A示出字段3的内容。字段3记录了格式化操作状态的管理信息和数据区的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格式化操作码记录了图21B中示出的信息。如果格式化操作码是00b,则可确定未执行格式化操作。如果格式化操作码是01b,则可确定正在执行完全格式化操作。
在本发明的光盘中,除了完全格式化和扩展格式化之外还增加了通常认作独立操作的管理带擦除格式化和完全擦除格式化,并使用一种RMD在整体方式下管理。与传统DVD-RW不同的是,以这种方式可不切换格式化类型来记录数据。
同样,图21B示出记录信息1和记录信息2的内容。记录信息1存储格式化操作的起始物理扇区号(PSN),记录信息2存储要被格式化的区大小或结束标记块的起始物理扇区号(PSN)。
当前格式带起始物理扇区号存储了数据区中的格式带的起始物理扇区号。当在数据区中形成格式带时,当前格式带起始物理扇区号对单层盘记录地址“30000h”,对双层盘记录“40000h”等,并当没有形成格式带时全部填充“0”数据。当前格式带最后物理扇区号(PSN)存储了在数据区中的格式带的最后物理扇区号(PSN)。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PSN)存储了之前格式化带的最后物理扇区号(PSN)。
在双层盘的情况下,对各个盘单独地存储这些号。另外,在双层盘的情况下,当层1的内圆周侧从数据导出区连续记录时,即当盘处于完成状态时,也存储层1的格式带的最外圆周物理扇区号(PSN)即层1的格式带起始物理扇区号(PSN)。
因此,在扩展当前格式带时,如果其大小比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PSN)小,则可跳过数据区的空记录(后面将描述)。
(记录数据的结构)
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要被记录的数据的结构。记录数据在被分割成数据段时被管理。每个数据段物理上对应于物理段(PS)块,并在光盘上的一个PS块的范围内记录针对一个数据段的数据。数据段包括VFO、数据字段、后同步码(PA)、保留字段和缓冲字段。VFO记录了用来在重放时稳定地提取数据时钟的固定连续样式。后同步码是指示数据结束的特殊样式,并且缓冲字段是当PS块被互相重叠地记录时作为数据字段防毁字段来分配的。数据字段由32个扇区构成,每个扇区具有数据ID及其检错码(IED)、主数据及其检错码(EDC)。主数据存储如前述的管理信息、用户数据等的数据。数据ID存储管理信息如记录类型、区类型、数据类型和层号,并且数据帧号作为序列号分配给每个扇区。
注意区类型代表该扇区的属性并由例如2个字节来定义。如果区类型是00b,则代表数据区属性;如果区类型是01b,则代表导入管理区属性;如果区类型是10b,则代表导出管理区属性;如果区类型是11b,则代表中间管理区属性。数据类型代表该扇区的数据类型。例如,假设数据类型以1字节定义。如果数据类型是0b,则表示主数据是正常数据。另一方面,如果数据类型是1b,则表示主数据是由光盘设备自动记录的用于填充的空数据。
(盘的状态改变)
图23示出格式化类型和盘的状态改变。一开始,盘未受到任何记录,即处于空的状态。由于以整体方式来管理格式信息,因此本发明的光盘可不经格式化而进行信息记录。然而,为了在盘上没有间断地记录数据,记录起始位置固定在数据区的头,并且在连续的地址进行附加的记录。
当在盘上记录信息时,盘状态成为中间记录状态。在中间状态下,允许数据的附加记录、在已记录区上的覆写记录、快速扩展格式化等。在中间状态下,由于在可记录管理区中的格式信息无效,并且在格式带之后的导出带很小,因此在此状态下的盘对只读盘的兼容性很低,并且很难由只读光盘设备重放该盘。另一方面,允许数据的附加记录。
同样,允许快速格式化。然而,在执行快速格式化时擦除了记录在数据区上的用户数据。在执行封闭操作或完全格式化时,盘状态变为完成状态。在此情况下,允许在已经记录区上覆写记录和在盘上扩展格式化。在完成状态下,由于进行了管理带的填充和有效格式的记录,并且在格式带之后确保了充分的导出带,因此在这种状态下的盘对只读盘的兼容性很高,并且有可能由只读光盘设备容易地重放该盘。
还允许完全格式化。然而,在执行完全格式化时擦除了记录在数据区上的用户数据。为了把完成状态恢复到中间状态,可执行快速格式化或快速扩展格式化。为了把处于完成状态或中间状态的盘恢复到空的状态,可执行管理带擦除格式化或完全数据擦除格式化。通过把RMD的盘状态从任何状态设置到记录禁止状态,可禁止在盘的数据区上记录信息。
图2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的空状态的实例。“GT”代表保护带;“TZ”代表测试带;“RDZ”代表记录管理数据带;“RMZ”代表记录管理带;“RWPFI”代表格式信息记录带;“R”代表基准码信息记录带;以及“D”代表数据区。
图24(在图24中的(a))示出完全未记录的状态。图24(在图24中的(b))示出其中在盘上只记录了RMD的状态。在此情况下,数据区不受任何记录。如果RMD的盘状态信息是00h,则确定该盘处于空的状态。图24(在图24中的(c))示出在执行管理带擦除格式化之后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在数据区上以前已记录数据保持未被擦除。然而管理区被擦除,并且格式带的导出带的信息等丢失。在记录管理带上第一个无缺陷RMD组记录有效RMD,其它区填充擦除数据。有效RMD的盘状态信息是00h。此状态也可认为是未记录状态。
注意,擦除数据是在数据区情况下其主数据被填充00h的数据,或者是在管理区情况下其特殊区信息无效的数据或其主数据被填充特殊样式如00h、AAh、FFh等的数据。其特殊区信息无效的数据指示其中在格式信息情况下格式带的结束物理扇区号(PSN)是00h的数据,或者是其中在RMD情况下盘状态是00h且更新计数器全部填充“1”或“0”数据的数据。
图25(在图25中的(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中间记录状态的实例。中间状态意指以下状态:在数据区中形成格式带,在它的导出位置记录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并且可记录管理区的格式信息记录带未被记录或者即使当记录了格式信息记录带时也没有记录有效数据(例如,格式带的最后物理扇区号是00h)。此时,最新RMD的盘状态指示13h。
注意,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是其区类型指示导出管理区属性(10b)的32个PS块的数据。在中间记录状态下,可从该格式带的导出位置附加记录数据比如用户数据等。此时,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被覆写。在完成数据的附加记录时,从该位置再次记录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用来搜索格式带的导出位置。
图25(在图25中的(a))示出作为从未记录状态起附加记录或快速格式化的执行结果而形成的中间记录状态。图25(在图25中的(b)和(c))示出作为对已记录盘快速格式化的执行结果而形成的中间记录状态。此时,在格式信息中记录擦除数据(例如,格式带的最后物理扇区号是00h)。
在任何状态下,当前的格式带从数据区的头扩展到在邻近内圆周侧的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之前的位置。在图25(在图25中的(c))中,以前记录的数据保持在当前格式带之外,但该区不被认作当前格式带。在当前格式带中各处都可覆写数据。在此状态下,可从中间记录导出块的起始物理扇区附加记录数据。注意,所述附加记录是对连续地址执行的,且不能对不连续地址位置执行。
图2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完成记录状态的实例。所述完成记录状态意指以下状态:记录管理带被完全记录,记录了有效格式信息和基准码信息,从数据区的内圆周侧形成连续格式带,并且在格式带的导出位置形成导出块。导出块是具有在图27中所示大小的数据且其区类型指示导出管理区属性(10b)。当前格式带从数据区的头扩展到在邻近内圆周侧的导出块之间的位置。在当前格式带上可覆写数据。然而,从导出块到盘的最外圆周的区被认作管理区,其不能受到数据的附加记录。
因此,格式信息的格式带结束物理扇区号存储了当前格式带的结束物理扇区号.例如,为了在该带商附加记录数据,需要执行快速扩展格式化来把盘恢复到中间记录状态,或需要执行扩展格式化来扩展当前格式带。
图28(在图28中的(a)到(c))示出在空状态下的盘上的记录操作状态。注意,所示箭头和虚线指示在各个状态下的记录范围。图28(在图28中的(a))示出未记录盘。由于本发明的光盘不要求任何格式化,因此用户数据可附加记录在未记录盘上。图28(在图28中的(b))示出此状态。如果中断了用户数据的记录,则在用户数据的导出位置记录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因此,该盘设置在中间状态下。
在中间记录状态下,在当前格式带内部的每一个地址位置都可自由记录数据。如果记录了给定量的用户数据,则在记录管理带中记录RMD。此时,盘状态设置成13h,且更新当前格式带起始物理扇区号和结束物理扇区号。在此状态下,在格式带内部各处都可覆写数据。
当连续地附加记录用户数据时,从格式带的导出位置记录数据,如图28C(在图28中的(c))所示。此时,由覆写来擦除在前的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另外,在记录完成时附加记录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当光盘设备处于休眠时或当主机发布用于从该设备卸载盘的命令时,在记录管理带中的最新RMD被复制到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
图29示出对处于空状态的盘的完全格式化操作状态。完全格式化是用于擦除旧用户数据并把盘设置在完成状态的格式化操作。当主机发布全格式命令时,光盘设备首先在记录管理带上记录RMD。此时,盘状态是11h,格式化操作码是01h。根据格式带的指定大小来更新记录信息1和记录信息2。接下来,其中主数据是00h的数据以指定大小记录在数据区上,并且在记录完成时记录导出块。此外,记录格式信息和基准码信息,并以最新RMD填充记录管理带的未记录区。最新RMD的盘状态是12h,格式化操作码是00h。而且,更新了当前格式带起始物理扇区号和结束物理扇区号。
而且,改变了分配给填充状态信息的格式信息的标志、基准码信息和记录管理带来指示记录状态(1b)。另外,当前格式带的最后物理扇区号可存储在更新数据区结构的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中。
图29(在图29中的(b))示出此结果。虽然未示出,但是当响应于格式化期间对从主机输入的一些命令来中断格式化时,中断了在数据区上的数据记录,并附加记录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在此情况下,在格式信息中没有记录有效信息。因此,该盘被设置在中间记录状态。
图29(在图29中的(c))示出当处于在图29(图29中的(b))中所示状态下的盘完全格式化时形成的状态。在此情况下,记录了其盘状态为11h的RMD,因此开始格式化操作。注意,由于一般完全格式化操作不擦除或格式化记录管理带,因此本发明的光盘特征在于保持旧的RMD信息。在RMD的记录之后,从数据区的最内圆周侧起顺序地记录其主数据是00h的数据。用这种方式擦除旧的用户数据。在达到指定区域的记录完成时,记录导出块。随后更新RMD和格式信息。
在本发明的光盘中,由于通过完全格式化不丢失RMD的旧数据且RMD保持填充状态信息,因此如果确认已经填充记录管理带,则仅仅一个最新RMD组需要记录,如图29(在图29中的(d))所示。
图30示出扩展格式化操作的状态。扩展格式化是针对处于中间记录状态或完成状态下的盘用于扩展现有的当前格式带大小以及把盘设置在完成状态的操作。图30(在图30中的(a))示出处于中间记录状态下的盘。在接收来自用于该盘的主机的扩展格式命令时,光盘设备首先记录RMD。此时,盘状态是11h,格式化操作码是02h。另外,更新记录信息1和记录信息2。
接下来,从处于在图30(在图30中的(a))所示状态下的当前格式带的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的第一物理扇区起,依次以指定大小记录其主数据是00h的数据,并在该数据之后记录导出块。更新格式信息和基准码信息,并以最新RMD填充管理带。此时,最新RMD的盘状态是12h。格式化操作码设置成00h,并更新当前格式带起始物理扇区号和结束物理扇区号。而且,改变分配给填充状态信息的格式信息、基准码信息和记录管理带的标志来指示记录状态(1b)。图30(在图30中的(b))示出该状态。以这种方式,在保持其上记录现有用户数据的当前格式带时可用扩展格式化来扩展当前格式带。在进一步扩展当前格式带时,可再次应用扩展格式化,如图30(在图30中的(c))所示。
图31和32示出快速格式化操作的状态。图31(在图31中的(a))示出未记录盘。在从用于该盘的主机接收快速格式化命令时,光盘设备首先记录RMD。此时,盘状态是11h。而且,格式化操作码是05h。另外,更新记录信息1和记录信息2。接着,从数据区的最内圆周侧起依次记录主数据是00h的数据。在完成指定大小的记录时,记录中间记录导出块,并再次记录RMD。在此情况下,最新RMD的盘状态是13h。格式化操作是00h,并更新当前格式带起始物理扇区号和最后物理扇区号。图31(在图31中的(b))示出该状态。
图32(在图32中的(a))示出处于完成状态下的盘。在从用于该盘的主机接收快速格式化命令时,光盘设备首先记录RMD。此时,盘状态是11h。而且,格式化操作码是05h。另外,更新记录信息1和记录信息2。当确认在前状态是完成状态时,或当填充状态的格式信息是1b时,由于一些信息记录在格式信息记录带上,因此更新格式信息。接着,从数据区的最内圆周侧依次记录其主数据是00h的数据。在完成指定大小的记录之后,记录中间记录导出块并再次记录RMD。在此情况下,最新RMD的盘状态是13h。格式化操作是00h,并更新当前格式带起始物理扇区号和最后物理扇区号。图32(在图32中的(b))示出该状态。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快速格式化操作中,不对处于空状态或中间记录状态的盘重设格式信息。然而,如果在先状态是完成状态,则擦除该格式信息。因此,作为此格式化的结果,保持了在记录管理带上的信息,但是格式信息被无效数据覆写。当在中间记录状态下的盘装载到播放器中时,播放器可避免根据旧格式信息错误地把该盘识别为完成状态并导致操作错误。
图33和34示出快速扩展格式化的状态。图33(在图33中的(a))示出在中间记录状态下的盘。在从用于该盘的主机接收快速扩展格式化命令时,光盘设备首先记录RMD。此时,盘状态是11h。而且,格式化操作码是05h。接着,从中间记录导出块的第一物理扇区依次记录其主数据是00h的数据。在完成指定大小的记录时,记录中间记录导出块,并再次记录RMD。在此情况下,最新RMD的盘状态是13h。格式化操作是00h,并更新当前格式带起始物理扇区号和最后物理扇区号。图33(在图33中的(b))示出该状态。
图34(在图34中的(a))示出在完成状态下的盘。在从用于该盘的主机接收快速扩展格式命令时,光盘设备首先记录RMD。此时,盘状态是11h。而且,格式化操作码是05h。另外,由于原始状态是完成状态,因此更新格式信息。接着,从中间记录导出块的第一物理扇区记录其主数据是00h的数据。在完成指定大小的记录时,记录中间记录导出块并再次记录RMD。在此情况下,最新RMD的盘状态是13h。格式化操作是00h,并更新当前格式带起始物理扇区号和最后物理扇区号。图34(在图34中的(b))示出该状态。
图35示出封闭操作的状态。图35(在图35中的(a))示出在中间记录状态下的盘。在从用于该盘的主机接收封闭命令时,光盘设备首先记录RMD。此时,盘状态是11h。而且,格式化操作码是06h。接着,在中间记录导出块中附加记录具备导出管理区属性的数据(10b),因此产生导出块。另外,记录格式信息和基准码信息,并以最新RMD填充记录管理带的未记录部分。注意,最新RMD的盘状态是12h。而且,格式化操作码是00h。图35(在图35中的(b))示出该状态。
图36示出完全擦除格式化操作的状态。图36(在图36中的(a))示出在完成状态下的盘)。在从用于该盘的主机接收完全擦除格式命令时,光盘设备首先记录RMD。此时,盘状态是11h。而且,格式化操作码是08h。接着从格式信息到数据区的最外圆周依次记录擦除数据。之后,在记录管理带中的第一无缺陷RMD组中记录有效RMD,并且以擦除数据或最新RMD填充剩余的带。
此外,在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中的第一无缺陷RMD组中类似地记录有效RMD,并以擦除数据或最新RMD填充剩余的带。此时,最新RMD的盘状态是00h。同样,擦除操作计数器增加1。图36(在图36中的(b))示出该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光盘上,使用擦除数据代替DC擦除来擦除信息。例如,当该格式化用于多层盘时,可解决由于已记录与未记录区之间的差别而导致的层间串扰问题。而且,由于本发明的光盘允许在其整个表面上记录这种擦除数据,因此可物理地擦除用户想擦除的数据,从而提供高安全性的光盘。
图37示出管理带擦除格式化的状态。图37(在图37中的(a))示出在完成状态下的盘。在从用于该盘的主机接收管理带擦除格式命令时,光盘设备在记录管理带中的第一有效RMD组中记录RMD。此时,盘状态是11h。而且,格式化操作码是07h。接着,从下一RMD组到格式信息或基准码信息的最后物理扇区记录擦除数据。之后,在记录管理带中的第一无缺陷RMD上覆写有效RMD。另外,在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中的第一无缺陷RMD组中类似地记录最新RMD,并以擦除数据或最新RMD填充剩余的带。此时,最新RMD的盘状态是00h。擦除操作计数器增加1。图36(在图36中的(b))示出该状态。
作为另一种擦除方法,例如可在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和记录管理带中的所有RMD上记录相同的擦除RMD。图36(在图36中的(c))示出该状态。此时,RMD的更新计数器是0或1。
作为管理带擦除格式化的另一实施例,以下方法是有效的。在从用于该盘的主机接收管理带擦除格式命令时,光盘设备在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中已经使用部分的所有或一些RMD上记录RMD。此时,盘状态是11h。
而且,格式化操作码是07h。接着,从下一RMD组到格式信息或基准码信息的最后物理扇区记录擦除数据。之后,在记录管理带和记录管理数据复制带中的第一有效RMD组中再次记录RMD。此RMD的盘状态是00h。
以这种方式,由于在本发明的光盘上可单独擦除管理信息,因此,即使当由于缺陷等而已经在管理信息中发生错误,也可快速地重新格式化该盘。
接着,下面将描述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RMD中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的使用方法。
图38示出完全格式化操作的状态。图38(在图38中的(a))示出未被记录的盘。当对该盘应用完全格式化时,该盘具有如图38(在图38中的(b))所示的状态。注意,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存储(A)作为当前格式带的最后物理扇区。图38(在图38中的(c))示出其中对该盘进一步应用了对于比以前大小更小的大小的完全格式化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根据分配的大小减小了当前格式带的大小。然而,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保持以前状态原封不动。
图38(在图38中的(d))示出其中对该盘进一步应用了对于比以前大小更小的大小的完全格式化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切换到(B)作为以前格式带的最后物理扇区号。
图38(在图38中的(e))示出其中对该盘应用了对于比以前大小更大的大小的完全格式化的情况。如果被指定大小处在(B)内部,则光盘设备以其区类型是数据区属性的数据来覆写在图38(在图38中的(b))所示状态下的导出块,并从该指定大小接下来的物理扇区记录导出块。即,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对于其上已经记录具有数据区属性的数据的部分,可跳过用于格式化的数据记录。
虽未示出,在从图38(在图38中的(b))所示状态对比位置(B)起更大的大小执行完全格式化时,光盘设备以其区类型是数据区属性的数据来覆写在图38(在图38中的(b))所示状态下的导出块,并从位置(B)到被指定大小记录其主数据是00h的数据。
图39和40示出扩展格式化操作的状态。图39(在图39中的(a))示出在完成状态下的盘。在对该盘应用扩展格式化操作时,扩展当前格式带,并且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改变,如图39(在图39中的(b))所示。
图40(在图40中的(a))示出其中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处在与当前格式带分离的位置的状态。在对该盘应用扩展格式化操作时,光盘设备以其区类型是数据区属性的数据来覆写导出块,并从该指定大小接下来的物理扇区起进一步记录导出块。
图41示出快速格式化操作的状态,图42和43示出快速扩展格式化操作的状态。在此情况下,象在完全格式化等中一样,可忽略一些格式数据的记录。
如上所述,紧接在处于当前格式带的导出块之后的其区类型是导出管理区属性的物理扇区之前的物理扇区上,设置本发明的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由于使用该信息可减小在盘上的实际记录范围,因此可缩短格式化时间。虽未示出,对于完全格式化和快速格式化,除了导出块以外,总是可以覆写在数据区的头部的几十或几百个PS块。以这种方式,可擦除记录在数据区上的文件系统的头信息。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的使用方法的另一实施例。
图44示出完全格式化操作的状态。该实施例添加以下操作。即,在执行如下格式化时:从如图44(在图44中的(c))所示状态即其中当前格式带处在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A)内部的状态到仍然较小的状态,这时,以其区数据类型是数据区属性的数据来覆写处于如图44(在图44中的(c))所示状态下的导出块或中间记录导出块。因此,即使在以较小的大小执行完全格式化时,也可避免减小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
图45示出完全格式化操作的状态。该实施例添加以下操作。即,在对现有的当前格式带应用对于较小的大小的完全格式化时,以其区类型是数据区属性的数据来覆写以前的导出块或中间记录导出块。因此,即使在执行很多次对于较小的大小的完全格式化时,也可避免减小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
图46示出快速格式化操作状态。该实施例添加以下操作。即,在把重新格式化从其中当前格式带处在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A)内部的状态应用于更小状态时,以其区类型是如图44所示数据区属性的数据来覆写在如图44(在图44中的(c))所示状态下的导出块或中间记录导出块。因此,即使在执行对于更小大小的快速格式化时,也可避免减小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
通过管理带擦除格式化或完全擦除格式化来重设存储在RMD中的格式化带信息。
图47是用于说明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的另一使用方法的示图。
以如图47所示的方法,光盘设备响应于来自主机的命令,一般在当前格式带上记录用户数据。在没有从主机输入任何命令的空闲时间期间,光盘设备在除了该盘的格式带以外还在其它带记录空数据来扩展该格式带。该设备在RMD的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中存储结果。以这种方式,在从主机接收下一格式化命令时,以在该命令之后仅仅记录导出块来完成格式化,当从用户方面看时则是缩短了格式化时间。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两个信息记录层的光盘。
图48示出具有两个信息记录层的光盘。
图49示出信息记录层的布局。在层1的最内圆周侧上分配BCA,并且以系统导入区、可记录管理区、数据区和另一个可记录管理区的次序分配这些区。在以导入可记录管理区(数据导入区)、层0的数据区、中间可记录管理区、层1的数据区和导出可记录管理区(数据导出区)的次序增加时分派地址。
图50示出在内圆周侧上的详细布局,图51示出在外圆周侧上的详细布局。在双层盘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避免其它层记录状态的影响,在对应于测试带和管理带的相对层中分配保护带。
图52示出双层盘的中间记录状态。图52中的圆括号指示区类型属性:(LI)代表导入可记录管理区属性;(D)代表数据区属性;(M)代表中间可记录管理区属性;以及(LO)代表导出可记录管理区属性。在还有双层盘的情况下,夹在导入可记录管理区与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之间的范围成为在中间记录状态下的当前格式带。然而,在格式带从层0扩展到层1的部分中记录中间管理区块。当存储在RMD中的层0的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PSN)的值由中间可记录管理区(后面将描述)的扩展操作改变时,记录扩展的中间管理区块,如图52(在图52中的(c))所示。该盘可由在未被记录盘上执行记录、快速格式化或者快速扩展格式化来转变成中间记录状态。
图53示出双层盘的完成状态。在双层盘中,夹在导入可记录管理区(数据导入区)与导出块或导出可记录管理区(数据导出区)之间的带变为在完成状态下的当前格式带。然而,如图53(在图53中的(a))所示,当当前格式带在层0中终结时,导出块必须记录在层0上也记录在层1上。另外,需要以一些记录数据比如空数据等填充处于在层1的外圆周侧上的导出块与现有导出可记录管理区(数据导出区)之间的带。
在此情况下,如果给定区夹在其区类型是导出可记录管理区属性的数据中,则本发明的光盘设备这样的功能:根据在该带之前和之后的属性信息来确定所关心的带是空带。因此,层1的那个区可具有任何属性。如图53(在图53中的(b))所示,导出块的外圆周侧上的带不包括在当前格式带中。
图53(在图53中的(c))示出其中当前格式带在层0和层1之间扩展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扩展的中间管理区块或中间管理区块分配在层0与层1之间。
当扩展了中间可记录管理区的时候,如图53(在图53中的(c))所示,改变了在RMD中的层0的更新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PSN)和在格式信息中的层0的格式带最后物理扇区号(PSN)。该盘可通过执行完全格式化、全扩展格式化和针对在中间状态下的盘的封闭操作来转变成完成状态。
图54和55示出中间可记录区的扩展操作。
在接收来自主机的中间可记录区扩展命令时,光盘设备改变在RMD的数据记录结构中的更新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PSN)。因此,如图54(在图54中的(a))所示,可改变该数据区的大小。当连续地记录数据时,数据在层0的更新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PSN)从层0转到层1,如图54(在图54中的(c))所示。此时,进一步记录扩展的中间管理区块。
通常,在执行比如快速格式化、完全格式化等的操作时,层0的更新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PSN)可重设成默认值。然而,由于本发明的光盘存储了以前的管理信息,因此即使在格式化之后也能保持层0的更新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PSN)。
图55示出在数据记录之后的中间可记录管理区的扩展。当当前格式带落入层0之内时,层0的更新可记录最大物理扇区号(PSN)可在不妨碍当前格式带的范围内改变。本发明的光盘可通过调节中间可记录管理区把数据区调节到需要的大小。当用户数据很小时,可删除记录数据如完成状态下的空数据等。
图56示出层0和层1的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以及层1的连续记录带最外圆周物理扇区号的存储次序。
如图56(在图56中的(a))所示,层0的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存储了当前格式带的最外圆周物理扇区号。如图56(在图56中的(c))所示,当当前格式带转到层1时,依次记录层1的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如果在层1上没有记录层,则该号存储“0”数据。当新扩展了中间可记录管理区时重设该值。
图56(在图56中的(d))示出完成状态。此时,由于在层1上从格式带的头到导出可记录区连续地记录数据,因此格式带的头的物理扇区号存储在层1的连续的记录带最外圆周物理扇区号中。响应于封闭操作来存储连续的记录带最外圆周物理扇区号,并且当扩展中间可记录管理区时不对之重设。
图57和58示出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的使用方法。
图57中所示的层0的操作与单层盘的操作相同。图58示出其中层1的最大格式化带最后物理扇区号被存储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如果层0和层1的当前格式带和格式化带被认作连续带时,操作与单层盘的操作相同。
图59示出在其中连续的记录带最外圆周物理扇区号被存储的情况下的记录。
如图59(在图59中的(a))所示,当存储了连续的记录带最外圆周物理扇区号,并且该盘以封闭操作从其中正进行记录的图59(在图59中的(b))转变到完成状态时,仅仅需要从中间记录状态导出块到如图59(在图59中的(b))所示的连续记录带最外圆周物理扇区号的部分记录数据,并且此部分之后不需要记录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具有层1的连续记录带最外圆周物理扇区号,并能从导出块到导出可记录管理区自由选择区属性,因此缩短了封闭操作时间。
图60到63是图21A、57、58和59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换言之,图21A可由另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图60的表来代替。格式化带是带有其数据类型是数据区属性的数据的被记录区,并且带的最后PSN与在层0中的带的最外地址意思相同。
在已经描述本发明的某个实施例时,这些实施例仅作为实例提出,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这里描述的新方法和系统可以各种其它形式来实施;另外,可做出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具有这里所述的方法和系统的形式的各种省略、替代和改变。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意在覆盖这些将落入本发明范围和精神之内的形式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配置来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区(2105、2106),其存储指示当前格式化区的范围的第一信息;以及
第二区(2107、2108),其存储指示在先格式化区的范围的第二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在所述第二区中的第二信息是指示正好在当前时刻之前使用的格式化区的范围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在所述第二区中的第二信息是指示多个在先格式化区中最大格式化区的范围的信息。
4.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包含:
配置来记录信息的多个记录层(481、482);以及
存储指示单个记录层格式化区范围的信息的区(491、492)。
5.一种配置来重写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管理信息区(152、153),其存储用于一种信息记录和重放设备的管理信息,
其中所述多个管理信息区的第一管理信息区(152)是存储管理信息副本的区,所述管理信息存储在所述多个管理信息区的第二管理信息区中,并且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配置来存储多个格式化方法的管理信息,并配置来把所有类型格式化方法的管理信息作为用于一种类型的信息记录和重放设备的管理信息来存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其特征在于:每个管理信息区均包括存储用于所述信息记录和重放设备的管理信息的第一区和存储指示该第一区的记录状态的信息的第二区。
7.一种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方法,该信息记录介质配置来重写信息,并且独立地包含:第一区,其存储用户信息;和第二区,其存储包括了指示针对该用户信息的格式化区的信息的管理信息,所述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
格式化所述第一区的步骤;以及
格式化所述第二区的步骤。
8.一种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方法,该信息记录介质配置来重写信息,并且独立地包含:第一区,存储用户信息;和第二区,其存储包括了指示针对该用户信息的格式化区的信息的管理信息,所述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
格式化所述第一区,
其中保持了指示在上述步骤中被在先格式化的区的范围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存储了指示在先格式化范围的信息且该在先格式化范围比要被格式化的范围宽时,用于格式化的记录从在先格式化范围起重新开始,并且
当该在先格式化范围比要被格式化的范围窄时,执行用于移动指示格式化区导出位置的标记的记录。
10.一种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方法,该信息记录介质配置来重写信息,并且独立地包含:第一区,存储用户信息;和第二区,其存储包括了指示针对该用户信息的格式化区的信息的管理信息,所述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
当已格式化的信息记录介质要再次格式化时,擦除指示记录在所述第二区中的格式化区导出位置的标记的步骤;以及
重记录指示新格式化区导出位置的标记的步骤。
CNA2006101703048A 2005-12-28 2006-12-28 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方法 Pending CN19920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77824 2005-12-28
JP2005377824A JP2007179666A (ja) 2005-12-28 2005-12-28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2056A true CN1992056A (zh) 2007-07-04

Family

ID=37902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703048A Pending CN1992056A (zh) 2005-12-28 2006-12-28 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23490A1 (zh)
EP (1) EP1804246A2 (zh)
JP (1) JP2007179666A (zh)
KR (1) KR20070070132A (zh)
CN (1) CN1992056A (zh)
TW (1) TW20074606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53296B1 (ko) 2008-01-10 2014-10-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매체, 기록/재생 장치 및 기록/재생 방법
BRPI0912569A2 (pt) * 2009-01-06 2015-10-13 Panasonic Corp meio de registro de informação de gravação única, aparelho de registro de informação, método de registro de informação, aparelho de reprodução de informação e método de reprodução de informação
JP4673413B2 (ja) 2009-02-27 2011-04-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
US8456970B2 (en) 2009-08-26 2013-06-04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processing program
WO2012169049A1 (ja) * 2011-06-09 2012-12-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記録媒体を製造する製造装置及び方法、記録媒体を再生する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KR20180058327A (ko) * 2016-11-24 2018-06-01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컨트롤러, 메모리 시스템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9058A (en) * 1997-05-13 1999-12-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of reducing formatting time for rewritable compact disks by pre-formatting less than the entire standard logical format
JP4218168B2 (ja) * 2000-02-18 2009-0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ディスクフォーマッ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04246A2 (en) 2007-07-04
TW200746067A (en) 2007-12-16
KR20070070132A (ko) 2007-07-03
JP2007179666A (ja) 2007-07-12
US20080123490A1 (en) 200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0093C (zh) 记录和再现装置以及记录和再现方法
CN1722272A (zh) 光盘识别装置
JP2007026617A (ja) 情報記憶媒体、記録方法、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828759A (zh)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
CN1758355A (zh) 记录介质评价方法、记录/再现设备和记录介质
CN1577579A (zh) 存储介质、记录/再现装置以及记录/再现方法
CN1913007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934648A (zh) 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用于该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用于该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和重放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992056A (zh) 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方法
CN1446356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和再现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
CN1299267C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853220A (zh) 信息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EP1639581A4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AND / OR PLAYING DATA
CN1759440A (zh) 信息记录设备和介质信息通知方法
US20050030853A1 (en)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ata
CN1397074A (zh) 光记录媒体、光再现设备和光再现方法
CN1701366A (zh) 记录介质、配置其控制信息的方法,使用前者的记录和/或再现方法及其设备
CN100351921C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回放设备、和回放方法
CN1993757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US8289822B2 (en) Optical disc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n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for multi-layer optical discs
CN1928995A (zh) 控制光盘设备的记录功率的方法
CN100479039C (zh) 光记录/重放装置和调整其重放参数的方法
CN1920994A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873793A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信息装置
CN100466091C (zh)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方法、及其信息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