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8093A - 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8093A
CN1988093A CN 200610104936 CN200610104936A CN1988093A CN 1988093 A CN1988093 A CN 1988093A CN 200610104936 CN200610104936 CN 200610104936 CN 200610104936 A CN200610104936 A CN 200610104936A CN 1988093 A CN1988093 A CN 1988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permanent magnet
iron core
permanent
static i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049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2419C (zh
Inventor
荣命哲
刘懿莹
娄建勇
王小华
吴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6101049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42419C/zh
Publication of CN1988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8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24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241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将原有接触器的电磁操动机构替换为永磁操动机构,永磁机构的静铁芯包括U型静铁芯,永久磁铁和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U型静铁芯两端固定有串联励磁线圈,永久磁铁镶嵌在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中。该结构处于保持位置时,克服弹簧反力的吸力由电磁吸力和永磁吸力各承担一半,可使接触器保持在闭合位置,由于采用并联磁路,串联励磁线圈产生的磁通和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分别流经不同的路径,两者互不干扰,因此串联励磁线圈磁路磁通所通过的磁阻达到最小,实现了永磁式接触器的节能。接触器分断或失压时,由于永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自然分断由弹簧力驱动实现,实现不需失压保护装置且具备失压保护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配电设备的低压电器领域,涉及一种接触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低功耗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该接触器自身无需设置失压保护装置而具备失压保护功能。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低压电器领域大范围使用的接触器一般为电磁式接触器。电磁式接触器工作时存在噪声大和触头弹跳多等缺点,特别是在电磁操动机构处于合闸保持状态时需要励磁线圈长期通以交流电,这样不仅造成很大的铁损和分磁环损耗,使线圈铁芯的温升高,致使线圈容易烧毁,而且浪费大量的电能。长期以来,围绕降低电磁式接触器的工作能耗,国内外相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对电磁式接触器进行智能化控制[1]-[2],即在接触器合闸后在励磁线圈中通较小的直流电流,使得直流电流产生的电磁吸力大于弹簧反力,由于减小了线圈电流且磁路中磁阻较小,因而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电磁式接触器实现节能的方法没有结合永磁机构的节能优势,即在合闸位置处完全依靠励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反力以使接触器保持合闸状态,而没有有效利用永磁吸力。因此在节能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
由于永磁操动机构所具有的独特优点,前人针对永磁机构接触器做过各种有益的探索[3]-[4]。这些探索主要基于如下一种思想,即将电磁式接触器的电磁操动机构换为永磁机构,以此来降低接触器工作时的能耗和噪声污染。但是,这些探索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于前人所研究的节能型永磁机构接触器,虽然节能效果比较明显,但由于需要专门的装置实现失压保护功能,并且即便配备有专门的失压保护装置,有时也不能达到完全的失压分断保护功能,所以工作可靠性不高。例如专利号为97220287.0,专利名称为‘微耗节能吸释装置’的专利,和专利号为200410017488.5,专利名为‘永磁脉冲接触器’的专利,虽具有永磁机构接触器降耗、无噪声等一般特点,但需要专门的失压保护装置以实现失压保护功能,不但耗费一定成本,也无法达到100%的失压分断。当长期失电后,而接触器人为原因不慎闭合需要分断时,因控制电路无储能,接触器无法分断。
2、对于前人所研究的具有串联磁路且无需失压保护的永磁机构接触器[5],由于在合闸位置处使永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另一部分吸力由通电线圈产生的电磁吸力提供,减少了通电线圈提供的电磁力,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在这种结构中低导磁性能的永久磁铁是串联在磁路中,使磁路中磁阻增加,无疑增加了线圈安匝数,增大了励磁能耗,节能效果不理想。
以下是发明人给出的参考文献:
[1]申谭,陈德贵,冯涛,带反馈控制的智能交流接触器,低压电器[J].2005,2:pp.3-10。
[2]Degui CHEN,Yingyi LIU,Weixiong TONG.Dynamic Characteristic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for the Energy-Saving and Bounce-ReducingDouble-Coil Contactor.IEICE Trans.on Electronics[J].2006,E89-c(8):pp1218-1226。
[3]Fang Shuhua,Lin Heyun.Magnetic Field Analysis and ControlCircuit Design of Permanent Magnet Actuator for AC Contactor.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J].2005(1):pp280-283
[4]娄建勇,荣命哲等,单线圈单稳态永磁式接触器机构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J].2004,24(4):pp120-124。
[5]荣命哲,娄建勇,高秀杰,黄立耘.永磁机构接触器合闸失压保护和分闸提高刚分速度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L 200510041964.1。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接触器存在的缺陷或不足,为了更大程度地降低接触器运行能耗,提高接触器的工作可靠性和产品性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该永磁机构接触器不需失压保护装置、自身具备失压保护功能,是一种低功耗新型的永磁机构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将原有接触器的电磁操动机构替换为永磁操动机构,保留原交流接触器灭弧结构,该永磁操动机构包括塑壳,塑壳的下方固定有动铁心,动铁心两端的塑壳内设有反力弹簧,塑壳的顶端设有三组直动式桥式触头,每组直动式桥式触头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各两个,塑壳上部中央的空腔内固定有触头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铁芯包括U型静铁芯,U型静铁芯中设有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中镶嵌有永久磁铁,两端固定有串联励磁线圈,串联励磁线圈由电源提供可变的直流电压;永久磁铁、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与U型静铁芯之间的外侧由低导磁率的铜隔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其它一些特点是:
永久磁铁设置于U型静铁芯凹槽内部正中的上方。铜隔板内部则填充有非导磁性的橡胶垫片。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对称轴上方设置有调节气隙。
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并联磁路的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具有如下的技术特点:
1、正常工作时,当接触器闭合后,由永久磁铁和线圈各产生一半电磁吸力来克服弹簧反力,即给串联励磁线圈通一较小的维持电流,就可使接触器保持在闭合位置。
2、由于低导磁率铜隔板和非导磁性橡胶垫片的隔离作用,使线圈产生的磁通和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分别流经不同的路径,两者互不干扰。故当接触器处于合闸位置时,串联励磁线圈磁路磁通所通过的磁阻达到最小,串联励磁线圈功耗也极大的降低。
3、在合闸位置由于永久磁铁提供的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因此分闸或失压时接触器的自动分断是由弹簧力驱动实现;同时设置在永久磁铁上方的调节气隙使永磁吸力迅速降低,避免了永磁吸力对动铁芯分闸速度的不利影响。
接触器作为一种主要应用于远距离及频繁接通与分断主电路的控制电器,广泛应用于电力传动系统及化工,冶金,石油等工业生产中,尽管每台接触器平均耗能几十瓦,但是总数是巨大的,据统计全国每年就有几百亿度的电能被无形的消耗,因而长期以来接触器的节能问题一直是受人关注的一个技术问题。另外,接触器由于工作不可靠而给系统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接触器本身的价值,因此,接触器的工作可靠性,成为衡量接触器性能优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本发明融合了传统电磁式接触器和以往的永磁机构接触器的机构特点,因而具有更加鲜明的技术优点,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1、更显著的节能效果:当接触器闭合后,由于永久磁铁和串联励磁线圈各产生一半的用于克服弹簧反力的电磁吸力,同时串联励磁线圈产生的磁通和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分别流经不同的路径,使线圈磁路磁通所通过的磁阻达到最小,因此给串联励磁线圈通一较小的维持电流,就可使接触器保持在闭合位置,极大降低了串联励磁线圈功耗和工作噪音,减小环境污染;
2、更高的安全性:由于在闭合位置由永久磁铁提供的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因此在分闸或失压时接触器会自动分断,从而无需为接触器提供专门的失压保护装置具有失压保护功能;而且设置在永久磁铁上方的调节气隙使永磁吸力迅速降低,避免了永磁吸力对动铁芯分闸速度的不利影响。此外,闭合后仅给串联励磁线圈通一较小电流,由永久磁铁和线圈产生的合吸力保持接触器闭合,电网电压波动对接触器闭合状态的影响小。
3、较高的经济价值:对于具有同样节能效果的电磁式接触器,由于既要保证线圈通过的电流小又要使接触器可靠吸合,而且也没有永磁体承担产生一部分吸力,故为实现节能只能增加其线圈匝数,因此与这种具有同样节能效果的电磁式接触器相比,本发明线圈匝数减少了,有效的降低了线圈的耗铜量,降低了成本。
4、由于节能后接触器发热量少,因此有助于实现接触器的小型化,降低材料消耗。
5、由于以往的节能永磁机构接触器无吸合维持电流,故分闸时需给线圈通分断电流以实现分断,而现有大量使用的电磁式接触器线圈断电即可实现分闸,因此相对于以往的永磁机构接触器,本发明在分闸时是由弹簧力驱动实现,无需给线圈通以分断电流,其电气逻辑同电磁式接触器一致,因此更容易同现有系统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结构简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1为永久磁铁,2为调节气隙,3为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4为铜隔板,5为U型静铁芯,6为动铁芯,7为串联励磁线圈,8为反力弹簧,9为触头弹簧,10为静触头,11为动触头,12为塑壳,13为直流供电电源;
图2是图1所示永磁机构接触器分闸状态永久磁铁磁通示意图;其中φm1为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φm2为线圈电流产生的磁通;
图3是图1所示永磁机构接触器合闸过程线圈电流磁通和永久磁铁磁通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永磁机构接触器保持状态线圈电流磁通和永久磁铁磁通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永磁机构接触器分闸过程永久磁铁磁通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永磁机构接触器电磁吸力和弹簧反力特性图,图中合闸电磁吸力曲线1是接触器为完成合闸过程需要的电磁力,合闸位置保持吸力曲线2是接触器处于合闸保持状态时所需的电磁吸力和永磁吸力的合力,反力曲线3为接触器弹簧反力;
图7是图1所示永磁机构接触器合闸过程永磁吸力特性图;
图8是铁芯位移试验结果对比图,其中曲线1为永磁机构接触器分闸过程铁芯位移,曲线2是原电磁机构接触器分闸过程铁芯位移。
图9是图1所示永磁机构接触器线圈控制电压与铁芯位移关系图,图中曲线1为线圈电压,曲线2为铁芯位移;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的原理及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技术方案总体思路
降低接触器工作能功耗和提高接触器工作可靠性一直是接触器研究的重要目标。到目前为止,不论是传统电磁式接触器还是目前现有的永磁式接触器,都没有圆满的解决这一命题。本发明的设计思想是提出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以实现永磁机构接触器的节能和无需失压保护装置而且具有失压保护的功能。
1)具有并联磁路的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
目前研制出用于节能的永磁机构接触器种类很多,但由于以往的节能永磁机构接触器无吸合维持电流,故分闸时需要给线圈通以分断电流来实现分断,而现有大量使用的电磁式接触器线圈的断电均采用由弹簧驱动实现分闸,由于弹簧和线圈通以分断电流两者的电气逻辑不一致,因此具备失压保护功能并无需失压保护装置,同时电气逻辑与电磁机构接触器也相同的永磁机构接触器非常少见。
本发明采用的是U型螺线管和单永久磁铁的结构形式,这样可以使线圈磁通和永久磁铁磁通形成两个并联的环路。串联励磁线圈分布于U型静磁芯两端部,永久磁铁位于U型静铁芯凹槽内部正中的上方。为减小永久磁铁工作磁路的磁阻,增大永久磁铁对动铁芯的吸力,将永久磁铁镶嵌在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中(材料为10号钢)。为使永久磁铁产生磁通与线圈产生磁通互不干扰,U型静铁芯与永久磁铁、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之间用低导磁率的铜隔板和非导磁性的橡胶垫片进行隔离和连接。当接触器处于合闸保持位置处,克服弹簧反力的吸力由电磁吸力和永磁吸力各承担一半。为避免永磁吸力对动铁芯分闸速度的不利影响,在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对称轴上方设置有调节气隙,随着分闸工作气隙的增加,永磁吸力将迅速降低。
2)永磁式接触器利用并联磁路结构节能的方法:
在目前接触器研究当中,不少企业和高校为了获得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和市场前景的节能型接触器,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确实有些种类的接触器已经进入工业规模生产,进入了销售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是,即便是这些进入市场的节能型接触器,包括其他某些正在开发的节能型接触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对于前人所研究的节能型永磁机构接触器,虽然节能效果比较明显,但由于需要专门的装置来实现失压保护功能,并且即便配备有专门的失压保护装置,有时也不能达到完全的失压分断保护功能,所以工作可靠性不高。其次,对于前人所研究的具有串联磁路且无需失压保护的永磁机构接触器,由于在合闸位置处使永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另一部分吸力由通电线圈产生的电磁吸力提供,减少了通电线圈提供的电磁力,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在这种结构中低导磁性能的永久磁铁是串联在磁路中,使磁路中磁阻增加,无疑增加了线圈匝数,增大了励磁能耗,节能效果不理想。最后,对于节能式电磁式接触器,其节能是通过对线圈进行智能控制实现的,即在接触器合闸后在励磁线圈中通较小的直流电流,使得直流电流产生的电磁吸力大于弹簧反力,由于减小了线圈电流且磁路中磁阻较小,因而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电磁式接触器实现节能的方法没有结合永磁机构的节能优势,即在合闸位置处完全依靠励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反力以使接触器保持合闸状态,而没有有效利用永磁吸力。因此在节能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
综合以上考虑,本发明提出了永磁式接触器利用并联磁路节能的结构设计。该结构的接触器处于合闸位置时,由于克服弹簧反力使接触器维持保持状态的吸力由永久磁铁产生的永磁吸力和线圈产生的电磁吸力各承担一半。由于线圈产生的磁通和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分别流经不同的路径,两者互不干扰。因此线圈磁路磁通所通过的磁阻达到最小,极大的实现永磁式接触器的节能。表1是目前各种接触器节能方式的对比。
表1
接触器类型                      永磁机构接触器  电磁机构接触器
 闭合位置永磁力大于弹簧力  闭合位置永磁力小于弹簧力  闭合位置永磁力小于弹簧力
闭合位置保持方式  仅由永磁磁铁提供的电磁力使接触器保持合闸,线圈无电流  由永久磁铁和线圈各提供一部分电磁力使接触器保持闭合  由永久磁铁和线圈各提供一部分电磁力使接触器保持闭合  仅由线圈提供电磁力使接触器保持闭合
失压保护  需要失压保护装置,且失压保护可靠性不能达到100%,应用部门难以接受 不需要失压保护装置 不需要失压保护装置  不需要失压保护装置
磁路结构  永久磁铁串联在磁路中  永久磁铁串联在磁路中  永久磁铁并联在磁路中  无永久磁铁
节能效果 节能效果显著  由于永久磁铁串联在磁路中,增加了磁路磁阻,节能效果仍有提高的空间  由于永久磁铁并联在磁路中,减少了磁路磁阻,节能效果显著  节能效果仍有提高的空间
2.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1)具有并联磁路的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的实现:
图1是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结构简图。依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将原有的交流接触器的电磁操动机构替换为永磁操动机构,同时保留原交流接触器灭弧结构,实现接触器的具体结构如下:
该永磁操动机构包括塑壳12,其静铁芯包括U型静铁芯5,永久磁铁1和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各一块,U型静铁芯5两端固定有串联励磁线圈7,永久磁铁1镶嵌在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中,永久磁铁1、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与U型静铁芯5之间外侧由低导磁率的铜隔板4固定连接,铜隔板4内部填充非导磁性的橡胶垫片,在永久磁铁1的上方,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对称轴处设置有调节气隙2,永磁机构的动铁芯6被固定在塑壳12内,塑壳的12顶端周围设置有三组双断点、直动式桥式触头,每组桥式触头有动触头11和静触头10各两个,触头弹簧9固定在塑壳12上部中央的空腔内,反力弹簧8设置于动铁芯6两端的塑壳12内。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可以实现合闸后线圈低功耗且无需专门的失压保护装置,且具有失压保护功能。
上述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接触器,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当接触器处于分闸位置时,如图2所示,动、静铁芯间的工作气隙为最大,同时串联励磁线圈7中无电流流过,此时由于永久磁铁1产生的对动铁心6的电磁吸力很小,弹簧力使接触器保持在分闸位置。当接触器接收到合闸信号后,如图3所示,串联励磁线圈通合闸电流,串联励磁线圈7电流产生的磁通通过由动铁心6、工作气隙、静铁心和串联励磁线圈7构成的磁通路径,动铁心6受到向下的电磁吸力,当动铁心6受到的向下的合力大于反力弹簧8的力时,接触器开始向下移动。在合闸过程的大部分阶段,永久磁铁1对动铁心6产生的吸力较小,主要在串联励磁线圈7产生的电磁吸力的作用下,接触器完成合闸过程。当接触器到达保持位置后,如图4所示,此处由永久磁铁1产生的永磁吸力和串联励磁线圈7产生的电磁力的合力,使接触器维持保持状态。由于串联励磁线圈7产生的磁通和永久磁铁1产生的磁通分别流经不同的路径,两者互不干扰。因此串联励磁线圈7磁路磁通所通过的磁阻达到最小,串联励磁线圈7功耗较小。当分断信号来时,如图5所示,串联励磁线圈7电流被切断,此时仅由永久磁铁1对动铁心6产生电磁力,永久磁铁6产生的电磁力小于反力弹簧的反力,在反力弹簧8的驱动下,接触器完成分闸过程。
2)永磁式接触器利用并联磁路结构节能的方法的实现
结合图6、图7和图9,对本发明的利用并联磁路结构节能的实现进行如下的详细说明。图6是图1所示永磁机构接触器电磁吸力和反力弹簧的反力特性图。图7是图1所示永磁机构接触器合闸过程永磁吸力特性图;如图7所示,在合闸过程的大部分阶段,永久磁铁1对动铁心6产生的吸力较小,故接触器的合闸过程主要在串联励磁线圈7产生的电磁吸力的作用下完成的。当接触器处于合闸保持位置时,永磁体能够产成用于克服反力弹簧8的一半吸力,而另一半则由串联励磁线圈7产生的电磁吸力提供,如图6中合闸位置保持吸力特性所示,该吸力表示接触器处于合闸保持状态时所需的电磁吸力和永磁吸力的合力。由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合闸保持吸力小于合闸过程接触器处于合闸位置(即工作气隙最小处)时的合闸电磁吸力,串联励磁线圈7磁路所需提供的电磁力数值减少了,故只需在串联励磁线圈7通一较小的维持电流,就可使接触器保持在闭合位置。实现电磁吸力的改变,主要在于对接触器的控制电压进行调节。图9是接触器线圈控制电压与铁芯位移关系图,在接触器合闸过程给串联励磁线圈7通以高的直流电压使接触器动在较大的电磁吸力作用下完成合闸运动,如图9中铁芯位移曲线所示,接触器从分闸位置变成合闸位置。此后控制电压将降为一低电压提供给串联励磁线圈7,使动铁芯6获得一较小的电磁吸力。动铁芯6受该电磁吸力和永磁吸力的合力克服反力弹簧的反力使并联磁路永磁机构接触器保持在合闸状态。
3)调节气隙对永磁力调节作用的实现
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并联磁路的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除节能外,还具有失压保护功能且无需失压保护装置。其原理是,由于在合闸位置时永久磁铁1提供的磁吸力小于反力弹簧8的反力,因此分闸或失压时由弹簧力驱动实现接触器的自动分断。然而在分闸过程中,永久磁铁1吸力对动铁芯6的分闸起着阻碍作用,会降低动铁芯6分闸速度,为了尽量避免永磁吸力对动铁芯6分闸速度影响,在永磁机构接触器的永磁磁路中设置了调节气隙2,通过调节气隙调2整永久磁铁1吸力的特性,使得永磁吸力在闭合位置处较大,随着分闸工作气隙的增加,永久磁铁1吸力迅速降低,从而既实现接触器的节能,又能尽量避免接触器分闸速度降低的不利方面。
结合图4、图5、图7和图8对本发明提出利用调节气隙对永磁力调节作用的实现进行如下的详细说明。由图4、图5中所示的永久磁铁1产成的磁通φm1可知,永久磁铁1、工作气隙、动铁芯6和静铁芯构成永磁磁路的主工作回路,永久磁铁1、调节气隙2和静铁芯构成永磁磁路的调节磁分路。在合闸位置,如图4所示,动、静铁芯间工作气隙很小,约0.1mm,而调节磁路的调节气隙2较大,约有1~2mm,永久磁铁1产生的磁通大部分通过由永久磁铁1、工作气隙、动铁芯6和静铁芯构成的主工作磁路中,此时动铁芯6吸力达到最大。随着分断过程进行,如图5所示,工作气隙增加,永久磁铁1产生的磁通大部分通过由永久磁铁1、调节气隙2和静铁芯构成的调节磁分路中,动铁芯6受力迅速减少,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永磁吸力对接触器分闸速度影响。图7为永磁吸力与工作气隙关系示意图,由图可知当工作气隙逐渐减小时动铁芯6所受永磁吸力急剧增加。图8为图1所示永磁机构接触器分闸过程铁芯位移和原电磁机构接触器分闸过程铁芯位移试验结果对比图。由于永磁结构接触器是在原电磁机构接触器基础上改造的,故两种接触器的超行程均为3.4mm。如图所示,利用微分的思想可知,两种接触器在刚分断时刻及铁芯运动至超行程时刻的分断速度是相差不大的,甚至新型永磁机构动铁芯的分断速度还略大于原电磁机构动铁芯的分断速度。说明调节气隙2有效的避免了永磁吸力对接触器分闸的不利影响。
3.实施例
发明人在交流接触器CDC17-265基础上,将原来的电磁操动机构替换为本发明所示的改进的永磁操动机构,同时保留原交流接触器CDC17-265的触头、灭弧结构和外壳不变,发明了具有并联磁路的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该永磁机构接触器如图1所示,包括:永久磁铁1,调节气隙2,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铜隔板4,U型静铁芯5,动铁芯6,串联励磁线圈7,反力弹簧8,触头弹簧9,静触头10,动触头11,塑壳12。实验表明,永磁机构接触器运行时,节电在93%以上,而且失压保护释放可靠性达到100%。极大的降低了接触器工作能耗和提高了接触器工作可靠性。

Claims (4)

1、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将原有接触器的电磁操动机构替换为永磁操动机构,保留原交流接触器灭弧结构,该永磁操动机构包括塑壳(12),塑壳(12)的下方固定有动铁心(6),动铁心(6)两端的塑壳(12)内设有反力弹簧(8),塑壳(12)的顶端设有三组直动式桥式触头,每组直动式桥式触头包括动触头(11)和静触头(10)各两个,塑壳(12)上部中央的空腔内固定有触头弹簧(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铁芯包括U型静铁芯(5),U型静铁芯(5)中设有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中镶嵌有永久磁铁(1),两端固定有串联励磁线圈(7),串联励磁线圈(7)由电源(13)提供可变的直流电压;永久磁铁(1)、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与U型静铁芯(5)之间的外侧由低导磁率的铜隔板(4)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久磁铁(1)设置于U型静铁芯(5)凹槽内部正中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隔板(4)内部填充有非导磁性的橡胶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并联磁路的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永久磁铁(1)的上方,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对称轴上方设置有调节气隙(2)。
CNB2006101049364A 2006-11-21 2006-11-21 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41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049364A CN100442419C (zh) 2006-11-21 2006-11-21 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049364A CN100442419C (zh) 2006-11-21 2006-11-21 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8093A true CN1988093A (zh) 2007-06-27
CN100442419C CN100442419C (zh) 2008-12-10

Family

ID=3818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493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419C (zh) 2006-11-21 2006-11-21 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2419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181B (zh) * 2007-10-30 2010-08-11 东南大学 永磁接触器操动机构
CN102176393A (zh) * 2011-01-18 2011-09-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有永久磁铁的自适应交直流通用电磁机构
CN104851749A (zh) * 2015-05-07 2015-08-19 温州大学 具有分闸保护功能的永磁式接触器
CN106057602A (zh) * 2016-08-10 2016-10-26 李蕊名 一种提高触头分断能力的结构装置
CN108010802A (zh) * 2018-01-08 2018-05-08 行驱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电磁系统以及磁保持继电器
CN108832422A (zh) * 2018-08-07 2018-11-16 金成� 电源插座专用的永磁操动机构及电源插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443C (zh) * 2003-05-14 2005-05-04 西安交通大学 降低双线圈双稳态永磁机构接触器触头材料损耗的方法
US6831535B1 (en) * 2003-11-25 2004-12-14 China Patent Investment Limited Bistable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272819C (zh) * 2005-04-18 2006-08-30 西安交通大学 永磁机构接触器合闸失压保护和分闸提高刚分速度的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181B (zh) * 2007-10-30 2010-08-11 东南大学 永磁接触器操动机构
CN102176393A (zh) * 2011-01-18 2011-09-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有永久磁铁的自适应交直流通用电磁机构
CN102176393B (zh) * 2011-01-18 2013-12-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有永久磁铁的自适应交直流通用电磁机构
CN104851749A (zh) * 2015-05-07 2015-08-19 温州大学 具有分闸保护功能的永磁式接触器
CN106057602A (zh) * 2016-08-10 2016-10-26 李蕊名 一种提高触头分断能力的结构装置
CN106057602B (zh) * 2016-08-10 2018-05-15 李蕊名 一种提高触头分断能力的结构装置
CN108010802A (zh) * 2018-01-08 2018-05-08 行驱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电磁系统以及磁保持继电器
CN108832422A (zh) * 2018-08-07 2018-11-16 金成� 电源插座专用的永磁操动机构及电源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42419C (zh) 2008-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2419C (zh) 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
CN1272819C (zh) 永磁机构接触器合闸失压保护和分闸提高刚分速度的方法
CN1291433C (zh) 低功耗数控接触器及其组成的控制系统
CN201191588Y (zh) 永磁式接触器双稳态操动机构
CN201160032Y (zh) 变气隙磁路双线圈永磁操动机构
CN203733721U (zh) 控制与保护开关用电磁吸合机构
CN201171024Y (zh) 永磁式接触器操动机构
CN202905590U (zh) Anp单线圈单稳态永磁机构
CN2904231Y (zh) 换向式瞬功耗电磁电器
CN201838521U (zh) 单极无弧永磁交流接触器
WO2023184855A1 (zh) 一种无弧分断交流电路的控制方法
CN202585232U (zh) 永磁交流真空接触器
CN201594495U (zh) 可降低合分闸电流的双稳态永磁机构
CN1448975A (zh) 降低双线圈双稳态永磁机构接触器触头材料损耗的方法
CN203536307U (zh) 一种带失电保护功能的微功耗、零噪音接触器
CN209859879U (zh) 减少触点抖动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
CN202756734U (zh) 双功率电磁阀
CN201084653Y (zh) 一种永磁式接触器
CN207068757U (zh) 接触器
CN100524572C (zh) 永磁式接触器操动机构
CN101567279A (zh) 磁力分合器
CN2476094Y (zh) 低压智能双稳态永磁真空断路器
CN216353938U (zh) 矿热炉真空接触器
CN2197740Y (zh) 接触器
CN203445006U (zh) 一种用于节能型控制与保护开关的电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njiang Cheng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Assignor: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8.12.25 to 2013.12.25 contract change

Contract record no.: 200932000044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ermanent magnet mechanism contactor with parallel magnetic path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9.3.19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8.12.25 TO 2013.12.25;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ZHENJIANG CHENGXI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Effective date: 200903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