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5253A - 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5253A
CN1985253A CNA200580023380XA CN200580023380A CN1985253A CN 1985253 A CN1985253 A CN 1985253A CN A200580023380X A CNA200580023380X A CN A200580023380XA CN 200580023380 A CN200580023380 A CN 200580023380A CN 1985253 A CN1985253 A CN 1985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taxonomies
contents
client
sub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233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威廉·M·艾布拉姆斯
里基·李·约翰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TALSOURCE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VITALSOURCE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TALSOURCE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VITALSOURCE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985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52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6Creation of semantic tools, e.g. ontology or thesaur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operating upon the order or content of the data handled
    • G06F7/22Arrangements for sorting or merging computer data on continuous record carriers, e.g. tape, drum, disc
    • G06F7/36Combined merging and sor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chine Trans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系统包括能够运行至少一个应用(即,内容管理器、分类法管理器等)的源。所述应用能够提供多个内容和多个主分类法,每个主分类法包括放置在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的至少一个内容。在提供了多个内容和主分类法之后,该应用可识别该多个内容的子集以及至少一个主分类法,其中该子集包括至少一个内容。然后所述应用能够基于所识别出的子集和主分类法来产生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从而随后可按照客户机分类法组织该内容的子集。该系统还包括能够将所述子集组织在客户机分类法中的客户机。

Description

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系统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至少按一种分类法(taxonomy)对内容进行管理和组织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寻求与真正多样且种类繁多的主题相关的知识和进一步的教育。可以理解,教育和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教育从非常小的年纪开始并延伸到高中。之后,人们可以参加各种大学、学院或技术中心中的任一个。然而,教育和培训并不限于这些正式环境。作为示例,许多公司、机构和其他实体执行培训,对人们进行他们各自的工作所需的技能的培训。此外,在接受了大学教育之后,占越来越大的比率的许多人参加某些类型的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可包括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高级课程。即使在这种高等教育之后,例如,人们仍然参加会议、研讨会和其他有组织的会议,以交换信息和想法。
因此,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教育和培训从非常小的年纪开始并且对于某些人可能永远不会结束。如上所述,这种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然而,这种教育的共同点是将信息从拥有知识的人和材料传达给想要该知识的人。在下文中将提供知识的人称为“教师”,将接收知识的那些人称为“学生”。
可通过医学学生的培训环境来了解当前使用的教学方法。通常,医学学生带着充实他或她寻求的知识的希望开始他或她的教育。通常,从医学学生步入教室的第一天起,就会在关灯之后在屏幕上开始放映幻灯片。显示幻灯片的速率平均可多达每小时180张幻灯片。然而,幻灯片在医学学生前面掠过,她期望消化该信息。
教学中使用的信息可来自于许多源。例如,显示给医学学生的幻灯片可以是教授多年收集的成果。此外,这些幻灯片可以是该教授从其导师获得的独一无二的幻灯片,该教授的导师在他退休前曾是系主任。
这些学生正确地意识到这些幻灯片具有巨大价值。然而,这些学生观看了一次这些幻灯片,而且仅观看了一次,然后这些幻灯片就永远消失了。然后,课后,这些学生单独或成群地工作,尝试回想(conjure up)这些幻灯片。当在课堂上显示幻灯片时,学生尝试领悟这些幻灯片通常是不成功的。而是在真正俘获该幻灯片的精髓之前,下一张幻灯片已开始显示。然后,课后学生可能谦恭地到教授身边请求幻灯片的拷贝。然而,这些幻灯片通常代表教授的职业。结果,教授不愿帮助以任意形式再现他的文档。
以上情景示出了阻碍信息和知识从教师交换到学生的各种情况之一。因此,该情景导致学生对他们所接触的知识进行重建。该重建可以为以下形式:对幻灯片或该日在课堂上出现的任何其他信息所作的笔记或粗略再现。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对各方都有益且可接受的从教师向学生交换知识的方法。
另外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教师确实准备并向学生提供了材料。然而,即使在此情况下也有共同的问题。例如,教师会从资源图书复制喜欢的图,并将该图粘贴到他们自己创建的材料中。然后,教师会在该复制图周围写上该教师自己的文字。举例来说,这导致了潜在的版权侵犯。此外,随着桌面出版能力的出现,累积这些材料变得越来越容易。学生准确地意识到该材料直接来自教授,并因而认为该材料具有很大价值。此外,例如,大学可能要求学生购买教授的材料。另外,大学会推荐学生从特定出版商购买一系列材料。
因此,在学术界以及在其他学习环境中形成了这样的情况,即,管理人、教员和学生对于其学习材料的质量下降感到气馁和关注。从提供材料的教师的视角以及从接收材料的学生的视角,人们都感到气馁。对于学生,该情况尤其令人气馁,因为他们在考试情况以及其他情况下对该材料的掌握将会决定其职业的成功。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已开发了这样的系统,所述系统从多种多样的源有效地收集信息,并以有效方式将收集物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材料提供给学生。根据一个这样的系统,可使用户使用在容易访问的收集物中的一个组织的全部教育课程。即,收集物可以以全球至特定组织(例如大学或公司)为特征,收集物包括该特定组织利用的所有课程材料。然后该系统可提供在对该收集物中信息的导航,从而允许用户与该收集物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材料进行交互,就好像这些材料例如是单个的教科书、期刊、视频或论文一样。
在这种系统以及用户通常可访问收集物中许多不同材料的系统中,对这些材料进行组织有一些难度。在这点上,对于收集的材料内的材料的组织,不同的用户可能期望不同的分类法。更具体地说,不同的用户可能期望根据不同标准,按组或类别系统地安排收集的材料。例如,用户可能期望根据众所周知的分类法(诸如杜威十进分类法和/或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组织用户收集的材料。此外,例如,用户可能期望根据基于材料的主题和/或类型的分类法组织所述材料。在又一示例中,用户可能期望根据更专用于用户的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诸如专用于用户大学的分类法(例如纽约大学课程目录))和/或专用于该用户所属的另一组织的分类法(例如美国律师协会)来组织所述材料。
虽然已开发出提供收集的材料的系统,但是通常这种传统系统不管接收收集物的用户是谁都根据单个给定分类法来组织所有材料。为了根据不同的期望分类法来组织材料,通常需要用户手动地组织这些材料。然而,当用户的收集物增加从而包括附加材料时,需要用户再次按用户期望的分类法放置该附加材料。因此,期望设计一种系统和方法,其针对不同的用户自动地按不同的分类法放置收集的材料,不要求用户或收集源手动地组织材料以及手动地将附加材料放置在手动组织的收集物内。
发明内容
根据前面的背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经改进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保持多个不同的主分类法。然后通过基于内容的子集和主分类法产生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分类法,可将多个内容的相同或不同的子集组织在一个或更多个主分类法中。在这点上,随后可将所述内容的相同或不同的子集提供给不同的客户机,该客户机随后可基于客户机分类法以一种或更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所述相同或不同的子集进行组织。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针对不同的客户机按照不同的分类法来放置收集的材料,而不需要客户机或收集物的源手动地组织材料,或手动地将附加材料放置在手动组织的收集物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能够运行至少一个应用(即,内容管理器、分类法管理器等)的源。该应用能够例如从所述源的内容数据库中提供多个内容。此外,该应用能够例如从分类法数据库中提供多个主分类法,其中每个主分类法包括放置在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的至少一个内容。例如,所述应用能够定义多个主分类法,随后将每个内容放置在所述主分类法中的至少一个内的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从而提供了所述主分类法。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应用能够将每个内容放置为使至少一个内容被放置在至少两个分类法内的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
不管所述应用如何提供所述主分类法,所述应用都可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和至少一个主分类法,其中所述子集包括至少一个内容。之后,所述应用随后基于所识别出的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和所述主分类法来产生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从而随后可按照所述客户机分类法组织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例如,所述应用能够通过选择至少一个主分类法,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内容,随后从所述主分类法中剪除其他内容,来产生所述客户机分类法。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客户机分类法可包括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中的所述内容。然后,在产生了所述客户机分类法之后,所述应用还能够向客户机提供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以及所述客户机分类法。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系统还可包括能够运行访问应用的客户机。所述访问应用随后能够按照所述客户机分类法组织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
更具体地说,所述应用还能够汇集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的内容记录收集物以及识别至少一个主分类法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然后,所述应用能够分别从所述内容记录收集物和所述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识别所述内容的所述子集和所述主分类法。在一个典型情形中,所述应用能够针对多个客户机中的每一个来汇集内容记录收集物和分类法记录收集物。然后,所述应用能够从所述多个记录收集物中选择内容记录收集物以及从所述多个记录收集物中选择分类法记录收集物。可以分别从所选择的内容记录收集物和所选择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和主分类法。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理和组织内容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如上面所指示以及下面所解释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保持多个内容,所述多个内容的不同的子集可放置在多个不同的主分类法中的一个和更多个中。因此,随后可向不同的客户机提供内容的相同或不同的子集,客户机随后可根据基于所述子集和所述主分类法产生的客户机分类法以一种或更多种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所述相同或不同的子集。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允许不同的客户机按照不同的分类法对收集物进行组织,而不需要所述客户机或收集物的源手动地组织材料,或手动地将附加材料放置在手动组织的收集物内。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确定的问题并提供了另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在这样一般性地描述了本发明之后,将参照附图进行描述,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画出的,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对内容进行组织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能够作为源和/或客户机进行工作的实体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法的各步骤的流程图,该方法将内容管理为随后可按照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来组织这些内容;以及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组织内容的方法的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彻底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全文中,相似的标号表示相似的部件。
参照图1,系统10以分级结构来表示内容,并基于这种表示方法来访问内容,系统1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内容源12和客户机14(各显示了一个)。每个内容源12都能够直接和/或间接地与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14进行通信。类似地,每个客户机14都能够直接和/或间接地与一个或更多个源12进行通信。例如,一个或更多个源12能够向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14提供内容,所述内容存储在可移动电子存储介质16(例如DVD)上。另外或者另选的是,例如,一个或更多个源12能够跨一个或更多个网络18向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14提供内容。该网络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不同类型的网络的任意数量的不同组合。例如,该网络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数据网络(诸如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或广域网(WAN)(例如互联网))以及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有线和/或无线语音网络,其包括有线网络(诸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和/或无线网络(诸如IS-136(TDMA)、GSM、和/或IS-95(CDMA))。然而,出于例示的目的,如下所述,除非另外指出,所述网络包括互联网(即WAN)。
源12和客户机14可包括能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操作的许多不同的实体、装置等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在这点上,一个或更多个源12和客户机14可包括、包含、或被实施为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单元(processing element),诸如一个或更多个笔记本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等。另外或者另选的是,一个或更多个源12和客户机14可包括、包含、或被实施为一个或更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诸如一个或更多个移动电话、便携式数字助理(PDA)、寻呼机等。例如,源12和客户机14可各自包括能够跨互联网(例如网络18)而彼此进行通信的处理单元。然而,应该理解的是,该一个或更多个源12和客户机14可包括执行各个实体的一个或更多个功能的用户或与其相关联。因此,如下所述,术语“源”可表示源和/或源用户,反之亦然。类似地,术语“客户机”可表示客户机和/或客户机用户,反之亦然。
现在参照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能够作为源12和/或客户机14进行操作的实体的框图。虽然作为分立的实体示出,但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更多个实体可支持逻辑上分立但共存于该(些)实体中的源12和客户机14两者。在这点上,源12能够执行客户机14的一个或更多个功能。另外或者另选的是,客户机14能够执行源12的一个或更多个功能。
如所示出的,能够作为源12和/或客户机14进行操作的实体通常可包括连接到存储器22的处理器20。处理器20还可连接到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数据、内容等的至少一个接口24或其他装置。在这点上,该接口可包括用户输入接口以及可包括显示器的用户接口。用户输入接口进而可包括允许实体从用户接收数据的许多装置中的任何一个(诸如电子扫描仪、键盘、鼠标)和/或能够接收数据、内容等的许多其他装置组件等中的任何一个。
存储器22可包括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通常存储内容、数据等。在这点上,存储器22通常存储软件应用26、指令等,以供处理器20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实体的操作相关联的步骤。例如,如下所述,当实体包括客户机14时,存储器可存储与该客户机14相关联的一个或更多个软件应用,诸如用于访问由源12提供的内容的访问应用。
当实体包括源12时,存储器22例如可存储与源12相关联的一个或更多个软件应用,诸如用于对所存储的或在源12的控制下的内容进行管理的内容管理器。此外,例如,存储器22可存储用于按不同分类法组织内容的分类法管理器。此外,例如,源12可存储一个或更多个数据库,诸如用户数据库、内容数据库、主分类法数据库和元数据数据库。在这点上,用户数据库可针对多个用户中的每一个,存储与该用户被许可或被授权访问的内容有关的信息、以及用户期望使用其来组织所授权的内容的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内容数据库可存储可从源得到的多个内容。主分类法数据库可存储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诸如与用户数据库中的用户相关联的那些分类法。元数据数据库可针对内容数据库中的多个内容中的每一个,存储该内容能够按其进行组织的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以及这些内容在各个分类法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源12通常能够向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14提供来自内容数据库的一个或更多个内容,这些内容由能够在源12上工作的内容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进行管理。例如,源12能够在一个或更多个可容易访问的收集物中提供一个或更多个教科书、期刊、视频和/或论文,所述收集物能够区分不同的客户机。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收集物的特征在于,包括各用户所利用的多个课程材料。然而,应该理解的是,课程材料仅是源12能够向客户机14提供的多个不同类型的内容、信息、数据等之一。因此,当在此使用时,术语“课程材料”、“内容”、“信息”和“数据”能够可互换地用来表示源12向客户机14提供的课程材料、内容、信息和数据。
简要地说,如下所述,在将内容提供给客户机14之前,源12能够按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组织该内容。有利的是,针对相同的客户机14和/或针对不同的客户机14,可按一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分类法来组织相同的内容。因此,客户机12之后能够访问已经按客户机12所期望的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进行了组织的内容,而无需客户机12手动地组织内容。
为了组织用于客户机14的内容,源12能够操作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其中分类法管理器能够识别与客户机14相关联的多个内容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之后,分类法管理器能够基于被识别为与客户机14相关联的内容和分类法,产生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分类法。可将客户机分类法以及内容(或用于接收内容的链接或其他指令)传送至客户机14。能够操作访问应用(即,软件应用26)的客户机14随后可以接收客户机分类法和内容,并且之后能够访问根据该客户机分类法组织的内容。
如在这里所描述的,内容管理器、分类法管理器和访问应用各自包括能够分别在源12和客户机14上工作的软件(即,软件应用26)。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内容管理器、分类法管理器和访问应用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另选地实施为固件、硬件等。此外,虽然这里按照在源12上工作的方式示出和描述了内容管理器和分类法管理器,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内容管理器和分类法管理器之一或两者能够在与源12分立并且例如跨互联网(即,网络18)与源12通信的实体(例如,个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等)上工作。类似地,访问应用能够在与客户机14分立并且与客户机14通信的实体(例如,个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等)上工作。
现在参照图3,图3示出了将内容管理为之后可按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组织这些内容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源12(或者更具体地为内容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接收一个或更多个内容,诸如一个或更多个课程材料,如块28中所示。在例如提供课程材料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容管理器能够经由源的用户输入接口(即,接口24)接收课程材料。在接收课程材料之后,内容管理器可对课程材料进行格式化和数字化。之后,内容管理器构造课程材料,或者可帮助源用户构造课程材料。例如,内容管理器可根据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构造或标记课程材料。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内容管理器可根据多种其他标记语言、格式等中的任一种来构造课程材料。
在源12的内容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接收到课程材料之后,通常在内容管理器构造或标记课程材料之后,内容管理器可将课程材料存储在源12的内容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如块30中所示。内容管理器可以按多种不同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在内容数据库中对课程材料进行索引,在一个典型实施例中,内容管理器通过与各课程材料唯一地相关联的内容ID来对课程材料进行索引。例如,对于包括这种标识符的那些课程材料,各种课程材料例如可以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而其他课程材料分配有与ISBN相似的内容ID。
在接收到课程材料之后,源12的内容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以汇集一个或更多个“内容记录收集物”,每个内容记录收集物识别课程材料的一子集,该子集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用户特别感兴趣的一个或更多个课程材料,如块32中所示。在一个典型情形中,多个不同的客户机用户感兴趣的课程材料的子集被存储在源12的内容数据库(例如,存储器22)中。在这种情况下内容管理器可产生可存储在用户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并与各个用户相关联的一个或更多个内容记录收集物。
为了产生内容记录收集物,源12的内容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首先汇集或接收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用户所期望或特别感兴趣的一个或更多个课程材料的子集列表。例如,对于包括解剖学课程的学生的客户机用户,课程材料的列表可包括Henry Gray写的教科书“人体解剖学”。另外或者另选的是,课程材料的列表可包括这些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其他课本、视频和/或音频内容。不管列出的课程材料为何,对于所列出的课程材料,内容管理器之后可将所列出的课程材料、或者至少那些所列出的存储在源的内容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的或可以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课程材料,添加到特定内容记录收集物中。在这点上,如果内容管理器确定了一课程材料存储在内容数据库中或可以以其他方式获得,则内容管理器可检索与该课程材料相对应的内容ID并将其添加到对应的内容记录收集物。一旦完成,则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用户感兴趣的所有可用课程材料的内容ID的对应内容记录收集物可存储在源12的用户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并与对应用户相关联。
在源12的内容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针对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用户来接收并存储课程材料以及汇集记录收集之前、之后或之中,源12的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帮助源用户定义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或接收和/或定义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如块34中所示。例如,源12(或者更具体地为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接收分类法,诸如杜威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此外,例如,分类法管理器可接收、定义或帮助源用户基于主题和/或类型来定义分类法。在又一示例中,可接收、定义或帮助源用户定义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专用的分类法。不管如何接收或定义分类法,分类法管理器都可将分类法存储在源12的分类法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存储在分类法数据库中的分类法被称为“主分类法”。与内容数据库中的内容一样,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来索引分类法数据库中的主分类法,所述方式包括利用与各主分类法唯一地相关联的分类法ID。
与内容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相似,在源12的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帮助源用户定义了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或者接收和/或定义了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之后,分类法管理器可汇集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记录收集物”,每个分类法记录收集物识别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用户特别感兴趣的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如块36中所示。在一个典型情形中,与多个不同的客户机用户感兴趣的分类法相对应的主分类法被存储在源12的分类法数据库(例如存储器22)中。在这种情况下内容管理器可产生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记录收集物,这些分类法记录收集物和内容记录收集物一样,可被存储在用户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并与对应用户相关联。在这点上,分类法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来汇集分类法记录收集物,所述方式诸如与内容管理器汇集内容记录收集物相似的方式,包括按与各分类法相对应的分类法ID将分类法添加到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
在源12的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接收、定义或帮助源用户定义分类法之前、之后或之中,源12(分类法管理器)可帮助源用户识别其中要包括存储在内容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的课程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主分类法,如块38中所示。另选的是,分类法管理器可帮助源用户识别适于各主分类法的一个或更多个课程材料。例如,考虑包括Henry Gray所写的教科书“人体解剖学”的课程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分类法管理器可识别或帮助源用户识别:可将该教科书适当地包括在先前根据纽约大学(NYU)课程目录定义的分类法以及先前根据主题定义的分类法内。
其中要包括课程材料的分类法可以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进行识别。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元数据数据库中具有每个课程材料的条目,在元数据数据库中可像前面一样用内容ID(例如,ISBN)进行索引。在这点上,各课程材料的条目可包括识别其中要包括该课程材料的分类法的信息。例如,教科书“人体解剖学”的条目可包括识别存储在源12的分类法数据库(即,存储器12)中的NYU课程目录分类法和主题分类法的信息。因此,源12的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能够从元数据数据库中与课程材料相关联的那些分类法中识别出用于所述课程材料的分类法。
然后,源12的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将课程材料放置或帮助源用户放置在与所识别出的分类法相对应的主分类法内的一个或更多个适当位置处,如块40中所示。继续以上示例,然后,分类法管理器可将具有课程“解剖学101”和“生物学400”的条目的教科书放置或帮助源用户放置在存储在分类法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的主NYU课程目录分类法中。此外,分类法管理器可将具有主题“生物”的条目的教科书放置或帮助源用户放置在主主题分类法中。因而,可以看出,课程材料不仅可放置在单个主分类法内多于一个的位置处,而且另外或另选地可放置在多于一个的主分类法内。
源12的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识别或帮助源用户识别课程材料的放置。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元数据数据库不仅包括与各课程材料相关联的分类法,而且还包括各分类法内要放置这些课程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分类法管理器可将课程材料放置在与元数据数据库中与课程材料相关联的位置处。
可以理解,源12的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将课程材料放置在主分类法中。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内容的内容ID包括在对应的主分类法内的适当位置处,从而将各课程材料放置在主分类法中。因此,每个主分类法可包括存储在源12的内容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被放置在主分类法内的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的所有课程材料的内容ID。然后,包括在适当位置处的课程材料的内容ID的主分类法可保持在分类法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这样,可将分类法位置与存储在内容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的内容通过各自的内容ID联系起来。
可以理解,在一个或更多个实例中,源12(或者更具体地为内容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接收一个或更多个附加的课程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内容管理器可像前面一样来接收和存储附加的课程材料(见块28和30)。然后,内容管理器可汇集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用户的、包括附加的课程材料的记录收集物,或者修改现有的记录收集物使其包括附加的课程材料(见块32)。此外,源12的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像前面一样来识别其中要包括附加的课程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并将该附加的课程材料放置在对应的主分类法内(见块38和40)。此外,分类法管理器可为每个附加的课程材料在元数据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创建一条目(见块42)。
还可理解,在一个或更多个实例中,源12(或者更具体地为内容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帮助源用户定义一个或更多个附加分类法,或者接收和/或定义一个或更多个附加分类法(见块34)。在这些示例中,分类法可以以与前面相似的方式工作,以汇集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记录收集物(或修改现有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识别要包括在该附加分类法内的一个或更多个课程材料,并将课程材料放置在对应的主分类法内(见块36、38和40)。此外,分类法管理器可为每个对应的课程材料在元数据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创建一条目以包括附加的分类法,或修改现存的元数据条目以包括附加的分类法(见块42)。
在一个或更多个时间点处,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可能期望接收或访问存储在源12的内容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课程材料。例如,客户机用户可能期望在购买了课程材料或用于访问该课程材料的许可之后接收对应的课程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客户机用户可能期望访问客户机用户感兴趣的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中的课程材料。现在参照图4,一种组织内容的方法包括:源12(或者更具体地为源的内容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基于与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相关联的记录收集物,汇集可访问的后端收集物(backend collection),如块44中所示。内容管理器可以从用户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检索这些内容记录收集物内包含有这些内容ID的对应内容记录收集物。然后,内容管理器可继续将与该内容ID相对应的课程材料添加到可访问的后端收集物。之后,如果期望,则内容管理器可将该后端收集存储在源的存储器(即,存储器22)中。
由于客户机用户可能期望访问客户机用户感兴趣的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中的课程材料,所以内容管理器或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例如可以在汇集后端收集物之前或之后从用户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选择与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相关联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如块46中所示。通过选择与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相关联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内容/分类法管理器除了可以识别内容记录收集物中的内容ID之外,还可以识别与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相关联的分类法的分类法ID。
在识别了内容ID和分类法ID之后,源12的内容/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基于对应的内容ID和分类法ID产生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分类法,如块48中所示。更具体地说,内容/分类法管理器可以从源12的分类法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选择与对应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的分类法ID相对应的主分类法。如上面指出的,存储在分类法数据库中的主分类法可包括存储在源12的内容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的、放置在对应的主分类法内或适于对应的主分类法的所有课程材料的内容ID。因此,应该理解,与对应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的分类法ID相对应的主分类法可包括不是客户机用户希望的或没有授予客户机用户许可的课程材料的内容ID。换言之,与对应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的分类法ID相对应的主分类法可包括不在与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相关联的内容记录收集物中的内容ID。
然后,为了产生客户机分类法,源12的内容/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将对应的主分类法的副本例如存储在存储器的临时位置处或与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相关联的用户数据库中。之后,内容/分类法管理器可识别与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相关联的课程材料的内容ID,并从对应的主分类法中(或者更典型地从对应的主分类法的副本中)剪除或去除剩余的内容ID。此时,剩余的内容ID对应于被识别为与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相关联的那些课程材料,从而产生了客户机分类法。通过从主分类法的副本中剪除其他内容ID,所产生的客户机分类法仅包括客户机用户期望的或已许可给客户机用户的那些课程材料,或者更具体地包括在对应的内容记录收集物中包括的对应内容ID。
在汇集了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课程材料的后端收集物并产生了定义这些课程材料的组织的客户机分类法之后,源12可提供或帮助提供后端收集物和客户机分类法,如块50中所示。在这点上,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提供后端收集物和客户机分类法。例如,可将后端收集物和客户机分类法存储在可移动电子存储介质(诸如磁盘、CD或者更典型地为DVD)上。然后,可将DVD提供给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用户,或者更具体地说,提供给对存储在对应DVD上的对应客户机分类法中的后端收集物的内容材料特别感兴趣的那些客户机用户。另选的是,例如,可由源12或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用户跨一个或更多个网络18进行访问的其他处理器(例如,服务器计算机)来存储或保持后端收集物和客户机分类法。如果想了解关于这种提供内容的技术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于2001年8月8日提交的标题为“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ding aCurriculum Repository”的PCT专利申请公报WO 02/17276 A1,通过引用其全文将其内容并入于此。
可以理解,在多种情况中,客户机14和客户机用户可能没有识别一个或更多个分类法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在这种情况下,源12的内容/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可以以多种不同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进行响应。例如,在一个典型实施例中,内容/分类法管理器可选择默认分类法,诸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然后,内容/分类法管理器可以以与前面的识别了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的分类法ID之后相似的方式工作。在这点上,内容/分类法管理器可从分类法数据库(即,存储器22)中选择主默认分类法,并剪除或去除这样的内容ID,所述内容ID对应于未被识别为与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相关联的课程材料,从而产生了客户机分类法(见块48)。然后可像前面一样地提供后端收集物和所产生的客户机分类法(见块50)。
不管源12如何向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提供后端收集物和客户机分类法,之后在一个或更多个实例中,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用户可能期望访问后端收集物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课程材料,如块52中所示。例如,客户机用户可能期望经由能够在客户机14上工作的访问应用(即,软件应用26)来访问课程材料,诸如观看内容。在这点上,可由源12一起提供内容和访问应用(例如,在同一DVD上),之后安装并运行访问应用以在客户机14上工作来访问课程材料。另选的是,可将访问应用预先安装在客户机14上,从而访问应用仅需运行以在客户机14上工作来访问内容。然而,在允许客户机用户访问加密的内容之前,客户机14(或更具体地为访问应用)可能需要执行数字权利管理(DRM)技术来获得对内容的访问。如果想了解关于诸如DRM技术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在此同时提交的标题为“SYSTEM,METHOD,AND COMPUTER PROGRAMPRODUCT FOR PROVIDING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OFPROTECTED CONTENT”的第10/860,627号美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将其内容全部并入于此。
如果客户机用户根据DRM技术得到授权(如果期望),则客户机14的访问应用(即,软件应用26)随后可访问后端收集物中的课程内容。然而,在访问课程材料时,访问应用能够读取客户机分类法,之后按各客户机分类法的组织来呈现后端收集物,或更具体地呈现后端收集物中的课程材料(或后端收集物中的课程材料的列表),如块54中所示。然后,客户机14或客户机用户可从所呈现的后端收集物中选择一个或更多个课程材料,从而访问对应的课程材料,如块56中所示。例如,访问应用可将所选内容显示给客户机用户。
如上所述,源12的多个数据库(即,存储器22)用对应的内容ID和分类法ID来对课程材料和分类法进行索引。源的内容管理器和分类法管理器(即,软件应用26)随后在操作期间可利用这些ID产生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分类法并将其提供给客户机14,客户机分类法定义后端收集物的组织。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代替利用内容ID和分类法ID,内容管理器和/或分类法管理器可利用课程材料和主分类法自身。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10的全部或部分(诸如源12和/或客户机14的全部或部分)通常在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即,内容管理器、分类法管理器、访问应用等)的控制下进行工作。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每个计算机程序产品都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诸如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实施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部分(诸如一系列计算机指令)。
在这点上,图3和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系统和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流程图的每个块或步骤以及这些流程图中的块的组合。可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以产生一机器,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运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在流程图的块或步骤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还可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所述指令可指挥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以特定方式运行,从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了一件制品,该制品包括实现在流程图的块或步骤中指定的功能的指令装置。还可将计算机程序指令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以使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运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的块或步骤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因此,所述流程图的块或步骤支持用于执行指定功能的装置的组合、用于执行指定功能的步骤的组合、以及用于执行指定功能的程序指令装置。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由执行指定功能或步骤的基于专用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或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所述流程图的每个块或步骤以及所述流程图中的块或步骤的组合。
得益于前面的描述以及附图中给出的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想到本发明的许多变型例和其他实施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并且变型例和其他实施例旨在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虽然在此采用了特定术语,但是这些术语仅在一般和描述意义上使用,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

Claims (22)

1、一种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能够运行至少一个应用的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能够提供多个内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能够提供多个主分类法,每个主分类法包括放置在至少一个位置处的至少一个内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还能够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以及至少一个主分类法,所述子集包括至少一个内容,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能够基于所识别出的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和所述至少一个主分类法来产生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从而随后可按照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组织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能够定义多个主分类法,随后将各内容放置在所述主分类法中的至少一个内的至少一个位置处,从而提供了所述至少一个主分类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能够将各内容放置为使至少一个内容被放置在至少两个分类法内的至少一个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还能够汇集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的内容记录收集物以及识别至少一个主分类法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能够分别从所述内容记录收集物和所述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和至少一个主分类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能够针对多个客户机中的每一个来汇集内容记录收集物和分类法记录收集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还能够从所述多个记录收集物中选择内容记录收集物以及从所述多个记录收集物中选择分类法记录收集物,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能够分别从所选择的内容记录收集物和所选择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和至少一个主分类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能够选择至少一个主分类法,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内容,随后从所述至少一个主分类法中剪除其他内容,从而产生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所述客户机分类法包括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还能够向客户机提供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该系统还包括:
能够运行访问应用的客户机,其中所述访问应用能够按照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来组织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
9、一种管理和组织内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多个内容;
提供多个主分类法,其中每个主分类法包括放置在至少一个位置处的至少一个内容;
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以及至少一个主分类法,所述子集包括至少一个内容;以及
基于所识别出的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和所述至少一个主分类法来产生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从而随后可按照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来组织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多个主分类法中的提供和接收中至少一个包括:
定义多个主分类法;以及
将各内容放置在所述主分类法中的至少一个内的至少一个位置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放置各内容的步骤包括:将各内容放置为使至少一个内容被放置在至少两个分类法内的至少一个位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汇集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的内容记录收集物以及识别至少一个主分类法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
其中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以及至少一个主分类法包括:分别从所述内容记录收集物和所述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和至少一个主分类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汇集内容记录收集物和分类法记录收集物的步骤包括针对多个客户机中的每一个汇集内容记录收集物和分类法记录收集物,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多个记录收集物中选择内容记录收集物,以及从所述多个记录收集物中选择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以及
其中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和至少一个主分类法包括从所选择的内容记录收集物和所选择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分别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和至少一个主分类法。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的步骤包括:
选择至少一个主分类法;
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内容;以及
从所述至少一个主分类法中剪除其他内容,从而产生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所述客户机分类法包括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内容。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客户机提供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从而所述客户机能够按照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来组织所述内容的所述子集。
16、一种管理和组织内容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部分的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部分包括:
第一可执行部分,用于提供多个内容;
第二可执行部分,用于提供多个主分类法,其中每个主分类法包括放置在至少一个位置处的至少一个内容;
第三可执行部分,用于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以及至少一个主分类法,所述子集包括至少一个内容;和
第四可执行部分,基于所识别出的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和所述至少一个主分类法来产生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从而随后可按照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组织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第二可执行部分适于通过定义多个主分类法并将各内容放置在所述多个主分类法中的至少一个内的至少一个位置处,来提供所述多个主分类法。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第二可执行部分适于将各内容放置为使至少一个内容被放置在至少两个分类法内的至少一个位置处。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第五可执行部分,用于汇集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子集的内容记录收集物以及识别至少一个主分类法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
其中所述第三可执行部分适于分别从所述内容记录收集物和所述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和至少一个主分类法。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第五可执行部分适于针对多个客户机中的每一个来汇集内容记录收集物和分类法记录收集物,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第六可执行部分,用于从所述多个记录收集物中选择内容记录收集物以及从所述多个记录收集物中选择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以及
其中所述第三可执行部分适于分别从所选择的内容记录收集物和所选择的分类法记录收集物中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和至少一个主分类法。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第四可执行部分适于选择至少一个主分类法,识别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内容,随后从所述至少一个主分类法中剪除其他内容,从而产生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所述客户机分类法包括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内容。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第五可执行部分,用于向客户机提供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从而所述客户机能够按照所述至少一个客户机分类法来组织所述多个内容的所述子集。
CNA200580023380XA 2004-06-04 2005-05-25 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ending CN19852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860,994 US8380715B2 (en) 2004-06-04 2004-06-04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and organizing pieces of content
US10/860,994 2004-06-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5253A true CN1985253A (zh) 2007-06-20

Family

ID=34971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23380XA Pending CN1985253A (zh) 2004-06-04 2005-05-25 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8380715B2 (zh)
EP (1) EP1751681A1 (zh)
JP (1) JP2008502047A (zh)
CN (1) CN1985253A (zh)
AU (1) AU2005253074B2 (zh)
CA (1) CA2568308C (zh)
WO (1) WO20051220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9625B2 (en) * 2007-01-10 2010-03-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Taxonomy object modeling
US8104080B2 (en) * 2007-01-26 2012-0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Universal schema for representing management policy
US20080184277A1 (en) * 2007-01-26 2008-07-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policy validation, distribution and enactment
US8156154B2 (en) * 2007-02-05 2012-04-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a taxonomy system for heterogeneous resource domain
US20080189265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vocabulary terms for a taxonomy system
US20080222515A1 (en) * 2007-02-26 2008-09-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Parameterized types and elements in xml schema
US7765241B2 (en) * 2007-04-20 2010-07-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scribing expected entity relationships in a model
CN108038105B (zh) * 2017-12-22 2020-06-05 中科鼎富(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对未登录词生成仿真词向量的方法及装置
US11163807B2 (en) * 2019-06-05 2021-11-02 Premier Healthcare Solutions, Inc. System for data structure clustering based on variation in data attribute perform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198A (ja) * 1991-07-22 1993-02-05 Hiroyuki Sone 文書情報検索装置
US6446061B1 (en) * 1998-07-31 2002-09-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axonomy generation for document collections
US6226618B1 (en) 1998-08-13 2001-05-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US6675161B1 (en) * 1999-05-04 2004-01-06 Inktomi Corporation Managing changes to a directory of electronic documents
US6711585B1 (en) * 1999-06-15 2004-03-23 Kani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US6484179B1 (en) 1999-10-25 2002-11-19 Oracle Corporation Storing multidimensional data in a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US20010049674A1 (en) * 2000-03-30 2001-12-06 Iqbal Talib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abling efficient employment recruiting
JP2002222138A (ja) * 2000-11-24 2002-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ンテンツ送信方法、コンテンツ受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US6519532B2 (en) * 2001-01-31 2003-02-11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3D depth migration
US6687617B2 (en) * 2001-06-28 2004-02-03 Pgs Amer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gration of seismic data
US7054841B1 (en) * 2001-09-27 2006-05-30 I2 Technologies Us, Inc. Document storage and classification
US7225146B2 (en) * 2001-09-27 2007-05-29 I2 Technologies Us, Inc. Method, system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ing for dynamic database redirection using semantic taxonomy information
US7139766B2 (en) 2001-12-17 2006-11-21 Business Objects, S.A. Universal drill-down system for coordinated presentation of items in different databases
US7162480B2 (en) * 2001-12-26 2007-01-09 Sbc Technology Resources, Inc. Usage-based adaptable taxonomy
US7243092B2 (en) * 2001-12-28 2007-07-10 Sap Ag Taxonomy generation for electronic documents
US7237189B2 (en) * 2002-02-11 2007-06-26 Sap Aktiengesellschaft Offline e-learning system
US6832219B2 (en) 2002-03-18 2004-12-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oring and querying of markup based documents in a relational database
US20040236714A1 (en) 2002-04-09 2004-11-25 Peter Eisenberger Task driven taxonomy and applications delivery platform
US7158983B2 (en) * 2002-09-23 2007-01-02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Text analysis technique
US7039645B1 (en) * 2002-09-26 2006-05-02 Requisite Technology, Inc. Managing content of an electronic catalog by collaboration with another electronic catalog
US20040088322A1 (en) * 2002-10-31 2004-05-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nnections between information aggregates
US20040167883A1 (en) * 2002-12-06 2004-08-26 Attensity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a service for producing structured data elements from free text sources
GB0315191D0 (en) * 2003-06-28 2003-08-06 Ibm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visu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ata organisation with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80715B2 (en) 2013-02-19
CA2568308A1 (en) 2005-12-22
JP2008502047A (ja) 2008-01-24
EP1751681A1 (en) 2007-02-14
AU2005253074A1 (en) 2005-12-22
US20050278310A1 (en) 2005-12-15
US20150154280A1 (en) 2015-06-04
CA2568308C (en) 2015-12-22
US20130159312A1 (en) 2013-06-20
WO2005122023A1 (en) 2005-12-22
AU2005253074B2 (en) 200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lmer Scholarly work and the shaping of digital access
Loukissas Taking Big Data apart: local readings of composite media collections
CN1997996B (zh) 基于内容的表示提供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985253A (zh) 管理和组织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King Digital scholarship librarian: what skills and competences are needed to be a collaborative librarian
Lee et al. Incorporating collaboratory concepts into informatics in support of transl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biomedical research
Wijnhoven Oper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identification of knowledge objects, operation methods, and goals and means for the support function
Renwick Caribbean 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digital library of the Caribbean (dLOC)
Diehl et al. Grassroots: Supporting the knowledge work of everyday life
Sandy et al. Innovating support for research: the coalescence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Palmer et al. Collection definition in federated digital resource development
Hider et al. Occupations and preoccupations of the Australian library profession: An analysis of job advertisements and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Obisat et al. A proposed model for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through mobile technologies
Calahan et al. Setting the Stage and keeping sane: implementing ArchivesSpac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De Paula The construction of usefulness: How users and context create meaning with a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Colón-Aguirre et al. Seeking engagement: Use and 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lams) by Spanish-speaking latinx living in Boston
Baker From needles and haystacks to elephants and fleas: Strateg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Monyela Cataloguing practices from creation to use: A study of Cape Town Metropolitan Public Libraries in Western Cape Province, South Africa
Koltay et al. Libraries meet research 2.0: Literacies and services
Hajdin et al. Aspect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Higher Education: An Overview
Boom The embedded librarian: Do more with less
Ssegawa et al. Developing an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 for Our Lady of Fatima Secondary School Library Nakulabye
Selvi et al. The virtual library: Changing roles and ethical challenges for librarians
Morse A research study concerning knowledge systems us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ived usefulness, intent to use and level of use
Dattrao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Library Managemen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llege Libraries under SRTM University Nand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31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620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031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