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4079A - 分组传送控制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组传送控制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4079A
CN1984079A CNA2006101593279A CN200610159327A CN1984079A CN 1984079 A CN1984079 A CN 1984079A CN A2006101593279 A CNA2006101593279 A CN A2006101593279A CN 200610159327 A CN200610159327 A CN 200610159327A CN 1984079 A CN1984079 A CN 1984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formation
connectivity port
group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93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0849C (zh
Inventor
张中平
赵云飞
王俊程
陈维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a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Via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a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Via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984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4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08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0849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explicit feedback to the source, e.g. choke packets
    • H04L47/266Stopping or restarting the source, e.g. X-on or X-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combinatio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occupancy at either end or at transi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0Support for services
    • H04L49/201Multicast operation; Broadcast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04L49/3027Output queu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组传送控制系统。一转送控制单元经由一输入端口接收具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的分组,并且执行一查表操作以取得目的连接端口。一队列控制单元判断该连接端口计数值是否大于一第一默认值,若否,则经由该第一连接端口输出该分组,若是,则送出一第一讯息。一多点传送控制单元自该队列控制单元接收该第一讯息,将一第一分组计数值加1,判断该第一分组计数值是否大于一临界值,若是,发送一停止转送讯息而非发送一同意转送讯息给该转送控制单元。该转送控制单元接收该停止转送讯息且不传送后续的分组给该第一连接端口,而直接传送给一第二连接端口。

Description

分组传送控制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组传送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组传送控制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LAN)通常是以同一栋建筑物内、或是同一厂区不跨过公有马路的区域范围内,在此区域内可以使用铜线、光纤相互连接计算机,为局域网络。
欲构成一局域网络,主要的基本组件包括主机(Host)、节点(Node)、客户端(Client)、服务器(Server)与工作站(Workstation)等等。
只要是连接在网络上面的主要设备,几乎都可以称为主机,例如服务器、路由器(Router)、终端机、工作站等等。连接在网络上的所有非网络线部分的设备,都可以称为节点,例如调制解调器、交换器等等。在局域网络网络中的每一组件皆需藉由网络线、集线器或交换器(Hub或Switch)等网络硬件配备连接以形成一局域网络,而每一组件间藉由分组的传送来进行沟通。
在网络中的传送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即一对一传送(Unicast)、广播(Broadcast)与多点传送(Multicast)。以以太网络(Ethernet)架构而言,分组(Packet)在同一个子网络(Subnet)中传递时,以目的地址来判别该分组由那台主机接收。若在不同的子网络时,就要通过路由器(Router)根据目的地址,该分组送往目的主机所在的另一个子网络中,此即一对一传送方式。多点传送(Multicast)是将讯息传送给特定接收者。例如,在传送电子邮件或其它数据时,某一个节点在接收到数据之后,会同时向数个连接的节点发送数据。广播(Broadcast)是指在通讯网路上,一个工作站对网络(Network其它工作站发出讯息,像无线传输(Wireless Communication)、卫星传输(Satellite Transmission)都属于这类型技术。与多点传送(Multicast)不同的是,多点传送只发送讯息给特定接收者,而广播则发送给所有接收者。
现有的交换器(Switch)在进行多点传送(Multicast)或广播(Broadcast),可能会因为交换器某些连接端口的传输频宽过小而导致分组拥塞的情况发生。以下说明利用一交换器在进行多点传送(Multicast)时分组传送的流程。
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端口(Port1,以下简称为P1)的队列中的五个分组(PKT1、PKT2、PKT3、PKT4与PKT5)正在等候传送。当P1输出PKT1时,即将其队列中的PKT1转送(Dequeuing)至第二连接端口(Port2,以下简称为P2)的队列中,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外部将分组传送至队列中称为队列操作(Queuing),而由队列中将分组转送出去则称为解队列操作(Dequeuing)。在下文中,除非有必要以解队列操作(Dequeuing)称呼,否则皆称「转送」以利说明与了解。接着,当P2输出PKT1时,即将其队列中的PKT1转送(dequeuing)至第三连接端口(Port3,以下简称为P3)的队列中,同时P1输出PKT2并转送至P2的队列中,如图3所示。上述方法说明了分组的多点传送流程。
图4显示传统分组传送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该系统包括一队列控制单元(Queue Control Unit)110、一转送控制单元(Forward Control Unit)120、一解队列控制单元(Dequeue Control Unit)130、一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140以及一P1、P2与P3。P1包括一输入控制单元(Input Control Unit)151与一输出控制单元(Output Control Unit)152。P2包括一输入控制单元161与一输出控制单元162。P3包括一输入控制单元171与一输出控制单元172。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40还包括缓冲器141与142。缓冲器141包括一第一队列(未显示)以分组转送至P1、一第二队列(未显示)以分组转送至P2以及一第三队列(未显示)以分组转送至P3。缓冲器142用以暂存分组。注意到,上述分组传送系统可适用于一交换器,其中每一功能方块可表示为一硬件组件以执行下述分组传送流程。
接着,定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Port Count,PC),用以决定分组传送的模式。当PC=1,表示执行一对一传送(Unicast)。当PC>1,表示执行多点传送(Multicast)或广播(Broadcast)。输出控制单元152接收具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PC)的分组,并且发送一查表要求给转送控制单元120。该分组系存储于第一队列(未显示)。当接收到该查表要求时,转送控制单元120根据一查询表格判断目的连接端口的数目以取得所欲的目的连接端口。该查询表格至少包含连接端口数目与对应每一连接端口的介质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使得分组可准确无误地传送到目的连接端口。当决定好目的连接端口时,转送控制单元120将该分组传送给队列控制单元110(本步骤称为一输入队列操作)。队列控制单元110接收该分组,将该分组自第一队列转送至第二队列,并且传送队列信息至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40。
接着,当一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2)为可传送状态时,P2传送一解队列要求给解队列控制单元130。解队列控制单元130接着自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40取得队列信息,将该队列信息传送给输出控制单元162,令输出控制单元162输出该分组的拷贝(copy)(本步骤称为一解队列操作)并且将PC减1。接着,判断PC是否大于0。若否,表示该分组为一一对一传送的分组,则结束该分组传送流程。若是,表示该分组应经由另一连接端口(例如,P3)输出,则解队列控制单元130发送一输出队列要求给队列控制单元110(本步骤称为一输出队列操作(Output Queue))。队列控制单元110接收该要求,并且将该分组自第二队列(未显示)转送给第三队列(未显示)。当P3为可传送状态时,其传送一解队列要求给解队列控制单元130。解队列控制单元130接着自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140取得队列信息,将该队列信息传送给输出控制单元172,令输出控制单元172输出该分组的拷贝(copy)(本步骤称为一解队列操作)并且将PC减1。接着,判断PC是否大于0。若否,则结束该分组传送流程。
图5显示传统分组传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首先,定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PC)(步骤S11)。当PC=1,表示执行一对一传送(Unicast)。当PC>1,表示执行多点传送(Multicast)或广播(Broadcast)。经由一输入端口接收具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PC)的分组,并且将该分组存储于该输入端口的第一队列中(步骤S12)。根据一查询表格执行一查表操作以确认目的连接端口(步骤S13)。该查询表格至少包含连接端口数目与对应每一连接端口的介质存取控制(MAC)地址,使得分组可准确无误地传送到目的连接端口。当找到至少一目的连接端口时,将该分组自该第一队列转送至一第二队列(步骤S14)。
接着,当一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2)为可传送状态时,根据一解队列要求经由P2输出该分组,并且将PC减1(步骤S15)。判断PC是否大于0。若否,则结束该分组传送流程(步骤S16)。若是,则回到步骤S14,将该分组的拷贝经由另一连接端口(例如,P3)输出。
如上文所述,现有的分组传送方法、系统或装置可准确地将分组传送到所欲的目的地,但却可能发生分组拥塞的情况。以下说明利用一交换器在进行多点传送(Multicast)时发生分组拥塞的情况。如图6所示,P1与P3为100Mbps频宽的连接端口,而P2为10Mbps频宽的连接端口。P1的队列中有PKT2、PKT3、...、PKTn个分组并且皆转送至P2的队列中。由于P2的频宽较小,故发生分组拥塞的情况。而由于P2发生分组拥塞的情况,故P1的队列中的分组不转送至P2的队列而直接转送至P3的队列,以获得较佳的效能。此时,如图7所示,P2的队列中的分组亦转送至P3的队列,故P3的队列拥有PKT2与PKTn+1。因此,当P3输出PKT2与PKTn+1时,会造成其分组顺序混乱。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组传送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披露了一种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包括一第一连接端口、一第二连接端口、一解队列控制单元、一转送控制单元、一队列控制单元以及一多点传送控制单元。该第一连接端口具有一第一分组计数值。该第二连接端口具有一第二分组计数值。该转送控制单元经由一输入端口接收具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的分组,并且执行一查表操作以取得目的连接端口。该队列控制单元判断该连接端口计数值是否大于一第一默认值,若否,则经由该第一连接端口输出该分组,若是,则送出一第一讯息。该多点传送控制单元自该队列控制单元接收该第一讯息,将该第一分组计数值加1,判断该第一分组计数值是否大于一临界值,若是,发送一停止转送讯息而非发送一同意转送讯息给该转送控制单元。该转送控制单元接收该停止转送讯息且不传送后续的分组给该第一连接端口,而直接传送给该第二连接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披露了一种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包括一第一连接端口、一第二连接端口、一第三连接端口、一存储介质、一解队列控制单元、一转送控制单元、一队列控制单元以及一多点传送控制单元。该第二连接端口具有一第二分组计数值。该第三连接端口具有一第三分组计数值该。该存储介质具有适用于该第一连接端口的一第一队列,适用于该第二连接端口的一第二队列,以及适用于该第三连接端口的一第三队列。该转送控制单元经由该第一连接端口接收具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的分组,将该分组转送至该第一队列,根据一查询表格执行一查表操作以取得目的连接端口,以及当取得目的连接端口时传送该分组。该队列控制单元接收该分组并且将该分组自该第一队列转送至该第二队列,传送第一队列信息至该存储介质,判断该连接端口计数值是否大于一第一默认值,若否,则经由该第二连接端口输出该分组,若是,则送出一第一讯息。该点传送控制单元自该队列控制单元接收该第一讯息,将该第二分组计数值加1,判断该第二分组计数值是否大于一临界值,若是,发送一停止转送讯息而非发送一同意转送讯息给该转送控制单元。该转送控制单元接收该停止转送讯息且不自该第一队列传送后续的分组给该第二队列,而直接传送给该第三连接端口,并且当在该第二队列排队等候的分组皆完全输出后重新将分组转送至该第二队列。
本发明实施例还披露了一种分组传送控制方法。首先,定义适用于一第二连接端口的一第二分组计数值、适用于一第三连接端口的一第三分组计数值以及一连接端口计数值。经由一第一连接端口接收一分组,并且执行一查表操作以取得目的连接端口。当该连接端口计数值大于一第一默认值时,将该第二分组计数值加1。判断该第二分组计数值是否大于一临界值。若该第二分组计数值大于该临界值,则后续分组不传送到该第二连接端口而直接传送到该第三连接端口。
附图说明
图1~图3系显示传统交换器的分组传送的示意图。
图4显示传统分组传送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显示传统分组传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图7显示传统交换器发生分组拥塞的示意图。
图8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解决交换器发生分组拥塞的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组传送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0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组传送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110~队列控制单元
120~转送控制单元
130~解队列控制单元
140~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141、142~缓冲器
151、161、171~输入控制单元
152、162、172~输出控制单元
210~队列控制单元
220~转送控制单元
230~解队列控制单元
240~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241、242~缓冲器
251、261、271~输入控制单元
252、262、272~输出控制单元
280~多点传送控制单元
P1..P3~连接端口
PKT1..PKTn~分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8至10,做详细的说明。本发明说明书提供不同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其中,实施例中的各组件的配置为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且实施例中附图标号的部分重复,是为了简化说明,并非意指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关联性。
本发明实施例披露了一种分组传送控制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组传送控制方法与系统限制每一连接端口可接收的分组数目,当某一连接端口接收的分组数目超过该限制时,则不会再将分组转送至该连接端口,以避免分组顺序混乱的情况产生。
如图8所示,P1与P3为100Mbps频宽的连接端口,而P2为10Mbps频宽的连接端口。P1的队列中有PKT2、PKT3、...、PKTn个分组并且皆转送至P2的队列中。由于P2的频宽较小,且因为所包含的分组数目超过一临界值(例如,5)而发生拥塞的情况,故P1的队列中的分组不转送至P2的队列而直接转送至P3的队列,且P2的队列中的分组亦不转送至P3的队列而直接输出。
图9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组传送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包括队列控制单元210、一转送控制单元220、一解队列控制单元230、一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40、一多点传送控制单元(Multicast Control Unit)280以及第一连接端口(P1)、第二连接端口(P2)与第三连接端口(P3)。P1包括一输入控制单元251与一输出控制单元252。P2包括一输入控制单元261与一输出控制单元262。P3包括一输入控制单元271与一输出控制单元272。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40还包括缓冲器241与242。缓冲器241包括用以将分组转送至P1的第一队列(未显示)、用以将分组转送至P2的第二队列(未显示)以及用以将分组转送至P3的第三队列(未显示)。缓冲器242用以暂存分组。注意到,上述分组传送系统可适用于一交换器,其中每一功能方块可表示为一硬件组件以执行下述分组传送流程。
定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PC)与一临界值(例如,5),用以决定分组传送的模式。当PC=1,表示执行一对一传送(Unicast)。当PC>1,表示执行多点传送(Multicast)或广播(Broadcast)。此外,为每一连接端口指定一分组计数值(MCAST_CNT),以计算存储于队列中的分组数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P1为一输入端口而P2与P3为输出端口,但此应用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输出控制单元252接收具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的分组,并且发送一查表要求给转送控制单元220。该分组存储于第一队列(未显示)。当接收到该查表要求时,转送控制单元220根据一查询表格与对应每一连接端口的拥塞条件判断目的连接端口的数目,以取得所欲的目的连接端口。该查询表格至少包含连接端口数目与对应每一连接端口的介质存取控制(MAC)地址,使得分组可准确无误地传送到目的连接端口。当决定好目的连接端口时,转送控制单元220将该分组传送给队列控制单元210(本步骤称为一输入队列操作(Input Queue))。队列控制单元210接收该分组,将该分组自第一队列(未显示)转送至第二队列(未显示),并且传送队列信息至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40。
接着,队列控制单元210判断PC是否大于一第一默认值(例如,1)。若否,则经由一目的连接端口输出该分组,并且结束该分组传送流程。若是,则队列控制单元210送出包含PC与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2与P3)的讯息给多点传送控制单元280。当接收到该讯息,多点传送控制单元280将P2的分组计数值(MCAST_CNT_2)加1,然后判断MCAST_CNT_2是否大于上述临界值。若否,则多点传送控制单元280发出对应于P2的一同意转送讯息(Grant Message,即GNT_OQUEUE_2)给解队列控制单元230。解队列控制单元230自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40取得队列信息,将该队列信息传送给输出控制单元262,令输出控制单元262输出该分组的拷贝(copy)(本步骤称为一解队列操作),接着将PC减1,并且发送对应于P2的一减少讯息(Subtraction Message,即SUBTRACT_PACKET_2)给多点传送控制单元280以将P2的分组计数值(MCAST_CNT_2)减1。
接着,解队列控制单元230判断PC是否大于0。若否,则结束该分组传送流程。若是,则表示该分组应经由另一连接端口(例如,P3)输出,则解队列控制单元230发送一输出队列要求给队列控制单元210(本步骤称为一输出队列操作)。队列控制单元210将该分组自第二队列(未显示)转送给第三队列(未显示),传送队列信息给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40,然后发送对应P3的一讯息给多点传送控制单元280。多点传送控制单元280接收该讯息并且将P3的分组计数值(MCAST_CNT_3)加1,然后判断MCAST_CNT_3是否大于该临值,同时队列控制单元210接收该输出队列要求并且将该分组自第二队列(未显示)转送给第三队列(未显示)。若MCAST_CNT_3不大于该临界值,则多点传送控制单元280发出对应于P3的一同意转送讯息(GNT_OQUEUE_3)给解队列控制单元230。解队列控制单元230自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40取得队列信息,将该队列信息传送给输出控制单元272,令输出控制单元272输出该分组的拷贝(copy)(本步骤称为一解队列操作),接着将PC减1,并且发送对应于P3的一减少讯息(SUBTRACT_PACKET_3)给多点传送控制单元280以将P3的分组计数值(MCAST_CNT_3)减1。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到所有分组皆完成传送。若MCAST_CNT_2大于上述临界值,则禁止多点传送控制单元280发出对应于P2的一同意转送讯息(GNT_OQUEUE_2)给解队列控制单元230,而发送对应于P2的一停止转送讯息(Stop Forward Message)给转送控制单元220,使得后续分组无法自第一队列(未显示)转送至第二队列(未显示),而是直接转送至第三队列(未显示)。此外,当第二队列中的分组完全输出时(即MCAST_CNT_2=0),输出控制单元262经由解队列控制单元230发送一重队列要求(Requeue Message)给队列控制单元210,使得队列控制单元210可重新将分组自第一队列转送至第二队列,即自P1转送至P2。
图10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组传送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首先,定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PC)以及适用于每一连接端口的分组计数值(步骤S21)。当PC=1,表示执行一对一传送(Unicast)。当PC>1,表示执行多点传送(Multicast)或广播(Broadcast)。此外,为每一连接端口指定一分组计数值(MCAST_CNT_i),以计算存储于队列中的分组数目。接下来,经由一输入端口接收具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的分组,并且将该分组存储于该连接端口(例如,P1)的第一队列中(步骤S22)。根据一查询表格执行一查表操作以取得所欲的目的连接端口(步骤S23)。该查询表格至少包含连接端口数目与对应每一连接端口的介质存取控制(MAC)地址,使得分组可准确无误地传送到目的连接端口。当找到至少一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2)时,将该分组自该第一队列转送至该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2)的一第二队列(步骤S24)。
判断PC是否大于一第一默认值(例如,1)(步骤S25)。若否,则经由一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2)输出该分组,并且结束该分组传送流程(步骤S26)。若是,则将该目的连接端口(P2)的分组计数值(MCAST_CNT)加1(MCAST_CNT=MCAST_CNT+1)(步骤S27),并且判断该分组计数值是否大于一临界值(例如,5)(步骤S28)。若该分组计数值不大于该临界值,则根据一同意转送讯息经由该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2)将该分组的拷贝输出,并且将该分组计数值与PC分别减1(步骤S29)。判断PC是否大于一第二默认值(例如,0)(步骤S30)。若PC不大于该第二默认值,则经由一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2)输出该分组,并且结束该分组传送流程(步骤S26)。若PC大于该第二默认值,则经由另一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3)将该分组的拷贝输出(步骤S24)。若该分组计数值大于该临界值,表示发生分组拥塞的情况,则后续分组不传送到对应该分组计数值的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2)而直接传送到另一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3)(步骤S31)。判断该分组拥塞的情况是否排除(步骤S32),即判断在拥塞的目的连接端口(例如,P2)中的分组是否已完全输出。若是,则可再将第一队列中的分组转送至第二队列,即由P1转送至P2。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包括:
一第一连接端口,其具有一第一分组计数值;
一第二连接端口,其具有一第二分组计数值;
一解队列控制单元;
一转送控制单元,其经由一输入端口接收具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的分组,并且执行一查表操作以取得目的连接端口;
一队列控制单元,耦接于该转送控制单元与该解队列控制单元,其判断该连接端口计数值是否大于一第一默认值,若否,则经由该第一连接端口输出该分组,若是,则送出一第一讯息;以及
一多点传送控制单元,耦接于该解队列控制单元、该转送控制单元与该队列控制单元,其自该队列控制单元接收该第一讯息,将该第一分组计数值加1,判断该第一分组计数值是否大于一临界值,若是,发送一停止转送讯息而禁止发送一同意转送讯息给该转送控制单元;
其中,该转送控制单元接收该停止转送讯息且禁止传送后续的分组给该第一连接端口,而直接传送给该第二连接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其中,若该第一分组计数值不大于该临界值,则该多点传送控制单元发送一同意转送讯息给该解队列控制单元,且该解队列控制单元经由该第一连接端口输出该分组,将该连接端口计数值减1,并且发送一减少讯息给该多点传送控制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其中,该多点传送控制单元接收该减少讯息并且将该第一分组计数值减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其中,该解队列控制单元判断该连接端口计数值是否大于一第二默认值,若否,则结束该流程,若是,则发送一输出队列要求给该队列控制单元以经由该第二连接端口输出该分组。
5.一种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包括:
一第一连接端口;
一第二连接端口,其具有一第二分组计数值;
一第三连接端口,其具有一第三分组计数值;
一存储介质,其具有适用于该第一连接端口的一第一队列,适用于该第二连接端口的一第二队列,以及适用于该第三连接端口的一第三队列;
一解队列控制单元,耦接于该存储介质;
一转送控制单元,其经由该第一连接端口接收具有一连接端口计数值的分组,将该分组转送至该第一队列,根据一查询表格执行一查表操作以确认目的连接端口,以及当确认目的连接端口时传送该分组;
一队列控制单元,耦接于该转送控制单元、该存储介质与该解队列控制单元,其接收该分组并且将该分组自该第一队列转送至该第二队列,传送第一队列信息至该存储介质,判断该连接端口计数值是否大于一第一默认值,若否,则经由该第二连接端口输出该分组,若是,则送出一第一讯息;以及
一多点传送控制单元,耦接于该解队列控制单元、该转送控制单元与该队列控制单元,其自该队列控制单元接收该第一讯息,将该第二分组计数值加1,判断该第二分组计数值是否大于一临界值,若是,发送一停止转送讯息而禁止发送一同意转送讯息给该转送控制单元;
其中,该转送控制单元接收该停止转送讯息且禁止自该第一队列传送后续的分组给该第二队列,而直接传送给该第三连接端口,并且当在该第二队列排队等候的分组皆完全输出后,重新将分组转送至该第二队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其中,若该第二分组计数值不大于该临界值,则该多点传送控制单元发送一同意转送讯息给该解队列控制单元,该解队列控制单元自该存储介质取得该第一队列信息,将该第一队列信息传送至该第二连接端口,经由该第二连接端口输出该分组,将该第二分组计数值减1,并且发送一减少讯息给该多点传送控制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其中,该多点传送控制单元接收该减少讯息并且将该第二分组计数值减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其中,该解队列控制单元判断该连接端口计数值是否大于一第二默认值,若否,则结束该流程,若是,则发送一输出队列要求给该队列控制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其中,该队列控制单元将该分组自该第二队列转送至该第三队列,传送第二队列信息给该存储介质,并且传送一第二讯息给该多点传送控制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组传送控制系统,其中,该多点传送控制单元将该第三分组计数值加1,判断该第三分组计数值是否大于该临界值,若是,发送一停止转送讯息给该转送控制单元而禁止发送一同意转送讯息给该解队列控制单元。
CNB2006101593279A 2006-02-01 2006-09-27 分组传送控制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005508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344,807 US20070177621A1 (en) 2006-02-01 2006-02-01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US11/344,807 2006-0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4079A true CN1984079A (zh) 2007-06-20
CN100550849C CN100550849C (zh) 2009-10-14

Family

ID=38166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93279A Active CN100550849C (zh) 2006-02-01 2006-09-27 分组传送控制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77621A1 (zh)
CN (1) CN100550849C (zh)
TW (1) TWI31927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4962A (zh) * 2013-04-25 2014-10-2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阶复制计数器存储装置及用来管理多播封包处理的方法
US9521007B2 (en) 2013-04-25 2016-12-13 Mediatek Inc. Multi-level replication counter storage device for multicast packet processing and related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cast packet processing
CN107005484A (zh) * 2014-12-27 2017-08-01 英特尔公司 用于在高性能网络结构中进行中等粒度自适应路由的技术
CN113031511A (zh) * 2019-12-24 2021-06-25 沈阳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阶b样条的多轴系统实时引导轨迹规划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5756A1 (en) * 2006-02-23 2007-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erminal switching technology for seamless switching of streaming sessions between terminals
US20080123649A1 (en) * 2006-07-20 2008-05-29 Via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roadcast storm control
GB2456180B (en) * 2008-01-07 2012-01-25 Virtensys Ltd Switching method for data packets
US10218625B2 (en) * 2016-03-30 2019-02-26 New York Universit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lleviating congestion at a switch, such as a shallow buffered switch
CN114401127A (zh) * 2021-12-30 2022-04-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ZeroMQ的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9771B1 (en) * 2001-09-28 2006-02-14 Arraycomm Llc Channel assign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spatial channels including grouping existing subscribers in anticipation of a new subscrib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4962A (zh) * 2013-04-25 2014-10-2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阶复制计数器存储装置及用来管理多播封包处理的方法
US9521007B2 (en) 2013-04-25 2016-12-13 Mediatek Inc. Multi-level replication counter storage device for multicast packet processing and related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cast packet processing
CN104124962B (zh) * 2013-04-25 2017-07-0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阶复制计数器存储装置及用来管理多播封包处理的方法
CN107005484A (zh) * 2014-12-27 2017-08-01 英特尔公司 用于在高性能网络结构中进行中等粒度自适应路由的技术
CN113031511A (zh) * 2019-12-24 2021-06-25 沈阳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阶b样条的多轴系统实时引导轨迹规划方法
CN113031511B (zh) * 2019-12-24 2022-03-22 沈阳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阶b样条的多轴系统实时引导轨迹规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77621A1 (en) 2007-08-02
TW200731712A (en) 2007-08-16
CN100550849C (zh) 2009-10-14
TWI319276B (en) 2010-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0849C (zh) 分组传送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01296186B (zh) 一种路由交换设备、方法和交换线卡板
CN102160328B (zh) 用于协调分布式虚拟网络交换环境中的多播消息传送的中央控制器
CN101098238B (zh) 一种数据通信系统、交换网板及方法
CN1825836B (zh) 避免网络设备拥塞的系统和方法
CN100563215C (zh) 一种报文路由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EP1810466A1 (en) Directional and priority based flow control between nodes
CN107864099B (zh) 一种异构fc网络的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00125277A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通信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スト通信方法
CN102957616A (zh) 在asic中转发trill网络报文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01623A (zh) 一种多接入数据转发方法及设备
US9118494B2 (en) Method for group-based multicast with non-uniform receivers
US7042865B1 (en) Automated IP multicast filtering
US9137030B1 (en) Multicast queueing in a network switch
CN101227334B (zh) 一种操作管理维护协议数据单元的封装方法和处理方法
CN105704068B (zh) 一种业务混合集中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230198897A1 (e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acket sending
CN102006231B (zh) 建立数据业务网元智能路由的方法、装置及数据业务传输设备
CN101442497A (zh) 一种实现数据报文转发的系统及方法
EP4325800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900439A (zh) 一种pon olt系统及其实现主备倒换的方法
EP1227628A2 (en) Traffic policing of packet transfer in a dual speed hub
US20060259595A1 (en) Group driver
CN100403728C (zh) 路由表表项保活方法及路由器组播协议分布实现系统
CN111970201A (zh) 一种多芯片级联的转发系统及转发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