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2890A - 一种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及其制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及其制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82890A CN1982890A CN 200510047990 CN200510047990A CN1982890A CN 1982890 A CN1982890 A CN 1982890A CN 200510047990 CN200510047990 CN 200510047990 CN 200510047990 A CN200510047990 A CN 200510047990A CN 1982890 A CN1982890 A CN 19828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liquid
- capillary
- mass
- chromatograph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使用原位氢氟酸刻蚀技术在毛细管色谱柱上直接制作而成,使用末端在高温加热下拉伸为内径在10μm-30μm的毛细管,制得的接口内径在5-20μm,表面为多孔结构,孔径在1-1000nm范围内分布;接口处的毛细管厚度在5-20μm;实现了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之间的零死体积连接。该接口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材料低廉,彻底避免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连接时存在的死体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液相色谱的分离度。与鞘流液接口相比,该接口为一种无鞘流液接口,不存在样品的稀释,可以显著提高质谱检测的灵敏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液相色谱(HPLC)、加压电色谱(pCEC)和电色谱(CEC)与质谱联用接口,实现了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之间的无鞘流液零死体积连接。
背景技术
质谱(MS)除了可以提供样品的分子量信息,对样品进行快速定性外,还可以提供样品的结构信息,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随着电喷雾离子化(ESI)技术的出现,使得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近几年,电喷雾-质谱(ESI-MS)与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毛细管电色(CEC)和加压电色谱(pCEC)的在线联用已发展成为新兴的分离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样品分析、药物及药物代谢、生物样品、蛋白质组学等领域。
在液相分离与电喷雾质谱联用的系统中,一般都需要使用接口技术。接口用于实现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的偶联,并提供电喷雾所需要的高电压;同时,在电分离系统中,还需要实现系统的电流通路。在整个系统中,接口需要尽量减少对分离效率和质谱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现在常用的接口有鞘流液接口(sheath flow interface)、无鞘流液接口(sheathless interface)和液体连接接口(liquid junction interface)。在鞘流液接口中,不锈钢套管和分离毛细管之间引入了一股包层液,通过包层液实现了电喷雾和分离系统的电流通路,同时也增加了液体流量,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电喷雾,另外,通过调整包层液的组成也可以对样品的分离和电离进行调节。但是包层液会对样品产生稀释作用,降低了检测的灵敏度。与鞘流液接口相比,无鞘流液接口中不使用包层液,通过喷雾毛细管末尾尖端上的导电材料涂层来实现电接触,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有贵金属、聚合物和石墨等,但是这些涂层都存在着容易降解,稳定性差的缺点。在液接型接口中,分离系统的流出物和补充液在不锈钢的三通中混合后通过电喷雾针进行喷雾。此外,还有微透析接口也用于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的联用当中,但是这两种类型的接口都存在连接的死体积,会降低分离系统的分离效率。
以上所述的用于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的联用的接口虽然都有相关应用的报道,但是这几类接口都会对分离效率和检测灵敏度产生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及其制备和应用,实现了两者间的零死体积连接。通过使用原位氢氟酸刻蚀技术,在毛细管分离柱上制作接口用于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的联用,该接口制作方法简单,使用材料的成本低廉,同时,在联用系统中不引入任何连接死体积,不降低质谱的检测灵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使用原位氢氟酸刻蚀技术在毛细管色谱柱上直接制作而成,使用末端在高温加热下拉伸为内径在10μm-30μm的毛细管,制得的接口表面为多孔结构,孔径在1-1000nm范围内;接口处的毛细管厚度在5-20μm。
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的制备过程如下:
1)高温拉伸毛细管末端:将内径在10-500μm范围内的石英毛细管高温烧烤,使其软化后,缓慢、均匀地拉伸毛细管,使其内径均匀减小至10μm以下;冷至室温,用玻璃切刀将毛细管切断,使其末端的内径在10-20μm范围内;
2)毛细管色谱柱的制作:将步骤1)中制作好的末端拉伸好的毛细管接到液相泵上,将填料填充到毛细管中,因为拉伸一端的限制,填料不会从毛细管中冲出;填料填装完毕后,在所需位置加热,制作入口塞子;
3)原位刻蚀接口的制作:在离拉伸末端1.5-3cm处,去掉毛细管分离柱外壁0.5-2cm长度的聚亚胺涂层,将去掉涂层的部分放置于20-40%的氢氟酸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约2.5-3.5小时,反应过程中在接口的两侧施加1-2kV高电压,一旦有电流出现,立即停止反应。
所述毛细管的制作材料为石英或玻璃等可以与氢氟酸反应的物质。
所述液相色谱为常规液相色谱、微升级液相色谱、纳升级液相色谱、加压电色谱或电色谱;液相分离系统中的色谱柱可以采用填充柱、整体柱(固定床层)或固定化填充柱等多种形式;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时的分离模式可采用反相色谱、正相色谱、疏水色谱、亲水色谱、吸附色谱、离子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体积排阻色谱、凝胶色谱或亲和色谱等多种分离模式;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时,电喷雾的电通路是由在接口处毛细管壁两侧的离子传输而介导的;喷雾电压通过电解质溶液施加于接口处,使用的电解质为有机挥发性酸、碱或盐,其中包括:甲酸、乙酸、甲酸铵、乙酸铵、三氟乙酸、氨水等有机挥发酸、碱和盐的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了零死体积液相色谱、加压电色谱和电色谱与质谱联用。本发明通过使用原位氢氟酸刻蚀技术,在填充有填料的毛细管色谱柱上进行原位蚀刻,将一部分石英毛细管的外壁刻蚀成为一种多孔结构的接口,从而实现分离系统流出液的电喷雾离子化。
2.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本发明通过改变接口处的电解质溶液,可以调节色谱分离的选择性。
3.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接口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材料低廉,彻底避免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连接时存在的死体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液相色谱的分离度。与鞘流液接口相比,该接口为一种无鞘流液接口,不存在样品的稀释,可以显著提高质谱检测的灵敏度。
4.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本发明使用原位刻蚀技术在毛细管色谱柱上直接制作接口,使接口处形成多孔结构无机薄膜,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在膜两侧迁移和传输形成电通路,从而在质谱电离源中实现电喷雾离子化。与通用的商品化接口和鞘流液接口相比,该接口避免了在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时连接接口的死体积,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分离效率,无样品稀释,不影响质谱的检测灵敏度;另外,该接口的制作工艺简单,适用于多种规格和多种分离模式的液相分离系统,通用性强,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使用75微米内径填充柱制作接口的扫描电镜图;A为填充柱刻蚀接口横截面扫描图,B为空管柱刻蚀接口横截面扫描图,C接口表面扫描图。
图2为电喷雾刻蚀接口原理示意图;
图3使用新型接口的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示意图;A、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B、加压电色谱与质谱联用;C、电色谱与质谱联用。其中1、高压泵,2、进样阀,3、喷雾高压源,4、液相分离柱,5、电解质缓冲液,6、质谱仪,7、分离高压源,8、反压阀,9、废液,10、四通,11、分离缓冲液。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四个小肽在使用新型接口的毛细管反相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中进行分离、检测得到的总离子流图、basepeak图和选择性离子色谱图;其中1、Ala-Tyr,Mw 252;2、Lev-Ala-Pro,Mw 299;3、Pro-Phe-Asp,Mw 377;4、Glu-Val-Phe,Mw 393。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六个小肽在使用新型接口的加压电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中进行分离、检测得到的选择性离子色谱图;其中1、Ala-Tyr,Mw 252;2、Lev-Ala-Pro,Mw 299;3、Pro-Phe-Asp,Mw 377;4、Gly-Ley-Tyr,Mw 351;5、Ala-Trp,Mw 275;6、Glu-Val-Phe,Mw 393。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五个小肽在使用新型接口的电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中进行分离、检测得到的选择性离子色谱图及其多次重复的结果;其中1、Ala-Tyr,Mw 252;2、Lev-Ala-Pro,Mw 299;3、Pro-Phe-Asp,Mw 377;4、Gly-Ley-Tyr,Mw 351;5、Glu-Val-Phe,Mw 393;末端施加电压为10kV。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细胞色素c样品在使用新型接口的原位聚合双苯基硅胶整体柱正相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中进行分离、检测得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及其相对应的质谱图(a)与去卷积化蛋白质谱图(b)。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蛋白质样品在使用新型接口的毛细管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中质谱检测信号与使用商品化接口毛细管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中质谱检测信号的比较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3A所示,构建毛细管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使用常规流量高压液相泵输送流动相,流动相在分流后进入毛细管液相分离柱。使用氢氟酸刻蚀技术将毛细管液相分离柱外壁的一部分腐蚀后,制得接口所需厚度的无机膜。在接口处实施喷雾电压,可以进行毛细管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
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末端拉伸石英毛细管柱的制作:将内径为75μm的石英毛细管在煤气灯上,用高温烧烤,在使其软化后,缓慢、均匀地拉伸毛细管,使其内径均匀减小至5μm。冷至室温,在显微镜观察下,用玻璃切刀将毛细管切断,使其末端的内径为15μm。
2、填充毛细管的制作:将步骤1)中制作好的末端拉伸好的毛细管接到一台液相泵上,将填料在30MPa压力下填充到毛细管中,因为拉伸一端的限制,填料不会从毛细管中冲出。填料填装完毕后,在需要的位置用一段电阻丝进行加热,制作入口塞子。
3、原位刻蚀接口的制作:在离拉伸末端适当位置处,去掉毛细管分离柱外壁约1cm长度的聚亚胺涂层,将去掉涂层的部分放置于40%的氢氟酸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约3小时,反应过程中在接口的两侧施加高电压,一旦有电流出现,立即停止反应。制得的接口外壁厚度为5μm,表面为多孔结构,孔径分布范围在1-1000nm(如图1所示)。
4、电喷雾接口的制作:将接口置于与盛有电解质缓冲溶液的聚四氟乙烯小瓶中,在小瓶中放入电极,当施加1.5-2kV的喷雾电压,即可形成电喷雾。(如图2所示)
5、使用6个小肽样品在毛细管液相反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中进行分离检测。(如图4所示)。
实施例2
由图3B所示,构建毛细管加压电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使用常规流量高压液相泵输送流动相,流动相在分流后进入毛细管液相分离柱。使用氢氟酸刻蚀技术将毛细管液相分离柱外壁的一部分腐蚀后,制得接口所需厚度的无机膜。在分离柱入口末端施加分离电压,在接口处实施喷雾电压,可以实现毛细管加压电色谱与质谱联用。
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末端拉伸石英毛细管柱的制作:将75μm石英毛细管在煤气灯上,用高温烧烤,在使其软化后,缓慢、均匀地拉伸毛细管,使其内径均匀减小至5μm。冷至室温,在显微镜观察下,用玻璃切刀将毛细管切断,使其末端的内径为20μm。
2、填充毛细管的制作:将步骤1)中制作好的末端拉伸好的毛细管接到一台液相泵上,将填料在30MPa压力下填充到毛细管中,因为拉伸一端的限制,填料不会从毛细管中冲出。填料填装完毕后,在需要的位置用一段电阻丝进行加热,制作入口塞子。
3、原位刻蚀接口的制作:在离拉伸末端适当位置处,去掉毛细管分离柱外壁约2cm长度的聚亚胺涂层,将去掉涂层的部分放置于20%的氢氟酸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约3小时,反应过程中在接口的两侧施加高电压,一旦有电流出现,立即停止反应。制得的接口外壁厚度为5μm,表面为多孔结构,孔径分布范围在1-1000nm(如图1所示)。
4、电喷雾接口的制作:将接口置于与盛有电解质缓冲溶液的聚四氟乙烯小瓶中,在小瓶中放入电极,当施加1.5-2kV的喷雾电压,即可形成电喷雾。(如图2所示)
5,在毛细管分离柱入口末端施加分离电压,可以与接口处形成电回路。
6、使用6个小肽样品在毛细管加压电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中进行分离检测,施加不同分离电压可以对样品的分离选择性进行调节。(如图5所示)
实施例3
由图3C所示,构建毛细管电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使用氢氟酸刻蚀技术将毛细管液相分离柱外壁的一部分腐蚀后,制得接口所需厚度的无机膜。在分离柱入口末端施加分离电压,在接口处实施喷雾电压,可以直接实现毛细管电色谱与质谱联用。
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末端拉伸石英毛细管柱的制作:将200μm内径石英毛细管在煤气灯上,用高温烧烤,在使其软化后,缓慢、均匀地拉伸毛细管,使其内径均匀减小至5μm。冷至室温,在显微镜观察下,用玻璃切刀将毛细管切断,使其末端的内径为10μm。
2、填充毛细管的制作:将步骤1)中制作好的末端拉伸好的毛细管接到一台液相泵上,将填料在30MPa压力下填充到毛细管中,因为拉伸一端的限制,填料不会从毛细管中冲出。填料填装完毕后,在需要的位置用一段电阻丝进行加热,制作入口塞子。
3、原位刻蚀接口的制作:在离拉伸末端适当位置处,去掉毛细管分离柱外壁约0.5cm长度的聚亚胺涂层,将去掉涂层的部分放置于30%的氢氟酸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约3小时,反应过程中在接口的两侧施加高电压,一旦有电流出现,立即停止反应。制得的接口外壁厚度为5μm,表面为多孔结构,孔径分布范围在1-1000nm(如图1所示)。
4、电喷雾接口的制作:将接口置于与盛有电解质缓冲溶液的聚四氟乙烯小瓶中,在小瓶中放入电极,当施加1.5-2kV的喷雾电压,即可形成电喷雾。(如图2所示)
5,在毛细管分离柱入口末端施加分离电压,可以与接口处形成电回路。
6、使用6个小肽样品在毛细管电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中进行分离检测。(如图6所示)
实施例4
由图3A所示,构建毛细管原位聚合双苯基整体液相分离柱与质谱联用系统,使用常规流量高压液相泵输送流动相,流动相在分流后进入毛细管液相分离柱。使用氢氟酸刻蚀技术将制得的原位聚合苯基整体液相分离柱外壁的一部分腐蚀后,制得接口所需厚度的无机膜。在接口处实施喷雾电压,可以进行毛细管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
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毛细管内壁处理:取一段100μm×30cm的石英毛细管,通入10%的氢氟酸在室温下处理10min,然后用1MNaOH和H2O冲洗,最后用N2吹干。
2、末端拉伸石英毛细管柱的制作: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石英毛细管在煤气灯上,用高温烧烤,在使其软化后,缓慢、均匀地拉伸毛细管,使其内径均匀减小至5μm。冷至室温,在显微镜观察下,用玻璃切刀将毛细管切断,使其末端的内径为10μm。
3、原位聚合双苯基整体液相分离柱的制备:取160μL甲醇,16μL0.1MHCl,80μLPTES,38μLBTEB配成聚合单体溶液,在室温下反应4.5h后,加入20μL十二胺后通入2中制作好的末端拉伸好的毛细管中,反应一夜,最后用乙醇冲洗。
4、原位刻蚀接口的制作:在离拉伸末端适当位置处,去掉毛细管分离柱外壁约1cm长度的聚亚胺涂层,将去掉涂层的部分放置于40%的氢氟酸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约3小时,反应过程中在接口的两侧施加高电压,一旦有电流出现,立即停止反应。制得的接口外壁厚度为10μm,表面为多孔结构,孔径分布范围在1-1000nm(如图1所示)。
5、电喷雾接口的制作:将接口置于与盛有电解质缓冲溶液的聚四氟乙烯小瓶中,在小瓶中放入电极,当施加1.5-2kV的喷雾电压,即可形成电喷雾。(如图2所示)
6、使用细胞色谱c样品进行毛细管正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分离检测。(如图7所示)。
实施例6
由图3A所示,构建毛细管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系统,使用常规流量高压液相泵输送流动相,流动相在分流后进入毛细管液相分离柱。使用氢氟酸刻蚀技术将毛细管液相分离柱外壁的一部分腐蚀后,制得接口所需厚度的无机膜。在接口处实施喷雾电压,可以进行毛细管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
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末端拉伸石英毛细管柱的制作:将50μm内径石英毛细管在煤气灯上,用高温烧烤,在使其软化后,缓慢、均匀地拉伸毛细管,使其内径均匀减小至5μm。冷至室温,在显微镜观察下,用玻璃切刀将毛细管切断,使其末端的内径为10μm。
2、填充毛细管的制作:将步骤1)中制作好的末端拉伸好的毛细管接到一台液相泵上,将填料在30MPa压力下填充到毛细管中,因为拉伸一端的限制,填料不会从毛细管中冲出。填料填装完毕后,在需要的位置用一段电阻丝进行加热,制作入口塞子。
3、原位刻蚀接口的制作:在离拉伸末端适当位置处,去掉毛细管分离柱外壁约2cm长度的聚亚胺涂层,将去掉涂层的部分放置于40%的氢氟酸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3.5小时,反应过程中在接口的两侧施加高电压,一旦有电流出现,立即停止反应。制得的接口外壁厚度为5μm,表面为多孔结构,孔径分布范围在1-1000nm(如图1所示)。
4、电喷雾接口的制作:将接口置于与盛有电解质缓冲溶液的聚四氟乙烯小瓶中,在小瓶中放入电极,当施加1.5-2kV的喷雾电压,即可形成电喷雾。(如图2所示)
5、使用细胞色谱c样品在不同流速下进行毛细管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分离检测,并于常规商品化接口分离结果比较。(如图8所示)新型接口在纳升级低流速下比商品化接口具有更高的响应强度,并且具有更加稳定的响应信号。
Claims (8)
1.一种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其特征在于:使用原位氢氟酸刻蚀技术在毛细管色谱柱上直接制作而成,使用末端在高温加热下拉伸为内径在10μm-30μm的毛细管,制得的接口表面为多孔结构,孔径在1-1000nm范围内;接口处的毛细管厚度在5-20μm。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高温拉伸毛细管末端:将内径在10-500μm范围内的石英毛细管高温烧烤,使其软化后,缓慢、均匀地拉伸毛细管,使其内径均匀减小至10μm以下;冷至室温,用玻璃切刀将毛细管切断,使其末端的内径在10-30μm范围内;
2)毛细管色谱柱的制作:将步骤1)中制作好的末端拉伸好的毛细管接到液相泵上,将填料填充到毛细管中,因为拉伸一端的限制,填料不会从毛细管中冲出;填料填装完毕后,在所需位置加热,制作入口塞子;
3)原位刻蚀接口的制作:在离拉伸末端1.5-3cm处,去掉毛细管分离柱外壁0.5-2cm长度的聚亚胺涂层,将去掉涂层的部分放置于20-40%的氢氟酸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约2.5-3.5小时,反应过程中在接口的两侧施加1-2kV高电压,一旦有电流出现,立即停止反应。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的制作材料为可以与氢氟酸反应的物质石英或玻璃。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为液相色谱、加压电色谱或电色谱。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色谱为常规液相色谱、微升级液相色谱或纳升级液相色谱。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中的色谱柱可以采用填充柱、整体柱或固定化填充柱。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时的分离模式可采用反相色谱、正相色谱、疏水色谱、亲水色谱、吸附色谱、离子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体积排阻色谱、凝胶色谱或亲和色谱。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时,电喷雾的电通路是由在接口处毛细管壁两侧的离子传输而介导的;喷雾电压通过电解质溶液施加于接口处,使用的电解质为有机挥发性酸、碱或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047990 CN1982890A (zh) | 2005-12-14 | 2005-12-14 | 一种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及其制备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047990 CN1982890A (zh) | 2005-12-14 | 2005-12-14 | 一种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及其制备和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82890A true CN1982890A (zh) | 2007-06-20 |
Family
ID=38165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047990 Pending CN1982890A (zh) | 2005-12-14 | 2005-12-14 | 一种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及其制备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8289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03487A (zh) * | 2014-07-30 | 2014-10-15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压力毛细管电色谱质谱接口装置 |
CN106442825A (zh) * | 2016-08-31 | 2017-02-22 | 上海交通大学 | 微流电动色谱仪与纳升级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的接口装置 |
CN114965831A (zh) * | 2022-05-19 | 2022-08-30 | 厦门大学 | 色谱与质谱联用的零死体积接口装置及其应用 |
WO2024021509A1 (zh) * | 2022-07-27 | 2024-02-01 | 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培养基上清蛋白定量的nanoHPLC-Titer系统 |
-
2005
- 2005-12-14 CN CN 200510047990 patent/CN198289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03487A (zh) * | 2014-07-30 | 2014-10-15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压力毛细管电色谱质谱接口装置 |
CN106442825A (zh) * | 2016-08-31 | 2017-02-22 | 上海交通大学 | 微流电动色谱仪与纳升级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的接口装置 |
CN106442825B (zh) * | 2016-08-31 | 2018-09-25 | 上海交通大学 | 微流电动色谱仪与纳升级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的接口装置 |
CN114965831A (zh) * | 2022-05-19 | 2022-08-30 | 厦门大学 | 色谱与质谱联用的零死体积接口装置及其应用 |
WO2024021509A1 (zh) * | 2022-07-27 | 2024-02-01 | 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培养基上清蛋白定量的nanoHPLC-Titer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i et al. |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 |
Ramautar et al. | CE–MS for proteomics: Advances in interfac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 |
Gibson et al. | Nanoelectrospray emitters: trends and perspective | |
Li et al. | Integration of microfabricated devices to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electrospray mass spectrometry using a low dead volume connection: Application to rapid analyses of proteolytic digests | |
Klampfl | Review coupling of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to mass spectrometry | |
US5572023A (en) | Electrospra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ce analysis | |
Gelpí | Interfaces for coupled liquid‐phase separation/mass spectrometry techniques. An update on recent developments | |
US20060192107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rous membrane electrospray and multiplexed coupling of microfluidic systems with mass spectrometry | |
Monton et al. |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of proteins and peptides | |
Li et al. |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for chemical analysis | |
Barceló‐Barrachina et al. | State‐of‐the‐art of the hyphenation of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 | |
Staub et al. | CE‐TOF/MS: fundamental concepts, instrumental conside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 |
Krenkova et al. | On‐line CE/ESI/MS interfacing: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in proteomics | |
US8237117B2 (en) |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single and multidimensional separations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or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es by mass spectrometry | |
CN101413932B (zh) | 一种两相整体柱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11257406A (zh) | 一种与质谱联用的除盐装置及在线除盐、质谱检测方法 | |
CN1982890A (zh) | 一种液相分离系统与质谱联用接口及其制备和应用 | |
WO2004038752A2 (en) | Contiguous capillary electrospray sources and analytical device | |
Edwards et al. | Hyphenating liquid phase separation techniques with mass spectrometry: on-line or off-line | |
Schappler et al. | 18 Coupling CE and microchip-based devices with mass spectrometry | |
Covey et al. | Nanospra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development | |
Risley et al. |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interface development fo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 |
KR20190050432A (ko) | 수소/중수소 교환 질량 분석법 | |
Swiderek et al. | [3] Trac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proteins | |
Jin et al. | Non‐tapered PTFE capillary as robust and stable nanoelectrospray emitter for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