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1772A -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1772A
CN1981772A CNA2006101711241A CN200610171124A CN1981772A CN 1981772 A CN1981772 A CN 1981772A CN A2006101711241 A CNA2006101711241 A CN A2006101711241A CN 200610171124 A CN200610171124 A CN 200610171124A CN 1981772 A CN1981772 A CN 1981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flavone
soy protein
plant sterol
soybean
composi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711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H·瓦格
S·M·波特
E·C·汉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
Original Assignee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 filed Critical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
Publication of CN1981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1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的组合物,所述异黄酮选自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黄豆黄素、鸡豆黄素A、芒柄花素和它们各自天然存在的糖苷,其中植物甾醇至少占组合物重量的0.49%。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降低人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的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人类联合服用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所述植物甾醇占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混合重量的至少0.49%。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阻止或减缓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人类联合服用植物甾醇、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所述植物甾醇占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混合重量的至少0.49%。

Description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
本案是分案申请,母案申请号为00120362.2,申请日为2000年5月13日,发明名称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总胆固醇浓度的方法和组合物。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含有植物甾醇、大豆蛋白和异黄酮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用于降低血液LDL-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浓度,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导致的死亡率也高,在美国和西欧国家中尤其如此。涉及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数种起因包括疾病的遗传性、性别、生活方式因素(例如吸烟和饮食)、年龄、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这些因素中的几种,尤其是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起着作用,是血管和心脏病的主要起因。
高血胆固醇浓度是人类血管病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文称“LDL-胆固醇”)和高总胆固醇与冠心病的危险性增高直接相关。 胆固醇和死亡率:Framinghan研究跟踪30年,Anderson,Castelli,&Levy,JAMA,Vol 257,pp.2176-80(1987)。
饮食中摄入的大豆蛋白与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有关,这反映在血清胆固醇水平的降低。已知大豆蛋白降低动物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最近关于大豆蛋白的摄入对人血清中脂质的影响的代谢分析显示饮食大豆蛋白与人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浓度的降低明显相关。 大豆蛋白的摄入对人血清 中脂质影响的代谢分析,Anderson,Johnstone,和Cook-Newe1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ng.J.Med.),第333卷,第5期,276-82页(1995)。
据报道,全大豆中发现的合物-植物甾醇的摄入降低血液中循环的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 饮食植物甾醇:代谢、益处和副作用的综述,Ling &Jones,《生命科学》(Life Sci.),Vol.57:3,pp.195-206(1995)。植物甾醇是植物产生的甾醇化合物,它们在结构上与胆固醇非常类似,不同的是它们一般都在甾醇侧链的C24位带有一些取状基。普通的植物甾醇包括不饱和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如附图1所示)和它们的饱和对应物谷甾烷醇(sitostanol)和菜油甾烷醇(campestanol)(如附图2所示)。植物甾醇的饮食来源是玉米油、大豆油和其他植物油,它们含有相对疏水性的化合物。
附图3和4中所示的植物雌激素性异黄酮是在全大豆中发现的另一类化合物,最近认为它们是使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浓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纯化浓缩的异黄酮,尤其是染料木黄酮,能够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并阻止LDL胆固醇的氧化,该氧化步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参见,例如韩国专利97-20103; 在平滑肌细胞中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介导的磷酯酶D的活化: 在细胞增殖和动脉粥样化形成中的可能作用,Natarajan等,J.Lipid Res.,36:9,pp.2005-16(1995年9月)。
在加工全大豆生产大豆油、大豆蛋白和药品或食品添加剂组合物的常规过程中,植物甾醇、异黄酮和大豆蛋白被分离。采用机械和化学法提取去皮大豆,将植物甾醇与大豆蛋白和异黄酮分离,进入大豆油部分,该部分含有脂肪和脂溶性物质。将大豆油部分与其余的大豆物料--“脱脂大豆物料”分离用于豆油和植物油,还可进一步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和卵磷脂。
脱脂大豆物料,通常称脱脂大豆饼,被用作生产含有大量大豆蛋白产品的原料,例如生产大豆蛋白浓缩物和大豆蛋白分离物。用于生产大豆蛋白产品的脱脂大豆物料也含有异黄酮。然而,在生产大豆蛋白物质,例如大豆蛋白浓缩物和大豆蛋白分离物的常规方法中,大量异黄酮却通过用醇提取液或水提取液洗涤大豆蛋白物料而从大豆蛋白物料中分离。参见,例如 大豆蛋白产品、特性、 营养与利用,pp.3-6(Pub.Soy Protein Council,1987)。
在大豆蛋白物质的工业化生产中,人们的注意力在于从大豆蛋白物质中分离异黄酮,因为当大豆蛋白物质中存在异黄酮时,被认为与较差的滋味,气味和/或颜色有关。例如美国专利5804234教导了一种通过将蛋白物质与吸附树脂接触从大豆物料中除去异黄酮,从而产生风味较佳的大豆蛋白物质的方法。特别优选对大豆蛋白物质进行醇提取,因为醇提取比水提取产生的植物蛋白物的滋味更好,部分原因是由于醇可十分有效地从大豆蛋白物质中除去异黄酮。参见,例如日本专利63-245648A。
最近,人们的注意力也集中在从植物材料,尤其是大豆、红花草中分离其中存在的异黄酮,以提供可用于保健的精制异黄酮物质。例如,下列专利公开了各种从植物材料中分离异黄酮的方法:美国专利4428876;5702752;5679806;4390559;4366248;4366082;4264509;4232122;4157984;日本专利1-258669A;5-170756A;41-90720A;62-126186A;和PCT专利申请WO 93/23069。分离出的异黄酮化合物可用于药物组合物或食品添加剂组合物,以预防或治疗各种不良的健康状况,包括降低高胆固醇水平。例如,分离出的异黄酮物质可用于药品或食品添加剂组合物,如下列专利文献中所述:美国专利5516528;5424331;5569459;5654011和PCT专利申请WO 93/23069。
仍然需要能够明显降低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水平,从而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性的利用大豆成分的新方法和组合物。
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含有大豆蛋白物质、至少一种异黄酮和一种植物甾醇的组合物,所述大豆蛋白物质含至少占大豆蛋白物质干重49%的大豆蛋白,所述异黄酮选自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黄豆黄素、鸡豆黄素A、芒柄花素和它们各自天然存在的糖苷和糖苷缀合物,其中植物甾醇至少占组合物重量的0.49%。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含有大豆蛋白物质和植物甾醇的组合物,所述大豆蛋白物质含至少占大豆蛋白物质干重49%的大豆蛋白,其中的植物甾醇至少占组合物重量的0.49%。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含有至少一种异黄酮和一种植物甾醇的组合物,所述异黄酮选自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黄豆黄素、鸡豆黄素A、芒柄花素和它们各自天然存在的糖苷和糖苷缀合物,其中植物甾醇至少占组合物重量的0.49%。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降低人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的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人联合服用大豆蛋白物质、异黄酮和植物甾醇,所述大豆蛋白物质含至少占大豆蛋白物质干重49%的大豆蛋白,所述异黄酮选自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黄豆黄素、鸡豆黄素A、芒柄花素和它们各自天然存在的糖苷和糖苷缀合物,以降低人血液中的LDL和总胆固醇的浓度。联合服用的植物甾醇至少占联合服用的大豆蛋白物质、异黄酮和植物甾醇总重量的0.49%。在优选的方案中,给人联合服用植物甾醇、大豆蛋白物质和异黄酮,以预防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降低人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人联合服用大豆蛋白物质和植物甾醇,所述大豆蛋白物质含至少占大豆蛋白物质干重49%的大豆蛋白,以降低人血液中的LDL和总胆固醇的浓度。联合服用的植物甾醇至少占联合服用的大豆蛋白物质和植物甾醇总重量的0.49%。在优选的方案中,给人联合服用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以预防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降低人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的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人联合服用植物甾醇和异黄酮,所述异黄酮选自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黄豆黄素、鸡豆黄素A、芒柄花素和它们各自天然存在的糖苷和糖苷缀合物,以降低人血液中的LDL和总胆固醇的浓度。联合服用的植物甾醇至少占联合服用的植物甾醇和异黄酮的总重量的0.49%。在优选的方案中,给人联合服用植物甾醇和异黄酮,以预防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含有大豆下胚轴物质和植物甾醇的组合物,其中的植物甾醇至少占组合物重量的0.49%。
附图1描述了不饱和植物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的分子结构。
附图2描述了饱和植物甾醇谷甾烷醇和菜油甾烷醇的分子结构。
附图3描述了本发明中使用的配基异黄酮的分子结构。
附图4描述了代表性异黄酮糖苷和异黄酮糖苷缀合物的分子结构。
本文采用的“Mal”表示“丙二酰基”,“Ac”表示“乙酰基”。术语“减缓”或其派生词包括完全或部分抑制特定的生物作用(由使用术语减缓的上下文可以清楚地理解)。当“异黄酮”或“植物雌激素”定义为选自一组异黄酮的至少一种时,本文采用的术语“异黄酮”或“植物雌激素”可以理解为一种异黄酮或植物雌激素,或者多种异黄酮或植物雌激素。术语“异黄酮糖苷”是指具有与其共价连接的糖单体的异黄酮。术语“异黄酮同糖苷缀合物”是指具有与异黄酮糖苷的糖部分连接的另一个分子残基如酯的异黄酮糖苷。本文采用的“药物制剂”是由医师处方的一种化合物或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与向人有效释放所述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的赋形剂的混合物。非处方制剂是与对人有效释放化合物或化合物混合物的赋形剂结合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无需医师处方即可给人服用。
本发明基于如下发现完成:当以联合服用的各成分降低胆固醇的有效量联合服用植物甾醇与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时,能协同降低人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水平。因此,本发明涉及联合应用植物甾醇(也称为“phytosterols”)与大豆蛋白物质和/或选定的异黄酮降低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另外,植物甾醇与大豆蛋白物质,以及尤其是与异黄酮联合应用通过降低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的浓度以及通过抗氧剂作用和酪氨酸激酶抑制作用来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或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此,本发明还涉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或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的组合物和方法。组合物
在一个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括联合应用的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或至少一种异黄酮,所述大豆蛋白物质含有至少占大豆蛋白物质干重的49%,所述异黄酮选自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黄豆黄素、鸡豆黄素A、芒柄花素和它们各自天然存在的糖苷和糖苷缀合物;或者联合应用的植物甾醇、异黄酮和大豆蛋白物质。最优选的组合物含有所有三种成分:植物甾醇、大豆蛋白物质和异黄酮,因此,可协同利用各成分的LDL和总胆固醇降低作用。
在另一个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括与大豆下胚轴物质联合应用的植物甾醇,大豆下胚轴物质一般含有约37%-约44%(重量)的大豆蛋白。大豆下胚轴/植物甾醇组合物另外还可包括至少一种选自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黄豆黄素、鸡豆黄素A、芒柄花素和它们各自天然存在的糖苷和糖苷缀合物的异黄酮。
植物甾醇
可用于本发明组合物的植物甾醇包括饱和和不饱和的植物甾醇。可用于本发明组合物的优选的不饱和植物甾醇是附图1所示的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豆油甾醇。可用于本发明组合物的优选的饱和植物甾醇是附图2所示的菜油甾烷醇和豆油甾烷醇。不饱和的甾醇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是特别优选的。
本发明组合物中的植物甾醇的量为组合物总重的至少0.49%,更优选为组合物总重的约0.5%-约99.5%,最优选为组合物总重的约1%-约60%。组合物中植物甾醇的相对量取决于该组合物是否含有大豆蛋白物质。如果组合物含有大豆蛋白物质,组合物中植物甾醇的量通常明显低于不含大豆蛋白物质的组合物中的植物甾醇量(以占组合物总重的百分比计)。
大豆蛋白物质
在一个方案中,可用于本发明组合物的大豆蛋白物质是含有至少占大豆蛋白物质干重49%的大豆蛋白的大豆蛋白物质。至少含49%大豆蛋白(干重)的优选大豆蛋白物质是脱脂大豆粉和大豆片,它们含有49%~约65%(重量)的大豆蛋白;大豆蛋白浓缩物,它们至少含有65%~约90%(重量)的大豆蛋白;和大豆蛋白分离物,它们至少含有90%(重量)的大豆蛋白。大豆蛋白浓缩物和大豆蛋白分离物是特别优选的。在另一个方案中,可用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大豆蛋白物质是大豆下胚轴材料。
本发明组合物中存在的大豆蛋白物质的量占组合物总重的0%~99.55%。当该组合物中包括大豆蛋白物质时,它优选至少占组合物总重的主要部分,更优选是组合物总重的约55%~约99.55%,尤其优选是组合防总重的约75%~约99.55%,最优选是组合物总重的约80%~约99.5%。如果组合物中不含异黄酮,则总是含有大豆蛋白物质。
异黄酮
可用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异黄酮是附图3中所示的配基异黄酮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黄豆黄素、鸡豆黄素A、芒柄花素和天然存在的这些配基异黄酮的糖苷和糖苷缀合物,包括附图4所示的染料木苷、6’’-O-Mal染料木苷、6’’-O-Ac染料木苷、黄豆苷、6’’-O-Mal黄豆苷、6’’-O-Ac黄豆苷、glycitin和6’’-O-Mal glycitin。组合物中可使用一种或多种异黄酮。配基异黄酮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它们是生物活性最强的异黄酮。用于本发明组合物的最优选异黄酮是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鸡豆黄素A和/或芒柄花素。
组合物中异黄酮的量占组合物总重的0%~约60%。当组合物中包括大豆蛋白物质时,组合物中异黄酮的量占组合物总重的约0%~约15%。异黄酮的含量最优选占组合物总重的约0.0066%~约10%。如果组合物不含大豆蛋白物质,则总是含有异黄酮。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采用本领域熟知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获得并混合上述成分来制备。
植物甾醇可通过从植物中提取和分离植物甾醇或者通过化学手段合成甾醇来获得。或者,组合物中可以以在组合物中足以提供所需水平的植物甾醇的量使用含植物甾醇的油,所述油是用提取植物油的常规方法从含植物甾醇的植物中提取的。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植物甾醇是按照美国专利3993756(特别是实施例10)的方法从不可皂化的大豆油馏分中获得的,该文献在本文中引作参考。简单地说,是从全大豆中获取含有约40-50%(重量)植物甾醇的不可皂化的大豆油馏分。大豆油采用常规的粉碎、去皮、剥落、和提取方法从全大豆得到。大豆油通过常规的直至最后脱臭步骤的大豆油精制方法进行精制。大豆油的脱臭在2-3mm Hg减压下于225℃~235℃进行,以从大豆油中蒸馏和分离含植物甾醇的提取物。通过将提是取物与甲醇和浓硫酸(重量比:1克提取物∶1.72克甲醇∶0.019克硫酸)在65-70℃回流3-4小时将提取物中含有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甲酯。停止反应后,减压除去甲醇,残留的油状物用80-100℃的水洗涤,除去硫酸。然后通过在20-30mm Hg于170-190℃蒸馏除去脂肪酸的甲酯。纯化所得的残留物,得到含40-50%植物甾醇的不可皂化的大豆油馏分。不可皂化馏分中的植物甾醇是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不可皂化馏分可进一步通过HPLC纯化,得到各植物甾醇单体,或者更优选将不可皂化馏分直接作为本发明组合物的植物甾醇的来源。
β-谷甾醇也可按照已知方法从其他植物油中提取。按照Anderson等在《美国化学会志》(J.Am.Chem.Soc.)48,2897(1926)中描述的方法,可从麦胚油和玉米油中分离β-谷甾醇;按照Gloyer等在《美国化学会志》(J.Am.Chem.Soc.)61,1901(1939)中描述的方法,可从黑麦胚油中分离β-谷甾醇;Wallis在《有机化学杂志》(J.Org.Chem.),2,335(1937)中描述的方法,可从棉籽油中分离β-谷甾醇;以及按照Sandqvist等在Ber.64,2167(1931)中描述的方法,可从妥尔油中提取β-谷甾醇,这些文献均在本文中引作参考。
菜油甾醇也可按照例如Fernholz等在《美国化学会志》63,1155(1941)中提供的已知方法从其他植物油中提取,该文献在本文中引作参考。菜油甾醇也可通过Tarzia等在Gazz.Chim.Ital.,97,102(1967)和《化学文摘》(ChemAbstr.),67,32883q中描述的方法合成,这两篇文献在本文中引作参考。豆甾醇可从大豆或毒扁豆中分离。
饱和植物甾醇可从它们的不饱和对应物通过氢化获得。利用常规的氢化方法,可将β-谷甾醇和豆甾醇转化为谷甾烷醇,将菜油甾醇转化为菜油甾烷醇。
一些植物甾醇有商品出售,购得后可直接掺入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例如,菜油甾醇和豆甾醇可从Aldrich Chemical Company,Inc.940 West Saint PaulAvenue,Milwaukee,Wisconisin购得,β-谷甾醇可从Sigma Chemical Company,3050 Spruce Street,St.Louis,Missouri购得。
在一个方案中,大豆蛋白物质是脱脂大豆蛋白粉或碎粒、大豆蛋白浓缩物或大豆蛋白分离物,它们各含至少49%(重量)的大豆蛋白。为获得脱脂大豆粉或大豆碎粒,按照常规的大豆加工方法,将全大豆洗净、粉碎、剥皮并脱脂以产生脱脂的大豆薄片、大豆片、大豆粉、或大豆饼,由此生产大豆粉和大豆碎粒。脱脂大豆薄片和大豆粉也有市售。脱脂大豆粉和脱脂大豆碎粒可按照常规方法由脱脂大豆薄片、大豆片、大豆粉或大豆饼通过粉碎制得。将脱脂大豆粉粉碎为粒径为150μ或更小的颗粒(足以使颗粒通过美国100目筛),将脱脂大豆碎粒粉碎为粒径150μ至约2000μ的颗粒(足以使颗粒通过美国10-80目筛)。脱脂大豆粉和脱脂大豆碎粒含49%(重量)大豆蛋白至约65%(重量)大豆蛋白,大豆粉和大豆碎粒的其余成分主要包括糖、大豆纤维和灰分。脱脂大豆粉和大豆碎粒有市售,购得后可直接掺入本发明的组合物中。
用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优选大豆蛋白物质是大豆蛋白浓缩物或大豆蛋白分离物,它们含有的大豆蛋白量明显高于大豆粉或大豆碎粒。大豆蛋白浓缩物含约65%至约90%(重量)的大豆蛋白,大豆蛋白浓缩物的其余成分主要包括大豆纤维和其他多糖。用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大豆蛋白浓缩物可用生产大豆浓缩物的常规方法制成,常规方法包括(i)用含水醇,优选是含水乙醇或甲醇洗涤脱脂大豆薄片或大豆粉;(ii)用约具有大豆蛋白等电点pH(pH 4.4-4.6)的稀酸洗涤脱脂大豆片薄或大豆粉;或(iii)蒸汽加热脱脂大豆薄片或大豆粉使蛋白变性,然后用水洗涤大豆薄片或大豆粉。大豆蛋白浓缩物有市售,购得后可直接掺入本发明的组合物中。
用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最优选大豆蛋白物质是大豆蛋白分离物(也称为分离大豆蛋白),在加工的大豆蛋白物质中,大豆蛋白分离物中的大豆蛋白含量最高。大豆蛋白分离物含至少90%(重量)大豆蛋白,大豆蛋白分离物中的其余成分主要包括灰分和水分。用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大豆蛋白分离物可用形成大豆蛋白分离物的常规方法制得,该方法为用pH为约6至约11的水溶液,优选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铵溶液提取脱脂大豆薄片,并将含可溶性蛋白的提取物与不溶性物质,例如大豆纤维和其他不溶性多糖分离。将分离的提取液的pH调至约大豆蛋白的等电点,优选约pH 4.4-4.6,以沉淀蛋白。从提取物的液体部分中分离沉淀的蛋白,以使蛋白与可溶性糖分离。然后洗涤分离的蛋白,也可将其中和,得到大豆蛋白分离物。大豆蛋白分离物有市售,购得后可直接掺入本发明的组合物中。
在另一个方案中,大豆蛋白物质是大豆下胚轴物质,它含有约37%-约44%(重量)的大豆蛋白。为获得大豆下胚轴物质,将全大豆去皮,按照常规大豆加工技术,切开大豆子叶。子叶切开后下胚轴分离,可通过将切开的大豆用具有足以选择性除去小下胚轴之孔径的筛过筛进行分离。粗制胚轴可被粉碎或研磨成粉或面。
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异黄酮是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可发现于植物,例如豆类、三叶草和葛根中。这些异黄酮的常见豆类来源包括大豆、鸡豆和各种其他种类的大豆和豌豆。这些异黄酮化合物的三叶草来源包括红三叶草和地下三叶草。大豆是特别优选的异黄酮化合物来源(大豆中仅不存在鸡豆黄素A和其苷类)。
异黄酮化合物可从天然存在异黄酮的植物来源获得,一些异黄酮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合成制得。例如黄豆苷原可按照Wong公开的方法(J.Sci.Food Agr.,Vol.13,p.304(1962))从红三叶草中分离或者可按照Ganguly和Sarre给出的方法(Chem. & Ind.(London),p.201(1970))从霉菌Micromonospora halophytica中分离,这两篇文献在本文中均引作参考。黄豆苷原可通过下列已知方法合成制备:Baker等(J.Chem.Soc.,p.274(1933)),Wesley等(Ber.Vol.66,p.685(1933)),Mahal等(J.Chem.Soc.,p.1769(1934)),Baker等(J.Chem.Soc.,p.1852(1953)),或Farkas(Ber.Vol.90,p.2940(1957)),这些文献在本文均引作参考。异黄酮苷黄豆苷可通过Farkas等的方法(Ber.Bol.92,p.819(1959))合成制备,该文献在本文引作参考。黄豆苷原异黄酮苷缀合物6′-O-Mal黄豆苷和6′-O-Ac黄豆苷可通过黄豆苷分别与丙二酸酐和乙酸酐的常规皂化制得。
染料木黄酮可通过下列文献方法合成制备:Baker等(J.Chem.Soc.,p.3115(1928));Narasimhachari等(J.Sci.Ind.Res.,Vol.12,P.287(1953));Yoder等(Proc.Iowa Acad.Sci.,Vol.61,p.271(1954));和Zemplen等(Acta.Chim.Acad.Sci.Hung.,Vol.19,p.277(1959)),这些文献在本文均引作参考。异黄酮苷染料木苷可通过Zemplen等的方法(Ber.,Vol.76B,p.1110(1943))合成制备,该文献在本文引作参考。染料木苷的异黄酮缀合物6′-O-Mal染料木苷、6′-O-Ac染料木苷可通过染料木苷分别与丙二酸酐和乙酸酐的常规皂化制得。
鸡豆黄素A可通过Baker等的方法(Nature 169:706(1952))合成制备,该文献在本文引作参考。鸡豆黄素A也可从红三叶草中通过Pope等的方法(Chem.& Ind.(London)p.1092(1953))分离,该文献在本文引作参考。芒柄花素可通过Wessely等(Ber.66:685(1933))和Kagel等(Tetrahedron Letters,p.593(1962))公开的方法合成制备,这两篇文献在本文引作参考。芒柄花素也可从大豆粉通过Walz的方法(Ann.489:118(1931))分离或者可从三叶草属中通过Bradbury等的方法(J.Chem.Soc.,p.3447(1951))分离,这两篇文献在本文均引作参考。
在最优选的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的异黄酮组分是从可用于本发明组合物的大豆蛋白物质中回收得到的。如上所述,异黄酮是天然存在于大豆中的化合物。在大豆蛋白粉、粗粉、浓缩物和分离物的生产中,大豆蛋白物质中仍保留有一些异黄酮。在如上述加工大豆蛋白物质生产大豆蛋白粉、粗粉、浓缩物或分离物的同时,利用适当的加工技术将明显增加大豆蛋白物质中的异黄酮量(与常规加工的大豆蛋白物质中的异黄酮量相比)。特别是应避免用醇洗涤和萃取大豆蛋白浓缩物,因为异黄酮高度溶于含水醇中,如果要在大豆蛋白物质中保留异黄酮,大豆蛋白浓缩物也不应用醇洗涤来生产。此外,水洗大豆蛋白物质的操作也应减至最少,因为水洗会从大豆蛋白中洗去异黄酮。如果进行洗涤,也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0℃-45℃),以使异黄酮在水洗涤液中的不溶性最大,从而减少在洗涤中的异黄酮损失。大豆蛋白物质中的异黄酮应如按照下述转化为其配基形式,以便在用水洗涤或萃取大豆蛋白物质前降低异黄酮在水中的溶解度。使用上述方法有助于使异黄酮保留在大豆蛋白物质中,从而使得到的大豆蛋白物质含有显著量的异黄酮。
在另一个方案中,可从天然存在异黄酮的植物原料中分离一种或多种异黄酮,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从天然存在异黄酮的植物原料中分离异黄酮化合物的优选方法是用醇,优选甲醇或乙醇,或者用水溶液,优选碱水溶液萃取植物原料,以从植物原料中萃取出异黄酮。优选在萃取异黄酮化合物前粉碎植物原料,以最大限度地从植物原料中回收异黄酮化合物。可通过常规分离方法,例如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将异黄酮化合物从萃取物中分离出来。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异黄酮化合物染料木黄酮、染料木苷、6′-O-Mal染料木苷、6’-O-Ac染料木苷、黄豆苷原、黄豆苷、6’-O-Mal黄豆苷、6’-O-Ac黄豆苷、黄豆黄素、glycitin和6’-O-Mal glycitin可从大豆原料,优选市售的大豆原料中分离。可从中分离异黄酮化合物的大豆原料包括:大豆、去皮大豆、大豆粉、大豆面、大豆碎粒、大豆薄片(全脂和脱脂的)、大豆子叶、大豆下胚轴、大豆糖蜜、大豆蛋白浓缩物、大豆乳清、大豆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分离物。在一个方案中,用低分子量有机萃取剂,优选醇、乙酸乙酯、丙酮或乙醚,更优选乙醇或甲醇的水溶液从大豆、去皮大豆、大豆粉、大豆面、大豆碎粒、大豆薄片、大豆蛋白浓缩物、大豆乳清蛋白或大豆蛋白分离物,优选大豆粉、大豆面、大豆碎粒或大豆薄片中萃取异黄酮。最优选的萃取剂具有约为大豆蛋白等电点的pH值(约pH 4-pH 5),以减少萃取剂萃取的大豆蛋白的量。
将含有异黄酮的萃取剂与不溶性大豆原料分离形成富含异黄酮的萃取物。如果需要,可通过除去溶剂浓缩萃取液回收富含异黄酮的物质,从而得到固态的富含异黄酮的物质,该物质可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中。
在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中,可进一步将异黄酮化合物与萃取物中的其他可溶性大豆物质分离纯化。将含异黄酮的萃取物与吸附萃取物中异黄酮的物质接触,用使异黄酮特异性地从吸附材料上洗脱下来的溶剂从吸附材料上洗脱被吸附的异黄酮。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通过常规反相HPLC分离将异黄酮与萃取物中的杂质分离。从大豆原料中萃取异黄酮并将萃取物与不溶性大豆原料分离后,将萃取液过滤以除去可能堵塞HPLC柱的不溶性物质。用特定的吸附物质填充常规市售的HPLC柱制备HPLC柱,该吸附物质将以特异性方式可解吸附性地结合萃取物中的异黄酮和杂质。吸附物质可以是任何反相HPLC填料,但优选的填料通过负荷容量、分离效率和成本标准进行选择。一种优选的填充材料是购自瑞典EkaNobel,Nobel Industries的Kromasil C18 16μm 100埃微珠。
使过滤后的萃取液通过填充HPLC柱直至柱上的所有结合位点都被异黄酮完全饱和,这可通过从柱中流出液中的异黄酮的出现进行检测。然后用溶剂洗脱该HPLC柱以进行分离。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洗脱液是一种极性溶剂,例如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或乙腈,优选是醇含量为约30%-约90%,最优选约50%的醇水溶液,最优选的醇是乙醇。
从柱洗脱液中分开收集异黄酮化合物和杂质。按照常规HPLC和分析化学手段区分洗脱的异黄酮馏分和其他洗脱馏分。可从柱下收集洗脱液中的异黄酮馏分,并通过蒸发除去挥发性溶剂(如,乙醇)。如果蒸发除去了所有的溶剂,可直接回收异黄酮化合物,或者可通过冷凝残留的溶剂(如,水)并离心或过滤分离异黄酮和残留溶剂,回收异黄酮化合物。
在特别优选的方案中,可将从植物中回收的异黄酮苷缀合物和异黄酮苷转化为它们相应的配基异黄酮形式。异黄酮苷缀合物和异黄酮苷向配基异黄酮的转化可在从中可萃取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的底物上进行,或者可在与不溶性植物原料分离后的富含异黄酮的萃取物中进行。据信,配基异黄酮化合物在降低LDL和血液总胆固醇浓度以及阻止或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具有特别的活性。配基异黄酮较其相应苷的缀合物和苷形式更容易从含水萃取物中分离,因为配基更不溶于水。
异黄酮苷缀合物(如,6’’-O-Mal染料木苷、6’’-O-Ac染料木苷、6’’-O-Mal黄豆苷、6’’-O-Ac黄豆苷和6’’-O-Mal glycitin)可按如下转化为其相应的苷(如,染料木苷、黄豆苷和glycitin):形成含异黄酮萃取物或底物的碱性水溶液pH约为6-约13,优选约pH 9-约pH 11,在约2℃-约121℃,优选在约25℃-约75℃将该碱性水溶液处理足以发生转化的一段时间,优选约30分钟-约5小时,更优选约30分钟-约1.5小时。异黄酮苷(如,染料木苷、黄豆苷和glycitin)可如下转化为其相应的配基形式(如,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和黄豆黄素):将异黄酮苷与可裂解1,4-β糖苷键的酶,优选市售的β-葡糖苷酶、α-半乳糖苷酶或β-半乳糖苷酶、果胶酶、乳糖酶、葡糖淀粉酶,在酶具有活性的pH,一般是在约pH 3-约pH 9下于约25℃-约75℃,更优选约45℃-约65℃下接触足以发生转化的一段时间,一般是约1小时-约24小时,优选约1小时-约3小时。
配基异黄酮可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植物底物中分离。例如,可用低分子量醇从大豆或三叶草底物中分离配基异黄酮。可通过常规重结晶方法或HPLC从萃取物中分离配基异黄酮。在一个特别优选的方案中,从大豆底物中分离并用于本发明组合物或方法中的异黄酮组分包含至少40%的染料木黄酮、至少15%的黄豆苷原和至少1%的黄豆黄素。在另一个特别优选的本发明方案中,从大豆底物中分离并用于本发明组合物或方法中的异黄酮组分含有至少85%的染料木黄酮、至少5%的黄豆苷原和至少0.5%的黄豆黄素。
用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一些异黄酮化合物有市售,购得后可配入本发明的组合物或者用于本发明的方法中。例如,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和黄豆黄素有市售,它们可购自Indofine Chemical Company Inc.,P.O.Box 473,Somerville,New Jersey 08876。鸡豆黄素A可购自Aldrich Chemical Company,Inc.,940West Saint Paul Avenue,Milwaukee,Wisconsin 53233。
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可以一起加到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优选将它们充分混合。例如,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放入切割筒或搅拌筒中混合足够的时间使它们充分混合。
优选将各成分混合得到的组合物含有生物活性量的各种成分,但组合物中不限于含有生物活性量的各种成分,因为为获得降低血液LDL和总胆固醇浓度的所需效果,可多次服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组合物优选含有约500毫克-约50克植物甾醇,更优选含有约1克-约10克植物甾醇。当组合物中含有大豆蛋白物质时,组合物中优选存在约5克-约100克大豆蛋白物质,更优选存在约10克-约40克大豆蛋白物质。当组合物中含有异黄酮时,组合物中优选存在约10毫克-约1000毫克异黄酮,更优选存在约25毫克-约200毫克异黄酮。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将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与适宜的赋形剂配制成药物或非处方释放系统。含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的药物或非处方制剂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方法制备。例如,本发明的成分可与常用的和普通的载体、粘合剂、稀释剂和赋形剂配制成片剂、胶囊、粉末、悬浮剂和用于非胃肠给药包括静脉内、肌内和皮下给药的溶液,以及配制成用于透皮用贴剂的溶液。
用于形成本发明的药物或非处方制剂的惰性可药用赋形剂包括淀粉、甘露醇、硫酸钙、磷酸二钙、硬脂酸镁、硅衍生物和/或蔗糖,例如蔗糖、乳糖和葡萄糖。粘合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和其他纤维素衍生物;明胶;天然和合成的胶类,包括藻酸盐,如藻酸钠;聚乙二醇;和蜡等。用于本发明的稀释剂包括适宜的油;盐水;糖溶液,例如右旋糖水溶液或葡萄糖水溶液;以及甘醇类,例如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其他赋形剂包括润滑剂,例如油酸钠、乙酸钠、硬脂酸钠、氯化钠、苯甲酸钠、滑石和硬脂酸镁等;崩解剂包括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钠、淀粉和黄原胶等;吸附性载体是例如膨润土和高岭土。药物或非处方制剂中也可加入着色剂和芳香剂。
在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掺入了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的食物补剂可如下制备:将各种成分作为食品成分加到食品中,或者将各种成分的混合物作为食品成分加到食品中。可加入这些成分的食品包括几乎所有的食品,但最优选其中大豆蛋白物质或含有植物甾醇的植物油被用作功能性成分的食品。例如,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可加到如下食品,包括,但不限于,肉类,例如碎肉、乳化肉和腌肉;饮料,例如营养饮料、运动饮料、蛋白强化饮料、果汁、牛奶、奶替代品和减肥饮料;奶酪,例如硬奶酪和软奶酪、乳酪和乡村奶酪;冰点,例如冰淇淋、冰奶、低脂冰点,以及非乳类冰点;酸奶;汤;布丁;面包房制品;沙拉酱;以及蘸酱和涂酱(dips和spreads),例如蛋黄酱和薯条酱。最优选植物甾醇、大豆蛋白物质和异黄酮或者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在含水浆状物中混合形成乳液,该乳液尤其可用于乳化食品和饮料,例如沙拉酱、酸奶、大豆奶酪、乳化肉和粉末饮料。
下列非限制性制剂说明了包含本发明组合物的和可用于本发明方法的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和/或异黄酮化合物的药物和食品。
制剂
下列制剂1-4说明了包含用于本发明组合物的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和/或异黄酮的药物或非处方制剂。
制剂1
明胶胶囊
用下列成分制备硬明胶胶囊:异黄酮25-100毫克/胶囊;植物甾醇500-2000毫克/胶囊;淀粉,NF 0-1000毫克/胶囊;可流动淀粉粉末0-1000毫克/胶囊;聚硅氧烷液体350厘沲0-20毫克/胶囊。将各成分混合,过筛并填充到胶囊中。
制剂2
片剂
用下列成分制备片剂:植物甾醇250-500mg/片;大豆蛋白物质1000-2000mg/片;微晶纤维素20-300mg/片;淀粉0-50mg/片;硬脂酸镁或硬脂酸0-15mg/片;二氧化硅,雾化的,0-400mg/片;二氧化硅,胶态的,0-1mg/片;和乳糖0-100mg/片。将各种成分混合并压制成片。
制剂3
悬浮剂
用下列成分制备悬浮剂:异黄酮0.1-200mg/5ml;植物甾醇250-2000mg/5ml;大豆蛋白物质500-2000mg/5ml;羧甲基纤维素钠50-700mg/5ml;苯甲酸钠0-10mg/5ml;纯水5ml;和按需的芳香剂和着色剂。
制剂4
非胃肠溶液
将1.5%(重量)的活性成分(活性成分是重量比为5∶4∶1的大豆蛋白物质、植物甾醇和异黄酮)在10%(体积)的丙二醇水溶液中搅拌制备非胃肠组合物。用氯化钠将该溶液调至等渗并灭菌。
下列制剂5-8说明了可用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植物甾醇和富含异黄酮化合物的大豆蛋白分离物形成的食物补剂。下列实施例中的富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分离物中每克大豆蛋白通常含有约1-约7毫克的异黄酮化合物。
制剂5
即用饮料
即用饮料由下列成分形成:
成分                         组成的重量百分比
水                          75-82
富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分离物  10-15
植物甾醇                    3-5
蔗糖                        5-8
可可粉                      0.1-1
维生素/矿物质               0.1-1
香精                        0.1-1
纤维素凝胶                  0.1-0.5
以每份8盎司使用的即用饮料含有约20克分离的大豆蛋白(包括约20-240毫克异黄酮化合物)和约6克植物甾醇。
制剂6
粉末饮料
粉末饮料由下列成分形成:
成分                         组成的重量百分比
富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分离物  75-85
植物甾醇                    5-10
蔗糖              8-15
麦芽糖糊精        1-5
维生素/矿物质     0.5-2
天冬甜素          0-0.5
香精              0-0.5
将30克粉末饮料制品加到水中形成含约23克大豆蛋白分离物(包括约23-161毫克异黄酮化合物)和约2.5克植物甾醇的一份饮料。
制剂7
食品棒
食品棒由下列成分形成:
成分                         组成的重量百分比
富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分离物  20-30
植物甾醇                    1-5
玉米浆                      30-45
稻米浆固体                  7-14
甘油                        1-5
可可粉                      2-7
复合包衣                    15-25
以每份70克使用的食品棒含有约15克大豆蛋白分离物(包括约15-约105毫克异黄酮化合物)和约2克植物甾醇。
制剂8
大豆酸奶
大豆酸奶由下列成分形成:
成分                         组重量百分比
水                          50-70
富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分离物  5-15
植物甾醇                    5-15
蔗糖                        3-8
玉米淀粉                    1-5
糊精                        0.3-1
纤维素凝胶          1-3
培养物(酸牛乳)      0.01-0.1
水果                10-20
维生素/矿物质       0.05-0.3
以每份170克使用的大豆酸奶含有约17克大豆蛋白分离物(含约17-约170毫克异黄酮化合物)和17克植物甾醇。
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用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化合物降低人类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总胆固醇的浓度的方法。为降低血液LDL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浓度,不间断地有规律地,优选每日给人联合施用植物甾醇与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化合物。植物甾醇优选是上述的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烷醇或菜油甾烷醇。基于大豆蛋白物质的干重,大豆蛋白物质是大豆下胚轴物质或含有至少49%大豆蛋白的大豆蛋白物质,例如大豆面、碎粒、浓缩物或分离物。异黄酮化合物选自一种或多种上述的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黄豆黄素、鸡豆黄素A、芒柄花素和它们的天然存在的糖苷和糖苷缀合物。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优选以上述的药物或非处方组合物或作为食物补剂形式使用,这取决于哪种途径更有效和/或易于接受。
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化合物可同时或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顺序使用,优选每日周期性施用。最优选将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化合物以上述本发明组合物的形式同时联合施用。或者将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和/或异黄酮化合物作为独立成分顺序施用。“顺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如一天内独立施用各种成分,而并不限于即刻连续地施用各种成分。
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化合物是以各组分有效降低人血胆固醇浓度的量施用于人。各组分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的特定剂量取决于数种因素,包括被施用的人的体重、血液胆固醇浓度和施用途径。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植物甾醇施用剂量优选为500毫克/天至50克/天,更优选为1克/天至5克/天,不间断地施用。如果施用大豆蛋白物质,则降低血液胆固醇的大豆蛋白物质施用剂量优选为5克/天至100克/天,更优选为10克/天至30克/天。如果施用异黄酮,则降低血液胆固醇的异黄酮化合物的施用剂量优选为10毫克/天至1000毫克/天,更优选为25毫克/天至200毫克/天。
当以各自有效降低LDL和总胆固醇浓度的量联合施用时,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协同降低人的这些胆固醇浓度。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植物甾醇、大豆蛋白物质和异黄酮通过不同的机制或不同机制的结合降低人的LDL和总血液胆固醇浓度,这些机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交叉重叠。据信这些物质中的各组分降低胆固醇的机制与其他物质的这类机制相互作用,加速了其他物质降低胆固醇机制的活性。降胆固醇之混合组分的降低胆固醇机制的加速作用导致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浓度的综合性降低,这种降低作用大于各种成分单独产生的血液LDL和总胆固醇浓度的降低作用。
例如,联合施用植物甾醇、大豆蛋白物质和异黄酮可协同降低血液LDL和总胆固醇浓度的机理结合了所提出的每种物质降低胆固醇机理的几个方面。已知植物甾醇具有通过阻止小肠对食物胆固醇的吸收影响胆固醇和胆酸间肠肝循环平衡的作用。这减少了肠肝胆固醇循环调节中的胆固醇反馈,造成肝脏中合成胆酸对胆固醇的需要。肝脏可通过肝细胞中的LDL胆固醇受体从血液中获得必需的胆固醇,LDL胆固醇受体可通过施用植物甾醇得到上调,或者可合成所需的胆固醇。如果从血液中摄取肝脏所需的胆固醇,则血胆固醇浓度下降。
大豆蛋白降低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浓度的一种已知机制是增加粪便的胆酸排泄。粪便的胆酸排泄增加导致肝脏产生更多的胆酸,在胆酸的产生中需利用胆固醇作为底物。如上所述,肝脏可从血液中获得胆固醇合成胆酸,从而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
按照本发明,联合施用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可协同调整肠肝胆固醇体内平衡,结果明显降低血液中的LDL和总胆固醇浓度。植物甾醇对食物胆固醇的小肠吸收的抑制作用可产生肝脏胆固醇不足,这种不足可通过从血液中补充胆固醇得到部分缓解。大豆蛋白导致的粪便胆酸排泄的增加可加剧由植物甾醇通过增加以胆酸底物形式从肝脏消除胆固醇导致的肝脏胆固醇不足,这种不足通过从血液中汲取其他的胆固醇得到部分缓解。
本发明中使用的异黄酮联合植物甾醇或者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有效协同降低LDL和总胆固醇浓度,部分原因是异黄酮可上调或增加肝脏的LDL胆固醇-受体数量。本发明中使用的异黄酮是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黄豆黄素、芒柄花素、鸡豆黄素A和它们各自天然存在的糖苷和糖苷缀合物,它们是已知体内具有雌激素作用的植物雌激素。雌激素增加肝脏LDL胆固醇受体的数量,该受体提高了LDL胆固醇颗粒从血浆进入肝脏的清除率。依据本发明,通过一种或多种异黄酮的雌激素作用诱导的肝脏LDL胆固醇受体的上调或数量增加,与由植物甾醇和/或大豆蛋白物质诱导的肝脏对胆固醇的需求增加一起可明显促进LDL胆固醇从血液中清除进入肝脏。
然而,本发明的方法不限于特定的作用机理,因为联合施用的植物甾醇、一种或多种异黄酮,和/或大豆蛋白物质降低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浓度的机理可能有数种。例如大豆蛋白除通过增加胆酸排泄改变胆固醇体内平衡外,由于其高精氨酸含量,还可通过蛋白的7S贮存单元的特异性作用、通过改变血清胰高血糖素与血清胰岛素的比例影响肝脏中胆固醇的代谢、或者通过增加血清中游离甲状腺素的浓度降低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的浓度。植物甾醇也通过抑制小肠的胆固醇吸收以外的机制减少胆固醇,因为据显示植物甾醇可通过直接注入血流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本发明还涉及通过给人联合施用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至少一种异黄酮阻止或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方法,所述大豆蛋白物质是大豆下胚轴物质或含有至少49%(重量)大豆蛋白的大豆蛋白物质,所述异黄酮选自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黄豆黄素、鸡豆黄素A、芒柄花素和它们各自天然存在的糖苷。植物甾醇优选是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烷醇或菜油甾烷醇中的一种。大豆蛋白物质优选是大豆粉、大豆碎粒、大豆蛋白浓缩物或大豆蛋白分离物。优选的施用方法和剂量与上面关于为降低血液的LDL和总胆固醇浓度施用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所述相同。
如上所述,当给予人足以降低胆固醇活性量的各种化合物时,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有效协同降低血液LDL和总胆固醇浓度。血液中LDL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关,因为LDL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的关键成分。因此,降低LDL胆固醇的植物甾醇、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的联合可有效阻止或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无论是否施用大豆蛋白物质,异黄酮总是与植物甾醇联合施用用于阻止或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为异黄酮除降低血液LDL胆固醇浓度外,还提供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尤其是,这些异黄酮对血管水平的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异黄酮-尤其是配基异黄酮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鸡豆黄素A和芒柄花素抑制LDL胆固醇的氧化。LDL胆固醇的氧化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的关键步骤,因为LDL胆固醇的氧化可提高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能力。某些异黄酮,尤其是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原和鸡豆黄素A还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们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和凝血酶的形成。因此,依据本发明,联合施用植物甾醇和至少一种异黄酮,或者联合使用它们与大豆蛋白物质将通过协同降低血液中LDL和总胆固醇水平以及通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和生长的机制阻止或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实施例1
挑选五至五十名男性进行临床研究。这些男性被诊断为患中度或重度血胆固醇过多,例如总血胆固醇水平为250mg/dl或更高。这些男性被划分为五组,第一组接受30克不含异黄酮的分离的大豆蛋白食物补剂(通过醇萃取除去其中的异黄酮)(“大豆”组),第二组接受5克含有β-谷甾醇的植物甾醇食物补剂(“植物甾醇”组),第三组接受75毫克含有异黄酮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原的异黄酮食物补剂(“异黄酮”组),第四组接受含30克分离的大豆蛋白、5克植物甾醇β-谷甾醇和75毫克异黄酮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原的食物补剂(“联合”组),第五组不接受食物补剂(“对照”组)。选择各组的饮食以便不包括其他异黄酮、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来源,并且两组都不使用包括雌激素来源的饮食。持续服用6个月。
在开始服用前,测定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血胆固醇基准水平。在各组服用各自的饮食6个月后,测量各组基准症状。比较各组成员和各成员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的结果。从联合组中LDL和总血胆固醇水平的降低百分数高于大豆组、植物甾醇组、异黄酮组和对照组可以看出联合施用植物甾醇、大豆蛋白物质和异黄酮提高了降低LDL或总血胆固醇水平的活性。
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的联合剂降低人的LDL和血液总胆固醇浓度的实用性通过上面的实施例得到了证实。
实施例2
选择五至五十名女性进行临床研究。这些女性是绝经后的并且被诊断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即,被诊断为具有包括狭窄斑和闭合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这些女性被划分为五组,第一组接受30克不含异黄酮的分离的大豆蛋白食物补剂(通过醇萃取除去其中的异黄酮)(“大豆”组),第二组接受5克含有β-谷甾醇的植物甾醇食物补剂(“植物甾醇”组),第三组接受75毫克含有异黄酮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原的异黄酮食物补剂(“异黄酮”组),第四组接受含30克分离的大豆蛋白、5克植物甾醇β-谷甾醇和75毫克异黄酮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原的食物补剂(“联合”组),第五组不接受食物补剂(“对照”组)。选择各组饮食以便不包括其他异黄酮、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来源,并且两组也都不使用包括雌激素来源的饮食。持续服用6个月。
在开始服用前,测定患者的总血胆固醇基准水平;高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血胆固醇水平;雌激素水平;和进行血管非浸入性反应性研究(例如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波)的选定血管(例如股骨浅动脉和臂浅动脉)的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的程度。在各组服用各自的饮食6个月后,再测量各组基准症状。比较各组成员间和各成员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的结果。与β-谷甾醇、分离的大豆蛋白、异黄酮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原、以及不使用它们的情况相比,化合物联合剂的高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通过联合组相对于大豆组、植物甾醇组、异黄酮组和对照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和再狭窄的更大程度的减小,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和再狭窄最小程度的增大得以说明。
植物甾醇和大豆蛋白物质和/或异黄酮的联合防止或缓解人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发展的实用性通过上面的实施例得到了证实。

Claims (9)

1、一种组合物,其包含
(A)占组合物重量至少0.49%的植物甾醇,和
(B)大豆下胚轴物质。
2、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植物甾醇是至少一种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烷醇或菜油甾烷醇。
3、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用于降低人体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血液浓度或者预防或最小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应用,其中所述植物甾醇是至少一种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烷醇或菜油甾烷醇。
5、根据权利要求3的应用,其中组合物还含有赋形剂。
6、根据权利要求3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被配制成片剂、胶囊、粉末、悬浮液或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3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被配制成含水乳剂。
8、含有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的食品。
9、权利要求8的食品,其中所述组合物悬浮于含水乳剂中。
CNA2006101711241A 2000-05-13 2000-05-13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 Pending CN19817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0120362A CN1323544A (zh) 2000-05-13 2000-05-13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20362A Division CN1323544A (zh) 2000-05-13 2000-05-13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1772A true CN1981772A (zh) 2007-06-20

Family

ID=45881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20362A Pending CN1323544A (zh) 2000-05-13 2000-05-13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
CNA2006101711241A Pending CN1981772A (zh) 2000-05-13 2000-05-13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20362A Pending CN1323544A (zh) 2000-05-13 2000-05-13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32354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0105A3 (en) * 2007-03-30 2009-02-05 9898 Ltd Pharmaceutical platform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products
CN101564061B (zh) * 2009-05-25 2012-07-04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蛋白液态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7788C (zh) * 2001-12-18 2007-07-25 有限会社大长企画 健康食品
JP5077461B2 (ja) 2010-06-07 2012-11-21 不二製油株式会社 減脂豆乳及び大豆乳化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法
CN103596442B (zh) * 2011-06-07 2016-06-08 不二制油株式会社 降脂大豆蛋白材料在含有来自大豆原料的饮食品中的新用途
AU2016258084B2 (en) * 2015-05-07 2020-01-30 Oncoimmune, Inc. Use of CD24 for lowering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CN105998045A (zh) * 2016-06-27 2016-10-12 王双喜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WO2018012262A1 (ja) * 2016-07-13 2018-01-18 株式会社J-オイルミルズ メタボリックシンドローム抑制剤
CN113367338A (zh) * 2021-05-17 2021-09-10 山西大学 小米米糠活性多酚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产品中的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0105A3 (en) * 2007-03-30 2009-02-05 9898 Ltd Pharmaceutical platform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products
CN101564061B (zh) * 2009-05-25 2012-07-04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蛋白液态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3544A (zh) 2001-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48782B2 (en) Composition for and method of reducing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CN1102847C (zh) 含有大豆黄素物质的药物或营养制剂
EP0943245B2 (en) Process for forming a vegetable prote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n isoflavone- depleted vegetable protein material with an isoflavone- containing material
US6001368A (en) Method for inhibiting or reducing the risk of macular degeneration
US6616959B2 (en) Water-soluble bean-based extracts
CN1981772A (zh)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的组合物和方法
US7285297B1 (en) Method of reducing low density lipr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AU779014B2 (en) Composition for and method of reducing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AU783820B2 (en) Composition for and method of reducing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Udgata et al. Soybean isoflavones: Remedial nutraceuticals in Indian perspective
US20040175475A1 (en) Water-soluble bean-based extracts
MXPA98005417A (en) Composition of vegetable protein containing a vegetable protein material isolated in isoflavona, with a material containing isoflav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