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9384A - 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9384A
CN1979384A CN 200510130315 CN200510130315A CN1979384A CN 1979384 A CN1979384 A CN 1979384A CN 200510130315 CN200510130315 CN 200510130315 CN 200510130315 A CN200510130315 A CN 200510130315A CN 1979384 A CN1979384 A CN 1979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mputer apparatus
power
power supply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3031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7712C (zh
Inventor
陈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itegroup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HE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HE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HE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1303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47712C/zh
Publication of CN1979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9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77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771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揭露一种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本电脑装置包含一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一第一电路架构、一第二电路架构及一电源控制单元。其中,第一电源供应单元是提供一电源。第一电路架构是提供电脑装置的主要功能。第二电路架构是包含一控制单元、一第一储存单元及一通讯单元。电源控制单元是电性连接电源供应单元,以提供电源予第一电路架构或第二电路架构。其中,第一电路架构包含第二电路架构。于电脑装置的开机状态下,电源控制单元提供电源予第一电路架构,以供应通讯单元进行一无线传输;于电脑装置的关机状态下,电源控制单元提供电源予第二电路架构,以供应通讯单元进行一无线传输。

Description

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在关机状态下,进行无线传输的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资讯科技的发展日趋进步,笔记型电脑(NB;Notebook Computer)由于携带方便,因此受到使用者的青睐。有越来越多的场合,举凡出国洽公、出差、甚至个人工作室、程式设计等,都会仰赖笔记型电脑的使用。再者,就现有的既有技术而言,笔记型电脑的微处理器效能、运算速度已与桌上型电脑相当,使得笔记型电脑的使用日益普遍。但受限笔记型电脑的空间结构设计,使得其耗电量及散热问题一直影响笔记型电脑的使用时间以及运作效能。
然而,笔记型电脑虽然具有便于携带的特性,但其必须在主系统正常开机的状态下,方能经由微处理器以及相关电路的运作启动无线通讯装置,如GSM DATA MODEN、WiLan、Wifi、WiMAX,因此无线通讯装置需在笔记型电脑正常开机状态下方可进行无线传输,例如下载电子信件,如使用者在行动过程中,若要即时透过笔记型电脑下载信件,则必须在笔记型电脑开机运作下方可下载电子信件及储存电子信件,如此不但造成电力浪费。亦或,当使用者正在下载电子信件,但因为需携带笔记型电脑外出,则必须中断传输以立即关机,而无法完成电子信件的下载,亦带来相当多的不便。
目前电子邮件的使用率亦越来越频繁,习知中接收电子邮件的步骤:首先需先将笔记型电脑开机后,再启动信件收发管理软体,此时,才开始透过无线通讯装置下载电子邮件。当笔记型电脑为关机状态时,使用者则无法下载电子邮件。若使用者仅需单纯下载电子邮件,则须使笔记型电脑开机,并启动相关软体或系统方可下载电子邮件,对使用者造成许多的不便,且亦造成不必要的电量消耗。
有鉴于习知技艺的各项问题,为了能够兼顾解决,本发明人基于多年从事电脑装置的研究开发与诸多实务经验,提出一种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以作为上述期望一实现方式与依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脑装置,是包含一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一第一电路架构、一第二电路架构及一电源控制单元。其中,第一电源供应单元是提供一电源。第一电路架构是提供电脑装置的主要功能。第二电路架构是包含一第一储存单元、一通讯单元及一控制单元。电源控制单元是电性连接电源供应单元,以提供电源予第一电路架构或第二电路架构。其中,第一电路架构包含第二电路架构。于开机状态下,利用电源供应第一电路架构,以透过通讯单元进行无线传输;于关机状态下,利用电源供应第二电路架构,以透过通讯单元进行无线传输。
此外,本发明更提供一种无线网路传输系统,是包含有一远端伺服器以及一电脑装置。其中,电脑装置具有一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一电源控制单元及一通讯单元,其中电源控制单元控制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脑装置于一开机状态或一关机状态下,利用通讯单元与远端伺服器进行无线传输。
承上所述,因依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用于一电脑装置与一远端伺服器进行无线传输,且此电脑装置包含一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一第一电路架构,一第二电路架构及一电源控制单元,其中第一电源供应单元是提供一电源,第一电路架构包含一第二电路架构,第二电路架构包含一控制单元、一第一储存单元及一通讯单元。在此方法中,判断电脑装置的状态为开机状态或关机状态;若电脑装置的状态为开机状态,则使用电源控制单元提供电源予第一电路架构,以供应通讯单元与远端伺服器进行一无线传输;若电脑装置的状态为关机状态,则使用电源控制单元提供电源予第二电路架构,以供应通讯单元与远端伺服器进行一无线传输。
据以,本发明可由电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电源供应单元,以提供电源予第一电路架构或第二电路架构。在电脑装置于开机状态下即提供电源予第一电路架构,以供应通讯单元与远端伺服器进行一无线传输。于关机状态下即提供电源予第二电路架构,以供应通讯单元与远端伺服器进行一无线传输。使电脑装置可持续进行一无线传输,避免中断传输的情形发生,让使用者在关机状态下仍可持续连线,以增加其便利性,并可节省电脑装置的电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脑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脑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脑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脑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脑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系统的方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号说明:
11:电脑装置;        12:第一电源供应单元;
13:第一电路架构;    131:第二电路架构;
1311:通讯单元;      1312:第一储存单元;
14:电源控制单元;    15:控制单元;
21:笔记型电脑;      22:第一电池;
23:主电路架构;        231:子电路架构;
2311:微控制晶片;      2312:微处理器;
2313:输入装置;        2314:显示晶片;
2315:硬式磁碟机;      2316:无线通讯装置;
2317:无线通讯装置;    2318:第二电池;
2319:第二储存单元;    24:电子开关;
51:第一电源;          61:远端伺服器;
S71-S73:步骤流程;     S81-S88:步骤流程;
S91-S98: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兹为审查员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电脑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图中,本发明的电脑装置11包含一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2、一第一电路架构13、一第二电路架构131及一电源控制单元14。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2是用以提供一电源。第一电路架构13是提供电脑装置11的主要功能。第二电路架构131是至少包含一控制单元15、一第一储存单元1312及一通讯单元1311,第一储存单元1312是用以储存资料,通讯单元1311是用以提供一无线传输的功能,控制单元15是执行一传输程序,如档案传输协定(FTP),以透过通讯单元1311进行无线传输。电源控制单元14是电性连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2,以提供电源予第一电路架构13或第二电路架构131。其中,第一电路架构13包含第二电路架构131。在电脑装置11的开机状态下,由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2所提供的电源,供应第一电路架构13以透过通讯单元1311进行一无线传输;于电脑装置11的关机状态下,由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2所提供的电源,供应第二电路架构131以透过通讯单元1311进行一无线传输。无线传输包含下载资料,所下载的资料是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1312。上述控制单元15较佳的是一微控制晶片,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2较佳的是一电池或一外接电源,通讯单元1311较佳的是无线通讯装置,如GSM DATA MODEM、WiLan、Wifi或WiMAX,第一储存单元1312较佳的是硬式磁碟机或光碟机,而电源控制单元14较佳的是至少一个电子开关。
请参阅图2至图4,为本发明的电脑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图中,是以笔记型电脑21为例以进行说明。图中,笔记型电脑21包含一第一电池22、一主电路架构23、一子电路架构231及一电子开关24。第一电池22,是用以提供一电源。主电路架构23,是提供笔记型电脑21的主要功能,是至少包含一微处理器2312、一输入装置2313及一显示晶片2314,微处理器2312用以执行运算,输入装置2313用以输入资料,显示晶片2314用以显示。子电路架构231包含一微控制晶片2311、一硬式磁碟机2315及一无线通讯装置2316,如GSM DATA MODEM、WiLan、Wifi或WiMAX。其中,主电路架构23包含子电路架构231。电子开关24是用以切换第一电池22至主电路架构23或子电路架构231的供电回路。当笔记型电脑21于开机状态下,如图3所示,电子开关24切换第一电池22至主电路架构23的供电回路,以供应无线通讯装置2316进行无线传输;当笔记型电脑21于关机状态下,如图4所示,电子开关24切换第一电池22至子电路架构231的供电回路,以供应一无线通讯装置2316进行一无线传输。上述无线传输是包含上传资料或下载资料,所上传的资料或下载的资料是储存于硬式磁碟机2315。
此外,当笔记型电脑21于开机状态下时,可视需要使用微控制晶片2311控制无线通讯装置2316以进行无线传输,藉此,可减轻微处理器2312的负载,提高笔记型电脑21的效率。
请参阅图5,是为本发明的电脑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图中,笔记型电脑21包含一第一电源51、一主电路架构23、一子电路架构231及一电子开关24。第一电源51,是用以提供一电源。主电路架构23,是提供笔记型电脑21的主要功能,是至少包含一微处理器2312、一输入装置2313及一显示晶片2314。子电路架构231包含一微控制晶片2311、一硬式磁碟机2315及一无线通讯装置2317,且无线通讯装置2317包含一第二电源2318及第二储存单元2319。其中,主电路架构23包含子电路架构231。上述的第二储存单元2319较佳为一记忆卡或一快闪记忆体。在笔记型电脑21于关机状态下,若第二电源2318的电量高于一预设电量,则由第二电源2318所提供的电源,供应无线通讯装置2317进行一无线传输;若第二电源2318的电量低于一预设电量,则由第一电源51所提供的电源,供应无线通讯装置2317进行一无线传输。在笔记型电脑21于开机状态下,由第一电源51所提供的电源,供应无线通讯装置2317进行一无线传输,且若第二电源2318的电量低于一预设电量,而第一电源51为一有线电源时,则第二电池2318可藉由第一电源51进行充电,以增加主机长时间移动下载所需的电源。上述无线传输包含上传资料或下载资料,在笔记型电脑21于关机状态下,由微控制晶片2311选择控制所上传的资料或下载的资料储存于硬式磁碟机2315或第二储存单元2319;在笔记型电脑21于开机状态下,由微处理器2312或微控制晶片2311将所上传的资料或下载的资料储存于硬式磁碟机2315,并视需要以手动或自动的方式,将原本关机状态下所下载的资料自第二储存单元2319转存于硬式磁碟机2315。
此外,当使用者于关机状态下藉由无线通讯单元2317下载资料时,该笔记型电脑21的适当位置可设置一液晶显示模组(LCM),用以对应显示无线传输的状态。此讯息可为下载状态,如「下载状态」或「下载比例」;而当使用者于开机状态下藉由无线通讯单元2317下载资料时,则可透过笔记型电脑21的萤幕显示以提醒使用者。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系统的方块示意图。图中,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包含一远端伺服器61及一电脑装置11(如图1所示),电脑装置11至少包含一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2、一第一电路架构13、一第二电路架构131及一电源控制单元14。第一电路架构13是提供电脑装置11的主要功能。第二电路架构131是至少包含一控制单元15、一第一储存单元1312及一通讯单元1311,第一储存单元1312是用以储存资料,通讯单元1311是用以提供无线传输的功能,控制单元15是执行一传输程序,如档案传输协定(FTP),以透过通讯单元1311进行无线传输。电源控制单元14是电性连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2,以提供电源予第一电路架构13或第二电路架构131。其中,第一电路架构13包含第二电路架构131。在电脑装置11的开机状态下,由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2所提供的电源,供应第一电路架构13以透过通讯单元1311与远端伺服器61进行一无线传输;于电脑装置11的关机状态下,由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2所提供的电源,供应第二电路架构131以透过通讯单元1311与远端伺服器61进行一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是指通讯单元1311与远端伺服器61之间藉由一无线通讯协定传送封包资料,无线传输可包含上传资料或下载资料,而所上传的资料或下载的资料储存于第一储存单元1312。上述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2较佳的是一电池或一外接电源,控制单元15较佳的是微控制晶片,通讯单元1311较佳的是无线通讯装置,如GSM DATA MODEM、WiLan、Wifi或WiMAX,第一储存单元1312较佳的是硬式磁碟机或光碟机,而电源控制单元14较佳的是至少一个电子开关。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用于一电脑装置(如图1所示)与一远端伺服器进行无线传输,此方法的流程由开始展开,继之,步骤S71是判断电脑装置的状态是否为开机状态。然后,步骤S72是若电脑装置的状态为开机状态,则使用电源控制单元提供电源予第一电路架构,以供应通讯单元与远端伺服器进行一无线传输。接着,步骤S73是若电脑装置的状态为关机状态,则使用电源控制单元提供电源予第二电路架构,以供应通讯单元与远端伺服器进行无线传输。如此,完成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的流程。
请参阅图8,为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用于一笔记型电脑(如图5所示)与一远端伺服器进行一无线传输。此方法的流程由开始展开,继之,步骤S81是判断笔记型电脑的状态是否为为开机状态。然后,步骤S82是若笔记型电脑的状态为开机状态,则将第一电源切换至主电路架构的供电回路,由第一电源所提供的电源供应无线通讯装置与远端伺服器进行一无线传输。接着,步骤S83是判断第二电源的电量是否低于一预设电量。然后,步骤S84是若第二电源的电量低于一预设电量,而第一电源为一有线电源时,则第二电源可藉由第一电源进行充电。步骤S88是若笔记型电脑的状态为关机状态,则将第一电源切换至子电路架构的供电回路。步骤S85是判断第二电源的电量是否高于一预设电量。接着,步骤S86是若第二电源的电量高于一预设电量,则由第二电源所提供的电源供应无线通讯装置与远端伺服器进行一无线传输。然后,步骤S87是若第二电源的电量低于一预设电量,则由第一电源所提供的电源供应无线通讯装置与远端伺服器进行一无线传输。如此,完成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
请参阅图9,为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用于一笔记型电脑(如图5所示)接收电子邮件为例。此方法的流程由开始展开,继之,步骤S91是判断笔记型电脑的状态是否为开机状态。接着,步骤S92是若笔记型电脑的状态为开机状态,则将第一电源切换至主电路架构的供电回路,由第一电源所提供的电源供应无线通讯装置以下载电子邮件,并将所下载的电子邮件储存于硬式磁碟机。然后,步骤S93是判断第二电源的电量是否低于一预设电量。步骤S94是若第二电源的电量低于一预设电量,而第一电源为一有线电源时,则第二电源可藉由第一电源进行充电。步骤S98是若笔记型电脑的状态为关机状态,则将第一电源切换至子电路架构的供电回路。接着,步骤S95是判断第二电源的电量是否高于一预设电量。然后,步骤S96是若第二电源的电量高于一预设电量,则由第二电源所提供的电源供应无线通讯装置以下载电子邮件,并将所下载的电子邮件储存于第二储存单元。步骤S97是若第二电源的电量低于一预设电量,则由第一电源所提供的电源供应无线通讯装置以下载电子邮件,并将所下载的电子邮件储存于第二储存单元或硬式磁碟机。如此,完成本发明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
据以,让使用者无论于开机或关机状态下皆可透过通讯单元与远端伺服器进行无线传输,大幅提升电脑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尤其,电子装置是可在关机状态下,仅利用低耗电、低发热量的子电路架构执行资料传输,并将所传输的资料储存至储存媒体,不但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及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且可不中断资料传输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Claims (15)

1、一种电脑装置,包含:
一第一电源供应单元,是提供一电源;
一第一电路架构,是提供该电脑装置的主要功能;
一第二电路架构,是包含一控制单元、一第一储存单元及一通讯单元,该第一储存单元是用以储存资料;
一电源控制单元,是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以提供该电源予该第一电路架构或该第二电路架构;
其中,该第一电路架构包含该第二电路架构;于该电脑装置的开机状态下,利用该电源供应该第一电路架构,以透过该通讯单元进行一无线传输;于该电脑装置的关机状态下,利用该电源供应该第二电路架构,以透过该通讯单元进行该无线传输。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讯单元更包含一第二电源供应单元及一第二储存单元。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的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讯单元是由一外接方式与该电脑装置电性连接。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的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脑装置于关机状态下,若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量高于一预设电量,则由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源予该通讯单元以进行该无线传输;若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量低于一该预设电量,则由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源予该通讯单元以进行该无线传输。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的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脑装置于开机状态下,且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量低于该预设电量,而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为一外接电源时,第二电源供应单元可藉由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进行充电。
6、一种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包含:
一远端伺服器;
一电脑装置,具有一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一电源控制单元及一通讯单元,其中该电源控制单元控制该电源供应单元提供该电脑装置于开机状态或关机状态下,利用该通讯单元与该远端伺服器进行一无线传输。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的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讯单元更包含一第二电源供应单元及一第二储存单元。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的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讯单元是由一外接方式与该电脑装置电性连接。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的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脑装置于关机状态下,若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量高于一预设电量,则由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源予该通讯单元与该远端伺服器进行该无线传输;若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量低于该预设电量,则由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源予该通讯单元与该远端伺服器进行该无线传输。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的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脑装置于开机状态下,而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为一外接电源时,若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量低于该预设电量,则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可藉由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进行充电。
11、一种无线网路传输方法,用于一电脑装置与一远端伺服器进行无线传输,该电脑装置包含一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一第一电路架构,一第二电路架构及一电源控制单元,其中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是提供一电源,该第一电路架构包含该一第二电路架构,该第二电路架构包含一控制单元、一第一储存单元及一通讯单元,该传输方法包含:
判断该电脑装置于开机状态或关机状态;
若该电脑装置于开机状态下,则使用该电源控制单元提供电源予该第一电路架构,以供应该通讯单元与该远端伺服器进行一无线传输;
若该电脑装置于关机状态下,则使用该电源控制单元提供电源予该第二电路架构,以供应该通讯单元与该远端伺服器进行该无线传输。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提供一第二电源供应单元及一第二储存单元作为该通讯单元。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利用一外接方式以电性连接该电脑装置与该通讯单元。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当该电脑装置于关机状态下,若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量高于一预设电量,则由第二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源,以供应该通讯单元与该远端伺服器进行该该无线传输;若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量低于该预设电量,则由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提供电源,以供应该通讯单元与该远端伺服器进行该无线传输。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的无线网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当该电脑装置于开机状态下,而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为一外接电源时,若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的电量低于该预设电量,则该第二电源供应单元可藉由该第一电源供应单元进行充电。
CNB2005101303159A 2005-12-09 2005-12-09 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771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303159A CN100447712C (zh) 2005-12-09 2005-12-09 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303159A CN100447712C (zh) 2005-12-09 2005-12-09 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9384A true CN1979384A (zh) 2007-06-13
CN100447712C CN100447712C (zh) 2008-12-31

Family

ID=3813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031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7712C (zh) 2005-12-09 2005-12-09 电脑装置、无线网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7712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460A (zh) * 2009-10-15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38655A (zh) * 2013-06-21 2014-12-24 章玺 使用wifi实现身份识别的笔记本电脑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6473A (ja) * 2000-12-07 2002-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電話機のワイヤレス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CN1525772A (zh) * 2003-02-26 2004-09-01 艾威梯软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手机关机呼叫转移的方法
CN2650213Y (zh) * 2003-10-14 2004-10-20 无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个人数字助理机传输唤醒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460A (zh) * 2009-10-15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38655A (zh) * 2013-06-21 2014-12-24 章玺 使用wifi实现身份识别的笔记本电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47712C (zh) 2008-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9694B (zh) 移动终端及其电源管理方法
CN101621584B (zh) 剩余电池电量使用方法及执行其的装置
CN103250144B (zh) 在计算装置的预启动阶段期间便于无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73019A (zh) 电子墨水技术显示屏电子装置及显示信息更新方法
CN101873385A (zh) 一种实现快速进入手持终端省电模式的装置及方法
WO2015062415A1 (zh) 控制供电的方法和无线终端
CN101826290B (zh)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765188A (zh) 一种行动装置的节能方法及采用该方法节能的行动装置
CN101185048B (zh) 便携式电子终端及其管理方法
CN106797125A (zh) 电力代理模块
CN102122489A (zh) 一种自动降低有机发光显示功耗的方法及其终端
CN103248763B (zh) 一种通讯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496972A (zh) 终端和电池状态的管理方法
CN102799481A (zh) 终端上的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399862A (zh) 一种手机开关机电路以及基于此电路的手机架构
CN104243720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节电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582086A (zh) 一种移动终端省电装置及其省电方法
CN103809726A (zh) 终端设备及显示方法
CN201122634Y (zh) 手机内置备用电池装置
CN101146143A (zh) 节能电子装置及节能方法
CN102231780A (zh) 移动终端和控制方法
CN109217409B (zh) 充电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283527B (en) A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power state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493595A (zh) 一种低功耗安全认证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1515962A (zh) 电子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NGYING COMPUTE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IHE COMPU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11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000000 NO.24, BEIYUAN ROAD, ZHONGLI CITY, TAOYUAN COUNTY, TAIWAN PROVINCE, CHINA TO: 000000 TAIPEI CITY, TAIWAN PROVINC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126

Address after: 000000 Taipei City, Taiwan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ELITEGROUP COMPUTER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000000 China Taiwan Taoyuan County of Zhongli City, No. 24 North Road

Patentee before: Zhihe Computer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