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8353A -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的可装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的可装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8353A
CN1928353A CNA2005100983244A CN200510098324A CN1928353A CN 1928353 A CN1928353 A CN 1928353A CN A2005100983244 A CNA2005100983244 A CN A2005100983244A CN 200510098324 A CN200510098324 A CN 200510098324A CN 1928353 A CN1928353 A CN 1928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skeleton
panel
guiding
collection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83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东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5100983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28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928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8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装卸的装置,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的集风或导风或导向装置中,所述置包括有:端框柱与板框架结合卷动单元组成的骨架;以及至少一个面板,所述面板装在上述组成骨架的板框架夹层结构中。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的控制进行骨架上面板的铺装或卷卸动作,使所述装置铺装的面板发挥设定的集风、导风或导向的功能,从而提高风能利用效益。并于强风下,可利用卷动单元卷卸面板,以减低该装置的受风压力,而因机组与塔架以至基座的支撑结构相对减轻,所以,降低了整体设备的安装成本并能够避免强风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的可装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的可装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随风力大小调控所述装置来铺装面板,从而提高风力发电动机组风力机的导风、集风、导向的风能利用,或以调控装置来卷卸面板以减低机组与其支撑结构的受风压力,从而以降低基座安装成本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是把风能转变成机械能的转换装置,其主要通过风来吹动风车叶片使其转动,并由叶片转动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组发电机的导线线圈产生激磁,从而转变为电能输出。
在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机组设备所配置的风力机结构主要由设立的大型架座,安装于该架座末端的风力机本体,以及安装于风车本体的叶片构成,其中,所述叶片通过轴杆与风力机本体连接,风力机本体内侧或者在架座底部设有发电机,并由该叶片通过风力带动转动,经轴杆带动发电机运作产生电能输出。但是,在上述的风力发电设备中,风力机的叶片设计都是使其在特定方向上受到风力作用,换言之,其仅能接受特定方向或季节风的风力作用,因而无法随环境的风向变化而改变其受风方向,这样就限制了发电效率,同时,这种具有固定结构的外露式叶片在季节性,或者台风等强风力、气流紊乱的状态下,无法进行对应于受风压力而进行调整,从而容易造成叶片或者机组损坏。
因此,鉴于公知的风车式风力发电设备存在诸多缺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导风式风力发电设备,其设计的重点是在风力发电设备的风力驱动单元中,对其风扇叶片组增设导风装置,该导风装置提供多个具有相同角度的栅板,并由各个栅板之间限定出的栅孔,实现了由各方向的来风驱动导风叶轮的单元叶片旋转的效果,从而加速旋转推动导风叶轮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提出了这样一种导风式风力发电设备,其设计的重点是在扇叶结构配置的风力驱动装置。该风力驱动装置具有锥形本体及设于其后端的集风罩。扇叶结构是多段的,因此可收折伸缩扇叶,并能透过油压杆调整扇叶长度,从而减低整个风车在台风或风力时的风阻力,并仍维持扇叶转动的发电状态,且使风车不会受到风力的损坏。
上述现有技术的风力发电设备在风流导向及降低强风造成组件损坏等方面分别具有不同的改良设计,但改良后的设计,如集风罩与导风装置的栅板等仍具有固定的受风面积,并无法根据风力调整其迎风角度与受风压力,所以无法在遇台风或强风时,避免风力机受到风力的损坏,同时,同样需要大型支架来支撑,基座安装成本无法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传统缺失,避免缺失存在。本发明设计出这样一种装置,其能够以手动或者自动方式控制面板在骨架上的装或卸动作,并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的集风、或导风或导向装置上,以随风力变化调整其受风面面积、风导向及受风压力,从而改善其匹配天候风力的机动调整性,以供更有效率的风能利用及机组设备的运转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卸装置,其可应用于风力机的导风装置的导风基板与导风基板的摆动部,或集风罩与集风罩的导向单元,所述装置可包括:
骨架,具有由多个横板框、多个竖支骨及至少一个端框柱组成的至少一个板框架,及至少一个结合上述板框架的卷动单元,以及包括于板框架内侧中空部的夹层结构;
至少一个面板,可控制地铺装或卷卸在所述夹层结构内;
所述面板通过卷动单元以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调整所述面板在所述骨架上的铺装或卷卸,以改变导入风力机的风向、风量、受风压力。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骨架为构成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中的集风罩及集风罩的导向单元的骨架。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骨架为构成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中导风装置的导风基板与其摆动部的骨架。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组合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装卸调整运作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装卸调整运作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装卸调整运作后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卸调整运作后组合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骨架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装卸调整运作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集风风流导入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随风向转动运作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骨架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装卸调整运作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实例的小型风力发电设备架设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组合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支持座1、51               上盘架11、511
下盘架12、512             轴杆13
导风基板3、53             摆动部3’
轴孔111、121              滑动栓15、15’
固定栓151、152            滑动导孔112、122
传动齿16                  齿轮42
叶片单元2、52             叶片21
间距孔30、55              导向单元78、78’
手把70                    架座76
石墩75                    轨道80
支撑柱81                  移动单元82
桥架杆92              内、外轨槽801、802
面板37、64、74        滚动条41
拉索43、43’                       定位单元14
定位栓141、142        导风装置5
集风罩6、7、9         叶片轴杆510
轴环支撑架62、72      滚珠54
竖支骨36、614、714    轴柱616、716
导流通道65、79        收尾部701
骨架31、61、71、91
夹层结构32、615、715
端框柱35、612、612′、612”、712、712’、718、718′
卷动单元4、63、63′、73
横板框33、34、611、711
板框架38、38’、613、613’、613”、713、713’、717、717′、913、913’
滚动条631、631′、631”、633、633′、731、731′、732、732′
拉索632、632′、632”、730、730′、739、7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图1到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装卸的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的导风装置的组成结构与调控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导风装置包括:支持座1,环状排列设置于支持座1内的多个导风基板3,枢设于导风基板3径向外端的端框柱35的导风基板摆动部3’,以及卷动单元4所构成。该导风装置能随风力变化配合马达(图中未绘示)来传动导风基板3及其摆动部3’的面板37,使之铺装或卷卸,调整导风基板3的摆动部3’的装设角度改变导入到支持座1的风流量、风导向及受风压力,从而获取更有效的风能利用并避免机组设备受到强风力的损坏。
支持座1由上、下盘架11、12及轴杆13组成,其中,下盘架12具有朝上的架设面,上盘架11具有朝下的架设面,以架设导风基板3与导风基板的摆动部3’,在上盘架11、下盘架12对应于端框柱35的上下端的位置处设有多个轴孔111、121,而其相对应的固定栓151、152、多个以斜向角度配置的滑动导孔112、122以及与其滑动导孔112、122相对应的滑动栓15、15’用来组装导风基板3、导风基板3的摆动部3′及摆动部3′的卷动单元4。此外,上盘架11架设面的背面设有环状的传动齿16与齿轮42,传动齿16与齿轮42与马达(图中未绘示)连结,并由该马达驱动进而传动卷动单元4运作。
叶片单元2具有组装于支持座1的轴杆13的多个叶片21,并随由多个导风基板3之间的距孔30控制导入的风流而产生转动。
导风基板3与导风基板3的摆动部3′设置于支持座1的上、下盘架11、12架设面间,本发明可装卸的装置具有骨架31,由多个横板框33、34、竖支骨36结合端框柱35构成横竖不一的板框架38、38’所构成,其中,与卷动单元4相邻接的板框架38组成导风基板3,另一与端框柱35枢接的板框架38’组成导风基板摆动部3’。框板架38、38’具有中空的夹层结构32,在其与端框柱35结合的部位内具有贯穿柱壁的贯孔,以便于绕设可卷收的挠性面板37,以形成骨架31的受风面,并由该多个横板框33与多个竖支骨36组成的板框架38、38’提供对面板37的支撑,从而加强具有挠性的面板37的受风能力。面板37优选安装于各竖支骨36的设于面板37迎风面背侧的板框架38、38’内,以避免受风面产生的风流对竖支骨36的阻扰与影响。
安装在导风基板3与导风基板3的摆动部3′的卷动单元4具有滚动条41,其设于板框架38的径向内侧并结合于面板37一端,除用以将骨架31组装于上、下盘架11、12上外,在滚动条41贯穿上盘架11、12的至少一端装设有至少一个齿轮42,齿轮42位于架设面的背面,用以与传动齿16配合传动以驱动,从而调控滚动条41转动;至少一个拉索43,其一端与面板37的一端共同安装于拉索杆上,另一端在延伸绕经上、下盘架11、12的导引单元14后,与相邻导风基板3的卷动单元4的拉索43’系装在一起。此外,在滚动条41的邻近位置设置定位单元14。定位单元14至少包括两个定位栓141、142,以对拉索43、43’牵引卷动时进行定位。
图4-7所示为本发明可装卸装置应用于导风装置配置的运作示意图。在正常风力下,面板37铺装于骨架31中,用以导引风流通过相邻导风基板3、导风基板摆动部3’之间的距孔30导入,以驱动叶片单元2转动进行发电。
当风流变化时,如遇台风或强风作用下,通过自动或手摇带动传动齿16转动,传动齿16驱动齿轮42转动,齿轮42的转动同步带动滚动条41卷动以卷卸面板37,这样,减低了导风基板3与其摆动部3’受风压力并避免了强风对其造成的损坏。同时,面板37的另一端由拉索43牵引,在两个方向的牵引作用下,使该导风基板的摆动部3’装设于滑动导孔内的滑动栓15、15’,并由一端移向另一端,这样就使得导风基板的摆动部3’的设置角度与间距孔30大小发生改变。换言之,随者风力的变化,在通过调控导风基板3与其摆动部3’上的面板37的铺装或卷卸进行控制的同时,也可调控导风基板摆动部3’的设置角度,以改变导入支持座1内的流向与流量。
当然,如果本发明的导风基板3不另加枢设于导风基板3的摆动部3’,则在架设面上安装导风基板3时,导风基板3虽不具有调控风量等的功能,但仍具有导风的效能,因此也可形成简单形式的导风装置,而两者的装卸装置的组成结构相同,因此不另赘述。
图8、9所示为本发明的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的导风装置的集风罩在其组成结构装卸前、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集风罩配置于导风装置5的外部,由位于迎风面的扩口端的两个板框架613、613′与向其相对后方围绕于导风装置5周围的板框架613”所组成。集风罩6的扩口的两个末端至少由包括两个板框架613、613’的卷动单元63、63′与板框架613”的端框柱612”相互连接而构成,以随风力强弱变化,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集风罩6受风面的方向与流量,而匹配于风的导向及受风压力,避免机组设备受到强风力损坏,同时能继续进行风力发电。
导风装置5与图1-3所示的结构大致相同,包括由支撑叶片轴杆510上的叶片单元52的支持座51,及环状排列固装在支持座51中的叶片单元52周围的多个导风基板53所构成。所不同处在于该多个导风基板53为固定板片,其以固定角度轴设于支持座51内。而在实际应用上,本发明的集风罩6也可与在图1至7中的实施例所述的导风装置的导风基板3与其摆动部3’一起配置实现。
集风罩6由骨架61及固装于骨架61设定位置的至少一个轴环支撑架62组成。轴环支撑架62配合多个滚珠54套组于支持座51的上、下盘架511、512外侧,在电子风向侦测器连接伺服马达的自动调控下,使集风罩6围绕在导风装置5周围并随风向回转导向定位,以调整集风罩6的迎风方向。
该骨架61的板框架613、613’、613”的结构与前述导风装置的导风基板3与其摆动部3′的骨架31的板框架38、38′相同,其由多个横板框611、端框柱612、612’、612”及结合于横板框611间的多个竖支骨614组成,并形成内侧设有中空部的夹层结构,其所组成的板框架613、613’、613”由在迎风面向外扩口集风的两个板框架613、613’,与向其由相对后方围绕导风装置5形成的延伸导流通道65的板框架613”相连接结合而成,因此,集风罩6的骨架61包括在迎风面的扩口集风骨架61与相对于其后方的、围绕导风装置的延伸导流道的导风骨架61。多个横板框611设有内侧中空部的夹层结构615,以设置可调控铺装或卷卸的至少一个面板64,以形成骨架61的受风面。
面板64,优选为可卷收的挠性板,面板64优选铺装于骨架61的各竖支骨614,并设于面板64迎风面背侧的板框架613、613’内,使面板64相对设于风流受风面位置,以避免对集风导入的风流产生阻力。
在集风罩6骨架61中,迎风面的板框架613、613’为两个相对称而向外侧扩口的设计,其以轴杆510为中心的径向外端的两个端框柱612、612’的两个扩口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径向内端的两个滚动条631、631′之间的距离。而其相对后方的围绕导风装置5的板框架613”呈蜗壳形状,将其设置成在迎风面的端框柱612”、滚动条631”与卷杆510之间的距离不相等,在风流入口的一侧大于风流收尾的另一侧,可使流入后方的、由大而小的延伸导流通道65的风流均匀导入导风装置5的间距孔30内。
端框柱612、612’优选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其在与板框架613、613’、613”结合部位内具有贯穿柱壁的贯孔,且端框柱612、612’的内部轴各设有轴柱616,形成绕转空间供卷动单元63的拉索632、632′、632”与面板64绕设。
装在集风罩6的卷动单元63设于骨架61的设定位置,以调控板框架613、613’、613”中的面板64来产生铺装或卷卸动作。卷动单元63至少包括有三个滚动条631、631′、631”;两个拉索滚动条633、633′,所述滚动条与拉索滚动条的相互间分别利用卷动单元63、63′传动,可通过计算机程序根据风力变化控制其自动卷卸或铺装运作;以及至少包括拉索632、632′、632”,其绕设于拉索滚动条633、633′上,拉索632、632′、632”的两个端分别延伸绕经端框柱612、612’、612”后方与面板64共同系装于拉索轴杆上。
图10、11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力机集风罩的配置运作示意图。在遭受强风作用下,集风罩6上的面板64通过自动控制卷动单元63、63′的拉索滚动条633、633′转动,使拉索632、632′、632”的两个端同时牵引两个面板64的一端,配合拉索滚动条633、633′同步带动三滚动条631、631′、631”转动,并将面板64卷收于滚动条631、631′、631”上,使集风罩6因骨架61无面板64的铺装而处于较小的风压状态,这样可减少集风罩6的受风压力,避免机组设备受到强风力损坏。
在正常风力状态下,或者在强风力恢复于正常风力状态下,通过自动控制卷动单元63、63′的拉索滚动条633、633′的转动,驱动拉索632、632′、632”反向卷收,并配合三个滚动条631、631′、631”带动转动,将被卷收的面板64铺装,这样就可利用呈向外扩口的三个板框架613、613’、613”形成的集风罩6,集收更多风流并导入到导风装置5内,由各导风基板53之间距孔55导入并驱动叶片单元52转动。
同时,集风罩6通过设置于轴环支撑架62与盘架511、512间的多个滚珠54,使集风罩6能在导风装置5的周围,利用电子风向侦测器连接伺服马达随风向改变而自动调整集风罩6的迎风方向,而不受风向变化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3-16所示,在本实例中,集风罩7的架设结构及组成结构与图8、9大致相同,骨架71与前述集风罩6的骨架61的结构相同,并具有对称形式的由板框架的端框柱712、712’所形成的两个向外侧的迎风面扩口端,使集风罩7的骨架71的板框架713、713’在铺设面板74时产生集风的功能。所不同处在于,集风罩7的骨架71由对称形式的两个板框架713、713’以对称形态架设于至少一个轴环支撑架72的两侧位置,在迎风面向外扩口集风的两个板框架713、713’向后延伸至在其相对的后方内侧围绕导风装置5而形成的延伸导流通道79,并由该两个板框架713、713’的卷动单元73的两滚动条731、731’相连接而成,因此集风罩7的骨架71也同样包括在迎风面的扩口集风滑架与其相对后方围绕导风装置的延伸导流道的导风骨架。延伸导流通道79的收尾一侧设有收尾板701,以阻挡由前方扩口导入的风流,并使从扩口的另一侧导入的风流在延伸导流道79内均匀导入导风装置5内。同时,轴环支撑架72利用多个滚珠54与导风装置5的盘架511、512的组合,使集风罩7可回旋转动。
该对称形式的两个板框架713、713’同样由多个横板框711、端框柱712、712’与多个竖支骨714所组成,其以轴杆510为中心的径向外端的端框柱712、712′的两个扩口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径向内端之间的距离,这些多个横板框711设有中空部的夹层结构715,端框柱712、712’也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其与板框架713、713,结合部位具有贯穿柱壁的贯孔,且端框柱712、712’内部设有轴柱716形成绕转空间,以供卷动单元73的拉索730、730′与面板74绕设,从而形成骨架71的受风面,并通过使集风罩7迎风面扩口端的相对后方向内侧围绕导风装置5的骨架71,使两个对称板框架713、713′在迎风面相对的后方中央部位与卷动单元73的滚动条731、731′连接,从而在面板74的铺装时产生集风罩7的扩口端的集风功能,而在其相对后方向内侧围绕导风装置5的后方集风罩7的延伸导流通道79却具有导风功能,其导引风流导入到设于导风装置5内的迎风面扩口端的相对后方的间距孔30内,而在强风下,通过面板74的卷卸的调整,使骨架71减少受风压力。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上述集风罩7为使集风的扩口端随风向变化而调整迎风方向,还包含对称形式的导向单元78、78’,而该导向单元78、78’的骨架71的结构与集风罩7的骨架71结构相同,其骨架71也由相同结构的板框架717、717’所组成,且集风罩7与其导向单元78、78’中的面板74同样配置在各竖支骨714的设于面板74迎风面背侧的板框架713、713′与717、717’内,以避免各竖支骨714对风流产生风阻影响。前述导向单元78、78’使集风罩7的扩口端随风向变化而调整迎风方向,是通过在导向单元78、78’的尾端设计扩口来完成的,其以轴杆510为中心的径向外向两个外侧扩口的卷动单元73的滚动条732、732’扩口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迎向风面的集风罩7的扩口端的端框柱712、712’之间的距离,使风流经上述集风罩7的扩口端的端框柱712、712’的两个外侧后,流向导向单元78、78’的外侧,使之成为受风面而导引集风罩7及其导向单元78、78’随风向回转导向定位。
本实施例的集风罩7及其导向单元78、78’的卷动单元73的调控,可经由计算机程序的自动控制下,同时调控面板74的铺张或卷卸,而在本实施例示意图中的卷动单元73通过在调控时装上手把70来完成,在使用后即卸下手把70。卷动单元73具有至少四个滚动条731、731’、732、732’,它们配置于集风罩7及其导向单元78、78’的骨架71的各板框架的尾端;以及至少包括四个拉索730、730’、739、739’,其中拉索730、730’的一端分别系绕于两个滚动条731、731’的顶部,另一端绕经骨架71的端框柱712、712’的内部,分别系装于集风罩7及其向后延伸的集风罩中配置的面板74,而另一拉索739、739’的一端分别系绕于两个滚动条732、732’的顶部,另一端在绕经风导向单元78骨架71的端框柱718、718’后,与拉索杆共同系装于风导向单元78中配置之面板74。
当强风力作用时,取出手把70装于上述卷动单元73的四个滚动条731、731’、732、732’,通过手动方式操作手把70转动,配合四个拉索731、731’、732、732’,将集风罩7及导向单元78、78’上配置的面板74卷卸或铺装,并在调整控制后将手把70取下收置。
同时,上述手动调控受风面的面板装或卸的集风罩7,及其导向单元78、78’为便利手动调控操作优选为小型设计。利用架座76架设于石墩75的顶端,而大型规格设计则适于利用计算机程序来调控面板74的铺张或卷卸。
图17所示为本发明又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力机的集风罩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集风罩9与风力机支持座1分离配置,并与轨道80配合组成。其中,风力机支持座1安装在支撑柱81上并围设轨道80中心位置。集风罩9利用其底部设置的移动单元82,如轮子、圆形结构体、环形结构体等中的一个回转滑动在轨道80上,配合风力或传动结构(图中未绘示)驱动,使集风罩9随风向变化,在该轨道80上环绕风力机支持座1改变位置,以迎向风向并集收风流并将其导入风力机内部。
本实施例中的集风罩9之骨架91与上述的集风罩6、7的骨架61、71大致相同,同样具有板框架结构和两个对称型式的板框架913、913’,所不同处在于该集风罩9设于对称的两个支撑柱81之间,并与多个桥架杆92结合为一体,以及在轨道80上滑动。轨道80优选由同心圆式的外轨槽801、802配置,以形成集风罩9运行的轨道。
进一步说,于本发明的所使用的面板为以可达到卷收目的的布类、或薄塑料、或者薄金属片等任一种所制成。
此外,本发明上述的集风、导风或导向装置,除了可以单一使用外,还可以混合使用。例如,上述第8、9所示的集风罩可与图1、2所示的导风装置混合使用。同样,在图13、14所示的集风罩的导向单元也可不予设置,而改以电子风向侦测器的设置,从而自动调整该集风罩的迎风方向。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范围所涵盖。

Claims (14)

1、一种可装卸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导风装置或集风罩或集力罩的导向单元,所述装置包括:
骨架,至少包括夹层结构;
至少一个面板,设于所述夹层结构内;
所述至少一个面板通过卷动单元以手动或自动控制的方式,调整所述面板在所述骨架中的铺装或卷卸,从而改变导入风力机的风向、风量以及受风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骨架为在风力发电动力设备的导风装置中应用的导风基板与导风基板摆动部的骨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骨架为在风力发电动力设备的导风装置中应用的导风基板的骨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骨架为构成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中的集风罩及集风罩的导向单元的骨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骨架为构成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中的集风罩的骨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骨架由多个横板框、多个竖支骨以及至少一个端框柱组成的板框架结合卷动单元所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骨架的所述板框架内侧具有中空部的夹层结构,所述装置的面板铺装或卷卸于所述各竖支骨,并设于所述面板迎风面背侧的板框架内,所述端框柱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其在与所述板框架结合部位内具有贯穿柱壁的贯孔,并在其内部轴设轴柱,以形成绕转空间供所述面板绕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面板为可卷收的挠性板。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导风装置包括:
支持座,在其内组装有上、下盘架;
多个导风基板与多个导风基板的摆动部,其环状排列设置于所述支持座内;以及
面板,其安装于所述骨架的板框架夹层结构内,通过卷动单元铺装或卷卸。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集风罩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中,以随风力变化调整各面板的卷卸或铺装,所述集风罩包括:
骨架,具有至少一个扩口集风的骨架与相对于其后方围绕所述导风装置的延伸导流道的导风骨架,所述骨架的板框架至少包括夹层结构;
安装于所述骨架的特定位置的至少一个轴环支撑架;
所述盘座与轴环之间的多个滚珠;以及
至少一个面板,其铺装在所述板框架夹层结构内;
其中,所述面板由卷动单元通过手动或计算机程序来控制,以调整所述骨架中所述面板的卷卸与铺装,以与风流量流向及受风压力相匹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所述集风罩随风力变化调整各面板卷卸或铺装,所述集风罩在迎风面具有两个向外侧的扩口,其以轴杆为中心的径向外端的两个扩口端的距离大于其径向内端的距离。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所述集风罩还包括导向单元,以所述轴杆为中心的所述导向单元径向外端的扩口端的距离大于所述集风罩径向外端扩口端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所述导向单元的外侧成为受风面,以导引集风罩随风向回转导向定位以调整迎风方向。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所述集风罩与集风罩导向单元应用于风力发电动力设备中,以随风力变化调整各面板卷卸或铺装,所述手动卷动单元具有手把,所述手把在操作时安装于所述手动卷动单元,以对铺装或卷卸进行手动控制以匹配于风流量流向及受风压力。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装卸装置的所述集风罩应用于风力发电动力设备中,所述集风罩与风力机的支持座分离配置,以随风力变化调整各面板卷卸或铺装。
CNA2005100983244A 2005-09-07 2005-09-07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的可装卸装置 Pending CN1928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983244A CN1928353A (zh) 2005-09-07 2005-09-07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的可装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0983244A CN1928353A (zh) 2005-09-07 2005-09-07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的可装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8353A true CN1928353A (zh) 2007-03-14

Family

ID=37858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0983244A Pending CN1928353A (zh) 2005-09-07 2005-09-07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的可装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2835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278A (zh) * 2010-03-02 2010-08-18 上海理工大学 带有多段组合式风叶的垂直轴风轮
CN102272444A (zh) * 2008-11-10 2011-12-07 欧格诺沃德有限公司 用于涡轮机的流体引导系统
CN102598499A (zh) * 2009-08-11 2012-07-18 杰森·曹 太阳能和风力的能源转换器
CN104033332A (zh) * 2014-06-06 2014-09-10 郭治克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112796946A (zh) * 2019-11-14 2021-05-14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舱罩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9973295B (zh) * 2019-04-26 2023-11-28 东北大学 一种适用于垂直轴风轮机的柔性摆动式导流罩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2444A (zh) * 2008-11-10 2011-12-07 欧格诺沃德有限公司 用于涡轮机的流体引导系统
CN102272444B (zh) * 2008-11-10 2013-12-25 欧格诺沃德有限公司 用于涡轮机的流体引导系统
CN102598499A (zh) * 2009-08-11 2012-07-18 杰森·曹 太阳能和风力的能源转换器
CN102598499B (zh) * 2009-08-11 2015-06-24 杰森·曹 太阳能和风力的能源转换器
CN101806278A (zh) * 2010-03-02 2010-08-18 上海理工大学 带有多段组合式风叶的垂直轴风轮
CN104033332A (zh) * 2014-06-06 2014-09-10 郭治克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109973295B (zh) * 2019-04-26 2023-11-28 东北大学 一种适用于垂直轴风轮机的柔性摆动式导流罩
CN112796946A (zh) * 2019-11-14 2021-05-14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舱罩及风力发电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359619B2 (en) Vertical axis turbine
DE60210279T2 (de) Selbststeuernde windturbine
CN101328863B (zh) 空气力学塔式风力发电系统
CN1928353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的可装卸装置
CN1950600A (zh) 用于发电的风轮机
CN1871431A (zh) 竖轴式风车
WO2006123951A1 (en) A wind turbine
US8754541B2 (en) Linear wind powered electrical generator
CN101539108A (zh) 一种双电机聚压式风力发电装置
CN101539094B (zh) 一种聚压式风力发电装置
CN104806459A (zh) 塔筒式风力发电装置
CN201809912U (zh) 光伏遮阳机构
CN201225236Y (zh) 空气力学塔式风力发电系统
JP2007211656A (ja) 円形筒型風車発電装置
CN101749179A (zh) 一种用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整流增速塔
CN101046192A (zh) 联合聚风特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
CN206555056U (zh) 一种新型门闸式风能或水能动力叶轮
CN1900515A (zh) 联合聚风超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
CN201474867U (zh) 增压集风式风力发电机组
WO2005100782A1 (en)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CN1309955C (zh) 水平式多功能风车
WO2009079926A1 (fr) Aérogénérateur vertical
CN201401285Y (zh) 一种双电机风力发电装置
CN205400997U (zh) 风力发电机
CN201401286Y (zh) 一种低风速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