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6534A - 冷热流回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冷热流回路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16534A CN1916534A CNA2005100920917A CN200510092091A CN1916534A CN 1916534 A CN1916534 A CN 1916534A CN A2005100920917 A CNA2005100920917 A CN A2005100920917A CN 200510092091 A CN200510092091 A CN 200510092091A CN 1916534 A CN1916534 A CN 19165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flow direction
- exchange device
- loop structure
- control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是指一种透过交替调配散热、吸热的方式,于制热、制冷的控制过程中,达到整体回路具最佳工作效能,其包含一第一流向控制单元,是连结于一第一热交换装置及一第二热交换装置间,其将流经第一热交换装置所造热后的工作流体导入至第二热交换装置,以调配该第二热交换装置作散热、吸热的交替运作;一第二流向控制单元,是连结于该第二热交换装置及一第三热交换装置间,其将流经第二热交换装置所进行散热、吸热交替调配后的工作流体,控制是否导入至第三热交换装置供造冷或导入回流至压缩机,以使透过调配该第二热交换装置作散热、吸热的交替运作,进达提升其能源的使用效率,简化管路配置及降低所需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为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尤指一种透过交替调配散热、吸热的方式,于制热、制冷的控制过程中,达到整体回路具最佳的工作效能,同时兼具简化管路配置及其降低所需成本的目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为中华民国新型专利公告第437938号“多重冷热回收交换装置”的图2所揭示,其中,该装置主要是由一压缩机11、至少四个以上的热交换器20、30、40、50、至少二个以上的散热排管16、17及膨胀阀13所构成,使其由一压缩机循环10的冷凝器端12设具二热交换器20、30、管路31、强制循环管路32及泵浦33,而蒸发器端14设具二热交换器40、50、管路51、强制循环管路52及泵浦53,而其冷凝器端12的散热排16得与蒸发器端14的散热排17皆以一风扇18作热交换,以达到多重冷热交换状态;
惟上述的结构,不仅易造成循环管线配置的复杂及施工不便,同时所运用的装置构件也较为繁多,更进一步易增加所需的成本,况且又加上于循环过程中,其往往须透过两散热排管16、17作为一散热及一散冷的功效,甚至须流经每一热交换器20、30、40、50后,方可完成一循环,故,致使降低其能源的使用效率;
因此,本案发明人鉴于上述所衍生的缺点,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长期研究后,进而研发此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是指一种透过交替调配散热、吸热的方式,于制热、制冷的控制过程中,达到整体回路具最佳的工作效能。
其较佳实施例为:
本发明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第一流向控制单元,是连结于一第一热交换装置及一第二热交换装置间,其分歧具有一流向的第一流向控制阀及另一流向的导流管,以控制该第二热交换装置作散热、吸热的交替运作;
第二流向控制单元,是连结于该第二热交换装置及一第三热交换装置间,其分歧具有一流向的第一节流控制组件与第二流向控制阀及另一流向的第三流向控制阀,以控制回路中其工作流体,是否导入至第三热交换装置,其次导入至一压缩机。
其中,该第一流向控制阀及该导流管,是分别连结至第二热交换装置其内部的第一热交换部与第二热交换部。
其中,该第一热交换部与第二热交换部间,是具有一第二节流控制组件作相互连结。
其中,该第一节流控制组件与第二流向控制阀,是连结至第三热交换装置。
其中,该第三流向控制阀是连结至一压缩机。
其中,该第一热交换装置是与一压缩机相连结。
其中,该第一热交换装置与压缩机间,是可搭配接设一具蓄压功效的蓄压装置。
本发明的冷热流回路结构于循环过程中,则可透过该第一流向控制单元与第二流向控制单元其内部流向的调配,以达到控制整体回路中其工作流体的流向,而其进一步依制热、制冷过程中其状态所需,控制该第二热交换装置作散热、吸热的交替运作,进达调控整体回路达到最佳的工作效能,以及调配经第二热交换装置所进行散热、吸热交替调配后的工作流体,控制是否导入至第三热交换装置供制冷或导入回流至压缩机而完成一回路循环,不仅可提升其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进一步具简化管路配置及其降低所需成本。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以下将本发明配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437938号“多重冷热回收交换装置”的图2。
图2是为本发明的回路结构搭配连结示意图。
图3是为本发明的回路结构搭配应用示意图。
图4是为本发明的回路结构于冬天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为本发明的回路结构于夏天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为本发明的回路结构进一步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是指一种透过交替调配散热、吸热的方式,于制热、制冷的控制过程中,达到整体回路具最佳的工作效能,其包含一第一流向控制单元1及一第二流向控制单元2,其中(如:搭配应用于蒸气压缩式系统的循环回路);
该第一流向控制单元1,是连结于一第一热交换装置3及一第二热交换装置4间,其分歧具有一流向的第一流向控制阀11及另一流向的导流管12,以分别导引至该第二热交换装置4其内部的第一热交换部41与第二热交换部42,以供流经第一热交换装置3所制热后的工作流体,则可透过该第一流向控制阀11与导流管12其流向的调配,以进一步控制该第二热交换装置4作散热、吸热的交替运作;
该第二流向控制单元2,是连结于该第二热交换装置4及一第三热交换装置5间,其分歧具有一流向的第一节流控制组件21与第二流向控制阀22及另一流向的第三流向控制阀23,以分别导引至第三热交换装置5及一压缩机6,以供流经第二热交换装置4所进行散热、吸热交替调配后的工作流体,控制是否导引至第三热交换装置5供制冷或导入回流至压缩机6;
再者,又该上述的第一热交换装置3是与压缩机6相连结,其次,该第二热交换装置4其内部的第一热交换部41与第二热交换部42间,是具有一第二节流控制组件43作相互连结,由其将流经第二热交换部42的工作流体,可经由该第二节流控制组件43导引至第一热交换部41中作输出;
以便当于循环过程中,是可透过该第一流向控制单元1与第二流向控制单元2其内部流向的调配,以达到控制整体回路中其工作流体的流向,而其进一步依第一热交换装置3与第三热交换装置5,于制热、制冷过程中其状态所需,控制该第二热交换装置4作散热、吸热的交替运作,进达调控整体回路达到最佳的工作效能,而提升压缩机6其能源的使用效率;
请参阅图4、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实际应用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当冬天应用时,该第一流向控制单元1其第一流向控制阀11是为OFF状态、该第二流向控制单元2其第二流向控制阀22是为OFF状态及第三流向控制阀23是为ON状态,使其经压缩机6所送出的工作流体,则可导入第一热交换装置3作冷凝制热,以产生可供外部运用的热介质31(如:水、空气及各式可储热的介质),并将制热后的工作流体导入第一流向控制单元1,此时因其该第一流向控制阀11是为OFF状态,以使制热后的工作流体则流经导流管12导入第二热交换装置4其第二热交换部42中进行冷凝散热(即第二段冷凝),再排入第二节流控制组件43作等焓膨胀效应后,则导入第二热交换装置4其第一热交换部41中进行膨胀吸热,而其将膨胀吸热后的工作流体即导入第二流向控制单元2,此时因其该第二流向控制阀22是为OFF状态、第三流向控制阀23是为ON状态,以使膨胀吸热后的工作流体则流经第三流向控制阀23直接导入回流至压缩机6,而完成一回路循环,使其于冬天应用时,则可透过第一流向控制单元1调配回路的流向,而其控制第二热交换装置4进行散热、吸热的交替调配,以排除、避免于第二热交换装置4中吸入过多的热能,所易造成压缩机6的运作负担,同时又透过第二流向控制单元2调配回路的流向,使其排除、避免不必要的机能运作,进达调控整体回路达到最佳的工作效能;
其次,当夏天应用时,该第一流向控制单元1其第一流向控制阀11是为ON状态、该第二流向控制单元2其第二流向控制阀22是为ON状态及第三流向控制阀23是为OFF状态,使其经压缩机6所送出的工作流体,则可导入第一热交换装置3作冷凝制热,以产生可供外部运用的热介质31(如:水、空气及各式可储热的介质),并将制热后的工作流体导入第一流向控制单元1,此时因其该第一流向控制阀11是为ON状态(即改变回路的压降),以使制热后的工作流体则流经第一流向控制阀11直接导入第二热交换装置4其第一热交换部41中进行冷凝散热,而其将冷凝散热后的工作流体即导入第二流向控制单元2,此时因其该第二流向控制阀22是为ON状态、第三流向控制阀23是为OFF状态(亦即改变回路的压降),以使冷凝散热后的工作流体则流经第一节流控制组件21作等焓膨胀效应后,再经第二流向控制阀22导入第三热交换装置5进行制冷,以产生可供外部运用的冷介质51(如:水、空气及各式可储冷的介质),进而导入回流至压缩机6,而完成一回路循环,使其于夏天应用时,则可透过第一流向控制单元1调配回路的流向,而其控制第二热交换装置4仅需进行散热的调配,以排除、避免不必要的机能运作,同时又透过第二流向控制单元2调配回路的流向,使其进一步控制第三热交换装置5进行制冷运作,以达调控整体回路达到最佳的工作效能;
是故,本发明是可透过该第一流向控制单元1与第二流向控制单元2其内部流向的调配,以达到控制整体回路中其工作流体的流向,而其进一步依第一热交换装置3与第三热交换装置5,于制热、制冷过程中其状态所需,控制该第二热交换装置4作散热、吸热的交替运作,进达调控整体回路达到最佳的工作效能,进而提升压缩机6其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具简化管路配置及其降低所需成本;
再者,请再参阅图6所示,为本发明进一步应用实施例示意图,其中,该压缩机6与第一热交换装置3间,是可搭配接设一具蓄压功效的蓄压装置7,以达于回路运作过程中,则可透过该蓄压装置7作蓄压的效能,俾可进一步提升整体回路的使用效率。
为使本发明更加显现出其进步性与实用性,以下与现有作一比较分析如下:
现有缺点
1、管线配置的复杂,易造成施工的不便。
2、运用的装置构件繁多。
3、易增加所需的成本。
4、须透过两散热排各别作为散热及散冷的功效。
5、能源使用效率低。
本发明优点
1、能简化配管,减少施工的不便及降低所需的成本。
2、具散热、吸热的交替调配运作。
3、无须透过两散热排各别作为散热及散冷的功效。
4、可透过两流向控制单元的调配,简化制热、制冷过程中回路的流程。
5、可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突破先前的技术结构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的功效,且也非熟悉该项技术者所易于思及,再者,本发明申请前未曾公开,其所具的进步性、实用性,显已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条件,故依法提出发明申请。
惟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而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第一流向控制单元,是连结于一第一热交换装置及一第二热交换装置间,其分歧具有一流向的第一流向控制阀及另一流向的导流管,以控制该第二热交换装置作散热、吸热的交替运作;
第二流向控制单元,是连结于该第二热交换装置及一第三热交换装置间,其分歧具有一流向的第一节流控制组件与第二流向控制阀及另一流向的第三流向控制阀,以控制回路中其工作流体,是否导入至第三热交换装置,其次导入至一压缩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流向控制阀及该导流管,是分别连结至第二热交换装置其内部的第一热交换部与第二热交换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热交换部与第二热交换部间,是具有一第二节流控制组件作相互连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节流控制组件与第二流向控制阀,是连结至第三热交换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流向控制阀是连结至一压缩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热交换装置是与一压缩机相连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热流回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热交换装置与压缩机间,是可搭配接设一具蓄压功效的蓄压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5100920917A CN1916534A (zh) | 2005-08-18 | 2005-08-18 | 冷热流回路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5100920917A CN1916534A (zh) | 2005-08-18 | 2005-08-18 | 冷热流回路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6534A true CN1916534A (zh) | 2007-02-21 |
Family
ID=37737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0920917A Pending CN1916534A (zh) | 2005-08-18 | 2005-08-18 | 冷热流回路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1653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206106A1 (zh) * | 2016-06-01 | 2017-12-07 | 唐玉敏 | 一种换热系统 |
-
2005
- 2005-08-18 CN CNA2005100920917A patent/CN191653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206106A1 (zh) * | 2016-06-01 | 2017-12-07 | 唐玉敏 | 一种换热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41390B (zh) | 一种用于集中供热系统的燃气驱动空气源热泵供热机组 | |
CN105318454B (zh) | 一种空气源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2269466A (zh) | 一种新风机组 | |
CN201463135U (zh) | 热泵节能型全热交换器 | |
CN103743151B (zh) | 基于吸附式制冷的汽车废热回收停车空调及其工作方法 | |
CN1789865A (zh) | 热交换器和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调器 | |
CN205174615U (zh) | 一种空气源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 | |
CN202209737U (zh) | 一种带自然热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 | |
CN202799552U (zh) | 一种双驱动热管散热机柜 | |
CN200949964Y (zh) | 空调热水机 | |
CN201402025Y (zh) | 一种双毛细管多制冷回路的冰箱 | |
CN200975813Y (zh) | 冷水机组壳管式冷凝器的热回收装置 | |
CN202149571U (zh) | 一种新风机组 | |
CN202403450U (zh) | 户用一体化多功能空气源热泵式空调机组 | |
CN201034400Y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除霜装置 | |
CN1854649A (zh) | 冷热流回路结构 | |
CN219981399U (zh) | 一种数据中心节能冷却装置 | |
CN105509363A (zh) | 高效清洁多能源综合利用冷热联供系统 | |
CN112066583A (zh) | 双热源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CN1916534A (zh) | 冷热流回路结构 | |
CN2702223Y (zh) | 一种两用型空调热水装置 | |
CN101619907B (zh) | 一种高效率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 |
CN1270148C (zh) | 一体化风冷热泵式中央空调机组 | |
CN102679623A (zh) | 一种氨水吸收式制冷兼制热水系统装置 | |
CN1916533A (zh) | 冷热流回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