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3352A - 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 - Google Patents

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3352A
CN1913352A CN 200510089960 CN200510089960A CN1913352A CN 1913352 A CN1913352 A CN 1913352A CN 200510089960 CN200510089960 CN 200510089960 CN 200510089960 A CN200510089960 A CN 200510089960A CN 1913352 A CN1913352 A CN 1913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antenna
closed condition
radiofrequency signal
transmission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899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7525C (zh
Inventor
张盛富
陈文林
卢宜佑
陈泓诚
唐淑芬
陈逸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tish Cayman Islands Business Miley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Zhang Shengfu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tegrated System Solu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grated System Solu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grated System Solution Corp
Priority to CNB2005100899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77525C/zh
Publication of CN1913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3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75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752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处理无线局域网络与蓝牙双模共构系统的接收或传送工作。该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包含一第一传送端;一第二传送端;一接收端;一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第一传送端及一第一天线间;一第二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至该第一传送端及一第二天线间;一第三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第二传送端及该第一天线间;一第四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第二传送端及该第二天线之间;一第五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接收端及该第一天线之间;以及一第六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接收端及该第二天线之间。本发明以较低的开关电路复杂度和较少的天线数目,达到无线局域网络与蓝牙双系统共构时所需的天线分集功效,以降低信号衰落。

Description

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石微波集成电路(MMIC),尤其涉及一种双刀三掷(DP3T,Double-Pole-Triple-Throw)的微波开关,该微波开关可用于微波到毫米波的无线通讯系统(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背景技术
自1990年起,无线通讯技术与网际网络技术的结合,创造了“无线网际网络”(Wireless Internet)。其中无线局域网络IEEE802.11标准于1997年由IEEE标准委员会提出,并于1999年衍伸出802.11a和802.11b标准。IEEE802.11b使用2400-2483.5MHz频带,提供1~11Mbps速率。IEEE802.11a使用5150-5350MHz和5725-5825MHz频带,提供1~54Mbps速率。IEEE802.11g比IEEE 802.11b有更高的传输率,数据传输速度理论上可达到每秒54MB,安全性也比较好。此规格在2.4GHz的频带上运作,和IEEE 802.11b可以彼此兼容。IEEE 802.15无线个人网络工作群组提出蓝牙(Bluetooth)系统规范,并在2000年衍生出IEEE802.15.4,两者操作频率可操作在2400-2483.5MHz频带,提供近距离低功率与低传输速率特征。若无线通讯产品,如笔记型电脑、掌上电脑(PDA)装设无线局域网络和蓝牙双系统,则可提供无线上网和无缆线功能。
图1所示为传统无线局域网络IEEE802.11b/g与蓝芽共构系统(WLAN andBluetooth Co-existence System)的架构图,其使用3支天线,其中2支天线用于IEEE802.11b/g系统而另一支用于蓝牙系统,所述3支天线搭配一个双刀双掷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其中一个双刀双掷用于IEEE802.11b/g系统的天线分集和传送/接收的切换,另一个单刀双掷开关用于蓝牙系统传送/接收的切换。上述技术中用于蓝牙系统只有一支天线并不具有天线分集的功用。
另外,在射频开关的设计上,其所使用的架构分别为:(1)采用晶体管串并联方式,此架构因晶体管制程的关系,较无法符合需要较高的输入输出功率或较佳的植入损耗。(2)L-C共振的方式,配合晶体管操作开关,来提高收发开关的线性度。
一般现有单刀双掷开关的设计概念,如由Tokumitsu等人发表于Microwaveand Millimeter-Wave Monolithic Circuit Symposium、第27-30页、1993年六月,“使用LC共振器的低电压高功率的传送/接收开关(Low Voltage,High Power T/RSwitch MMIC Using LC Resonators)”,其揭示一低操控电压且高功率低失真操作的传送/接收开关。LC共振器开关由电感器、电容器及场效晶体管(FET)开关所组成,其用于传送端及接受端并提供一反向控制于传送模式中消除射频电压机制。一个LC共振器传送/接收开关,其当控制为0V/-2V,当该输入功率大于28dBm时,显现出的三阶交互调变信号小于-40dB。由Tokumitsu等人发表于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IEEE Transactions、第43期、第997-1003页、1995年五月,”使用电感-电容共振器的低电压高功率的传送/接收开关(Alow-voltage,high-power T/R-switch MMIC using LC resonators)”其揭示一低操控电压且高功率低失真操作的传送/接收开关。LC共振器开关由电感器、电容器及场效晶体管开关所组成,其用于传送端及接受端并提供一反向控制于传送模式中消除射频电压机制。一个1.9GHz LC共振器的传送/接收开关单晶微波集成电路,其控制电压为0V/-2V,当该输入功率大于31dBm时,且三阶交互调变信号小于-40dB。该单晶微波集成电路其所占空间小于2×2mm2,该传送/接收开关将可实现并提升至5GHz的工业科学医疗频段(ISM)及个人通讯服务。
另外,见于美国专利第5,990,580,颁给The Whitaker Corporation,名称为“单刀双掷开关(Single Pole Double Throw Switch)”,其揭示一种电子式的单刀双掷开关。该电子式的单刀双掷开关其包含一串联场效晶体管,其连接于一第一电路臂,且该第一电路臂连接于共同端口与一第一端口之间;一并联场效晶体管,其连接于一第二电路臂,且该第二电路臂连接于该共同端口与一第二端口之间。该并联场效晶体管为达到阻隔,其以电子长度90度或1/4波长设计于共同端口;一电源提供一上升电压分别到该场效晶体管的源极端以及该共同端口,其用以提供一连结到该共同端口也为该第二端口;该电源提供一第一控制电压到反相逻辑状态也为闸极、该场效晶体管操控于空乏模式、控制电压为0V偏压且直流功率为中断的状态下,其提供一该共同端口到该第一端口的连结。然而,在先前的技术中,该单刀双掷开关无法达到多模系统的操控以及利用LC共振器无法达到双刀三掷开关。
鉴于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双模系统的天线分集开关,其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以提供双模共构系统中每个系统所共用,比起现有技术使用更少的天线数目,而且提供两个系统皆具备天线分集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分集开关,其可用于无线通讯双模系统,且可制作于单一芯片以达成单芯片系统的应用。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其可使蓝牙和无线局域网络两个系统兼具天线分集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处理无线局域网络与蓝牙双模共构系统(WLAN and BluetoothDual-Mode Co-existence System)的信号接收和传送工作。该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集开关包含一第一传送端,其为第一射频收发机的传送端并提供该天线分集开关的一第一输入信号;一第二传送端,其为第二射频收发机的传送端并提供该天线分集开关的一第二输入信3号;一接收端,其用于提供该天线分集开关的一输出信号;一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第一传送端及一第一天线之间;一第二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至该第一传送端及一第二天线之间;一第三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第二传送端及该第一天线之间;一第四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第二传送端及该第二天线之间;一第五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接收端及该第一天线之间;以及一第六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接收端及该第二天线之间。
根据本发明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的一特征,该第一射频信号为无线局域网络IEEE 802.11b/g的射频信号。
根据本发明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的一特征,该第一控制单元、该第二控制单元、该第三控制单元、该第四控制单元、该第五控制单元与该第六控制单元皆为一场效晶体管,其源极与漏极分别与其它组件电连接,而其栅极连接控制电压以决定晶体管的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发明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的一特征,做为该第一控制单元、该第二控制单元、该第三控制单元、该第四控制单元、该第五控制单元与该第六控制单元的该场效晶体管的栅极还连接一电感器以增加该天线分集开关的整体隔离度。
根据本发明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的一特征,该第一天线与该第二天线皆为无线局域网络和蓝牙系统的分集天线。
根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可有效地应用于双模系统且降低所需分集天线数目。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双模共构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共构系统的架构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电路结构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及该第三控制单元及该第四控制单元及该第五控制单元及该第六控制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一的该第一传送端及该第二传送端的植入损耗及反射损失的仿真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一的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的仿真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一的该第一传送端及该第二传送端的1dB增益压缩点的仿真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二的该接收端的植入损耗及反射损失的仿真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三的该第一传送端及该第二传送端的植入损耗及反射损失的仿真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二与三的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的仿真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二的该接收端的1dB增益压缩点的仿真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三的该输入单元的1dB增益压缩点的仿真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四的该接收端的植入损耗及反射损失的仿真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四的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的仿真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四的该接收端的1dB增益压缩点的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共构系统的架构图,其使用2支天线,其中2支天线皆可用于IEEE802.11b/g系统与蓝牙系统信号的接收与传送,搭配根据本发明的双刀三掷开关100。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的整合由操控所有控制单元以达到传输开路及传输短路状态,其可用于操控双模系统且降低射频模块面积。参见图3,其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100的电路结构图。该天线分集开关100,其包含一第一传送端111;一第一天线121;一第二传送端112;一接收端130一第二天线122;一第一控制单元141,电连接在该第一传送端111及该第一天线121之间;一第二控制单元142,电连接在至该第一传送端111及该第二天线122之间;一第三控制单元143,电连接在该第二传送端112及该第一天线121之间;一第四控制单元144,电连接在该第二传送端112及该第二天线122之间;一第五控制单元145,电连接在该接收端130及该第一天线121之间;一第六控制单元146,电连接在该接收端130及该第二天线122之间。
该第一天线121与该第二天线122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天线,但最好为分集天线。一般而言,该分集天线的动作可分预测式分集接收(Predictive Diversity)与纯自动选讯接收(TRUE-DIVERSITY)。该预测式分集接收(PredictiveDiversity)或称双天线自动选讯(Antenna-Diversity)是采用两支位于不同方位的天线,经过控制且自动切换选择接收讯号较强的一边,因此永远保持讯号较强的一边。纯自动选讯接收或称双调谐器自动选讯接收是采用两组特性完全相同的接收模块,各自连接到不同位置的天线,将基频讯号各自连接到快速比较器及开关电路,以选择输出基频讯号较佳的一边。
该第一传送端111与该第二传送端112是指射频收发机的传送端。参见图3,来自双模系统中的第一射频收发机的一第一射频信号经由该第一传送端111后可以选择经过该第一控制单元141由该第一天线121传送出去,或是经过该第二控制单元142由该第二天线122传送出去。同理,来自双模系统中的第二射频收发机的一第二射频信号经由该第二传送端112后可以选择经过该第三控制单元143由该第一天线121传送出去,或是经过该第四控制单元144由该第二天线122传送出去。
该第一射频信号与该第二射频信号为经过射频收发机系统运算的信号,即基频信号经中频信号处理与射频模处理后的信号。该第一射频信号与该第二射频信号可以是不同频率的微波信号,如来自美规的进阶移动电话服务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AMPS)或分码多址系统(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频分码多址系统(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工业,科学,医疗(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ISM)、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或是蓝牙(Bluetooth)系统等。然而在本发明中,该第一射频信号最好选用无线局域网络IEEE802.11b/g标准的射频信号,且该第二射频信号最好选用蓝牙系统的射频信号。
同理,该接收端130是指射频收发机的接收端。参见图3所示,来自该第一天线121的该第一射频信号经过该第五控制单元145到达该接收端130后进入射频收发机以进行后续处理,同理来自该第二天线122的该第二射频信号经过该第六控制单元146到达该接收端130后进入射频收发机以进行后续处理。一多路功率分配器(Power divider、图中未显示)电连接于该接收端130之后,用以将来自接收端130的射频信号作功率分配以进入后续的多个射频前端处理。
该第一控制单元141、该第二控制单元142、该第三控制单元143、该第四控制单元144、该第五控制单元145与该第六控制单元146皆为晶体管,最好选用一场效晶体管,其源极与漏极分别与其它组件电连接,而其栅极连接控制电压以决定晶体管的开启或关闭。该晶体管形式可以被下列种类实现:双极型晶体管(BJT),异质结双极晶体管7(HBT),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伪形态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PHEMT),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MOS)以及横扩散金属氧化物硅场效应管(LDMOS)。用于该晶体管的半导体基板材料包含有:硅、绝缘体上外延硅(Silicon on Insulator,SOI)、硅锗化合物(SiGe)、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与硅锗-碳化合物。
该场效晶体管的漏极(Drain)与源极(Source)间,还连接一电感器以增加该天线分集开关的整体隔离度。参见图4为该第一控制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单元及该第三控制单元及该第四控制单元及该第五控制单元及该第六控制单元的等效电路图。该等效电路图200中电阻210及电容220为该晶体管的等效电路,而不同的晶体管将有不同电阻值及电容值。利用补偿电感230为增加开关隔离度。在开关关闭时,电感-电容(LC)谐振电路则具有带拒的频率响应使得所需的频带上形成隔离的效果。在开关导通时,该晶体管呈现短路的特性使得该频带形成阻抗匹配。该带拒的频率响应中心角频率为 ω = 1 LC , 其中ω=2πf,C为晶体管的参数,L为设计中心频率时所需的电感值。通过控制该晶体管的栅极电压决定晶体管操作于开/关模式,以传送信号或接收信号或停止动作。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天线分集开关100的操作原理。参见3图,来说明其操作原理。由于该天线分集开关100采用接收或传送两个不同无线通讯系统的射频信号,因此共可以分出四种主要的操作模式。
操作模式一:
操作模式一是指两个通讯系统皆同时发射讯号的状态。当该第一控制单元141为开启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142为关闭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143为关闭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144为开启状态、该第五控制单元145为关闭状态及该第六控制单元146为关闭状态,则该第一传送端111传送一第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天线121以及该第二传送端112会传送一第二射频信号至该第二天线122,则此时主要与第一至第四控制单元有关。
另一方面,由于该第一天线121与该第二天线122为分集天线,所以当该第一控制单元141为关闭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142为开启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143为开启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144为关闭状态、而该第五控制单元145与该第六控制单元146不需改变状态,即保持为关闭状态,则该第一传送端111传送一第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二天线122以及该第二传送端112会传送一第二射频信号至该第一天线121。
须注意的是,以上2种开关控制方式皆是将收发机的两个不同或相同的射频信号分别经由两支天线传送出去,因此整个天线分集开关100中讯号路径是不重叠的。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一的该第一传送端111及该第二传送端112的植入损耗及反射损失的仿真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一的该第一传送端111及该第二传送端112的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仿真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一的该第一传送端111及该第二传送端112的1dB增益压缩点的仿真图。在图5中仿真结果显示,从1到4GHz中该输入单元至传送单元的植入损耗小于0.68dB。其该输入单元反射损失大于40dB,该传送单元反射损失大于35dB。图6仿真结果显示,从1到4GHz中该第一传送端111和该第二传送端112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8dB、该第一传送端111和该接收端130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8dB、该第二传送端112和该接收端130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8dB。图7仿真结果显示,从1到4GHz中该输入单元的1dB增益压缩点为34.5dBm。
操作模式二:
操作模式二是指某一系统接收讯号与另一系统为传送讯号的工作状态。
当该第一控制单元141为开启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142为关闭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143为关闭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144为关闭状态、该第五控制单元145为关闭状态及该第六控制单元146为开启状态,则该第一传送端111将依第一射频信号经由该第一天线121传送出去,另一方面该第二天线122将第二射频信号传送至该接收端130以使得第二射频信号进入收发机。
另一方面,由于该一天线121与该第二天线122为分集天线,所以当该第一控制单元141为关闭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142为开启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143为关闭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144为关闭状态、该第五控制单元145为开启状态及该第六控制单元146为关闭状态,则该第一传送端111将依第一射频信号经由该第二天线122传送出去,另一方面该第一天线121将第二射频信号传送至该接收端130以使得第二射频信号进入收发机。
须注意的是,以上2种开关控制方式皆是该第一传送端111将依第一射频信号经由一分集天线传送出去,另一方面另一分集天线将第二射频信号传送至该接收端130以使得第二射频信号进入收发机。由于信号有进有出,因此整个天线分集开关100是在强干扰(strong interface)的状态下。
操作模式三:
由于该天线分集开关100为一对称架构,因此操作模式三的动作原理和操作模式二是类似的。
当该第一控制单元141为关闭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142为关闭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143为关闭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144为开启状态、该第五控制单元145为开启状态及该第六控制单元146为关闭状态,则该第一天线121将第一射频信号传送至该接收端130以使得第一射频信号进入收发机,另一方面该第二传送端112将依第二射频信号经由该第二天线122传送出去。
另一方面,由于该一天线121与该第二天线122为分集天线,所以当该第一控制单元141为关闭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142为关闭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143为开启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144为关闭状态、该第五控制单元145为关闭状态及该第六控制单元146为开启状态,则该第二天线122将第一射频信号传送至该接收端130以使得第一射频信号进入收发机,另一方面该第二传送端112将第二射频信号经由该第一天线121传送出去。
须注意的是,以上2种开关控制方式皆是该第二传送端112将第二射频信号经由一分集天线传送出去,另一方面另一分集天线将第一射频信号传送至该接收端130以使得第二射频信号进入收发机。由于信号有进有出,因此整个天线分集开关100也是在强干扰(strong interface)的状态。
以上4种开关控制方式皆是接收端与传送端同时工作的状态。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二中该接收端130的植入损耗及反射损失仿真图。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三的该第一传送端111及该第二传送端112的植入损耗及反射损失仿真图。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二与三中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仿真图。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二中该接收端130的1dB增益压缩点仿真图。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三中该输入单元的1dB增益压缩点的仿真图。图8仿真结果显示,从1到4GHz中该接收端130至传送单元的植入损耗小于0.67dB。其该接收端130反射损失大于25dB,该传送单元反射损失大于23dB。图9仿真结果显示,从1到4GHz中该输入单元至传送单元的植入损耗小于0.76dB。其该输入单元反射损失大于40dB,该传送单元反射损失大于35dB。图10仿真结果显示,从1到4GHz中该第一传送端111和该第二传送端112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8.7dB、该第一传送端111和该接收端130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8.7dB、该第二传送端112和该接收端130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8.8dB。图11仿真结果显示,从1到4GHz中该接收端130的1dB增益压缩点为35dBm、该输入单元的1dB增益压缩点为35dBm。图12仿真结果显示,从1到4GHz中该接收端130的1dB增益压缩点为35dBm、该输入单元的1dB增益压缩点为35dBm。
操作模式四:
操作模式四是皆由接收端在工作的状态,此时的操作为该第一控制单元141为关闭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142为关闭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143为关闭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144为关闭状态。需注意的是其中该第五控制单元145与该第六控制单元146的开关状态须视该第一天线121与该该第二天线122的接收而定。若该第一与第二射频信号皆由该第一天线121接收且传送至该接收端130,则第五控制单元145为开启状态与该第六控制单元146的关闭状态;若该第一与第二射频信号皆由该第二天线122接收且传送至该接收端130,则第五控制单元145为关闭状态与该第六控制单元146的开启状态。
须注意的是,以上开关控制方式皆是两个分集天线分别将第一射频信号与该第二射频信号传送至该接收端130后进入射频收发机。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四的该接收端130的植入损耗及反射损失仿真图。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四的该接收端130的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仿真图。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分集开关的操作模式四的该接收端130的1dB增益压缩点的仿真图。图13仿真结果显示,从1到4GHz中该接收端至传送单元的植入损耗小于0.76dB。其该接收端反射损失大于25dB,该传送单元反射损失大于23dB。图14仿真结果显示,从1到4GHz中该第一传送端111和该第二传送端112之间的隔离度大于67dB、该第一传送端111和该接收端130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8.7dB、该第二传送端112和该接收端130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8.8dB。图15仿真结果显示,从1到4GHz中该接收端的1dB增益压缩点为29dBm。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以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这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举的一个形象化的实例,不应被视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同样,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可以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改变或替换,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处理一第一射频信号与一第二射频信号的接收或传送工作,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第一传送端,其为一射频收发机的传送端;
一第二传送端,其用于提供该天线分集开关的一第二输入信号;
一接收端,其用于提供该天线分集开关的一输出信号;
一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第一传送端及一第一天线之间;
一第二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至该第一传送端及一第二天线之间;
一第三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第二传送端及该第一天线之间;
一第四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第二传送端及该第二天线之间;
一第五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接收端及该第一天线之间;以及
一第六控制单元,电连接在该接收端及该第二天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射频信号为无线局域网络(WLAN,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的射频信号,且该第二射频信号为蓝牙(Bluetooth)系统的射频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射频信号为无线局域网络IEEE 802.11b/g的射频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控制单元、该第二控制单元、该第三控制单元、该第四控制单元、该第五控制单元与该第六控制单元皆为一场效晶体管,其源极与漏极分别与其它组件电连接,而其栅极连接控制电压以决定晶体管的开启或关闭。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特征在于,做为该第一控制单元、该第二控制单元、该第三控制单元、该第四控制单元、该第五控制单元与该第六控制单元的该场效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还连接一电感器以增加该天线分集开关的整体隔离度。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天线与该第二天线皆为分集天线。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控制单元为开启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为开启状态、该第五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及该第六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时,则该第一传送端传送该第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天线以及该第二传送端会传送该第二射频信号至该第二天线。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控制单元为开启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五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及该第六控制单元为开启状态时,该第一传送端将依第一射频信号经由该第一天线传送出去,另一方面该第二天线将第二射频信号传送至该接收端以使得第二射频信号进入收发机。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为开启状态、该第五控制单元为开启状态及该第六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则该第一天线将第一射频信号传送至该接收端以使得该第一射频信号进入收发机,且该第二传送端将该第二射频信号经由该第二天线传送出去。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特征在于,此时的操作为该第一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第五控制单元为开启状态与该第六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则该第一射频信号与该第二射频信号皆由该第一天线接收且传送至该接收端。
11.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级开关,其特征在于,此时的操作为该第一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二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三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该第四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第五控制单元为关闭状态与该第六控制单元的开启状态。需注意的是其中该第五控制单元与该第六控制单元为开关状态,则该第一射频信号与第二射频信号皆由该第二天线接收且传送至该接收端。
CNB2005100899600A 2005-08-08 2005-08-08 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集开关 Active CN10047752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899600A CN100477525C (zh) 2005-08-08 2005-08-08 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集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899600A CN100477525C (zh) 2005-08-08 2005-08-08 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集开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3352A true CN1913352A (zh) 2007-02-14
CN100477525C CN100477525C (zh) 2009-04-08

Family

ID=37722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99600A Active CN100477525C (zh) 2005-08-08 2005-08-08 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集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77525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7197A (zh) * 2007-12-14 2010-11-24 微软公司 具有可配置天线的计算设备
CN103368601A (zh) * 2013-06-03 2013-10-23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无线通信收发机前端
CN110995224A (zh) * 2019-12-09 2020-04-10 成都知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收发切换和极化切换功能的开关结构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7197A (zh) * 2007-12-14 2010-11-24 微软公司 具有可配置天线的计算设备
US8340714B2 (en) 2007-12-14 2012-12-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mputing device with configurable antenna
CN101897197B (zh) * 2007-12-14 2013-12-25 微软公司 具有可配置天线的计算设备
US8792937B2 (en) 2007-12-14 2014-07-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mputing device with configurable antenna
US9172401B2 (en) 2007-12-14 2015-10-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puting device with configurable antenna
US9461673B2 (en) 2007-12-14 2016-10-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puting device with configurable antenna
US9780810B2 (en) 2007-12-14 2017-10-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puting device with configurable antenna
CN103368601A (zh) * 2013-06-03 2013-10-23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无线通信收发机前端
CN103368601B (zh) * 2013-06-03 2015-09-23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无线通信收发机前端
CN110995224A (zh) * 2019-12-09 2020-04-10 成都知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收发切换和极化切换功能的开关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77525C (zh) 2009-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5790B2 (en) Antenna diversity switch of wireless dual-mode co-existence systems
US10298222B2 (en) High performance radio frequency switch
US7843280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igh power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 antenna switches using body switching and substrate junction diode controlling in multistacking structure
US7738841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igh power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 antenna switches using body switching and external component in multi-stacking structure
KR100451188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수신장치
CN1134117C (zh) 双频带天线开关
US20050079829A1 (en) Antenna switch
CN1302480A (zh) 双频段移动电话中的谐波抑制
EP1772964B1 (en) High-frequency switch circuit
KR102323385B1 (ko) 패시브 스위치-기반 위상 시프터
Tosaka et al. An antenna switch MMIC using E/D mode p-HEMT for GSM/DCS/PCS/WCDMA bands application
CN111756399A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0477525C (zh) 双模共构系统的天线分集开关
Hsu et al. A 3-10GHz Broadband CMOS T/R Switch for UWB Applications
KR20210126967A (ko) 프론트-엔드 모듈
Kwon et al. Sub-6 GHz GaAs pHEMT SPDT switch with low insertion loss and high power handling capability using dual-gate technique
Ghajar et al. Concurrent dual band 2.4/3.5 GHz fully integrated power amplifier in 0.13 µm CMOS technology
US20030112102A1 (en) Millimeter-wave passive FET switch using impedance transformation networks
CN112217535A (zh) 一种多模射频前端集成芯片及工作方法
CN113541708A (zh) 射频分路器、射频模块和前端模块
TWI280741B (en) Antenna diversity switch for dual mode co-existence system
Yuan et al. Design Analysis of Wideband 24-40GHz GaN-on-Si SPDT Switches for 5G Millimeter-Wave Applications
CN111800162B (zh) 具有可控谐振频率的射频开关
Wu et al. pHEMT SP6T ICs for quadband GSM handset applications
Tang et al. A CMOS 60-GHz Asymmetrical SPDT Switch with Enhanced Power Handling Cap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3

Address after: Taiwan, Hsinchu, China Science Park, industrial road, No. 2-1, 3 floor

Patentee after: Zhang Shengfu

Patentee after: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Address before: Taiwan, Hsinchu, China Science Park, industrial road, No. 2-1, 3 floor

Patentee before: Zhang Shengfu

Patentee before: British Cayman Islands Business Miley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3

Address after: Taiwan, Hsinchu, China Science Park, industrial road, No. 2-1, 3 floor

Patentee after: Zhang Shengfu

Patentee after: British Cayman Islands Business Miley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Hsinchu, China Science Park, industrial road, No. 2-1, 3 floor

Patentee before: Zhang Shengfu

Patentee before: INTEGRATED SYSTEM SOLUTION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