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3150A - 一种通过空间频率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空间频率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3150A
CN1903150A CN 200610026422 CN200610026422A CN1903150A CN 1903150 A CN1903150 A CN 1903150A CN 200610026422 CN200610026422 CN 200610026422 CN 200610026422 A CN200610026422 A CN 200610026422A CN 1903150 A CN1903150 A CN 1903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tial frequency
vep
computer
under inspection
person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264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kang Medicial Biological Tech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Dikang Medicial Biological Tech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kang Medicial Biological Tech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Dikang Medicial Biological Tech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 2006100264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03150A/zh
Publication of CN1903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31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过空间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A、把空间频率分成若干等级,分别对应不同视角的棋盘格,并将其置于与刺激显示屏相连的计算机检测数据库系内;B、建立受检者的脑电波采集发射系统,以红外信号发给以计算机终端为核心的红外接收系统;C、通过操控刺激屏,从低空间频率的最大格开始向更高一档的空间频率翻转,以此循环,直到空间频率刺激已不能再产生有效的VEP波形;D、将受检者受空间频率刺激已不能产生有效VEP波形前记录到的上一级空间频率确认为该受检者的阶段性最佳治疗阈值;E、将确认的表示受检者最佳治疗阈值的空间频率棋盘格,刻制成治疗光盘供患者作反复看视、治疗之用。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空间频率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空间频率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属于儿童眼科治疗方法或设备类。
背景技术
弱视是儿童视功能发育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其患病率约为3%,大多数学者认为弱视的发病基础是因为形觉剥夺或双眼视神经发育不平衡,导致视皮质功能不良或抑制所致,电生理研究支持这一看法。
用不同的空间频率的旋转条栅,或棋盘格翻转的方法来刺激弱视眼的发育,是弱视治疗中的常见方法之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们,设计的CAM(视刺激仪),利用反差强,空间频率不同的条栅作为刺激源,刺激弱视眼以提高视力,这种刺激仪的条栅可以弱视的视细胞在各个方位上都能接受不同的空间频率条栅的刺激。其方法是先要确定用于刺激的空间频率条栅的大小,一般是先让患儿依次从大到小看不同空间频率旋转的条栅,找到患儿能看得清的最小的条栅为阈值。并以此阈值的条栅作为弱视患儿的训练刺激源,待到视力提高后需重新确定阈值,直至视力恢复稳定为止。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推广使用,国内外,也有报道利用电脑视频模拟条栅的治疗方法,通常是把儿童视力(弱视程度)与训练条栅的大小相对应,进行视觉刺激来治疗弱视。
本公司早先推出的DV100诱发电位视觉诊疗系统,是一种利用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来客观的判别受检者对空间频率的响应阈值,从而为弱视治疗制作相应阈值的空间频率的刺激光盘,再通过电脑视频达到治疗患儿弱视的目的。
从目前已公开的相关公开资料中发现,目前对空间频率阈值(即治疗值)的确定,要么是建立在患儿对空间频率条栅大小的主观认识上,要么是建立在对患儿的视力检查上来确定对应的空间频率,由于患儿的年龄特点,在条栅大小及视力的认知上,一定存在较多的误差。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客观的方法来正确判定患儿的临界空间频率阈值,使设计的治疗方案更精确、更科学。
发明内容
通过电生理技术和电脑技术的应用,来客观的评定儿童视觉功能的发育水平,并以此结果为弱视患儿个性化的设计出空间频率刺激光盘,使弱视诊断更定量化,弱视治疗更具针对性,以期缩短弱视治疗的疗程。
这种通过空间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A、把空间频率从低到高至少分成13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视角的棋盘格,并将其置于与刺激显示屏相连的计算机检测数据库系内;
B、建立受检者的脑电波采集发射系统,即将受检者在视觉感应下产生的脑电波信号,通过安置在头部的传感器以红外信号发给与之相配合的、以计算机终端为核心的红外接收系统;
C、通过计算机控制,刺激屏上将首先从低空间频率的最大格开始翻转,同时,计算机将记录保存来自信号采集器的数据,通过平均叠加技术,计算机将记录到对应空间频率刺激时受检者的VEP波形;如果VEP波形被确认,则计算机将提供下一个更高一档的空间频率给图形刺激器,并反复翻转,计算机则将记录并保存这种空间频率刺激时VEP的波形,以此循环,直到空间频率刺激已不能再产生有效的VEP波形为止;
D、将受检者受空间频率刺激已不能产生有效VEP波形前记录到的上一级空间频率确认为该受检者的阶段性最佳治疗阈值;
E、将确认的表示受检者最佳治疗阈值的空间频率棋盘格,刻制成治疗光盘供患者作反复看视、治疗之用。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通过空间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由于用客观的方法搜索确定所对应的空间频率阈值,并程序化的制作对应的空间频率阈值刺激光盘,不仅搜索测定时系统能自动完成阈值测定,而且使患者在进行弱视治疗时更具客观、科学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操作系统原理框图;
附图3为信号采集与发射原理图;
附图4为信号接收与处理系统原理框图;
附图5为VEP信号采集与发射系统的触发模块,振荡模块和红
外信号放大与发射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通过空间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它是对现有各种通过空间频率条栅变化治疗小孩弱视方法的一种再创造。
这种通过空间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A、把空间频率从低到高至少分成13个等级(对应的方格视角分别为:4°、2°、1.5°、1°、48′、40′、30′、24′、19′、15′、12′、7′、6′,分别对应不同视角的棋盘格;并将其置于与刺激显示屏相连的计算纪检测数据库系内。
B、建立受检者的脑电波采集发射系统,即将受检者在视觉感应下产生的脑电波信号,通过安置在头部的传感器以红外信号发给与之相配合的、以计算机终端为核心的红外接收系统。
C、通过计算机控制,刺激屏上将首先从低空间频率的最大格开始翻转,同时,计算机将记录保存来自信号采集器的数据,通过平均叠加技术,计算机将记录到对应空间频率刺激时受检者的VEP波形;通过预先设计的程序,如果VEP波形被确认,则计算机将提供下一个更高一档的空间频率给图形刺激器,并反复翻转,计算机则将记录并保存这种空间频率刺激时VEP的波形,以此循环,直到空间频率刺激已不能再产生有效的VEP波形为止。
D、将受检者受空间频率刺激已不能产生有效VEP波形前记录到的上一级空间频率确认为该受检者的阶段性最佳治疗阈值。
E、将确认的表示受检者最佳治疗阈值的空间频率棋盘格,刻制成治疗光盘供患者作反复看视、治疗之用。
参照图3,高精度与高增益运算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两根电极,一根为作用电极,另一根为参考电极。采用国际EEC1学会建议使用的标准电极放置法(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高精度与高增益运算放大模块和放大与整形模块对两电极间的微小电位差进行放大,并运用特殊的滤波技术尽量过滤掉环境与人体肌电等产生的干扰,得到一个比较纯正连续的VEP信号。
参照图5,振荡模块中石英晶体J1同起微调作用的电容C13与C14组成自激振荡器并产生连续的谐波,由于与非门IC4D存在最低高电平,连续的谐波通过与非门后,将会变成离散的脉冲信号,此处脉冲信号的频率为40KHz。在触发模块中,与非门IC4C接受由高精度与高增益运算放大模块和放大与整形模块产生的纯正连续的VEP信号,并过滤掉其低电平部分;与非门IC4B接受振荡模块脉冲信号;两信号分别输入与非门IC4A的两个输入端,由于与非门存在相同出1,不同出0的特性,所以在IC4A的输出端就可以得到一个离散的,频率为40KHz,包络波形的VEP信号的脉冲信号。此信号经红外信号放大与发射模块三级管Q1与三级管Q2的两级放大,通过红外发射管D1向VEP信号接收与处理系统发射。
参照图4,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红外信号放大与发射模块发射的信号,通过F/A转换与整形模块,A/D转换模块的处理,就可以得到所需数字信号,计算机分析处理模块分析处理这些数字信号,得到所需数据。
反复以上步骤,并通过平均叠加技术,弱视治疗仪就可以确定阈值空间频率,并提供治疗方案。
视觉电生理是眼科临床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无创伤性客观的视觉功能检查法。它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视诱发电位VEP。
VEP定义: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也称为视诱发反应(visual evoked response,VER)或视诱发皮层电位(visual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PECP),是表示视网膜受闪光或图形刺激后,经过视路传递,在枕叶视皮质诱发出的电活动。本发明人正是应用视诱发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某一瞬间视觉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到的空间频率,是指单位视角所对应的黑白方格或条纹组数,其单位为每度周数cpd或方格各边所对应的视角两种方法来表示。一般图象刺激信号的空间频率均为倍频关系。1cpd系指在1度视角中含有一明和一暗的图象。也就是受到刺激对视角中所呈正弦变化图象,所见周数越多,(亦即刺激方格或黑白条纹越细,图象越小),其空间频率越高。形象地说:格子越大空间频率越低;格子越小,空间频率越高。
此外,由于VEP信号波幅很小,一般掩盖在波幅较大的自发脑电活动、或各种伪迹和干扰之中。自发性脑电、各种伪迹和干扰等统称为背景电活动。为了把混合在背景电活动中的VEP分离出来,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技术。目前普遍应用的方法是信号平均技术和叠加技术。两种方法的本质是在反复给予同样刺激的过程中,使与刺激有固定时间关系的电位活动相对地逐渐增大;而与刺激无固定关系的背景活动在多次刺激过程中相互消减,逐渐变小,使VEP在背景活动中显现出来。这种直接累加的方法称为叠加技术。而将叠加结果除以叠加次数,其结果代表单次刺激诱发的VEP,这种方法则称平均技术。

Claims (1)

1、一种通过空间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A、把空间频率从低到高至少分成13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视角的棋盘格,并将其置于与刺激显示屏相连的计算机检测数据库系内;
B、建立受检者的脑电波采集发射系统,即将受检者在视觉感应下产生的脑电波信号,通过安置在头部的传感器以红外信号发给与之相配合的、以计算机终端为核心的红外接收系统;
C、通过计算机控制,刺激屏上将首先从低空间频率的最大格开始翻转,同时,计算机将记录保存来自信号采集器的数据,通过平均叠加技术,计算机将记录到对应空间频率刺激时受检者的VEP波形;如果VEP波形被确认,则计算机将提供下一个更高一档的空间频率给图形刺激器,并反复翻转,计算机则将记录并保存这种空间频率刺激时VEP的波形,以此循环,直到空间频率刺激已不能再产生有效的VEP波形;
D、将受检者受空间频率刺激已不能产生有效VEP波形前记录到的上一级空间频率确认为该受检者的阶段性最佳治疗阈值;
E、将确认的表示受检者最佳治疗阈值的空间频率棋盘格,刻制成治疗光盘供患者作反复看视、治疗之用。
CN 200610026422 2006-05-10 2006-05-10 一种通过空间频率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Pending CN19031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26422 CN1903150A (zh) 2006-05-10 2006-05-10 一种通过空间频率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26422 CN1903150A (zh) 2006-05-10 2006-05-10 一种通过空间频率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3150A true CN1903150A (zh) 2007-01-31

Family

ID=37672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26422 Pending CN1903150A (zh) 2006-05-10 2006-05-10 一种通过空间频率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0315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8818A (zh) * 2015-07-23 2015-12-09 西安交通大学 结合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弱视辅助诊疗系统
CN106596073A (zh) * 2016-12-28 2017-04-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光学系统像质的方法和系统及一种测试标板
CN110547760A (zh) * 2019-08-09 2019-12-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幼儿弱视脑电客观检测仪
US10691157B2 (en) 2017-11-24 2020-06-23 Komatsu Ltd. Operation lever and work vehicl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8818A (zh) * 2015-07-23 2015-12-09 西安交通大学 结合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弱视辅助诊疗系统
CN105138818B (zh) * 2015-07-23 2019-02-05 西安交通大学 结合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弱视辅助诊疗系统
CN106596073A (zh) * 2016-12-28 2017-04-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光学系统像质的方法和系统及一种测试标板
US10691157B2 (en) 2017-11-24 2020-06-23 Komatsu Ltd. Operation lever and work vehicle
CN110547760A (zh) * 2019-08-09 2019-12-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幼儿弱视脑电客观检测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rrie et al.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prepyriform, visual, auditory, and somesthetic surface EEGs in trained rabbits
US982691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amining a phase distribution used to determine a patholog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brain
Merletti et al. Analysis of intramuscular electromyogram signals
Reinhart et 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visual cortex can immediately improve spatial vision
US69360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constituent signal components from a plurality of evoked physiological composite signals
CN108335728A (zh) 一种用于意识障碍患者的唤名促醒系统
CN110801237A (zh) 一种基于眼动和脑电特征的认知能力评估系统及其方法
CN111783942B (zh) 一种基于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脑认知过程模拟方法
US8220928B2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recording ERG, PERG and VEP multifocal electrofunctional responses in real-time
CN104965584A (zh) 基于ssvep与osp的混合脑-机接口方法
Omedes et al. Using frequency-domain features for the generalization of EEG error-related potentials among different tasks
CN109363671B (zh) 基于ssvep与erp融合的情绪动态脑网络图的构建方法
CN105138818B (zh) 结合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弱视辅助诊疗系统
Heyat et al. Recording of eeg ecg emg signal
CN109222970A (zh) 视力客观评定的设备及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系统与方法
CN1903150A (zh) 一种通过空间频率阈值变化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
CN111759300B (zh) 神经诊断或治疗设备、心电检测系统和交感神经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CN112711328A (zh) 一种基于跨模态随机共振的视听觉诱发脑机接口方法
CN110613446A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Kulikowski et al. Scalp VEPs and intra-cortical responses to chromatic and achromatic stimuli in primates
Childers et al. Spatio-temporal measures of cortical functioning in normal and abnormal vision
Shikano et al. Monitoring brain neuronal activity with manipulation of cardiac events in a freely moving rat
Moyosol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low-cost and user-friendly neurofeedback tool to treat depression, insomnia, anxiety, pain and ADHD using an Arduino and Android Application
Zhu et al. Eeg controlled automated writing robotic arm based on steady state visually evoked potential
CN1180744C (zh) 人体神经阈值的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