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2418A - 隔膜阀 - Google Patents

隔膜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2418A
CN1902418A CNA2004800398282A CN200480039828A CN1902418A CN 1902418 A CN1902418 A CN 1902418A CN A2004800398282 A CNA2004800398282 A CN A2004800398282A CN 200480039828 A CN200480039828 A CN 200480039828A CN 1902418 A CN1902418 A CN 1902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body
barrier film
zone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98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M·威廉斯
K·L·比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ane Process Flow Technologies Ltd
Alfa Laval Biokinet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rane Process Flow Technologies Ltd
Alfa Laval Biokine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ane Process Flow Technologies Ltd, Alfa Laval Biokinetics Inc filed Critical Crane Process Flow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02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2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 F16K7/12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 F16K7/123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flat, dished, or bowl-shaped diaphragm the seat being formed on the bottom of the fluid 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 F16K7/02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 F16K7/04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constrictable by external radial fo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隔膜阀(1)包括:阀主体(2);密封在阀主体(2)上以便限定在由阀主体(2)限定的出口孔口(7)和入口孔口(8)之间延伸的流动通道(9)的隔膜(12);以及固定在阀主体(2)上以便运动隔膜(12)与设置在阀主体(2)上的阀座(11)密封接合从而闭合流体流动的流动通道(9)的操作机构,隔膜阀的特征在于阀主体(2)和隔膜(12)形成一次性组件,该组件具有形成阀座(11)的相对小柔性的区域和形成隔膜的相对大柔性的区域(12),该区域(12)可被迫与阀座(11)接合,以便闭合流体流动的流动通道(9),并且壳体(3)设置成机械支承限定阀座区域的阀主体的区域。

Description

隔膜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膜阀,并且更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一次性主体的隔膜阀。
背景技术
隔膜阀包括具有与隔膜密封的隔膜开口的阀主体。阀主体和隔膜一起限定在由阀主体限定的出口孔口和入口孔口之间延伸的流动通道。操作机构固定在阀主体上以便运动隔膜与设置在阀主体上的阀座密封接合,从而闭合流体流动的流动通道。
隔膜阀在许多工业中获得广泛的认可。隔膜阀在许多工业中成功的一个原因在于管线内容物完全局限于由阀主体和隔膜限定的流动通道内,并且因此不与隔膜或该主体之外的任何阀部件接触。这使得隔膜阀特别适用于处理危险材料,或者用于需要高纯度的应用中。为此,隔膜阀在生物技术工业中得到广泛认可。
在生物技术工业中特别关键的重点在于处理设备可以彻底清洁。虽然现有隔膜阀确实可通过清洁化学品和/或蒸气来彻底清洁,对于现有的隔膜阀来说,确保绝对清洁是困难的。例如在最初清洁之后拆卸隔膜阀,以便对于系统的无菌情况进行有效检查。这种清洁过程消耗时间并容易出现操作错误。在特定应用中,即使不认为必须在最初清洁之后拆卸阀,也必须使用清洁化学品和/或蒸气清洁来进行最初清洁阶段,以便实现高度清洁。因此,即使不需要拆卸阀,与结合有隔膜阀的处理厂相关的高质量清洁过程也是消耗时间(并因此成本高)的,并且操作者容易出现误差。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其中主体和隔膜是“一次性”的隔膜阀。采用这种隔膜阀,阀整体可从加工线取出,并且用新的阀主体和隔膜更换阀主体和隔膜。作为选择,只有阀主体和隔膜需要取出和更换,而阀的其它部件保持原位。这种更换取代了以特定间隔进行阀的彻底清洁,以便防止阀内污染物积累。
由于隔膜阀的特性是操作机构(压缩器和致动器)不与管线流体接触,应该不需要在主体本身一次性处理时一次性处理这些部件。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膜阀,在该隔膜阀中,隔膜和阀主体可以是一次性的,并且阀的其它部件可以与更换的阀主体和隔膜相结合重新使用。
初看起来,本发明的目的可以简单地通过具有相同构形的模制塑料阀主体更换传统阀主体(通常由抛光锻造或铸造不锈钢制成)来实现。但是由于传统金属阀主体的机械性能不能使用塑料材料来复制,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如果主体由塑料材料制成,特别是柔性塑料材料制成,不能实现其中通过将隔膜的周边夹紧在各自设置在主体和致动机构上的凸缘而将闭合隔膜密封在主体上的传统配置。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隔膜阀包括:阀主体;密封在阀主体上以便限定在由阀主体限定的出口孔口和入口孔口之间延伸的流动通道的隔膜;以及固定在阀主体上以便运动隔膜与设置在阀主体上的阀座密封接合从而闭合流体流动的流动通道的操作机构,隔膜阀的特征在于阀主体和隔膜形成一次性组件,该组件具有形成阀座的相对小柔性区域和形成隔膜的相对大柔性区域,该区域可被迫与阀座接合,以便闭合流体流动的流动通道,并且壳体设置成机械支承限定阀座区域的阀主体的区域。
本发明的隔膜阀通过其它基本部件(即组合式主体/隔膜部件、操作机构和用于组合式主体/隔膜的支承件)代替传统隔膜阀的三个主要部件(即主体、隔膜和操作机构)。对于生产和流体流动性能来说,该部件性能的这些基本修正使得一次性主体/隔膜部件的结构最佳,即使这种最佳化在主体中造成其机械强度不足以经得起通常施加在隔膜阀主体上的力也无妨。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隔膜阀包括:具有由密封表面围绕的隔膜开口的阀主体;密封在密封表面上以便和阀主体一起限定在由阀主体限定的出口孔口和入口孔口之间延伸的流动通道的隔膜;以及固定在阀主体上以便运动隔膜与设置在阀主体上的阀座密封接合从而闭合流体流动的流动通道的操作机构,隔膜阀的特征在于阀主体的密封表面由一个壁围绕,该壁从密封表面的外周边直立以便限定在使用时定位隔膜周边的凹口,并且隔膜保持构件固定在阀主体上,隔膜保持构件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延伸到凹口内以便接合隔膜并使其在突出部和阀主体的密封表面之间压缩。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隔膜定位配置大致消除了隔膜安装件的问题,这种问题在传统成形的阀主体由塑料材料形成时存在。
隔膜主体和隔膜可预先组装并作为由使用者插入来代替前面所使用的组件的单个组件。隔膜保持构件可以作为预先组装的组合件的一部分。作为选择,隔膜保持构件可以是在新主体/隔膜组件安装时可松开地固定在主体/隔膜组件上的操作机构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通过只通过实例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隔膜主体/隔膜部件和支承件;
图2、3和4分别表示图1的阀主体/隔膜部件的立体图、横向截面图和纵向截面图;
图5表示可选择的阀主体/隔膜部件;
图6表示进行成形以便提供自动排放性能的可选择的阀主体/隔膜;
图7表示固定在操作机构上的图1的部件;
图8表示本发明的变型实施例,其中多个装置设置成在主体/隔膜部件的柔性部分和压缩器之间形成机械连接;
图9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一次性隔膜阀实施例,该实施例是可重新使用的操作机构和一次性主体和隔膜组件的隔膜阀的形式;
图10表示图9的一次性隔膜阀的可选择实施例,其中包括阀主体、隔膜和隔膜保持构件的一次性组件连接到可重新使用的操作机构上;
图11表示图10的实施例的阀主体;
图12表示图10的实施例的阀主体和隔膜保持构件;
图13-15表示将隔膜保持构件固定在阀主体上的可选择配置;
图16表示用于将操作机构直接固定在阀主体上的配置;以及
图17表示用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其中表示隔膜阀1,出于简明目的,操作机构从中取出。阀的其它部件包括组合式主体和隔膜构件2和通过上部支承构件4和下部支承构件5形成的支承件3。上部支承构件4限定开口6,开口在使用时定位有隔膜压缩器。实际上设置多个装置(未示出)以便将操作机构固定在支承件3上。
主体和隔膜构件2在图2-4中更加详细描述。构件2由例如合成热塑材料的合成树脂模制而成。根据情况和结构,该材料可以通过纤维或其它加强材料加强或不加强。将看出构件2分别限定入口孔口7和出口孔口8以及连接入口孔口和出口孔口的流动通道9。如上所示,构件2围绕对称横向平面对称,因此任一孔口7、8可用作入口孔口,而另一孔口用作出口孔口。
构件2的中央区域中的横向截面表示在图3中。在此横向区域中,主体包括在其上表面限定阀座11的相对厚的下部10。阀座11可通过大致平滑的流动通道的一部分构成,或者通过模制流动通道内的围堰的上表面形成。与阀座11相对的是主体的相对柔性部分12,该部分可通过适当操作机构运动,与阀座11密封接合,以便闭合流体流动的流动通道9。区域12的相对柔性的性能通过此区域处的构件2的构形以及此区域处的相对薄的材料截面相结合来实现。类似地,相对刚性的区域10通过相对厚的材料截面和/或设置在此区域内的加强件来形成。
将注意到翼部13、14从构件2的其它部分向外横向延伸。翼部在截取图3的截面处的中央部分处最宽,并且朝着构件2的相对端部减小横向长度,逐渐汇合到靠近主体的端部区域15、16的构件2的构形中。翼部13、14的目的在于特别是在图3所示的截面区域中提供阀主体的另外强度。
区域12的薄截面在纵向上汇合到主体壁的整个截面中,通过端部区域15和16到达整个截面,如图4的纵向截面所示。
相对刚性区域10和相对柔性区域12之间的所需比较可通过只使用这些区域的成形来实现,特别是这些区域的材料厚度,或者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例如在相对刚性的区域内包括加强材料和/或通过各自区域中采用的塑性材料中的差别。例如可以模制整体主体,其中与相对刚性区域所使用的材料相比,相对柔性的区域12由不同的聚合物或不同等级的相同聚合物形成。这种技术可结合所述的可变壁厚技术结合使用。重要特征在于构件2限定相对刚性区域和与刚性区域接合以便中断流过流动通道9的流体的相对柔性区域。
图2-4所示的构件2可通过使用模具和模芯工具而模制成单个整体模制件。作为选择,该构件可通过两个部件形成,一个部件具有图4所示的形式,并且另一部件围绕图4截面的纵向平面是该部件的镜像。两个这样的部件可分开模制并在模制之后通过焊接过程结合在一起。
现在参考图5,表示组合式主体和隔膜构件的结构和构造的可选择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主体20由一种合成材料模制而成,并且隔膜21由不同的材料模制而成,不过该材料与主体20的材料相容,使得两个部件可焊接在一起以便形成整体式主体和隔膜构件。考虑到这些部件将要进行的各自功能,图5配置的优点在于形成主体20和隔膜21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形成最佳,由此提供相对刚性的阀座区域和相对柔性的隔膜区域。实际上,在主体20和隔膜21模制并且通过适当过程结合之后,组合后的构件将与按照组合后的构件的构形适当成形的支承件结合使用,以便在阀座22的区域内提供所需的机械支承。
现在参考图6,表示组合式主体和隔膜构架3的可选择形式。这种结构通常与前面的实施例相对应,其中它可以是整体模制件、两个大致对称的模制部件的组件和两个分开模制件(主体和隔膜)的组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主体进行成形以便提供大致平的翻转表面24,使得阀具有“自动排放”性能。
图7表示包括组合式主体和隔膜构件30、支承件31以及操作机构32的完整阀。支承件31包括为阀主体的相对刚性部分34以及翼部35(只有一个在图7可见)提供机械支承的下部支承构件33以及用来相对于支承件31定位部件并且相对其中定位操作机构32的压缩器38的空腔37的上部36。适当装置(例如螺钉)设置在操作机构32上。支承件32的下部33通过一个和多个可松开的夹子固定在支承件31的上部36上。例如,下部33可沿着一个边缘通过铰链并且沿着相对边缘通过可松开的过中心拨动夹子固定在上部36上。采用这种配置,下部33容易与上部36分开,使得主体和隔膜部件30可以拆卸以便一次性处理和更换。
在图7所示的配置中,压缩器38邻靠主体和隔膜构件30的柔性区域,但是在这些各自部件之间没有机械连接。因此,图7的阀不能抵抗阀主体内的次环境压力而开启。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可以设置用于将主体和隔膜构件的柔性部分机械连接到压缩器上的配置。这种配置表示在图8中。在这种情况下,杯形件40在其柔性区域内与主体和隔膜构件41整体模制,并且在使用时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在设置在压缩器上的按钮42上。采用这种配置,压缩器容易连接到隔膜和主体构件30上,并从中拆卸。
在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中,主体和隔膜部件表示成具有平的圆柱形端部。这种端部当然需要进行适当连接,以便将其固定在管道系统中。连接件的实际形式将取决于应用,并且多种形式的连接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在本发明的特定优选实施例中,多个配置放置就位以便在每个主体和隔膜组件放置在支承件内时对其永久标记。这种装置例如包括设置在支承件上的刀片,刀片在主体和隔膜构件的翼部之一中切制缺口或进行切口。此配置的目的是确保以前使用的部件不被意外地重新使用。
现在参考图9,其中表示包括主体2和操作机构3的隔膜阀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到隔膜(图1中未示出)闭合设置在阀主体2内的隔膜开口并且连接到形成在操作机构3一部分的压缩器上。压缩器通过也形成操作机构3一部分的致动器启动,以便在其中密封接合设置在阀主体内的阀座以便闭合流体流动的流动通道4的闭合位置和其中流动通道开启以使流体在定位在阀主体一端处的入口孔口5和定位在阀主体相对端部处的出口孔口(图1中未示出)之间流动的开启位置之间运动隔膜。
在图1的隔膜阀中,阀主体2和隔膜是一次性的,而操作机构3是可重新使用的。为此,快速松开的夹子6和7设置成在管道系统中将阀主体可松开地固定在相邻部件上,并且可松开的夹子8设置成将操作机构3可松开地固定在阀主体2上。在使用时阀主体2将被更换的准确频率将取决于其中使用阀的工艺的性质。通常,在生物技术工业中的高纯度应用中,希望的是每当系统清洁时更换阀主体2。但是在其它应用中,根据其中使用阀的工艺的性质,阀主体的更换将以特定时间间隔出现。
现在参考图10,其中表示隔膜阀10的可选择结构。这种结构结合一次性阀主体11和一次性隔膜(在图10中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隔膜通过形成包括阀主体11、隔膜和隔膜保持构件12的一次性组件14的一部分的隔膜保持构件12固定并密封在阀主体上。操作机构13可松开地固定在隔膜保持构件12上,使得在一次性组件14更换时,操作机构13可固定在新组件上。
现在参考图11,其中更加详细地表示图10的阀的阀主体11。将看到阀主体限定入口孔口15和出口孔口16。实际上所示的阀主体是对称的,使得任一孔口用作入口孔口,而另一孔口用作出口孔口。流动通道17部分限定在阀主体内,以便在孔口15和16之间提供连通。隔膜开口18通过阀主体限定。在使用时,隔膜开口18通过柔性闭合隔膜闭合,隔膜因此部分限定流动通道。
隔膜开口18通过在使用时隔膜的周边与其贴靠的密封表面19围绕。隔膜密封表面19通常是平面的,但是可包括表面构形结构(例如一个或多个凸脊或凹槽),以有助于在隔膜和密封表面之间形成液密密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在隔膜就位并且密封在密封表面19上时,流动通道17通过阀主体和隔膜整体限定,并且管线内容物不与阀的任何其它部件接触。
阀主体11限定其上表面限定阀座21的围堰20。和阀主体一起使用的操作机构能够压迫隔膜与阀座21密封接合,以便闭合流体流动的流动通道17。最好是,操作机构还能够运动隔膜离开阀座21,使得即使管线内容物在次环境温度下,阀也可开启,使得流体流动。
密封表面19通过壁22围绕。在所示实施例中,壁22是圆柱形的,壁22的表面在任何点处垂直于密封表面18的相邻部分。密封表面19和壁20因此限定在使用时定位隔膜周边的凹口25。
现在参考图12,隔膜保持构件23在使用时固定在阀11上,以便保持隔膜并维持隔膜与密封表面19密封接合。隔膜保持构件23包括松配合在由阀主体限定的凹口25内的突出部24。隔膜保持构件23也包括接合设置在阀主体上的相应凸缘27的向外伸出的凸缘26。该部件设置尺寸,使得在凸缘26和27相互接触时,突出部24的自由端28和密封表面19之间的间距相对于隔膜的厚度来说是正确的,以便确保隔膜相对于阀主体的所需密封接触和机械支承。最好是,突出部24包括斜切表面29,使得突出部24和主体11一起在隔膜外周边限定下切区域。最好是,隔膜模制有与下切区域相对应的突出部,使得隔膜的外周边机械夹紧,而不径向向内运动。
隔膜和密封表面19之间的密封可纯粹通过隔膜材料贴靠密封表面19的弹性变形来形成。但是,在本发明的范围的是此时通过使用例如粘合剂或密封化合物或者通过将隔膜材料焊接到阀主体上来实现正确密封。
类似地,隔膜保持构件23可只通过机械夹紧或可以另外或单独通过粘合剂或焊接而固定在阀主体11上。在所有情况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组件,该组件只包括阀主体11和隔膜,或者可以包括阀主体11、隔膜和隔膜保持构件23。在所有情况下,将设置多个装置以便将操作机构可松开地固定在一次性组件上,使得在该组件一次性处理时,操作机构可保持并固定在更换的组件上。
现在参考图5-7,其中表示用于将隔膜保持构件固定在阀主体上的可松开配置。
首先参考图13,所示的隔膜保持构件30通过分别在隔膜保持构件30和阀主体31上接合突出部33、34的夹子32而固定在阀主体31上。突出部33、34和/或夹子32限定锥形表面,使得在夹子32推到突出部33、34上时,隔膜保持构件30和主体31被带到所需相对位置。夹子32可松开或者可通过机械卡扣、粘合剂、焊接或类似方式而锁定在其最终位置上。如上所示,一个夹子32设置在阀主体的两个相对侧的每侧上。但是也可以有其它配置。例如,夹子可设置在阀主体的所有四面上。另外,在某些或所有的侧面上设置两个或多个小夹子而不是一个大夹子。
现在参考图14,隔膜保持构件35通过过中心拨动夹子37、38固定在主体36上。如同图13的配置那样,夹子可只设置在隔膜保持构件的两侧或所有四侧上,并且按照所需的特定结构,一个、两个或多个夹子可设置在一个或多个侧面上。
现在参考图15,隔膜保持构件39通过包括位于隔膜保持构件39的上表面上的突出部42和围绕枢销44转动的凸轮杆43的鞍座夹子41而固定在阀主体40上,以便接合阀主体40的下表面,并且由此相对于阀主体将隔膜保持构件39拉入所需位置。
现在参考图16,其中表示可选择的配置。在此配置中,使用类似于图11所示的阀主体45,但是不采用分开的隔膜保持构件。相反,操作机构48用作隔膜保持构件,并且阀主体45形成有通过设置在操作机构48的底部上的卡口销47接合的卡口细槽46。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机构48通过相对于阀主体转动操作机构48从阀主体/隔膜组件上松开,以便从主体的相应卡口细槽46松开操作机构的卡口销47。在主体更换之后,操作机构通过颠倒这种过程而固定在更换主体上。
现在参考图17,表示适用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隔膜50。隔膜由柔性和可延伸材料形成,根据阀结构的需要,使其可通过操作机构运动。通常,隔膜50将由弹性体/聚合材料形成,可以添加纤维和织物加强物。隔膜可被覆有耐化学覆层,例如碳复氟聚合物。隔膜的周边51与凹口25的直径紧密配合。在使用时隔膜的下侧的周边区域52与密封表面19形成密封。区域52可以是大致平面的,或者形成有表面结构以便增加密封。隔膜上表面的周边区域53包括与设置在隔膜保持构件上的斜切部29互补的突出部54。短柱55模制在隔膜的中央部分内,以便在隔膜和操作机构的压缩器之间提供机械连接。短柱55可设置与压缩器进行连接的任何适当形式的机械连接。除了模制在短柱55内,可以选择的是设置隔膜材料的特殊成形部分,以有助于隔膜和压缩器之间的机械连接。
虽然接合双孔口阀描述了本发明,应该理解到本发明适用于其它形式的阀,例如具有通过一个或多个隔膜控制的三个或多个孔口的其它形式的阀。阀主体、隔膜和操作机构的准确配置当然将通过阀内设置的孔口数量来确定,但是本发明的总体概念可适用于这种多孔口阀,并且认为本申请包括这种多孔口阀。

Claims (21)

1.一种隔膜阀(1)包括:阀主体(2);密封在阀主体(2)上以便限定在由阀主体(2)限定的出口孔口(7)和入口孔口(8)之间延伸的流动通道(9)的隔膜(12);以及固定在阀主体(2)上以便运动隔膜(12)与设置在阀主体(2)上的阀座(11)密封接合从而闭合流体流动的流动通道(9)的操作机构,隔膜阀的特征在于阀主体(2)和隔膜(12)形成一次性组件,该组件具有形成阀座(11)的相对小柔性的区域和形成隔膜的相对大柔性的区域(12),该区域(12)可被迫与阀座(11)接合,以便闭合流体流动的流动通道(9),并且壳体(3)设置成机械支承限定阀座区域的阀主体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具有形成其中的纵向通过开口,其中阀主体的至少限定阀座区域的区域安装成支承所述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隔膜(12)的与所述操作机构接合的区域内包括孔口。
4.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通过具有接合阀主体所述区域的上表面的下表面的上部支承构件(4)以及具有接合阀主体的所述区域的下表面的上表面的下部支承构件(5)形成,所述支承构件(4、5)的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具有与所述区域的各自上表面和下表面互补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4、5)在相互之间限定所述阀主体延伸通过其中的通过开口。
6.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其中限定阀座区域的阀主体(2)的区域具有上壁和下壁,上壁是柔性的,并且形成隔膜(14),并且下表面是刚性的,并且其内表面形成阀座(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比所述下壁薄,以便更加柔性。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具有不同于所述下壁的形状,使得所述上壁比所述下壁更加柔性。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壁包括增加其刚性的加强装置。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通过比所述下壁更加柔性的材料形成。
11.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阀座的区域内从阀主体的相对位置向外横向延伸的一对翼部(13、14)。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13、14)沿着阀主体纵向延伸并且朝着所述阀主体(2)朝着其每端横向渐缩,以便在阀主体(12)的区域内具有最大宽度。
13.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阀主体(2)具有整体构造,最好是整体模制件,使得隔膜(12)与其整体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隔膜(12)与阀主体(2)分开形成并特别是通过焊接来密封地焊接在阀主体上。
15.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与至少形成阀座(11)的阀主体(2)的区域相比,隔膜(12)由不同材料或不同等级的材料形成,特别是不同的聚合物或不同等级的聚合物形成。
16.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包括标记装置,该装置在将阀主体安装其中时对阀主体进行永久标记,以便识别已经使用的阀主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标记装置损坏所述的阀主体以便防止其重新使用。
18.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32)机械连接到所述隔膜上,使得在操作装置(32)朝着阀座运动时,隔膜(12)通过操作装置(32)压靠所述阀座(11),并且在操作装置(32)离开阀座(11)运动时,隔膜被拉离阀座(11)。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特别是杯形件(40)的连接装置形成在所述隔膜(12)上,特别是整体形成在所述隔膜(12)上,该连接装置与操作装置(32)上承载的互补连接装置连接地接合,特别是与按钮(42)连接地接合,特别是卡扣配合。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12)连接到操作装置(32)上,使得形成在隔膜上的连接装置在将隔膜从操作装置(32)上拆卸时损坏,由此防止阀主体(2)重新使用。
21.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隔膜阀(1),其特征在于,阀主体成形为包括从入口孔口(7)到出口孔口(8)延伸通过主体的平翻转表面(24),使得阀主体自动排放。
CNA2004800398282A 2003-11-04 2004-10-27 隔膜阀 Pending CN19024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325715.1 2003-11-04
GB0325714A GB2408788B (en) 2003-11-04 2003-11-04 Single use diaphragm valve body
GB0325714.4 2003-11-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2418A true CN1902418A (zh) 2007-01-24

Family

ID=29725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398282A Pending CN1902418A (zh) 2003-11-04 2004-10-27 隔膜阀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902418A (zh)
GB (1) GB240878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167A (zh) * 2010-07-26 2012-05-30 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具有用于容纳软管的多段阀主体的管夹阀
CN110296239A (zh) * 2018-01-25 2019-10-01 玛瑞斯公开有限公司 隔膜阀和用于制造隔膜阀的方法
CN111364418A (zh) * 2020-03-19 2020-07-03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隔挡部的柔性截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88075B2 (en) * 2015-08-20 2018-10-02 Ok International Inc. Disposable diaphragm val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8634A (en) * 1972-08-16 1974-11-19 United States Surgical Corp Fluid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intravenous flow rate
DE3731242A1 (de) * 1987-09-17 1989-03-30 Joka Kathetertechnik Gmbh Absperrvorrichtung an einer fluessigkeitsentnahme- oder infusionseinrichtung
JP4557413B2 (ja) * 2000-12-05 2010-10-06 旭有機材工業株式会社 ピンチバルブ
CA2451928C (en) * 2002-12-04 2007-09-18 Tom Ball A flow-regulating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3167A (zh) * 2010-07-26 2012-05-30 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具有用于容纳软管的多段阀主体的管夹阀
CN110296239A (zh) * 2018-01-25 2019-10-01 玛瑞斯公开有限公司 隔膜阀和用于制造隔膜阀的方法
CN111364418A (zh) * 2020-03-19 2020-07-03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隔挡部的柔性截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0325714D0 (en) 2003-12-10
GB2408788A (en) 2005-06-08
GB2408788B (en) 2007-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9781B2 (en) Reinforced diaphragm valve
CN1045816C (zh) 直线形止回阀
KR20030007610A (ko) 필터
US20120025521A1 (en) Fluid conne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379696A (zh) 过滤器外壳
CN1124939A (zh) 在模制过程中装配不同塑料部件之构件的方法
WO2014055453A2 (en) Purification system
KR20030022122A (ko) 여과 시스템 및 여과 시스템용 피팅 배치
CN103260759A (zh) 过滤装置和方法
CN1370943A (zh) 一种接头组件
CN1748843A (zh) 用于切向流过滤的端口连接器
CN108980364B (zh) 具有可旋转成角度出口的排放阀
EP0718503A2 (en) Container for diaphragm and diaphragm device
US20210285579A1 (en) Duct connector
CN1902418A (zh) 隔膜阀
US6863184B2 (en) Filtration apparatus
KR20040021619A (ko) 단일 필터 카트리지 보울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여과 모듈
CN219062500U (zh) 球阀
US20050098756A1 (en) Gate valve
US20070262277A1 (en) Single Use Diaphragm Valve Body
JP2002071066A (ja) 取り外し可能のパイプ連結装置
JP2014195807A (ja) フィルターモジュール脱着装置および濾過ユニット
CN217854801U (zh) 一种高密闭性过滤器
CN1649657A (zh) 在生产线上的薄膜式除气器
US20220203276A1 (en) Reinforced spin on rechargeable filter and related method of manufa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