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7608A - 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7608A
CN1897608A CN 200510035731 CN200510035731A CN1897608A CN 1897608 A CN1897608 A CN 1897608A CN 200510035731 CN200510035731 CN 200510035731 CN 200510035731 A CN200510035731 A CN 200510035731A CN 1897608 A CN1897608 A CN 1897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
voice
order
voice signal
tooth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357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幼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Shunda Computer Factory Co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Priority to CN 20051003573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97608A/zh
Publication of CN1897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7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当使用者将蓝芽手机与蓝芽耳机完成配对后,可通过蓝芽耳机端输入语音信号,透过蓝芽手机端的辨识模块与声纹数据库作辨识比对后,即可执行指令对应表中对应的操作指令。

Description

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
技朮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利用从蓝芽耳机端输入语音信号后,经由蓝芽手机端进行语音辨识后,再转换成操作指令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朮
蓝芽技朮为一种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传输技术。它是使用跳频(Frequencyhopping)、展频(Spread Spectrum)等技术,在79个频道中找出干扰最低、噪声最少的未用频道来使用,使达到能够在于10公尺内,双向的接收支持蓝芽通讯功能的电子产品发出的信号,进行传送资料、影像、指令、以及声音等功能,不受空间、地点的限制来进行传输。
比起先前的红外线传输方式,蓝芽不但具有较快传输速度的优势,两组蓝芽装置之间可建立不受其它蓝芽装置干扰的小型网络(piconet),最高可同时让8个装置传输,而且不像红外线必须要将两个红外线发射器对准才能进行联机,红外线所能传输的距离也不够远,蓝芽的发明让无线传输又迈入了另一个崭新的境界。
随着移动通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在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手机,偏偏又不是随时随地都方便拿着手机讲电话,例如双手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或是在骑车或开车的时候,往往没办法实时的接听手机来电,这时戴着蓝芽耳机就可省下很多麻烦。市面上也提供了不少各式各样的蓝芽耳机,但是绝大部分都只是应用在接听电话上面,若是使用者在驾驶车辆时想拨打电话,仍然必须用手在手机键盘上作输入动作才能拨打,这样一来不仅在使用上很不方便,必须把注意力移到手机上也影响了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通过蓝芽耳机启动声控拨号功能后,即可透过再蓝芽耳机作语音输入的方式,在蓝芽手机上执行以声控方式拨打电话的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在蓝芽耳机端至少必须包含:一语音输入模块,用以接收使用者所输入的语音资料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一设定模块,用以接收使用者所输入的设定操作动作;一耳机端控制模块,用以接收设定模块所传来的设定操作动作以启动对应的功能;及一蓝芽传输模块,用以与蓝芽手机在配对完成后进行指令及数据的传输。
而在蓝芽手机上至少必须包含有:一蓝芽传输模块,用以与蓝芽手机进行配对后,接收其所传来的指令及数据;一语音辨识模块,用以比对使用者通过说话所输入的语音资料;一声纹数据库,用以存储可辨认的语音资料文件;一指令对照表,用以存储语音资料文件及其对应的操作指令;及一手机端控制模块,用以执行手机上的各种操作指令。
而欲使蓝芽手机能以声控方式执行操作指令,还必须包含下列的声控设定步骤:首先在蓝芽手机端启动语音学习功能,接下来接收使用者传来的语音,输入完成后再要求使用者输入一次相同语音以进行确认,当两次输入的语音资料相似时,则可将此语音资料存入声纹数据库中,否则即要求使用者进行再次设定,而语音输入确认之后则可设定语音资料所对应的操作指令,使得当使用者在启动声控功能后,再次输入语音信号时即可转换成对应的操作指令来执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及
图3为声控指令设定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照图1,此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包含了一蓝芽手机10及一蓝芽耳机20。而其中蓝芽耳机20端还包含:
一语音输入模块120,一般泛指收音的麦克风(microphone)主体,以及将模拟声音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的转码芯片(audio codec chip),当使用者对着本语音输入模块120说话时,麦克风所收进来的为一连串的模拟语音,经过转码芯片的转换之后,则可变成由01所组成的数字信号。
一设定模块110,用以接收使用者所输入的操作动作,由于蓝芽耳机为求轻便,待机时间长,以及体积小,所以一般上面可用的按键都不多,也大多不会配置液晶屏幕,使用者只能从其上的一两颗功能键来作设定,配合LED灯号显示及耳机扩音器所发出的声音来作确认。使用者可设定按下长按多功能键以进行启动声控功能,短按一下则可进行语音输入设定,长按接听键以进行开关机,短按接听键以接听来电等的设定。
一耳机端控制模块130,可根据使用者于设定模块110中所输入的操作动作,来执行启动语音输入模块120的收音,以及当电力不足时,可控制扩音器发出警告声音提醒使用者更换电池,或者是控制LED灯泡闪烁灯号的方式提示使用者目前的配对状态,当有来电通知自蓝芽传输模块100传入时,控制系统组件以震动、屏幕显示、扩音器发出声音或是灯号来提醒使用者。
一蓝芽传输模块100,利用蓝芽通讯协议与蓝芽手机10建立联机及进行资料的传输,当蓝芽耳机20开机之后,即可对周围100公尺内的蓝芽装置进行搜寻,即使是蓝芽耳机20只能对10公尺内进行搜寻也已足够,利用蓝芽通信协议的主控制接口(HCI,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指令集中的Inquiry来达成,因为就蓝芽装置而言,一般是定义在个人随身使用,而且作为个人家电间的通连,也不需要太快的传输速度。当搜寻到周围的蓝芽装置之后,便可使用Create_Connection指令来与蓝芽手机10建立连结,之后便可在两者之间传送信号或指令。
同样的,在手机端的蓝芽传输模块150也一样,在开启蓝芽功能后,可对周围装置进行搜寻,搜寻到已开机的蓝芽耳机20后,便可输入一组内定的密码进行配对,当蓝芽耳机20自设定模块110启动声控功能时,便可开始接收所传来的声控信号,或者是传送来电信号至蓝芽耳机20端作提示,以及当发生连接中断时,传送错误信息至手机端控制模块180以进行再次连接。
此外,在蓝芽手机10端还包含下列单元:
一语音辨识模块160,当使用者欲进行语音指令学习时,从蓝芽耳机20或是话机的麦克风发出的语音信号传入,先将该语音信号存储于暂存内存中,待使用者再次输入相同的语音信号,由本模块比较两者是否为相似的语音,若因为背景声音过于复杂导致无法辨识是否属于同一欲进行设定的语音指令时,则显示一错误信息,提示使用者必须再次进行此一指令的语音学习过程,若辨识无误则可存储于声纹数据库170中,作为以后语音指令的比对。
一声纹数据库170,用以存储可由语音辨识模块160辨认的语音资料文件,使用者可选择是否给予可识别的语音资料文件名,或者亦可直接赋予其对应执行的动作;由于使用者输入的模拟语音,已经经过转换变成数字信号,因此可以很容易以本数据库内资料来比较两者的声音及起伏数值上是否相同,再者须设定的指令并不多,使用者通常会挑自己最常用的功能来作设定,因此也不需要太大的内存即可达成。
一指令对照表140,用以存储语音资料文件及其对应的操作指令;由于声控的最终目的是要取代原先必须通过手指点选执行操作命令的动作,因此当系统已成功的学习到语音资料后,即可赋予一执行动作来对应此语音资料,并加以存储。往后若是辨识出使用者所发出的语音信号与声纹数据库170内某笔语音资料相同时,即可根据此一对应表来执行所对应的操作动作。
一手机端控制模块180,用以执行手机上的各种操作指令,并统一控管手机上的各个模块。当启用蓝芽装置搜寻功能时,本模块便驱动蓝芽传输模块150对周围10公尺内的蓝芽装置进行搜寻,当语音辨识成功后,便控制于屏幕上显示已辨识成功的信息,当使用者设定了声控拨号启动后,例如:此时使用者依序说出0-9-1-2-3-4-5-6-7-8后,本单元即可根据语音辨识后的结果,将0912345678显示于屏幕中,当使用者再说出”拨号”后,经过与声纹数据库170的某笔语音资料比对符合,且该笔语音资料于指令对应表140中有设定拨号的动作,即可再由本单元将先前以语音输入方式的电话号码拨出。
请参照图2,此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法流程图,当蓝芽手机10与蓝芽耳机20配对完毕后,首先,由使用者自蓝芽耳机20端的设定模块110来启动声控拨号的功能(步骤210),接着,比如说使用者可以说出数字,或是手机电话簿里所预先设定纪录好友名子语音文件,或是一些先前已经设定过的操作动作,例如:接听、拒接来电、拨号、放音乐、震动、静音、甚至是关机等先前以设定过的动作;当语音输入模块120接收到外界所输入的语音信号后(步骤220),可将这些语音信号从蓝芽耳机20端的蓝芽传输模块100输出至蓝芽手机10(步骤230),同样的,蓝芽手机10自其蓝芽传输模块150接收语音信号后,语音辨识模块160便开始至声纹数据库170中搜寻是否存在相似的语音资料文件(步骤240),假如声纹数据库170中存在有相似的语音资料文件,手机端控制模块180再至指令对应表140中寻找是否有设定过对应执行的操作指令,如果有则执行该指令(步骤250),比方:使用者于蓝芽耳机20端说出”震动”,则透过麦克风收音后,再经由转码芯片将模拟声音编码转换成数字音讯,通过蓝芽传输到蓝芽手机10端,语音辨识模块160成功的辨识出”震动”两字后,手机端控制模块180便可根据先前使用设定,执行切换响铃模式至震动模式。
请参照图3,此为声控指令设定的方法流程图,为使声控功能可以实现,我们必须先建立声纹数据库170,虽然基于体积、重量级耗电性的考量,学习及建立声纹数据库170以存储于手机端较为适宜,不过也可建立于蓝芽耳机20端,则传送至蓝芽手机10端即是执行操作动作的指令,而要建立语音指令还包含下列动作:首先必须设定启动语言学习功能(步骤310),接着,指示使用者输入其欲设定的语音,例如使用者欲设定切换震动模式时,可对着麦克风讲”震动”后,输入停止输入键以表示输入完毕,便可将此段语音信号传至控制模块予以暂存(步骤320),然后显示信息请使用者再输入一次以进行确认(步骤330),接下来便可由语音辨识模块160利用声纹比对技术来比较两段语音信号是否属于相似(步骤340),如果经辨识后认为差异过大,并不能选择两段语音信号任何一段存入声纹数据库170时,则要求使用者依步骤320及步骤330再输入一次,如果经辨识认为两者是相同的一段语音信号,责任选其中一段语音资料文件存入声纹数据库170中(步骤350),使用者可选择予以该段语音资料文件一文件名,或者在辨识完成后直接设定对应的执行动作(步骤360),如此一来,便可将该段语音资料文件与对应执行动作存储于指令对照表140中。然而设定声控方式并不局限于本揭露方法的实施顺序,也可先执行步骤360,由使用者先选择一手机内部的执行动作后,再执行步骤310进行语音学习及设定对应的语音信号,实施步骤的改变并不影响本发明的结果。

Claims (10)

1.一种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具有:
一蓝芽耳机,可透过蓝芽传输技术传送若干语音信号及指令,其内部包括:
一语音输入模块,用以接收各该语音信号;
一设定模块,用以接收若干个外界设定的动作;
一耳机端控制模块,用以根据该设定模块所接收各该外界设定的动作产生声响、灯号、屏幕显示或是若干个操作指令;及
一第一蓝芽传输模块,用以传送该耳机端控制模块的各该操作指令或是各该语音信号,接收外界所传来的各该操作指令或是各该语音信号,并可经该耳机端控制模块的控制搜寻周围若干个蓝芽装置;及
一蓝芽手机,用以接收该蓝芽耳机传来的各该操作指令与各该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学习或声控拨号,其内部包含:
一第二蓝芽传输模块,用以接收及传送两端的各该操作指令或是各该语音信号,并可经该手机端控制模块的控制搜寻周围若干个蓝芽装置;
一声纹数据库,用以存储若干语音信号资料作为语音比对的用途;
一语音辨识模块,用以根据该声纹数据库来辨识自该第二蓝芽传输模块所接收的各该语音信号;
一指令对应表,用以存储语音信号资料及各该操作指令的对照;及
一手机端控制模块,用以执行该第二蓝芽传输模块所接收的各该语音信号对应至该指令对应表的各该操作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语音输入模块为一麦克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语音输入模块包含一转码芯片,用以将一模拟声音转换为各该语音信号。
4.一种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启动一蓝芽耳机上声控拨号的功能;
该蓝芽耳机端接收外界输入的一语音信号;
透过蓝芽传输方式传至已配对的一蓝芽手机端;
进行该语音信号的语音辨识;及
执行语音辨识所得的该语音信号对应的一操作指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启动声控拨号功能可通过按下一多功能按键或者长按一接听键来达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语音辨识透过一声纹数据库来达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声纹数据库的建立包含下列步骤:
启动一语言学习功能;
接收外界传入的该语音信号;
确认该语音信号;及
确认无误后存入该声纹数据库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确认无误的语音信号可给予一文件名存入该声纹数据库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确认无误的语音信号还可设定对应一操作指令存入一对应指令表。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操作指令是通过查询该对应指令表所得。
CN 200510035731 2005-07-11 2005-07-11 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8976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5731 CN1897608A (zh) 2005-07-11 2005-07-11 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5731 CN1897608A (zh) 2005-07-11 2005-07-11 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7608A true CN1897608A (zh) 2007-01-17

Family

ID=37609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35731 Pending CN1897608A (zh) 2005-07-11 2005-07-11 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9760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9246A (zh) * 2012-01-16 2013-07-17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一种通过蓝牙耳机控制手持设备的方法及手持设备
CN103888604A (zh) * 2014-03-10 2014-06-2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5472146A (zh) * 2015-11-20 2016-04-06 南京中科创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卓手机的声控音乐播放器
CN105551491A (zh) * 2016-02-15 2016-05-0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语音识别方法和设备
WO2017035826A1 (zh) * 2015-09-05 2017-03-09 何兰 根据不同语音显示不同信息的方法和取款机
CN109951756A (zh) * 2019-03-05 2019-06-28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手表、耳机和扫描指环以及收派系统、方法和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9246A (zh) * 2012-01-16 2013-07-17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一种通过蓝牙耳机控制手持设备的方法及手持设备
CN103888604A (zh) * 2014-03-10 2014-06-25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终端
WO2017035826A1 (zh) * 2015-09-05 2017-03-09 何兰 根据不同语音显示不同信息的方法和取款机
CN105472146A (zh) * 2015-11-20 2016-04-06 南京中科创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卓手机的声控音乐播放器
CN105551491A (zh) * 2016-02-15 2016-05-0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语音识别方法和设备
CN109951756A (zh) * 2019-03-05 2019-06-28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手表、耳机和扫描指环以及收派系统、方法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26237B2 (en) Integrating a cellular phone with a speech-enabled softphone
CN1933349A (zh) 通过蓝牙与语音识别技术实现车载蓝牙免提电话拨打的方法
CN102057655A (zh) 带有语音通知装置的无线头戴式耳麦
CN104601202B (zh) 基于蓝牙技术实现文件搜索的方法、终端及蓝牙设备
CN1897608A (zh) 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5025431A (zh) 多功能蓝牙装置及其蓝牙联机方法
CN1757224A (zh) 用于基于车辆的私人和会议呼叫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N101119399B (zh) 蓝牙喇叭
EP1202540A2 (en) Handheld communication and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KR101344863B1 (ko) 음성인식 다이얼링 헤드셋 장치
US20070207796A1 (en) Wireless voice ope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earphones thereof
KR20130011464A (ko) 차량용 음성인식 핸즈프리 장치
CN1968300A (zh) 利用蓝牙耳机实现自动拨号的方法
KR20000063952A (ko) 인터넷 및 공중전화망을 이용한 다기능전화기
US20040097198A1 (en) Voice-enabled mobile phone fixed line conversion apparatus
CN200953580Y (zh) 一种具网络电话(VoIP)支持的蓝牙及USB双模式装置
CN101127539A (zh) 蓝牙网络电话及其无线装置
CN2627761Y (zh) 一种与计算机连接的主从式数字电话系统
CN101127796A (zh) 语音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780318A (zh) 利用语音信号传送dtmf音调的移动通信终端机及方法
CN1874365A (zh) 行动电话记录装置
CN2508466Y (zh) 网络声音及图像装置
CN1767547A (zh) 网络电话终端及网络电话的呼叫、接听方法
CN201142744Y (zh) 一种声控无线固定电话
CN201256437Y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