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9757B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9757B
CN1889757B CN200510036558A CN200510036558A CN1889757B CN 1889757 B CN1889757 B CN 1889757B CN 200510036558 A CN200510036558 A CN 200510036558A CN 200510036558 A CN200510036558 A CN 200510036558A CN 1889757 B CN1889757 B CN 1889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oints
old
business
new
topological re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36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9757A (zh
Inventor
殷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036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89757B/zh
Priority to AT05817630T priority patent/ATE442017T1/de
Priority to PCT/CN2005/002063 priority patent/WO2006058498A1/zh
Priority to DE602005016382T priority patent/DE602005016382D1/de
Priority to EP05817630A priority patent/EP1734777B1/en
Priority to US11/542,967 priority patent/US7885655B2/en
Publication of CN1889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9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89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97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公开了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使得切换前后业务不被中断,能够连续通信,即实现平滑切换。本发明中,通过在切换前后由MSCe直接或间接地通知MGW在切换发生时将旧T上的IWF实体剥夺并由新T接管,保证切换前后使用同一个IWF实体资源,从而使得业务不被中断;MSCe可以通过改变新T、旧T与业务对端的T之间的拓扑关系的变化来间接地通知MGW该IWF移交的对象和时刻;MSCe也可以通过设置T的属性指明T的身份、并由H.248协议扩展消息来通知MGW该IWF移交的对象和时刻;而对于QNC等业务,由于业务对端在上下文中不存在T,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虚拟T充当对端T,虚拟T是一个逻辑概念,它可以只占用逻辑资源,而不占用MGW的承载资源,但也不排除实际占用承载资源的实现方法。

Description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于个人通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移动运营商需要特别关注用户界面、业务质量等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移动业务的效果的方面。第三代(3rd Generation,简称“3G”)移动通信系统的高带宽、多业务、高质量等特点极大的吸引着移动消费市场,但3G技术中尚且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市场扩大,影响移动运营事务的发展。
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简称“3GPP2”)体系从电路交换网向全IP网络演进过程中,为了继续对原有移动台提供服务,保留了传统移动台域(Legacy Mobile Station Domain,简称“LMSD”)。LMSD在3GPP2体系的IP核心网环境中能够支持原有移动台而保留的网络实体集合,如模拟系统、IS-95-A/IS-95-B系统、IS-2000系统中的移动设备。但是如前所述,为了演进的需要,LMSD将原MSC划分为仿真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 emulation,简称“MSCe”)和媒体网关媒体资源功能处理器(MGW 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or,简称“MGW-MRFP”)。其中MSCe实现对MS的呼叫控制功能,MGW-MRFP则完成具体媒体流的建立、修改、释放和资源管理。MSCe在参考点39/参考点xx上,通过H.248协议,控制MGW-MRFP上的媒体资源,从而实现了呼叫控制与承载功能的分离。其中,MSCe通过参考点39接口使用IP信令控制MGW-MRFP上的媒体资源;而通过参考点xx接口使用IP信令控制MGW-MRFP上插入的放音资源。
在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简称“NGN”)架构中,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还要完成与其他网络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简称“PSTN”)或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简称“ISDN”)融合的功能,由MSC维护移动网络与其他网络之间的信令交互接口,由MGW实现数据转发、通道建立等功能。而移动网络与其它网络之间的交互适配是通过交互功能(Interworking Function,简称“IWF”)实现的。IWF是移动设备通过PLMN与PSTN或ISDN等网络进行互通的桥梁,完成速率适配、调制解调等功能。
为了描述融合网络中移动用户呼叫建立过程,下面以MS出局呼叫PSTN为例,描述分离网关体系下的普通数据呼叫过程。图1为3G网络中MS呼出PSTN及分组网络的业务结构及呼叫示意图。呼叫过程如下所述:
(1)MS完成无线接入后,通过空中接口发送层3消息(Setup)发起呼叫,消息中携带被叫号码;
(2)层3信令由BSC传递给MSCe,MSCe分析被叫号码,发现是到PSTN的出局呼叫,则向PSTN发送初始地址消息(Initial Address Message,简称“IAM”);
(3)MSCe向MGW发出H.248消息中的ADD指令,控制MGW在一个上下文(Context)中添加两个端点(Termination,简称“T”),命名为T1、T2,其中T1对应于到BSC的地面电路,T2对应于到PSTN的局间中继电路。MSCe在ADD命令中,对T1需要下发PLMN BC参数,对T2需要下发ISDN BC参数,MGW据此知道这是一个数据呼叫,且T1对应移动侧,T2对应固定侧,从而自动插入一个IWF实体,IWF分别与T1、T2相连接;
(4)当PSTN发来摘机消息(Answer Message,简称“ANM”)时,MSCe向MGW发出H.248消息的MODIFY指令,指示激活IWF,是在T1上下发激活高层协议(Activate the higher layer protocol,简称“actprot”)信号,并要求检测协议协商结果(Protocol Negotiation Result,简称“protres”)。此时在移动侧(即与T1的连接上),IWF会进行无线链路协议(Radio LinkProtocol,简称“RLP”)同步和点到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简称“PPP”)协商。在固定侧(即与T2的连接上),IWF进行通常的调制解调器(modulator & demodulator,简称“modem”)协商。MGW将向MSCe上报protres事件,指示协商结果。协商完成后,移动台就可以进行数据收发。
需要提及的是,由于实际承载由MGW提供,原先的IWF也从原MSC中被剥离出来,成为MGW-MRFP中的一个实体,MSCe通过H.248协议来操作IWF。3GPP2未定义操作IWF的规范,因此在本文中采用3GPP TS 29.232技术规范中定义的电路交换数据包里的属性、事件和信号,对IWF进行操作,这并不影响本文所描述原理的通用性。
显然,在上述给出的普通业务的数据呼叫中,由于需要在PLMN网络与PSTN/ISDN网络间进行modem协商,导致呼叫建立时间比较长,约为20-40秒,这严重影响用户使用移动分组网络互连的便捷性。为了缩短呼叫建立时间,在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网络下提供一种叫“快速网络连接”(Quick Net Connect,简称“QNC”)的数据业务。QNC业务通过IWF直接与外部数据网络相连,省去了modem协商的过程,因此大大缩短了呼叫建立的时间,其典型时间约为5-7秒。
QNC业务呼叫过程与普通业务略有不同,图2是QNC业务MS呼出数据网络(Data Net)及经路由器(Router)到分组网络的业务组网及呼叫过程示意图。QNC业务呼叫过程描述如下:
(1)MS通过无线接口发送层3消息(Setup),携带被叫号码;
(2)层3信令由BSC传递给MSCe,MSCe分析被叫号码,发现是QNC接入号,则向MGW发出ADD指令,控制MGW在一个上下文中添加一个T,命名为T1,对应于到BSC的地面电路。对T1需要下发PLMN BC参数。MGW据此知道这是一个数据呼叫,且T1对应移动侧,从而自动加入一个IWF实体,IWF一端与T1相连,另一端则与外部数据网络相连;
(3)MSCe向MGW发出MODIFY指令,指示激活IWF,此时在移动侧(即与T1的连接上),IWF会进行RLP同步和PPP协商。协商完成后,移动台就可以进行数据收发。过程与普通数据呼叫类似,区别是不存在T2,因此没有固定侧的modem协商。
本文涉及的问题是移动网络中的切换问题.所谓切换就是指在移动接入网,MS在小区覆盖域移动接入BTS,当MS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小区时,或者由于无线信号质量或者网络负载均衡等原因,移动用户发生切换,与其通信的BTS甚至BSC发生变化.在基站切换过程中,通信链路BSC侧需要重新设置,比如在上下文中的端点T需要重新分配,从而导致相关的资源比如IWF也要重新分配.这给正在进行中的通信带来不连续性,比如系统正在进行的放音或用户的数据业务.为了改善用户通信质量,必须实现保持业务通信连续性的平滑业务切换.
如果由于无线信号质量或者网络负载均衡等原因,MS发生切换,则MS到BTS的空中信道会发生改变,BSC到MSC的地面电路也可能改变,如BSC间切换。地面电路的改变将导致MGW上也需要相应改变T,T1将被另一端点T1′替换,本文称T1′为新T,T1为旧T。而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当T1被新的T1′替换时,将引入一个新的IWF实体,此时新的IWF不得不重新进行协商,这将造成用户数据传输的中断。
MSCe收到切换请求后,应该在上下文中添加(ADD指令)一个新T,命名为T1′,它与新的地面电路相连;由于这是数据业务,MSCe会在T1′上下发PLMN BC参数,因此T1′将引入新的IWF实体。当移动台切换到新的空中信道上后,就是在与这个新的IWF实体对话。由于这个新的IWF实体并没有经历协商过程,所以不得不进行重新协商,这将造成用户数据传输的中断。原来的T1以及IWF将在切换完成后被MSCe删除。图3就是这种业务切换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插入新的IWF不仅使得业务通信被中断,而且新IWF所引入的协议协商也带来额外的延时。这与QNC业务的目的矛盾,QNC业务与普通数据业务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呼叫建立速度很快。但是在切换发生时,MGW删除了原有IWF,而代之以新的IWF实体,IWF需要与移动台进行无线侧的协商,导致原数据通信中断,如果切换多次发生,将大大降低QNC业务的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当发生移动台在小区间切换时,业务不可避免地被中断,特别是对于QNC业务会严重降低业务质量。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切换发生时,上下文中增加一个新T取代旧T的同时,引入新的IWF资源,需要重新进行协商,从而导致业务中断、降低业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使得切换前后业务不被中断,能够连续通信,即实现平滑切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包含步骤,
A当用户发生切换时,移动交换中心为该用户在媒体网关的上下文中建立新端点;
B所述移动交换中心间接或直接地通知所述媒体网关将业务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C所述媒体网关在其上下文中将该用户的旧端点所附属的交互功能资源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D所述媒体网关删除所述旧端点及仍附属于该旧端点的资源。
其中,所述步骤B包含以下子步骤,
所述移动交换中心设定所述新端点与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切换拓扑关系,使其区别于所述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正常拓扑关系;
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在切换时改变所述新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所述正常拓扑关系,同时改变所述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所述切换拓扑关系;
所述媒体网关通过判断所述新端点或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来确定将业务从所述旧端点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的切换时机。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当业务对端在所述上下文中不存在对应的端点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在所述上下文中为所述业务对端建立所述对端端点,为该对端端点分配逻辑资源和承载资源。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当业务对端在所述上下文中不存在对应的端点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在所述上下文中为所述业务对端建立所述对端端点,但仅为该对端端点分配逻辑资源。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媒体网关通过判断所述端点的标识或属性来判断所述端点是否仅分配逻辑资源。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当业务对端在所述上下文中不存在对应的端点时,所述切换拓扑关系或所述正常拓扑关系为指出单向拓扑、指入单向拓扑、双向拓扑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切换拓扑关系区别于所述正常拓扑关系。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当业务对端在所述上下文中不存在对应的端点时,所述业务切换方法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业务建立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设定所述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双向拓扑;
当切换将发生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建立所述新端点,并设定所述新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从所述对端端点到所述新端点的单向拓扑;
在切换过程中,所述移动交换中心改变所述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从所述对端端点到所述旧端点的单向拓扑,同时改变所述新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双向拓扑;
所述媒体网关根据所述新端点、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变化,将所述旧端点所附属的所述交互功能资源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在切换完成后,所述媒体网关删除所述旧端点,释放仍附属于该旧端点的资源。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B包含以下子步骤,
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在所述新端点或旧端点上设置指示其身份的属性,所述媒体网关根据该属性确定所述新端点或旧端点的身份;
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在切换时改变所述新端点或旧端点的身份,并下发通知指示所述媒体网关将业务从所述旧端点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业务切换方法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业务建立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设置所述旧端点的属性为正常端点;
当切换将发生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建立所述新端点,并设置所述新端点的属性为切换端点;
在切换过程中,所述移动交换中心改变所述旧端点的属性为切换端点,同时改变所述新端点的属性为正常端点,并下发通知指示所述媒体网关将业务从所述旧端点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所述媒体网关根据所述旧端点、新端点的属性变化和来自所述移动交换中心的通知,将所述旧端点所附属的所述交互功能资源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在切换完成后,所述媒体网关删除所述旧端点,释放仍附属于该旧端点的资源。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移动交换中心通过下发H.248协议扩展消息作为通知来指示所述媒体网关将业务从所述旧端点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业务为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网络连接业务或普通数据业务。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通过在切换前后由MSCe直接或间接地通知MGW在切换发生时将旧T上的IWF实体剥夺并由新T接管,保证切换前后使用同一个IWF实体资源,从而使得业务不被中断;
MSCe可以通过改变新T、旧T与业务对端的T之间的拓扑关系的变化来间接地通知MGW该IWF移交的对象和时刻;
MSCe也可以通过设置T的属性指明T的身份,并由H.248协议扩展消息来通知MGW该IWF移交的对象和时刻;
而对于QNC等业务,由于业务对端在上下文中不存在T,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虚拟T充当对端T,虚拟T可以是只占用逻辑资源而不占用承载资源,但也不排除占用承载资源的实现方法。
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区别,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有益效果,即通过MSCe与MGW的协作,实现了IWF实体的移交,解决了分离网关体系的CDMA网络中因跨BSC切换所导致的业务中断问题,实现了平滑切换,使得QNC业务本身的优势得到保证,从而提高了3G网络服务质量;
若采用通过新T、旧T与对端T之间的拓扑关系变化来自动告知MGW该IWF移交的时刻和对象,避免了对现有协议操作的修改,保证了对当前协议标准的兼容性;
对于QNC等业务,引入虚拟T的逻辑概念,不但能实现业务平滑切换,也未增加对MGW上的承载资源占用,还节约了IWF资源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3G网络普通业务中MS呼出PSTN及分组网络的业务组网及呼叫过程示意图;
图2是3G网络QNC业务中MS呼出数据及分组网络的业务组网及呼叫过程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业务切换时的上下文中端点操作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业务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业务切换端点拓扑关系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是,由MSCe间接或直接地向MGW提供关于业务切换的时刻、对象等信息,指导MGW将原承载通道上即旧T所附属的IWF实体资源转移到新的承载通道即新T上来,由于切换前后IWF实体不变,因此能避免IWF重新与移动台等的协商,保持了数据业务在切换前后的平滑过渡.
本发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切换前后使用的是同一个IWF实体。这就要求当MSCe收到切换请求在上下文中新增加一个T时,MSCe应该以某种方式通知MGW,虽然新T用于数据业务,但是它即将继承旧T的IWF,因此在创建此T时,不需要分配新的IWF。而在新的BSC检测到移动台的接入后,MSCe应该以某种方式通知MGW,将原有IWF,从旧T手中剥夺过来,交给新T。切换完成后,MSCe指导原BSC释放呼叫相关资源时,而原IWF因为已经移交给新的T,因此不应被MGW释放。由于切换前后的IWF是同一实体,IWF不会与移动台重新进行协商,因此不会引起数据业务的中断。
而在具体技术实现上述问题时,MSCe可以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式通知MGW该IWF实体的移交时机及对象。本发明给出了两种方式MSCe通知MGW有关T的切换信息:
(1)MSCe通过改变新T、旧T与对端T的拓扑关系,使得MGW自动判断转交IWF资源,这种方式在QNC等业务不存在对端T的情况下,又通过建立虚拟T,只占用逻辑资源,但同样存在切换前后的拓扑变化,也可以使得MGW推出切换所处的阶段,从而自动进行IWF实体的移交;
(2)MSCe还可以通过使用H.248扩展消息来设置新T、旧T的属性并下发通知,来告知MGW哪个T是当前工作的正常T,需要附属IWF,而另一个为切换T则不需要插入IWF实体,同时在切换的特定阶段,指示MGW从旧T夺取IWF资源移交给新T。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将业务切换方法分为以下四个基本步骤:从新T的建立、由MSCe向MGW提供相关信息、MGW移交IWF到删除旧T。图4是该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401中,用户发生硬切换时,MSCe即为该用户在MGW的上下文中建立新T。用户在正常通信时,通过MGW的上下文中的旧T即T1与对端T即T2连接通信。当用户或移动台进入到两个小区交界的地方,原小区的BTS或原BSC检测到信号强度减弱,通知MSCe将发生业务切换,此时MSCe即为该用户在MGW的上下文中建立新T,即T1′。
接着在步骤402中,MSCe间接或直接地通知MGW将业务切换到新T上。当移动台慢慢进入到新的小区时,新的BSC检测到用户信号,并上报MSCe。则MSCe需要向MGW提供切换所需要的信息,比如新T、旧T的身份和切换发生的时刻等。这里MSCe通知MGW的方法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只要是因MSCe的操作而引起MGW能够感知切换的对象和时刻等信息的,即可被称为是MSCe通知MGW。
然后在步骤403中,MGW在其上下文中将该用户的旧T所附属的IWF资源切换到新T上。这一步就是切换发生的关键步骤,由于在步骤402中,MGW已经根据MSCe的操作获知切换所需要的信息,因此MGW可以方便地在相应时刻启动切换操作,将IWF资源从原来的T1上剥夺,并移交给T1′。
最后在步骤404中,MGW删除旧T及其附属资源。这一步就是切换之后的善后工作,MGW需要释放原链路的相关资源,并通知原来的BSC也释放相关资源。
经过上述四个步骤的流程,实现了在恰当的时刻,将原IWF实体从旧T移交到新T上,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避免了新IWF建立引入的协商及其延时。
当然对于上述四个基本步骤中,一个需要细化实现的步骤就是步骤402.因为对于MSCe通知MGW这一操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在具体不同情况或方法下,有着不同的解释.比如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MSCe就是由通过改变拓扑结构的方式来通知MGW.
所谓改变拓扑结构,就是指MSCe在切换发生前后重新设置T1、T1′与T2的拓扑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给出MSCe通过改变与对端T拓扑关系来间接通知MGW的具体步骤:
首先,MSCe设定新T与对端T即T1′与T2的拓扑关系为切换拓扑关系,使其不同于旧T与对端T即T1与T2的正常拓扑关系。这里正常拓扑关系是指通信过程中正常情况下的拓扑关系,比如双向拓扑,而切换拓扑关系则是指切换过程中辅助的拓扑关系,比如是从T2到T1′指入单向拓扑,这种单向拓扑是从话音业务联想过来的,即为了保证切换的瞬间T1′能够连续地接听话音。
其次,MSCe在切换时将T1′与T2的拓扑关系改变为正常拓扑关系,而在切换后将T1′与T2的拓扑关系改变为切换拓扑关系。即在切换后,颠倒新T与旧T的位置,将T1′变为正常通信的链路端点。
最后,MSCe通过判断T1′或T1与T2的拓扑关系,来确定什么时候切换、切换对象是谁,从而能够在切换时将业务从T1切换到T1′上,也即将IWF从T1剥夺并移交给T1′。
本发明专注得更多的是QNC业务,因为该业务本身的优势在于快速连接,对于业务切换的中断受到的影响特别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给出QNC业务切换的解决方案。
QNC业务对于普通业务的区别在前面已经提到,由于QNC业务是通过IWF直接连到数据网及分组网的,因此没有modem的适配,也没有对应对端的上下文中的端点T2。因此,这种情况对于第二实施例中通过改变T1/T1′与T2的拓扑的方法存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当业务对端在上下文中不存在对应的端点时,由MSCe在上下文中为该业务对端建立对端端点T2,但仅为该对端端点T2分配逻辑资源。也就是虚拟建立的T2只占有逻辑资源,不占用MGW的承载资源。
在本发明中称这样的T2为虚拟T(dummy T)。虚拟T只是MGW上的一个逻辑记号,并不占用实际MGW的承载资源。例如,对于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TDM”)承载,它并不对应于一条电路;对于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fer Protocol,简称“RTP”)承载,它也不对应于IP地址、端口号。除此之外,虚拟T与正常T的性质基本上是相同的,它同样具有MGW内唯一的端点标识(Termination ID),可接受MSCe的指令,如ADD、SUBTRACT、MODIFY、AUDIT指令,可以指定拓扑关系等逻辑操作。
MGW区分虚拟T与正常T的实现方法有多种,比如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1)由MSCe和MGW商定一个特殊含义的端Termination ID标识,例如某两字节固定取0x5F FF,当MSCe指定操作的Termination ID符合这个特征时,MGW就认为是在操作虚拟T,在这种情况下,虚拟T的TerminationID是由MSCe分配的;(2)或者MSCe在对T操作时,通过对H.248的基本包进行扩展,增加“是否虚拟T”的属性,来表明这是一个虚拟T,MGW收到指令后,通过辨识这个属性参数,决定是否作为虚拟T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虚拟T的Termination ID是由MGW分配的。
由于虚拟T2只是用于建立与T1/T1′之间的拓扑关系,而并非真正具有通信对端的功能,因此对于拓扑关系的指配也变得更加自由.在传统意义上说,由于T2是代表业务对端,因此一般分配正常拓扑关系为双向(bothway),而切换拓扑关系则为指入单向拓扑.这样对于话音等双向业务,在切换的瞬间,能保证对端的话音能够流入T1′,保证用户听到对方说话.
但对于虚拟T2,还有其它方式,只要能区别两种拓扑关系均可以实现由MSCe通知MGW的目的。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对于虚拟T可以任意指配两种不同的拓扑关系,即当业务对端在上下文中不存在对应的端点时,切换拓扑关系或正常拓扑关系为指出单向拓扑、指入单向拓扑、双向拓扑中的任意一种,但必须满足切换拓扑关系不同于所述正常拓扑关系。
前已述及,本发明的重点在于改进QNC业务对于切换的平滑性能,下面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在第五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以QNC业务为例描述了平滑切换方法的详细步骤,其端点拓扑关系变化如图5所示,图中省略了一些不相关的网络组件。
业务建立时,MSCe为业务对端建立对端端点T2,但仅为其分配逻辑资源,并设定旧T即T1与T2的拓扑关系为双向拓扑。对于QNC业务,正常情况下MSCe只需要在上下文中添加一个T1。由于需要用到拓扑关系变化,因此MSCe在上下文中添加两个T,其中T1对应于到BSC的地面电路,另一个T2为虚拟T。T1、T2之间的拓扑指定为双向。如图5中“正常通信”状态所示。
当切换将发生时,MSCe建立新端点T1′,并设定T1′与T2的拓扑关系为从T2到T1′的单向拓扑。当跨BSC的切换发生时,MSCe收到切换请求,需要为新的地面电路在上下文中指定新的端点,即T1′,此时,MSCe除了ADD这个T1′之外,同时指定拓扑为T2<-->T1双向,T2-->T1′单向。如图5中“切换前”状态所示。这样T1′上虽然下发了PLMN BC参数,MGW也不应该加入新的IWF。
在切换过程中,MSCe将T1与T2的拓扑关系改变为从T2到T1的单向拓扑,同时将T1′与T2的拓扑关系改变为双向拓扑。当移动台切换到新的空中信道,新的BSC检测到无线信号时,MSCe进行相应操作,将拓扑修改为T2<-->T1′双向,T2-->T1单向。
然后MGW根据T1′、T1与T2的拓扑关系变化,将T1所附属的IWF实体切换到T1′上。MGW根据虚拟T2上的拓扑变化,修改实际联网,将T1上的IWF转移到T1′上来,实现IWF实体的交接。如图5中“切换后”状态所示。
在切换完成后,MGW删除T1′,释放相关资源。切换过程的最后一步就是MSCe指导旧的BSC释放呼叫相关资源,同时通知MGW将T1删除。如图5中“切换完成”状态所示,比较图5中切换的第一个步骤和最后一个步骤可见切换前后的网络模型完全一致。
上面第二、三、四、五、六实施例描述了采用拓扑关系变化来实现由MSCe通知MGW的方法。下面在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中,通过设置T的属性来通知MGW。即:MSCe在新T和旧T上设置属性指示其身份,这样MGW即可以根据该属性确定身份,知道该T是在待切换状态、还是正常通信状态、还是切换后的状态。而MSCe在切换时需要改变新T或旧T相应身份,并下发通知直接指示MGW将业务从旧T切换到新T上。
该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业务建立时,MSCe设置T1的属性为正常端点,即告知MGW该T1为正常通信中的端点;
当切换将发生时,MSCe建立T1′,并设置其属性为切换端点,即告知MGW该T1′处在待切换状态.在跨BSC硬切换发生,MSCe需要为新的地面电路创建新的T1′,在新T1′上下发PLMN BC参数;或者在虽然下发PLMN BC参数的同时,设定属性指示其为切换T。这个属性可以通过对H.248基本包进行扩展实现,增加“是否切换T”属性。MGW发现此T是切换端点后,不为它加入新的IWF实体。
在切换过程中,MSCe改变T1的属性为切换端点,同时改变T1′的属性为正常端点,并下发通知指示MGW将业务从T1切换到T1′上。在新的BSC检测到切换时,MSCe修改T1′的属性,从切换端点升级为正常端点,而原正常端点T1转化为切换端点。同时下发信号通知MGW要求移交IWF,在此信号中应携带参数,指示需要接管哪个端点的IWF移交到哪个端点。这个信号可以通过对H.248基本包进行扩展实现,增加“接管切换前的IWF”信号。
MGW根据T1、T1′的属性变化和来自MSCe的通知,将T1所附属的IWF资源切换到T1′上。MGW执行此信号,就是将IWF实体转移到新的承载通道上来。
在切换完成后,删除T1并释放相关资源。此时T1的IWF实体已经移交给T1′,因此不受影响。
本发明主要解决QNC数据业务在切换时的平滑过渡,但是所描述的原理同样可以应用到普通数据业务上去,比如对于手机用户到一个固定用户或者手机用户到手机用户的普通业务,其实施例和上面写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T2是一个真实的T,如果T2对应固定用户则T2本身没有IWF,如果T2对应手机用户则T2本身有IWF。对于普通数据业务,IWF的转交等都是一样的。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中以QNC业务为例进行描述,并且以拓扑关系变化、设置属性等方式实现了MSCe到MGW通知,但对于其它业务、其它直接或间接地能够实现MSCe到MGW通知的方法,均可以应用到本发明中,能实现发明目的而不影响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
A当用户发生切换时,移动交换中心为该用户在媒体网关的上下文中建立新端点;
B所述移动交换中心间接或直接地通知所述媒体网关将业务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C所述媒体网关在其上下文中将该用户的旧端点所附属的交互功能资源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D所述媒体网关删除所述旧端点及仍附属于该旧端点的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含以下子步骤,
所述移动交换中心设定所述新端点与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切换拓扑关系,使其区别于所述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正常拓扑关系;
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在切换时改变所述新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所述正常拓扑关系,同时改变所述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所述切换拓扑关系;
所述媒体网关通过判断所述新端点或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来确定将业务从所述旧端点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的切换时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业务对端在所述上下文中不存在对应的端点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在所述上下文中为所述业务对端建立所述对端端点,为该对端端点分配逻辑资源和承载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业务对端在所述上下文中不存在对应的端点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在所述上下文中为所述业务对端建立所述对端端点,但仅为该对端端点分配逻辑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网关通过判断所述端点的标识或属性来判断所述端点是否仅分配逻辑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业务对端在所述上下文中不存在对应的端点时,所述切换拓扑关系或所述正常拓扑关系为指出单向拓扑、指入单向拓扑、双向拓扑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切换拓扑关系区别于所述正常拓扑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业务对端在所述上下文中不存在对应的端点时,所述业务切换方法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业务建立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设定所述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双向拓扑;
当切换将发生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建立所述新端点,并设定所述新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从所述对端端点到所述新端点的单向拓扑;
在切换过程中,所述移动交换中心改变所述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从所述对端端点到所述旧端点的单向拓扑,同时改变所述新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为双向拓扑;
所述媒体网关根据所述新端点、旧端点与所述对端端点的拓扑关系变化,将所述旧端点所附属的所述交互功能资源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在切换完成后,所述媒体网关删除所述旧端点,释放仍附属于该旧端点的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含以下子步骤,
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在所述新端点或旧端点上设置指示其身份的属性,所述媒体网关根据该属性确定所述新端点或旧端点的身份;
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在切换时改变所述新端点或旧端点的身份,并下发通知指示所述媒体网关将业务从所述旧端点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切换方法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业务建立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设置所述旧端点的属性为正常端点;
当切换将发生时,所述移动交换中心建立所述新端点,并设置所述新端点的属性为切换端点;
在切换过程中,所述移动交换中心改变所述旧端点的属性为切换端点,同时改变所述新端点的属性为正常端点,并下发通知指示所述媒体网关将业务从所述旧端点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所述媒体网关根据所述旧端点、新端点的属性变化和来自所述移动交换中心的通知,将所述旧端点所附属的所述交互功能资源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在切换完成后,所述媒体网关删除所述旧端点,释放仍附属于该旧端点的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交换中心通过下发H.248协议扩展消息作为通知来指示所述媒体网关将业务从所述旧端点切换到所述新端点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为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网络连接业务或普通数据业务。
CN200510036558A 2004-12-02 2005-08-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89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36558A CN1889757B (zh) 2005-08-11 2005-08-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
AT05817630T ATE442017T1 (de) 2004-12-02 2005-11-30 Weiterreichverfahren in einem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sicherstellung der kommunikationsfortsetzung
PCT/CN2005/002063 WO2006058498A1 (fr) 2004-12-02 2005-11-30 Procede de transfert intercellulaire dans u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pour garantir la continuation de la communication
DE602005016382T DE602005016382D1 (de) 2004-12-02 2005-11-30 Weiterreichverfahren in einem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sicherstellung der kommunikationsfortsetzung
EP05817630A EP1734777B1 (en) 2004-12-02 2005-11-30 Handover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guaranteeing communication continuation
US11/542,967 US7885655B2 (en) 2004-12-02 2006-10-04 Switch method for ensuring communication continuit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36558A CN1889757B (zh) 2005-08-11 2005-08-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9757A CN1889757A (zh) 2007-01-03
CN1889757B true CN1889757B (zh) 2010-05-12

Family

ID=37579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365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89757B (zh) 2004-12-02 2005-08-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897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5029B (zh) * 2007-03-05 2011-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与核心网的混合连接方法
US8605679B2 (en) 2007-03-20 2013-12-1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voiding resource being released mistakenly during tracking area update or handover process
CN101296496B (zh) * 2007-04-29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跟踪区更新或切换过程中避免资源被错误释放的方法
CN101674629B (zh) * 2009-09-22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数据业务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674616A (zh) * 2009-10-14 2010-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wf业务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711045B (zh) * 2009-12-09 2012-09-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复制拓扑实现切换的方法、媒体网关和移动交换中心仿真
CN115334139B (zh) * 2022-06-24 2023-12-26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469A (zh) * 1996-01-30 1998-04-29 摩托罗拉公司 进行数据传输的越区切换
CN1402949A (zh) * 1999-11-29 2003-03-12 诺基亚有限公司 移动台在无线网络子系统间切换期间的算法参数的传送
CN1592428A (zh) * 2003-08-27 2005-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iwf资源设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469A (zh) * 1996-01-30 1998-04-29 摩托罗拉公司 进行数据传输的越区切换
CN1402949A (zh) * 1999-11-29 2003-03-12 诺基亚有限公司 移动台在无线网络子系统间切换期间的算法参数的传送
CN1592428A (zh) * 2003-08-27 2005-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iwf资源设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9757A (zh) 2007-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27334B2 (ja) 回線呼モデルおよびパケット呼モデルをサポートするシステム間での無線呼ハンドオーバ
CA2405777C (en) A technique for setting up calls in internet protocol mobile network
EP1977582B1 (en) Optimization of PDP context usage
CN1889757B (zh)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
US8467358B2 (en) Mobile agent,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network adaptation method
US7885655B2 (en) Switch method for ensuring communication continuit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4502378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アクセス・ベアラーの再構成方法
CN101248629A (zh) 保留的承载
CN102047648A (zh) 移动通信系统、节点装置以及网间转移控制方法
US20030220102A1 (en) Arranging mobile-to-mobile connections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431812B (zh) 一种电路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0459811C (zh)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
US7286475B2 (en) GPRS system and in-zone node apparatus, and bearer setting method used therefor
CN100495981C (zh) 一种服务质量协商方法
CN101541050B (zh) 一种用户设备在系统间切换后默认连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115029B (zh) 一种基站与核心网的混合连接方法
US2004026643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obile handover across multiple media gateways controlled by the same call server
WO2001082551A2 (en) A method and gateway to support handover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alls
CN1319409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保持连续通信的切换方法
KR100414921B1 (ko) 올 아이피 망에서의 핸드오프 방법
GB2450322A (en) Inter-working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and circuit switched radio systems or sub-systems
CN101527967B (zh) 扁平umts中实现cs域业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127740B (zh) 一种支持局间混合连接的方法
KR100639239B1 (ko) 미디어 게이트웨이에서의 핸드오버 처리 방법
TW202101948A (zh) 支援網際網路協定多媒體子系統信令之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