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9580A - 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9580A
CN1889580A CN 200510079860 CN200510079860A CN1889580A CN 1889580 A CN1889580 A CN 1889580A CN 200510079860 CN200510079860 CN 200510079860 CN 200510079860 A CN200510079860 A CN 200510079860A CN 1889580 A CN1889580 A CN 1889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usiness datum
bit number
bandwidth
s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798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8113C (zh
Inventor
蒋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0798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58113C/zh
Publication of CN1889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9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81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811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帧结构传输用户数据,包括以下步骤:A、选用接口传输速率,确定帧的列比特数,并根据接口传输速率等于传输通道时钟乘以帧的列比特数确定传输通道时钟;B、确定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根据所述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为整数确定帧的行比特数的取值范围,并从所确定的取值范围中选取帧的行比特数;C、在帧头中插入除业务数据之外的其它用户数据,在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插入业务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确定基站系统中的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之间的接口传输速率和帧结构的问题。

Description

说明书 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是一种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基站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向于将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处理单元分开实现,两者独立发展,因此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处理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爱立信、北电网络、西门子等公司针对宽带码分多址(WCDMA)系统提出了通用公用无线接口(CPRI,the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协议。在CPRI协议中,基带处理单元为射频设备控制器(REC,the RadioEquipment Control),射频处理单元为射频设备(RE,the Radio Equipment),两者之间的接口称为REC-RE接口。CPRI协议详细规定了REC-RE接口的时钟、控制信令、业务数据在REC-RE之间传输的方法,并对传输的帧格式给出了详细的规定。
由于CPRI协议针对的是WCDMA系统,它规定REC-RE接口线路速率为614.4Mbps、1.2288Gbps或2.4576Gbps,由于传输器件要对数据进行编码,因此接口线路速率为接口传输速率的1.25倍,即上述三种接口线路速率对应的接口传输速率为491.52Mbps、983.04Mbps以及1.96608Gbps。CPRI协议针对上述三种接口传输速率规定了固定的传输帧结构。但是对于802.16宽带接入系统,该系统支持多种可变速率的业务数据,因此业务数据速率和CPRI协议规定的速率往往差异较大,所以一般不能在802.16宽带接入系统中直接采用CPRI协议,这样给设计该系统基站带来了困难。并且,CPRI协议虽然给出了REC-RE接口传输速率和帧结构,但是没有给出确定REC-RE接口传输速率和帧结构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帧结构传输用户数据,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接口传输速率,确定帧的列比特数,并根据接口传输速率等于传输通道时钟乘以帧的列比特数确定传输通道时钟;
B.确定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根据所述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为整数确定帧的行比特数的取值范围,并从所确定的取值范围中选取帧的行比特数;
C.在帧头中插入除业务数据之外的其它用户数据,在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插入业务数据。
步骤A之后进一步包括:判断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是否大于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A,重新选用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
所述步骤A中,根据帧的列比特数为传输器件位宽的整数倍确定帧的列比特数。
步骤B中所述确定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的步骤包括:根据传输通道时钟与用户通道时钟的比等于帧的行比特数与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的比,得到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根据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等于每个业务数据块的大小乘以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以及所述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得到所述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
步骤B中所述从所确定的取值范围中选取帧的行比特数之前进一步包括:确定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并根据所述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为整数进一步在所述帧的行比特数的取值范围内确定帧的行比特数的新的取值范围;步骤B中所述所确定的取值范围为所述新的取值范围。
步骤B中所述确定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的步骤包括:根据传输通道时钟与用户通道时钟的比等于帧的行比特数与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的比,得到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
所述步骤B之后进一步包括:判断除业务数据之外的其它用户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是否小于帧头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A,重新选用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或者执行步骤B选取较小的行比特数;或判断所述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是否小于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A,重新选用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或者执行步骤B选取较大的行比特数。
所述步骤B之后进一步包括:判断用户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是否小于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A,重新选择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
步骤B中所述从所确定的取值范围中选取帧的行比特数之前进一步包括:根据除业务数据之外的其它用户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小于帧头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和/或所述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小于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计算得到帧的行比特数所在的区间,根据所述帧的行比特数所在的区间以及所述帧的行比特数的取值范围确定帧的行比特数的新的取值范围;步骤B中所述所确定的取值范围为所述新的取值范围。
步骤C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帧中预先设定的位置添加用于指示帧中最先1比特或最后1比特业务数据在业务数据块中位置的指针。
所述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将多个帧组成超帧的步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超帧中预先设定的位置添加用于指示超帧中最先1比特或最后1比特用户数据在业务数据块中位置的指针。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提出了带宽不损失原则、时间等同原则、用户数据完整原则等原则,利用上述原则提出了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速率和帧结构的方法,解决了基站系统中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的传输模式设计问题。本发明还在确定传输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多个帧组成超帧结构,提供了更多的数据传输形式。另外,本发明还在没有考虑用户数据完整原则的情况下,使用指针指示帧或超帧中业务数据的位置信息,使得确定传输帧结构的方法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户数据的转换和组帧过程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中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中超帧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中帧中业务数据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实施例中超帧中业务数据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借用CPRI协议中对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处理单元的称谓,将它们分别称为REC和RE。通常,REC-RE间传输的用户数据包括业务数据和其它数据,其它数据主要包括同步数据(Wsyn)和操作/维护(C&M)信息(WCM),以下实施例中的其它数据以Wsyn和WCM为例。在用户数据中业务数据占绝大部分,它的速率通常和用户通道时钟(Fsamp)、天线通道数(NANT)、每天线通道中的I路数据和Q路数据的路数(NIQ)、每路数据的比特(bit)数(Nbit)有关,通常业务数据速率=Fsamp×NIQ×Nbit×NANT,每个业务数据块的大小为:NIQ×Nbit×NANT。REC-RE接口的传输通道承载着上述各种用户数据的传输,REC-RE接口传输模式由传输速率、传输帧结构确定,其中传输帧每行的比特(bit)数为L、每列的bit数为C,接口传输速率与传输通道时钟Fserdes的关系通常满足:接口传输速率=Fserdes×C。C通常取为传输器件位宽的整数倍,由于传输器件位宽一般为8bit或16bit,所以一般取C为8bit或16bit的整数倍。上述各种数据的含义如表1所示。
用户接口 业务数据   用户通道时钟Fsamp
  IQ路数NIQ
  Bit数Nbit
  天线数NANT
  同步数据   Wsyn
  操作/维护信息   WCM
  传输接口   传输通道时钟   Fserdes
  帧的行bit数   L
  帧的列bit数   C
                       表1 各参数的含义
参考图1,用户数据到REC-RE接口传输通道上的转换、组帧过程,由图中的传输通道适配器完成。用户数据依照用户通道时钟Fsamp输入传输通道适配器,传输通道适配器将业务数据、同步数据、操作/维护信息等用户数据经过速率和数据格式的转换,将用户数据组成预先确定的帧格式,并依照传输通道时钟Fserdes将上述帧结构的数据采样发送出去,输入到后级的传输模块。
[第一实施例]
假设给定的用户数据如表2所示,用户通道时钟为20MHz,天线通道数为1,每天线通道中的I路和Q路数据的路数为2,每路数据为6bit,同步数据的速率为2kbps,操作/维护信息的速率为192kbps。
 Fsamp   20MHz
 NIQ   2
 Nbit   6
 NANT   1
 Wsyn   2kbps
 WCM   192kpbs
            表2 第一实施例的用尸数据信息
参考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如下:
步骤201,选用接口传输速率,所述接口传输速率可以是CPRI协议定义的标准速率,也可以是自定义的速率。初步确定帧的列比特数C,然后根据公式“接口传输速率=Fserdes×C”确定传输通道的时钟Fserdes
这里选用接口传输速率等于自定义的速率800Mbps,并确定C等于传输器件位宽8bit,得到Fserdes=100MHz。上述800Mbps的接口传输速率对应于1Gbps的接口线路速率。
步骤202,为了确保接口传输速率的取值合理,可以进一步判断接口传输速率是否满足带宽不损失原则。所述带宽不损失原则就是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要大于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由于带宽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所以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就等于传输通道单位时间与接口传输速率的乘积,即该带宽的大小等于接口传输速率值;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就等于单位时间与业务数据速率的乘积,即该带宽的大小等于业务数据速率值。因此带宽不损失原则可以表示为接口传输速率大于业务数据速率。如果接口传输速率满足带宽不损失原则,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1,重新选择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再确定帧的列比特数C和传输通道的时钟Fserdes
根据带宽不损失原则,有:
              Fserdes×C>Fsamp×NIQ×Nbit×NANT
具体到本实施例的数据有:100×8>20×2×6×1,显然该不等式成立,即步骤201中的接口传输速率满足带宽不损失原则。
步骤203,根据时间等同原则,即相同时间内传输通道适配器两端时钟变化次数的比例不变,计算Fserdes/Fsamp,并化简为最简整数比例关系,即
F serdes F samp = 100 20 = 5 1
F serdes F samp = L n , 其中L为帧的行比特数,n为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因此得到L与n的关系: L n = F serdes F samp = 5 1 .
那么每帧中业务数据的比特数x等于业务数据块大小乘以n,即:
x = N IQ × N bit × N ANT × n = N IQ × N bit × N ANT × F samp F serdes × L = 12 L 5
根据每帧中业务数据的比特数x为整数,即
Figure A20051007986000115
为整数,确定L为分母的整数倍。因此得到L的取值范围是5的整数倍。
步骤204,进一步,考虑传输帧结构中用户数据完整的原则,即在每帧中包含整数个的业务数据块,在步骤203得到的范围内进一步确定帧的行bit数L的取值范围。需要指出的是,由于x=NIQ×Nbit×NANT×n,所以根据x是整数得到的L的取值范围,与根据n是整数得到的L的取值范围相比,前者大于后者。
由于 F serdes F samp = 5 1 = L n , 因此根据n为整数得到L的取值范围同样是5的整数倍。
综合步骤203至步骤204的结果,确定L的新的取值范围是:5的整数倍。本实施例在这个新的取值范围内选取L=5。
步骤205,由于业务数据需要插入到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因此需要满足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小于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由步骤202中的内容得到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的大小等于业务数据速率值,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的大小等于接口传输速率值,由于传输通道是以帧结构传输数据的,所以帧所能提供的带宽就等于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即等于接口传输速率值,而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占帧的
Figure A20051007986000122
所以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等于接口传输速率的
Figure A20051007986000123
因此,根据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小于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有:
F samp &times; N IQ &times; N bit &times; N ANT < L - 1 L &times; F serdes &times; C
代入本实施例的各个数据计算得出上式得到满足。如果上式得不到满足,那么执行步骤201选择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或者执行步骤204在L的取值范围内确定更大的L。
由于在帧头中插入除业务数据外的其它用户数据,并且本实施例中除业务数据外的其它用户数据以同步数据和C&M信息为例,所以需要同步数据和C&M信息所需占用的带宽小于帧中帧头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同步数据和C&M信息的所需占用的带宽大小等于同步数据和C&M信息的速率值;由于帧头占帧的
Figure A20051007986000125
所以帧中帧头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等于接口传输速率的
Figure A20051007986000126
因此根据同步数据和C&M信息所需占用的带宽小于帧中帧头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有:
2 k + 192 k < 1 L &times; F serdes &times; C
代入本实施例的各个数据计算得出上式得到满足。如果上式得不到满足,那么执行步骤201重新选择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或者执行步骤204在L的取值范围内确定更小的L。
需要说明的是,将步骤205中的两个条件结合起来就得到: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加上除业务数据外的其他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要小于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加上帧头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也就是用户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要小于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即用户数据的速率要小于接口传输速率。那么也可以将步骤205中的两个条件结合起来,判断用户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是否小于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6,否则执行步骤201,重新选择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
其实,步骤205的条件也可以体现在步骤203以及步骤204中确定L取值范围的过程中。简单的说,就是根据步骤205中的两个条件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得到L所在的区间,然后根据这个区间以及已经得到L的取值范围,确定L的新的取值范围,再在所述新的取值范围中选择L。下面以同时采用步骤205中的两个条件为例说明具体过程:根据步骤205中所述的两个条件分别得到L>0.43和L<4123.7,则L所在的区间为0.43<L<4123.7,再结合步骤204得到取值范围得到新的取值范围是:0.43<L<4123.7且L为5的倍数,然后再在这个新的取值范围内选择L=5。
步骤206,结合上面的计算结果,确定传输帧的结构。这里以类似CPRI协议中的帧格式为例说明。
如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中帧的每行bit数L为5bit、每列bit数为8bit,图中阴影部分为帧头。在每帧的帧头中插入同步数据和C&M信息,在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填充业务数据。至此,完成了REC-RE接口传输速率和帧结构的确定。
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将多个帧组成超帧(hyperframe)传输。在如图4所示的例子中,该超帧由150个帧组成。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步骤204中考虑了用户数据完整原则,最后每个传输帧中业务数据块是完整的。为了使接口传输速率和帧结构更加灵活,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确定帧结构时不考虑用户数据完整原则,而在帧中使用指针指示帧中业务数据的位置信息。
在第二实施例中,给定的用户数据信息同样如表2所示:用户通道时钟为20MHz,天线通道数为1,每天线通道中的I路和Q路数据的路数为2,每路数据为6bit,同步数据的速率为2kbps,以及操作/维护信息的速率为192kbps。
参考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如下:
步骤501,选择接口传输速率,初步确定帧的列比特数C,并根据公式“接口传输速率=Fserdes×C”确定传输通道时钟Fserdes
在第二实施例中,接口传输速率取614.4Mbps/1.25=491.52Mbps,确定C取8bit,然后得到Fserdes为61.44Mhz。
步骤502,根据带宽不损失原则,即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大于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判断接口传输速率是否满足该带宽不损失原则。如果满足带宽不损失原则,则执行步骤503,否则执行步骤501,重新选择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再确定帧的列比特数C和传输通道的时钟Fserdes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根据带宽不损失原则,有:
               Fserdes×C>Fsamp×NIQ×Nbit×NANT
将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代入上式得到:614.4>20×2×6×1,显然该不等式成立,即步骤501中的接口传输速率满足带宽不损失原则。
步骤503,根据时间等同原则,即相同时间内传输通道适配器两端时钟变化次数的比例不变,计算Fserdes/Fsamp,并化简为最简整数比例关系,即
F serdes F samp = 61.44 20 = 384 125
F serdes F samp = L n , 其中L为帧的行比特数,n为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因此得到L与n的关系 L n = F serdes F samp = 384 125 .
那么每个帧中业务数据的比特数x等于业务数据块大小乘以n,即:
x = N IQ &times; N bit &times; N ANT &times; n = N IQ &times; N bit &times; N ANT &times; F samp F serdes &times; L = 125 L 32
根据每帧的业务数据的比特数x为整数,即 为整数,需要L为分母32的整数倍。因此得到L的取值范围是32的整数倍,并从该取值范围内选择L等于32,那么每帧中的业务数据为125bit。
步骤504,由于采用帧头传输同步数据和C&M信息,在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填充业务数据,那么此时的带宽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要小于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即:
F samp &times; N IQ &times; N bit &times; N ANT < L - 1 L &times; F serdes &times; C
代入第二实施例的各个数据计算得出上式得到满足。如果上式得不到满足,那么执行步骤501选择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或者执行步骤503在L的取值范围内确定更大的L。
另一个条件是,同步数据和C&M信息所需占用的带宽要小于帧头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即:
2 k + 192 k < 1 L &times; F serdes &times; C
代入本实施例的各个数据计算得出上式得到满足。如果上式得不到满足,那么执行步骤501选择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或者执行步骤503在L的取值范围内确定更小的L。
跟第一实施例一样,也可以将步骤504中的两个条件结合起来,判断用户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是否小于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5,否则执行步骤501,重新选择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
同样,步骤504中的条件也可以体现在步骤503中确定L取值范围的过程中,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5,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第二实施例中帧的每行bit数L为32bit、每列bit数为8bit。在每帧的帧头中插入同步数据和C&M信息,在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填充业务数据。
跟第一实施例一样,在第二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将多个帧组成超帧。
步骤506,由于在上面的过程中,没有采用用户数据完整原则,因此上述过程得到的传输帧不能保证每帧中含有完整的业务数据块,而且相邻帧的结构也会不同。因此,本步骤在帧中预先设定的位置插入用于指示帧中业务数据位置信息的指针。
以第二实施例中的用户数据和帧大小为例,每帧中含有125bit业务数据,而每个业务数据块的大小为NIQ×Nbit×NANT=12bit,可见在每个帧中不包含整数个业务数据块。在帧中引入4bit指针,该指针可以位于帧头,也可以位于帧其它部分的某个位置。之所以指针取4bit,是因为业务数据块的大小为12bit,得到指针取值范围为0~11,而23<11<24,因此取指针大小为4bit。
下面参照图6说明指针的使用,这里以指针指示帧中最后1bit业务数据在其所在业务数据块中的位置为例。第a帧中业务数据部分的结构为:10个业务数据块+5bit,那么第a帧的指针值为5,表示帧中最后1比特业务数据是所在业务数据块中第5比特数据,即末尾5bit业务数据是另一个业务数据块的开始;第a+1帧中业务数据部分的结构为:7bit+9个业务数据块+10bit,那么第a+1帧的指针值为10,表示帧中最后1比特业务数据是所在业务数据块中第10比特数据,即末尾10bit业务数据是另一个业务数据块的开始;第a+2帧中业务数据部分的结构为:2bit+10个业务数据块+3bit,那么第a+2帧的指针值为3,表示帧中最后1比特业务数据是所在业务数据块中第3比特数据,即末尾3bit业务数据是另一个业务数据块的开始;其它帧的指针值依此类推。当然也可以用指针指示帧中第1bit业务数据在业务数据块中的位置,那么图6中的第a帧、第a+1帧、第a+2帧的指针值分别为1、6、11,分别表示各帧中第一个bit业务数据在其所在业务数据块中处于第1比特、第6比特、第11比特。
在将多个帧组成超帧的情况下,如果每帧都有4bit给指针占用,则指针的所占的带宽太大,为了减少指针占用的带宽,本实施例进一步提出了不在帧中引入指针而在每个超帧中引入指针的方法,超帧中指针的位置也是预先设定的,可以位于该超帧中某个帧的帧头,也可以位于其它确定的位置。当每个超帧由150帧组成时,参考图7,第b超帧业务数据部分的结构为:5bit+1562个业务数据块+1bit,那么第b超帧的指针值为1,表示帧中最后1比特业务数据是所在业务数据块中第1比特数据,即末尾1bit业务数据是另一个业务数据块的开始;第b+1超帧业务数据部分的结构为:11bit+1561个业务数据块+7bit,那么第b+1超帧的指针值为7,表示帧中最后1比特业务数据是所在业务数据块中第7比特数据,即末尾7bit业务数据是另一个业务数据块的开始;第b+2超帧业务数据部分的结构为:5bit+1562个业务数据块+1bit,那么第b+2超帧的指针值为1,表示帧中最后1比特业务数据是所在业务数据块中第1比特数据,即末尾1bit业务数据是另一个业务数据块的开始;其它超帧的指针值依此类推。在超帧中同样可以用指针指示超帧中第1bit业务数据在业务数据块中的位置,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帧结构传输用户数据,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接口传输速率,确定帧的列比特数,并根据接口传输速率等于传输通道时钟乘以帧的列比特数确定传输通道时钟;
B.确定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根据所述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为整数确定帧的行比特数的取值范围,并从所确定的取值范围中选取帧的行比特数;
C.在帧头中插入除业务数据之外的其它用户数据,在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插入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之后进一步包括:
判断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是否大于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A,重新选用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根据帧的列比特数为传输器件位宽的整数倍确定帧的列比特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确定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的步骤包括:
根据传输通道时钟与用户通道时钟的比等于帧的行比特数与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的比,得到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
根据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等于每个业务数据块的大小乘以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以及所述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得到所述每帧中含有的业务数据比特数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从所确定的取值范围中选取帧的行比特数之前进一步包括:确定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并根据所述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为整数进一步在所述帧的行比特数的取值范围内确定帧的行比特数的新的取值范围;
步骤B中所述所确定的取值范围为所述新的取值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确定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的步骤包括:根据传输通道时钟与用户通道时钟的比等于帧的行比特数与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的比,得到每帧中包含的业务数据块数目与帧的行比特数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之后进一步包括:
判断除业务数据之外的其它用户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是否小于帧头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A,重新选用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或者执行步骤B选取较小的行比特数;
或判断所述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是否小于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A,重新选用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或者执行步骤B选取较大的行比特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之后进一步包括:
判断用户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是否小于传输通道所能提供的带宽,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A,重新选择较大的接口传输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从所确定的取值范围中选取帧的行比特数之前进一步包括:根据除业务数据之外的其它用户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小于帧头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和/或所述业务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小于帧中帧头以后的部分所能提供的带宽,计算得到帧的行比特数所在的区间,根据所述帧的行比特数所在的区间以及所述帧的行比特数的取值范围确定帧的行比特数的新的取值范围;
步骤B中所述所确定的取值范围为所述新的取值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帧中预先设定的位置添加用于指示帧中最先1比特或最后1比特业务数据在业务数据块中位置的指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将多个帧组成超帧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超帧中预先设定的位置添加用于指示超帧中最先1比特或最后1比特用户数据在业务数据块中位置的指针。
CNB200510079860XA 2005-06-29 2005-06-29 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11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9860XA CN100558113C (zh) 2005-06-29 2005-06-29 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79860XA CN100558113C (zh) 2005-06-29 2005-06-29 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9580A true CN1889580A (zh) 2007-01-03
CN100558113C CN100558113C (zh) 2009-11-04

Family

ID=37578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986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113C (zh) 2005-06-29 2005-06-29 确定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处理单元接口传输模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8113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0609A (zh) * 2014-08-29 2016-03-3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频域cpri帧封装方法和bbu
CN109150287A (zh) * 2018-08-28 2019-01-04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等帧频传输的非相干时钟域管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0609A (zh) * 2014-08-29 2016-03-3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频域cpri帧封装方法和bbu
CN105450609B (zh) * 2014-08-29 2018-11-20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频域cpri帧封装方法和bbu
CN109150287A (zh) * 2018-08-28 2019-01-04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等帧频传输的非相干时钟域管理方法
CN109150287B (zh) * 2018-08-28 2020-11-10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等帧频传输的非相干时钟域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58113C (zh) 2009-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8895C (zh) 信息通知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站
CN101860394B (zh) 一种基于cpri的多制式iq数据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179529C (zh) 生成和通知传输格式组合指示符的方法和网络
CN1233181C (zh) 用于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的改进的信令方案
CN1242569C (zh) 用于将数据流分配到单信道上的方法和装置
CN1859661A (zh) 通用公共无线接口传输多体制无线业务iq数据的方法
CN195103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广播服务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47421A (zh) 利用中继站实现移动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US201101349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coupling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phy) operating layers
CN1943157A (zh) 在包括通过公共无线信道连接的多个站的网络中确认数据分组的方法
CN2566540Y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基站的动态链路适配
CN1674715A (zh) 移动通信中执行基于压缩模式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的方法
CN101056313A (zh) 一种bbu与rru之间的iq数据传输方法
CN1883215A (zh) 在分布式无线电基站的内部接口上的独立传输的封装
CN1992579A (zh) 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上进行发送/接收的设备和方法
CN1893335A (zh) 控制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支持多阶调制方式的方法
CN1270743A (zh) 在gprs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US857804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EP3565159B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228579A1 (zh) 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31098A (zh) 一种td-scdma中支持大量中低速数据用户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的方法
CN1640179A (zh) 用于物理层配置改变的改进的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
CN1870595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882126A (zh) 一种实现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处理单元间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640161A (zh) 适用于控制基站和终端的通讯信道的方法以及该方法的实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