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1943A - 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1943A
CN1881943A CNA2006100879739A CN200610087973A CN1881943A CN 1881943 A CN1881943 A CN 1881943A CN A2006100879739 A CNA2006100879739 A CN A2006100879739A CN 200610087973 A CN200610087973 A CN 200610087973A CN 1881943 A CN1881943 A CN 1881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arrival interval
average arrival
interval
packet l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79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民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81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19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区分在无线传输中发生的包丢失类型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在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基于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参考平均到达间隔之间的差来区分所述包中的丢失包的包丢失类型。

Description

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05年6月1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05-005113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完全公开于此以资参考。
                           技术领域
与本发明一致的设备和方法涉及区分在无线传输中发生的包丢失类型,更具体地讲,涉及确定包丢失是无线丢失还是拥塞丢失。
                           背景技术
当通过符合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LAN)传输高比特率视频流时,通常以适当地处理在传输期间可能发生的丢失的这种方式执行传输。例如,如果在高比特率视频流传输期间发生无线丢失,则在纠错码被添加到该高比特率视频流之后传输该高比特率视频流。另一方面,如果在高比特率视频流传输期间发生拥塞丢失,则在减小该高比特率视频流的比特率之后传输该高比特率视频流。
图1A和图1B示出相关技术的单流发送/接收系统。
参考图1A和图1B,相关技术的单流发送/接收系统包括发送器11、路由器12、接入点(AP)13和接收器14。
发送器11通过互联网以有线方式发送与单流对应的包。因而,发送器11可被看作服务器。路由器12从发送器11接收包,并基于这些包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将这些包路由到它们的目的地,即,接收器14。AP 13从路由器12接收包,缓冲接收的包,并通过IEEE 802.11无线LAN以无线方式连续地发送缓冲的包。因而,AP 13可被看作包括有线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的基站。接收器14从AP 13接收包。因而,接收器14可被看作客户机。
首先,将考虑图1A示出的无线丢失。
发送器11以有线方式发送包1至包3。路由器12从发送器11接收包1至包3,并对包1至包3进行路由。AP 13从路由器12接收包1至包3,并以无线方式发送包1至包3。此时,在将包1至包3从AP 13无线发送到发送器14期间,由于从微波炉辐射的2.4GHz微波导致包2丢失。结果,接收器14仅接收到包1和包3。
这样的情况被称作无线丢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以无线方式将包2从AP 13发送到接收器14时丢失了包2,所以当包间隔为T时,包1和3之间的到达间隔为2T。
接下来,将考虑图1B示出的拥塞丢失。
发送器11以有线方式发送包1至包3。此时,在将包1至包3从发送器11发送到路由器12期间,由于发送器11和路由器12的带宽之间的不同导致包2的传输拥塞,从而包2丢失。结果,路由器12仅接收到包1和包3,并仅对包1和包3进行路由。AP 13从路由器12接收包1和包3,并以无线方式发送包1和包3。接收器14接收包1和包3。
这样的情况被称作拥塞丢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以有线方式将包2从发送器11发送到路由器12时丢失了包2,而且包1和3被AP 13缓冲,所以当包间隔为T时,包1和3之间的到达间隔为T。
根据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相关技术方法,包之间的到达间隔被测量。如果测量的到达间隔满足(N+1)Tmin<=到达间隔<(N+2)Tmin,则确定包丢失类型为无线丢失。否则,确定包丢失类型为拥塞丢失。Tmin表示测量的到达间隔中的最小到达间隔,N表示丢失包的数量。因而,在以上示例中,Tmin为T,N为1。
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相关技术方法基于以下假设。首先,包对应于具有恒定比特率的单流。第二,每个包的大小相同。第三,AP 13以规律的间隔连续发送包。第四,有线传输的带宽比无线传输的带宽大很多。第五,当包传输拥塞时,路由器12采用丢弃包的丢弃机制。
然而,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相关技术方法不适合于区分与诸如多流的多个流对应的包的包丢失类型,特别是,与多视频流对应的包的包丢失类型。这是因为由于与多流中的一个流对应的包的干扰会导致与所述多流中的另一个流对应的包之间的间隔不恒定。而且,由于有效带宽的波动以及发送器的发送比特率的变化,导致与多视频流中的一个视频流对应的包之间的间隔可能不恒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区分与除单流之外的多流对应的包的包丢失类型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其上记录有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计算在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基于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参考平均到达间隔之间的差来区分所述包中的丢失包的包丢失类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计算单元,计算在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区分单元,基于由计算单元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参考平均到达间隔之间的差来区分所述包中的丢失包的包丢失类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其上记录有用于执行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在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基于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参考平均到达间隔之间的差来区分所述包中的丢失包的包丢失类型。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A和图1B示出相关技术的单流发送/接收系统;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流发送/接收系统;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区分包丢失类型的设备的方框图;
图4示出使用图3所示的区分包丢失类型的设备确定无线丢失的示例;
图5示出使用图3所示的区分包丢失类型的设备确定拥塞丢失的示例;和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流发送/接收系统。
参考图2,所述多流发送/接收系统包括发送器A 21、B 22和C 23、接入点(AP)24以及接收器A 25、B 26和C 27。
发送器A 21、B 22和C 23的每个通过互联网以有线方式发送与多流对应的包A、包B和包C。因而,发送器A 21、B 22和C 23可被看作服务器。AP 24从发送器A 21、B 22和C 23接收包,缓冲这些包,并通过IEEE 802.11无线LAN以无线方式连续发送缓冲的包。因而,AP 24可被看作包括有线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的基站。接收器A 25、B 26和C 27从AP 24接收包。因而,接收器A 25、B 26和C 27可被看作客户机。
这里,包括在多流中的流的类型的数量等于发送器的数量。另外,从AP24连续发送到接收器A 25、B 26和C 27的包与包括以接收器A 25为目的地的流、以接收器B 26为目的地的流和以接收器C 27为目的地的流的多流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多流发送/接收系统基于以下假设。首先,每个包的大小相同。第二,AP 24以规律的间隔连续发送与多流对应的包。然而,可以以不规律的间隔发送与多流中的一个流对应的包。第三,有线传输的带宽比无线传输的带宽大很多。第四,当包传输拥塞时,AP 24采用丢弃包的丢弃机制。
基于上述假设,在以无线方式将与多流对应的一些包从AP 24发送到接收器A 25、B 26和C 27时,由于从微波率辐射的2.4GHz微波,可导致这些包丢失。另外,当发送器A 21、B 22和C 23同时发送包时,在AP 24接收这些包期间,这些包的传输拥塞。结果,可能丢失一些包。前者被称作无线丢失,后者被称作拥塞丢失。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设备的方框图。
参考图3,根据本发明的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设备安装在图2所示的接收器B 26中,并且包括包监控器31、到达间隔测量单元32、计数器33、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更新单元35、数据库36和丢失类型区分单元37。
包监控器31监控在预定长的监控周期期间从AP 24接收的包中与以接收器B 26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包B。
到达间隔测量单元32通过从包监控器31的监控信息参考包B的到达时间,来测量监控周期的起始和在该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第一包B的到达之间的间隔201、在该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之间的间隔202、203和204以及在该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最后包B的到达和在该监控周期的结束之间的间隔205。
计数器33通过从包监控器31的监控信息参考包B的序号来对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到的包B的数量进行计数。计数器33还通过从包监控器31的监控信息参考包B的数量来对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丢失包B的数量进行计数。当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没有丢失包B时,接收的包B具有连续的序号。当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有丢失包B时,接收的包B具有缺少丢失包B的序号的不连续的序号。换句话说,当接收的包B的序号不连续时,计数器33将丢失包B的计数值增加从序号之间的差减1的结果。
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计算由到达间隔测量单元32测量的间隔201至205之和,并将计算的和除以将计数器33的计数值的和加1的结果,即,将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到的包B的数量和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丢失包B的数量之和加1的结果,从而计算出平均到达间隔。这可表示如下。
Tav = Σ i = 1 Na Ti / ( Np + 1 ) - - - ( 1 )
其中,Tav表示平均到达间隔,Ti表示第i到达间隔,Na表示到达间隔的数量,Np表示包的数量。
如果计数器33的计数值表示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没有丢失包,则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将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输出到更新单元35。如果计数器33的计数值表示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有丢失包,则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将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输出到丢失类型区分单元37。
更新单元35用从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输入的平均到达间隔来更新存储在数据库36中的参考平均到达间隔。换句话说,更新单元35从数据库36中去除已有的参考平均到达间隔,并将从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输入的平均到达间隔存储在数据库36中。以这种方式,更新单元35用这样的平均到达间隔来更新参考平均到达间隔,所述平均到达间隔基于由多流中有效带宽的波动和发送器的发送比特率的变化引起的平均到达间隔的移动性而被最近统计。
数据库36根据更新单元35的更新来存储参考平均到达间隔。这里,当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没有丢失包时,参考平均到达间隔表示监控周期期间的平均到达间隔。
丢失类型区分单元37基于由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存储在数据库36中的参考平均到达间隔之间的差来区分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丢失包的包丢失类型。
更具体地讲,如果由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不小于存储在数据库36中的参考平均到达间隔,则丢失类型区分单元37确定是由于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包B的无线传输而导致其丢失,即,包B的包丢失类型是无线丢失。如果由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小于存储在数据库36中的参考平均到达间隔,则丢失类型区分单元37确定是由于传输拥塞而导致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包B丢失,即,包B的包丢失类型是拥塞丢失。
图4示出使用图3所示的区分包丢失类型的设备确定无线丢失的示例。
参考图4,AP 24以有线方式接收与以接收器A 25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三个包A、与以接收器B 26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两个包B以及与以接收器C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一个包C,并以无线方式将这些包发送到接收器A 25、B 26和C 27。
首先,将描述当包从发送器A 21、B 22和C 23发出并通过AP 24到达接收器A 25、B 26和C 27时没有发生包丢失的情况。
包监控器31到监控在监控周期期间从AP 24接收的包中与以接收器B 26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包B1至B4的到达。
到达间隔测量单元32通过从包监控器31的监控信息参考包B1至B4的到达时间来测量监控周期的起始和包B1的到达之间的间隔3T 41、包B1和包B2之间的到达间隔T 42、包B2和包B3之间的到达间隔5T 43、包B3和包B4之间的到达间隔T 44以及包B4的到达和该监控周期的结束之间的间隔2T 45。
计数器33通过从包监控器31的监控信息参考包B1至B4的序号来对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到的包B1至B4的数量进行计数。因而,计数器33的计数值为4。计数器33还通过参考包B1至B4的序号来对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1至B4中的丢失包B的数量进行计数。因而,计数器33的计数值为0。
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计算由到达间隔测量单元32测量的间隔3T41、T 42、5T 43、T 44和2T 45之和,并将计算的和除以5,从而计算出平均到达间隔为12T/5,其中,5是将计数器33的计数值4和0之和加1的结果。由于计数器33的计数值表示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没有丢失包,所以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将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12T/5输出到更新单元35。
更新单元35用从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输入的平均到达间隔12T/5来更新存储在数据库36中的参考平均到达间隔。
接下来,将描述以无线方式将一些包,即包B3从AP 24发送到接收器A25、B 26和C 27时由于从微波炉辐射的2.4GHz微波而导致其丢失的情况。
包监控器31监控到在监控周期期间从AP 24接收的包中与以接收器B 26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包B1、B2和B4的到达。
到达间隔测量单元32通过从包监控器31的监控信息参考包B1、B2和B4的到达时间来测量监控周期的起始和包B1的到达之间的间隔3T 41、包B1和包B2之间的到达间隔T 42、包B2和包B4之间的到达间隔6T 46、包B4的到达和该监控周期的结束之间的间隔2T 45。
计数器33通过从包监控器31的监控信息参考包B1、B2和B4的序号来对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到的包B1、B2和B4的数量进行计数。因而,计数器33的计数值为3。计数器33通过参考包B的序号来对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丢失包B3的数量进行计数。因而,计数器33的计数值为1。
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计算由到达间隔测量单元32测量的间隔3T41、T 42、6T 46和2T 45之和,并将计算的和除以5,从而计算出平均到达间隔为12T/5,其中,5是计数器33的计数值3和1之和加1的结果。由于计数器33的计数值表示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有丢失包,所以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将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12T/5输出到丢失类型区分单元37。
由于由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12T/5等于存储在数据库36中的参考平均到达间隔12T/5,所以丢失类型区分单元37确定是由于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包B3的无线传输而导致包B3丢失,即,包B3的包丢失类型为无线丢失。
图5示出使用图3所示的区分包丢失类型的设备确定拥塞丢失的示例。
参考图5,AP 24以有线方式接收与以接收器A 25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三个包A、与以接收器B 26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两个包B和与以接收器C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一个包C,并以无线方式将这些包发送到接收器A 25、B 26和C 27。
当发送器A 21、B 22和C 23的全部带宽大于AP 24的带宽时,如果发送器A 21、B 22和C 23同时发送包,则在AP 24接收这些包的期间这些包的传输发生拥塞。以下,将描述由于传输拥塞而导致一些包,即包B3至B8丢失的情况。
包监控器31监控到在监控周期期间从AP 24接收的包中与以接收器B 26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包B1、B2、B9和B11的到达。
计数器33通过从包监控器31的监控信息参考包B1、B2、B9和B11的序号对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到的包B1、B2、B9和B11的数量进行计数。因而,计数器33的计数值为4。计数器33通过从包监控器31的监控信息参考包B的序号对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1至B11中的丢失包B3至B8和包B10的数量进行计数。因而,计数器33的计数值为7。
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计算由到达间隔测量单元32测量的间隔3T51、T 52、5T 53、T 54和2T 55之和,并将计算的和除以12,从而计算出平均到达间隔为12T/12=T,其中,12是计数器33的计数值4和7之和加1的结果。由于计数器33的计数值表示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有丢失包,所以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将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T输出到丢失类型区分单元37。
由于由平均到达间隔计算单元34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T小于存储在数据库36中的参考平均到达间隔12T/5,所以丢失类型区分单元37确定是由于传输拥塞而导致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包B3至B8和包B10丢失,即,包B3至B8和包10的包丢失类型是拥塞丢失。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6,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包括由图3所示的用于区分接收器B 26的包丢失类型的设备按时间顺序处理的操作。因而,虽然在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给出关于区分接收器B 26的包丢失类型的设备的描述,但是该描述也可应用于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
在操作61中,接收器B 26监控到在预定周期的监控期间从AP 24接收的包中与以接收器B 26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包B的到达。
在操作62中,接收器B 26通过从在操作61中获得的监控信息参考包B的到达时间来测量监控周期的起始和在该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第一包B的到达之间的间隔、在该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之间的到达间隔以及在该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最后包B的到达和该监控周期的结束之间的间隔。
在操作63中,接收器B 26通过从在操作61中获得的监控信息参考包B的序号来对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到的包B的数量进行计数。在操作63中,接收器B 26还通过参考包B的序号来对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丢失包B的数量进行计数。
在操作64中,接收器B 26计算在操作62中测量的间隔之和,并将计算的和除以将在操作63中获得的计数值之和加1的结果,从而计算出平均到达间隔,其中,所述在操作63中获得的计数值之和加1的结果是将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到的包B的数量和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丢失包B的数量之和加1的结果。
在操作65中,接收器B 26基于在操作63中获得的计数值来确定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是否有丢失包。
如果在操作65中确定没有丢失包,则在操作66中,接收器B 26用在操作64中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来更新参考平均到达间隔,并返回到操作61。
如果在操作65中确定有丢失包,则在操作67中,接收器B 26将在操作64中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与参考平均到达间隔进行比较。
如果在操作64中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不小于参考平均到达间隔,则在操作68中,接收器B 26确定是由于无线传输而导致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包B丢失,即,包B的包丢失类型为无线丢失,并返回到操作61。
如果在操作64中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小于参考平均到达间隔,则在操作69中,接收器B 26确定是由于传输拥塞而导致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B中的包B丢失,即,包B的包丢失类型为拥塞丢失,并返回到操作61。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监控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被计算,并且基于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参考平均到达间隔之间的差来区分包丢失类型,从而区分与多流对应的包的包丢失类型。
而且,根据本发明,可在多视频流环境中选择适合于当前环境的用于纠错的比特率控制机制和用于拥塞解决的拥塞控制机制时提供重要的标准,从而最小化视频流传输的吞吐量。
同时,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被实现为可在计算机和嵌入式装置上执行的程序,也可被实现为可在使用可由计算机和嵌入式装置读取的记录介质执行所述程序的通用数字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
所述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诸如只读存储器(ROM)、软盘和硬盘的磁存储介质、诸如CD-ROM和数字多用途盘(DVD)的光学数据存储装置以及诸如通过互联网传输的载波。
尽管已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计算在第一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和
基于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参考平均到达间隔之间的差来区分所述包中的丢失包的包丢失类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在第一周期之前的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中没有丢失包,则所述参考平均到达间隔等于在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参考在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序号对在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中的丢失包的数量进行计数;和
如果计数值表示在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中没有包丢失,则基于在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来更新参考平均到达间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步骤包括:如果所述平均到达间隔不小于所述参考平均到达间隔,则确定是由于包的无线传输而发生包丢失,如果所述平均到达间隔小于所述参考平均到达间隔,则确定是由于包的传输拥塞而发生包丢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计算平均到达间隔的步骤中,通过将所述包的到达间隔之和除以将在第一周期接收到的包的数量和丢失包的数量之和加1的结果来计算所述平均到达间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测量第一周期的起始和在第一周期期间接收的第一包的到达之间的间隔、所述包之间的到达间隔以及在第一周期期间接收的最后包的到达和第一周期的结束之间的间隔,
其中,在所述计算平均到达间隔的步骤中,测量的间隔之和被计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计算平均到达间隔的步骤中,计算与多流中的一个流对应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在所述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步骤中,区分与所述多流中的一个流对应的包中的丢失包的包丢失类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监控在第一周期期间从接入点接收的包中与以特定接收器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包的到达。
9、一种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计算单元,计算在第一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和
区分单元,基于由计算单元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参考平均到达间隔之间的差来区分所述接收的包中的丢失包的包丢失类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在第一周期之前的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中没有丢失包时,所述参考平均到达间隔等于在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计数器,通过参考在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序号来对在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中的丢失包的数量进行计数;和
更新单元,如果计数器的计数值表示在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中没有包丢失,则所述更新单元用在第二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来更新参考平均到达间隔。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如果所述平均到达间隔不小于所述参考平均到达间隔,则区分单元确定是由于包的无线传输而发生包丢失,如果所述平均到达间隔小于所述参考平均到达间隔,则区分单元确定是由于包传输拥塞而发生包丢失。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计算单元通过将所述接收的包的到达间隔之和除以将在第一周期期间接收到的包和丢失包的数量之和加1的结果来计算所述平均到达间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测量单元,测量第一周期的起始和在第一周期期间接收的第一包的到达之间的间隔、所述包之间的到达间隔以及在第一周期期间接收的最后包的到达和第一周期的结束之间的间隔,其中,计算单元计算由测量单元测量的到达间隔之和。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计算单元计算与多流中的一个流对应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区分单元区分与所述多流中的一个流对应的包中的丢失包的包丢失类型。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包监控器,监控在第一周期期间从接入点接收的包中与以特定接收器为目的地的流对应的包的到达。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数据库,存储由更新单元更新的更新的参考平均到达间隔。
18、一种其上记录有用于执行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在周期期间接收的包的平均到达间隔;和
基于计算的平均到达间隔和参考平均到达间隔之间的差来区分所述包中的丢失包的包丢失类型。
CNA2006100879739A 2005-06-14 2006-06-09 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8819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50051138A KR100739710B1 (ko) 2005-06-14 2005-06-14 패킷의 손실 타입을 판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050051138 2005-06-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1943A true CN1881943A (zh) 2006-12-20

Family

ID=36954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879739A Pending CN1881943A (zh) 2005-06-14 2006-06-09 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16215B2 (zh)
EP (1) EP1734707A3 (zh)
JP (1) JP2006352858A (zh)
KR (1) KR100739710B1 (zh)
CN (1) CN188194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100A (zh) * 2008-09-25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丢包的方法、传输质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32046A (zh) * 2013-07-31 2016-03-23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流的快速友好启动
CN110096032A (zh) * 2018-01-29 2019-08-06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
CN112492646A (zh) * 2020-11-27 2021-03-12 清华大学 基于拥塞成因识别的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4503B2 (ja) * 2008-03-25 2012-04-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輻輳検出方法、輻輳検出装置及び輻輳検出プログラム
JP5139859B2 (ja) * 2008-03-28 2013-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5471581B2 (ja) * 2010-02-23 2014-04-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監視プログラム、監視装置、および監視方法
CN102137282B (zh) * 2010-12-15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故障链路的方法、装置、节点和系统
US9985899B2 (en) 2013-03-28 2018-05-29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Re-marking of packets for queue control
WO2017021046A1 (en) 2015-08-06 2017-02-09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Data packet network
EP3332522B8 (en) 2015-08-06 2019-07-31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Data packet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88554A (ja) * 1989-08-31 1991-04-12 Nec Corp 勤務管理システム
JP2701507B2 (ja) * 1990-02-13 1998-01-2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セル廃棄率推定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呼受付制御装置およびバッファリンク設計装置
US5577028A (en) * 1990-08-31 1996-11-19 Fujitsu Limited Routing system using a neural network
JPH07183888A (ja) * 1993-12-24 1995-07-21 Fujitsu Ltd Atm多重化制御方式
US5434860A (en) * 1994-04-20 1995-07-18 Apple Computer, Inc. Flow control for real-time data streams
KR0146548B1 (ko) * 1995-08-17 1998-08-17 양승택 트래픽 측정 및 추정에 의한 적응적 연결 수락 제어 방법
US6549517B1 (en) * 1998-12-11 2003-04-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Explicit rate computation for flow control in compute networks
KR100587280B1 (ko) 1999-01-12 2006-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오류 은폐방법
US6452950B1 (en) * 1999-01-14 2002-09-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jitter buffering
KR20010035779A (ko) * 1999-10-02 2001-05-07 윤종용 사용자 데이터그램 통신 규약 상에서 패킷 로스를 보상하는 방법
JP4101993B2 (ja) 1999-12-03 2008-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有線無線混在網データ配信装置及び有線無線混在網データ配信方法
KR100366542B1 (ko) * 2000-01-25 2002-12-31 정재일 유무선 통신망에서 사용자 관점의 서비스 품질 측정 방법및 장치
KR20020047598A (ko) * 2000-12-13 2002-06-22 조정남 무선통신망의 통화품질 관리 방법
US7065482B2 (en) * 2001-05-17 2006-06-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net traffic analysis tool
ATE489813T1 (de) * 2001-09-20 2010-12-1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Verteilte übermittlung von informationen in einem verbindungslosen, paketorientierten kommunikationsnetz
EP1428357A1 (en) * 2001-09-21 2004-06-16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Data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receiving buffer size to calculate transmission rate for congestion control
DE60219588T2 (de) 2002-02-04 2008-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Verfahren zur Unterscheidung von Paketverlusten
FR2838584A1 (fr) 2002-04-16 2003-10-17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avec controle de congestion au niveau du recepteur pour decider d'eventuelles demandes de retransmission
JP4429095B2 (ja) * 2004-06-25 2010-03-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障害解析プログラム、障害解析装置、記録媒体及び障害解析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6100A (zh) * 2008-09-25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丢包的方法、传输质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86100B (zh) * 2008-09-25 2013-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丢包的方法、传输质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32046A (zh) * 2013-07-31 2016-03-23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流的快速友好启动
CN105432046B (zh) * 2013-07-31 2018-09-18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流的快速友好启动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0096032A (zh) * 2018-01-29 2019-08-06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
CN110096032B (zh) * 2018-01-29 2021-07-09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
CN112492646A (zh) * 2020-11-27 2021-03-12 清华大学 基于拥塞成因识别的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30453A (ko) 2006-12-19
US8116215B2 (en) 2012-02-14
KR100739710B1 (ko) 2007-07-13
EP1734707A3 (en) 2011-08-17
EP1734707A2 (en) 2006-12-20
US20070019564A1 (en) 2007-01-25
JP2006352858A (ja) 200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1943A (zh) 用于区分包丢失类型的方法和设备
KR100631271B1 (ko) 패킷 응집 전송 방법
JP4361565B2 (ja) ノード装置、パケット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送信制御方法
CN101057511A (zh) 用于提供选择多跳跃通信系统中节点之间路由的拥塞感知路由选择度量的系统和方法
EP2903192A1 (en) Packet handling method, forwarding device and system
CN1842033A (zh) 在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监测丢包率的方法
CN108476091A (zh) 无线通信网络的用于确定实时媒体流的传输条件的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534940A (zh)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报文的装置和方法
EP2754267B1 (en) Feedback protocol for end-to-end multiple path network systems
JP2019519162A (ja) Muリソース要求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8234320A (zh) 报文传输方法及交换机
CN1878141A (zh) 网络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885856A (zh) 在网络中识别rtp媒体流的实现方法
US11190430B2 (en) Determining the bandwidth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Xie et al. Ng-scope: Fine-grained telemetry for nextg cellular networks
JP6886856B2 (ja) 通信方法、サーバ及び無線配信システム
JP5784834B2 (ja) ステータスレポートの処理方法、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He et al. Theoretic analysis of IEEE 802.11 rate adaptation algorithm sampleRate
US8571130B2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US7693065B2 (en) Packet transceiver system and method
JP2010118894A (ja) パケット生成装置、パケット生成方法及びパケット生成プログラム
CN1926832A (zh) 数据传输记录保存方法
KR20060094945A (ko) 패킷 응집 전송 장치
US8189614B2 (en) Cable modem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quality of service thereof
CN1697417A (zh) 一种基于rpr媒质接入控制的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