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0993A - 透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0993A
CN1880993A CN 200610091356 CN200610091356A CN1880993A CN 1880993 A CN1880993 A CN 1880993A CN 200610091356 CN200610091356 CN 200610091356 CN 200610091356 A CN200610091356 A CN 200610091356A CN 1880993 A CN1880993 A CN 1880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earing surface
drive coil
optical axis
lens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913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傍岛孝志
大槻登
须江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80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0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得到品质稳定的摄像图像的透镜驱动装置。该透镜驱动装置主要包括:具有透镜(28)的移动透镜体(20)、使该移动透镜体(20)沿透镜(28)的光轴(11)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30)、收纳移动透镜体(20)及驱动机构(30)的作为固定体的壳体(40)、对通过透镜(28)的影像进行成像的摄像元件(50)、以及固定摄像元件(50)的电路板(51),并且具有形成在移动透镜体(20)或壳体(40)中任一方上的三处抵接面(61、62),移动透镜体(20)与壳体(40)以三处抵接面(61、62)抵接,从而移动透镜体(20)在光轴(11)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使被摄体的影像成像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带照相机手机中为了实现高功能化而有时例如附加对位于靠近照相机透镜位置上的被摄体进行近距离摄像的低倍摄像功能。在进行近距离摄像时,照相机的透镜位置必须比通常摄像时的透镜位置稍微靠近被摄体侧。因此,在这种带照相机手机中,一般组装有使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驱动位移)、使被摄体的影像成像的透镜驱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8是表示现有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剖视立体图。
在图8中,现有的透镜驱动装置100主要包括:由透镜111及驱动磁体112构成的移动透镜体110、以及围住驱动磁体112外周的圆筒状的驱动线圈121,利用两者之间产生的磁力使移动透镜体110在光轴方向F上移动。另外,由驱动线圈121、第一隔板构件123及第二隔板构件125构成支撑移动透镜体110使其可沿光轴方向F移动的固定体120。
在进行通常摄像时,利用驱动磁体112和第二隔板构件125的磁引力,在驱动磁体112的后端面114与第二隔板构件125的前端面125a抵接的状态下保持移动透镜体110。另一方面,在进行近距离摄像时,利用驱动磁体112和第一隔板构件123的磁引力,在驱动磁体112的前端面113与第一隔板构件123的后端面123a抵接的状态下保持移动透镜体110。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84779号公报(图1)
但是,在以上述状态保持移动透镜体110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进行通常摄像时,后端面114与前端面125a处于以整个面抵接的状态,而且,在进行近距离摄像时,前端面113与后端面123a处于以整个面抵接的状态,因此,例如在抵接面没有充分研磨时存在容易产生晃动的问题。另外,在产生晃动时,也存在产生咔嗒咔嗒等冲撞声从而导致使用者感到刺耳的问题。
再者,若不能将保持移动透镜体110的位置高精度地进行固定,则也存在透镜111和摄像元件(受光元件)的最佳距离产生误差进而导致摄像图像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进行通常摄像时或近距离摄像时产生晃动、可得到品质稳定的摄像图像的透镜驱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下述技术。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透镜的移动透镜体、使所述移动透镜体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支撑所述移动透镜体并使其可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的固定体、以及形成在所述移动透镜体或所述固定体中任一方上的抵接面,所述移动透镜体与所述抵接面抵接,从而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
采用本发明,由于在具有透镜的移动透镜体和支撑该移动透镜体并使其可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的固定体中任一方上形成有限制移动透镜体的移动范围的抵接面,故移动透镜体和固定体不是以前端面和后端面的整个面抵接,而是以前端面和后端面中的一部分面(抵接面)抵接。
因此,只要能确保抵接面的平面度即可防止上述晃动和冲撞声。另外,也可将保持移动透镜体的位置高精度地进行固定(并且也可反复多次地进行高精度的固定),进而可得到品质稳定的摄像图像(例如清晰的摄像图像等)。
在此,所谓的“抵接面”是指形成在移动透镜体或所述固定体中任一方上的面,其数量、大小、形状任意。另外,该“抵接面”可以一体形成在移动透镜体或固定体上,也可后安装到移动透镜体或固定体上。
(2)在(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移动透镜体或所述固定体中任一方上的抵接面由三个部位构成。
采用本发明,由于上述抵接面由三个部位构成,故可有效地防止上述晃动和冲撞声。更加具体地说,在抵接面为两个部位时,则在与经由这两个部位的直线的正交的方向上可能产生摇晃,另一方面,在抵接面为四个部位时,则在经由这四个部位中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部位的方向上可能产生摇晃。在抵接面为五个部位以上时,则因数量多而费事。由此,通过形成三个部位的抵接面,可有效地防止晃动和冲撞声。
(3)在(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包含所述抵接面在内的与所述移动透镜体或所述固定体中任一方相对的面中,所述抵接面的面积比例比非抵接面的面积比例小。
采用本发明,由于上述抵接面的面积比例比非抵接面的面积比例小,故即使在与移动透镜体或固定体中任一方相对的面上堆积有尘埃、灰尘等,这些尘埃、灰尘等堆积在抵接面上的概率也较低,结果是,可更加可靠地防止上述晃动和冲撞声。尤其是在移动透镜体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时产生气流,从而尘埃、灰尘等很难残存在抵接面上,故可更加可靠地防止上述晃动和冲撞声。
(4)在(2)或(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接面附近,在所述移动透镜体或所述固定体中任一方上设置有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移动透镜体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采用本发明,由于在上述抵接面附近设置有用于引导移动透镜体在透镜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的导向部,故可防止移动透镜体和固定体倾斜地抵接,进而有助于防止晃动和冲撞声。另外,该导向部也不是形成在前端面和后端面的整个面上,而是形成在前端面和后端面中的一部分面(抵接面)附近。由此,可降低移动透镜体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由于将移动透镜体和固定体抵接的面限定为抵接面,故可更加可靠地防止晃动和冲撞声的产生。另外,可将保持移动透镜体的位置高精度地进行固定,进而可得到品质稳定的摄像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第一壳体分割体的俯视图。
图4是第二壳体分割体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透镜镜筒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机械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现有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元件符号说明)
10、10A透镜驱动装置                 11光轴
20移动透镜体                        21透镜镜筒
28透镜                              30驱动机构
31驱动磁体                          32第一驱动线圈
33第二驱动线圈                      34第一磁性体
35第二磁性体                        40壳体
41、81第一壳体分割体                42、82第二壳体分割体
42i导向部                           61、62、63、64、65抵接面
83、83′板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形态进行说明。在本实施形态中,对组装在带照相机手机上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组装在PDA(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数码照相机等其他电子设备上。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或图2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0主要包括:具有照相机的摄像用透镜28的移动透镜体20;使移动透镜体20沿透镜28的光轴11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30;收纳移动透镜体20及驱动机构30的壳体40(固定体的一部分);对透过透镜28的影像进行成像的摄像元件50;以及固定有摄像元件50的电路板51。在此,摄像元件50采用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移动透镜体20包括透镜28、以及将透镜28设在内部的圆筒形状的透镜镜筒21。透镜镜筒21是由聚碳酸酯材料等树脂制成的,在位于图1中上侧的底部22上形成有圆形的入射窗22a,用于将来自被摄体的反射光引入透镜28。在透镜镜筒21的外周,在图1中的上侧(底部22侧)形成有小直径部23,在图1中的下侧形成有直径比小直径部23大的大直径部24,在两者的交界处形成台阶部25。
配置在透镜镜筒21内部的透镜28由被摄体侧透镜28a、中间透镜28b、照相机机身侧透镜28c构成,这些透镜是从底部22侧开始依次配设的。位置固定构件26a以压住照相机机身侧透镜28c的形态固定在透镜镜筒21的入口上。被摄体侧透镜28a和中间透镜28b通过兼作光圈的隔板26b而将间隔保持为一定,中间透镜28b和照相机机身侧透镜28c通过隔板26c而将间隔保持为一定。在本实施形态中,透镜28和透镜镜筒21作为不同的构件分开形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两者也可作为同一构件一体地形成。透镜镜筒21也可由树脂以外的例如金属制成。
在透镜镜筒21的外周面上嵌合有作为第一磁性构件的驱动磁体31,并通过粘接剂加以固定。该驱动磁体31形成为环状,围住中央孔的部分被磁化为N极,整个外周部分被磁化为S极。当然,该磁化关系也可使N极和S极相反。
壳体40由第一壳体分割体41和第二壳体分割体42这两个分割体构成。在本实施形态中,壳体40由两个分割体构成,但也可由三个以上的分割体构成。对于壳体40的材质,一般由树脂制成,在本实施形态中采用聚碳酸酯材料,但也可由其他的例如金属制成。
第一壳体分割体41配设在图1中的下侧,第二壳体分割体42配设在图1中的上侧(底部22侧)。第一壳体分割体41包括:大致形成为筒状且向光轴11方向突出的外筒部41a、以及形成在该外筒部41a的内侧且收纳透镜镜筒21的圆筒状的内筒部41b。外筒部41a和内筒部41b通过连接部41c连接,利用外筒部41a、内筒部41b及连接部41c形成U形槽41d。在本实施形态中,U形槽41d形成为截面呈U字状,但当然也可为除此以外的形状。
在内筒部41b的下侧内周面上,在圆周方向大致等间隔的三个部位上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第一限制部41e。利用该第一限制部41e对移动透镜体20在光轴11方向上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在外筒部41a上形成有缺口41f,用于将向第一驱动线圈32供电的供电构件向外部引出(参照图2)。
在本实施形态中虽未作特别图示,但在透镜镜筒21和第一壳体分割体41上形成有转动阻止机构,用于在透镜镜筒21沿光轴11方向移动时,阻止透镜镜筒21转动。具体而言,在透镜镜筒21的外周面上形成凸部,在第一壳体分割体41的内周面上、且在与该凸部相对的位置上形成凹部。
与第一壳体分割体41相同,第二壳体分割体42形成为大致呈正方形的筒状。第二壳体分割体42具有:在图1中上侧(底部22侧)形成开口42g且向光轴11方向突出的外筒部42a、以及在外筒部42a的内侧收纳透镜镜筒21的圆筒状的内筒部42b。
外筒部42a和内筒部42b通过连接部42c连接,利用外筒部42a、内筒部42b及连接部42c以环状形成截面呈U字状的U形槽42d。
内筒部42b的内壁面形成有一边与透镜镜筒21的上端侧外壁面21c抵接一边滑动的导向部42i,在透镜镜筒21沿光轴11方向移动时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外筒部42a上形成有缺口42f,用于将向第二驱动线圈33供电的供电构件向外部引出(参照图2)。
在内筒部42b上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突出缘42h,该突出缘42h作为第二限制部发挥作用,用于在从图1所示的移动透镜体20的位置(通常摄像位置)到透镜镜筒21移动到上方时的位置(近距离摄像位置)之间,限制移动透镜体20在光轴11方向上的移动范围。
在分别形成在第一壳体分割体41及第二壳体分割体42上的U形槽41d及U形槽42d的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一磁性体34及第二磁性体35。在第一磁性体34及第二磁性体35的内侧分别固定有分别与内筒部41b及内筒部42b的内壁抵接、分别作为第二磁性构件的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即,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分别收纳在上述U形槽41d及U形槽42d内。
第一驱动线圈32和第二驱动线圈33在光轴11方向上隔着驱动磁体31地相对,在第一驱动线圈32的光轴11方向外侧配设有第一磁性体34,在第二驱动线圈33的光轴11方向外侧配设有第二磁性体35。即,移动透镜体20以驱动磁体31夹在第一驱动线圈32和第二驱动线圈33之间的形态收纳在壳体40(第一壳体分割体41及第二壳体分割体42)中。
第一驱动线圈32和第二驱动线圈33的相对面间距离比驱动磁体31的沿光轴11方向的厚度大,在驱动磁体31和第一驱动线圈32或第二驱动线圈33之间产生光轴11方向上的间隙。因此,驱动磁体31可在该间隙的范围内移动,与驱动磁体31一体的透镜镜筒21也可在光轴11方向上移动该间隙大小。
并且,向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中的一方或双方通电后,驱动磁体31在上述间隙的范围内沿光轴11方向移动,透镜镜筒21也随之在第二壳体分割体42的导向部42i上滑动,在光轴11方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作为第一磁性构件的驱动磁体31、作为第二磁性构件的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第一磁性体34及第二磁性体35构成驱动机构30。
从驱动磁体31出来的磁通经由第一驱动线圈32和第一磁性体34后最终返回驱动磁体31。同样地,来自驱动磁体31的磁通经由第二驱动线圈33和第二磁性体35后最终返回驱动磁体31。因此,在由驱动磁体31形成的磁场中,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位于其中,利用这些构件构成磁路。
如上所述,第一磁性体34及第二磁性体35分别配置在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的光轴11方向外侧,除通电时作为后轭发挥作用外,还具有利用与驱动磁体31的磁性吸引来保持透镜镜筒21的位置的功能。具体而言,在图1所示的移动透镜体20的位置(通常摄像位置),即使不向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通电,也可利用在驱动磁体31和第一磁性体34之间产生的磁引力来保持透镜镜筒21的位置。另一方面,在透镜镜筒21移动到上方时的位置(近距离摄像位置)也同样,即使不向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通电,也可利用在驱动磁体31和第二磁性体35之间产生的磁引力来保持透镜镜筒21的位置。
在图1中的第一壳体分割体41的沿光轴11方向的下侧配置有滤波器52、收纳摄像元件50及电路板51等的后端构件53、与该后端构件53相邻的摄像元件壳体54。滤波器52具有对应于摄像元件50的检测波长过滤掉规定波长的光的功能。摄像元件50由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构成,具有将其检测信号向电路板51发送的功能。与检测信号对应的图像信号通过电路板51向未图示的控制部(例如微型计算机等)发送。作为摄像元件50除CMOS以外也可采用CCD、VMIS等。另外,在摄像元件50等形成为矩形形状,与此同时,收纳摄像元件50等的摄像元件壳体57也形成为矩形形状时,通过将第一壳体分割体41及第二壳体分割体42形成为矩形形状,可容易地进行移动透镜体20和摄像元件50的对位。另外,第一壳体分割体41及第二壳体分割体42形成为大致棱柱状,在安装到带照相机手机上时,可简单地进行定位。
下面参照图3及图4对壳体40上形成的抵接面61进行详细说明。
(抵接面的构成)
图3是第一壳体分割体41的俯视图。
在图3中,在第一壳体分割体41上形成有三个第一限制部41e,在各第一限制部41e上形成有与透镜镜筒21的下端面21b(参照图1)抵接的抵接面61。该抵接面61形成为从第一限制部41e向光轴11方向突出(参照图2)。上述移动透镜体20的通常摄像位置是指三处形成在第一限制部41e上的抵接面61与透镜镜筒21的下端面21b抵接状态时的位置。
在此,与下端面21b抵接的抵接面61的形状不是顶点尖锐的锥状,而是由具有规定大小的平面形成的。若顶点尖锐(面积过小)的话,则在与透镜镜筒21的下端面21b冲撞时会产生磨损,导致在光轴11方向上的抵接位置发生变化。因此,抵接面61的面积大小要求能确保不会因与透镜镜筒21的下端面21b冲撞而磨损程度的强度。
在第一限制部41e上形成间隙S1,使得抵接面61以外的部分不与透镜镜筒21的下端面21b抵接(参照图1)。三处抵接面61的全部面积比除此之外的部分的面积(构成间隙S1的面的面积)小。即,在包括抵接面61在内的与下端面21b相对的面中,抵接面61的面积比例比非抵接面的面积比例小。若抵接面61的面积过大,则冲撞声加大,故也考虑到这点后设计抵接面61的面积比例,从而一定程度地降低冲撞声。
在透镜镜筒21的下端面21b与形成在第一限制部41e上的三处抵接面61处于抵接状态时的移动透镜体20的位置(通常摄像位置),第一驱动线圈32和驱动磁体31成为不会冲撞的状态。由此,可防止第一驱动线圈32和驱动磁体31受到损伤。
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确保抵接面61的强度,使第一限制部41e的长度在周向上比形成抵接面61的长度长,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只要是能确保强度的长度、形状,则也能以与抵接面61相同的长度、相同的形状形成第一限制部41e。
在本实施形态中,抵接面61是用平面形成的,但并不限定为平面,也可用曲面形成。另外,虽然三处抵接面61的面积和形状都相同,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4是第二壳体分割体42的俯视图。图4所示的第二壳体分割体42是从图1及图2中的下侧观察时的形态。
在图4中,在第二壳体分割体42的由圆环状突出缘构成的第二限制部42h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三处向光轴11方向突出的抵接面62。上述移动透镜体20的近距离摄像位置是指透镜镜筒21的上端面21a(参照图1)与形成在第二限制部42h上的三处抵接面62抵接状态时的位置。
三处抵接面62设计成与上述形成在第一壳体分割体41上的三处抵接面61相同,省略其详细说明。在第二限制部42h上形成间隙S2,使得抵接面62以外的部分不与透镜镜筒21的上端面21a抵接(参照图1)。三处抵接面62的全部面积比除此之外的部分的面积(构成间隙S2的面的面积)小。
在透镜镜筒21的上端面21a与形成在第二限制部42h上的三处抵接面62处于抵接状态时的移动透镜体20的位置(近距离摄像位置),第二驱动线圈33和驱动磁体31成为不会冲撞的状态。由此,可防止第二驱动线圈33和驱动磁体31受到损伤。
下面对参照图1~图4说明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透镜驱动装置的动作)
在移动透镜体20处于图1所示的通常摄像位置的状态下,对规定的切换开关(未图示)进行操作,在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中通入规定流向的电流,由于该电流和驱动磁体31产生的磁场,从而产生将驱动磁体31向前方推出方向的电磁力。并且,透镜镜筒21由于该电磁力而与驱动磁体31一起向前方(底部22侧)移动。
如上所述,透镜镜筒21的移动量处于驱动磁体31与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之间产生的间隙的范围内。另外,虽然弗来明左手法则表示在磁场中流过线电流时作用在该线电流流过的物体上的力的关系,但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均被固定,故作为上述法则的反作用,在驱动磁体31上作用有力。
移动透镜体20向前方移动,在透镜镜筒21与形成在第二壳体分割体42的第二限制部42h上的三处抵接面62冲撞时,移动透镜体的移动停止。即,由此向前方的移动受到阻止。此时,移动透镜体20处于近距离摄像位置的状态。
在移动透镜体20处于近距离摄像位置的状态下,即使不向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通电,也可利用驱动磁体31和第二磁性体35之间产生的磁引力来保持透镜28。这样,在近距离摄像位置,透镜镜筒21的上端面21a与三处抵接面62抵接,重复多少次都可高精度地进行固定。另外,在第二驱动线圈33和驱动磁体31之间产生些许的间隙。由此,可防止第二驱动线圈33和驱动磁体31发生冲撞而导致两者受到损伤。另外,在此对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双方同时通电,但例如也可仅对任意一方通电。
其次,为了将移动透镜体20从近距离摄像位置切换到通常摄像位置,只要将切换开关向通常摄像位置侧切换即可。由此,在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中流动的电流流向与上述电流相反,将驱动磁体31向后方(图1的下侧)拉回方向的电磁力发挥作用。结果是,移动透镜体20与驱动磁体31一起向后方移动。
移动到后方的透镜镜筒21的下端面21b与形成在第一壳体分割体41的第一限制部41e上的三处抵接面61冲撞,从而向后方的移动受到阻止。此时,移动透镜体20处于通常摄像位置的状态。
在移动透镜体20处于通常摄像位置的状态下,即使不向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通电,也可利用驱动磁体31和第一磁性体34之间产生的磁引力来保持透镜28。这样,在通常摄像位置,透镜镜筒21的下端面21b与三处抵接面61抵接,重复多少次都可高精度地进行固定。另外,在第一驱动线圈32和驱动磁体31之间产生些许的间隙。由此,可防止第一驱动线圈32和驱动磁体31发生冲撞而导致两者受到损伤。另外,在此对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双方同时通电,但例如也可仅对任意一方通电。
(本实施形态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包括:形成在第一壳体分割体41上的三处抵接面61、以及形成在第二壳体分割体42上的三处抵接面62,移动透镜体20通过抵接面61或抵接面62来限制向光轴11方向的移动范围。因此,只要能确保抵接面61及抵接面62的平面度即可防止晃动和冲撞声。另外,也可高精度地固定保持移动透镜体20的位置,进而可得到品质稳定的摄像图像。
形成在第一壳体分割体41上的三处抵接面61的全部面积的比例比三处抵接面61以外的面积的比例小。同样,形成在第二壳体分割体42上的三处抵接面62的全部面积的比例比三处抵接面62以外的面积的比例小。由此,即使尘埃、灰尘等堆积,也可降低堆积在抵接面61和抵接面62上的概率,进而可防止因尘埃、灰尘等的堆积而产生晃动。
另外,即使尘埃、灰尘等产生堆积,也由于三处抵接面61和抵接面62的抵接面积的比例小,从而可将由此引起的恶劣影响抑制得很小。另外,在使移动透镜体20移动时,堆积的尘埃、灰尘等会被移动产生的气流吹掉,从而很少残存在抵接面61或抵接面62上,结果是,可降低堆积在抵接面61和抵接面62上的概率。
在形成在第二壳体分割体42上的三处抵接面61附近设置有一边与透镜镜筒21的上端侧外壁面21c抵接一边滑动的导向部42i,在透镜镜筒21沿光轴11方向移动时起到引导的作用。由此,可进一步抑制晃动,进而可防止因晃动而产生冲撞声。
三处抵接面61或抵接面62的各抵接面由即使在移动透镜体20反复移动产生冲撞时也不会产生磨损的面积构成,故可抑制磨损粉末的产生。因此,可防止光轴11方向上的位置精度偏差,进而可得到品质稳定的摄像图像。
(变形例)
图5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透镜镜筒71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对于与图1所示的透镜镜筒21相同的构成标记同一符号。
如图5所示,在透镜镜筒71上大致等间隔地形成三处从上端面21a突出、且在近距离摄像位置进行抵接的抵接面63。与上述的抵接面61和抵接面62相同,这些抵接面63被设计成具有即使冲撞也不磨损程度的强度。另外,与抵接面63相同,在通常摄像位置进行抵接的抵接面64以从下端面21b突出的形态大致等间隔地形成三处。与上述的抵接面61和抵接面62相同,这些抵接面64被设计成具有即使冲撞也不磨损程度的强度。
另外,在透镜镜筒71上,在与三处抵接面63在周向上相同的位置上设置三处从外壁面21c突出的导向部72i。即,这些导向部72i在第二壳体分割体42的内筒部42b的内表面上滑动,在透镜镜筒71沿光轴方向移动时起到引导的作用。再者,导向部72i不是形成在整个周向上而仅形成在三个部位上,故透镜镜筒71在光轴11方向上移动时的滑动面积减小,可降低滑动引起的摩擦。
这样,在图1~图4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中,将三处抵接面61、62形成在壳体40侧,但如图5所示,也可形成在移动透镜体20侧。另外,可以将在通常摄像位置抵接的抵接面和在近距离摄像位置抵接的抵接面都设置在壳体40侧或移动透镜体20侧,也可将任意一方抵接面设置在壳体40侧,将另一方抵接面设置在移动透镜体20侧。
在图1~图5中,将本发明应用在使用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和驱动磁体31来驱动移动透镜体20的类型的透镜驱动装置上,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将本发明应用在使用步进电机等来驱动移动透镜体20的类型的透镜驱动装置上。
图6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A的机械结构的剖视图。更加具体地说,图6(a)是沿透镜的光轴11方向剖切透镜驱动装置10A时的剖视图,图6(b)是对图6(a)的剖视图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A用点划线A-A′进行剖切时的俯视剖视图。在图6(a)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将上方作为靠近被摄体的前侧,将下方作为靠近照相机机身的后侧。
在图6中,透镜驱动装置10A主要由相当于固定体的一部分的第二壳体分割体82和相当于移动透镜体的一部分的透镜镜筒21构成。在透镜镜筒21的内部安装有光轴11位于其中心的大致呈圆筒形状的镜筒(图6中未作图示。参照图1),在该镜筒的内部组合有多个透镜(例如图1所示的被摄体侧透镜28a、中间透镜28b、照相机机身侧透镜28c等)。
第二壳体分割体82和第一壳体分割体81是可嵌合的结构,利用两者固定圆筒状的磁轭86。并且,在该磁轭86的内周面上固接有环状的驱动磁体31。
在透镜镜筒21的外周、且在驱动磁体31的前侧配置有与该驱动磁体31相对的第二驱动线圈33,以相对于该第二驱动线圈33在光轴11方向上隔着驱动磁体31的形态配置第一驱动线圈32。固接在透镜镜筒21上的第二驱动线圈33及第一驱动线圈32相对磁轭86可在光轴11方向上相对移动。
从驱动磁体31的N极出来的磁通例如经由透镜镜筒21、第一驱动线圈32(或第二驱动线圈33)和磁轭86后再次返回驱动磁体31。因此,由第一驱动线圈32、第二驱动线圈33、磁轭86和透镜镜筒21这些构件形成磁路。此时,透镜镜筒21的材料最好使用磁性材料。
在第二壳体分割体82的前侧中央设置有用于将来自被摄体的反射光引入透镜28的圆形入射窗22a。
在透镜驱动装置10A上设置有限制透镜镜筒21的移动的板簧83及板簧83′。其中对于板簧83′使用图6(b)进行详细说明。在图6(b)中,安装在第一壳体分割体81上的板簧83′与形成在第一壳体分割体81上的旋转防止槽89卡合。由此,可防止板簧83′旋转。
板簧83′是有电流流过的金属制弹簧,在最内侧的圆周部分83′a上承载透镜镜筒21的下端面。另一方面,在第一壳体分割体81上形成有与板簧83′的后侧(一部分)抵接的三处抵接面65。在图6(b)中,将在板簧83′的圆周部分83′a的图中里侧存在抵接面65的位置涂黑。
由于该抵接面65与板簧83′抵接,故从实质上限制透镜镜筒21的移动范围,在透镜镜筒21位于通常摄像位置时,板簧83′的圆周部分83′a与三处抵接面65抵接。
与第一壳体分割体81相同,第二壳体分割体82也形成有抵接面(未图示),在近距离摄像位置,板簧83与三处抵接面(未图示)抵接。因此,移动透镜体20的位置精度的反复性好。
另外,在圆周部分83′a上形成有三处用于向第一驱动线圈32通电的端子83′b(参照图6(b)),可通过端子83′b向第二驱动线圈33供给电流,可通过该端子向第一驱动线圈32供给电流。由此,可使板簧83及板簧83′作为第一驱动线圈32及第二驱动线圈33的通电用配线发挥作用。
下面对透镜驱动装置10A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图7是图6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A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7中,首先将板簧83′安装在第一壳体分割体81上,使其与形成在第一壳体分割体81上的旋转防止槽89卡合。其次,将驱动磁体31及磁轭86分割为两个,以驱动磁体31夹在固接在透镜镜筒21外周的第一驱动线圈32和第二驱动线圈33之间的形态,再次使驱动磁体31及磁轭86一体化(固接)。并且,透镜镜筒21将装入内部的磁轭86固定在第一壳体分割体81上。此时,透镜镜筒21的后端面承载在板簧83′的最内侧圆周部分83′a上。最后,以最内侧圆周部分抵接在透镜镜筒21前端面上的形态承载板簧83,然后使第二壳体分割体82与第一壳体分割体81卡合。结果是,在透镜镜筒21位于通常摄像位置时,板簧83′由透镜镜筒21的下端面和抵接面65夹持,在透镜镜筒21位于近距离摄像位置时,板簧83由透镜镜筒21的前端面和抵接面夹持。这样,可组装图6(a)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A。在组装后,在透镜镜筒21上利用螺纹结合透镜28。另外,也可将板簧83′的与抵接面65抵接的部分切口。此时,抵接面与透镜镜筒21的下端面抵接。
这样,通过在相当于固定体一部分的第一壳体分割体81及第二壳体分割体82上设置三处抵接面,从而可抑制因透镜镜筒21在光轴11方向上移动时的晃动而引起的冲撞声,也可提高位置精度的反复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有利于防止因移动透镜体移动时的晃动而产生冲撞声,可降低停止在期望位置时的位置精度偏差。

Claims (4)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透镜的移动透镜体、
使所述移动透镜体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支撑所述移动透镜体并使其可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的固定体、以及
形成在所述移动透镜体或所述固定体中任一方上的抵接面,
所述移动透镜体与所述抵接面抵接,从而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移动透镜体或所述固定体中任一方上的抵接面由三个部位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包含所述抵接面在内的与所述移动透镜体或所述固定体中任一方相对的面中,所述抵接面的面积比例比非抵接面的面积比例小。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抵接面附近,在所述移动透镜体或所述固定体中任一方上设置有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移动透镜体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
CN 200610091356 2005-06-17 2006-06-15 透镜驱动装置 Pending CN18809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77079 2005-06-17
JP2005177079 2005-06-17
JP2006141094 2006-05-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0993A true CN1880993A (zh) 2006-12-20

Family

ID=3751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91356 Pending CN1880993A (zh) 2005-06-17 2006-06-15 透镜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8099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375A (zh) * 2012-09-29 2013-03-27 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微型驱动马达的壳体
CN103018869A (zh) * 2011-09-20 2013-04-0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装置
CN108989629A (zh) * 2017-06-02 2018-12-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8869A (zh) * 2011-09-20 2013-04-0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装置
CN103018869B (zh) * 2011-09-20 2016-01-2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装置
CN103001375A (zh) * 2012-09-29 2013-03-27 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微型驱动马达的壳体
CN108989629A (zh) * 2017-06-02 2018-12-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38234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带有摄象机的携带机器
CN1890591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7602439B2 (en) Lens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7450834B2 (en) Lens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7400463B1 (en) Miniature lens focusing mechanism
CN1637574A (zh) 摄像装置
CN1910491A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1051108A (zh) 透镜镜筒和成像装置
JP2007025640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20070127325A1 (en) Lens driving unit
CN101595429B (zh) 致动步进式透镜摄像头模块
JP2008129597A (ja) 焦点調節構造
JP4719107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818924A (zh) 光学信息读出设备
CN1880993A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492972A (zh) 开关装置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702488A (zh) 透镜镜筒和包括透镜镜筒的图像拾取器
TWI528704B (zh) 致動器及具有該致動器之相機模組
US7680407B2 (en) Auto-focusing camera
EP1970741A1 (en) Miniature lens focusing mechanism
JP2006047342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5121859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機器
CN1123419A (zh) 投影装置和投影装置的焦点调节方法
JP4573668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95295C (zh) 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