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8143A - 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及组播网络 - Google Patents

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及组播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8143A
CN1878143A CNA2006100993518A CN200610099351A CN1878143A CN 1878143 A CN1878143 A CN 1878143A CN A2006100993518 A CNA2006100993518 A CN A2006100993518A CN 200610099351 A CN200610099351 A CN 200610099351A CN 1878143 A CN1878143 A CN 1878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cast
group address
multicast source
source
data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93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0425C (zh
Inventor
赵钢
王杨
周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wei 3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wei 3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wei 3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993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0425C/zh
Publication of CN1878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8143A/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02180 priority patent/WO2008011806A1/zh
Priority to US12/335,880 priority patent/US2009019058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04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042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9Address allocation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or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6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comprising mechanisms for improved reliability, e.g. status reports
    • H04L12/1877Measures taken prior to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包括:(1)设置包括若干组地址的组地址池;(2)当一组播源被要求发送组播流且该组播源未分配组地址时,控制服务器将组地址池中一组地址分配至该组播源,触发该组播源发送组播流,且将该组地址告知要求发送组播流的客户端;(3)客户端利用该组地址,通过转发设备建立与所述组播源的连接,以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并且,当控制服务器检测到组播源当前未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时,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本方法不仅能节约组地址资源,而且能节约网络带宽和转发设备的组播转发表项。

Description

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及组播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领域,尤其涉及部署PIM SM协议的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及对应的组播网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Internet(因特网)的迅速普及和爆炸性发展,在Internet上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其中不少是高带宽的多媒体应用,譬如网络视频会议、网络音频/视频广播、股市行情发布、多媒体远程教育、大规模协同计算等,这就带来了带宽的急剧消耗和网络拥挤问题。为了缓解网络瓶颈,人们提出各种方案,比较而言,基于IP路由协议的组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即使用户数量成倍增长,主干带宽也不会随之增加。
IP路由协议是在IP(互联网络协议)网络第三层上实现组播报文转发的路由控制协议。IP组播路由协议的功能是为组播报文的转发提供路由信息。最常用的IP路由协议包括DVMRP(距离向量组播路由协议)、PIM-SM(协议无关组播路由协议之稀疏模式)和PIM-DM(协议无关组播路由协议之密集模式)。现在最流行也最成熟的组播路由协议是PIM-SM协议。
请参阅图1,其为一种部署PIM-SM协议的组播网络原理结构示意图。它包括控制服务器11、转发设备12、组播源13和要求接收组播流的客户端14。客户端14可位于该组播网络内,也可以不位于该组播网络内。控制服务器11上设置每一组播源对应的组地址。
现有的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某一客户端14希望加入某一组时,先从控制服务器11获得预加入组的组播源的组地址,然后发送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Protocol,因特网组管理协议)成员关系报告消息,所述消息中包含预先得到的组地址;
(2)连接该客户端的转发设备12(所述转发设备包括路由器和交换机)接收该IGMP成员关系报告消息后,向PIM-SM协议域中的其它转发设备发送PIM加入消息,以要求接收该组的组播流;
(3)从连接组播源的转发设备到连接发起加入请求客户端的转发设备之间的所有转发设备12上生成组播转发表项;
(4)当连接组播源的转发设备收到组播流后,根据组播转发表项沿着这些转发设备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如果客户端不想再接收该组播组的组播流,则发送IGMP离开消息;连接客户端的转发设备会向PIM-SM协议域其它转发设备发送PIM剪枝消息,于是从连接组播源的转发设备到连接发起加入请求主机的转发设备之间的所有转发设备上的路由转发表项都会被老化掉。
但是,对于某一组播源,不管当前是否有客户端接收组播流,每一组播源会分配一组地址,这对组地址是一种浪费。特别是,当组播网络内组播组地址稀缺时,这种浪费将大大增加管理成本。比如,该组播网络内又增加一组播源且组播源总数超过原来分配给该组播网络的组地址数时,则需要重新更改配置,从而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
在申请号为200410091190.9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组地址分配的方法,它包括10)组播地址静态预分配:将路径空间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并为该网络单元分配组播地址;20)若网络单元中的对象数超过网格单元对象数的上限,则对该网格单元进一步划分,并为新形成的网格单元分配组播地址,所述对象指仿真体;30)若网格单元中的对象数低于网格单元对象数的下限,则删除该网络单元,回收分配给其的组播地址。上述组播地址分配方法能够随着某处对象数的多少来随时调整组播地址的分配,实现分配组播地址的动态分配。但是,上述组地址分配的方法对于部署PIM-SM协议的组播网络而言,比较复杂,实现难度大。
平安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部署PIM SM协议的组播网络。平安系统除了包括控制服务器11和转发设备12之外,还包括若干作为组播源的摄像头和若干作为接收组播流信息的客户端(如电视墙)。每个摄像头是个组播源,分配一个组播组地址。同时每个摄像头也是个单播源,用于将数据存储于存储设备中。控制服务器11内保存每一摄像头对应的组播组地址和单播地址。
上述应用于平安系统的部署方法中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每个摄像头分配一组地址,而不管当前是否有客户端接收组播数据,这对组地址是一种浪费。特别是,当组播网络内组播组地址稀缺时,这种浪费增加了管理成本。特别是,如果新添加摄像头而导致摄像头总数超过了原来分配给该组播网络的组地址数量时,则需要重新更改配置,增加管理成本。
第二:每个摄像头同时在发送单播流和组播流,考虑到视频需要存储,发送单播流是必须的,但是,发送组播流未必是必须的,只有有客户端点播时才需要发送组播流,由此造成带宽的浪费。另外,无用的组播流也消耗了转发设备的组播表项资源。目前,普通的转发设备能够支持的最大组播转发表项为1000个,组播表项资源对于目前的转发设备而言,是比较珍贵的。无用的组播流同时也消耗了转发设备的组播表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播网络的部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管当前是否有客户端接收组播流,每一组播源会分配一组地址来发送组播流,由此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播网络部署方法,所述组播网络包括控制服务器、若干组播源和转发设备,它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包括若干组地址的组地址池;
(2)当一组播源被要求发送组播流且该组播源未分配组地址时,控制服务器将组地址池中一组地址分配至该组播源,触发该组播源发送组播流,且将该组地址告知要求发送组播流的客户端;
(3)客户端利用该组地址,通过转发设备建立与所述组播源的连接,以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
本发明还包括:(4)控制服务器检测到组播源当前未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时,则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
最优地,步骤(1)中组地址池中的组地址个数大于等于所述组播网络内同时被要求发送组播流的组播源的最大个数。
步骤(2)还包括:当组播源被申请加入时,控制服务器将所述组播源的接收者个数加1;步骤(4)还包括:当客户端离开组播组时,控制服务器将该组播组的组播源的接收者个数减1,通过检测当前接收者个数是否为0来判断组播源当前是否有接收者。
步骤(4)还包括:控制服务器检测到组播源当前未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后,进一步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所述组播源是否被要求发送组播流,若否,才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
控制服务器上设置组地址维护表,组地址维护表保存当前已分配组地址的组播源对应的组地址及接收者个数,控制服务器通过访问组地址维护表确定被申请加入的组播源是否已分配组地址以及确定被要求离开的组播源是否还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
一种部署PIM-SM协议的组播网络,包括转发设备和组播源,还包括控制服务器,所述控制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组地址池和已分配组地址的组播源对应的组地址;
控制器:包括加入组处理单元,用于一组播源被申请加入且该组播源未分配组地址时,将组地址池中一组地址分配至该组播源,触发该组播源发送组播流,且将该组地址告知提出申请加入的客户端。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客户端离开组处理单元,用于在客户端离开组播组时,检测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源当前是否还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若否,则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定时器和客户端离开组处理单元,用于在客户端离开组播组时,检测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源当前是否还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若否,进一步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所述组播源是否被要求发送组播流,若否,才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预先设置一包括若干组地址的组地址池,所有的组播源只有被要求发送组播流且未分配组地址时,才从组地址池中分配一组地址至该组播源,即组播源动态地获得组地址,能够节约组地址资源。并且,只有被要求发送组播流的组播源才发送组播流,从而减少了网络中无用的组播流,进而节约网络带宽。同时,也节省了转发设备的组播转发表项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部署PIM-SM协议的组播网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组播网络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平安工程中一平安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预先设置一包括若干组地址的组地址池,所有的组播源只有被要求发送组播流且未分配组地址时,才从组地址池中分配一组地址至该组播源,即组播源动态地获得组地址,能够节约组地址资源。并且,只有被要求发送组播流的组播源才发送组播流,从而减少了网络中无用的组播流,进而节约网络带宽。同时,也节省了转发设备的组播转发表项。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的一种组播网络部署方法的流程图。组播网络包括控制服务器、若干组播源和转发设备,它包括以下步骤:
S110:设置包括若干组地址的组地址池;
S120:当一组播源被要求发送组播流且该组播源未分配组地址时,控制服务器将组地址池中一组地址分配至该组播源,触发该组播源发送组播流,且将该组地址告知要求发送组播流的客户端;
S130:客户端利用该组地址,通过转发设备建立与所述组播源的连接,以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每一步骤。
一、步骤S110
本发明适用组播网络的所有组播源不被同时要求发送组播流的情况。即组播网络内组播源的个数为N1,组播网络内同时被要求发送组播流的组播源的最大个数N2,组地址池中组地址的个数为N3,N3≤N2<N1。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节约组地址资源。
通常,组地址池中的组地址个数应大于等于所述组播网络内同时被要求发送组播流的组播源的最大个数。
组地址池中的组地址个数可以是基于统计数据设置。比如,预先在设定时间内采样组播网络内同时被要求发送组播流的组播源个数,然后从采样的采样点中找出最大值,最后依据该最大值确定组地址池的组地址个数:将组地址池的组地址个数直接设定为该最大值,或将组地址池的组地址个数设定为该最大值乘上一大于1的系数,或将组地址池的组地址个数设定为最大值加以某一大于1的常数。再比如,预先在设定时间内采样组播网络内同时被要求发送组播流的组播源个数,然后再将该些采样的采样点求平均值,最后依据该平均值确定组地址池的组地址个数:将该组地址池的组地址个数设定为平均值乘上一系数,并且设定好的组地址个数大于等于该采样点中最大值。
组地址池中的组地址个数可以是基于工作情况设定。还是以平安系统为例,平安系统中组地址池的个数可以设定为电视墙中电视的个数。若电视墙的电视个数为64,即说明能同时播放摄像头的最大个数为64,即可将组地址池的个数设定为64。
上述公开的组地址池中的组地址个数的设定仅为举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设定方法。
组地址池中的组地址是动态的,当组播源被要求发送组播流且该组播源未分配组地址时,从组地址池中分配一组地址至该组播源。当组播源当前未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时,将回收该组地址至该组地址池。
二、步骤S120
客户端预接收某一组的组播流时,先访问控制服务器,要求获得该组播源的组地址。客户端可以为该组播网络的主机,也可以不是组播网络的主机。控制服务器获知某一组被申请加入时,查找该组的组播源,判断该组播源是否已分配组地址,若是,从步骤S110的组地址池中分配一组地址至该组播源,并触发该组播源发送组播流,同时将该组地址告知提出要求发送组播流请求的客户端,若否,则将该组地址告知该客户端。
事实上,控制服务器触发该组播源发送组播流,只需将分配给该组播源的组地址告知组播源。组播源接收到该组地址后,开始利用该组地址发送组播流。同时,控制服务器上还保存该组播源与组地址的对应关系。为了后续检测该组播源当前是否有客户端接收组播流数据,控制服务器还可以给已分配组地址的组播源设置一参数----接收者个数,用于统计该组播源当前接收者的个数。每当有一客户端提出接收该组播源的组播流时,控制服务器即将该组播源的接收者个数加1。这样,控制服务器只需检测组播源的接收者个数即可判断该组播源当前是否还有客户端在接收组播流数据。当然,控制服务器检测组播源当前是否有客户端在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可以采用其它方法,比如:控制服务器定周期检测和组播源连接的转发设备上是否有关该组播源的组播转发表项,若有,则说明有客户端在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若没有,则说明未有客户端在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
三、步骤S130
客户端利用该组地址发送IGMP成员关系报告消息,所述IGMP成员关系报告消息中包括预接收组播流数据的组播源的组地址。连接该客户端的转发设备接收该IGMP成员关系报告消息后,向PIM-SM协议域中的其它转发设备发送PIM加入消息,直至转发至和该组播源直接相连的转发设备。并且,从连接组播源的转发设备到连接发起加入请求客户端的转发设备之间的所有转发设备上生成组播转发表项。当连接组播源的转发设备收到组播流后,根据组播转发表项沿着这些转发设备发送至客户端。上述过程由于是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再赘述。
如果客户端不想再接收该组播组的组播流时,则发送IGMP离开消息。连接客户端的转发设备会向PIM-SM协议域其它转发设备发送PIM剪枝消息,于是从连接组播源的转发设备到连接发起加入请求主机的转发设备之间的所有转发设备上的路由转发表项都会被老化掉。
客户端要离开某一组时,通常会通知控制服务器。当控制服务器获知客户端离开时,检测对应组播组当前是否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若未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则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
若步骤S120中,控制服务器上设置有各个已分配组地址的组播源的接收者个数,控制器可以通过检测当前接收者个数是否为0来判断组播源当前是否有客户端。考虑到某一组播源被反复要求发送组播流,本发明还可以在检测到组播源当前未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时,等待预先设定的时间,若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该组播源未有客户端要求发送组播流,才将该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组地址池中,并通知该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通过上述方法,能够避免某一组播源在短时间内频繁被分配组地址和回收组地址,提高控制服务器的控制效率。
本发明在控制服务器上设置组地址维护表,组地址维护表保存当前已分配组地址的组播源对应的组地址及接收者个数,当有组播源被申请加入时,控制服务器查找该组地址维护表,判断该组地址维护表中是否有该组播源,若有,说明该组播源已分配了组地址,需要更新该组播源对应的接收者个数,若没有,说明该组播源未分配组地址,需要分配组地址至该组播源,再将该组播源及分配给它的组地址进行保存,随后将对应的接收者个数设定为1。当组播源有客户要求离开时,通过查找组地址维护表,将该组播源对应的接收者个数减1,再判断该组播源的接收者是否为0来判断该组播源是否还有客户端在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若组播源未有客户端在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后,控制服务器回收了该组地址,则在组地址维护表中删除组播源及对应的组地址。
本发明能够使得多个组播源共用组地址池的组地址,并且控制组播流按需发送,不仅节约了组地址资源,而且避免网络带宽的浪费,同时也节约了转发设备的组播转发表项资源。
为了能够实现上述效果,本发明主要是对现有的控制服务器进行软件升级即可。也就是说,本发明为此提供了一种部署PIM-SM协议的组播网络,包括转发设备、组播源和控制服务器,所述控制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组地址池及已分配了组地址的组播源对应的组地址;
控制器:包括加入组处理单元,用于一组播源被要求发送组播流且该组播源未分配组地址时,将组地址池中一组地址分配至该组播源,触发该组播源发送组播流,且将该组地址告知提出申请加入的客户端。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客户端离开组处理单元,用于在客户端离开组播组时,检测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源当前是否还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若否,则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
所述控制器还可以包括定时器和客户端离开组处理单元,用于在客户端离开组播组时,检测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源当前是否还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若否,进一步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所述组播源是否被要求发送组播流,若否,才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
当控制服务器通过查询组播源的接收者个数来判定该组播源是否有客户端接收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时,加入组处理单元接收到接收者发送的要求加入组的请求后,判断该组的组播源是否已分配了组地址,如果未分配,则需要完成下述操作:先从存储单元的组地址池中获得一组地址,再将该组地址从存储单元中删除以及将该组地址与组播源的对应关系保存在存储单元中,以及将该组地址告知对应的组播源和客户端,另外,还需要为该组播源设置一参数---接收者个数(初始值为0),并将接收者个数值加1。如果分配了组地址,则需要完成下述操作:将所述组的组播源的组地址告知客户端,并且,还需要将该组播源对应的接收者个数值加1。
客户端离开组处理单元接收到某一客户端离开某一组后,将该组的组播源的接收者个数值减1,并判断接收者个数值是否为0,若是,则将该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停止发送组播流。
以下以平安系统为应用例来说明本发明。
这两年,平安工程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投入巨资在各个城市建设这个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安全保障工程。它要求每个城市在各个事业单位、交通要道等关键点设立监控系统,并使用海量存储系统存储录制的视频数据。目前一个典型城市的平安工程方案配置是:市局下辖20个分局,每个分局下辖25个派出所,每个派出所设置1K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是个组播源,分配一个组播组地址,供监视者点播用;每个摄像头同时也是个单播源,用于将数据存储到存储设备。并且,市局、各个分局、各个派出所之间都可以查看任何一个摄像头所监视的画面。可见,整个系统所承载的组播组数量是非常大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派出所的所有摄像头不会同时被全部点播,所以只有那些需要被点播的摄像头才需要有组地址,并发送组播流。
请参阅图3,其为平安工程中的一平安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市局下辖若干分局,分局下辖若干派出所,每个派出所自己设立一个RP(Rendezvous Point,PIM-SM协议中的汇合点),为自己所属的摄像头的组播组提供RP服务。由于每个派出所要求布置1K个摄像头,这个RP则至少会有1K个(S,G)表项。每个客户端点播摄像头画面都会导致在RP到连接客户端的路由器之间的所有路由器上生成(*,G)转发表项。该平安系统设置一控制服务器,是整个平安系统控制的中心,记录每个摄像头的单播IP地址和组播IP地址。每一摄像头带有编码控制器,具有视频编码和与控制服务器交互消息的能力。
当点播者登录控制服务器点播某个摄像头时,控制服务器查看该摄像头是否已经分配了组地址,如果未分配组地址则查看组地址池是否为空,如果组地址池为空则返回出错,如果组地址池不为空则分配一个组地址给该摄像头;如果已经分配了组地址则继续使用该组地址。不管摄像头是否已分配了组地址,控制服务器都将该摄像头的接收者个数加1,并将该组地址信息告诉点播者。
组播源利用新获得的组地址开始发送组播流。点播者获得组地址信息则发送IGMP成员关系报告加入该组播组。
请参阅表1,其为平安系统的一组地址维护表。当点播者希望点播摄像头2的画面,控制服务器通过查找表1发现未为该摄像头分配组地址,则从组地址池中取一个组地址分配给该摄像头,同时将这个组地址告诉点播者,并将表1中该摄像头的接收者个数加1。于是摄像头2开始用该组地址发送组播流,点播者发送IGMP成员关系报告,开始观看该摄像头的画面。
                  表1:组地址维护表
  摄像头   单播地址   组播地址   接收者个数
  摄像头1   10.1.1.1   224.1.1.1   2
  摄像头2   10.1.1.2   NA   0
  摄像头3   10.1.1.3   NA   0
当点播者关闭该摄像头,将发送IGMP离开消息。控制服务器则将该摄像头的接收者个数减1。控制服务器查看该接收者个数是否变成了0:如果没有变成0则说明还是有点播者在点播该摄像头,不回收组地址;如果变成了0则说明没有点播者在点播该摄像头,则延迟预先设定的时间(比如1分钟),如果1分钟内无人再点播该摄像头则收回对应的组播组地址,同时发送消息告诉摄影头停止发送组播流。
延迟1分钟的目的在于防止点播者反复点播同一个摄像头,导致服务器和摄像头之间的消息频繁发送。如果1分钟内有点播者点播该摄像头则流程同上,否则回收组地址。
通过上述组播控制,平安系统能够节约大量的组地址资源,并且,无用组播流也大大减少,从而节约了网络带宽,同时也节约了转发设备中的组播转发表项资源。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组播网络部署方法,所述组播网络包括控制服务器、若干组播源和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包括若干组地址的组地址池;
(2)当一组播源被要求发送组播流且该组播源未分配组地址时,控制服务器将组地址池中一组地址分配至该组播源,触发该组播源发送组播流,且将该组地址告知要求发送组播流的客户端;
(3)客户端利用该组地址,通过转发设备建立与所述组播源的连接,以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控制服务器检测到组播源当前未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时,则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组地址池中的组地址个数大于等于所述组播网络内同时被要求发送组播流的组播源的最大个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还包括:当组播源被申请加入时,控制服务器将所述组播源的接收者个数加1;
步骤(4)还包括:当客户端离开组播组时,控制服务器将该组播组的组播源的接收者个数减1,通过检测当前接收者个数是否为0来判断组播源当前是否有接收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服务器上设置组地址维护表,组地址维护表保存当前已分配组地址的组播源对应的组地址及接收者个数,控制服务器通过访问组地址维护表确定被申请加入的组播源是否已分配组地址以及确定被要求离开的组播源是否还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还包括:
控制服务器检测到组播源当前未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后,进一步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所述组播源是否被要求发送组播流,若否,才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
7、一种部署PIM-SM协议的组播网络,包括转发设备和组播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服务器,所述控制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组地址池和已分配组地址的组播源对应的组地址;
控制器:包括加入组处理单元,用于一组播源被申请加入且该组播源未分配组地址时,将组地址池中一组地址分配至该组播源,触发该组播源发送组播流,且将该组地址告知提出申请加入的客户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署PIM-SM协议的组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客户端离开组处理单元,用于在客户端离开组播组时,检测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源当前是否还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若否,则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部署PIM-SM协议的组播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定时器和客户端离开组处理单元,用于在客户端离开组播组时,检测所述组播组的组播源当前是否还有客户端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组播流,若否,进一步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所述组播源是否被要求发送组播流,若否,才将所述组播源的组地址回收到所述组地址池,并通知所述组播源停止发送组播流。
CNB2006100993518A 2006-07-17 2006-07-17 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及组播网络 Active CN10049042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993518A CN100490425C (zh) 2006-07-17 2006-07-17 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及组播网络
PCT/CN2007/002180 WO2008011806A1 (fr) 2006-07-17 2007-07-17 Procédé de déploiement de réseau multidiffusion, réseau multidiffusion et serveur de commande
US12/335,880 US20090190587A1 (en) 2006-07-17 2008-12-16 Method for deploying multicast network, multicast network and control serv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993518A CN100490425C (zh) 2006-07-17 2006-07-17 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及组播网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8143A true CN1878143A (zh) 2006-12-13
CN100490425C CN100490425C (zh) 2009-05-20

Family

ID=37510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93518A Active CN100490425C (zh) 2006-07-17 2006-07-17 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及组播网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90587A1 (zh)
CN (1) CN100490425C (zh)
WO (1) WO200801180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419B (zh) * 2008-03-1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组播的处理方法
CN110289974A (zh) * 2019-05-23 2019-09-27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327534A (zh) * 2018-12-13 2020-06-2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单播转组播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217918A (zh) * 2020-10-23 2021-01-12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DN网络中IPv6地址冲突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00571B2 (en) * 2011-01-13 2016-03-2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multicast traffic
US9240942B2 (en) * 2011-02-28 2016-01-19 Cisco Technology, Inc. Bandwidth utilization for equal cost multiple paths
JP5935418B2 (ja) 2012-03-15 2016-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ストアドレスの管理のため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中継装置、中継装置のため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5949444B2 (ja) * 2012-10-25 2016-07-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US10349225B2 (en) * 2013-08-27 2019-07-0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Private multicast networks
US10218524B2 (en) 2013-09-17 2019-02-26 Cisco Technology, Inc.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for layer 2 networking
WO2015042156A1 (en) * 2013-09-17 2015-03-26 Cisco Technology, Inc.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US9806897B2 (en) 2013-09-17 2017-10-31 Cisco Technology, Inc.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forwarding optimization
US10461946B2 (en) 2013-09-17 2019-10-29 Cisco Technology, Inc. Overlay signaling for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TWI531244B (zh) * 2014-03-31 2016-04-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視訊會議資料處理方法及系統
US20150381377A1 (en) * 2014-06-26 2015-12-31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ddresses and connectivity arrangements for transporting multicast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949236B2 (en) * 2014-12-12 201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ffic advertisement in neighbor aware network (NAN) data path
US10820314B2 (en) 2014-12-12 2020-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ffic advertisement in neighbor aware network (NAN) data path
US10827484B2 (en) 2014-12-12 2020-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ffic advertisement in neighbor aware network (NAN) data path
US9848317B2 (en) 2015-11-25 2017-12-19 Viasat, Inc. Multicast handove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10630743B2 (en) 2016-09-23 2020-04-21 Cisco Technology, Inc. Unicast media replication fabric using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US10637675B2 (en) 2016-11-09 2020-04-28 Cisco Technology, Inc. Area-specific broadcasting using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US10164794B2 (en) 2017-04-28 2018-12-25 Cisco Technology, Inc. Bridging of non-capable subnetworks in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CN110730254B (zh) * 2019-10-14 2022-06-2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分配的方法、装置、中继设备及介质
CN112202915A (zh) * 2020-10-13 2021-01-08 北京巨目智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影音播放系统
US11637808B2 (en) * 2021-04-22 2023-04-25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Generation and use of micro-pools to assign an IP address to a requesting computing device
CN114513701B (zh) * 2022-01-06 2023-11-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8771A (en) * 1992-11-25 2000-01-25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Dynamic assignment of multicast network addresses
US5920701A (en) * 1995-01-19 1999-07-06 Starburst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Scheduling data transmission
JP3288199B2 (ja) * 1995-06-30 2002-06-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ビデオデータ配信装置
US7301952B2 (en) * 2000-04-06 2007-11-27 The Distribution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Terminal-to-terminal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ontrol method using IP transfer network
US7177312B2 (en) * 2001-07-25 2007-02-13 Vectormax Corporation Server arbitrated reliable multicast system and a process for accessing the same
US20030233540A1 (en) * 2002-06-13 2003-12-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d delivery of content stream across multiple channels
US20060154603A1 (en) * 2002-09-07 2006-07-13 Joachim Sachs Method and devices for 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link control in mobile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50111474A1 (en) * 2002-10-31 2005-05-26 Fujitsu Limited IP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090970A1 (en) * 2002-11-11 2004-05-13 Sanchez Cheryl A. Distribution of data flows to local loop subscribers by an access multiplexer
CN1585361A (zh) * 2004-05-28 2005-02-23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实现多ip-dslam之间地址池共享的方法
US20060007930A1 (en) * 2004-07-09 2006-01-12 Dorenbosch Jheroen P Downlink multicast method in wireless internet protocol system
US7835276B2 (en) * 2004-12-30 2010-11-16 Cisco Technology, Inc. Admiss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multicast receivers
JP2009506627A (ja) * 2005-08-26 2009-02-12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ダイナミック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を使用したオンデマンド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419B (zh) * 2008-03-1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组播的处理方法
CN111327534A (zh) * 2018-12-13 2020-06-23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单播转组播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327534B (zh) * 2018-12-13 2022-06-1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单播转组播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289974A (zh) * 2019-05-23 2019-09-27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217918A (zh) * 2020-10-23 2021-01-12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DN网络中IPv6地址冲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217918B (zh) * 2020-10-23 2022-05-24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DN网络中IPv6地址冲突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11806A1 (fr) 2008-01-31
US20090190587A1 (en) 2009-07-30
CN100490425C (zh) 2009-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8143A (zh) 组播网络部署方法及组播网络
CN1165132C (zh) 基于分级结构的提供因特网广播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0346605C (zh) 一种组播源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314250C (zh) 一种鲁棒的基于点对点的流调度方法
CN1816010A (zh) 组播源过滤的处理方法
CN111866755B (zh) 多播广播业务的通信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674693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聚合广播业务和多播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540920A (zh) 可控组播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881931A (zh) 组播转发路由聚合方法
CN1838634A (zh) 一种快速组播的实现方法
CN1848807A (zh) 一种组播业务实现方法
CN1731756A (zh) 用缓慢离开机制处理用户离开、切换组播业务频道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52529A (zh) 一种组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243430C (zh) 实现组播源到汇聚点注册的方法
CN1764155A (zh) 一种域间组播的传输方法及边缘设备
CN1798098A (zh) 区分多业务的抗ip组播数据流冲击通信系统的方法
CN1889448A (zh) 指定源组播协议无关组播模式下跨虚拟局域网组播的方法和系统
CN102316083B (zh) 一种在ip网络中实现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75954A (zh) 点对点流媒体通讯系统及其超级节点资源的配置方法
CN102595248B (zh) 组播转发表项维护方法及协议无关组播路由器
CN1237753C (zh) 识别支持多点传输信道分配协议设备的方法及其通信方法
CN1881888A (zh) 一种组播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592250A (zh) 一种流媒体数据多点传输方法
CN1852608A (zh) 一种实现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783831A (zh) 视频组播业务中频道切换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