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5985A - 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75985A
CN1875985A CNA2006100176733A CN200610017673A CN1875985A CN 1875985 A CN1875985 A CN 1875985A CN A2006100176733 A CNA2006100176733 A CN A2006100176733A CN 200610017673 A CN200610017673 A CN 200610017673A CN 1875985 A CN1875985 A CN 1875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reatment
medicine
bromhidrosis
external 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176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京健
靳敏
陈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NG HEALTH-CARE PHARMACEUTICAL Co Ltd HENAN
Original Assignee
ZHONGJING HEALTH-CARE PHARMACEUTICAL Co Ltd HEN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JING HEALTH-CARE PHARMACEUTICAL Co Ltd HENAN filed Critical ZHONGJING HEALTH-CARE PHARMACEUTICAL Co Ltd HENAN
Priority to CNA2006100176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75985A/zh
Publication of CN1875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75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及其加工方法,它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红粉20~260份,白矾20~80份,丁香10~180份,石膏300~500份,龙骨30~100份,将各组分倒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研磨,过100~120目筛,得到各组分的细粉,将各细粉干燥后混匀,即得到本发明治疗腋臭的外用药,该药物是专治腋臭的良药,通过外擦腋下、使药物经皮肤吸收渗透至腋下病变部位产生作用,对外杀菌去腐、清洁皮肤,对内清热祛湿,调理大汗腺,达到内病外治的作用,经世代相传,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有效率达100%,治愈率高达92%,深受广大患者喜爱。

Description

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药,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及其加工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腋臭属皮肤多汗症或臭汗症范围,一般指皮肤局限性多汗,依其汗出部位的不同,祖国医学文献中有“手足汗”、“头汗”、“腋汗”、“阴汗”等,腋汗即发生在腋窝部位,因其这一部位皮肤薄,皮下腺体丰富,分泌的汗臭味重,故亦称“狐臭”、“体气”。祖国医学《外台秘要方》第22卷对本病载有“病源人腋下臭如葱豉之气者,亦言如狐狸之气者,故谓之狐臭,此皆血气不和,蕴积故气臭”。本病多见于青年男女,但以妇女更为常见,与遗传有密切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其臭味影响到周边接触的人群,给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带来烦恼,苦不堪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腋臭这种疾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治疗腋臭方法较多,归纳起来有手术、注射、激光、冷冻、电疗、外用等六个方面,现比较分述如下:(1)、手术切除腋下大汗腺及毛囊组织:此方法效果较好,但属创伤性,有痛苦,易感染。(2)、腋臭局部注射方法:将药液注入腋毛分布区域皮下,大汗腺坏死,分泌停止,有一定效果,但起效时间较长,局部有疼痛、麻木、上肢活动受限,局部硬结1-2月吸收,易感染,现已少用。(3)、激光:应用CO2激光点射烧灼治疗腋臭,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创面愈合慢,部分病例留有轻度疤痕形成,疗程长。(4)、冷冻:腋下人工冷冻可破坏毛囊和大汗腺,使皮肤由苍白至冻结变硬,术后1-2日腋部起大片水泡,7-10日结痂脱落,腋部快速降温增加重要脏器负担,故严重心、肺、肝、肾患者不宜用本法,且局部常出现疼痛、水泡、糜烂、创面溃疡、感染等,临床上现已少应用。(5)、电疗:国内有彩直流电解法和小型高频电刀干燥法治疗腋臭,致治疗区周围组织变黑,点解处点状结痂、脱落,但病人有痛苦、疗程长,常治疗不彻底。(6)、外用药: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采用具有收敛止汗、抑菌、防腐、除臭等作用的中西药物外用的方法,如用10%硝酸银直接涂腋臭部位、20%三氧化铝无水乙醇局部涂用,浓冰乙醛、甲醛等配溶液局部外用,中药明矾粉、昆明湖夏露、腋康露及公丁香、红升丹、石膏制成粉等,以上均为内部配成的制剂,外用有一定疗效,但疗程长、复发率高。
市场上治疗腋臭的产品很多,但是药物产品很少,大部分都是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化妆品或消毒产品,如西施兰夏露等,均为乌洛托品类外用水溶液或粉剂,外用简便,有一定效果,但其疗程长,复发率高。此外,还有内服中药等治疗方法,均因治疗不彻底,复发率高或有局部反应,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治疗方法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专治腋臭的特效药,该产品通过外擦腋下,使药物经皮肤吸收渗透至腋下病变部位产生作用,在外杀菌去腐、清洁皮肤,在内清热祛湿,调理大汗腺,从基本上达到了内病外治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红粉20~260份,白矾20~80份。
所述的治疗腋臭的外用药,还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丁香10~180份,石膏300~500份,龙骨30~100份。
所述的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红粉100份,白矾50份,丁香90份,石膏400份,龙骨60份。
上面所述治疗腋臭外用药的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a.将所述重量份的红粉、白矾、丁香、石膏、龙骨,分别倒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研磨,过100~120目筛,即得到各组分的细粉;
b.将“a”项中各组分的细粉分别倒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
c.将“b”项中经干燥后的细粉倒入混合机进行充分混合,混匀后即得治疗腋臭的外用药。
在本发明的治疗腋臭的外用药物中:
红粉:性味辛涩,寒,有毒,唯其毒,限于外用,利用其药力,以毒攻毒,又不致伤人正气;敛汗祛腐,拔毒去脓,去腐生肌,功能杀虫、搜汗、止痒、去腐、除臭,具有搜汗辟浊之功用,故为君药;
白矾:又名明矾,性味酸,寒,入脾经,外用有燥湿解毒、杀虫功效,故作为臣药使用,与君药红粉合用可助其搜汗祛臭效果更佳。
公丁香:又名丁香,为丁香树的花蕾或果实,性味辛,温,有香味,入肺、胃、脾、肾经,外用有温经通络,杀虫祛臭作用;石膏:性味辛,甘,寒,入肺、胃经,煅用敛疮生肌,生石膏清热泻火,外用于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有清热、收敛、生肌的作用;龙骨: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包括象、犀牛、马、骆驼、羚羊等)骨骼的化石,性味甘,涩,平,入心、肝、肾经,外用有收敛、固涩、生肌之功用,收敛固涩是其特长,这三味药合在一起作为佐药使用,协同君、臣药一起发挥燥湿、搜汗、固涩、辟浊、祛腐的作用。
以上诸药合作外用,共奏搜汗固涩、燥湿辟浊、祛腐除臭之功效,使腋窝部汗液分泌止,腐物祛除,狐臭清消,病得痊愈,且用此药方法简便易行,局部使用,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治疗腋臭的外用药物是张仲景世代家传良方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精心研制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是专治腋臭良药,该产品通过外擦腋下、使药物经皮肤吸收渗透至腋下病变部位产生作用,在外杀菌去腐、清洁皮肤,在内清热祛湿,调理大汗腺,从基本上达到了内病外治的作用,经世代相传,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克服了市场上大部产品只起暂遮盖的不足,通过实验表明,该药物的功效是真实可靠的,其研究水平也是处于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行列,因而产品极具竞争力,有较长的市场寿命。
在本药物的加工过程中,采用超微粉碎技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完全彻底的溶出,使疗效更确切,效果好,痊愈率高,外用疗法简便易行,副作用少,患者乐意接受治疗,有效率达100%,治愈率高达92%,深受广大患者喜爱。
以下通过临床统计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1)、病例选择:
按照《临床皮肤病学》(江苏科技出版社,1991年再版,赵辨主编)书中臭汗症腋臭的诊断标准,选择本人或他人可嗅及臭味的病例为观察对象,对汞过敏的病人排除出外。
(2)、临床资料:
治疗组244例中:男124例,女120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2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6个月。
随机对照组74例中,陀僧散对照组42例,手术组3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等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
(3)、研究方法:
给药方法:治疗组,用本药粉外用治疗,用药前先用热毛巾擦净患处,然后反复以药粉轻轻揉擦患处,每日两次,每次三遍,臭味消失后,改为每日一次,连用15天停药,观察一个月判定疗效。
对照组,随机分为两组,陀僧散粉剂外用组,给药方法同治疗组,手术组采用局麻下破坏腋下汗腺根治术。
(4)、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2周内臭味消失,停药1个月无复发者;
显效:治疗2周内臭味消失,停药1个月后出汗时有轻微臭味者;
有效:治疗2周后臭味他人不能闻及汗出时可嗅到轻微臭味,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者;
无效:治疗2周后臭味无明显改善者。
(5)、研究结果:
A:新药治疗组与陀僧散对照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   对照组
  例数   占总数百分比   例数   占总百分比
  痊愈   181   92%   14   33%
  显效   7   3.5%   9   21%
  有效   9   4.5%   12   29%
  无效   0   7   17%
  合计   197   100%   42   100%
  总有效率 100% 83%
P值:<0.01,差别有极显著意义
B:新药治疗组47例与手术对照组32例疗效比较:
  治疗组   对照组
  例数   占总数百分比   例数   占总百分比
  痊愈   44   93.6%   30   93.8%
  显效   3   6.4%   2   6.2%
  有效   0   0
  无效   0   0
  合计   47   100%   32   100%
  总有效率 100% 100%
P值:>0.05,差别无显著意义
(6)、毒副作用
临床使用共244例,有少数病人于用后局部出现红丘疹,继续用则消失,但其疗效更好,为其治疗反应,未发现其他毒副作用,仅一例病人出现过敏反应,为对汞过敏引起。
以上证实除偶见过敏反应外,所述的治疗腋臭粉剂为外用安全制剂。
(7)、注意事项:
a.肝肾功能不全、造血系统疾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b.本品含红粉,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皮肤对汞制过敏、患处有破损或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c.儿童不宜使用;
d.使用本品应定期检查血、尿中汞离子浓度,检查肝、肾功能,如超过规定限度者立即停用。
(8)、评价
1.所述的治疗腋臭的外用药,经临床验证244例,其近期随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痊愈率达92%,有效率达100%。
2.与两组随机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与手术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值:>0.05);与陀僧散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值:<0.01)。
3.副作用少,除少数病人出现治疗反应、偶见汞过敏者外,无其他毒副作用,是安全制剂。
4.对腋毛霉变亦有良好效果:腋臭病人往往患腋毛霉变,经观察用药后没变很快消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红粉20份,白矾20份,丁香10份,石膏300份,龙骨30份。
上面所述治疗腋臭外用药的加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将所述重量份的红粉、白矾、丁香、石膏、龙骨,分别倒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研磨,过100~120目筛,即得到各组分的细粉;
b.将“a”项中各组分的细粉分别倒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
c.将“b”项中经干燥后的细粉倒入混合机进行充分混合,混匀后即得治疗腋臭的外用药。
上述治疗腋臭的外用药的给药方法是:用药前先用热毛巾擦净患处,然后反复以药粉轻轻揉擦患处,每日两次,每次三遍,臭味消失后,改为每日一次,连用15天停药,观察一个月判定疗效。
上述治疗腋臭外用药的注意事项为:
(1)肝肾功能不全、造血系统疾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本品含红粉,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皮肤对汞制过敏、患处有破损或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儿童不宜使用;
(4)使用本品应定期检查血、尿中汞离子浓度,检查肝、肾功能,如超过规定限度者立即停用。
实施例2:本实施例治疗腋臭的外用药中,其加工方法、给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红粉260份,白矾80份,丁香180份,石膏500份,龙骨100份。
实施例3:本实施例治疗腋臭的外用药中,其加工方法、给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红粉100份,白矾50份,丁香90份,石膏400份,龙骨60份。
实施例4:本实施例治疗腋臭的外用药中,其加工方法、给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红粉160份,白矾50份,丁香100份,石膏450份,龙骨60份。
实施例5:本实施例治疗腋臭的外用药中,其加工方法、给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红粉100份,白矾60份,丁香60份,石膏350份,龙骨50份。
实施例6:本实施例治疗腋臭的外用药中,其加工方法、给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红粉200份,白矾40份,丁香150份,石膏400份,龙骨80份。

Claims (4)

1.一种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红粉20~260份,白矾2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丁香10~180份,石膏300~500份,龙骨30~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以重量份为单位的下列各组分,红粉100份,白矾50份,丁香90份,石膏400份,龙骨60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腋臭外用药的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a.将所述重量份的红粉、白矾、丁香、石膏、龙骨,分别倒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研磨,过100~120目筛,即得到各组分的细粉;
b.将“a”项中各组分细粉分别倒入干燥机中进行干燥;
c.将“b”项中经干燥后的细粉倒入混合机进行充分混合,混匀后即得治疗腋臭的外用药。
CNA2006100176733A 2006-04-20 2006-04-20 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及其加工方法 Pending CN1875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176733A CN1875985A (zh) 2006-04-20 2006-04-20 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176733A CN1875985A (zh) 2006-04-20 2006-04-20 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75985A true CN1875985A (zh) 2006-12-13

Family

ID=37508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176733A Pending CN1875985A (zh) 2006-04-20 2006-04-20 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759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6185B (zh) * 2008-06-10 2011-10-12 骆金根 一种治疗湿热郁蒸型臭汗症的内服中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6185B (zh) * 2008-06-10 2011-10-12 骆金根 一种治疗湿热郁蒸型臭汗症的内服中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2587B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软膏
WO2018137319A1 (zh) 大叶清香桂的应用,治疗皮肤病的中药膏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566071B (zh) 一种治疗溃疡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散剂的制备方法
CN104825941B (zh) 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2854B (zh) 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875985A (zh) 治疗腋臭的外用药及其加工方法
CN1660264A (zh) 一种浴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6583B (zh) 一种治疗皮肤外伤所致疮疡的外敷中药软膏
CN101049353A (zh) 一种治疗脚气的药物洗液
CN111991471A (zh) 一种治疗刀伤、创伤、烧烫伤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044736A1 (zh) 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组合物、其药膏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231231C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3258A (zh) 一种祛痘的组合物
CN105456708B (zh) 一种用于治疗口唇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8524A (zh) 一种湿疹外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205A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8927B (zh) 蒲姜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096017A (zh) 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26972A (zh)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并抑制疤痕形成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和用途
CN104208433A (zh)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制剂
CN105832909A (zh) 一种治疗皮肤坏死性溃疡的中药制剂
CN1090493C (zh) 治疗肺结核的麝蜂椿枣根皮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30898A (zh) 治疗湿热带下、湿疹、热毒型皮炎、风湿热型体股藓的外用药
CN105233262A (zh) 一种能促进创伤愈合的药膏
CN104547342A (zh) 临床护理用快速止血的外敷散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