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7892A - 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7892A
CN1867892A CNA2004800303564A CN200480030356A CN1867892A CN 1867892 A CN1867892 A CN 1867892A CN A2004800303564 A CNA2004800303564 A CN A2004800303564A CN 200480030356 A CN200480030356 A CN 200480030356A CN 1867892 A CN1867892 A CN 1867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ign data
order
rule
putt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03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7892B (zh
Inventor
中川隆志
小中裕喜
津高新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67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7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7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78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8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for implementing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能够如下改进基于区别开发的用户接口软件的设计开发,即,规则处理单元读出存储于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中、并由各个软件设计者设计、积累起来的未整理设计数据,以及存储于规则存储单元中的整理规则组,对所读出的未整理设计数据逐一适用整理规则组中的各个整理规则,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通过对该未整理设计数据实施分割、集成等变换,而生成再利用性良好的已整理设计数据。

Description

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实现在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汽车导航装置等安装了软件产品的设备中使用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开发的效率化。
背景技术
在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汽车导航装置等软件产品安装设备领域中,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和对所述各设备需求的千变万化,产品周期明显缩短。为了应付这种状况,要求新机种开发、特别是软件产品设计开发的效率化,当务之急是通过使作为安装在设备中的软件产品的重要部分的用户接口软件的开发效率化来促进软件产品的开发。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根据这样的背景,以用户接口软件设备系统设计开发的效率化为目的而产生。
通常,在软件开发中,为了设计开发的效率化,尽可能再利用过去的设计数据等资产,仅重新设计新的功能等、与以前不同的部分的区别开发是重要的。另外,在用户接口软件的设计中使用的设计数据多是由其各个时期的设计者酌情处理作出的部分,因此,在再利用时多不方便。例如,由于实际上用多个设计数据定义相同的一系列画面,或捕捉占画面一部分的、图标等用户接口的动作和整个画面的切换作为相同层次的画面转移,所以存在画面转移是平面的、数量变多、全部设计数据的推测变坏的情况等。这样,各个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不统一,反映在用户接口软件的设计数据上,结果,由于这些设计数据未充分研究再利用的观点,所以多数再利用性不好。根据这种状况,软件设计者在重新设计开发用户接口软件时,通过状态集合编辑单元或事件处理编辑单元、属性编辑单元、状态显示编辑单元等作为用户接口设计单元的各种编辑单元,每次都通过编辑过去积累的设计数据来生成必要的设计数据,输入到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状况还导致设计数据的生成是创造性极高的工作,是人性化高的工作。
这样,即便进行区别开发时,只要关于设计数据,在其生成时多数都非常费事。因此,不适用基于再利用过去积累的设计数据资产的效率化等区别开发的宗旨。
另外,在不能通过新的用户接口软件开发而以再利用性好的形式得到过去的设计数据时的对策中,具有所谓反向操纵的方法。即输入、分析过去软件的源程序码,得到设计数据的方法,作为其所用的装置,具有称为反向操纵支援系统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已存的反向操纵支援系统虽然以源程序码为输入地分析软件的结构,但由于用户接口软件的源程序码多以通过与用户的相互作用来确定对应的事件驱动型(即,事先确定适用于每个事件的处理,据此进行动作的方式)来记述,所以难以根据源程序码解释其软件的设计信息,以整理成易于再利用的形式得到设计数据。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44848号公报(权利要求1、第3-4页、图1)
专利文献2:特开平09-101884号公报(权利要求1)
这样,以前积累的设计数据因各个设计者而不同,未基于统一的设计思想来生成,所以再利用性低,为了软件区别开发的效率化,期望改善该积累的设计数据的再利用性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具有: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存储用户接口软件用设计数据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该用户接口软件用设计数据由针对软件产品的事件和对应该事件的所述软件产品的画面变化信息构成;规则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整理规则的集合体的整理规则组,该集合体记述将所述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易于再利用形式的规则;规则处理单元,读出存储于所述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及存储于所述规则存储单元整理中的整理规则组,对该读出的未整理设计数据,通过逐一适用包含于所述读出的整理规则组中的各整理规则并分析,将所述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已整理设计数据;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根据该规则处理单元的指示,存储所述已整理设计数据。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将在设计开发时未基于相互统一的设计思想而生成、仍以不便于再利用的形式积累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再利用性好的已整理设计数据,所以容易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和用户接口的结构,可实现用户接口软件及包含其的软件产品的区别开发的效率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从未整理设计数据向已整理设计数据的变换步骤。
图3中(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整理规则的例1;(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例1;(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已整理设计数据的例1。
图4中(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整理规则的例2;(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例2;(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已整理设计数据的例2。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STEP3的详细步骤。
图7中(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整理规则的例1;(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例1;(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已整理设计数据的例1。
图8中(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整理规则的例2;(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例2;(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已整理设计数据的例2。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TEP2以后的详细步骤。
图11中(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菜单模板的例;(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例1;(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已整理设计数据的例1。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另一例的STEP2以后的详细步骤。
图13中(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整理规则的例;(b)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例2;(c)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已整理设计数据的例2。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结构图。
符号说明
设计数据存储单元;2、模型分析单元;3、输入信息生成单元;4、软件产品;
5、模型生成单元;6、设计数据编辑单元;7、规则编辑单元;110、未整理设计数据;120、已整理设计数据;21、规则存储单元;22、规则处理单元;211、212、213、214、216、整理规则;215、菜单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将本申请发明中设为对象的、在用户接口软件的设计开发时必要的设计数据定义为被称为画面序列的画面变化信息,该画面序列由针对软件产品的一系列事件(各种操作输入或状态设定等)、和按照每个事件而切换的显示画面构成。该设计数据具有是比一般软件的设计数据简单的数据的特征。本发明着眼于该点,通过将设计数据变换成客观上可容易理解的形式,来改善其设计数据的再利用性。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结构。在图中,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是用于存储和积累过去由各个软件设计者在每次生成时相互未统一设计思想、未整理成易于再利用的形式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存储单元;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2是用于存储和积累根据后述的规定规则将该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易于再利用的方式的已整理设计数据的存储单元。在图1中,以包含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和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2的形式示出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但也可使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和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2一体化,在其中设定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和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2。模型分析单元2包含规则存储单元21和规则处理单元22。规则存储单元21具有存储用于将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易于再利用方式的已整理设计数据的整理规则组的功能,规则处理单元22具有如下功能:即从规则存储单元21读出上述整理规则组,逐一适用包含于该整理规则组中的各整理规则,分析从所述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读出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并通过进行层次化、集成、分支、分割等处理,在变换成已整理设计数据的同时,指示存储到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2中。
图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将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已整理设计数据时的步骤图。下面,根据该图说明其步骤。规则处理单元22读入存储于规则存储单元21中的整理规则组(STEP1),并且,读入存储于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中的未整理设计数据(STEP2)。
接着,规则处理单元22将包含于整理规则组中的各整理规则逐一适用于所述读入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各整理规则包含适用的「条件」和记载了基于整理规则的处理内容的「适用处理」。在未整理设计数据中,如果具有符合该「条件」的部分,则根据「适用处理」,对未整理设计数据实施例如层次化、集成、分割等变换(STEP3)。STEP3的处理以全部未整理设计数据为对象来进行。一旦该处理结束,则规则处理单元22判断是否对全部的整理规则结束了STEP3的处理,在判断为结束时(STEP4/YES),指示将上述变换后的设计数据存储于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2中(STEP5)。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2根据规则处理单元22的指示,存储该变换后的设计数据作为已整理设计数据(STEP6)。在规则处理单元22判断为存在未结束STEP3的处理的整理规则时,规则处理单元22对下一整理规则执行STEP3的处理。
图3表示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具体例、和与之相应的适用某特定整理规则的实例。图3(a)将包含于所述整理规则组中的整理规则的一实例表示为整理规则211。在整理规则211中,记载该规则的「名称」、规则适用的「条件」、作为对应于该条件的数值基准的「条件值」和作为对满足该条件时对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处理内容的「适用处理」。这里表示的整理规则211是以表形式示出整理规则时的实例。图3(b)以画面序列111和112表示未整理设计数据110的一实例。将取出了该画面序列中的一部分的序列称为部分画面序列。在画面序列111、112中示出的符号1111、1121分别表示画面序列111、112的部分画面序列的实例。图3(c)在画面序列121-123中表示的已整理设计数据。在已整理设计数据120中通常包含其他的已整理设计数据,但画面序列121-123只表示其一部分。
接着,使用图3的实例来说明图2的STEP3的变换处理步骤。首先,规则处理单元22在STEP2中针对从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读出的未整理设计数据,检索有无适合于在STEP1中从规则存储单元21读入的图3(a)的整理规则211中的「条件」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在检索「条件」适合性时考虑「条件值」。若观察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图3(b)的画面111和112,则在画面E中发生事件ef、产生画面转移,并与成为画面F的部分(部分画面序列1111和1121)共用。但是,由于以各自的画面序列独立地记述该共用的部分,该2个设计数据变成复杂的表记。规则处理单元22对这些未整理设计数据实施整理规则211中的「适用处理」所记载的“将对象部分画面序列作为1个状态切出并层次化”处理后进行整理集成。结果,规则处理单元22通过重新定义画面EF,将已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如图3(c)的画面序列121-123所示的、层次化的设计数据。即,在该整理规则211的处理在未整理设计数据的画面序列中有由n个要素(构成部分画面序列的画面数量,在本例中n=2)构成的相同部分画面序列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出现m或m次以上时,分出该共用的部分画面序列作为画面EF并层次化,从而能够将出现频率高的部分画面序列作为一个画面来表示。图3表示了就2个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的画面序列而言,其间存在相同部分画面序列时的实例,但即使具有多个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的画面序列数、或在一个未整理设计数据的画面序列中多次出现相同的部分画面序列,也可同样地处理。
这样,通过集成,软件设计者例如在对部分画面序列1111或1121实施功能的扩张、缩小、变更等各种处理时,不必对每个部分画面序列1111或1121实施处理,而只要对在已整理设计数据123中示出的、画面EF的定义部分实施必要的处理即可,可大幅度地简化处理。条件值n、m是预先确定的值,但注意对软件设计影响大的方面来确定。
图4是说明另一整理规则的适用例的图。图4(a)将包含于所述整理规则组中的整理规则的另一实例表示为整理规则212。该整理规则212如「名称」、「条件」及「适用处理」栏中记载的那样,在对应于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多个画面序列中,在由从各画面序列的开头起的n个要素构成的部分画面系统是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分支来集成该多个画面序列。图4(b)表示位于包含于未整理设计数据110中的画面序列114的开头的部分画面序列1141、和位于画面序列115的开头的部分画面序列1151相同的情况。这时,由规则处理单元22根据整理规则212将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已整理设计数据1200。该变换后的已整理设计数据1200如图4(c)所示,以共用的部分画面序列1241(与作为相同部分画面序列的1141及1151彼此相同。)和自此分支的部分画面序列1242和1243来表示。图4是就2个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的画面序列而言,其间存在相同部分画面序列情况的实例。在这种处理中,也可包含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的画面序列数很多的情况。
这样,通过集成,软件设计者例如在对部分画面序列1141或1151实施功能的扩张、缩小、变更等处理时,不必对每个部分画面序列1141或1151实施处理,而只要仅对已整理设计数据的部分画面序列1241实施必要的处理即可。另外,在本例中,由于利用已整理设计数据而变成了明示分支结构的形式,所以软件设计者可容易地实施基于分支数的增减处理的功能的扩张、缩小、变更,所以与利用未整理设计数据实施同样处理的情况相比,可大幅度地简化处理,可实现开发的效率化。另外,通过简化处理,还提高了完成的软件的可靠性。整理规则212的条件值n是预先确定的值,但注意对软件的设计影响大的方面来确定。
如上述2个例子所示,通过使用用于存储整理规则组的规则存储单元21、和用于将该整理规则组的各整理规则适用于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中存储的已有未整理设计数据的规则处理单元22,对已有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实施层次化、集成、分支、分割等处理,并将其变换成被整理为容易理解设计数据的结构形式的已整理设计数据。在原样不变再利用未整理设计数据时,软件设计者在实施软件的功能扩张、缩小、变更、结构变更等时,由于在看不见该软件结构时,对每个想再利用的设计数据必须研究再利用该设计数据所必需的处理,所以在设计时很困难。但是,通过进行上述的整理,软件设计者可容易地理解其他软件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在软件功能的扩张、缩小、变更、结构变更等时,容易地再利用积累的设计数据。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示例了2种整理规则来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发明不限于这些整理规则,就其它整理规则而言,也可取得同样的效果。另外,上述整理规则以表形式来记述,但不拘泥于表的形式,只要记述了「条件(包含条件值)」和满足该条件时的「适用处理」即可。例如,即便以IF-THEN规则或其他形式来表现整理规则,也可取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另外,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2和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的关系如已说明那样,可随意构成,在任一形式下均可取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规则处理单元22只对未整理设计数据适用1次全部整理规则,但也可多次适用该规则。多次适用时将前一次的已整理设计数据处理为未整理设计数据。这样,通过反复适用整理规则,可促进设计数据的整理,变换成再利用性更高的设计数据。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的发明中,即便在没有为满足整理规则的「条件」而积累了充分的、足够数量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重新生成补充未整理设计数据,而生成满足该整理规则的「条件」的状况,并促进整理。图5表示实施方式2的发明结构。该结构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附加了输入信息生成单元3和模型生成单元5。输入信息生成单元3根据来自规则处理单元22的指示,生成事件,并向作为区别开发的基础的软件产品4中输入该事件。模型生成单元5输入因输入的事件而在软件产品4中产生的显示画面的变化信息和该输入的事件,组合两者作为画面序列,并将该画面序列作为模型设计数据。然后,指示将该模型设计数据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的一部分存储于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中。其他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即,提供如下单元:通过在实施方式1的图1示出的结构中附加输入信息生成单元3和模型生成单元5,提供经作为区别开发基础的软件产品4而重新生成补充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单元。通过该补充,如果使只满足整理规则的「条件」的未整理设计数据齐备,则促进了基于该整理规则的、对未整理设计数据的整理。
通过本实施方式将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已整理设计数据的步骤用图2和图6来表示。对图2的说明与实施方式1中的说明相同,但就图2的STEP3而言,依据图6的步骤。图7表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整理规则、未整理设计数据及已整理设计数据的具体例。图7(a)表示与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整理规则不同的另一例,图7(b)表示对应于该整理规则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实例,图7(d)表示按该整理规则整理后的已整理设计数据的实例。该实例中示出的处理如图7(a)、(b)所示,是一旦将事件x输入任意的画面中,则返回到该画面的前一个画面的「返回事件」。在图7(a)中示出的整理规则213的「返回事件识别1」中,识别以未整理设计数据的一部分为「返回事件」,记载用于进行整理的「条件」和满足该条件时的「适用处理」的内容。
在满足该「条件」时,根据整理规则213的「适用处理」中所记载的内容(在本例中使用「返回事件」),将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已整理设计数据。这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但是,存在由于不满足该条件而从整理对象中被排除,不能进行未整理设计数据的整理的情况。为了尽可能降低这样的情况,在整理规则「返回事件识别1」之后设置另一个整理规则「返回事件识别2」。在满足该「返回事件识别2」的「条件」的时,根据「返回事件识别2」的「适用处理」,补充设计数据,将补充的设计数据包含到未整理设计数据中。而且,该补充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在改变后利用「返回事件识别1」进行再评价。
根据图2和图6说明了上述的处理。图2的STEP1,2的处理内容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如已说明的那样,图6详细地示出对应于图2的STEP3的部分步骤。首先,规则处理单元22对未整理设计数据110适用包含于图7(a)的整理规则213中的最初的整理规则(这里为简化说明,设i=1)「返回事件识别1」的「条件」(图6的STEP31),进行是否满足该「条件」的判定(STEP32)。在图7(b)示出的未整理设计数据110中,对应的数据数只有2个,不满足要求3次的该「条件」。因此,规则处理单元22将处理步骤返回到图2的STEP4。接着,规则处理单元22对未整理设计数据110适用对应于i=2的「返回事件识别2」(STEP31),判定是否满足该整理规则的条件(STEP32)。如果不满足,则再次转移至STEP4,本实施方式的处理结束,转移至针对其它整理规则的处理(图2的STEP4)。在满足上述「返回事件识别2」的条件时,规则处理单元22使处理步骤前进到补充设计数据的过程(STEP33-STEP39)。
如以下说明,通过向作为区别开发基础的软件产品4输入事件来执行补充。规则处理单元22首先设定补充的数据数k(STEP33)。该k值是记载于「返回事件识别2」的「适用处理」的值,但具有预先任意确定的特性。接着,规则处理单元22通过分析判断出需要补充数据的整理规则、即本例中的「返回事件识别1」的「适用处理」的内容,在补充一系列的画面序列作为设计数据时,确定从哪个画面开始或哪个事件为必要(STEP34)。这是由于最先输入事件的初始画面存在通过补充什么样的设计数据可以从任意的画面开始的情况和通过补充什么样的设计数据而必须从特定的画面开始的情况。对事件而言也同样,存在指定特定的事件的情况,和对特定的画面任意事件均可的情况。
在「返回事件识别1」的情况下,规则处理单元22将事件固定在事件x,任意地设定初始画面。另外,由于为了取得应补充的设计数据而使用作为区别开发基础的已知的软件产品4,所以设定上述初始画面所必要的输入事件是已知的,规则处理单元22可识别、设定该事件。
规则处理单元22对输入信息生成单元3指示发生这样设定的事件(STEP34及STEP35)。输入信息生成单元3首先将被指示为初始画面设定用的事件输入到软件产品4中(STEP34),使显示画面转移到设定的初始画面,之后,还将取得一个画面序列中需要指示的事件p(本例中是作为「返回事件」的事件x)逐一输入到软件产品4中(STEP35)。在软件产品4中通过执行事件p的处理,显示画面变化成显示画面p(STEP36)。模型生成单元5在初始画面转移后,输入向软件产品4中输入的一系列事件(在返回事件的实例中,事件x仅一个)、和作为其结果而产生的软件产品4的画面变化信息(STEP37)。规则处理单元22判定是否结束了对补充1个画面序列时必需的一系列事件的处理(STEP38),在未结束的情况下,在对补充1个画面序列时必需的一系列事件的处理结束之前,反复STEP35至STEP37的处理。在规则处理单元22判定得到了1个画面序列时,接着判定是否结束了生成要求进行整理规则「返回事件识别2」的适用处理中所规定的补充的k个画面序列(STEP39)。如果结束,则模型生成单元5根据输入的一系列事件和与之对应的画面变化信息,生成k个作为画面序列的设计数据(STEP40)。称该数据为模型设计数据,但模型生成单元5将该模型设计数据补充到未整理设计数据中,还存储在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中(STEP41)。规则处理单元22根据整理213的「返回事件识别1」的「条件」,对该补充后的未整理设计数据进行再评价、整理(STEP42)。如上所述,虽然生成大约k个一系列事件和与之对应的大约k个显示画面数据、即k个画面序列,并将其补充到未整理设计数据中,但不清楚是否补充了只满足「返回事件识别1」的「条件」的设计数据,并且存在再次不满足「返回事件识别1」的「条件」的情况。这时,反复几次该「返回事件识别1」和「返回事件识别2」,可在各自的适用处理中明示。图7(c)表示经过这样的补充处理之后,补充的模型设计数据的实例。使图7(b)和(c)的设计数据一致,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利用整理规则213「返回事件识别1」对该数据进行再评价的结果是以「事件x」为「返回事件」,并变换成如图7(d)所示的已整理设计数据。
图8表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另一整理规则、未整理设计数据及已整理设计数据的具体例。图8(a)表示与图7(a)中示出的整理规则不同的另一整理规则的实例,图8(b)表示对应于该整理规则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实例,图8(c)与图7(c)相同,表示补充的模型生成设计数据的实例,图8(d)表示以该整理规则整理的、已整理设计数据的实例。
图8(a)示出的整理规则214由整理规则「中间画面集成1」、和设置在其后的整理规则「中间画面集成2」构成。「中间画面集成1」是如下内容:在多个画面序列中的中间画面相同,且不管该画面之前的部分画面序列(或历史)如何,都仅依赖于该画面中的事件来确定转移目标的情况下,如果这样的画面序列数为n或n以上,则集成这种画面序列。另外,「中间画面集成2」具有如下内容:如果上述画面序列数不足n、但为m或m以上,则根据该「中间画面集成2」的‘适用处理’来处理,即进行设计数据补充,并返回「中间画面集成1」进行再评价。本例中的从未整理设计数据至已整理设计数据的变换处理如下面那样执行。另外,由于图2、图6中说明的处理步骤在本例中也相同,所以下面省略与图2、图6的各STEP的对照。
本例中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如图8(b)所示,具有2个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的画面序列118、119。两个画面序列都具有画面x,其之后的画面不依据至该画面x的部分画面序列(即历史),仅由针对该画面x的事件来确定。即,对于事件发生后的画面,如果其事件是事件xb,则转移到画面B,如果是事件xd,则转移到画面D。规则处理单元22对该未整理设计数据适用整理规则「中间画面集成1」,并尝试进行整理。在该「中间画面集成1」的实例中,「条件值」设定成n=4,「中间画面集成1」的「条件」仅在未整理设计数据118、119这两个例子中不满足。因此,规则处理单元22判断为不能集成整理未整理设计数据118和119,接着,转移到基于整理规则「中间画面集成2」的评价。由于「中间画面集成2」的「条件值」在本例中m=2,所以未整理设计数据仅118、119这2个例子也满足该「条件」。因此,规则处理单元22转移至用于补充不足的设计数据作为一部分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处理。补充步骤如图7的说明所述,由模型生成单元5生成的模型设计数据是图8(c)的画面序列512、513。模型生成单元5对未整理设计数据110增加这些数据,规则处理单元22对该补充后的未整理设计数据,进行基于整理规则「中间画面集成1」的再评价。在该情况下,由于对应于「条件」的画面序列数从最初的2增加到4,满足了「条件」,所以规则处理单元22对补充后的未整理设计数据执行「中间画面集成1」的「适用处理」栏中记载的处理,结果,未整理设计数据118、119接受对图8(c)示出的2个模型生成设计数据512、513的补充,并如图8(d)所示,变换成一个已整理设计数据128。
如上述2例所示,规则处理单元22在存储于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中的未整理设计数据仅在数据数方面不能满足条件、从而不能充分整理时,指示输入信息生成单元3生成不足的未整理设计数据。接受该指示的输入信息生成单元3生成事件,并对软件产品4输入该事件。模型生成单元5根据输入到软件产品4中的事件和因该输入而在软件产品4中产生的画面变化,生成模型设计数据,补充该模型设计数据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的一部分,同时,存储在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中。规则处理单元22对该补充后的未整理设计数据,进行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变换成已整理设计数据。通过进行这样的整理,使因设计数据的不足而不能整理的设计数据也变得可整理,可得到更易于再利用形式的设计数据。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对更广泛的情况可期待与实施方式1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根据据本实施方式,除上述的效果之外,即便在初次利用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的情况,也可期待一定的效果。即,即便在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中未积累未整理设计数据1的情况下,经作为区别开发基础的软件产品4,通过上述的过程,可容易地生成模型设计数据,可视其为过去积累的未整理设计数据,进行向已整理设计数据的变换。因此,从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的使用初期阶段开始,使设计开发的效率化变成可能。另外,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例示的整理规则,就其他的整理规则而言,也可同样地适用,取得上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例示2种整理规则来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发明不限于这些整理规则,就其他的整理规则而言,也可取得同样的效果。另外,上述整理规则以表形式来记述,但不拘泥于表形式,只要记述了「条件(包含条件值)」和满足该条件时的「适用处理」即可。例如,即便整理规则以IF-THEN规则或其他形式来表现,也可取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另外,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2和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的关系如已说明的那样,可随意构成,在任一方式下均可取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另外,与实施方式1中的说明相同,规则处理单元22也可对未整理设计数据多次适用全部整理规则。在多次适用时,将前一次的已整理设计数据处理为未整理设计数据。这样,通过反复适用整理规则,可促进设计数据的整理,使其被变换成再利用性更高的设计数据。
实施方式3
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结构。该结构为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增加设计数据编辑单元6。设计数据编辑单元6是编辑存储于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中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单元。软件设计者可使用该设计数据编辑单元6,指定对特定的未整理设计数据110优先适用与此前说明的整理规则分开预先设定的被称为规则模板的整理规则。该规则模板在规则存储单元21中与此前说明的整理规则分开存储。由于可存在多个规则模板,所以在上述设计数据单元6中的指定中,在指定作为对象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同时,还可包含对优先适用的规则模板的名称(或序号、代码等识别符,下面简称为名称)的指定。例如,对未整理设计数据的每个设计数据设置优先适用记载栏,软件设计者预先在该栏中输入优先适用的规则模板的名称等。
规则模板的优先适用例如在预先已知在未整理设计数据的画面序列中,特定的部分画面序列以特定的形状与其前后连接的情况下是必需的。这是由于存在如下情况:对这样的未整理设计数据不是机械地适用存储于规则存储单元21中的整理规则,而是适用对应于具有所述特定形状的部分图像序列的「规则模板」可良好地表达设计意图。
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该处理被插入到图2的STEP2和STEP3之间。另外,图11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具体例。图11(a)表示作为规则模板具体例的菜单模板215。其内容如图11(a)的表中记载的那样。图11(b)表示未整理设计数据1100,图11(c)表示根据菜单模板215整理未整理设计数据110之后的已整理设计数据。这里,软件设计者识别包含于图11(b)的未整理设计数据110中的画面A是菜单画面的可能性。因此,软件设计者使用设计数据编辑单元6,预先在该未整理设计数据1100的优先适用记载栏中记载菜单模板215的名称,作为优先适用的规则模板的名称。下面,根据图10、图11说明基于规则处理单元25的未整理设计数据的处理步骤。处理从图2的STEP1开始,但由于STEP2之前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说明。STEP2之后,规则处理单元22判定是否对未整理设计数据指定优先适用的规则模板(STEP21)。如果无指定,则返回到图2的STEP3,如果有指定,则对该未整理设计数据实施指定的规则模板(本例中菜单模板215)中的处理(STEP21)。在图11的实例中,由于对未整理设计数据110有指定,所以变成STEP22中的处理对象。
下面详细在说明STEP22的处理内容。在图11(a)中示出的菜单模板215中记载了所谓“分支目标层次化”的「适用处理」和用于该适用的「条件」。规则处理单元22根据菜单模板215示出的「条件」,分析画面序列1100,在某画面A中存在n或n个以上分支时,判定该画面A为菜单画面。在本例中,由于画面A从部分画面序列1101至1103分支,所以m=3,满足图11(a)的「条件值」。因此,画面A被看作是菜单画面,对未整理设计数据1100,根据图11(a)中的「适用处理」,执行“分支目标层次化”处理。结果,未整理设计数据1100变换成图11(c)示出的分成4个层次的已整理设计数据1200至1203。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这里,软件设计者使用设计数据编辑单元6,对特定的未设计数据,预先进行对“不适用”整理规则的指定。指定的设计数据、即画面序列从整理规则适用对象中被排除。基于该指定的处理多在再次整理已在某程度上被整理的设计数据的情况等中为必需的。
在转移至图2的STEP3之前,如图12所示,插入判断有无不适用指定的STEP23,如果对未整理设计数据没有指定,则进行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处理,如果有指定,则转移至图2的STEP4,不执行整理规则的适用。虽然该不适用指定栏可独立设置,但也可与图10、图11中说明的整理规则优先适用的指定栏共用。
另外,在希望从别的观点对已整理设计数据再次进行整理时,也可使用该功能。具体地说,对已进行一定整理、不希望更多整理的设计数据,软件设计者使用设计数据编辑单元6指定整理适用例外(不适用)。于是,规则处理单元22将还包含该不适用指定的设计数据的、进行一定整理的全体设计数据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指示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执行存储,同时,对该未整理设计数据再次适用整理规则进行整理。
在图13中示出具体例。图13(a)的整理规则216表示对通常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应适用的整理规则的实例,图13(b)表示未整理设计数据,图13(c)表示已整理设计数据。这里,设对未整理设计数据1104指定了不适用。规则处理单元22对未整理设计数据1104排除整理规则216的适用,不进行一切基于整理216的分析、处理。但是,对无不适用指定的、其他的未整理设计数据、例如画面1105执行分析、变换,变换成13(c)示出的画面序列1205。即,由于画面序列1105包含了与作为已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整理的设计数据的已有画面序列1104相同的部分画面序列,所以就该部分画面序列而言,以调用的形式置换处理该已有的画面序列。这样,为实施置换处理,必需事先保存以使成为置换基础的画面序列在变换后变成不变。因此,预先不对作为该画面序列的设计数据进行“不适用”指定。
这样,通过导入设计数据编辑单元6,软件设计者不仅基于整理规则的机械适用来进行分析、变换,而且可对应于各个设计数据的状况,进行对反映了设计者意图的形式下的设计数据的整理,所以,可构筑更易于再利用的设计数据。另外,在上述实例中,利用设计数据编辑单元6作为指定规则模板优先适用的单元、及指定整理规则适用排除的单元,但实际上只要是可对设计数据进行上述指定的单元,即便不是「编辑单元」,也可取得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图1中示出的系统中附加了设计数据编辑单元6的实例,但即便在实施方式2的图5中示出的系统中附加,也可取得与本实施方式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发明不限于例示的整理规则,就其他的整理规则而言,也可取得同样的效果。另外,上述整理规则以表形式来记述,但不拘泥于表形式,只要记述了「条件(包含条件值)」和满足该条件时的「适用处理」即可。例如,即便整理规则以IF-THEN规则或其他形式来表现,也可取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另外,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1、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2和设计数据存储单元1的关系如已说明的那样,可随意构成,在任一形式下均可取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另外,与实施方式1中的说明相同,规则处理单元22也可对未整理设计数据多次适用全部整理规则。多次适用时,将前一次的已整理设计数据处理为未整理设计数据。这样,通过反复适用整理规则,促进设计数据的整理,变换成再利用性更高的设计数据。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是在此前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之一中附加规则编辑单元7的方式。根据规则编辑单元7,软件设计者可进行存储于规则存储单元21中的整理规则或模板的追加、删除、变更等,同时还可变更规则的适用顺序。通过设置这样的单元,整理规则组的充实化和规则适用处理的合适化成为可能的,这样,软件设计者可更有效地整理设计数据。这样,可构筑整理成设计意图理解容易的形式的、更易于再利用的设计数据。另外,图14就包含实施方式1至3的全部要素的情况,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结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在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汽车导向装置等软件产品安装设备领域中、作为软件一部分的用户接口软件的设计开发中被利用。

Claims (8)

1、一种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包括:
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存储用户接口软件用设计数据作为未整理设计数据,该用户接口软件用设计数据由针对软件产品的事件和对应于该事件的所述软件产品的画面变化信息构成;
规则存储单元,存储作为整理规则的集合体的整理规则组,该整理规则描述将所述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为易于再利用形式的规则;
规则处理单元,读出存储于所述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及存储于所述规则存储单元中的整理规则组,通过对该读出的未整理设计数据逐一适用包含于所读出的整理规则组中的各整理规则并进行分析,将所述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已整理设计数据;和
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根据该规则处理单元的指示,存储所述已整理设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根据规则处理单元的指示,将已整理设计数据置换成未整理设计数据,通过对该未整理设计数据再次逐一适用包含于整理规则组中的整理规则并进行分析,使之变换成已整理设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信息生成单元,生成作为区别开发基础的、针对软件产品的事件,并将其输入到该软件产品中;和
模型生成单元,输入向所述软件产品输入的所述事件、及对应于所输入的事件的所述软件产品的画面变化信息,生成由该事件和画面变化信息构成的数据作为用户接口软件的追加设计数据,
其中,所述规则处理单元将通过把由该模型生成单元生成的追加设计数据加到未整理设计数据中而生成的新的未整理设计数据变换成已整理设计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
规则处理单元根据整理规则对未整理设计数据进行分析,在根据其分析结果判断为需要追加设计数据时,通过向输入信息生成单元指示生成所需要的追加设计数据,该输入信息生成单元生成针对软件产品的事件,并将其输入到该软件产品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
未整理设计数据中的特定设计数据具有用于指定优先适用预先指定的整理规则及不适用整理规则之一的指定栏,具有使对该指定栏进行指示成为可能的设计数据编辑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输入信息来编辑整理规则的规则编辑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和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共用为设计数据存储单元,分别在所述设计数据存储单元的不同区域中存储所述未整理设计数据和所述已整理设计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未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和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单元共用为设计数据存储单元,通过用已整理设计数据改写存储于该设计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未整理设计数据,将该已整理设计数据存储到所述设计数据存储单元中。
CN2004800303564A 2003-10-16 2004-10-14 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78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6608 2003-10-16
JP356608/2003 2003-10-16
PCT/JP2004/015124 WO2005038647A1 (ja) 2003-10-16 2004-10-14 ユーザーインタフェースソフトウェア設計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7892A true CN1867892A (zh) 2006-11-22
CN1867892B CN1867892B (zh) 2010-04-21

Family

ID=3446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3035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7892B (zh) 2003-10-16 2004-10-14 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13968A1 (zh)
JP (1) JPWO2005038647A1 (zh)
CN (1) CN1867892B (zh)
DE (1) DE112004001955T5 (zh)
WO (1) WO20050386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2022C (zh) * 2005-09-09 2008-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数据文法分析处理系统及其分析处理方法
US11676090B2 (en) 2011-11-29 2023-06-13 Model N, Inc. Enhanced multi-component object-based design, computation, and evaluation
JP5889135B2 (ja) * 2012-07-10 2016-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設計装置
US10373066B2 (en) 2012-12-21 2019-08-06 Model N. Inc. Simplified product configuration using table-based rules, rule conflict resolution through voting, and efficient model compilation
US11074643B1 (en) 2012-12-21 2021-07-27 Model N, Inc. Method and systems for efficient product navigation and product configuration
US9466026B2 (en) 2012-12-21 2016-10-11 Model N, Inc. Rule assignments and templating
US10757169B2 (en) 2018-05-25 2020-08-25 Model N, Inc. Selective master data transpo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80348B2 (ja) * 1990-06-20 1999-11-22 株式会社東芝 論理回路の合成装置
JPH056272A (ja) * 1991-06-28 1993-01-14 Toshiba Corp ソフトウエア設計装置
US5812847A (en) * 1996-02-02 1998-09-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ule-based method for designing user interfaces for applications
JP3582962B2 (ja) * 1997-07-28 2004-10-27 株式会社東芝 編集装置、編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6314415B1 (en) * 1998-11-04 2001-11-06 Cch Incorporated Automated forms publish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rule-based expert system to dynamically generate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6427230B1 (en) * 1998-11-09 2002-07-30 Unisy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fining and managing reusable groups software constructs within an object management system
US6256773B1 (en) * 1999-08-31 2001-07-03 Accenture Llp System,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n a development architecture framework
JP3881179B2 (ja) * 2001-02-14 2007-02-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設計装置
WO2002079912A2 (en) * 2001-04-02 2002-10-10 Orchid Systems,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an existing software application
US7322024B2 (en) * 2002-03-18 2008-01-22 Logiclibrary, Inc. Generating reusable software assets from distributed artifacts
US7149734B2 (en) * 2001-07-06 2006-12-12 Logic Library, Inc. Managing reusable software assets
US7647561B2 (en) * 2001-08-28 2010-01-12 Nvidia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using a visual paradigm to combine existing data and applications
US7412658B2 (en) * 2002-11-14 2008-08-12 Sap Ag Modeling system for graphic user interface
US7711736B2 (en) * 2006-06-21 2010-05-04 Microsof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B.V. Detection of attributes in unstructured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5038647A1 (ja) 2007-01-18
CN1867892B (zh) 2010-04-21
DE112004001955T5 (de) 2006-08-24
WO2005038647A1 (ja) 2005-04-28
US20070213968A1 (en) 2007-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9112B (zh) 后期绑定程序协助
CN100361162C (zh) 通过动画对象实例来支持图形显示元素的动画制作的系统
CN1573746A (zh) 使用b树的位置访问
CN1811685A (zh) 以文档为中心的软件应用程序的面向任务的用户界面模型
Klein et al. Advances in symbolic probabilistic model checking with PRISM
CN102385552B (zh) 样本剖析报告的动态计算
CN101079069A (zh) 用于增强帮助资源选择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906579A (zh) 通过流水线变换自动地并行网络应用程序的装置和方法
CN103164455B (zh) 数据库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3718159B (zh) 图像处理软件开发方法、图像处理软件开发装置
CN111708641B (zh) 一种内存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609292B (zh) 指令优化
CN1896985A (zh) 计算机游戏开发系统以及方法
CN1411576A (zh) 用于通过存储器管理提高引用局部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658156A (zh) 程序及其构造方法、存储介质、程序构造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2693263A (zh) 数据编程环境
CN1867892A (zh) 用户接口软件设计系统
CN113420009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磁数据分析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853164A (zh) 用于开发dsp编译器构件块的组合方法
CN1263313A (zh) 输出树结构间差分的方法及其装置
Gabbay et al. Temporal logic in context of databases
CN117370650A (zh) 基于服务组合超图卷积网络的云计算数据推荐方法
US20230229941A1 (en) Rule induction to find and describe patterns in data
CN100561426C (zh) 运行时间多态性的方法和计算设备
CN113269530B (zh) 反向生成wbs结构及工程造价汇总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1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