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3256B - 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3256B
CN1863256B CN2005101145935A CN200510114593A CN1863256B CN 1863256 B CN1863256 B CN 1863256B CN 2005101145935 A CN2005101145935 A CN 2005101145935A CN 200510114593 A CN200510114593 A CN 200510114593A CN 1863256 B CN1863256 B CN 18632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ddress
calling terminal
iptn
n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145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3256A (zh
Inventor
邱学刚
徐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5101145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63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863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3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3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32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的核心为:当开展IP电话业务时,资源管理器RM根据用户组确定IP电信网IPTN流策略并下发给边缘路由器ER;ER根据RM下发的IPTN流策略为所述用户组预留资源;所述用户组的终端使用ER预留的资源实现IP电话业务。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及系统,当同一类的很多用户要使用IP电话业务时,RM根据用户组下发IPTN流策略,可以减少下发IPTN流策略的次数,也可以减少ER进行资源预留处理的过程,使得该用户组的用户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大大降低了业务实现的工作量,而且有利于资源管理。

Description

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P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分组网上承载语音成为可能,而且丰富的、要求快速推出的业务需求促成了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出现。具有软交换体系结构的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是开放的网络,通过将传统的电信交换设备的功能进行分离,形成独立发展的各个部件,部件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配合。与传统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电话交换网)网络相比,NGN有如下优势: 
1、话音、数据、视频等多业务融合,共享同一个网络资源,节省建网成本; 
2、开放式的网络架构、部件化使得原有的电信网络逐步走向开放,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组合各部分的功能产品组建网络;部件间协议接口的标准化可以实现各种异构网的互通; 
3、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业务提供灵活而其投放周期短,提供新业务只需要更改应用层组件,不需要升级其它设备。 
在NGN网络的基础上又出现了IPTN(IP Telecom Network,IP电信网)的概念和架构。 
IPTN网络是建立在IP网络技术基础上,能够满足电信运营需求,使运营商减少投入、带来增值的通信网络。简单来说,IPTN网络=IP网络技术+电信运营需求。 
IPTN网络可以承载传统的PSTN业务和数据专线业务,同时又可以支持电信级服务质量的IP新业务。因此,IPTN网络不是否定现有的IP网络,而是对现有IP网络的改造,解决IP网络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问题。 
采用IPTN网络进行IP电话业务的过程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当用户(即终端,如图1中的视频电话)上线时,ER(Edge Router,边缘路由器)通过COPS(Common  Open  Policy Service,公共开放策略服务)Client(客户端)将用户名、用户组名、用户域名、用户IP地址(即源IP地址)等相关信息通过COPS消息上报给RM(Resource Manager,资源管理器); 
2、当用户88880001(此时被称为呼叫终端)需要与视频电话88880002(此时被称为被呼叫终端)之间建立呼叫时,向软交换设备中的业务控制器请求连接,业务控制器根据呼叫终端以及被呼叫终端的号码确定源IP地址和被呼叫终端的IP地址(即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协议号以及源IP掩码和目的IP掩码等信息,并根据业务确定QoS参数,然后将获取的信息以及确定的QoS参数承载于资源请求消息中下发给RM; 
3、RM收到资源请求消息后,根据目的IP地址信息以及QoS参数进行资源选择,确定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标签栈,然后将确定的MPLS标签栈、QoS参数以及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协议号、源IP掩码和目的IP掩码信息作为IPTN流策略下发给ER;ER根据RM下发的IPTN流策略进行资源预留; 
4、ER完成资源预留后通知RM,RM再向业务控制器上报资源请求响应 消息; 
5、业务控制器收到RM的资源请求响应消息后,通知被呼叫终端(即用户88880002)振铃,用户88880001就可以在有QoS保证的IP网络上与用户88880002进行通话了。 
在用户88880001与用户88880002之间的通话没有结束前,用户88880004需要呼叫用户88880003时,假设用户88880001与用户88880004的IP地址属于不同网段,那么仍然需要执行上述的步骤,由业务控制器根据用户88880004的连接请求向RM下发资源请求消息;RM根据资源请求消息中的信息确定IPTN流策略并下发给ER进行资源预留,用户88880004使用预留的资源与用户88880003之间进行通话。当用户挂机后,业务控制器向RM下发QoS资源释放命令,RM再向ER下发流策略删除命令,ER进行资源释放。 
虽然上述实现IP电话业务的技术方案有一定的QoS保证作用,但是尚存在如下缺点: 
RM只能针对某个IP地址或某网段IP地址下发IPTN流策略,ER只能针对单个用户或同一网段的用户进行资源预留,因此,如果有同一类的很多用户(即终端)要使用IP电话业务,且这些用户被分配的IP地址属于不同网段时,RM需要对每一个用户IP地址都下发一个IPTN流策略,业务实现的工作量很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大大降低实现业务的工作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包括: 
A、当开展IP电话业务,呼叫终端上线时,边缘路由器ER将该呼叫终端的用户名、该呼叫终端所在的用户组名、用户域名、IP地址信息上报给资源管理器RM;当所述呼叫终端向业务控制器请求建立呼叫连接时,业务控制器根据呼叫终端以及被呼叫终端的号码确定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协议号以及源和目的IP掩码信息,并根据业务确定QoS参数;然后将所述确定的信息以及QoS参数承载于资源请求消息中下发给RM;RM收到资源请求消息后,根据目的IP地址和QoS参数信息进行资源选择,确定MPLS标签栈,并将该MPLS标签栈、所述QoS参数以及用户组名、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号、源和目的IP掩码信息作为相应IPTN流策略下发给ER; 
B、ER根据RM下发的IPTN流策略为所述用户组预留有QoS保证的资源; 
C、所述用户组的终端均使用ER预留有QoS保证的资源实现IP电话业务。所述边缘路由器ER将该呼叫终端的用户名、该呼叫终端所在的用户组名、用户域名、IP地址信息上报给资源管理器RM具体包括: 
ER通过公共开放策略服务COPS客户端将呼叫终端的用户名、呼叫终端所 在的用户组名、用户域名、IP地址信息承载于COPS消息中上报给RM。 
所述用户组的终端的IP地址属于不同网段。 
所述用户组的终端的IP地址属于相同网段。 
所述用户组是指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类终端的集合。 
所述特征包括: 
地址段特征、物理位置特征、用户名特征或用户域名特征。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及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当同一类的很多用户要使用IP电话业务时,RM根据用户组下发IPTN流策略,可以减少下发IPTN流策略的次数,也可以减少ER进行资源预留处理的过程,使得该用户组的用户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大大降低了业务实现的工作量,而且有利于资源管理; 
2、由于RM下发IPTN流策略时,只是将有关源IP地址信息替换为相应的用户组信息,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简单易行,能够很好地与现有设备兼容。 
附图说明
图1为IPTN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IPTN网络运营中,对于某类有特殊需求的用户,需要为其保证QoS,如:带宽、时延等参数,这就要求在实际网络中为其预留资源。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在现有IPTN网络的基础上,通过简单扩展COPS协议,使得RM可以根据用户组向ER下发IPTN流策略,使ER为某一类用户预留一段资源,属于该类的用户共享这一段资源,从而大大降低实现业务的工作量。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用户组是指具有相同用户特征的一类呼叫用户(即呼叫终端)的集合,用户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地址段特征、接入用户物理位置特征、接入用户的用户名特征、接入用户的域名特征等。 
本发明中的用户组既可以由多个用户组成,也可以由一个用户组成;同一个用户组的用户的IP地址可能属于同一个网段,也可能属于不同网段,不同的用户组具有不同的用户组名,用户组名可以用字符串加以定义。 
当用户组的用户只有一个时,用户组名可以采用用户名。 
如图1所示的IPTN组网模式中,假设视频电话(即用户)88880001和88880004属于公司A且IP地址属于相同或不同网段,当88880001和88880004作为呼叫终端时,我们可以将用户88880001和88880004定义为用户组1。 
为对本发明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将结合图1所示的网络结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用户上线时,即用户成功登陆IPTN网络时,ER向RM上报用户的相关信息; 
如图1所示,当用户88880001成功登陆IPTN网络时,ER通过COPS Client将用户88880001的用户名、该用户所在的用户组名(即用户组1)、用户域名、IP地址(即源IP地址)等相关信息通过COPS消息上报给RM。 
步骤22:呼叫建立时,业务控制器向RM下发QoS资源请求消息; 
当用户88880001(此时被称为呼叫终端)需要与视频电话88880002(此时被称为被呼叫终端)之间建立呼叫时,呼叫终端向软交换设备中的业务控制器请求连接,业务控制器根据呼叫终端以及被呼叫终端的号码确定源IP地址和被呼叫终端的IP地址(即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协议号以及源IP掩码和目的IP掩码等信息,并根据该呼叫业务确定QoS参数,比如带宽、时延、抖动、用户优先级等参数; 
然后业务控制器将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协议号以及源IP掩码和目的IP掩码信息以及确定的QoS参数承载于资源请求消息中下发给RM。 
步骤23:RM确定IPTN流策略并下发给ER; 
RM收到资源请求消息后,根据目的IP地址和QoS参数进行资源选择,确定MPLS标签栈; 
然后RM将确定的MPLS标签栈、业务控制器下发的QoS参数以及用户组名(即用户组1)、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号、源IP掩码和目的IP掩码信息作为相应IPTN流策略下发给ER。 
步骤24:ER根据RM下发的IPTN流策略进行资源预留处理; 
步骤25:ER完成资源预留后通知RM,RM再向业务控制器上报资源请求响应消息; 
步骤26:用户使用预留的资源开展IP电话业务; 
业务控制器收到RM的资源请求响应消息后,呼叫连接建立,被呼叫终端振铃,用户就可以在有QoS保证的IP网络上使用电话服务。 
步骤27:ER进行预留资源的释放处理。 
当用户挂机后,即通话结束后,业务控制器向RM下发QoS资源释放命令; 
RM再向ER下发IPTN流策略删除命令,ER根据IPTN流策略删除命令进行资源释放处理。 
假如,在用户88880001与用户88880002之间建立呼叫同时或者通话没有结束前(即资源没有被释放前),用户组1的88880004用户又需要与88880003用户(假设88880003用户和88880002用户的IP地址相同或属于同一网段)之间建立呼叫业务时,业务控制器为用户88880004与用户88880003之间的呼叫业务确定并下发的QoS参数和用户88880001与用户88880002之间的呼叫业务的QoS参数相同; 
同样,由于88880004用户和88880001用户同属于用户组1且8880003用户和88880002用户的IP地址相同或属于同一网段,所以目的IP地址相同,RM为该业务确定并下发的IPTN流策略与已经下发的IPTN流策略相同,此时RM就无需再下发IPTN流策略,ER也无需再进行资源预留处理,RM会直接向业务控制器上报资源请求响应消息,用户组1的88880004用户就可以使用ER为用户88880001预留的资源开展业务,实现同组用户资源共享。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IP电话业务的系统,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IPTN流策略下发模块、资源预留处理模块和IP电话业务实现模块。其中,IPTN流策略下发模块设置于图1的RM中,其功能为: 
根据用户组确定IPTN流策略并下发给资源预留处理模块。 
资源预留处理模块设置于图1的ER中,其功能为: 
根据IPTN流策略下发模块下发的IPTN流策略进行资源预留处理; 
IP电话业务实现模块设置于图1的终端(如视频电话)中,其功能为: 
使用资源预留处理模块预留的资源实现IP电话业务。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少资源预留处理过程以及预留资源删除过程,从而大大降低了业务实现的工作量,而且有利于资源管理。另外,由于RM下发IPTN流策略时,只是将有关源IP地 址信息替换为相应的用户组信息,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简单易行,能够很好地与现有设备兼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当开展IP电话业务,呼叫终端上线时,边缘路由器ER将该呼叫终端的用户名、该呼叫终端所在的用户组名、用户域名、IP地址信息上报给资源管理器RM;当所述呼叫终端向业务控制器请求建立呼叫连接时,业务控制器根据呼叫终端以及被呼叫终端的号码确定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协议号以及源和目的IP掩码信息,并根据业务确定QoS参数;然后将所述确定的信息以及QoS参数承载于资源请求消息中下发给RM;RM收到资源请求消息后,根据目的IP地址和QoS参数信息进行资源选择,确定MPLS标签栈,并将该MPLS标签栈、所述QoS参数以及用户组名、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号、源和目的IP掩码信息作为相应IPTN流策略下发给ER;
B、ER根据RM下发的IPTN流策略为所述用户组预留有QoS保证的资源;
C、所述用户组的终端均使用ER预留有QoS保证的资源实现IP电话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路由器ER将该呼叫终端的用户名、该呼叫终端所在的用户组名、用户域名、IP地址信息上报给资源管理器RM具体包括:
ER通过公共开放策略服务COPS客户端将呼叫终端的用户名、呼叫终端所在的用户组名、用户域名、IP地址信息承载于COPS消息中上报给RM。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组的终端的IP地址属于不同网段。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组的终端的IP地址属于相同网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组是指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类终端的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包括:
地址段特征、物理位置特征、用户名特征或用户域名特征。
CN2005101145935A 2005-10-26 2005-10-26 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3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145935A CN1863256B (zh) 2005-10-26 2005-10-26 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145935A CN1863256B (zh) 2005-10-26 2005-10-26 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3256A CN1863256A (zh) 2006-11-15
CN1863256B true CN1863256B (zh) 2011-12-21

Family

ID=37390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45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3256B (zh) 2005-10-26 2005-10-26 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632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5546B (zh) * 2013-01-28 2015-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装置及数据中心网络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1104A (zh) * 1999-11-05 2003-05-28 Mci全球通讯公司 用于使用端到端资源预留协议信令提供具有服务质量的ip电话的方法
US6931028B1 (en) * 2000-12-28 2005-08-16 Cisco Technology, Inc. Scaleable RSVP signaling between VoIP dial-peers for tandem voice solu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1104A (zh) * 1999-11-05 2003-05-28 Mci全球通讯公司 用于使用端到端资源预留协议信令提供具有服务质量的ip电话的方法
US6931028B1 (en) * 2000-12-28 2005-08-16 Cisco Technology, Inc. Scaleable RSVP signaling between VoIP dial-peers for tandem voice solu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3256A (zh) 2006-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77896B1 (en)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customer request mode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00466600C (zh) 下一代网络中实现接入配置模式资源预留的方法
CN100372304C (zh) 基于软交换设备感知业务的wimax动态qos实现方法
JP3479908B2 (ja) VoIP用通信品質保証パス設定方法と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EP1976184B1 (en) A guarantee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ethod, resource management device and accessing system for multi-services
US76062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ing off control of service access over a cable IP network
US20070022191A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network management
CN100414905C (zh) 保证业务QoS的宽带接入网络及其方法
CN100527883C (zh) 一种保证业务链服务质量的方法与系统
CN101047706B (zh) 一种接入网会话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0700475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ustomer configurable Quality of Service settings of customer premise based equipment
CN100388809C (zh) 一种在ip承载网中转发业务流的方法
EP262115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call traffic wholesale based on soft switch
CN1863256B (zh) 实现ip电话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0411398C (zh) 下一代网络中边缘或分组网关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0426805C (zh) 下一代网络中边缘或分组网关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2045463A (zh) 呼叫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1136975B (zh) 一种下一代网络软交换系统中话务数据统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75326B (zh) 保证业务QoS的宽带接入网络
CN100414907C (zh) Ip电信网系统中基于信令机制的资源管理方法
CN100589648C (zh) 一种固网用户接入移动核心网的呼叫控制方法
JP2000501911A (ja) 補助リソースのための構成方法
CN101355808B (zh) 一种上报策略安装失败的方法
Apostolidis Accelerated data growth scenario, 154–155 Access, to Internet on proposed local access network, 224–225
CN100466613C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