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9953A - 锻炼器械 - Google Patents

锻炼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9953A
CN1859953A CN 200380110572 CN200380110572A CN1859953A CN 1859953 A CN1859953 A CN 1859953A CN 200380110572 CN200380110572 CN 200380110572 CN 200380110572 A CN200380110572 A CN 200380110572A CN 1859953 A CN1859953 A CN 1859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ercising apparatus
limb support
crossbeam
base port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801105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1562C (zh
Inventor
科里维·安东尼·佩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859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9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15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15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锻炼器械(1)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具有肢体支撑装置(17,18,19)的横梁(5)的直立支撑物(3)。该直立支撑物(3)具有一定长度以在使用时使横梁(5)与地面充分间隔开,这样,肢体支撑装置(17,18,19)包括当使用者位于横梁(5)下方时位于使用者腿部下方并且支撑使用者的腿部的腿部支撑装置。在使用时,横梁(5)也与地面充分间隔开,这样,肢体支撑装置(17,18,19)包括能够让使用者向下按压在锻炼器械上的手柄装置,以使锻炼器械(1)至少支撑使用者的部分重量。肢体支撑装置(17,18,19)包括两个沿着横梁(5)的纵轴线相对间隔开的肢体支撑(17,19)。横梁(5)还具有位于两个肢体支撑(17,19)之间的第三肢体支撑(18)。

Description

锻炼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器械,尤其但不专门涉及一种通过单个使用者使用以使人体上半身主要的或小块肌肉发达的立式锻炼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已经建议提供一种能够让使用者进行多种重复锻炼从而增强身体上部状况的锻炼器械。这种现有技术的器械可能相对较大、复杂、昂贵、笨拙并且不一定适于使用者所期望进行的多种不同锻炼。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锻炼器械,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具有肢体支撑装置的横梁的直立支撑物,所述直立支撑物具有一定长度以在使用时使横梁与地面充分间隔开,这样,肢体支撑装置包括当使用者位于横梁下方时位于使用者腿部下方并且支撑使用者腿部的腿部支撑装置,在使用时,所述横梁也与地面充分间隔开,这样,肢体支撑装置包括能够让使用者向下按压在锻炼器械上以使锻炼器械至少支撑使用者部分重量的手柄装置。
优选的是,肢体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沿着横梁纵轴线相对隔开的肢体支撑。
优选的是,所述横梁在所述两个肢体支撑之间具有第三肢体支撑。
优选的是,所述锻炼器械包括两个间隔开的直立支撑物。
优选的是,每一个肢体支撑与相应的直立支撑物相邻。
优选的是,所述横梁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附加肢体支撑,该两个附加肢体支撑也沿着横梁纵轴线相对间隔开,但垂直延伸远离横梁纵轴线。
优选的是,该附加肢体支撑定位在两个其它肢体支撑之间以与直立支撑物间隔开。
优选的是,每个附加肢体支撑终止于另一个肢体支撑,其纵轴线基本垂直于相应附加肢体支撑的纵轴线。
优选的是,该锻炼器械包括可操作来改变所述另一个肢体支撑相对于相应附加肢体支撑的方向的调节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装置是可操作的以便于所述另一个肢体支撑可绕相应的附加肢体支撑的纵轴线旋转过360度。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装置是可操作的以便于可相对于附加肢体支撑将所述另一个肢体支撑的方向调节至多个不连续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在附加肢体支撑或另一个肢体支撑之一上形成的插塞、和在其它附加肢体支撑或肢体支撑上形成的插座,在使用时,该插座容纳插塞并且与插塞结合以相对于插座将插塞保持在一个方向上,该方向可通过将插塞从插座内取出并在不同的方向将插塞重新插入插座内来进行调节。
优选的是,所述插塞和插座均为方形截面,以便于插塞可以在四个不连续方向之一容纳于插座内。
优选的是,所述肢体支撑为凹形以便于将使用者的肢体正确定位于肢体支撑上。因此,所述两个肢体支撑和该第三个肢体支撑一起具有波浪形状。
优选的是,直立支撑物和横梁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以使得锻炼器械可拆分。
然而,支柱和横梁可选择地包括一个单独的、整体的、非拆卸的锻炼器械。
优选的是,所述或每个直立支撑物包括在第一状态下使用时放置在地面上的基部、以及延伸远离基部和地面的臂部,横梁在远离基部的位置连接于臂部。
优选的是,臂部延伸远离基部一端至基本位于基部中点上方的位置。因此,当从平面看时,该基部延伸远离横梁纵轴线的两侧以便于提供锻炼器械以稳定性,从而在使用时抵抗锻炼器械的翻倒。
优选的是,每个臂部相对于相应的基部定向使得该锻炼器械可在该锻炼器械被旋转过约90度的第二状态下使用,以便于在该第二状态下使用时横梁与地面相邻。
优选的是,臂部从基部倾斜。
优选的是,臂部和基部之间的角度在30度和90度之间。最优选的是,该角度基本为45度。可选择的是,臂部从基部基本垂直地延伸。臂部可以弯曲。
优选的是,每个基部形成有手柄。
优选的是,每个手柄的方向可相对于相应的基部调节。
优选的是,每个手柄的方向可通过相对于相应基部绕一个轴线旋转手柄的纵轴线进行调节,该轴线垂直于基部的纵轴线。
优选的是,每个手柄的方向可调节至多个不连续的位置。最优选的是,每个手柄的方向可调节至四个不连续的位置。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可能包含了这里所提及的限制或特点的任何结合。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现,但是现在仅参考附图用例示的方法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锻炼器械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图1中的锻炼器械在已经组装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锻炼器械的一个替换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锻炼器械的另一个替换实施例在锻炼器械处于第一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5为图4中的锻炼器械处于第二状态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锻炼器械1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基本垂直的直立支撑物3,所述直立支撑物3由基本水平的单个横梁5连接在一起。直立支撑物3和横梁5由管状金属材料制成,尽管也可以选择使用其它任何适合的材料。
每个直立支撑物3包括具有两个端部9、11的水平基部7和向上延伸远离基部7端部9的臂部13。每个直立支撑物3的臂部13相对于基部7倾斜并且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便于臂部13的远端14终止于基本位于基部7两个端部4、11之间的中间点的上方位置。支柱15在臂部13的远端14与基部7两个端部9、11之间的中间位置之间垂直延伸。
每个直立支撑物3的端部11具有手柄8。
每个臂部13的远端14具有适于容纳横梁5端部的向内定向的插座16。
横梁5包括沿其长度弯曲的延长杆,以便于限定三个凹形区域17、18、19。因此横梁5沿其纵轴线呈类似波浪形。在凹形区域17和18之间的交接点以及凹形区域18和19的交接点处具有相对较短的横杆20、21,每一根横杆远离横梁5的纵轴线垂直地延伸。
每个凹形区域17、18、19和短横杆20、21包含肢体支撑,该肢体支撑用来共同形成肢体支撑装置,从而支撑锻炼器械1的使用者的部分身体。
为了组装锻炼器械1,将横梁5的端部插入到设置于直立支撑物3的臂部13上的插座16内。提供例如螺栓或开口销等固定装置22,以便将横梁5的端部固定于插座16内。
另外,提供横向支柱23并且使其在直立支撑物3的基部7之间延伸,从而进一步加固锻炼器械1。每个横向支柱23的端部终止于其尺寸为部分地容纳相应的基部7的杯形区域25,并且可以提供任何适合的固定装置25(如螺栓或开口销),从而将横向支柱23固定于基部7之间。因此可以看出,锻炼器械1是可以拆卸的,并且可以通过反过来进行上述过程而被拆卸,从而可在相对扁平的状态下储存锻炼器械1。
当组装时,横梁5与直立支撑物3的基部7间隔开,并因此与锻炼器械1所放置的平面间隔开。可以设想,锻炼器械1可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使用,例如地面。在平坦表面与锻炼器械1之间可以提供加垫的锻炼用垫。
可以认识到,臂部13从基部7延伸一段可以使锻炼器械1的使用者躺在直立支撑物3之间和横梁5之下的充足距离。然而,横梁5也可以与基部7充分间隔从而使用者可以靠近横梁5站立以使横梁5大约位于一般使用者的腰部高度。
为了使背外侧(outer back)、肩部和二头肌的肌肉发达,使用者可以用他的手抓住横梁5外侧凹形区域17、19、躺在横梁5下面。因此他的手以一种相对宽的抓握方式间隔开并且靠近直立支撑物3。随后,使用者可以将其上部身体拉向和离开横梁5。
为了使背内侧(inner back)、肩部和二头肌的肌肉发达,使用者可再次躺在横梁5之下,但是用他的手抓住横梁5的内侧凹形区域18。因此他的手以一种远离直立支撑物3的相对窄的抓握方式靠在一起。使用者可再次将他上部身体拉向和离开横梁5。
为了使腹部的肌肉发达,使用者可通过将膝盖后部搭在相应的凹形区域17和19上而躺在锻炼器械1附近。因此,他的上部身体和大腿位于横梁5的一侧,而小腿位于横梁5的另一侧。随后,使用者可使其上部身体弯向横梁5和离开横梁5,从而进行坐起式锻炼。
为了使胸部、肩部和三头肌的肌肉发达,使用者靠近并面向锻炼器械站立并且用手抓住外侧凹形区域17、19。然后,使用者能够将其上部身体向横梁5降低。这可以通过使使用者的双脚在地面上或离开地面来实现。
最后,为了使三头肌发达,使用者可以靠近但背向锻炼器械站立,并且再次用手抓住外侧凹形区域17、19。通过弯曲他的臂部,使用者将上部身体向横梁5降低。
因此,锻炼器械1提供了一种用于进行多种不同锻炼的紧凑、简单、坚固的器械,多种锻炼是通过在一定高度上为手和腿提供多种支撑而使使用者可以位于横梁之上或躺在横梁之下来进行的。
图3说明了可替换的锻炼装置1’,其具有与图1和图2的器械1相似的特点,但具有单个的安装于C形基部7’中部的直立支撑物13’。
现在参考图4和图5,其说明了可替换的锻炼器械31,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在该实施例中,手柄33安装在基部7的端部以与相应的基部7基本平行。这通过将每个手柄33的一部分弯过90度从而形成一个向下延伸的插塞35来实现,该插塞35容纳于在每个基部7端部形成的向上延伸的插座37内。插塞35和插座37被如此形成以使手柄33可以绕插座37的纵轴线旋转过360度。这能够使手柄33与基部7平行并延伸朝向或远离直立支撑物3,或者使手柄33垂直于基部7并延伸朝向或远离另一个基部7。这可以通过形成具有方形内截面的插座37和具有互补方形截面的插塞35来实现。也可以选择其它适合的截面。手柄33的不同位置用虚线表示。
锻炼器械31的横梁39包括一个中间凹形区域18和两个基本为直的外侧区域41、43。每个外侧区域41、43终止于区域45、47,该区域45、47分别与横梁39的纵轴线呈90度设置,每个区域45、47容纳于相应直立支撑物3的顶部用来将横梁39安装于直立支撑物3上。
在凹形区域18和每个直的区域41、43的交接点处分别设置有垂直延伸远离横梁39纵轴线的短横杆49、51。在每个短横杆49、51的端部设置有手柄53、55,每个手柄53、55可以绕相应的横梁49、51的轴线旋转360度。这允许相对于横梁39的纵轴线调节手柄53、55的方向。
可以提供任何适合的调节装置以实现该调节,例如,手柄53、55可以为容纳于每个短横杆49、51端部的方形截面插座部分内的方形截面。可以替换的是,手柄53、55可以为环形截面以便于滑过或容纳于相应短横杆49、51的环形截面部分内,可以提供平头螺丝或艾伦内六角螺栓(Allen bolt)或类似部件以在相对于相应短横杆49、51的特定方向将手柄53、55夹住。可以提供包括具有连接环的销的、容纳于手柄53、55和短横杆49、51中适当孔内的快速释放装置。
另外,支柱15装备有沿着每个支柱15基本一半长度延伸的手柄15A。每个臂部13的下部同样装备有手柄13A。手柄13A和15A包括带防滑条的橡胶塑料或氯丁橡胶套管,它们分别在臂部13或直立支撑物15上滑移。
通过可调节的横梁手柄53、55、可调节的基部手柄33和附加手柄13A、15A能够进一步调节锻炼器械31,以便于锻炼器械31的使用者使用锻炼器械31进行更大范围的不同锻炼,包括利用手相对靠近或分开的臂屈伸锻炼、引体向上锻炼、以及腹部锻炼。另外,锻炼器械31允许进行一些调节从而使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能够使用该装置31。
最后,不同的手柄方向能够使相同的锻炼具有不同的难度。另外,如图5中所示,通常锻炼器械31是在将基部7放置在地面上的情况下加以使用的。然而,可以认识到,锻炼器械31也可以在横梁39和手柄33放置在地面上的可替换方向上加以使用。即,锻炼器械31可旋转过约90度以便于基部7和直立支撑物3的交接点位于最上部。当旋转至可替换的方向时,锻炼器械31的稳定可以通过基部7和相应直立支撑物3之间的足够角度来实现。可以预计,45度和90度之间的角度是适合的。锻炼器械31的可替换方向改变了手柄33、53、55、13A和15A的位置,从而让使用者能够使用相同的锻炼器械31实现进一步的锻炼,包括例如加强腿部、胸部和臂屈伸锻炼的倾斜和下蹲锻炼。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锻炼器械,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设置有肢体支撑装置的横梁的直立支撑物,所述直立支撑物具有一定长度以在使用时使横梁与地面充分间隔开,这样,肢体支撑装置包括当使用者位于横梁下方时位于使用者腿部下方并且支撑使用者腿部的腿部支撑装置,在使用时,所述横梁也与地面充分间隔开,这样,肢体支撑装置包括能够让使用者向下按压在锻炼器械上以使锻炼器械至少支撑使用者部分重量的手柄装置,该肢体支撑装置包括定位在横梁中间的凹形的肢体支撑,该锻炼器械还包括至少一个直立支撑物,该直立支撑物包括在第一状态下使用时放置在地面上的基部、以及延伸远离基部和地面的臂部,横梁在远离基部的位置连接于臂部,臂部相对于基部定向使得该锻炼器械可在该锻炼器械被旋转过约90度的第二状态下使用,以便于在第二状态下使用时横梁与地面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肢体支撑装置包括沿着横梁纵轴线在所述凹形肢体支撑相应侧相对间隔开的两个其它的肢体支撑。
3.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器械包括两个间隔开的直立支撑物,所述两个其它肢体支撑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直立支撑物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附加肢体支撑,该两个附加肢体支撑也沿着横梁纵轴线相对间隔开,但垂直延伸远离横梁纵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肢体支撑定位在所述两个其它肢体支撑之间以与直立支撑物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附加肢体支撑终止于另一个肢体支撑,其纵轴线基本垂直于相应附加肢体支撑的纵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器械包括可操作来改变所述另一个肢体支撑相对于相应附加肢体支撑的方向的调节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是可操作的以便于所述另一个肢体支撑可绕相应的附加肢体支撑的纵轴线旋转过3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是可操作的以便于可相对于附加肢体支撑将所述另一个肢体支撑的方向调节至多个不连续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在附加肢体支撑或另一个肢体支撑之一上形成的插塞、和在其它附加肢体支撑或肢体支撑上形成的插座,在使用时,该插座容纳插塞并且与插塞结合以相对于插座将插塞保持在一个方向上,该方向可通过将插塞从插座内取出并在不同的方向将插塞重新插入插座内来进行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和插座均为方形截面,以便于插塞可以在四个不连续方向之一容纳于插座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其它的肢体支撑为凹形的以便于将使用者的肢体正确定位于所述两个其它的肢体支撑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其它肢体支撑和第一凹形肢体支撑一起具有波浪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3至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直立支撑物和横梁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以使得锻炼器械可拆分。
15.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臂部延伸远离基部一端至基本位于基部中点上方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臂部从基部倾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臂部和基部之间的角度在30度到90度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基本为45度。
19.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或每个基部设置有手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手柄相对于相应基部的方向是可调节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手柄的方向可通过相对于相应基部绕一个垂直于该基部纵轴线的轴旋转手柄的纵轴线进行调节。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手柄的方向可调节至多个不连续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手柄的方向可调节至四个不连续的位置。

Claims (26)

1.一种锻炼器械,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具有肢体支撑装置的横梁的直立支撑物,所述直立支撑物具有一定长度以在使用时使横梁与地面充分间隔开,这样,肢体支撑装置包括当使用者位于横梁下方时位于使用者腿部下方并且支撑使用者腿部的腿部支撑装置,在使用时,所述横梁也与地面充分间隔开,这样,肢体支撑装置包括能够让使用者向下按压在锻炼器械上以使锻炼器械至少支撑使用者部分重量的手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肢体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沿着横梁纵轴线相对隔开的肢体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在所述两个肢体支撑之间具有第三肢体支撑。
4.根据在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器械包括两个间隔开的直立支撑物,所述两个肢体支撑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直立支撑物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附加肢体支撑,该两个附加肢体支撑也沿着横梁纵轴线相对间隔开,但垂直延伸远离横梁纵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该附加肢体支撑定位在两个其它肢体支撑之间以与直立支撑物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附加肢体支撑终止于另一个肢体支撑,其纵轴线基本垂直于相应附加肢体支撑的纵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器械包括可操作来改变所述另一个肢体支撑相对于相应附加肢体支撑的方向的调节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是可操作的以便于所述另一个肢体支撑可绕相应的附加肢体支撑的纵轴线旋转过36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是可操作的以便于可相对于附加肢体支撑将所述另一个肢体支撑的方向调节至多个不连续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在附加肢体支撑或另一个肢体支撑之一上形成的插塞、和在其它附加肢体支撑或肢体支撑上形成的插座,在使用时,该插座容纳插塞并且与插塞结合以相对于插座将插塞保持在一个方向上,该方向可通过将插塞从插座内取出并在不同的方向将插塞重新插入插座内来进行调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和插座均为方形截面,以便于插塞可以在四个不连续方向之一容纳于插座内。
13.根据权利要求2到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支撑为凹形以便于将使用者的肢体正确定位于肢体支撑上。
14.如根据权利要求3到12的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肢体支撑和该第三个肢体支撑一起具有波浪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4到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直立支撑物和横梁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以使得锻炼器械可拆分。
16.根据权利要求4到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直立支撑物包括在第一状态下使用时放置在地面上的基部、以及延伸远离基部和地面的臂部,横梁在远离基部的位置连接于臂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臂部延伸远离基部一端至基本位于基部中点上方的位置,因此,当从平面看时,该基部延伸远离横梁纵轴线的两侧以便于提供锻炼器械以稳定性,从而在使用时抵抗锻炼器械的翻倒。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臂部相对于相应的基部定向使得该锻炼器械可在该锻炼器械被旋转过约90度的第二状态下使用,以便于在该第二状态下使用时横梁与地面相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臂部从基部倾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臂部和基部之间的角度在30度和90度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该角度基本为45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基部设置有手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手柄相对于相应基部的方向是可调节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手柄的方向可通过相对于相应基部绕一个垂直于该基部纵轴线的轴旋转手柄的纵轴线来进行调节。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手柄的方向可调节至多个不连续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手柄的方向可调节至四个不连续的位置。
CNB2003801105725A 2003-08-20 2003-11-21 锻炼器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15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319508.8 2003-08-20
GB0319508A GB0319508D0 (en) 2003-08-20 2003-08-20 Exercise apparatus
GB0324181.7 2003-10-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9953A true CN1859953A (zh) 2006-11-08
CN100391562C CN100391562C (zh) 2008-06-04

Family

ID=28052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1057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1562C (zh) 2003-08-20 2003-11-21 锻炼器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91562C (zh)
GB (1) GB0319508D0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7748A (zh) * 2014-08-29 2014-11-19 成都动能健身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
CN107961483A (zh) * 2016-10-19 2018-04-27 丹阳市丹力展览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蛇形单杠
CN109248037A (zh) * 2018-11-15 2019-01-22 江阴市新城东天工专业设计工作室 多功能上肢肢端支撑装置
CN113521674A (zh) * 2021-07-16 2021-10-22 刘强 一种儿童上肢力量训练装置
CN114129956A (zh) * 2021-11-22 2022-03-04 汤传慧 一种胸肌下沿训练的体育锻炼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844U (zh) * 1990-06-04 1991-01-09 蔡新民 斜身引体健身器
US5135459A (en) * 1991-06-03 1992-08-04 Perry Jr Leroy R Adductor contraction exercis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290209A (en) * 1991-10-04 1994-03-01 Wilkinson William T Push and pull exercise device
US5582565A (en) * 1994-11-28 1996-12-10 Soria; Michael A. Triceps exercise apparatu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7748A (zh) * 2014-08-29 2014-11-19 成都动能健身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
CN104147748B (zh) * 2014-08-29 2017-02-08 李梁 一种遥控教学用单双杠
CN107961483A (zh) * 2016-10-19 2018-04-27 丹阳市丹力展览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蛇形单杠
CN109248037A (zh) * 2018-11-15 2019-01-22 江阴市新城东天工专业设计工作室 多功能上肢肢端支撑装置
CN113521674A (zh) * 2021-07-16 2021-10-22 刘强 一种儿童上肢力量训练装置
CN114129956A (zh) * 2021-11-22 2022-03-04 汤传慧 一种胸肌下沿训练的体育锻炼器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0319508D0 (en) 2003-09-17
CN100391562C (zh) 2008-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7249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US6478721B1 (en) Abdominal/low/back isolation apparatus
US8118720B2 (en) Abdominal exercise and training apparatus
CN1232319C (zh) 健身器材
US7621857B2 (en) Shoulder stabilizing and strengthening apparatus
US8348816B2 (en) Storable exercise apparatus for professional and home use
US7179212B2 (en) Omni-directional abdominal exerciser
EP1284694B1 (en) Rehabilitation device for persons with paresis of lower limbs enabling them to walk
US7608031B2 (en) Abdominal exercise device for inverted abdominal exercises
US20090192026A1 (en) Arm and shoulder lift apparatus
US9289639B1 (en) Resistance training apparatus
US7553261B2 (en) Multifunction exercise equipment
US20040067830A1 (en) Exercise device
CN1859953A (zh) 锻炼器械
US7063651B2 (en) Abdominal exercise device for inverted abdominal exercises
US20040082441A1 (en) Multi-configurable exercise device
CN106794372A (zh) 立式桨板核心促动器
CN1391875A (zh) 万能脊柱康复机
CN203886106U (zh) 腿部运动器具
CN202505698U (zh) 新型偏瘫助行器
WO2008082727A2 (en) Portable exercise device
CN219783688U (zh) 一种健腹轮
CN212730899U (zh) 一种体育力量训练用引体向上辅助训练器
JP2005074214A (ja) 筋力鍛錬器具
CN2442693Y (zh) 一种健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