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4757A - 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4757A
CN1854757A CN 200510011643 CN200510011643A CN1854757A CN 1854757 A CN1854757 A CN 1854757A CN 200510011643 CN200510011643 CN 200510011643 CN 200510011643 A CN200510011643 A CN 200510011643A CN 1854757 A CN1854757 A CN 1854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pretation
image
data
map
remot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116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守邕
刘亚岚
王涛
魏成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of CAS
Priority to CN 2005100116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54757A/zh
Publication of CN1854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47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遥感技术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遥感信息提取技术中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可以在“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中实现。包括步骤如下:应用项目管理(S1)、影像数据制备(S2)、影像判读个体作业(S3)、项目数据构造(S4)、专题判读制图群体作业(S5)、抽样检测订正群体作业(S6)、目标检出识别群体作业(S7)和判读技术培训群体作业(S8)。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为农业、林业、生态环境、地质地理、测量制图、水文气象、海岛海岸、自然灾害、应急处理、城市管理、区域规划、科技发展、教学培训以及军事侦察等领域服务,帮助它们从遥感数据中优质、高效、动态地提取出各自需要的专题空间信息。

Description

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遥感技术的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遥感信息提取技术中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从遥感影像中优质、高效地提取各种专题信息,是遥感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和取得明显效益,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瓶颈问题。目前解决这个问题有三种主要方法,即遥感影像人工目视判读方法、基于像元的数字影像处理方法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理解或影像判读专家系统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但从实用的观点来看,都不尽人意。一般来说,人工目视判读方法简单、实用、能充分利用空间影像特征及构像的生物地学规律、易于组织大规模的群体作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大型遥感应用工程项目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它利用波段的数目有限、判读结果往往因人而异、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数字影像处理系统方法客观、高效、能充分利用遥感波段资源、在地面状况较单一时可取得较好的结果,但是受到“同质异谱、同谱异质”、空间影像特征及构像的生物地学规律难以利用、群体作业规模受设备牵制等固有问题的困扰,尽管发展了许多新的分类算法,但要想显著提高其分类精度很难有所突破,在大型遥感判读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前景也比较渺茫;至于判读专家系统方法,因判读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判读模型总结、判读知识形式化等问题的突破尚待时日,目前仍停留在试验研究阶段上,其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发明人在国内外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众家之长、走自己的路,把人工目视判读与数字影像处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地学知识、人脑与电脑等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了大型遥感应用工程项目的需要,尽可能照顾到广大目视判读人员的工作习惯,进而发明了“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从海量遥感数据里,优质、高效地提取专题信息这个世界性的重大瓶颈问题服务;为满足我国有关单位完成大型、动态遥感判读应用任务的需要服务;为减轻我国广大遥感影像判读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手段服务。
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实际上是通过遥感数据处理与影像目视判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专业知识、人脑与电脑相结合的技术途径,在数字网络环境里使几位、几十位、乃至上百位判读人员以适当方式组织起来,能够分工、协同、优质和高效地完成有关数据处理、影像判读、专题应用等任务,由模块方法、系统方法和群系统方法等集成起来的一个方法体系(具体发明内容在图1中给出)。它由判读数据处理方法集合、个体作业方法和群体作业方法组成,是分别完成数据处理、局部及整体遥感判读应用任务的方法。群体作业方法和个体作业方法一般将由不同内容和作用的模块方法所组成。而某种群系统方法可以调用其它群系统方法、系统方法以及自身的模块方法运作。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的构成如图1所示,它包括专题判读制图群体作业(S5)、抽样检测订正群体作业(S6)、目标检出识别群体作业(S7)和判读技术培训群体作业(S8)4种群体作业方法以及应用项目管理(S1)、影像数据制备(S2)、影像判读个体作业(S3)和项目数据构造(S4)等4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中,影像判读个体作业(S3)实际上是一组遥感影像个体判读方法的集合。以上各种方法流程均是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制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GrIS)”软件工具中完成。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为农业林业、生态环境、地质地理、测量制图、水文气象、海岛海岸、自然灾害、应急处理、城市管理、区域规划、科技发展、教学培训以及军事侦察等领域服务,帮助它们从遥感数据中优质、高效、动态地提取出各自需要的专题空间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的主流程图。
图2是图1中的应用项目管理流程图。
图3是图1中的影像数据制备流程图。
图4是图1中的影像判读个体作业方法构成图。
图5是图4中的判读数据处理方法集合流程图。
图6是图4中的影像判读个体作业的构造框架图。
图7是图4中的交互目视判读个体作业流程图。
图8是图4中的自动专题分类个体作业流程图。
图9是图4中的分区自动分类个体作业流程图。
图10是图4中的辅助波段分类个体作业流程图。
图11是图4中的动态变化判读个体作业流程图。
图12是图1中的项目数据构造框图。
图13是图1中的专题判读制图群体作业流程图。
图14是图1中的抽样检测订正群体作业流程图。
图15是图1中的目标检出识别群体作业流程图。
图16是图1中的判读技术培训群体作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应用项目管理(S1)、影像数据制备(S2)、影像判读个体作业(S3)、项目数据构造(S4)、专题判读制图群体作业(S5)、抽样检测订正群体作业(S6)、目标检出识别群体作业(S7)和判读技术培训群体作业(S8)。
图1中,S1应用项目管理:对应图2中流程S1,图中虚线框表示在S1流程中要调用的外部方法,其具体内容不在此流程中执行。S1对有关遥感判读应用项目进行全程、全面管理,从项目管理角度确保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它由任务分配、过程监视和成果处理等3个模块方法组成,分别对应流程S1.1、S1.2和S1.3。
S1.1任务分配流程,对应图2中S1.1:项目管理者把遥感影像判读任务分配给每位判读人员之前所需要处理的各种问题,需要通过项目类型选择、具体处理要求、判读影像制备、判读任务分割及判读任务下达等步骤来完成。
S1.1.2判读影像制备:根据任务及所选方法与特点,确定遥感数据制备的技术要求,启动服务器端相应的影像数据制备流程(S2),完成供客户端个体判读所需要的影像数据;
S1.1.3判读任务分割:根据需要把整个判读任务划分为若干部分,分配给每个判读人员;
S1.1.4判读任务下达:根据判读任务分配方案,给客户端判读人员下达任务单;
S1.2过程监视流程包括:S1.2.1判读进度监视:由项目管理者在服务器端,通过对客户端每位判读人员中间完成的影像判读面积及其累计完成所承担任务的百分比进行统计。流程3的中间结果返回到流程S1.2.1中,通过汇总所有判读人员的工作量来了解判读任务的进度;
S1.2.2判读质量监视:项目管理者从服务器端,要求客户端判读人员提交当前判读结果,并通过判读专家检查或者地面实况校验、实地调查等方法,及时对判读结果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S1.2.3发现存在问题:通过监视、分析和评价客户端判读人员判读工作的总体进度、质量及其个体之间的失衡状况,及时发现在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S1.2.4及时反馈讨论:发现问题后,向客户端的判读人员进行反馈、互动,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流程3的中间结果返回到流程S1.2.4中;
S1.2.5任务局部调整:根据发现问题的性质、程度以及反馈互动的效果,对人员部署、任务分配进行适当调整,以使任务顺利、平衡地向前推进。这种任务调整需采用任务分配模块方法(S1.1)实施;
S1.3成果处理流程包括:S1.3.1判读结果回收:项目管理者采用任务分配模块方法(S1.1),通知客户端上交完成的判读结果;再根据下达的任务书该结果及其文档提出具体要求,通过项目数据构造方法(S4)将其存储在项目数据库中,流程3的中间结果返回到流程S1.3.1中;
S1.3.2结果质量验收:项目管理者通过项目数据构造方法(S4),从项目数据库中把提交结果逐一调出来,目视检查其判读结果的质量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性。符合要求的成果通过验收,不符合要求的结果需要返工,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S1.3.3结果汇总处理:全部提交结果验收完成后对其进行汇总处理。
S1.3.4汇总成果评价:对结果汇总处理取得完整和准备提交的项目成果进行质量或定量评价;
S1.3.5成果输出:对汇总成果评价后的合格成果进行输出处理,然后存档,同时向有关部门或用户提交。
图1中,S2影像数据制备流程,对应图3,主要解决判读区域里遥感影像的几何改正、数据配准以及把整个工作区域影像根据应用要求分割为一些较小的影像文件,以便分配给客户端不同判读人员判读。针对不同的影像、数据及其用途,这种系统方法分为S2.1判读影像数据文件制备流程、S2.2抽样分区数据文件制备流程、S2.3样本影像数据文件制备流程三个不同的流程完成,说明如下。
S2.1判读影像数据文件制备流程,对应图3中S2.1:判读影像数据文件制备系统方法主要为准备分配给客户端诸判读人员判读,且经过S2.1.1几何改正、S2.1.2影像镶嵌、S2.1.3影像分幅,可以和有关专题地图配合使用的影像数据文件服务。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S2.1.1分景遥感影像几何改正,从判读工作区的分景遥感影像和相应的地形图上,选取足够数量的控制点对,然后对其进行几何改正,生成可以和专题地图配准使用的分景遥感影像;
S2.1.2判读区域数字影像镶嵌,通过数字影像镶嵌,拼接整个区域的遥感镶嵌影像。
S2.1.3生成区域影像地图,根据判读任务要求,把不同类型的数字分区界线图叠加在区域影像上,形成带有分区界线的影像地图或地理编码影像。
S2.1.4影像地图分割存储,根据分区界线,对判读工作区镶嵌影像进行分割,得到相应的一些彼此独立的、分幅影像数据文件,它们分别存储在项目数据库中,供客户端判读人员调用。
S2.2抽样分区数据文件制备的系统方法流程包括:S2.2.1区划图与判读图配准,将经过成果汇总处理形成的判读影像图和遥感抽样区划图相互配准、叠置起来。
S2.2.2用区划图分割判读图,以判读区的抽样区划图为模板,分割判读影像图,生成按区划图分割的判读影像子图,并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像数据文件存储在数据库中,供后续抽样网格划分、编号和样本影像选择使用;
S2.3样本影像数据文件制备流程包括:S2.3.1样本影像几何改正,对与判读区影像同名、同期的大比例尺原始样本影像,进行精确的几何改正,获得改正的样本影像数据文件;
S2.3.2异步样本影像配准,为获得两个普查年间的内插年度数据,需使用在前一普查年度遥感判读影像图样本位置上的、同期及来年获得的同名大比例尺原始样本影像,分别进行几何改正,加以配准,作为配对的样本影像数据文件存储起来。它们可供得出该年度动态变化的抽样订正系数之用。
图1中,S3影像判读个体作业方法,对应图4,它是整个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的核心,是由判读模块方法构成,帮助客户端判读人员优质、高效和动态地从遥感影像数据中抽取专题信息的方法。它通过诸多遥感影像判读模块方法,按照一定规律或框架组合起来而发挥作用。在判读数据处理方法集合(S3.1)基础上,按照影像判读个体作业的构造框架(S3.2)所构造的具体影像判读个体作业方法包括交互目视判读个体作业(S3.3)、自动专题分类个体作业方法(S3.4)、分区自动分类个体作业,S3.5)、辅助波段分类个体作业(S3.6)、动态变化判读个体作业,(S3.7)、人机混合判读个体作业(S3.8)。具体实施方式分述如下:
S3.1判读数据处理方法集合,对应图5。它是构造影像判读系统方法的基本元素,解决的是一些局部性的数据处理方面的问题,它们主要由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两大类模块方法组成。后者主要包括了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图中实线为数据线,虚线为控制线,主要模块方法及其作用简述如下:
S3.1.1网络接口: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与其他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环境;
S3.1.2数据格式转换:对进入系统的外部数据的格式进行转换;
S3.1.3选取判读文件:从用户目录文件中选取所需判读的源文件;
S3.1.4图层管理器:管理当前工程打开的所有栅格或矢量层图层,包括新建图层、添加图层、删除图层、复制图层、导出图层、设置当前图层、重叠顺序,能否显示、编辑或移动,以及图层属性等;
S3.1.5保存待判读文件:保存经过导入后被添加到工程中的、待判读文件;
S3.1.6分类管理器:设定当前工程的活动工作区、待训练地物特征;
S3.1.7波段合成:对多波段的遥感数据或非遥感数据进行合成处理,生成所需要的判读影像文件;
S3.1.8影像处理:对遥感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影像运算等;
S3.1.9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1.10图层显示:显示当前工程中各栅格层、矢量层、控制点图层;
S3.1.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1.12影像分区:对待判读影像所在图层圈定需要被编辑处理的范围,即限制自动分类和其他操作的所使用的多边形或矩形对象范围;
S3.1.13训练样本:根据待判遥感影像中地物光谱特征,对待分类地物进行样本训练,生成监督分类样本训练集;
S3.1.14专题分类:对选定的判读区内遥感影像,按照特定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1.15碎部综合:对步骤S3.1.14的结果进行后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得到综合后的判读图;
S3.1.16画线判读:把新建栅格图层叠置在判读影像上,利用画线填充工具,勾绘地物边界,并填充其封闭区域;
S3.1.17栅格编辑:对S3.1.16生成的栅格判读图进行编辑修改;
S3.1.18栅矢转换:在栅格与矢量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1.19矢量编辑:对矢量图形数据进行编辑,可以在查询、显示的基础上完成;
S3.1.20图面整饰:对经过S3.2.16~S3.2.19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1.21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的数据。
S3.2影像判读个体作业的构造框架,对应图6,它是规范化地利用影像判读模块方法构造各种具体单机判读作业方法的途径,在构造各种具体影像判读系统方法时,其框架中可能涉及到的模块方法及其相互关系、工作流程,分别用方框箭头线以及数字编号加以表示,包含的主要流程S3.2.1~S3.2.21说明如下(具体方法在后续S3.3、S3.4、S3.5、S3.6、S3.7和S3.8中分别加以说明);
S3.2.1新建工程1: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2.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而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2.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2.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2.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进行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2.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
S3.2.7新建专题层:为矢栅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添加到工程文件中而新建一个图层;
S3.2.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图像与地图能够精确地配准;
S3.2.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2.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2.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2.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作为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2.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2.14画线判读:把新建栅格图层叠置在判读影像上,利用画线填充工具,勾绘地物边界,并填充其封闭区域;
S3.2.15影像分区:对待判读影像所在图层圈定需要被编辑处理的范围,限制自动分类等操作的对象范围;
S3.2.16专题分类:对选定的判读区内遥感影像,按照特定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2.17碎部综合: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形成图斑较大的专题判读图;
S3.2.18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并对该图进行相应的编辑处理;
S3.2.19栅矢转换:实现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之间的格式转换;
S3.2.20图面整饰:对经过S3.2.16~S3.2.19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2.21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的数据;
如果结果满足要求,可以进行图面整饰、成果输出;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回到S3.2.10,重新进行其后的判读工作;
S3.3目视交互判读个体作业的步骤包括:
S3.3.1新建工程1: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3.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3.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3.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3.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3.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
S3.3.7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图像与地图或图像之间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3.8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3.9画线判读:把新建栅格图层叠置在判读影像上,利用画线填充工具,勾绘地物边界,并填充其封闭区域;
S3.3.10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进行相应的编辑工作;
S3.3.11栅矢转换:实现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之间的格式转换;
S3.3.12图面整饰:对经过S3.2.16~S3.2.19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3.13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S3.4自动专题分类个体作业步骤包括:
S3.4.1新建工程1:在GrIS中点击文件菜单,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4.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4.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4.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4.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进行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4.6添加专题层:添加配准时需要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
S3.4.7新建专题层:在步骤S3.4.5的基础上,新建一个图层,使矢栅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能添加到新建的工程文件2中;
S3.4.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4.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4.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4.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4.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作为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4.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4.14专题分类:对选定的判读区内遥感影像,按照特定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4.15碎部综合: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去,形成图斑较大的专题判读图;
S3.4.16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进行相应的编辑工作;
S3.4.17栅矢转换:实现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之间的格式转换;
S3.4.18图面整饰:对经过S3.2.16~S3.2.19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4.19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S3.4自动专题分类个体作业步骤包括:
S3.4.1新建工程1: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4.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4.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4.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4.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进行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4.6添加专题层:添加配准时需要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
S3.4.7新建专题层:在步骤S3.4.5的基础上,新建一个图层,使矢栅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能添加到新建的工程文件2中;
S3.4.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4.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4.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4.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4.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作为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4.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4.14专题分类:对选定的判读区内遥感影像,按照特定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4.15碎部综合: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去,形成图斑较大的专题判读图;
S3.4.16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进行相应的编辑工作;
S3.4.17栅矢转换:实现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之间的格式转换;
S3.4.18图面整饰:对经过S3.2.16~S3.2.19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4.19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S3.5分区自动专题分类个体作业,利用影像判读个体作业方法具体构造,步骤对应图9。图中的灰色方框和与之相连的实箭头线构造了这种方法的基本流程。包含的主要步骤如下:
S3.5.1新建工程1:在GrIS中点击文件菜单,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5.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而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5.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5.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5.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进行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5.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使用的相应的数字地形图、判读分区图,判读分区图可以利用现成的专题区划图,也可以利用目视交互判读方法生成;
S3.5.7新建专题层:为矢栅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添加到工程文件中而新建一个图层;
S3.5.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5.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5.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5.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5.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作为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5.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5.14影像分区:对待判读的影像所在图层圈定需要被编辑处理的范围,即限制自动分类和其他操作的所使用的对象范围;
S3.5.15专题分类:对分区遥感影像,按照不同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5.16碎部综合: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去,形成图斑较大的专题判读图;
S3.5.17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编辑工作;
S3.5.18栅矢转换:在栅格与矢量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5.19图面整饰:对经过S3.2.16~S3.2.19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5.20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的数据;
如果结果满足要求,可以进行图面整饰、成果输出;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回到S3.5.12,重新进行其后的判读工作。
S3.6辅助波段分类个体作业步骤包括:
S3.6.1新建工程1:在GrIS中点击文件菜单,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6.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而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6.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6.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6.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6.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作为辅助波段的专题图;
S3.6.7新建专题层:为矢量到栅格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添加到工程文件中而新建一个图层;
S3.6.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6.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6.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6.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为后续处理提供方便;
S3.6.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作为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6.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6.14专题分类:把栅格化的专题图作为辅助波段,和其他遥感影像波段放在一起,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监督或非监督分类分类方法进行自动分类;
S3.6.15碎部综合: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去,形成图斑较大的专题判读图;
S3.6.16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进行相应的编辑工作;
S3.6.17栅矢转换:在栅格与矢量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6.18图面整饰:对经过S3.2.16~S3.2.19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6.19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如果结果满足要求,可以进行图面整饰、成果输出;结果不满足要求时,需要回到S3.6.10,重新进行其后的判读工作。
S3.7动态变化判读个体作业步骤包括:
S3.7.1新建工程1:在GrIS中点击文件菜单,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7.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而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7.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7.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7.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进行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7.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
S3.7.7新建专题层:为矢栅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添加到工程文件中而新建一个图层;
S3.7.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7.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7.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7.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7.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作为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7.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7.14画线判读:在S3.7.2基础上,把新建栅格图层叠置在判读影像上,利用画线填充工具,勾绘地物边界,并填充其封闭区域;
S3.7.15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编辑判读结果,直接生成遥感影像动态变化判读图,或者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算生成当前判读影像获取时间里的专题图;
S3.7.16栅矢转换:在栅格与矢量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7.17图面整饰:对经过S3.2.16~S3.2.19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7.18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S3.8人机混合判读个体作业:利用影像判读个体作业的构造框架,步骤对应图6(与S3.2相同),基本流程囊括了图6中的所有元素,即方框和与之相连的实箭头线,实际上是上述各种方法的综合产物。S3.8包括的步骤如下:
S3.2.1新建工程1: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2.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而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2.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2.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2.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进行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2.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
S3.2.7新建专题层:为矢栅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添加到工程文件中而新建一个图层;
S3.2.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2.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2.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2.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2.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作为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2.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2.14画线判读:在S3.2.2基础上,把新建的栅格图层叠置在判读影像上,利用画线填充工具,勾绘地物边界,并填充其封闭区域;
S3.2.15影像分区:对待判读影像所在图层圈定需要被编辑处理的范围,限制自动分类等操作的对象范围;
S3.2.16专题分类:对选定的判读区内遥感影像,按照特定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2.17碎部综合: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去,形成图斑较大的专题判读图;S3.2.18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并对该图进行相应的编辑处理;
S3.2.19栅矢转换:实现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之间的格式转换;
S3.2.20图面整饰:对经过S3.2.16~S3.2.19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2.21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如果结果满足要求,可以进行图面整饰、成果输出;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回到步骤S3.2.10,重新进行其后的判读工作。与S3.2相比,在中间环节上有点区别:计算机和人共同完成一项判读任务。计算机能完成的判读工作,由计算机完成;计算机做不了的工作,再由判读人员去完成,即S3.2.14与S3.2.16相互之间可以切换,而不一定完全按照严格的顺序执行。其原则是对应细小、破碎的面状地物和轮廓清晰的线状地物,优先利用有关计算机功能提取,存放在一个专门的图层上;在比较简单、均一的影像区域里,尽可能使用各种计算机分类。在比较简单、均一的影像区域里,尽可能使用各种计算机分类方法,其结果除进行碎步综合外,还可对不满意的结果进行人工修改或另设新类;对区域之间地形差异大的影像,可以优先选择、使用自动分区分类系统方法。在不同分区里,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对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山区影像,可以优先选择、使用辅助波段分类系统方法(辅助数据以DEM为最佳)。
图1中,S4项目数据构造方法,对应图12。在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不同类型、格式和内容的数据,也会产生许多不同类型、格式和内容的数据,主要有影像、地图、表格和文本等4大类数据。其中地图数据文件主要包括判读区域的地形图、界线图、相关专题图、供抽样使用的分区图和网格图、判读图。表格数据文件主要通过对判读制图结果进行量测、计算和统计,对样本影像判读结果与参考结果或样本影像判读结果之间进行比较而产生,包括判读统计、质量评价、地物扣除和变化订正等数据文件。判读统计数据文件是未经过各种误差改正、细小地物和线性地物扣除的数据文件。文本数据文件主要分为区域背景资料和项目管理资料两大类。前者有助于判读人员对判读任务、区域和相关的情况有更广泛、具体和细致的了解,提高判读工作质量和效率。后者包括作业规范、任务分配、进度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资料,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
图12中带阴影的符号代表独立于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之外的数据文件;由虚线框代表经过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作用而最终输出的数据文件;其余文件则是介于这两种文件之间具有过渡性质的数据文件。图中所包含的主要流程需要调用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GrIS)中的有关的功能,具体步骤如下:
S4.1几何改正:对判读和抽样用影像进行几何改正;
S4.2分区编码:经过S4.1几何改正后的影像叠加不同类型区划图形成地理编码影像;
S4.3遥感判读成图:利用判读编码影像图,直接进行判读,生成专题判读地图;
S4.4遥感判读统计数据生成:对判读结果进行统计而生成未经过各种误差改正、细小地物和线性地物扣除的遥感统计数据(即毛数据文件),而精确的判读统计数据的获得。可以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中,利用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产生的毛数据文件以及地物扣除、变化订正等数据文件产生;
S4.5分区判读:根据区域的分异特点,对遥感影像进行判读;
S4.6样本判读:对需要抽查的样本区域进行判读;
S4.7同期同类样本标准判读:为了利用前一年度的遥感影像判读数据,通过抽样办法获得后一年度的数据,须使用两个分别样本影像及其判读结果,来计算两个年度之间的年度变化订正数据;
S4.8质量评价:根据S4.3与S4.4流程所获得的结果,以及S4.6样本判读结果,对判读任务的质量进行评价;
S4.9同期异类判读:对与前一年度相同时期所获取的、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进行判读;
S4.10地物扣除:根据遥感分区抽样网格图与不同影像、判读图的作用,产生相应的样本影像及其判读结果,而计算出各个分区或整个区域的地物扣除系数;
S4.11异期异类判读:对与前一年度不同时期所获取的、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进行判读;
S4.12年间变化订正:通过抽样办法获得后一年度的数据,使用两个分别与前一年度是同期和异期(指后一年度)的异类样本影像及其判读结果,以便计算出两个年度之间的年度变化订正数据,进而根据前一年度的数据和年度变化订正系数推导出后一年度的数据。
图1中,S5专题判读制图群体作业,它是使用最经常、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一种遥感判读应用方法,对应图13。利用该方法时需要调用GrIS中的判读技术培训群体作业(S8)和抽样检测订正群体作业(S6)两种群体作业方法。需要准确了解判读任务的内容、要求、工作量和特点,保证整个工作顺利开展和完成,根据所接受任务的内容、要求、工作量和特点,制定计划及整个判读工作的技术流程、专题分类标准、统一判读标志以及各种具体技术要求,编写规范,并收集与任务有关的各种文字、地图和数字数据,使判读人员对判读地区有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判读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方法对整个判读过程实施全程监督和调度管理,保证判读任务的顺利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S8:判读技术培训群体作业:根据判读任务的技术规范对判读人员技术培训是确保判读总体质量及其一致性的关键所在,属于判读前期准备工作。具体见流程S8中的描述。
S4:项目数据构造:属于判读前期准备工作,见流程S4中的描述及图13。
S2:影像数据制备:属于判读前期准备工作,见流程S2中的描述及图3。
S5.1:影像分工判读:通过项目管理功能进行任务分配,分别在客户端完成各自的、对待影像判读任务等;
S5.2:汇总验收:通过项目管理功能把分工完成的判读结果汇总起来,并按照项目要求的标准进行验收;
S5.3:接边拼图:把经过验收后的分工判读结果进行汇总后,需要消除它们之间相互衔接方面的问题;
S5.4:编辑处理:对汇总后经过接边拼图处理后的结果进行编辑;
S5.5:制作判读专题图:利用编辑处理后的汇总结果生成最终的遥感专题判读图;
S6:抽样检测订正:具体见流程S6中的描述及图14;
S5.6:毛数据统计:对汇总结果进行统计,生成相应的未扣除细小地物与线性地物的毛数据;
S5.7:地物扣除:利用S6抽样检测订正方法生成不同类型的相应的地物扣除数据;
S5.8:质量评价:对整个判读工作质量的评价数据,即从项目管理的角度,随时监视判读人员的工作进度、质量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它主要由混淆矩阵导出总体判读精度以及分类的误判出、误判入的精度数据来完成。
S5.9:变化订正:利用抽样检测订正方法生成相应的地物年度变化订正数据。
说明:判读结果的精数据和年度更新数据的生成,超出了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的范围,需要由地理信息系统完成。
图1中,S6抽样检测订正群体作业:主要任务是通过抽样办法,即付出最小代价取得满意结果的办法,获得对判读结果的质量评价数据,对遥感判读统计毛数据进行改正用的细小地物和线状地物扣除数据以及根据前期遥感调查数据导出年度更新数据使用的年度变化订正数据。一般来说,它往往和遥感专题判读制图、遥感目标检出识别等任务或方法配合使用,图14是这种方法与专题判读制图配合使用的流程,包括样本选定、质量评价数据生成、地物扣除数据生成、变化订正数据生成等主要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S6.1几何改正:利用参考地图或影像对待判影像图进行几何改正,使遥感影像具有精确的几何位置;
S6.2地理编码:生成具有地理编码的影像图;
S6.3判读任务分块:根据任务需要,对待判读影像进行分块,并分配给不同的判读人员;
S6.4分工判读:通过服务器端的任务分配,将分区的待判影像图分别分配给在不同客户端的判读人员完成;
S6.5结果汇总接边:把经过验收后的分工判读结果进行汇总,并消除它们之间相互衔接方面的问题;
S6.6判读地图生成:汇总后经过接边拼图处理后的结果进行编辑,生成最终的遥感专题判读图;
S6.7统计数据生成:对判读汇总结果进行统计,生成相应的未扣除细小地物与线性地物的毛数据;
S6.8生成抽样网格及总数:区域情况单一情况下,不需要分区选样,区域情况复杂时需要采用分区选样,即根据区域的情况,编制抽样区划图,在分区内设置抽样网格,对它们按照自左向右、从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编号,计算出网格的总数;根据区域情况、精度要求和抽样理论等确定全区的抽样总数,对于检出识别目标的选样方法,可以在判读图上对检出识别的目标按照自左向右、从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编号,计算出目标的总数;
S6.9确定样本数:由区域或分区或需要识别的目标情况、根据精度要求和抽样理论等确定的样本数;
S6.10网格编号:根据抽样精度要求、样本数目、网格总数,利用随机数发生器产生出与抽样样本数量的网格编号;
S6.11目标样本编号:经过抽样网格编号,具有这些编号的网格就是选定的样本。
S6.12分区影像地理编码:在分区编码影像上叠加分区抽样网格,选定样本网格,获得该样本网格的编码影像,然后把抽样分区界线图与地理编码影像、待评价的判读图叠合,分别生成分区地理编码影像;
S6.13分区判读地图:对判读区域内情况差异悬殊的各个分区的遥感影像进行判读,生成每个分区的判读图,便于按区进行抽样检查;
S6.14分区毛数据生成:在分区判读地图的基础上,统计生成各个分区的判读统计毛数据;
S6.15样本判读地图生成:由判读专家对被抽样的样本影像进行逐一判读,得到样本的标准判读图;
S6.16样本标准判图:利用样本编码影像选取样本影像对每一需要抽样的地物类型进行判读,形成抽样检查评价的标准;
S6.17混淆矩阵生成:根据样本标准判读图和待评价的判读图生成判读结果混淆矩阵,矩阵中的数据项对不同类型的判读情况进行统计:误判近来和错判出去的具体数量与总像元情况对比,为后续的原因分析、精度评价提供了依据;
S6.18质量评价:由混淆矩阵导出总体判读精度以及分类的误判出、误判入的精度数据;
S6.19同期异类样片判图:对同一时期、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典型样片进行判读,生成所需要对比的判读结果图,这种异类影像为正射航空影像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S6.20分区分类扣除系数生成:根据分区情况,对不同区域中地物生成相应的扣除系数。具体要根据抽样分区图和分区抽样网格选定样本的位置和范围,在判读图同期异类影像上选定样本影像,对同期异类样本影像进行判读,取得不同类型地物的总面积及其中细小地物和线状地物的面积,分别求出其扣除系数。
S6.21分区精数据生成:根据S6.20生成的分区分类扣除系数对S6.14分区生成的毛数据进行订正,生成最后的分区精数据,这一流程需要在GrIS系统之外,即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完成;
S6.22异期异类样片判图: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典型样片进行判读,生成所需要对比的判读结果图;
S6.23分区年度订正系数生成:分区年度订正系数生成;
S6.24分区年更新毛数据生成:利用分区不同地类的变化系数,可以根据与前期样本影像同期的区域分区判读图数据,导出其当前的分区更新数据。
图1中,S7目标检出识别群体作业:对应图15。遥感目标检出识别是从影像背景之中把需要的目标圈定出来,然后加以进一步识别的一种方法。在检出识别重要的目标或绝对不允许有差错的目标时,往往会有一定数量、来自不同部门或单位的判读人员聚集在一起,或者背靠背地分头去完成分阶段的或全程的相同判读任务。通过对他们所得到结果的相互校验,以确保对这种目标的检出识别能够做到万无一失。在这种群判读的情况下,这些判读人员取得的判读结果之间出现冲突或不一致,是极其正常和无法避免的事情。为此,冲突处理在遥感目标检出识别群系统方法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一般可采用如图15所示的流程对有冲突的判读结果进行处理。它们是基于会商机制和以解析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其步骤说明如下:
S7.1影像分工判读:通过任务分配,分别由客户端完成各自的目标影像判读任务;
S7.2判读结果回收:通过项目管理功能把S7.1分工完成的判读结果汇总起来;
S7.3生成单个目标判读结果一致性专题图:对S7.2生成的结果,提取单个目标判读结果一致性的类型,并生成标出该目标的位置范围和该结果的判读人数专题图;
S7.4圈定有冲突的目标:从单个目标判读结果一致性专题图上,找出有冲突的目标,并要求所有判读员提供自己得出该结果或没有得出该结果的依据,即提供肯定或否定该结果时所使用的判读标志及其构成影像要素,包括对该结果从颜色/色调、形状、大小、纹理、图型、高度、阴影、位置、关系和变化方面的描述;
S7.5冲突目标的判读标志及其构成影像要素汇总:根据S7.4中各判读员提交的判读标志及其构成影像要素,汇总出所有判读员提交的肯定或否定该结果的判读标志及其构成影像要素表。
S7.6生成消除了冲突的目标判读图:根据S7.3生成的某目标的判读结果一致性专题图和所有判读员的判读标志汇总表,通过会商对有冲突的判读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如果取得一致意见,得到消除了冲突的某个目标的判读图;如果无法通过会商消除冲突的话,再从S7.1开始以后的各个步骤;如果不需要,则由主管决断,同样也可以生成消除了冲突的该目标判读图。
S7.7综合目标判读草图生成:如果还有单个目标需要冲突处理的话,可以在更换为该目标之后重新开始作业;每当一个目标的冲突处理完之后,就把它的结果叠加在前一个冲突处理完的目标判读图上,直到所有单个目标的冲突都处理完毕之后,就可以生成一个综合目标判读草图;
S7.8判读结果会商:在这个综合目标判读草图生成之后,要检查图上是否存在发生冲突的目标。如果存在冲突的话,在综合图上会出现不同目标相互重叠现象,这种冲突需要经过会商,或者由主管决断而加以解决。
S7.9最终综合目标判读专题图生成:在综合目标判读草图上的冲突解决之后,或者图上原本就没有冲突的话,生成正式的或最终的综合目标判读专题图。
图1中,S8判读技术培训群体作业:对应图16,遥感影像判读技术培训群系统方法主要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因此,在一个培训班里,既要了解全体学员存在的共性问题,也要解决个别学员存在的个性问题。
其步骤如下:
S8.1学员判读作业:由教员给学员布置判读作业,由学员在客户端单独完成判读作业;
S8.2教员的标准判读:教员准备好该判读作业的标准判读图,并作为答案;
S8.3生成学员判读混淆矩阵:学员上交的判读图逐一与教员的标准判读图进行比较,分别生成各自的混淆矩阵;
S8.4单个学员判读总体精度:从学员判读混淆矩阵中,沿着对角线得到单个学员的判读总精度;
S8.5全体学员判读总体精度:在S8.4的基础上计算全体学员平均判读总体精度;
S8.6对单个学员的总体精度进行排序:以全体学员的平均判读总体精度为标准,对单个学员的总体精度由大到小排序;
S8.7单个学员判读相对水平比较:根据S8.6的排序情况,衡量单个学员在培训班里的相对水平;
S8.8生成学员误判出和误判入矩阵:根据混淆矩阵的上、下三角矩阵,得到每个学员的误判出和误判入的矩阵;
S8.9单个学员误判地物对的排序:根据S8.8,对单个学员误判地物对依照误判率进行排序;
S8.10对全体学员的误判地物排序:根据S8.8,对全体学员误判地物对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统计和排序;
S8.11单个学员判读存在问题分析:根据S8.9得到的结果确定每个学员存在的问题。根据各人存在问题的不同,布置有针对性的补充判读作业;
S8.12全体学员判读存在问题分析:根据S8.10得到的结果找出全体学员共同存在的问题。根据共性问题,布置有针对性的补充判读作业。

Claims (9)

1.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应用项目管理(S1)、影像数据制备(S2)、影像判读个体作业(S3)、项目数据构造(S4)、专题判读制图群体作业(S5)、抽样检测订正群体作业(S6)、目标检出识别群体作业(S7)和判读技术培训群体作业(S8)。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项目管理(S1),包括:S1.1任务分配流程;S1.2过程监视流程;S1.3成果处理流程;其中,
S1.1任务分配流程包括:S1.1.1项目类型选择:根据具体判读任务的性质和特点,从专题判读制图群体作业(S5)、抽样检测订正群体作业(S6)、目标检出识别群体作业(S7)和判读技术培训群体作业(S8)四种方法选择其一;
S1.1.2判读影像制备:启动服务器端影像数据制备流程(S2),完成供客户端个体判读的影像数据的准备;
S1.1.3判读任务分割:把整个判读任务划分为若干部分,以便分配给判读人员;
S1.1.4判读任务下达:根据判读任务分配方案,给客户端判读人员下达任务单;
S1.2过程监视流程包括:S1.2.1判读进度监视:项目管理者在服务器端对客户端完成的中间判读结果进行统计,汇总所有判读人员的判读结果,计算判读任务的进度;
S1.2.2判读质量监视:项目管理者从服务器端要求客户端判读提交当前判读结果后,通过专家检查或者地面实况校验、实地调查,对判读结果的质量进行评价;
S1.2.3发现存在问题:通过过程监视、分析评价客户端判读人员判读工作的总体进度、质量及其个体之间的失衡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S1.2.4及时反馈讨论:项目管理者发现问题后,向客户端的判读人员进行反馈、互动,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流程3的中间结果返回到流程S1.2.4中;
S1.2.5任务局部调整:根据发现问题的性质、程度以及反馈互动的效果,对人员部署、任务分配进行调整,以使任务顺利地向前推进;
S1.3成果处理流程包括:S1.3.1判读结果回收:服务器端通知客户端提交完成的判读结果,并通过项目数据构造方法(S4)将其存储在项目数据库中;
S1.3.2结果质量验收:服务器端对项目数据库中提交的判读结果的质量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性逐一进行目视检查;
S1.3.3结果汇总处理:在验收后的全部提交结果进行汇总处理;
S1.3.4汇总成果评价:对结果汇总项目成果的进行质量或定量评价;
S1.3.5成果输出:对评价合格的汇总成果输出、存档,提交有关部门或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像数据制备(S2)包括:S2.1判读影像数据文件制备流程;S2.2抽样分区数据文件制备流程;S2.3样本影像数据文件制备流程;其中,S2.1判读影像数据文件制备流程包括:
S2.1.1分景遥感影像几何改正,从判读工作区分景遥感影像和相应地形图上选取足够数量的控制点对,对其进行几何改正,生成与专题地图配准使用的分景影像;
S2.1.2判读区域数字影像镶嵌,通过影像镶嵌,拼接成整个区域的镶嵌影像图;
S2.1.3生成区域影像地图,根据判读任务要求,把不同类型的数字分区界线图叠加在区域影像上,形成带有分区界线的影像地图或地理编码影像;
S2.1.4影像地图分割存储,根据分区界线,对判读区镶嵌影像进行分割,得到彼此独立的分幅影像数据文件,并将其存储在项目数据库中;
S2.2抽样分区数据文件制备的系统方法流程包括:
S2.2.1区划图与判读图配准,将经过成果汇总处理形成的判读影像图和根据判读区域内部差异编制的遥感抽样区划图相互配准、叠置起来;
S2.2.2用区划图分割判读图,以判读区抽样区划图为模板,分割判读影像图进而生成判读影像子图,并作为独立的影像数据文件存储在数据库中,供后续抽样网格划分、编号和样本影像选择使用;
S2.3样本影像数据文件制备流程包括:S2.3.1样本影像几何改正,对与判读区影像同名、同期的大比例尺原始样本影像,进行精确的几何改正,获得改正的样本影像数据文件;S2.3.2异步样本影像配准,为获得两个普查年间的内插年度数据,用在前一普查年度遥感判读影像图样本位置上的、同期及来年获得的同名大比例尺原始样本影像,分别进行几何改正与配准,作为配对的样本影像数据文件存储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像判读个体作业(S3)包括:S3.1判读数据处理方法集合,S3.2影像判读个体作业的构造框架,S3.3交互目视判读个体作业,S3.4自动专题分类个体作业,S3.5分区自动分类个体作业,S3.6辅助波段分类个体作业,S3.7动态变化判读个体作业,S3.8人机混合判读个体作业,其中:S3.1判读数据处理方法集合包括:
S3.1.1网络接口:在网络环境支持下,与其他作为客户端或服务器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环境;
S3.1.2数据格式转换:对用于判读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
S3.1.3选取判读文件:从用户目录文件中选取所需的判读源文件;
S3.1.4图层管理器:管理当前工程打开的所有栅格、矢量或控制点图层;
S3.1.5保存待判读文件:保存经过导入后被添加到工程中的待判读文件;
S3.1.6分类管理器:设定当前工程的活动工作区、待训练地物特征;
S3.1.7波段合成:对遥感或非遥感数据进行合成,生成待判影像文件;
S3.1.8影像处理:对遥感影像进行信息增强、信息复合、影像运算;
S3.1.9像图配准:使影像与参考图之间进行配准;
S3.1.10图层显示:显示当前工程中的各栅格层、矢量层、控制点图层;
S3.1.11双边界抽取:抽取被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
S3.1.12影像分区:以多边形或矩形区域圈定待判读影像所在图层需被编辑处理的范围;
S3.1.13训练样本:根据待判遥感影像中地物光谱特征,对待分类地物进行样本训练,生成监督分类所需要的样本训练集;
S3.1.14专题分类:对选定的判读区内遥感影像,按照特定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1.15碎部综合:对S3.1.14自动分类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去,得到综合后的判读图;
S3.1.16画线判读:把新建栅格图层叠置在判读影像上,利用画线填充工具,勾绘地物边界,并填充其封闭区域;
S3.1.17栅格编辑:对S3.1.16生成的栅格判读图进行编辑修改;
S3.1.18栅矢转换:在栅格与矢量数据之间进行格式转换;
S3.1.19矢量编辑:对矢量图形数据进行编辑;
S3.1.20图面整饰:对经过S3.1.16~S3.1.19处理后所得栅格或矢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1.21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的数据;
S3.2影像判读个体作业的构造框架包括:
S3.2.1新建工程1: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2.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而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2.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2.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2.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进行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2.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
S3.2.7新建专题层:为矢栅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添加到工程文件中而新建一个图层;
S3.2.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2.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2.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2.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2.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作为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2.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2.14画线判读:把新建栅格图层叠置在判读影像上,利用画线填充工具,勾绘地物边界,并填充其封闭区域;
S3.2.15影像分区:圈定待判读影像所在图层需要被编辑处理的范围;
S3.2.16专题分类:对选定的判读区内遥感影像,按照特定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2.17碎部综合: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去,形成图斑较大的专题判读图;
S3.2.18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并对该图进行相应的编辑处理;
S3.2.19栅矢转换:实现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之间的格式转换;
S3.2.20图面整饰:对经过S3.2.16~S3.2.19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2.21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S3.3目视交互判读个体作业的步骤包括:S3.3.1新建工程1: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3.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3.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3.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3.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3.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
S3.3.7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3.8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3.9画线判读:把新建栅格图层叠置在判读影像上,利用画线填充工具,勾绘地物边界,并填充其封闭区域;
S3.3.10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并对其进行编辑处理;
S3.3.11栅矢转换:实现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之间的格式转换;
S3.3.12图面整饰:对经过S3.3.9~S3.3.11处理所得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3.13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S3.4自动专题分类个体作业步骤包括:
S3.4.1新建工程1: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4.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4.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4.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4.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进行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4.6添加专题层:添加配准时需要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
S3.4.7新建专题层:新建一个图层,使矢栅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能添加到新建的工程文件2中;
S3.4.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图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4.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4.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4.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4.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作为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4.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4.14专题分类:对选定的判读区内遥感影像,按照特定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4.15碎部综合: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去,形成图斑较大的专题判读图;
S3.4.16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进行相应的编辑工作;
S3.4.17栅矢转换:实现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之间的格式转换;
S3.4.18图面整饰:对经过S3.4.16~S3.4.17处理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4.19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S3.5分区自动分类个体作业步骤包括:
S3.5.1新建工程1: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5.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而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5.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5.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5.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进行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5.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使用的相应的数字地形图、判读分区图;
S3.5.7新建专题层:为矢栅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添加到工程文件中而新建一个图层;
S3.5.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5.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5.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5.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5.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作为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5.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5.14影像分区:对待判读的影像所在图层圈定需要被编辑处理的范围,即限制自动分类和其他操作的所使用的对象范围;
S3.5.15专题分类:对选定的判读区内遥感影像,按照特定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5.16碎部综合: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去,形成图斑较大的专题判读图;
S3.5.17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进行相应的编辑工作;
S3.5.18栅矢转换:在栅格与矢量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5.19图面整饰:对影像判读所得到的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5.20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S3.6辅助波段分类个体作业步骤包括:
S3.6.1新建工程1:在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中点击文件菜单,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6.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而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6.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6.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6.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进行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6.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作为辅助波段的专题图;
S3.6.7新建专题层:为矢量到栅格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添加到工程文件中而新建一个图层;
S3.6.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6.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6.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6.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为后续处理提供方便;
S3.6.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6.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6.14专题分类:对选定的判读区内遥感影像,按照特定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6.15碎部综合: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去,形成图斑较大的专题判读图;
S3.6.16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进行相应的编辑工作;
S3.6.17栅矢转换:在栅格与矢量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6.18图面整饰:对经过S3.6.16~S3.6.17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6.19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S3.7动态变化判读个体作业步骤包括:
S3.7.1新建工程1: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7.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而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7.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7.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7.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进行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7.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
S3.7.7新建专题层:为矢栅转换或双边界抽取结果图添加到工程文件中而新建一个图层;
S3.7.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7.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7.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7.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7.12多图层叠加显示:把经过矢、栅数据格式转换、双边界抽取等步骤处理的前期地图,叠加在待判读的当前影像上,对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7.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同时在不同视窗中显示;
S3.7.14画线判读:把新建栅格图层叠置在判读影像上,利用画线填充工具,勾绘地物边界,并填充其封闭区域;
S3.7.15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由判读结果经过相应的编辑后生成遥感影像动态变化判读图,进而经过运算获得当前判读影像获取时间里的专题图;
S3.7.16栅矢转换:在栅格与矢量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7.17图面整饰:对经过S3.7.15~S3.7.16处理后所得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7.18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S3.8人机混合判读个体作业流程与S3.2相同,步骤包括:
S3.2.1新建工程1:为判读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S3.2.2新建专题层:为判读结果的保存而新建一个判读图层;
S3.2.3添加专题层:输入需要进行判读的原始遥感影像;
S3.2.4影像处理:对几何改正后的影像进行增强、信息复合或影像运算处理;
S3.2.5新建工程2:为判读影像配准新建一个作为参考的新工程文件;
S3.2.6添加专题层:添加作为配准使用的相应数字地形图或遥感影像;
S3.2.7新建专题层:为矢栅转换或双边界抽取后的结果图添加到工程文件中而新建一个图层;
S3.2.8像图配准:经过影像几何改正处理,使需要配准的影像与参考影像或地图之间能够精确地配准在一起;
S3.2.9矢栅转换:在矢量与栅格数据之间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S3.2.10多图层叠加显示:对待判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2.11双边界抽取:抽取已填充图斑之间的界线,保留其两侧图斑的属性,形成双边界图,可为后续处理或判读提供方便;
S3.2.12多图层叠加显示:对作为参考的、叠加到同一工程文件中的不同图层文件的编辑状态、是否可见以及叠放次序进行控制;
S3.2.13多视图锁定:使两个工程文件中相对应位置能同时在不同视窗中的显示;
S3.2.14画线判读:把新建栅格图层叠置在判读影像上,利用画线填充工具,勾绘地物边界,并填充其封闭区域;
S3.2.15影像分区:对待判读影像所在图层圈定需要被编辑处理的范围,限制自动分类等操作的对象范围;
S3.2.16专题分类:对选定的判读区内遥感影像,按照特定的样本训练集进行监督分类,或直接进行非监督分类,生成不同专题内容的分类结果图;
S3.2.17碎部综合: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细小、破碎的地物,将其合并到周围大的图斑中去,形成图斑较大的专题判读图;
S3.2.18影像判读图及其编辑:生成遥感影像判读图,并对该图进行相应的编辑处理;
S3.2.19栅矢转换:实现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之间的格式转换;
S3.2.20图面整饰:对经过S3.2.16~S3.2.19处理后的所得栅格或矢量影像判读专题图添加文字注记、图例、比例尺、图名、制作单位等;
S3.2.21成果输出:输出判读专题图及相关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项目数据构造方法(S4)步骤包括:
S4.1几何改正:对判读和抽样用影像进行几何改正;
S4.2分区编码:利用经过S4.1几何改正后的影像叠加区划图产生地理编码影像;
S4.3遥感判读成图:利用判读编码影像图,直接进行判读,生成专题判读地图;
S4.4遥感判读统计数据生成:对判读结果进行统计生成未经过误差改正与细小地物和线性地物扣除的统计数据;
S4.5分区判读:根据区域的分异特点,对遥感影像进行判读;
S4.6样本判读:对需要抽查的样本区域进行判读;
S4.7同期同类样本标准判读:利用前一年度遥感判读数据,通过抽样获得样本影像判读结果,计算两个年度之间的年度变化订正数据,进而获得后一年度数据;
S4.8质量评价:根据S4.3、S4.4与S4.6产生的判读结果,对其质量进行评价;
S4.9同期异类判读:对与前一年度相同时期所获取的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进行判读;
S4.10地物扣除:根据遥感分区抽样网格图与不同影像、判读图的作用,产生相应的样本影像及其判读结果,而计算出各个分区或整个区域的地物扣除系数;
S4.11异期异类判读:对与前一年度不同时期所获取的、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进行判读;
S4.12年间变化订正:通过抽样获得后一年度的数据,使用两个分别与前一年度是同期和异期的异类样本影像及其判读结果,计算出两个年度之间的年度变化订正数据,进而推导出后一年度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专题判读制图群体作业(S5)步骤包括:
S5.1:影像分工判读:通过项目管理功能进行任务分配,分别在客户端完成各自的、对待影像判读任务等;
S5.2:汇总验收:通过项目管理功能把分工完成的判读结果汇总起来,并按照项目要求的标准进行验收;
S5.3:接边拼图:把经过验收后的分工判读结果进行汇总,消除其相互衔接方面的问题;
S5.4:编辑处理:对汇总后经过接边拼图处理后的结果进行编辑;
S5.5:制作判读专题图:利用编辑处理后的汇总结果生成最终的遥感专题判读图;
S5.6:毛数据统计:对汇总结果进行统计,生成未扣除细小地物与线性地物的毛数据;
S5.7:地物扣除:利用S6抽样检测订正方法生成不同类型的相应的地物扣除数据;
S5.8:质量评价:对整个判读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主要由混淆矩阵导出总体判读精度以及分类的误判出、误判入的精度数据来完成;
S5.9:变化订正:利用抽样检测订正方法生成相应的地物年度变化订正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抽样检测订正群体作业(S6)步骤包括:
S6.1几何改正:利用参考地图或影像对待判影像图进行几何改正,使遥感影像具有精确的几何位置;
S6.2地理编码:生成具有地理编码的影像图;
S6.3判读任务分块:根据任务需要,对待判读影像进行分块,并分配给不同的判读人员;
S6.4分工判读:通过服务器端任务分配,将分区待判影像图分别分配给客户端的判读人员完成;
S6.5结果汇总接边:把经过验收后的分工判读结果进行汇总,并消除它们之间相互衔接方面的问题;
S6.6判读地图生成:汇总后经过接边拼图处理后的结果进行编辑,生成最终的遥感专题判读图;
S6.7统计数据生成:对判读汇总结果进行统计,生成相应的未扣除细小地物与线性地物的毛数据;
S6.8生成抽样网格及总数:根据区域情况、精度要求和抽样理论等确定全区的抽样总数,对于检出识别目标的选样方法,可以在判读图上对检出识别的目标按照自左向右、从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编号,计算出目标的总数;
S6.9确定样本数:由区域或分区或需要识别的目标情况、根据精度要求和抽样理论等确定的样本数;
S6.10网格编号:根据抽样精度要求、样本数目、网格总数,利用随机数发生器产生出与抽样样本数量的网格编号;
S6.11目标样本编号:经过抽样网格编号,具有这些编号的网格就是选定的样本。
S6.12分区影像地理编码:在分区编码影像上叠加分区抽样网格,选定样本网格,获得该样本网格的编码影像,然后把抽样分区界线图与地理编码影像、待评价的判读图叠合,分别生成分区地理编码影像;
S6.13分区判读地图:对判读区域内情况差异悬殊的各个分区的遥感影像进行判读,生成每个分区的判读图,便于按区进行抽样检查;
S6.14分区毛数据生成:在分区判读地图基础上,生成各个分区的判读统计数据;
S6.15样本判读地图生成:由判读专家对被抽样样本影像进行判读,得到样本的标准判读图;
S6.16样本标准判图:利用样本编码影像选取样本影像对每一需要抽样的地物类型进行判读,形成抽样检查评价的标准;
S6.17混淆矩阵生成:根据样本标准判读图和待评价的判读图生成判读结果混淆矩阵,矩阵中的数据项对不同类型的判读情况进行与总像元值进行比较;
S6.18质量评价:由混淆矩阵导出总体判读精度以及分类的误判出、误判入的精度数据;
S6.19同期异类样片判图:对同一时期、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典型样片进行判读,生成所需要对比的判读结果图,这种异类影像为正射航空影像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S6.20分区分类扣除系数生成:根据抽样分区图和分区抽样网格选定样本的位置和范围,在判读图同期异类影像上选定样本影像,对同期异类样本影像进行判读,取得不同类型地物的总面积及其中细小地物和线状地物的面积,分别求出其扣除系数;
S6.21分区精数据生成:根据S6.20生成的分区分类扣除系数对S6.14分区生成的毛数据进行订正,生成最后的分区精数据;
S6.22异期异类样片判图: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典型样片进行判读,生成所需要对比的判读结果图;
S6.23分区年度订正系数生成:根据各分区具体情况,生成下一年度、不同分区的订正系数,为该年度的数据更新提供推算依据。
S6.24分区年更新毛数据生成:利用分区不同地类的变化系数,可以根据与前期样本影像同期的区域分区判读数据,导出其当前的分区更新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检出识别群体作业(S7)步骤包括:
S7.1影像分工判读:通过任务分配,分别由客户端完成各自的目标影像判读任务;
S7.2判读结果回收:通过项目管理功能把S7.1分工完成的判读结果汇总起来;
S7.3生成单个目标判读结果一致性专题图:对S7.2生成的结果,提取单个目标判读结果一致性的类型,并生成标出该目标的位置范围和该结果的判读人数专题图;
S7.4圈定有冲突的目标:从单个目标判读结果一致性专题图上,找出有冲突的目标,并要求所有判读员提供自己得出该结果或没有得出该结果的依据,即判读标志及其构成影像要素的描述;
S7.5冲突目标的判读标志及其构成影像要素汇总:根据S7.4中各判读员提交的判读标志及其构成影像要素,汇总出所有判读员提交的肯定或否定该结果的判读标志及其构成影像要素表;
S7.6生成消除了冲突的目标判读图:根据S7.3生成的某目标的判读结果一致性专题图和所有判读员的判读标志汇总表,通过会商对有冲突的判读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得到消除了冲突的某个目标的判读图;
S7.7综合目标判读草图生成:单个目标需要冲突处理,在更换为该目标之后重新开始作业,当目标的冲突处理完之后,就把它的结果叠加在前一个冲突处理完的目标判读图上,直到所有单个目标的冲突都处理完毕之后,生成一个综合目标判读草图;
S7.8判读结果会商:在这个综合目标判读草图生成之后,要检查图上是否存在发生冲突的目标;
S7.9最终综合目标判读专题图生成:在综合目标判读草图上的冲突解决之后,或者图上原本就没有冲突的话,生成正式的或最终的综合目标判读专题图。
9.根据权利要求1的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其特征在于,判读技术培训群体作业(S8)步骤包括:
S8.1学员判读作业:教员给学员布置判读作业,由学员在客户端单独完成;
S8.2教员的标准判读:教员准备好该判读作业的标准判读图,并作为答案;
S8.3生成学员判读混淆矩阵:学员上交的判读图逐一与教员的标准判读图进行比较,分别生成各自的混淆矩阵;
S8.4单个学员判读总体精度:从学员判读混淆矩阵中,沿着对角线得到单个学员的判读总精度;
S8.5全体学员判读总体精度:在S8.4的基础上计算全体学员平均判读总体精度;
S8.6对单个学员的总体精度进行排序:以全体学员的平均判读总体精度为标准,对单个学员的总体精度由大到小排序;
S8.7单个学员判读相对水平比较:根据S8.6排序情况,衡量单个学员在培训班里的相对水平;
S8.8生成学员误判出和误判入矩阵:根据混淆矩阵的上、下三角矩阵,得到每个学员的误判出和误判入的矩阵;
S8.9单个学员误判地物对的排序:根据S8.8,对单个学员误判地物对依照误判率进行排序;
S8.10对全体学员的误判地物排序:根据S8.8,对全体学员误判地物对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统计和排序;
S8.11单个学员判读存在问题分析:根据S8.9得到的结果确定每个学员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各人存在问题的不同,布置有针对性的补充判读作业;
S8.12全体学员判读存在问题分析:根据S8.10得到的结果找出全体学员共同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共性问题,布置有针对性的补充判读作业。
CN 200510011643 2005-04-28 2005-04-28 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 Pending CN18547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1643 CN1854757A (zh) 2005-04-28 2005-04-28 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1643 CN1854757A (zh) 2005-04-28 2005-04-28 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4757A true CN1854757A (zh) 2006-11-01

Family

ID=37195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11643 Pending CN1854757A (zh) 2005-04-28 2005-04-28 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54757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903A (zh) * 2010-12-01 2011-04-27 南京大学 基于Landsat数据源的珊瑚岛礁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方法
CN102310950A (zh) * 2010-07-09 2012-01-11 北京锐峰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试验智判系统和方法
CN102968349A (zh) * 2012-09-06 2013-03-13 北京吉威时代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影像数据文件完备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WO2014000697A1 (zh) * 2012-06-28 2014-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13174A (zh) * 2012-12-31 2014-07-09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导航信息的生成方法和系统及移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CN105046221A (zh) * 2015-07-10 2015-11-11 北京全景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工程化智能解译方法
CN110648120A (zh) * 2019-09-29 2020-01-0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在线森林资源督查方法
CN111457924A (zh) * 2020-03-26 2020-07-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室内地图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40026A (zh) * 2021-05-24 2021-08-10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矢栅结合的内陆水面漂浮物批量识别提取方法
CN115147726A (zh) * 2022-09-05 2022-10-04 清华大学 城市形态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49101A (zh) * 2024-01-30 2024-03-05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及协同相结合的卫星影像生产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0950A (zh) * 2010-07-09 2012-01-11 北京锐峰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试验智判系统和方法
CN102310950B (zh) * 2010-07-09 2013-12-04 北京瑞风协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试验智判系统和方法
CN102032903B (zh) * 2010-12-01 2012-11-21 南京大学 基于Landsat数据源的珊瑚岛礁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方法
CN102032903A (zh) * 2010-12-01 2011-04-27 南京大学 基于Landsat数据源的珊瑚岛礁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方法
US9848059B2 (en) 2012-06-28 2017-12-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ent handl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4000697A1 (zh) * 2012-06-28 2014-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68349A (zh) * 2012-09-06 2013-03-13 北京吉威时代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影像数据文件完备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CN102968349B (zh) * 2012-09-06 2015-07-29 北京吉威时代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影像数据文件完备性校验方法及系统
CN103913174A (zh) * 2012-12-31 2014-07-09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导航信息的生成方法和系统及移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CN103913174B (zh) * 2012-12-31 2016-10-19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导航信息的生成方法和系统及移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CN105046221A (zh) * 2015-07-10 2015-11-11 北京全景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工程化智能解译方法
CN110648120A (zh) * 2019-09-29 2020-01-0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在线森林资源督查方法
CN110648120B (zh) * 2019-09-29 2022-12-2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在线森林资源督查方法
CN111457924A (zh) * 2020-03-26 2020-07-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室内地图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40026A (zh) * 2021-05-24 2021-08-10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矢栅结合的内陆水面漂浮物批量识别提取方法
CN113240026B (zh) * 2021-05-24 2022-03-25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矢栅结合的内陆水面漂浮物批量识别提取方法
CN115147726A (zh) * 2022-09-05 2022-10-04 清华大学 城市形态图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49101A (zh) * 2024-01-30 2024-03-05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及协同相结合的卫星影像生产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649101B (zh) * 2024-01-30 2024-05-14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及协同相结合的卫星影像生产方法、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4757A (zh) 遥感影像群判读系统方法
CN1282937C (zh) 数据媒体处理装置及数据媒体处理方法
CN1324526C (zh) 视频信号的自适应缩放
CN1110745C (zh) 具有面向目标的打印接口的操作系统
CN1115649C (zh) 图像输出装置
CN100347696C (zh) 企业业务过程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940912A (zh) 文件作成系统、文件作成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CN1208970C (zh) 图像处理装置
CN1253830C (zh) 信号处理装置
CN1115650C (zh) 图象生成系统和方法
CN1396775A (zh) 分割像素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774727A (zh) 为像素确定覆盖掩模
CN1790338A (zh) 布局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程序
CN1776724A (zh) 基于网络的工程制图自动评判方法
CN1237468C (zh) 区域地质调查中的数字填图方法
CN1752963A (zh) 文档信息处理设备、文档信息处理方法及处理程序
CN1940965A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533551A (zh) 信号处理设备
CN1906631A (zh) 化妆模拟程序、化妆模拟装置及化妆模拟方法
CN1777890A (zh) 支持使用关键字的数据注册/搜索的设备、以及报告预备支持设备和程序
CN1041773C (zh) 由字符图象直方图0-1图形表示识别字符的方法和装置
CN1677085A (zh) 对地观测技术的农业应用集成系统及其方法
CN1254428A (zh) 数据结构和管理
CN1325058A (zh) 图像显示设备、图像显示方法和记录媒体
CN1133947C (zh) 系统中用于浏览条目信息的条目选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