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8643B - 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 - Google Patents

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8643B
CN1848643B CN2006100780954A CN200610078095A CN1848643B CN 1848643 B CN1848643 B CN 1848643B CN 2006100780954 A CN2006100780954 A CN 2006100780954A CN 200610078095 A CN200610078095 A CN 200610078095A CN 1848643 B CN1848643 B CN 1848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signal
transformer
couples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780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48643A (zh
Inventor
杨大勇
郑培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irchild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tem General Corp Ta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tem General Corp Taiwan filed Critical System General Corp Taiwan
Priority to CN2006100780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48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848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8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48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86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包含一变压器,变压器设置有一一次侧绕组与一辅助绕组,一次侧绕组与辅助绕组分别耦接正、负供电轨;一开关,其与一次侧绕组和辅助绕组相串联,用于切换变压器;一控制电路,其耦接开关与辅助绕组,产生一切换讯号以切换开关与调整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一供应电容,其耦接控制电路而供应电源至控制电路;一二极管,其耦接负供电轨与供应电容。辅助绕组具有一漏电感,其在开关导通时储存一储存能量,当开关截止时,漏电感经由二极管释放储存能量至供应电容。本发明的变压器与开关的设置方式可增进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效能并可降低电磁干扰。

Description

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源调整器,特别是指一种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
背景技术:
按,现今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已被广泛运用于提供调整电压与电流,目前电源调整器的研究焦点是放在如何让电源调整器可更有效率的节省电源。切换式电源调整器通常包含有一控制电路、一开关与一变压器,控制电路运用于感测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电压及/或输出电流,且产生一控制讯号以控制开关的切换与调整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电压及/或输出电流。
请参阅图1,是习用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习用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包含有一变压器10,其包括有一一次侧绕组NP、一二次侧绕组NS与一辅助绕组NA,一次侧绕组NP的一端耦接一正供电轨VIN;一开关11,其连接一次侧绕组NP的另一端,并且经由一电阻12连接至一负供电轨,负供电轨为一接地端;一控制电路25,其耦接开关11,用于控制开关11以切换变压器10与调整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电压及/或输出电流;二次侧绕组NS,其一端连接一整流器13;一滤波电容14,其两端分别耦接在整流器13与二次侧绕组NS的另一端。当开关11导通时,能量将储存至变压器10,一旦开关11截止时,变压器10所储存的能量将经由二次侧绕组NS释放至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端,同时变压器10的辅助绕组NA产生一反射电压VAUX1
V O + V F = N NS × dΦ dt - - - ( 1 )
V AUX 1 = N NA × dΦ dt - - - ( 2 )
依据方程式(1)及(2),反射电压VAUX1可表示为如下:
V AUX 1 = N NA N NS × ( V O + V F ) - - - ( 3 )
其中,NNA与NNS分别表示变压器10的辅助绕组NA与二次侧绕组NS的绕组匝数;VO为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电压;VF为整流器13的顺向偏压的压降;Φ为磁通量,Φ=B×Ae(B为磁通量密度,Ae为变压器10的轴心截面积)。
控制电路25,其设置有一供应端VDD与一接地端GND,以用于接收电源;一电压侦测端VS,其耦接在一分压电路的两电阻15、16之间,分压电路连接在变压器10的辅助绕组NA与负供电轨之间,电压侦测端VS产生一侦测电压VDET1,其可表示为如下:
V DET 1 = R 16 R 15 + R 16 × V AUX 1 - - - ( 4 )
其中,R15与R16分别为电阻15与电阻16的电阻值。反射电压VAUX1更经由一二极管18对一供应电容17充电,以供应电源至控制电路25。
前述的电阻12,其用于作为一电流感测装置,电阻12连接在开关11与负供电轨之间,以转换变压器10的一切换电流IP为一电流讯号VCS。控制电路25的一电流感测端VI是连接电阻12,以用于侦测电流讯号VCS,控制电路25的一输出端VG产生一切换讯号VPWM以切换变压器10。虽然习用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可以用来调整输出电压及输出电流,但是其具有几个缺点。第一个缺点是变压器10的漏电感导致高功率消耗,此外由于漏电感会储存能量而容易形成高电压突波,如此容易破坏开关11,所以习用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为了保护开关11是设有一缓冲电路,其包含有一缓冲二极管19、一缓冲电容20与一缓冲电阻21,用于消耗变压器10的漏电感所储存的能量,避免形成高电压突波以保护开关11。
第二个缺点是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在轻负载与无负载的状态下缺少调整性。习用切换式电源调整器是藉由变压器10的辅助绕组NA供应电源至控制电路25,所以控制电路25的工作电流即表示辅助绕组NA的负载。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负载低于辅助绕组NA的负载时,变压器10所储存的能量将仅能经由二极管18与辅助绕组NA释放至供应电容17,如此当开关11截止时,整流器13将仍保持为关闭状态,所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电压VO无法从辅助绕组NA回授至控制电路25,所以在轻负载与无负载的状态下,电压侦测端VS所产生的侦测电压VDET1仅与供应端VDD的电压有关,所以习用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缺乏调整性。
另一习知技术是由杨先生等人所提出的美国专利第6,853,563号的“一次侧控制的返驰式功率转换器(Primary-side controlled flyback power converter)”,此习知技术的一主要缺点为电磁干扰(Electric and MagneticInterference,EMI),其产生的原因是开关的汲极直接连接至正供电轨,所以开关的一寄生电容与一寄生电感相耦接,因而形成一高频共振槽,如此将会产生较高的电磁干扰。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具有高效能以及低电磁干扰的特性。此外,本发明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可于轻负载与无负载的状态下精确地调整输出电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包含一变压器,变压器设置有一次侧绕组与辅助绕组,一次侧绕组与辅助绕组之间设有开关,如此可提升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效能与降低电磁干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变压器的漏电感可让供应电容的电压高于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所反射的电压,使得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电压在开关截止时可经由变压器的辅助绕组回授至控制电路,如此可增进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在轻负载与无负载的状态下的负载调整性。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变压器设有第二辅助绕组可对供应电容进行充电,如此提供第二电源至控制电路,进而确保控制电路在有错误的情形下可正常运作。
本发明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包含有一变压器,变压器设置有一一次侧绕组以及一辅助绕组,两绕组分别耦接一正供电轨与一负供电轨;一开关,其与一次侧绕组与辅助绕组相串联,用于切换变压器;一电流感测装置,其耦接开关与辅助绕组,用于依据变压器的一切换电流产生一电流讯号;一控制电路,其耦接开关与变压器的辅助绕组,以依据电流讯号产生一切换讯号,切换讯号用于切换开关与调整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一供应电容,其连接控制电路以供应电源至控制电路;一二极管,其耦接负供电轨与供应电容以对供应电容充电。其中,上述的辅助绕组具有一漏电感,其在开关导通时,储存一储存能量,且在开关截止时,经由二极管释放储存能量至供应电容。如此藉由上述的变压器与开关的设置方式可增进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效能并可降低电磁干扰,且可增进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在轻负载与无负载的状态下的负载调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电路图;
图3是图2的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电路图。
图号说明:
10    变压器      11    开关
12    电阻        13    整流器
14    滤波电容    15    电阻
16    电阻        17    供应电容
18    二极管      19    缓冲二极管
20    缓冲电容    21    缓冲电阻
25    控制单元    30    变压器
35    开关        37    电流感测电阻
39    变压器      40    缓冲二极管
41    缓冲电容    42    缓冲电阻
45    缓冲电路        50    分压电路
52    电阻            55    电阻
60    第一二极管      65    第二二极管
70    供应电容        80    整流器
90    滤波电容        100   控制电路
110   取样保留电路    120   误差放大器
125   比较器          150   振荡器
160   正反器          GND   接地端
IP    切换电流        LI1   漏电感
LI2   漏电感          NA    辅助绕组
NA1   第一辅助绕组    NA2   第二辅助绕组
NA3   第三辅助绕组    NP    一次侧绕组
NS    二次侧绕组      VAUX1 反射电压
VAUX2 电压            VCS   电流讯号
VDET1 侦测电压        VDET2 侦测电压
VFB   回授讯号        VIN   正供电轨
VO    输出电压        VPWM  切换讯号
VR    参考电压        VRST  重置讯号
VS    取样讯号        VDD   供应端
VG    输出端    VI  电流感测端    VS  电压侦测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员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更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包含有一变压器30,用于储存能量并从变压器30的一一次侧转移储存能量至变压器30的一二次侧。其中,变压器30的一次侧设置有一一次侧绕组NP与一第一辅助绕组NA1,而变压器30的二次侧则设置有一二次侧绕组NS。一次侧绕组NP与第一辅助绕组NA1耦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供电轨,即一次侧绕组NP耦接变压器30的供电轨的正供电轨VIN,而第一辅助绕组NA1则耦接变压器30的供电轨的负供电轨,亦即耦接至接地端。一开关35,其串联一次侧绕组NP、一电流感测电阻37以及第一辅助绕组NA1,用于切换变压器30,其中开关35可为一功率电晶体或为一功率金属氧化半导体场效电晶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由于本发明的开关35和一次侧绕组NP与第一辅助绕组NA1相串联,因此可消除寄生装置所引起的高频共振槽,进而降低电磁干扰。
一电流感测装置,例如图式的电流感测电阻37,其两端分别连接开关35与第一辅助绕组NA1,以依据变压器30的切换电流IP产生一电流讯号VCS。为了调整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一输出电压VO,一控制电路100耦接开关35与变压器30的第一辅助绕组NA1,以产生一切换讯号VPWM,切换讯号VPWM用于切换开关35与调整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电压VO。一供应电容70,其连接控制电路100,以供应电源至控制电路100,供应电容70与变压器30的负供电轨之间设有一第一二极管60。
一缓冲电路45,其耦接于一次侧绕组NP与正供电轨VIN之间,缓冲电路45包含有一缓冲二极管40、一缓冲电容41与一缓冲电阻42。缓冲二极管40的一端耦接一次侧绕组NP与开关35,缓冲电容41耦接于缓冲二极管40的另一端与正供电轨VIN之间,而缓冲电阻42则与缓冲电容41相并联。一分压电路50,其耦接于第一辅助绕组NA1与负供电轨之间,分压电路50包含有电阻52、55,电阻52耦接于控制电路100与负供电轨之间,而电阻55则耦接于电阻52与第一辅助绕组NA1之间。一整流器80,其一端耦接二次侧绕组NS的一端,而一滤波电容90的两端是分别耦接于二次侧绕组NS的另一端与整流器80的另一端。
请参阅图3,是图2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一次侧绕组NP与第一辅助绕组NA1分别有漏电感LI1、LI2。由于变压器的几何构造因素,导致变压器的一次侧的储存能量不能完全转移至变压器的其他绕组,漏电感LI1、LI2即表示储存能量无法完全被转移。当开关35导通时,切换电流IP将流入变压器30中,能量即储存至变压器30与漏电感LI1、LI2中,而当开关35截止时,变压器30所储存的储存能量会释放至二次侧绕组NS,同时漏电感LI1、LI2所储存的储存能量会在回路内循环传递,若回路被阻挡时,则会产生一电压突波,其可表示为如下:
V = L × di dt - - - ( 5 )
基于上述原因,缓冲电路45即运用于消耗漏电感LI1的储存能量,以避免产生一高电压突波而保护开关35。缓冲电路45的缓冲电阻42所消耗的功率PR可表示为如下:
P R = V R 42 2 R 42 = 1 2 × L I × I P 2 × f SW - - - ( 6 )
其中,R42为缓冲电阻42的电阻值;VR42为缓冲电阻42的两端电压;LI为漏电感LI1的电感值;fSW为开关35的切换频率。
由上述的方程式(6)可知,降低变压器30的漏电感的电感值将提升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效能,然而为了让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符合安全条件,变压器30的绕组总是会产生一显著的漏电感值,因此降低漏电感值的简易方法即减少绕组的绕组匝数。电感值与绕组匝数的关系如下列方程式所示:
L = μ × 0.4 π × Ae li × N 2 - - - ( 7 )
其中,L为电感值;μ为轴心导磁系数;1i为磁路长度;N为绕组匝数;Ae为变压器30的轴心截面积。
本发明的变压器30的一次侧绕组NP与第一辅助绕组NA1相串联可以减少绕组匝数,如此即可降低一次侧绕组NP的漏电感值,以提高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效能。此外,一旦开关35截止时,漏电感LI2的储存能量将透过第一二极管60释放至供应电容70,所以储存于漏电感LI2的储存能量将供应至控制电路100作为供应电源,供应电容70所产生的电压VDD可表示为如下:
V DD = [ N NA 1 N NS × ( V O + V F ) ] + V LI 2 - - - ( 8 )
其中,NNA1与NNS分别为变压器30的第一辅助绕组NA1与二次侧绕组NS的绕组匝数;VLI2为漏电感LI2所产生的电压,其如下列方程式所示而求得:
1 2 × C 70 × V LI 2 2 = 1 2 × L I 2 × I P 2 - - - ( 9 )
V LI 2 = L I 2 C 70 × I P - - - ( 10 )
其中,C70为供应电容70的电容值;LI2为漏电感LI2的电感值。
因为漏电感LI2所产生的电压VLI2让供应电容70的电压VDD高于变压器30的二次侧绕组NS所反射的电压,因此开关35截止时,整流器80将被开启,所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电压VO可经由第一辅助绕组NA1提供至控制电路100,如此恰当的使用第一辅助绕组NA1的漏电感LI2,将可提高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在轻负载与无负载的状态下的负载调整性。
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控制电路100包含有一供应端VDD与一接地端GND,供应端VDD与接地端GND并联供应电容70以接收电源。供应端VDD更连接第一二极管60,而接地端GND更连接第一辅助绕组NA1。一电压侦测端VS,其经由分压电路50耦接第一辅助绕组NA1,以用于从变压器30的第一辅助绕组NA1侦侧一侦测电压VDET2,侦测电压VDET2可表示为如下:
V DET 2 = R 52 R 52 + R 55 × V AUX 2 - - - ( 11 )
其中,R52与R55分别为电阻52、55的电阻值;VAUX2为第一辅助绕组NA1的电压。
一电流感测端VI,其耦接开关35与电流感测电阻37,用于接收电流讯号VCS。一输出端VG,其耦接一正反器160的一输出端,用于产生切换讯号VPWM以透过开关35切换变压器30。一振荡器150,其产生一周期性脉波讯号并传输至正反器160的一设定端,用于启动切换讯号VPWM。一比较器125,其用于关闭切换讯号VPWM,比较器25的一负输入端是连接电流感测端VI,用以接收电流讯号VCS,而比较器125的一正输入端则连接一误差放大器120的一输出端,用以接收一回授讯号VFB
一旦电流讯号VCS高于回授讯号VFB时,切换讯号VPWM将被截止。比较器125,其一输出端连接正反器160的一重置端,用以产生一重置讯号VRST并传送至正反器160的重置端,以截止切换讯号。误差放大器120,其用于产生回授讯号VFB,误差放大器120的一正输入端接收一参考电压VR,误差放大器120的一负输入端则连接一取样保留电路110的一输出端,以接收一取样讯号VS,用于产生回授讯号VFB。取样保留电路110,其一输入端耦接电压侦测端VS,用以透过分压电路50从变压器30侦测该侦测电压VDET2,以产生取样讯号VS
第一辅助绕组NA1的电压VAUX2与二次侧绕组NS的电压(VO+VF)之间关系,可表示为如下:
V O + V F = N NS N NA 1 × V AUX 2 - - - ( 12 )
依据方程式(11)与(12),输出电压VO可表示为如下:
V O = ( R 52 + R 55 R 52 × N NS N NA 1 × V DET 2 ) - V F - - - ( 13 )
由方程式(13)可得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电压VO是可被调整。
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的变压器38包含一次侧绕组NP、第一辅助绕组NA1与一第二辅助绕组NA2,变压器38的第二辅助绕组NA2是连接第一辅助绕组NA1,第二辅助绕组NA2更经由一第二二极管65连接供应电容70。控制电路100的接地端GND则连接第一辅助绕组NA1与第二辅助绕组NA2,而供应端VDD连接供应电容70、第一二极管60与第二二极管65。
当开关35截止时,由于第一辅助绕组NA1将供应电源至控制电路100,所以供应电容70所产生的电压VDD是与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电压VO有关,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在过电流及/或短路的情况下产生输出电压VO,第一辅助绕组NA1的电压VAUX2将会太低而无法供应足够电源至控制电路100。因此本发明是增设第二辅助绕组NA2,当开关35导通时,第二辅助绕组NA2将对供应电容70充电,所以第二辅助绕组NA2可提供一第二电源以供应电源至控制电路100,其是确保控制电路100于过电流及/或短路的故障等情形下仍可正常运作。
请参阅图6,是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的变压器39包含一次侧绕组NP、一电感32与一第三辅助绕组NA3,电感32连接于电流感测电阻37与负供电轨之间,电感32更透过第一二极管60而连接于供应电容70。变压器39的第三辅助绕组NA3是透过第二二极管65而连接供应电容70,第三辅助绕组NA3更与电感32相连接。一分压电路56包含有两电阻58、59,分压电路56耦接于第三辅助绕组NA3与电感32之间,电阻58耦接在第三辅助绕组NA3,电阻59则与电阻58和电感32相串联。控制电路100的电压侦测端VS是连接于电阻58、59之间,而控制电路100的接地端GND则连接于第三辅助绕组NA3与电感32。此实施例的电感32是用于在开关35截止时,经由第一二极管60提供电源至控制电路100,所以第三辅助绕组NA3与电感32是用于提供电源至控制电路100,如此将增加切换式电源调整器于轻负载与无负载状态下的负载控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变压器的绕组设置方式,是可降低漏电感的电感值,此外电感的储存能量或者辅助绕组的漏电感的储存能量可用于供应电源至控制电路,如此可达到较佳的效能以及可增进切换式电源调整器于轻负载与无负载状态下的负载调整性。另外,因为开关设置于变压器的两绕组之间,所以可降低电磁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变压器,从该变压器的一一次侧转移能量至该变压器的一二次侧,该变压器设有一一次侧绕组与一辅助绕组,该一次侧绕组与该辅助绕组分别耦接一正供电轨与一负供电轨;
一开关,其耦接于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与辅助绕组之间,并与该一次侧绕组和该辅助绕组相串联,用于切换该变压器;
一控制电路,耦接该开关与该辅助绕组,产生一切换讯号,用于切换该开关与调整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
一供应电容,连接该控制电路,供应电源至该控制电路;
一二极管,耦接该负供电轨与该供应电容对该供应电容充电;
该控制电路更包含有:
一供应端,连接该供应电容与该二极管而接收电源;
一接地端,连接该供应电容,该接地端更连接该辅助绕组;
一电压侦测端,耦接该辅助绕组,侦测一电压;
一电流感测端,耦接该开关,接收一电流讯号;
一输出端,依据该电压与该电流讯号产生该切换讯号,切换该开关而切换该变压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电流感测装置,其连接在该开关与该辅助绕组之间,该电流感测装置依据该变压器的一切换电流产生一电流讯号,该控制电路接收该电流讯号产生该切换讯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辅助绕组具有一漏电感,当该开关导通时该漏电感储存一储存能量,该开关截止时,该漏电感释放该储存能量至该供应电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更包含有:
一取样保留电路,耦接该电压侦测端,侦测该电压,产生一取样讯号;
一误差放大器,耦接该取样保留电路,接收该取样讯号与
一参考电压,产生一回授讯号;
一比较器,耦接该误差放大器与该电流感测端,接收该回授讯号与该电流讯号,产生一重置讯号;
一振荡器,产生一周期性脉波讯号;
一正反器,耦接该振荡器、该比较器与该输出端,产生该切换讯号,该周期性脉波讯号与该重置讯号分别启动与截止该切换讯号。
5.一种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变压器,从该变压器的一一次侧转移能量至该变压器的一二次侧,该变压器设有一一次侧绕组、一第一辅助绕组与一第二辅助绕组,该一次侧绕组与该第一辅助绕组分别耦接一正供电轨与一负供电轨,该第二辅助绕组耦接该第一辅助绕组;
一开关,其耦接于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与辅助绕组之间,并与该一次侧绕组和该第一辅助绕组相串联,用于切换该变压器;
一控制电路,耦接该开关与该第一辅助绕组,产生一切换讯号,用于切换该开关与调整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
一供应电容,连接该控制电路,供应电源至该控制电路;
一第一二极管,耦接该负供电轨与该供应电容对该供应电容充电;
一第二二极管,耦接该第二辅助绕组与该供应电容对该供应电容充电;
该控制电路更包含有:
一供应端,连接该供应电容、该第一二极管与该第二二极管而接收电源;
一接地端,连接该供应电容,该接地端更连接该第一辅助绕组与该第二辅助绕组;
一电压侦测端,耦接该第一辅助绕组,侦测一电压;
一电流感测端,耦接该开关,接收一电流讯号;
一输出端,依据该电压与该电流讯号产生该切换讯号,切换该开关而切换该变压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电流感测装置,其连接在该开关与该第一辅助绕组之间,该电流感测装置依据该变压器的一切换电流产生一电流讯号,该控制电路接收该电流讯号产生该切换讯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辅助绕组具有一漏电感,当该开关导通时该漏电感储存一储存能量,该开关截止时,该漏电感释放该储存能量至该供应电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更包含有:
一取样保留电路,耦接该电压侦测端,侦测该电压,产生一取样讯号;
一误差放大器,耦接该取样保留电路,接收该取样讯号与一参考电压,产生一回授讯号;
一比较器,耦接该误差放大器与该电流感测端,接收该回授讯号与该电流讯号,产生一重置讯号;
一振荡器,产生一周期性脉波讯号;
一正反器,耦接该振荡器、该比较器与该输出端,产生该切换讯号,该周期性脉波讯号与该重置讯号分别启动与截止该切换讯号。
9.一种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变压器,设置一一次侧绕组与一辅助绕组,该一次侧绕组与该辅助绕组耦接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一供电轨;
一开关,其耦接于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与辅助绕组之间,并与该一次侧绕组和该辅助绕组相串联,用于切换该变压器;
一控制电路,耦接该开关与该变压器,产生一切换讯号,用于切换该开关与调整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
一供应电容,连接该控制电路,供应电源至该控制电路;
一二极管,耦接该变压器与该供应电容对该供应电容充电;
该控制电路更包含有:
一供应端,连接该供应电容与该二极管而接收电源;
一接地端,连接该供应电容与该变压器;
一电压侦测端,耦接该变压器,侦测一电压;
一电流感测端,耦接该开关,接收一电流讯号;
一输出端,依据该电压与该电流讯号产生该切换讯号,切换该开关而切换该变压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电流感测装置,其连接在该开关,该电流感测装置依据该变压器的一切换电流产生一电流讯号,该控制电路接收该电流讯号产生该切换讯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具有至少一漏电感,当该开关导通时该漏电感储存一储存能量,该开关截止时,该漏电感释放该储存能量至该供应电容。
12.一种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变压器,设置一一次侧绕组与一辅助绕组,该一次侧绕组耦接一正供电轨;
一电感,耦接一负供电轨与该辅助绕组;
一开关,其耦接于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与辅助绕组之间,并与该一次侧绕组和该电感相串联,用于切换该变压器;
一控制电路,耦接该开关与该辅助绕组,产生一切换讯号,用于切换该开关与调整该切换式电源调整器的输出;
一供应电容,连接该控制电路;
一第一二极管,耦接该电感与该供应电容对该供应电容充电;
一第二二极管,耦接该变压器与该供应电容对该供应电容充电;
该控制电路更包含有:
一供应端,连接该供应电容、该第一二极管与该第二二极管而接收电源;
一接地端,连接该供应电容、该电感与该辅助绕组;
一电压侦测端,耦接该变压器,侦测一电压;
一电流感测端,耦接该开关,接收一电流讯号;
一输出端,依据该电压与该电流讯号产生该切换讯号,以切换该开关并切换该变压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电流感测装置,其连接在该开关,该电流感测装置依据该变压器的一切换电流产生一电流讯号,该控制电路接收该电流讯号产生该切换讯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更包含有:
一取样保留电路,耦接该电压侦测端,侦测该电压,产生一取样讯号;
一误差放大器,耦接该取样保留电路,接收该取样讯号与一参考电压,产生一回授讯号;
一比较器,耦接该误差放大器与该电流感测端,接收该回授讯号与该电流讯号,产生一重置讯号;
一振荡器,产生一周期性脉波讯号;
一正反器,耦接该振荡器、该比较器与该输出端,产生该切换讯号,该周期性脉波讯号与该重置讯号分别启动与截止该切换讯号。
CN2006100780954A 2006-04-29 2006-04-29 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48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780954A CN1848643B (zh) 2006-04-29 2006-04-29 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780954A CN1848643B (zh) 2006-04-29 2006-04-29 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8643A CN1848643A (zh) 2006-10-18
CN1848643B true CN1848643B (zh) 2012-03-21

Family

ID=37078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809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48643B (zh) 2006-04-29 2006-04-29 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486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1239A (zh) * 2019-07-30 2021-02-02 力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转换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5081B (zh) * 2010-04-17 2013-06-19 季涛 基于逻辑控制的状态转换无闪断、无过电压照明节电装置
TWI411202B (zh) 2010-12-20 2013-10-0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電源轉換器的控制器以及電源轉換器的控制方法
CN102611333B (zh) * 2011-01-24 2014-10-22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转换器的控制器以及电源转换器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8052A (en) * 1986-11-28 1989-08-15 Ro Associates Method and 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 circuit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8052A (en) * 1986-11-28 1989-08-15 Ro Associates Method and 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 circuit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同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1239A (zh) * 2019-07-30 2021-02-02 力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转换装置
CN112311239B (zh) * 2019-07-30 2022-04-05 力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转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8643A (zh) 2006-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43565B2 (en) High power converter architecture
US9019724B2 (en) High power converter architecture
US20070171682A1 (en) Primary side controlled switching regulator
US7746670B2 (en) Dual-transformer type of DC-to-DC converter
US9178429B2 (en) Actuation apparatus and actuation method for an active snubber circuit for a DC-DC converter
US6906930B2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an isolated boost converter
US20030185021A1 (en) Combined transformer-inductor device for application to DC-to-DC converter with synchronous rectifier
US20020149348A1 (en) Loss and noise reduction in power converters
US20070159856A1 (en) Flyback power converter with split primary winding transformer
Lo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 interleaved active-clamping forward converter
TWI723533B (zh) 零電壓切換返馳式電源轉換裝置及零電壓切換返馳式電源轉換方法
US20070159143A1 (en)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with transformer arrangement
CN111525800A (zh) 返驰式电源转换装置及返驰式电源转换方法
CN1848643B (zh) 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
EP2697900B1 (en)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with a simplified start-up supply
Li et al. 18.4 An 11MHz Fully Integrated 5kV Isolated DC-DC Converter Without Cross-Isolation-Barrier Feedback
Yue et al. 15.4 A 52% Peak-Efficiency> 1W Isolated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ing Fully Integrated Magnetic-Core Transformer
US5103386A (en) Flyback converter with energy feedback circuit and demagnetization circuit
TW202147757A (zh) 具減震控制之轉換裝置及其減震控制的操作方法
CN2914481Y (zh) 一次侧控制的切换式电源调整器
CN2914480Y (zh) 切换式功率转换器
CN2914479Y (zh) 反驰式功率转换器
CN114744883A (zh) 一种反激式电源的原边反馈型电路
CN108418438B (zh) 一种dc-dc变换器
CN201018415Y (zh) 高效率切换功率转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