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7587A - 一种智能电控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电控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7587A
CN1847587A CN 200610077975 CN200610077975A CN1847587A CN 1847587 A CN1847587 A CN 1847587A CN 200610077975 CN200610077975 CN 200610077975 CN 200610077975 A CN200610077975 A CN 200610077975A CN 1847587 A CN1847587 A CN 1847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ad bolt
travelling gear
lock housing
lock
b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779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罗光
钟坚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 20051003596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718982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100779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47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847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7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智能电控锁,属锁具制造业。它提出了自动调制器和自动离合机构两个装置来解决“自碰锁”与“新型电控锁”的敝病;它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制造容易、电力系统工作可靠,噪音低、防撬、防拨、安全性能高。本发明包括大锁壳、控制舌等部件,其特征是在小锁壳里连接自动调节器,在大锁壳里连接自动离合机构;所述的自动调节器由支架、滚轮、托盘、弹簧、定位板及斜腰槽组成;自动离合机构由传动齿轮4、锁舌定位片拨动杆、传动齿轮5和连接轴组成,传动齿轮5的轴孔为带内凸头圆孔,连结轴上有带凹槽轴端,传动齿轮5的带内凸头圆孔连接在连接轴的带凹槽轴端上,传动齿轮4连接在传动齿轮5平面上,锁舌定位片拨动杆连接在传动齿轮4上。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电控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子与机械相结合的锁具,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控锁,是机电一体化的锁具,属五金锁具制造业。
【技术背景】
传统电控锁——主要是用于楼宇对讲防盗系统,防盗门上的锁。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它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操作。便成为了楼宇对讲系统防盗门的主要锁具,而应用较广。但是传统电控锁虽实用,仍存在以下的缺点:(1)、由于机构的原因,开锁后必须重新关门才能锁上,否则永远保持开锁状态,导致安全防范性能下降;(2)、传统电控锁靠弹簧储能开启锁舌,关门需要很大的力,才能压缩储能弹簧,因此需要关闭力较大的闭门器;(3)、由于用了关闭力较大的闭门器,使关门的声响很大,扰乱住户的安宁;(4)、由于结构的原因,传统电控锁的开锁结构是轻触式的,这样容易造成稍大的门扇震动引起误开锁,安全性能不够;(5)、传统电控锁的开门出发采用电磁铁,电磁铁的工作电流大到4A以上,这一点,不但增大了控制电路的驱动要求,同时引起控制继电器触点的电弧增大,会造成继电器触点粘黏而无法切断电源,使电磁铁长期通电而烧毁电磁铁。由于传统电控锁有上述的缺点,于是人们尝试用其他类型的电力锁具取代传统电控锁。如用磁力锁,它能解决传统电控锁的关门噪音问题和工作电流太大的问题,但是磁力锁需要长期通电,一断电就开锁,能耗大。2000年面市的静音锁虽然解决了关门噪音的问题和电磁铁绕组烧毁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是安装要求高,使用的局限性大,还有静音锁的锁止机构不合理,容易使用简单的方法开启,安全性不够,同时还存在锁舌容易受损的弊病,另外静音锁的瞬间工作电流远比传统电控锁大,不但控制电路要求高,而且容易损坏。总结以上的尝试,始终无法完美的解决传统电控锁的缺点。发明人经过研究作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参考现市面上销售量较大的“自碰锁”和“新型电控锁”的设计理念。而“自碰锁”工作原理,主要是靠控制舌与小锁壳或门框碰撞力为触发点的。控制舌在受到小锁壳或门框的反向碰撞力后,迫使控制舌向大锁壳内缩回。并同时触发了锁舌弹簧的反向上锁机制,所以锁舌就能轻易的被推出大锁壳而直接插入小锁壳内,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上锁过程。但它这种上锁过程仍欠缺完整性,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无论是开锁或上锁大锁舌都会随着门扇的推开或关闭而弹出来。(如果用户是上锁就可以正常工作)但当用户开锁时就不能正常工作了,大锁舌也会弹出来,这样就影响了用户下次关门的连惯性了(连贯性指的是:一般用户都是开门后就顺手关门),但“自碰锁”不能使用户完成顺手关门,而需用户手动把大锁舌缩回大锁壳内才能完成上锁关门这一功能,这样便增添了用户的不必要的麻烦。而“新型电控锁”也存在“缺点”就是:锁舌的弹出完全是依靠电机作为动力源。如果脱离了电的情况下,它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这样又要劳烦用户手动把锁舌收回到大锁壳内,无疑给用户增添了重复的麻烦。本发明参考“自碰锁”和“新型电控锁”的设计理念,并解决它们所存在的“缺点”(1)、解决“自碰锁”锁舌随着门扇的打开而弹出的问题;(2)、解决市面上“新型电控锁”,脱离了电的情况下就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因而应运而生了本“智能电控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传统电控锁”能成为一把机电一体化的——“智能电控锁”。它提出两个方案来完美地处理已有技术——“自碰锁”和“新型电控锁”所存在的不足之处。(1)、以一个“自动调节器”装置来处理“自碰锁”——当用户开锁并推开门时,大锁舌会同时随着门扇的推开而弹出来的缺点;(2)、以一个“自动离合机构”的组合部件来处理“新型电控锁”——脱离了电的情况下就不能正常工作的缺点。本“智能电控锁”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本发明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自碰锁”的锁舌随着门扇的打开而自动弹出来的“缺点”,解决的锁案是在控制舌的前锁,即在小锁壳内安装一个自动调节器。所谓自动调节器,它是:由一个“凵”形的自动调节器支架,两个并列的圆柱体形调节器滚轮、调节器滚轮托盘、调节器滚轮托盘弹簧、调节器滚轮托盘定位板和两对斜腰槽组成。滚轮两端的立轴端是连接在两对斜腰槽里,调节器滚轮能够在斜腰槽里自由滑动。(在这里,发明人要解释两个名词。(1)“外推力”从门内推开门扇,门扇脱离门框向外展开,称之为对门扇施加“外推力”。(2)“内关力”从门外把门扇关闭,门扇碰撞门框往内关,推之为对门扇施加“内关力”)。把本发明安装在门扇和门框上后,如果是开门,即是对门扇施加“外推力”。在运作过程中,控制舌会压迫调节器滚轮,使调节器滚轮向斜腰槽的底部下滑,因此控制舌就能顺利通过门框完成开门工作。如果是关门,即对门扇施加的是“内关力”。在运作过程中,控制舌会碰撞调节器滚轮,而调节器滚轮不会象上述的“开门”式——向斜腰槽的底部下滑。相反,是在原位置运动(是因为斜腰槽的作用),这样控制舌在受到调节器滚轮的反向作用力下,自然地便向大锁壳内缩回,从而触发了其它零部件运动,顺利完成开锁任务。本发明包括大锁壳、控制舌、控制舌复位弹簧、控制舌定位板、控制舌伸缩杆、锁舌定位片、电动上锁延时拨动片、锁舌定位钩、锁舌弹出传动弹簧、锁舌拨动杆、锁舌伸缩连接板“凵”形槽、锁舌伸缩连接板、复位弹簧、锁舌、小锁壳、锁舌拨动杆定位柱;电路控制板、电机、锁顶板、大锁壳外壳、手动开锁旋钮、延时自动上锁信号接收器、上锁分离板、锁舌定位结构及锁芯胆槽,并在小锁壳内的下端安装一个自动调节器。自动调动器由“凵”形调节器支架、两个调节器滚轮、长碟形的调节器托盘、调节器托盘弹簧、调节器托盘定位板及斜腰槽组成;在“凵”形调节器支架的内底面竖直连接托盘弹簧,托盘弹簧的上端连接托盘,在托盘放置两个圆柱体形的滚轮,滚轮两端的立轴端则连接在调节器支架两侧的斜腰槽里;两块托盘定位板连接在“凵”形调节器支架两端的下部,它的作用是限制连接托盘向下倾斜(移动)的距离,两个滚轮的正前方则接触在控制舌上,不管是开门或者是关门,控制舌都要碰撞到滚轮,引起一系列动作。下面阐述自动调节器的开锁和上锁工作原理:(1)开锁——外推力方式。当本发明开启后,当用户用手推开门扇时,控制舌就会借助门扇的“外推力”把其中一个调节器滚轮往斜腰槽的底部推,并带动调节器滚轮托盘向一侧倾斜(移动),当调节器滚轮托盘往底部运动到调节器滚轮托盘定位板上端时,定位板即阻止了托盘继续下移,调节器滚轮就停止运动,而让控制舌顺利地通过调节器滚轮,对控制舌没有产生反向作用力,这样就避开了控制舌和其后端的控制舌伸缩杆往大锁壳内缩回,从而触发传动弹簧的反向上锁机制(在这里要指明:控制舌弹簧的弹力要求比调节器滚轮托盘弹簧强)这样就能完美地处理了“自碰锁”的缺点——当用户开锁并推开门扇时,锁舌会同时随着门扇的推开而弹出来的“问题”。(2)、上锁——内关力方式。就是当用户在室内用手把门扇关上时,控制舌经过门框再与调节器滚轮相碰撞,由于调节器滚轮受到的是外加“内关力”,调节器滚轮在原位置运动,不会做下滑运动,此时控制舌受到一个很强的反弹力,控制舌连同它后端连接的控制舌伸缩杆一起向大锁壳内作缩回运动,接着控制舌伸缩杆会碰撞锁舌定位片,使锁舌定位片从锁舌伸缩连接板上的锁舌定位钩脱离出来,同时触发锁舌弹出传动弹簧的反向上锁机制,即推动传动齿轮旋转,从而使锁舌拨动杆推动锁舌伸缩连接板“凵”形槽,使锁舌伸出大锁舌之外,而进入门框上的小锁壳,从而实现上锁功能。
(二)解决已有技术——“新型电控锁”——存在脱离了电的情况下,它就不能正常工作的“缺点”。解决的方案就是改变它完全依靠电机作为动力源的设计方案,而是以电机作为主动力源,并增加辅助动力源锁舌弹出传动弹簧,并在传动齿轮上采用“自动离合机构”这样就能完全解决存在的“缺点”了。下面序述:“自动离合机构”的主要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自动离合机构”是由传动齿轮4、锁舌定位片拨动杆、传动齿轮5和连接轴所组成:锁舌定位拨动杆连接在传动齿轮4的平面上,主要作用是用来拨动电动上锁延时拨动片的。传动齿轮4与传动齿轮5是由连接轴以串联和重叠的形式连接在一起的,并有一定的间隙距离,但传动齿轮5与连接轴要求是活动的。也就是说:传动齿轮4与连接轴是固定的,传动齿轮5与连接轴则是可瞬间左、右自由转动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固定在传动齿轮6上的锁舌弹出传动弹簧免除同时带动几个传动齿轮的阻力负担,只带动传动齿轮5就行了(特别是电机的磁场反作用阻力是很大的。对于锁舌弹出传动弹簧是无法承担这么大的磁场反作用力的)即是说:如果传动齿轮5是可左、右自由旋转,它的内腔就能够绕着带凹槽的轴端左、右转动,那么传动齿轮6只要带动传动齿轮5就行,就不用去承担带动周边传动齿轮组的阻力了。所以只要将传动齿轮4和传动齿轮5用连接轴把它们串联并叠合在一起,但它们不是完全叠合的,之间是有一定的间隙(要求:1~2mm)而传动齿轮5与连接轴的连接形式是:传动齿轮5的轴孔必需是带内凸头的圆孔,而连接轴的对应连接端必需是带凹槽的轴端(它们之间的间隙要求:0.2~0.3mm),传动齿轮5可以绕着带凹槽的轴端左、右自由旋转,那么就是说:如果固定在传动齿轮6上的锁舌弹出传动弹簧现在完全只带动传动齿轮5的话,锁舌弹出传动弹簧就有足够的弹力把锁舌弹出大锁壳内,这样两者就形成了一个“自动离合机构”了。也就是克服了“新型电控锁”在没电的情况下,不能正常工作的的“缺点”。(看到这里,你可能反问发明者:我加强锁舌弹出传动弹簧的弹性力来克服传动齿轮组的阻力不就行了!但你有没有试想过——如果加强了锁舌弹出传动弹簧,电机能不能带动这加强了的锁舌弹出传动弹簧呢?那我换个强有力的电机或电源不就行了!——但你有没有试想过市面上通用的电机和电源都是12V~1A的,你如果换个强有力的电机或电源,能通用吗?所以就以上的设想,是不必要的和不切实际的。而采用“自动离合机构”,这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可行和简便的)。以下是“自动离合机构”的工作原理:它主要用在本发明的上锁和开锁过程中(即是将锁舌缩回到大锁壳中去)。在本发明中由于锁舌定位片受到控制舌伸缩杆的触发,从而与锁舌定位钩分离脱钩,在脱钩的同时锁舌弹出传动弹簧已经待命弹转锁舌拨动杆和它下面的传动齿轮6了。只要锁舌定位片与锁舌定位钩一脱钩,锁舌弹出传动弹簧就马上弹转它下面的传动齿轮6和锁舌拨动杆,从而带动锁舌伸缩连接板,而把锁舌弹出大锁壳而进入小锁壳里,门被关闭。在这里,由于锁舌弹出传动弹簧下面的传动齿轮6是和带内凸头的圆孔的传动齿轮5相啮合的,因此只需要带动传动齿轮5,可以不要去惊动(带动)其它传动齿轮组了,上面已经介绍(锁舌弹出传动弹簧没有这么大的弹力去转动所有的传动齿轮组,也没有这个必要)。因此“自动离合机构”在这里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得锁舌弹出传动弹簧有足够弹力推动锁舌伸缩连接板从而把锁舌弹出大锁壳并插入到小锁壳内来实现上锁过程。也就是说——有了“自动离合机构”的这一设计的配合,本“智能电控锁”就能在有电或无电的情况下都能正常完成工作。因此,“自动离合机构”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点。(三)下面继续介绍“自动调节器”的结构:在“凵”形调节器支架两侧各有两条“八”字形斜腰槽,两个圆柱体形调节器滚轮通过两个端面的滚轮立轴连接在斜腰槽里;滚轮的前端是接触控制舌,控制舌的后端连接控制舌距离定位螺丝母,控制舌伸缩杆穿过控制舌定位板、控制舌复位弹簧连接在控制舌距离定位螺丝母的后端。(四)下面介绍转动齿轮的组合情况,电机连接在大锁壳上端内,电机传动齿轮1连接在电机出轴上;传动齿轮2和传动齿轮3固定叠合连接在一根连接轴上;该传动轴的下端连接在大锁壳内,其上端连接在锁顶板的一个定位孔内;传动齿轮4和传动齿轮5相间连接在第二根连接轴上,连接轴下端穿过大锁壳底面连接锁匙胆槽内、上端连接在锁顶板的第二个定位孔内;传动齿轮6和锁舌拨动杆重叠连接在第三根连接轴上,连接轴的下端连接在大锁壳底面上,上端连接在锁顶板的第三个定位孔内;电机传动齿轮1啮合传动齿轮2;传动齿轮3啮合传动齿轮4,传动齿轮5啮合传动齿轮6,锁舌弹出传动弹簧一端连接在一个顶板定位柱上、一端则连接在传动齿轮6上,那一个顶板定位柱的一端连接在大锁壳底面上、一端则连接在锁顶板的一个定位孔里。(五)、介绍本发明的各零部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锁舌连接在大锁壳的中部内侧里,锁舌的后端连接锁舌伸缩连接板,在锁舌伸缩连接板一侧有“凵”形槽,另一侧上有锁舌定位钩;在锁舌伸缩连接板的后端面上连接锁舌定位结构,锁舌定位结构的前端连接轴上连接锁舌定位片,在锁舌定位片的上端连接电动上锁延时拨动片;在锁舌定位片的后端连接上锁分离板;在锁舌定位结构的后端连接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后端连接在大锁壳底面定位柱3上;在大锁壳上部内侧面上连接延时自动上锁信号接收器;在延时自动上锁信号接收器后端大锁壳底面上还连接有锁舌拨动杆定位柱,它是阻止锁舌拨动杆继续转动的一个圆柱体,它与锁舌拨动杆共同组成一个屏障,阻止锁舌退缩进大锁壳,可以起到一个防橇的作用,提高本发明的安全性。在大锁壳底面下部连接电路控制板。(六)、在大锁壳底面上侧连接顶板定位柱2和顶板定位柱3,两个定位柱分别连接在锁顶板的两个定位孔里。(七)、自动离合机构(II)的传动齿轮5和连接轴还有一种结构形式:即是传动齿轮5的轴孔还可以为扁圆孔;与之相匹配的是在传动轴上有一个扁圆轴端:传动齿轮5的扁圆孔就连接在连接轴上的扁圆轴端上。(八)、自动调节器还可以有第二种结构形式。即调节器滚轮可以为调节器双连体滚轮,在调节器双连体滚轮两端面的中部连接滚轮立轴,滚轮立轴连接在“凵”形调节器支架两侧的两个一字形槽里。(九)、最后装配的是大锁壳外壳,大锁壳外壳连接在大锁壳上端面上;手动开锁旋钮穿过大锁壳外壳连接在第二根连接轴的末端。下面继续介绍本发明的使用工作原理:(一)电动上锁方式:条件是在有电供应和门扇打开的情况下,当用户手动把门扇关上,控制舌经过门框再与调节器滚轮相碰,这时控制舌和控制舌伸缩杆必定往大锁壳内回缩,这样控制舌伸缩杆就触发了上锁分离板,连接在上锁分离板前端的锁舌定位片会从锁舌伸缩连接板下侧的锁舌定位钩中分离脱钩;与此同时,当大锁壳经过小锁壳时,安装在大锁壳上侧的延时自动上锁信号发射器会迅速将上锁信号传送给电路控制板,电路控制板上的单片机迅速输出信号来驱动电机转动,电机转动带动电机传动齿轮1转动,传动齿轮1带动传动齿轮2转动,传动齿轮3又带动传动齿轮4转动,传动齿轮5又带动传动齿轮6转动,传动齿轮6也同时带动锁舌拨动杆来拨动锁舌伸缩连接板“凵”槽,这样使锁舌伸缩连接板带动锁舌弹出大锁壳而进入小锁壳内,从而实现了上锁这一功能。而这一上锁功能主要是靠“自动离合机构”才能完成的。(二)、机械上锁方式:机械上锁方式就是完全不依靠电子控制电路的支持(也可以说是在无电的情况下进行),全靠锁体中零部件的运动来完成。条件是在门扇打开的情况下,用户用手推动门扇把门关上,这时控制舌经过门框再与调节器滚轮相碰,由于有了自动调节器的动作机构,所以控制舌和控制舌伸缩杆必定一起往大锁壳内回缩,控制舌伸缩杆后端碰撞上锁分离板,使上锁分离板向后退缩,连接在上锁分离板前端的锁舌定位片向前倾动,原锁舌定位片是钩挂在锁舌伸缩连接板上的锁舌定位钩上的,这时锁舌定位片迅速从锁舌伸缩连接板上的锁舌定位钩中脱出,同样,蓄能的锁舌弹出传动弹簧就借锁舌拨动杆推动锁舌伸缩连接板“凵”形槽,从而把锁舌弹出并插入小锁壳内来实现上锁功能。在这里,要说明两点:第一,本发明适应性强,在有电或停电的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可以说:本发明在有电的情况下是一把“智能电控锁”,但在无电的情况下,它就是一把“防盗门锁”。第二,在有电情况下上锁,上锁的时间很短,锁舌在一瞬间就关闭了。而用机械上锁时,则锁舌伸出来要缓慢一点,因为,少了机电转动力的支持,只有靠本身携带的锁舌弹出传动弹簧把锁舌弹出力量是有限的,所以,锁舌伸出来要缓慢一点。(三)、电动开锁方式:电动开锁主要是靠电流启动电机运转,电机运转带动齿轮运动,再配合锁体中一些零部件来实现开锁的。在电动开锁时,用户只要给本发明输入一个开锁信号到电路控制板上(相当于外接开锁开关),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信号后电路控制板上的单片机迅速输出信号来指挥电机运转,在电机转动的同时电机传动齿轮1带动传动齿轮2转动,传动齿轮3又带动传动齿轮4转动,最后传动齿轮5又带动传动齿轮6和锁舌拨动杆来拨动锁舌伸缩连接板“凵”槽,使锁舌伸缩连接板带动锁舌缩回到大锁壳内,当锁舌伸缩连接板缩回时,锁舌定位片依靠连接在上方的复位弹簧的反向压力便自动与锁舌定位钩互相自锁上钩锁定,从而实现了开锁功能。(四)手动开锁方式:方式一,在室外直接用钥匙开锁,当插入钥匙并旋转锁芯时,也同时带动了传动齿轮5转动,由于齿轮相互啮合的互动原理,传动齿轮5带动传动齿轮6旋转,从而使连接在传动齿轮6上的锁舌拨动杆也跟随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同时拨动锁舌伸缩连接板“凵”槽,使锁舌伸缩连接板带动锁舌缩回到大锁壳内,当锁舌伸缩连接板的锁舌伸缩连接板“凵”槽缩回到锁舌定位钩时,锁舌定位片自动与锁舌定位钩互相自锁上钩,从而实现了开锁。方式二,在门内,(这种情况应该很少),直接用手动旋转开锁旋钮,其开锁原理和方式一完全相同。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一)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制造容易;(二)由于是电机驱动机构,工作电流远小于传统电控锁和静音锁,不但自身电力系统工作可靠,而且节能降耗;(三)电机驱动机构运动平稳,正常电力开/关锁时,噪音很小。储能弹簧是在没有电力情况下的辅助上锁措施,它的能量远小于传统的电控锁,它的上锁噪音也远小于传统的电控锁;(四)主锁舌的上锁由微电脑配合机械机构控制,上锁可靠,因而不特别需要闭门器,因此有效降低关门噪音;(五)主锁舌有稳定的锁止机构,门扇的震动不会引发开锁,且防撬安全性能高;(六)电机的驱动由微电脑控制,不会出现电机在堵转下的长期运行,确保电机安全;(七)设置了多个位置传感器和开、关门状态传感器,非正常的操作和运行状态可以报警;(八)微电脑控制系统按智能化标准设计,支持各种工况。
【附图说明】
下面依据附图和具体实施锁案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结构。
附图1为本发明的部分剖视主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部件锁顶板的主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剖视仰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部件连接轴46上的组合安装主视图;
附图5为附图4的俯视图;
附图6为附图4的A-A向仰视图;
附图7为本发明部件连接轴46的主视图;
附图8为附图7的仰视图;
附图9为本发明部件连接轴47上的组合安装主视图;
附图10为本发明部件连接轴45上的组合安装主视图;
附图11为本发明部件自动调节器的主视图;
附图12为附图11旋转90°的右视图;
附图13为附图11的俯视图;
附图14为本发明部件调节器滚轮的主视图;
附图15为本发明部件调节器滚轮托盘和托盘弹簧组合主视图;
附图16为本发明部件双连体滚轮自动调节器的主视图;
附图17为附图16旋转90°的右视图;
附图18为附图16的俯视图;
附图19为本发明部件调节器滚轮托盘和托盘弹簧组合主视图;
附图20为本发明部件双连体滚轮的主视图;
附图21为本发明的自动离合机构第二种结构形式的组合安装俯视图;
附图22为附图21的剖视后视图;
附图23为本发明的部件连接轴46的主视图。
附图中:1、大锁壳,2、控制舌距离定位螺丝母,3、控制舌,4、“凵”形自动调节器支架,5、调节器滚轮,5-1、调节器双连体滚轮,6、调节器滚轮托盘,7、调节器滚轮托盘弹簧,8、调节器托盘定位板,9、控制舌复位弹簧,10、控制舌定位板,11、控制舌伸缩杆,12、锁舌定位片,12-1、电动上锁延时拨动片,13、锁舌定位钩,14、锁舌弹出传动弹簧,15、锁舌拨动杆,16、锁舌伸缩连接板“凵”槽,17、锁舌伸缩连接板,18、复位弹簧,19、锁舌,20、小锁壳,21、锁舌拨动定位柱,22、电路控制板,23、电机,24、电机传动齿轮1,25、传动齿轮2,26、传动齿轮3,27、传动齿轮4,28、锁舌定位片拨动杆,29、传动齿轮5,29-1、带内凸头圆孔,29-2、扁圆孔,30、传动齿轮6,31、顶板定位柱1,32、顶板定位柱2,33、顶板定位柱3,34、延时自动上锁信号发射器,35、上锁分离板,35-1、锁舌定位结构,36、锁顶板,37、顶板定位孔,38、顶板定位孔,39、顶板定位孔,40、连接轴45顶板定位孔,41、连接接轴46的顶板定位孔,42、连接轴47的顶板定位孔,43、大锁壳外壳,44、手动开锁旋钮,45、连接轴,46、连接轴,46-1、带凹槽轴端,46-2、扁圆轴端,47、连接轴,48、锁匙胆槽,49、斜腰形槽,50、滚轮立轴,51、一字形槽,I、自动调节器,II、自动离合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采用两种形式的自动调节器,即两个并列的调节器滚轮5,滚轮5紧贴在调节器滚轮托盘6上,托盘6下有托盘弹簧7支撑,在“凵”形调节器支架4的两端有两块调节器托盘定位板8,用它来控制调节器滚轮托盘6的偏转(或运动)的行程;调节器滚轮5两端的滚轮立轴50插入在“凵”形调节器支架两侧的两对成“八”字形的斜腰槽49里。另一种形式在“凵”型调节器支架4的两侧各有一个一字形槽51,而滚轮为调节器双连体滚轮5-1,在调节器双连体滚轮5-1的中部连接一根滚轮立轴50,这一根立轴50的两端插入在“凵”形调节器支架4两侧的一字形槽51中。这两种形式的自动调节器结构有些不相同,但自动调节的效果是相同的。另外,本发明还有一种自动延时上锁功能。即是在居室里如果有儿童玩耍,无意中触发了本发明的开锁信号,安装在大门锁体接收到信号,即作开锁动作,假设此时门外没有客人造访的话,而门扇也没有被推开(此时锁体已处于开锁状态)。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常开锁状态,一旦有盗贼出现在门外,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危险。但本发明在电路设计上已加置了自动延时关闭功能,即当锁舌19被开启10秒钟之后(这个时间的长短是可设置的),门扇仍然未打开,这时如果超过设置时间,延时自动上锁信号发射器34会给电路控制板22发出信号,驱使电机23迅速转动,并带动各齿轮组转动,瞬间锁舌19将从大锁壳1中推出,进入小锁壳20中,迅速上锁关闭。这个功能能有效的防止盗贼的可乘之机。

Claims (8)

1、一种智能电控锁,包括大锁壳(1)、控制舌(3)、控制舌复位弹簧(9)、控制舌定位板(10)、控制舌伸缩杆(11)、锁舌定位片(12)、电动上锁延时拨动片(12-1)、锁舌定位钩(13)、锁舌弹出传动弹簧(14)、锁舌拨动杆(15)、锁舌伸缩连接板“凵”形槽(16)、锁舌伸缩连接板(17)、复位弹簧(18)、锁舌(19)、小锁壳(20)、锁舌拨动杆定位柱(21)、电路控制板(22)、电机(23)、锁顶板(36)、大锁壳外壳(43)、手动开锁旋钮(44)、延时自动上锁信号接收器(34)、上锁分离板(35)、锁舌定位结构(35-1)及锁芯胆槽(48),其特征是在小锁壳(20)内连接自动调节器(I);在大锁壳(1)内连接自动离合机构(II);
所述的自动调节器(I)由“凵”形调节器支架(4)、调节器滚轮(5)、调节器托盘(6)、调节器托盘弹簧(7)、调节器托盘定位板(8)及斜腰槽(49)组成:“凵”形调节器支架(4)内底面上连接托盘弹簧(7),托盘弹簧(7)的上端连接托盘(6)、托盘(6)的上端连接调节器滚轮(5),滚轮(5)通过滚轮立轴(50)连接在调节器支架(4)两侧的斜腰槽(49)里,托盘定位板(8)连接在“凵”形调节器支架(4)两端的下部;滚轮(5)的前端是控制舌(3);
所述的自动离合机构(II)由传动齿轮4(27)、锁舌定位片拨动杆(28)、传动齿轮5(29)和连接轴(46)组成:传动齿轮5(29)的轴孔为带内凸头圆孔(29-1);在连接轴(46)上有一个带凹槽轴端(46-1);传动齿轮5(29)的带内凸头圆孔(29-1)连接在连接轴(46)上的带凹槽轴端(46-1)上;传动齿轮4(27)叠合连接在传动齿轮5(29)平面上,锁舌定位片拨动杆(28)连接在传动齿轮4(27)的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控锁,其特征是自动调节器(I)连接在小锁壳(20)内,自动调节器(I)的调节器滚轮(5)的前端是控制舌(3),控制舌(3)后端是连接控制舌距离定位螺丝母(2);控制舌伸缩杆(11)穿过控制舌定位板(10)、控制舌复位弹簧(9)连接在控制舌距离定位螺丝母(2)上,控制舌伸缩杆(11)的后端正对着上锁分离板(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控锁,其特征是电机(23)连接在大锁壳(1)上端内,电机传动齿轮1(24)连接在电机(23)上;传动齿轮2(25)和传动齿轮3(26)是固定叠合连接在连接轴(45)上,连接轴(45)下端连接在大锁壳(1)内、上端连接在锁顶板(36)的定位孔(40)内;传动齿轮4(27)和传动齿轮5(29)相间连接在连接轴(46)上,连接轴(46)下端穿过大锁壳(1)底面连接在锁匙胆槽(48)内、上端连接在锁顶板(36)的定位孔(41)内;传动齿轮6(30)和锁舌拨动杆(15)是固定叠合连接在连接轴(47)上,连接轴(47)下端连接在大锁壳(1)底面上,上端连接在锁顶板(36)的定位孔(42)内;电机传动齿轮1(24)啮合传动齿轮2(25),传动齿轮3(26)啮合传动齿轮4(27),传动齿轮5(29)啮合传动齿轮6(30);锁舌弹出传动弹簧一端连接顶板定位柱1(31)上、一端连接在传动齿轮6(30)上,顶板定位柱1(31)一端连接在大锁壳(1)底面上,一端连接在锁顶板(36)的定位孔(37)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控锁,其特征是锁舌(19)连接在大锁壳(1)的中部内侧里,锁舌(19)后端连接锁舌伸缩连接板(17),在锁舌伸缩连接板(17)一侧有拨动锁舌“凵”形槽(16),另一侧有锁舌定位钩(13);在锁舌伸缩连接板(17)的后端连接锁舌定位结构(35-1),在锁舌定位结构(35-1)的前端连接锁舌定位片(12),在锁舌定位片(12)的上端连接电动上锁延时拨动片(12-1);在锁舌定位片(12)的后端连接上锁分离板(35);在锁舌定位结构(35-1)的后端连接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的后端连接在大锁壳(1)底面定位柱3(33)上;在大锁壳(1)上部内侧面上连接延时自动上锁信号接收器(34);在延时自动上锁信号接收器(34)后端大锁壳(1)底面上连接锁舌拨动杆定位柱(21);在大锁壳(1)底面下部连接电路控制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控锁,其特征是在大锁壳(1)底面上侧连接顶板定位柱2(32)和顶板定位柱3(33);顶板定位柱2(32)连接在锁顶板(36)的定位孔(38)里;顶板定位柱3(33)连接在锁顶板(36)的定位孔(39)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控锁,其特征是自动离合机构(II)的传动齿轮5(29)和连接轴(46)还有一种结构形式:即是传动齿轮5(29)的轴孔为扁圆孔(29-2);在连接轴(46)上有一个扁圆轴端(46-2);传动齿轮(29)的扁圆孔(29-2)连接在连接轴(46)上的扁圆轴端(46-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控锁,其特征是调节器滚轮(5)还可有调节器双连体滚轮(5-1),在调节器双连体滚轮(5-1)中部连接滚轮立轴(50),滚轮立轴(50)连接在“凵”形调节器支架(4)两侧的一字形槽(51)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控锁,其特征是大锁壳外壳(43)连接在大锁壳(1)上端面上;手动开锁旋钮(44)穿过大锁壳外壳(43)连接连接轴(46)的末端。
CN 200610077975 2005-07-12 2006-04-26 一种智能电控锁 Pending CN1847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77975 CN1847587A (zh) 2005-07-12 2006-04-26 一种智能电控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5969 CN1718982A (zh) 2005-07-12 2005-07-12 一种智能电控锁
CN200510035969.3 2005-07-12
CN 200610077975 CN1847587A (zh) 2005-07-12 2006-04-26 一种智能电控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7587A true CN1847587A (zh) 2006-10-18

Family

ID=37077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77975 Pending CN1847587A (zh) 2005-07-12 2006-04-26 一种智能电控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4758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54163A1 (zh) * 2009-11-06 2011-05-12 Min Yu 一种门锁的齿轮传动离合复位装置
CN102304998A (zh) * 2011-08-23 2012-01-04 浙江科都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门锁延时保护机构
CN108756514A (zh) * 2018-06-29 2018-11-06 中山市志宇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锁舌全自动锁体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54163A1 (zh) * 2009-11-06 2011-05-12 Min Yu 一种门锁的齿轮传动离合复位装置
US9238927B2 (en) 2009-11-06 2016-01-19 Yu Min Gear-driven clutching and resetting device of door lock
CN102304998A (zh) * 2011-08-23 2012-01-04 浙江科都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门锁延时保护机构
CN108756514A (zh) * 2018-06-29 2018-11-06 中山市志宇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锁舌全自动锁体
CN108756514B (zh) * 2018-06-29 2024-02-02 狮柯智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双锁舌全自动锁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830B (zh) 电吸锁
US7052054B2 (en) Electric drop bolt with slidable drive mechanism
CN202266094U (zh) 电子锁锁体
EP2669455B1 (en) Rotary pawl latch
CN1718982A (zh) 一种智能电控锁
CN1847587A (zh) 一种智能电控锁
CN202055647U (zh) 一种快锁快开电控防盗门锁
CN209620905U (zh) 枪弹柜门闭锁装置
CN2806686Y (zh) 一种智能电控锁
CN201981932U (zh) 保险箱门板组件
CN201007131Y (zh) 一种改进的电子锁
CN109629931B (zh) 合门触发自动锁
CN201351448Y (zh) 电动卷帘门防盗锁的控制装置
CN111173384B (zh) 搭扣式座舱锁
CN202081740U (zh) 一种具有警报装置的多功能锁
CN2647987Y (zh) 按钮式自组机械密码锁
CN2787783Y (zh) 保险锁
CN109441252A (zh) 枪弹柜门闭锁装置
CN201071636Y (zh) 可编程全自动电子防盗锁
CN110159097A (zh) 一种电控锁体结构
CN2644589Y (zh) 电控防盗锁机械锁体
CN101100915B (zh) 旋式弹子安全门锁
CN219471785U (zh) 智慧灯杆模块化防盗电器门
CN211874168U (zh)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CN108193965A (zh) 一种弹簧挡块式车门限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