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1781A - 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的备份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的备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1781A
CN1831781A CN200510132229.1A CN200510132229A CN1831781A CN 1831781 A CN1831781 A CN 1831781A CN 200510132229 A CN200510132229 A CN 200510132229A CN 1831781 A CN1831781 A CN 1831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er
backup
storage server
comput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322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野隆裕
中谷洋司
赤川悦太郎
龟井仁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1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1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4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for networked environ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6Hardware arrangements for back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是对每一预定的分区个别装备存储服务器、并通过因特网进行访问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备份装置,其用于备份在所述存储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数据中继服务器,它被连接到所述各存储服务器以及所述备份装置上,根据从所述备份装置接收到的备份请求,从所述各存储服务器读出数据,向所述备份装置传送该读出的数据;和备份用通信路径,它是连接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的备份用通信路径,在由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从所述各存储服务器读出数据时,执行基于与在所述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不同的通信步骤的数据的授受。

Description

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的备份方法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以在日本国2005年3月9日申请的专利申请2005—64690为基础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通过因特网连接的每一顾客处分别装备存储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中,备份在各存储服务器中已存储的数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存储服务器或者客户机使用的数据的存储服务器,为防止数据的万一丢失,定期进行数据的备份十分重要。数据的备份,例如通过向通过存储服务器和光纤通道等连接的介质服务器传送数据,来对规定的记录介质进行(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第6460113号)。作为备份目的地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使用磁带介质或光盘、光磁盘等具有可搬运性的记录介质,也可以使用磁盘或者半导体存储器装置等固定存储介质。
近年来,专门进行存储服务器或者Web服务器等维护或运用、通过因特网向顾客提供这些装置的功能的服务在持续发展。通常,这些服务器,被设置在服务提供商运营的称为数据中心的设施中。在数据中心设置的存储服务器,为限制来自其他顾客的访问,有时为每一顾客个别准备。
在这样的数据中心中,为进行在存储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的备份,例如,和存储服务器同样,考虑为每一顾客个别准备介质服务器的方法。但是,在这样的方法中,存在由于在设备投资增大的同时使设备复杂化而降低维护性的担心。因此,考虑对于多台存储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一台介质服务器的方法。但是,在这样的方法中,特意在每一顾客处个别设置的存储服务器,变得通过网络相互连接起来,而存在顾客数据在数据备份中通过网络向其他顾客泄漏的担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各种问题后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在抑制设备投资增大的同时,抑制数据的泄漏且恰当进行顾客数据的备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如下构成。亦即它是在每一预先规定的分区个别地装备存储服务器、通过因特网能进行访问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备份在所述存储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的备份装置;
数据中继服务器,它连接在所述各存储服务器以及所述备份装置上,根据从所述备份装置接收到的备份请求,从所述各存储服务器读出数据,向所述备份装置传送该读出的数据;
备份用通信路径,它是连接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的备份用通信路径,在由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从所述各存储服务器读出数据时,执行根据与在所述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不同的通信步骤的数据的授受。
在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中,在存储服务器和备份装置之间设置数据中继服务器。该数据中继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通过根据与在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不同的通信步骤执行数据授受的备份用通信路径连接。因此,可以限制在该计算机系统中通过因特网进行连接的顾客的计算机越过存储服务器来访问备份装置侧。亦即根据本发明,在存储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的备份处理中,能够抑制由其他顾客非法取得或者泄漏在数据中继服务器和备份装置之间传送的顾客的数据,可恰当地进行数据备份。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不需要对于一台存储服务器个别设置备份装置,能够低成本地构建计算机系统。此外,所谓预先规定的分区,例如,能够根据顾客或者顾客的部门等的不同进行分区。
在上述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和所述备份装置也可以通过根据和在所述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相同的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连接。这样一来,可以使用通用的网络设备连接备份装置和数据中继服务器。
这里,所谓在所述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可以假定是因特网协议。所谓因特网协议,是位于由国际标准化机构制订的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中的通信协议,是根据分配给网络上的各节点的IP地址进行节点间通信的协议。
另外,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作为所述备份用通信路径,也可以是通过IEEE1394、USB、串行接口、无限带宽频带、光纤通道中,任何一种通信路径来连接的路径。此外,在这样的通信路径中,例如,像IPX/SPX或NetBEUI等那样,可以只通过和因特网协议无互换性的协议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和在备份装置和数据中继服务器的连接中使用的网络在物理上相同规格的通信路径(例如以太网(注册商标))进行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所述各存储服务器,也可以通过由CPU执行规定的程序,在同一服务器装置内用软件方式构建。另外,进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也可以通过由所述CPU执行规定的程序,在和所述服务器装置相同的同一个服务器装置内用软件方式构建。如果采用这些结构,则因为能够简化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可以用低的成本构建系统。
在这样的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服务器装置,在该服务器装置的存储器内,分别确保为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在所述数据的交接中使用的接收缓冲器区域,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把该接收缓冲器区域作为所述备份用通信路径使用。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因为能够通过接收缓冲器进行数据自身的交接,所以能够抑制使用因特网协议的非法的进入。另外,像根据通信协议的数据的传送那样,因为不需要把数据分割为数据包或者附加协议头的处理,所以能够高效率地传送数据。
这里,所述服务器装置,也可以根据规定的资源分配表,来控制由通过软件方式构建的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使用的该服务器装置的物理设备的分配。
在所述物理设备中,例如,可以包含CPU、存储器、磁盘、网络接口中至少任何一个,在所述资源分配表中,可以对于每一所述各存储服务器以及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定义可能占有的CPU的使用率、可能占有的存储器区域、可能占有的磁盘区域、可能使用的网络接口中至少一个。
若使用这样的资源分配表,可以用一台服务器装置以软件方式高效率地实现存储服务器的功能和数据中继服务器的功能。
在上述各种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所述备份装置,也可以存储登录备份对象的数据的所在位置的列表,根据该列表,向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发送备份请求。
例如,可以在所述列表中,备份对象的数据的所在位置,通过由用于个别识别所述各存储服务器的识别路径和该存储服务器内的固有的路径组成的目录结构进行登录,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通过所述识别路径确定存储备份对象的数据的存储服务器,从该存储服务器中读出在所述固有路径中存储的所述数据。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因为能够以统一的形式在列表中登录用于确定备份对象的存储服务器的识别符、和在该存储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的所在位置,所以能够高效率地管理备份对象的数据的所在位置。
另外,在上述各种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可以存储作为成为备份对象的数据的存储位置的基准的开始路径,根据该开始路径确定从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指定的数据,向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输出该确定的数据。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不仅通过备份装置,即使通过存储装置也可以设定进行备份的数据的范围。
在这样构成的计算机系统中,所述各存储服务器,也可以具有通过经由所述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变更所述开始路径的内容的单元。通过这样做,通过因特网使用存储服务器的顾客,能够灵活地设定进行备份的数据的范围。
另外,在上述各种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所述备份装置,也可以由在规定的记录介质中写入所述数据的介质服务器、和控制该介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使进行所述备份的备份管理装置构成。
在这样的结构中,所述备份管理装置,在对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发送备份请求前,在所述介质服务器中设置数据套接字,在该介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之间确立连接。
这里,所述备份装置备份所述数据的记录介质,可以取为磁带介质。一般来说,因为磁带介质比磁盘等的存储容量大,所以能够备份更多的数据。
另外,所述存储服务器、所述备份装置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可以采取在同一数据中心内设置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在作为上述各种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外,也可以作为下面那样的方法的发明来构成。亦即,该方法,是在具有通过因特网被访问、为每一预定的分区个别准备的存储服务器、备份在该各存储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的备份装置、和连接所述存储服务器以及所述备份装置的数据中继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数据备份的备份方法,
该方法,
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接收从所述备份装置发送的备份请求,
该数据中继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备份请求,从所述存储服务器中根据和在所述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不同的通信步骤,经由进行数据交接的通信路径读出数据,同时,把该读出的数据向所述备份装置传送,
该备份装置备份所述传送的数据。
通过这样构成的备份方法,也和上述计算机系统同样,在对在存储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的备份处理中,能够抑制在数据中继服务器和备份装置之间进行传送的顾客数据被其他顾客非法获取或者泄漏,能够恰当地进行数据备份。
另外,本发明,在作为上述的计算机系统或者备份方法的形态外,也可以作为为让计算机实现数据备份的计算机程序等构来成。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作为数据信号在载波内体现,也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作为记录介质,例如可以使用CD—ROM或软盘、光磁盘、DVD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基本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作为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整体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资源分配表TB1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数据服务器600的逻辑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存储服务器表TB2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6是备份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备份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文件列表FL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9a到图9c是表示分割后的文件列表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系统整体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存储服务器表TB2b的一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加明了上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用下面的顺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的形态。
A.实施的形态:
B.第一实施例:
(B1)系统的整体结构:
(B2)备份处理:
(B3)效果:
C.第二实施例:
D.变形例:
A.实施的形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基本结构的说明图。如图所示,本实施形态的计算机系统,由数据中心DC、和通过因特网INT连接该数据中心DC的顾客的计算机组成。在本实施形态中,A公司的计算机100A、B公司的计算机100B、和C公司的计算机100C连接到数据中心DC。在数据中心DC内,装备对应各顾客的A公司用系统200A、B公司用系统200B、和C公司用系统200C,进而装备进行在这些系统内存在的数据的备份的备份系统BS。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取顾客公司数为3,但是不限于此数。
A公司用系统200A,通过由局域网LAN1相互连接路由器RT1、Web服务器SV1和存储服务器ST1构成。在路由器RT1上,通过因特网INT连接A公司的计算机100A。存储服务器ST1作为装备磁盘装置DK1的NAS(NetworkAttached Storage)构成,在这样的磁盘装置DK1内,存储在Web服务器SV1中使用的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数据。
另一方面,B公司用系统200B,通过由局域网LAN2相互连接路由器RT2、数据库服务器SV2和存储服务器ST2构成。在路由器RT2上,通过因特网INT连接B公司的计算机100B。存储服务器ST2作为装备磁盘装置DK2的NAS构成,在这样的磁盘装置DK2内,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SV2中使用的数据库等。
另外,C公司用系统200C,通过由局域网LAN3相互连接路由器RT3、FTP服务器SV3和存储服务器ST3构成。在路由器RT3上,通过因特网INT连接C公司的计算机100C。存储服务器ST3也作为装备磁盘装置DK3的NAS构成,在这样的磁盘装置DK3内,存储通过FTP服务器SV3供给文件传输的各种数据。
备份系统BS,通过由局域网LAN4相互连接数据中继服务器300、备份管理装置400和介质服务器500构成。在中继服务器300上通过备份用通信路径BK1~BK3进一步分别连接上述的存储服务器ST1~ST3。
备份管理装置400,是用于综合控制在存储服务器ST1~ST3和数据中继服务器300和介质服务器500之间进行的文件的备份的装置。备份管理装置400,存储着预先由管理者登录了备份对象的文件的所在位置的文件列表FL,根据这样的文件列表FL控制文件的备份。备份管理装置400,作为执行文件的备份的协议,例如可以使用在因特网协议上工作的NDMP(Network DataManagement Protocol)。
数据中继服务器300,是用于根据从备份管理装置400来的备份请求、读出在存储服务器ST1~ST3中存储的文件、通过局域网LAN4向介质服务器500传送这些文件的装置。
介质服务器500,是用于在磁带介质中记录通过局域网LAN4从数据中继服务器300传送的数据的装置。
这里,在本实施形态的计算机系统中,在通过因特网INT或者局域网LAN1~LAN4的各装置间的通信中,作为通信协议,使用因特网协议(IP)。但是,在数据中继服务器300和存储服务器ST1~ST3之间,使用不通过因特网协议、而只通过备份对象的数据及伴随此的控制数据的备份用通信路径BK1到BK3进行连接。这样的备份用通信路径BK1到BK3的具体例子用后述实施例说明。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施形态,因为限制从因特网INT一侧向局域网LAN4一侧的使用因特网协议的访问,所以可以抑制使用顾客的计算机100A~100C、不正当获取在备份系统BS内流动的备份数据,下面,说明使用本实施形态的几个实施例。
B.第一实施例:
(B1)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2是表示作为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整体的结构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是作成了用一台服务器装置上用软件方式实现上述实施形态中、存储服务器ST1~ST3的功能和数据中继服务器300的功能。这样的服务器装置,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为数据服务器600。
如图所示,数据服务器600,作为具有CPU610和存储器620、网络接口NIC1~NIC4、主总线适配器HBA的计算机而构成。在网络接口NIC1~NIC4上,分别连接局域网LAN1~LAN4。另一方面,在主总线适配器HBA上连接三台磁盘装置DK1~DK3。
在存储器620中,存储有通过CPU610执行的虚拟存储服务器程序VSP1~VSP3、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程序VDP、处理控制程序PCP、和该处理控制程序使用的资源分配表TB1。此外,这些程序也可以安装在磁盘装置DK1~DK3的任何一个内,在这种场合,由CPU610从物理盘读到存储器620上执行。
虚拟存储服务器程序VSP1~VSP3,分别是用于实现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存储服务器ST1~ST3的功能的程序。另一方面,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程序VDP,是用于实现上述实施形态中的数据中继服务器300的功能的程序。
处理控制程序PCP,是用于对于在执行上述各程序时生成的处理分配固有资源、同时控制各处理的动作的程序。资源分配,参照资源分配表TB1进行。
图3是表示资源分配表TB1的一例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该资源分配表TB1中,给每一处理(每一程序)设定可以使用的存储器空间或者磁盘区域、网络接口、可以占有的CPU使用率的上限等。另外,也设定了用于在各虚拟存储服务器程序VSP1~VSP3和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程序VDP之间进行数据交接的接收缓冲器的存储器区域。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作为给各处理分配的磁盘区域,分配安装磁盘DK1~DK3的路径(例如,“/mnt/dk1/”)。但是,与此相对,可以分别分配磁盘内的物理地址的范围,也可以个别分配在磁盘内确保的逻辑驱动器。另外,也可以分配任意的目录或者分区。
图4是表示通过执行上述各程序实现的数据服务器600的逻辑结构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数据服务器600内,通过执行虚拟存储服务器程序VSP1以软件方式构建A公司用的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同样,通过执行虚拟存储服务器程序VSP2构建B公司用的虚拟存储服务器ST2V、通过执行虚拟存储服务器程序VSP3构建C公司用的虚拟存储服务器ST3V。另外,通过执行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程序VDP,以软件方式构建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
如图所示,给各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根据资源分配表TB1,分别分配各自的网络接口NIC1~NIC4或磁盘区域DK1V~DK3V、接收缓冲器A~C。再有,各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在分别分配的存储器空间或者磁盘区域中存储“开始路径”。在开始路径中,设定成为备份对象的数据的存储场所的成为基准的路径。
另一方面,给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根据资源分配表TB1,分配网络接口NIC4,再有,给每一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分配各自的接收缓冲器1~3。另外,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在根据资源分配表TB1分配的存储器空间或者磁磁盘区域中,存储用于管理各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的存储服务器表TB2。
图5是表示存储服务器表TB2的一例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存储服务器表TB2中,定义“识别路径”、“存储服务器名”、和“接口”的对应关系。“识别路径”是在后述的备份处理中备份管理装置400在指定备份对象的虚拟存储服务器时使用的识别符。“存储服务器名”是给各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固有赋予的名称,在本实施例中,给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赋予“vnas1”的名称、给虚拟存储服务器ST2V赋予“vnas2”的名称、给虚拟存储服务器ST3V赋予“vnas3”的名称。在“接口”中,指定各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在和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之间进行数据交接时使用的接收缓冲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图1所示的存储服务器ST1到ST3和数据中继服务器300以软件方式构建在一个数据服务器600内,因此,图4所示的虚拟的备份用通信路径VBK1到VBK3也可以通过使用图5所示的表中表示的信息进行数据的授受而虚拟地实现。当然,也可以采用个别设置存储服务器和数据中继服务器、用使用因特网协议以外的协议的实际的通信路径连接两者之间的结构。
(B2)备份处理:
图6以及图7是在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备份管理装置400、和介质服务器500之间执行的备份处理的流程图。这样的备份处理,在系统管理员对于备份管理装置400进行为执行备份的操作时开始。
在执行该备份处理时,首先,备份管理装置400通过局域网LAN4对于介质服务器500请求进行连接(步骤S100:“Connect”)。介质服务器500,一旦在等待连接的状态下接收到这样的请求时,返回连接许可通知(“OK”)(步骤S110)。
备份管理装置400,在从介质服务器500接收到连接许可通知时,对于介质服务器500请求数据套接字的设置(socket)(步骤S120:“Open Data Port”)。介质服务器500接收到这样的请求时设置数据套接字,向备份管理装置400通知设置的数据套接字的端口号码(步骤S130:“Data Port Number”)。
备份管理装置400,在从介质服务器500接收到端口号码的通知时,通过局域网LAN4对于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请求连接(步骤S140:“Connect”)。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在等待连接的状态下接收到这样的请求时,返回连接许可通知(“OK”)(步骤S150)。
备份管理装置400,在从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接收到连接许可通知时,向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通知在上述步骤S130中从介质服务器500通知的端口号码的信息,请求向对应这样的端口号码的数据套接字的连接(步骤S160:“Connect Data Port”)。
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在接收到这样的请求时,进行向在介质服务器500中设置的数据套接字的连接。如果对于数据套接字的连接结束的话,则向备份管理装置400返回连接结束通知(“OK”)(步骤S170)。
根据以上的处理,在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和介质服务器500之间通过局域网LAN4确立起连接。因此,就能够通过局域网LAN4从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向介质服务器500传送数据。
转移到图7进行说明。通过上述处理,在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和介质服务器500之间确立起连接时,备份管理装置400通过局域网LAN4对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发送备份请求(步骤S180)。此时,备份管理装置400,和备份请求一起,向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发送登录了备份对象的文件的列表的文件列表FL。
图8是表示文件列表FL的一例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文件列表FL中,通过目录结构登录成为备份对象的文件。例如,在图示的列表的第一条中,作为备份对象的文件,登录“/vnas1/secret.txt”。这表示在“vnas1”亦即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中存储的名称为“secret.txt”的文件是备份对象。另外,例如在列表的第六条中指定“/vnas3/log/*”。这表示在“vnas3”亦即虚拟存储服务器ST3V的称为“log”的目录中存储的所有文件是备份对象。
返回到图7进行说明。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在从备份管理装置400和备份请求一起接收到文件列表FL时(步骤S190),核对在文件列表FL中存在的识别路径的部分和在存储服务器表TB2中的识别路径,把接收到的文件列表FL分割为每一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的文件列表(步骤S200)。例如,在文件列表FL中包含称为“/vnas1”的识别路径的场合,把该列表作为vnas1用的文件列表来分割。
图9a到图9c的每一个是表示分割图8所示的文件列表FL的例子的说明图。在图9a中,表示vnas1用的文件列表FL1;在图9b中,表示vnas2用的文件列表FL2。另外,在图9c中,表示vnas3用的文件列表FL3。如图所示,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在分割文件列表FL时,从各文件列表FL1~FL3删除称为“/vnas1”或“/vnas2”的识别路径的部分。
返回图7进行说明。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在分割文件列表FL时,对于各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nnas1~vnas3)发送各自的文件列表FL1~FL3,请求传送文件(步骤S210)。这样的文件请求,通过在存储服务器表TB2中设定的接口(参照图5)发送。亦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给各虚拟存储服务器分配的接收缓冲器a~c和给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分配的接收缓冲器1~3发送。
各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一从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通过接收缓冲器接收文件传送请求以及文件列表(步骤S220),就在其文件列表上追加图4所示的“开始路径”(步骤S230)。例如,在“开始路径”中设定好“/user/local/j”这样的路径,在文件列表中登录了“database/customer.db”这样的文件的场合,追加开始路径后的文件列表就成为“/user/local/database/customer.db”。此外,在虚拟存储服务器中未设定“开始路径”的场合,跳过该步骤S230的处理。
各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一旦在文件列表中追加开始路径,就从自己的磁盘区域中检索相应于在该文件列表中登录的文件的文件,将其向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发送(步骤S240)。这样的文件发送,也和上述步骤S210相同,通过接收缓冲器进行。
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通过接收缓冲器从各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接收文件后(步骤S250),就对于在上述步骤S170中确立连接的介质服务器500的数据套接字传送接收的文件(步骤S260)。这样的文件传送,通过局域网LAN4进行。
介质服务器500,从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接收文件后(步骤S270),对于介质服务器写入接收的全部文件(步骤S280)。然后,若写入结束的话,就通过局域网LAN4对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发送表示写入结束的意思的结束通知(步骤S290)。
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在从介质服务器500接收结束通知(步骤S300)后,通过局域网LAN4对备份管理装置400发送表示备份结束的意思的结束通知(步骤S310)。然后,备份管理装置400,接收这样的结束通知后(步骤S320)结束一系列的备份处理。
(B3)效果: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在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和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之间的数据的授受,通过在数据服务器600的存储器620上确保的接收缓冲器进行。在局域网LAN1~LAN3或因特网INT中,作为通信协议,使用因特网协议,但是在接收缓冲器中,不使用这样的协议直接进行数据自身的交换。因此,就限制了从通过因特网INT连接的顾客的计算机100A~100C或者Web服务器SV1等,对于在备份系统BS侧构建的局域网LAN4进行直接访问。因此,可以防止在上述文件的备份处理中在局域网LAN4内传送的顾客的文件被其他顾客的计算机不正当地获取或者泄漏,能够恰当地进行文件的备份。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因为以软件方式通过一台数据服务器600实现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的存储服务器ST1~ST3的功能和数据中继服务器300的功能,所以可以低成本地构造系统。
C.第二实施例:
图10是表示作为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以软件方式通过一台数据服务器600实现存储服务器ST1~ST3的功能和数据中继服务器300的功能,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和实施形态中的基本结构相同,存储服务器ST1~ST3和数据中继服务器300是各自独立的装置。
存储服务器ST1~ST3,各自具有CPU和存储器、网络接口NIC、主总线适配器HBA、通信端口COM等。各存储服务器ST1~ST3的网络接口NIC,分别连接到局域网LAN1~LAN3,主总线适配器HBA分别连接到磁盘装置DK1~DK3。另外,在存储器中分别存储开始路径。
另一方面,数据中继服务器300,具有:CPU和存储器、用于连接局域网LAN4的网络接口NIC、3个通信端口COM。在存储器中存储有存储服务器表TB2b。
图11是表示存储服务器表TB2b的一例的说明图。如图所示,该存储服务器表TB2b,是和在第一实施例的图5中所示的存储服务器表TB2基本相同的内容,但“接口”的内容不同。亦即,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数据的传送中使用的接口是使用接收缓冲器,而在本实施例中,是使用通信端口COM。
作为通信端口COM,在本实施例中使用IEEE1394端口。在IEEE1394端口中,不使用因特网协议,而根据IEEE1394协议进行数据的传送。此外,作为通信端口COM,此外也可以使用RS232C等双向串行端口或USB端口、无限带宽、光纤通道等。另外,例如如果进使用和因特网协议无互换性的IPX/SPX或NetBEUI等协议的话,则作为通信端口COM可以使用以太网(注册商标)端口。
在如上构成的本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和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图6以及图7说明的备份处理同样的处理。但是,在图6以及图7中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执行的处理,变为由图10所示的存储服务器ST1~ST3执行,在图6以及图7中虚拟数据中继服务器300V执行的处理,变为由图10所示的数据中继服务器300执行。
在这样的备份处理中,在图7的步骤S210所示的文件传送的请求和文件列表的发送处理,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通信端口COM执行。另外,同样,在步骤S240所示的文件的发送处理,也通过通信端口COM执行。
根据如上构成的第二实施例,在存储服务器ST1~ST3和数据中继服务器300之间的数据的授受,通过通信端口COM根据IEEE1394协议执行。在局域网LAN1~LAN3或因特网INT中,作为通信协议使用因特网协议,但是因为在通过通信端口COM的通信中,不使用该因特网协议,所以可限制从通过因特网INT连接的顾客的计算机100A~100C或者Web服务器SV1等,对于在备份系统BS侧构建的局域网LAN4进行直接访问。因此,可以防止在文件的备份处理中在局域网LAN4内传送的顾客的文件,被其他顾客的计算机不正当地获取或者泄漏,能够恰当地进行文件的备份。
D.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用各种形态实施。例如,可以是如下的变形。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接收缓冲器或通信端口COM,阻断因特网协议的通过,限制从顾客的计算机100A~100C等对在数据中心DC内存在的备份系统BS的访问。与此相对,在用以太网(注册商标)连接存储服务器ST1~ST3和数据中继服务器300的结构中,也可以由数据中继服务器300监视从存储服务器ST1~ST3发送的全部数据包,进行只让对应来自备份管理装置400的文件传送请求的数据通过的控制。在这一场合,数据中继服务器300,全部废弃从存储服务器ST1~ST3或顾客的计算机100A~100C自发地发送的数据包。如果进行这样的控制,则即使根据因特网协议来进行在存储服务器ST1~ST3和数据中继服务器300之间的数据传送,也可以限制从存储服务器ST1~ST3或因特网INT侧向备份系统BS侧的访问。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在存储服务器ST1~ST3或虚拟存储服务器ST1V~ST3V中存储的“开始路径”,也可以从顾客的计算机100A~100C任意设定。作为设定方法,例如,顾客的计算机100A~100C经由因特网INT从各自的存储服务器读出开始路径,使用已安装在计算机100A~100C中的文本编辑器等编辑开始路径的内容。然后,通过再次回写到各自的存储服务器中,就可以设定任意的开始路径。这样,若做成为是能够编辑开始路径的话,顾客就能够灵活地设定备份对象的范围。
另外,各存储服务器和数据中继服务器间的数据的传送,也可以不使用已有的协议,而根据独自的协议进行通信。另外,也可以独自构建该备份用通信路径。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决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用各种形态实施。

Claims (18)

1.为每一预定的分区个别装备存储服务器的、通过因特网进行访问的计算机系统,具有:
备份装置,它备份在所述存储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
数据中继服务器,它连接在所述各存储服务器以及所述备份装置上,根据从所述备份装置接收的备份请求,从所述各存储服务器读出数据,向所述备份装置传送该读出的数据;和
备份用通信路径,它是连接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的备份用通信路径,在由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从所述各存储服务器读出数据时,执行基于与在所述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不同的通信步骤的数据的交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和所述备份装置,通过基于与在所述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相同的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是因特网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作为所述备份用通信路径,通过IEEE1394、USB、串行接口、无限带宽、光纤通道中任何一种通信路径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存储服务器,通过由CPU执行规定的程序,在同一服务器装置内用软件方式来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还可以通过由所述CPU执行规定的程序,在和所述服务器装置同一服务器装置内用软件方式来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在该服务器装置的存储器内,分别确保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用来进行所述数据的交接的接收缓冲器区域,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把该接收缓冲器区域作为所述备份用通信路径来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具有:控制单元,它根据规定的资源分配表,控制由通过软件方式构建的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使用的该服务器装置的物理设备的分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物理设备中,包含有CPU、存储器、磁盘、网络接口中至少任何一种,
所述资源分配表,对于每一所述各存储服务器以及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定义了可占有的CPU的使用率、可占有的存储器区域、可占有的磁盘区域、可使用的网络接口中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份装置,存储登录了备份对象的数据的所在位置的列表,根据该列表,向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发送备份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列表中,备份对象的数据的所在位置,通过由用于个别识别所述各存储服务器的识别路径和该存储服务器内的固有的路径组成的目录结构进行登录,
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通过所述识别路径,确定存储备份对象的数据的存储服务器,从该存储服务器中进行在所述固有路径中存储的所述数据的读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存储成为备份对象的数据的存储位置的成为基准的开始路径,根据该开始路径,确定由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指定的数据,向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输出该确定的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存储服务器,具有接收从经由所述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来的指示、变更所述开始路径的内容的变更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份装置,具有在规定的记录介质中写入所述数据的介质服务器和控制该介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使进行所述备份的备份管理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份管理装置,在对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的备份请求的发送前,在所述介质服务器中设置数据套接字(socket),在该介质服务器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之间确立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份装置备份所述数据的记录介质是磁带介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服务器、所述备份装置和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被设置在同一数据中心内。
18.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数据备份的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系统,由下述部分构成:
通过因特网被访问的、为每一预定的分区个别准备的存储服务器;
备份在该各存储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的备份装置;和
被连接到所述存储服务器以及所述备份装置的数据中继服务器;
所述数据中继服务器,接收从所述备份装置发送的备份请求;
该数据中继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备份请求,由所述存储服务器,根据与在所述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不同的通信步骤经由进行数据授受的通信路径读出数据,同时,把该读出的数据向所述备份装置传送;
该备份装置,备份所述传送的数据。
CN200510132229.1A 2005-03-09 2005-12-22 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的备份方法 Pending CN18317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64690 2005-03-09
JP2005064690A JP4611062B2 (ja) 2005-03-09 2005-03-09 計算機システムおよび計算機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の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1781A true CN1831781A (zh) 2006-09-13

Family

ID=35677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2229.1A Pending CN1831781A (zh) 2005-03-09 2005-12-22 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的备份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87506B2 (zh)
EP (1) EP1701263B1 (zh)
JP (1) JP4611062B2 (zh)
CN (1) CN1831781A (zh)
DE (1) DE602005016072D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1414B (zh) * 2008-08-27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计算机系统及其备份方法
CN103810059A (zh) * 2012-11-15 2014-05-21 国家电网公司 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04243540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伊姆西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和设备
CN104699559A (zh) * 2013-12-04 2015-06-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布式数据备份方法和系统
CN105005515A (zh) * 2015-07-10 2015-10-28 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LAN-free备份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62244B4 (de) * 2006-12-22 2013-10-17 Rational Ag Verfahren zum Auslesen von Daten aus dem Speicher eines Gargeräts und Gargerät zum Durchführen eines solchen Verfahrens
JP4933303B2 (ja) * 2007-02-23 2012-05-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接続方法
US20080250085A1 (en) * 2007-04-09 2008-10-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Backup system having preinstalled backup data
US7831562B1 (en) * 2007-06-12 2010-11-09 Symantec Corporation Backup and restore operations using distributed control information
JP5222573B2 (ja) * 2008-01-29 2013-06-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サーバ計算機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処理方法
JP5414223B2 (ja) * 2008-09-16 2014-02-12 株式会社日立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インターネットバックアップにおける転送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US20110238496A1 (en) * 2010-02-23 2011-09-29 Vishal Gurbuxan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Data from Mobile Applications and Dynamically Delivering Advertising Based on Generated Data
US20150350381A1 (en) * 2013-01-15 2015-12-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Vertically-Tiered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JP6943008B2 (ja) 2017-04-24 2021-09-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10519332A (zh) * 2019-07-31 2019-11-29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文件备份方法、相关方法、相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9046A (en) * 1995-10-27 1998-10-27 Emc Corporation On-line tape backup using an integrated cached disk array
US6460113B1 (en) * 2000-01-25 2002-10-01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backup operations using a fibre channel fabric in a multi-computer environment
US20020103889A1 (en) * 2000-02-11 2002-08-01 Thomas Markson Virtual storage layer approach for dynamically associating computer storage with processing hosts
FR2808349A1 (fr) 2000-04-28 2001-11-02 Neartek S A Systeme de sauvegarde et de restauration automatique de donnees provenant d'une pluralite d'equipements hotes en environnement heterogene
JP2002007304A (ja) * 2000-06-23 2002-01-11 Hitachi Ltd ストレージ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を用いた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データ取り扱い方法
JP2002351747A (ja) * 2001-05-30 2002-12-06 Hitachi Ltd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トレージ内データのバックアップ管理方法およびこの管理方法を実施する手段を備えた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US20030149746A1 (en) * 2001-10-15 2003-08-07 Ensoport Internetworks Ensobox: an 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 appliance that enables an operator thereof to offer a full range of internet services
JP4315696B2 (ja) * 2002-03-29 2009-08-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ホスト端末エ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中継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ホスト端末エ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JP4567293B2 (ja) * 2003-01-21 2010-10-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ファイルサーバ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1414B (zh) * 2008-08-27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计算机系统及其备份方法
CN103810059A (zh) * 2012-11-15 2014-05-21 国家电网公司 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04243540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伊姆西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和设备
CN104243540B (zh) * 2013-06-21 2018-07-10 伊姆西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和设备
CN104699559A (zh) * 2013-12-04 2015-06-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布式数据备份方法和系统
CN104699559B (zh) * 2013-12-04 2019-03-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布式数据备份方法和系统
CN105005515A (zh) * 2015-07-10 2015-10-28 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LAN-free备份系统
CN105005515B (zh) * 2015-07-10 2018-01-30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AN‑free备份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01263B1 (en) 2009-08-19
DE602005016072D1 (de) 2009-10-01
US20060206747A1 (en) 2006-09-14
JP4611062B2 (ja) 2011-01-12
EP1701263A1 (en) 2006-09-13
JP2006251936A (ja) 2006-09-21
US7587506B2 (en) 2009-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1781A (zh) 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的备份方法
CN1224905C (zh) 在群集计算机系统中的执行资源动作的方法
JP5496254B2 (ja) マシンから仮想マシンへの変換
US7533181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access management
US7716319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log information
CN1291304C (zh) 外部存储装置及外部存储装置的数据恢复方法
CN100347692C (zh) San系统中虚拟化智能控制器的实现方法
CN1315056C (zh) 存储系统
CN1838128A (zh) 存储装置系统的控制技术
JP6246923B2 (ja) 管理サーバ、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80172679A1 (en) Managing Client-Server Requests/Responses for Failover Memory Managment in High-Availability Systems
CA2442796A1 (en) Binding a workflow engine to a data model
CN101821993A (zh) 对使用会话亲缘性的分布式环境中的故障恢复进行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JP2005535019A (ja) ストレージ管理ブリッジ
CN1815475A (zh) 备份生成装置和恢复处理装置
US9009287B2 (en) Storage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nection method
CN1641611A (zh) 多重连接管理系统
CN1278254C (zh) 确定高可用性集群之活跃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05739930A (zh) 一种存储架构及其初始化方法和数据存储方法及管理装置
CN1945521A (zh) 一种非同质存储设备的虚拟化系统及方法
CN1549130A (zh) 一种文件同步的方法
US8819234B1 (en) Supplying data storage services
CN1305265C (zh) San系统中基于负载自适应的异步远程镜像方法
CN112035062B (zh) 云计算的本地存储的迁移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97011A (zh) 一种基于私有云资源模型的连接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