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5986A -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无线电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无线电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5986A
CN1825986A CNA2006100083512A CN200610008351A CN1825986A CN 1825986 A CN1825986 A CN 1825986A CN A2006100083512 A CNA2006100083512 A CN A2006100083512A CN 200610008351 A CN200610008351 A CN 200610008351A CN 1825986 A CN1825986 A CN 1825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adio terminal
base stations
control equipment
ack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83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3350C (zh
Inventor
坂田正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25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5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33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335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在具有彼此不同的速率的多条通信路径可用于无线电终端和基站控制装备之间的数据发送时,该无线电通信系统自动选择具有较高速率的通信路径。无线电终端接收到数据帧,并且经由已通过其接收到该数据帧的通信路径发回该数据帧的ACK信号。此刻,无线电终端获取具有第一次接收到的序列号的帧的数据,并且如果稍后接收到具有相同序列号的数据帧,则丢弃该帧。但是在各个情形中都发回ACK信号。基站控制装备经由多条通信路径向无线电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然后经由第一数据帧的ACK信号已通过其最早到达的一条通信路径向无线电终端发送后续数据帧。

Description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无线电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控制装备、无线电终端和经由无线电信道执行通信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可以在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信道或系统间执行通信的那些。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无需布设有线线缆的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被用作各种环境中的通信系统。其中一种是使用CDMA(码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在使用CDMA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使用多个作为通信信道的无线电信号来执行通信,这些通信信道是通过用多个算术上彼此正交的代码扩展一个频带来创建的。在多个无线电基站的通信区域的重叠区域中,作为越区切换操作,移动台与通信区域中的每个无线电基站建立路径连接,从而执行通信。更具体而言,移动台经由多条路径使用相同的频率和速率向多个无线电基站发送或从多个无线电基站接收数据。
近年来,使用无线LAN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已得到使用。在使用无线LAN的无线电通信中,无线电终端接入布置在预定位置上的接入点,从而执行无线电通信。在这种情形中,以与上述使用CDMA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速率不同的通信速率执行通信。
上述两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彼此不同的通信速率执行无线电通信。因此,当在移动的同时执行通信时,无线电终端不能在两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之间执行无缝切换。
在日本专利早期公开No.2003-9224中公开了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技术,该系统具有两个基站,这两个基站具有彼此不同的通信速率。在这种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路径控制装备,其选择各自连接都一个基站的两个通信网络中的一个,并且经由路径控制装备所选的通信网络执行基站和无线电终端之间的通信。在日本专利早期公开No.2003-9224中公开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指示来自基站的高速数据传输是否能被无线电终端接收的控制信息被从无线电终端被发送。另外,基于该控制信息从这两个通信网络中选择一个。因此,无线电终端可以与具有彼此不同的通信速率的通信网络通信。
但是,在日本专利早期公开No.2003-9224中公开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必须在选择通信网络之一之前从无线电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因此,在无线电信号传播环境不好并且高速信道的无线电信号状态频繁恶化时,无线电终端中的处理可能变复杂。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与传统技术相关的上述问题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控制装备、无线电终端和无线电通信方法,其使得可以在不使无线电终端中的处理变复杂的情况下利用具有不同通信速率的信道或系统来执行通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无需使处理变复杂的无线电终端,以及基站控制装备,该基站控制装备经由从具有彼此不同的通信速率的多条通信路径中选出的至少一条通信路径向无线电终端发送数据和从无线电通信终端接收数据。
无线电终端经由从具有彼此不同的通信速率的多条通信路径中选出的至少一条通信路径接收数据帧,并且经由已通过其接收到该数据帧的通信路径发回该数据帧的ACK信号。此时,无线电终端获取具有第一次接收到的序列号的帧的数据,并且如果稍后接收到具有相同序列号的数据帧,则丢弃该帧。但是在各个情形中都发回ACK信号。
基站控制装备经由多条通信路径向无线电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然后经由第一数据帧的ACK信号已通过其最早到达的一条通信路径向无线电终端发送后续数据帧。
因此,当经由具有彼此不同的通信速率的多条通信路径在无线电终端和基站控制装备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时,具有较高通信速率的一条通信路径被自动选择,这是因为在无线电终端处接收到通过较高通信速率的路径的数据帧比接收到通过较低通信速率的路径的帧要快,并且在基站控制装备处接收到对应的ACK信号也比接收到另一个快。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示例性特征和优点将变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2是用于解释图1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解释图1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控制装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当在经由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进行通信的同时连接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时,图1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序列图;
图5是当在多个无线电信道处于连接状态的同时断开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的连接时,图1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序列图;以及
图6是当在由于某种原因已选择了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的同时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变为可用时,图1中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能够经由两条无线电信道21-1和21-2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无线电终端10,经由无线电信道21-1向无线电终端10发送数据和从无线电终端10接收数据的基站20-1,经由无线电信道21-2向无线电终端10发送数据和从无线电终端10接收数据的基站20-2,以及连接到高层装备(例如,移动无线电交换中心40)和基站20-1及20-2的基站控制装备30,基站控制装备30可以控制基站20-1和20-2,并且经由基站20-1和20-2及无线电信道21-1和21-2向无线电终端10发送数据并且从无线电终端10接收数据。无线电信道21-1的通信速率与无线电信道21-2的通信速率不同;无线电信道21-2的通信速率比无线电信道21-1的通信速率高。在本实施例的图1中,仅示出了两个基站20-1和20-2及无线电终端1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有多个基站,并且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终端10。
无线电终端10包括天线11、无线电单元12和帧发送和接收单元13。天线11和无线电单元12接收作为无线电信号从基站20-1和20-2发送来的数据,并且同时将去往基站20-1和20-2的数据作为无线电信号发送。帧发送和接收单元13用来基于顺序编号的帧发送和接收经由天线11和无线电单元12发送和接收到的数据。另外,帧发送和接收单元13还用于从经由无线电信道21-1和21-2接收到的具有相同序列号的多个帧中最早到达的一个帧获取数据,并且针对接收到该帧发送ACK(确认)信号。当具有与已接收到的帧的序列号相同的序列号的帧被接收到时,帧发送和接收单元13丢弃该帧,并且针对该丢弃的帧返回ACK信号。
实际上,无线电终端10配备有在其上显示信息的显示单元、用于输出音频信息的音频输出单元、用于接收信息的操作单元等。但是,这些单于不与本发明直接相关,因此在附图中省略了它们。
基站控制装备30包括高层通信单元31、帧发送和接收单元32、时间测量单元33和路径选择单元34。高层通信单元31与诸如移动无线电交换中心40之类的高层装备通信。帧发送和接收单元32用于经由基站20-1和20-2向无线电终端10发送帧和从无线电终端10接收帧。时间测量单元33用于测量从帧从帧发送和接收单元32被发送起已经过的时间长度。路径选择单元34用于基于帧发送和接收单元32接收到的帧和时间测量单元33测量出的时间长度来选择到无线电终端10的一条或两条通信路径。
路径选择单元34执行下述两种通信路径选择处理。第一选择处理在下述时刻被执行:开始向无线电终端10执行帧发送时,或者在即使从帧被发送向无线电终端10起已经过了由时间测量单元33测量出的预定长度时间后帧发送和接收单元32仍未接收到ACK信号时。在这种情形中,选择两条通信路径作为要从帧发送和接收单元32发送的后续帧的通信路径。一条通信路径包括基站20-1和无线电信道21-1,另一条通信路径包括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第二选择处理在下述情况下被执行:在两条通信路径已由所述第一选择处理建立,并且在将帧发送向无线电终端10后经过由时间测量单元33测量出的预定长度时间之前通过通信路径之一接收到对该帧的ACK信号时。在这种情形中,选择已通过其发送了较早到达的ACK信号的通信路径作为要从帧发送和接收单元32发送的后续帧的通信路径。
时间测量单元33计算并设置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间隔,该重传定时器对从帧发送到接收到ACK信号的时间长度进行计数。如果在接收到ACK信号之前已经过了该时间间隔,则其被检测为帧发送和接收超时,并且再次发送与先前相同的帧,作为重传操作。时间测量单元33基于针对若干先前的到无线电终端10的帧发送测量的从发送帧到接收到ACK信号之间花费的时间长度的测量结果,计算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间隔。当在帧发送中检测出超时时,随后要使用的重传定时器的新时间间隔被设置,该新时间间隔比重传定时器已超时的当前时间间隔长。
现在将参考所附流程图描述用于具有上述配置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通信方法。
首先描述无线电终端10的操作。
图2是用于解释图1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终端10的操作的流程图。
当帧发送和接收单元13接收到经由基站20-1和无线电信道21-1或者经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从基站控制装备30发送的帧时(步骤S1),无线电终端10检测附接到接收到的帧的序列号,并且确认所接收到的序列号是否是在该通信中曾接收到的第一个(步骤S2)。如果是,则无线电终端10获取该帧数据,并且经由由已通过其发送了该帧的无线电信道和基站构成的通信路径发送包括附接到该帧的序列号的ACK信号(步骤S3)。
当附接到在步骤S1中接收到的帧的序列号是已接收到的序列号时,无线电终端10丢弃该帧,并且经由由已通过其发送了该帧的无线电信道和基站构成的通信路径发送包括附接到该帧的序列号的ACK信号(步骤S4)。
这样,无线电终端10经由不同的通信路径接收到各自具有相同序列号的两个帧,并且获取相对另一帧较早接收到的帧的数据,丢弃后到达的另一个帧。但是,无线电终端10通过各自的通信路径针对每个帧发送各自的ACK信号。
接下来将描述基站控制装备30的操作。
图3是用于解释图1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控制装备30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开始到无线电终端10的帧发送时,路径选择单元34选择两条通信路径,即,一条由基站20-1和无线电信道21-1构成,另一条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构成,从而帧从帧发送和接收单元32被发送到基站20-1和基站20-2(步骤S11)。此刻,时间测量单元33的重传定时器被初始化,以测量在发送该帧后到接收到ACK信号所花费的时间长度(步骤S12)。
此后,当如前所述由无线电终端10发送的ACK信号经由由无线电信道21-1和基站20-1构成的通信路径或者由无线电信道21-2和基站20-2构成的通信路径被基站控制装备30接收到时(步骤S13:是),帧发送和接收单元32检测在ACK信号中包括的序列号,并且确认ACK信号中的该序列号是否是在该通信中曾接收到的第一个(步骤S14)。如果是(步骤S14:是),则路径选择单元34选择已通过其发送了该ACK信号的通信路径作为用于发送后续帧的通信路径(步骤S15)。当在步骤S13中接收到的ACK信号中包含的序列号是已接收过的序列号时(步骤S14:否),则不执行处理。
这样,首先帧经由两条通信路径从基站控制装备30被发送,然后,从无线电终端10发回的ACK信号通过其较早到达的一条通信路径被选为用于从基站控制装备30向无线电终端10发送后续数据帧的通信路径。因此经由具有较高速率传输能力的通信路径发送的帧和对应的ACK信号较早到达。从而,较高速率的通信路径被自动选择为用于发送后续帧的通信路径,这意味着基站控制装备30和无线电终端10之间的通信路径从较低速率的通信路径自动切换到较高速率的通信路径。
时间测量单元33基于用于接收针对若干先前的帧发送的ACK信号所花费的时间长度来计算并设置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间隔(步骤S16)。
同时,当在由重传定时器定义的预定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从基站控制装备30发送的帧的ACK信号时(步骤S17:是),路径选择单元34选择两条通信路径(一条由基站20-1和无线电信道21-1构成,另一条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构成)来将相同的帧从帧发送和接收单元32发送到基站20-1和20-2,这被称作帧重传(步骤S18)。
无论何时发生帧重传,时间测量单元33都以递增的方式设置更长的重传定时器时间间隔。因此,重传定时器时间间隔针对要经由较低速率的通信路径执行的基站控制装备30和无线电终端10之间的通信被自动设置到最优值(步骤S19)。
然后,时间测量单元33利用更新后的重传定时器测量从帧发送到接收到ACK信号的时间间隔(步骤S20)。
接下来,将参考图4描述由基站20-1和无线电信道21-1构成的通信路径和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构成的通信路径之间的切换操作。
图4是当在正经由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1执行当前通信的同时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变为可用时,图1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序列图。
在基站控制装备30中,在帧(1)经由由基站20-1和无线电信道21-1构成的通信路径被发送到无线电终端10后,使用无线电信道21-2的另一条连接响应于传统技术(例如,越区切换操作)的控制信号而被建立。在这种情形中,经由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构成的通信路径发送的帧与在到无线电信道21-1的连接被建立时已发送到无线电终端10的帧相同。
当经由基站20-1和无线电信道21-1接收到帧(1)时,无线电终端10获取所接收到的帧(1)的数据,并且同时经由基站20-1和无线电信道21-1将帧(1)的ACK信号发送到基站控制装备30。此后,无线电终端10丢弃经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接收到的帧(1),并且同时经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将帧(1)的ACK信号发送到基站控制装备30。
无线电信道21-2具有比无线电信道21-1更高的通信速率。因此,基站控制装备30接收到的经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发送的ACK信号要早于经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1发送的ACK信号。此后才经由基站20-1和无线电信道21-1接收到ACK信号,但是,在该ACK信号中包含的序列号已被基站控制装备30接收到过。因此,该ACK信号被丢弃,并且不执行处理。
基站控制装备30选择较早已通过其发送了ACK信号的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构成的通信路径,然后经由无线电信道21-2发送后续帧(2)。
此后,帧(3)到(5)经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从基站控制装备30类似地被发送到无线电终端10,并且每个帧各自的ACK信号也经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从无线电终端10被发送到基站控制装备30。这样,针对基站控制装备30和无线电终端10之间的通信,从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1到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的切换被自动执行。
图5是当在无线电信道21-1和21-2处于连接状态的同时由于某种原因断开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的连接时,图1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序列图。
假定基站控制装备30经由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和基站20-2已将帧(1)到(3)发送到无线电终端10,但是此后经由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的无线电信号传播恶化,并因此断开该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的连接。在这种情形中,从基站控制装备30发送的帧(4)未到达无线电终端10,因此未发送帧(4)的ACK信号。结果,由时间测量单元33测量的作为重传时间的时间长度超过预定时间。时间测量单元33基于接收若干先前的帧发送的各自的ACK信号所花费的时间长度来计算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长度,因此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长度对于较高速率的信道被设置的较短,对于较低速率的信道被设置的较长。
在设置了由时间测量单元33测量出的作为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长度后,基站控制装备30经由两条通信路径(一条由基站20-1和无线电信道21-1构成,另一条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构成)将先前的帧(4)发送到无线电终端10。所发送的帧的ACK信号不能经由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接收到,但是可以经由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1接收到。在这种情形中,如果时间测量单元33设置的重传定时器仍为针对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设置的较小值,则在所有时刻经由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1发送的ACK信号都变超时,从而对相同帧的重发堆积起来。因此,作为重发定时器的时间长度根据超时发生的次数被设置的较长。具体而言,为了尽早达到作为针对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1的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长度,必须考虑信道速率的差异。例如,当使用100kbps的信道和100Mbps的信道时,作为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长度针对每次超时被设置为长10倍;当使用1Mbps的信道和10Mbps的信道时,作为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长度针对每次超时被设置为长3倍。在帧重传被重复若干次后,作为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长度就适合于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1了,然后帧重传和接收处理转移到经由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1的正常处理。
图6是当在由于某些原因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1已被选择的同时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变为可用时,图1中示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序列图。
例如,在无线电终端10正移动并且无线电终端10和基站20-2之间的距离变远到足以断开通信的连接时,图5解释的处理被执行。但是,也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形,其中取决于无线电终端10和基站20-2之间的位置关系,经由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的无线电信号传播可能由于地理环境等而临时恶化,这导致短时间中断等,从而经由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的通信临时不可用。在这种情形中,当无线电终端10和基站20-2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改善并且再次变得可以使用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时,优选地再次使用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
因此,在基站控制装备30处于其到无线电终端10的连接是经由多条无线电信道21-1和21-2组成,同时仅经由一条通信路径发送和接收帧的情形中,基站控制装备30间歇性地经由两条通信路径(一条由基站20-1和无线电信道21-1构成,另一条由基站20-2和无线电信道21-2构成)向无线电终端10发送帧。参考图6,在经由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1执行通信时,帧(3)经由两条通信路径(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1和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被发送。此时,如果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可用,则较早接收到经由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发送的ACK信号,并且因此切换到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21-2来发送后续帧(4)和(5)。在这里,如果当前使用最高速率的信道,则不执行切换。在提供了上述功能时,即使在由于某些原因切换到较低速率的无线电信道后,也可以再次使用较高速率的无线电信道。
前面对实施例的描述被提供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制作和使用本发明。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清楚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并且在无需使用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这里所定义的通用原理和特定示例可以被应用到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是要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而是要求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限制所限定的最宽范围。
此外,要注意即使在申请期间权利要求书被修改,申请人也希望保留所要求的发明的所有等同物。

Claims (16)

1.一种经由从具有彼此不同的通信速率的多条通信路径中选出的至少一条通信路径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
无线电终端,其经由从具有彼此不同的通信速率的多条通信路径中选出的至少一条通信路径接收数据帧,并且经由已通过其接收到所述数据帧的所述通信路径发回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以及
基站控制装备,其经由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第一数据帧,然后经由所述第一数据帧的ACK信号已通过其最早到达的一条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后续数据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基站控制装备测量在将数据帧发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后从所述无线电终端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所花费的时间长度,并且当在已经过作为重传定时器的预定时间长度后还没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时,所述基站控制装备经由全部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重传所述数据帧,并经由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已通过其最早到达的一条通信路径来发送后续数据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基站控制装备多次测量在将数据帧发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后从所述无线电终端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所花费的时间长度,并且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将预定的时间长度设置为将要使用的重传定时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当在已经过所述重传定时器的预定时间长度后还未接收到针对被发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的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时,所述基站控制装备在每次所述重传定时器超时发生时设置更长的所述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在经由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中的任意一条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数据和从所述无线电终端接收数据时,所述基站控制装备间歇性地经由全部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所述数据帧,并且经由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已通过其最早到达的一条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后续数据帧。
6.一种经由从具有彼此不同的通信速率的多条通信路径中选出的至少一条通信路径向无线电终端发送数据和从无线电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基站控制装备,所述基站控制装备包括:
帧发送和接收单元,其经由从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中选出的至少一条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数据和从所述无线电终端接收数据;
通信路径选择单元,其选择针对经由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发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的数据帧的ACK信号已通过其从所述无线电终端最早到达所述帧发送和接收单元的一条通信路径,作为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帧的通信路径,并且
其中所述帧发送和接收单元经由由所述通信路径选择单元选择出的所述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后续数据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控制装备,还包括时间测量单元,其测量在将数据帧发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后从所述无线电终端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所花费的时间长度,其中:
当在由所述时间测量单元测量出的所述时间长度超过作为重传定时器时间的预定时间长度后还没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时,所述帧发送和接收单元经由全部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重传所述数据帧;并且
所述通信路径选择单元选择已通过其发送了针对所重传的数据帧的最早到达的ACK的一条通信路径,作为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通信路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控制装备,其中,所述时间测量单元多次测量在将数据帧发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后从所述无线电终端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所花费的时间长度,并且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将预定的时间长度设置为将要使用的重传定时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控制装备,其中,当在已经过所述重传定时器的预定时间长度后还未接收到针对被发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的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时,所述时间测量单元在每次所述重传定时器超时发生时设置更长的所述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长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控制装备,其中,在经由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中的任意一条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数据和从所述无线电终端接收数据时,所述通信路径选择单元间歇性地经由全部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所述数据帧,并且经由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已通过其最早到达的一条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后续数据帧。
11.一种经由从具有彼此不同的通信速率的多条通信路径中选出的至少一条通信路径向基站控制装备发送数据和从基站控制装备接收数据的无线电终端,所述无线电终端包括帧发送和接收单元,其在接收到经由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从所述基站控制装备发送来的数据帧时,获取具有第一次接收到的序列号的帧的数据,并且发送针对所获取的数据帧的ACK信号,并且丢弃此后接收到的具有相同序列号的数据帧,并且将针对所丢弃的数据帧的ACK信号发送到所述基站控制装备。
12.一种用于经由从具有彼此不同的通信速率的多条通信路径中选出的至少一条通信路径在无线电终端和基站控制装备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经由全部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将数据帧从所述基站控制装备发送到所述基站;
经由已通过其接收到所述数据帧的每条通信路径将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从所述基站发送到所述基站控制装备;以及
经由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已通过其最早到达的一条通信路径将后续数据帧从所述基站控制装备发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所述基站控制装备处测量在将数据帧发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后从所述无线电终端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所花费的时间长度;
在已经过作为重传定时器的预定时间长度时,经由全部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将所述数据帧从所述基站控制装备重传到所述无线电终端;以及
经由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已通过其最早到达的一条通信路径将后续数据帧从所述基站控制装备发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在所述基站控制装备处测量时间长度的步骤还包括下述步骤:
多次测量在将所述数据帧发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后从所述无线电终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所花费的时间长度;以及
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将预定时间长度设置为将要使用的重传定时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每次所述重传定时器超时发生时,在所述基站控制装备处设置更长的所述重传定时器的时间长度。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电通信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经由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中的任意一条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数据和从所述无线电终端接收数据时,所述基站控制装备间歇性地经由全部所述多条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数据帧;以及
经由针对所述数据帧的ACK信号已通过其最早到达的一条通信路径向所述无线电终端发送后续数据帧。
CNB2006100083512A 2005-02-25 2006-02-17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无线电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33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51139 2005-02-25
JP2005051139A JP2006238158A (ja) 2005-02-25 2005-02-25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装置、無線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5986A true CN1825986A (zh) 2006-08-30
CN100553350C CN100553350C (zh) 2009-10-21

Family

ID=36384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835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3350C (zh) 2005-02-25 2006-02-17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无线电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764693B2 (zh)
EP (1) EP1696687B1 (zh)
JP (1) JP2006238158A (zh)
CN (1) CN100553350C (zh)
DE (1) DE602006002405D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893B (zh) * 2007-10-08 2010-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话单数据的数据帧接收方法、装置及计费网关
CN104967813A (zh) * 2015-07-04 2015-10-07 马岩 视频会议的超时重发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1353B2 (ja) * 2006-08-02 2011-12-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方式
JP5140975B2 (ja) * 2006-09-14 2013-02-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US7808998B2 (en) * 2008-01-31 2010-10-05 Cisco Technology, Inc. Disconnected transport protocol connectivity
US8199758B2 (en) * 2008-02-13 2012-06-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abort timer
BR112013031528A2 (pt) 2011-11-04 2016-12-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anipulação de dados redundantes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GB2496171B (en) * 2011-11-04 2013-12-04 Renesas Mobile Corp Method, processing system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blocks
JP5962096B2 (ja) * 2012-03-16 2016-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9379993B1 (en) * 2013-08-14 2016-06-2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WO2016095115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using dual active connections
JP7423367B2 (ja) * 2020-03-23 2024-01-29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デバイス、及び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116685T2 (de) * 1991-06-12 1996-05-30 Hewlett Packard Co Prüfung eines Paketnetzes
JP3315296B2 (ja) * 1995-03-15 2002-08-19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6473404B1 (en) * 1998-11-24 2002-10-29 Connect One, Inc. Multi-protocol telecommunications routing optimization
US6215774B1 (en) * 1997-03-25 2001-04-10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effective speed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US6741863B1 (en) * 1998-12-18 2004-05-2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 wireless mobile unit
CA2409001A1 (en) * 2000-05-19 2001-11-29 Williams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one-way delay variation
US6757245B1 (en) * 2000-06-01 2004-06-29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packet data in a network including a radio-link
JP4079677B2 (ja) * 2002-04-23 2008-04-23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経路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4080228A (ja) * 2002-08-14 2004-03-11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無線lan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選択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893B (zh) * 2007-10-08 2010-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话单数据的数据帧接收方法、装置及计费网关
CN104967813A (zh) * 2015-07-04 2015-10-07 马岩 视频会议的超时重发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15016A1 (en) 2010-08-26
CN100553350C (zh) 2009-10-21
EP1696687A1 (en) 2006-08-30
US20060193276A1 (en) 2006-08-31
US7764693B2 (en) 2010-07-27
DE602006002405D1 (de) 2008-10-09
JP2006238158A (ja) 2006-09-07
EP1696687B1 (en) 2008-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5986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无线电通信方法
CN1290286C (zh) 自动重复请求协议
CN1192668C (zh) 提供到达时间测量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收发信单元和确定移动用户位置的方法
EP211608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on-contention based handover based on pre-reserved target cell uplink allocation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984588B1 (ko) 다중-링크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무선 링크 프로토콜들
CN1276628C (zh) 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分组编号
KR101355012B1 (ko) 조정된 멀티포인트(comp) 송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핸드오버 절차
RU2409894C2 (ru) Обратная связь для mbms и передача сообщения о параметрах соседней ячейки
WO2014027868A1 (ko) 빔포밍을 이용한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JP3993214B2 (ja)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パケット通信装置
CN1894986A (zh) 无线局域网络适应性无线资源管理
CN1156945A (zh) 保持在切换期间传输数据的构成
EP1592148A1 (en) Band switching for coherent beam forming in full-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792112A (zh) 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263396A (zh) 无线通信系统
CN1117331A (zh) 自动再发送请求
AU2010236026A1 (en) Pilot grouping and route protocols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534940A (zh)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报文的装置和方法
CN1449630A (zh) 用于支持单向用户数据信道的无线确认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1946601A1 (en) Select diversity for radio communications
US20070287442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quipment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CN1465202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325201A (zh) 将压缩模式参数发送到移动站的方法
CN110891289A (zh) 一种信道接入侦听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433194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传送消息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通信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