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0826A - 气动乳化电石泥脱硫法 - Google Patents

气动乳化电石泥脱硫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0826A
CN1820826A CN 200510053275 CN200510053275A CN1820826A CN 1820826 A CN1820826 A CN 1820826A CN 200510053275 CN200510053275 CN 200510053275 CN 200510053275 A CN200510053275 A CN 200510053275A CN 1820826 A CN1820826 A CN 1820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liquid
desulfurization
tower
calcium sulfate
pneu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532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梅男
舒淳
梅美霞
梅广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CHUANG CO Ltd GUANGZHOU
Original Assignee
SHUCHUANG CO Ltd GUANG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CHUANG CO Ltd GUANGZHOU filed Critical SHUCHUANG CO Ltd GUANGZHOU
Priority to CN 2005100532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20826A/zh
Publication of CN1820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08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气动乳化电石泥脱硫法是一种以工业废渣电石泥为脱硫剂,在改良的气动乳化脱硫塔内,脱除来自锅炉或窑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脱硫剂吸收液吸收,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吸收液在脱硫塔内进行氧化反应、中和反应,生成二水硫酸钙晶体,二水硫酸钙经过脱水、热炒得到大宗工业原料半水硫酸钙的方法。本发明以废治废,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渣和废气,保护环境,产出大宗工业原料,生产过程无污染,涉及环保和资源利用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气动乳化电石泥脱硫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以工业废渣电石泥为脱硫剂,在改良的气动乳化脱硫塔内,脱除来自锅炉或窑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脱硫剂吸收液吸收,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吸收液在脱硫塔内进行氧化反应、中和反应,生成二水硫酸钙晶体,二水硫酸钙经过脱水、热炒得到大宗工业原料半水硫酸钙的方法。本发明以废治废,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渣和废气,保护环境,产出大宗工业原料,生产过程无污染,涉及环保和资源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环境形势却令人堪忧,2005年2月6日,新华社《参考消息》头版刊发了美国《商业周刊》2月1日文章,文章称:“这个国家正迅速成为一个生态废墟,多座全球最污染的城市都在中国。……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全球第一。世界银行新闻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由于环境污染在生产力以及相关卫生保健方面大约损失1700亿美元。”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指出:“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200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1995万吨,61.8%的南方城市出现酸雨”。
据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统计,各种脱硫方法达200种。按照燃烧过程可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燃烧后脱硫又被称为烟气脱硫,烟气脱硫按脱硫剂介质形态又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目前,95%以上的大型脱硫装置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整厂技术从发达国家引进,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重庆珞黄电厂300MW机组的脱硫费用3000万元/年,加利息和折旧,发电成本增加0.02元/度。
湖南湘江氮肥厂4号锅炉(75T/H)喷淋塔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法工艺,整厂设备由日本三菱公司提供,三菱1957年开始在横滨造船基地开发脱硫,在业界技术先进。该项目于1999年启动,造价3000余万元人民币来自国际绿色援助基金,2002年验收以后,脱硫装置没有运行,湘氮向有关部门报告称无力承担运行费。这种情形相当普遍,国内开展脱硫多年但收效甚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每年举办全国烟气脱硫技术研讨会(年会),在1998年的青岛年会上,有专家称不少排硫企业未建脱硫装置,建成后能正常运行的不足5%(1998年年会论文集),在1999年的成都年会、2000年的深圳年会、乃至随后的年会上,专家们普遍认为情况不容乐观。
目前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均采用喷淋工艺,也称喷雾、液柱,名称不一实质相同,均由喷嘴供液,系统造价高,运行费用高,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如下:
1、为防止喷嘴堵塞、结垢、磨损,石灰石粉要磨得很细。脱硫剂的来源有厂外建制粉站、厂内湿磨和外购石灰石粉等方式,要求350目以上;脱硫喷嘴每个售价2000元左右,大型脱硫装置一次就要换数百个喷嘴。
2、喷淋脱硫塔体积大,过塔烟气流速低。为了气液传质充分、高效脱硫,需加大喷淋脱硫塔的截面积,以降低过塔烟气的流速,从而增加烟气与吸收液接触的机会,湘氮脱硫塔的过塔烟气流速3m/s,塔径420mm。加大喷淋塔截面积,还会产生烟气入塔减速出塔加速的现象,流速突变导致阻力增加,产生文氏管效应。
3、喷淋脱硫塔的喷液量大,增大了系统规模。湘氮脱硫塔的喷液量(循环吸收液量)为1650M3/H,液气比为10∶1,每立方米烟气脱硫需要10L吸收液。
4、脱硫后浆液的处理方式单一。脱硫副产物大多为二水硫酸钙,除小部分能生产石膏板之外,大部分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湘氮的脱硫副产物不能生产石膏板,重庆珞黄电厂的浆液与粉煤灰一起被抽到离厂5km的山上堆放。
5、占地面积大。整厂脱硫包括原料仓、脱硫剂制备、脱硫塔、辅助设施(脱硫风机、增氧风机、多个功能池、循环泵等)、吸收液后处理装置等设备和设施,不少企业没有预留脱硫装置的场地,普遍存在场地紧张的情况。
6、脱硫系统造价高。目前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整厂投资接近400元/KW,300MW的火电机组的脱硫投资要上亿元。
7、普遍存在二次污染。开采石灰石破坏山体、植被;石灰石加工消耗能源,破碎产生噪声、粉磨产生粉尘,脱硫后产生大量固体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工业废渣电石泥为脱硫剂,在改良的气动乳化脱硫塔内,脱除来自锅炉或窑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脱硫剂吸收液吸收,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吸收液在脱硫塔内进行氧化反应、中和反应,生成二水硫酸钙晶体,二水硫酸钙经过脱水、热炒得到大宗工业原料半水硫酸钙的方法。
本发明以废治废,工业废渣电石泥吸收二氧化硫,换言之,以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治理电石泥浆,碱性废渣和酸性废气同步得到资源化利用,生产半水硫酸钙,系统占地面积小,节能、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对高硫烟气通过回收半水硫酸钙可实现零费用脱硫,生产全过程无二次污染,以废治废,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工业废渣电石泥代替石灰石做脱硫剂,电石泥浆液由管道直接输送至脱硫塔,或者,电石泥经过压滤,由车辆运到现场,加水配制成电石泥浆液后入塔脱硫;以改良的气动乳化脱硫塔代替喷淋塔脱硫,含二氧化硫烟气在塔内旋切吸收液,二氧化硫被吸收液吸收,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吸收液在脱硫塔内进行氧化反应、中和反应,生成二水硫酸钙晶体,二水硫酸钙被抽出,经过脱水、热炒,生成粉状的半水硫酸钙。
本发明与现有的脱硫方法相比,制备脱硫剂的工艺线路和原料完全不同,吸收二氧化硫的传质机理和设备完全不同,脱硫副产物的品种和应用范围完全不同,以下对不同之处逐一说明:
首先,本发明中,制备脱硫剂的工艺线路和原料不同。石灰石脱硫剂要经过开矿、矿石运输、破碎、粉磨、配制等工序,获得成本高,能耗大;电石泥(干基)含氧化钙(>90%)、氧化硅(约3%)、三氧化二铝(约2%)、三氧化二铁(约0.1%),细度>260目,电石泥浆是含水90%的氢氧化钙乳液,化学特性优于石灰石乳液,能直接进入气动乳化脱硫塔进行脱硫。
每座城市都有乙炔生产企业,乙炔生产伴生电石泥。氯碱工业以电石法生产PVC,伴生大量电石泥,生产1吨PVC排放含水90%的电石泥浆18吨。PVC的生产过程如下:电石经水解生成乙炔,乙炔经过精制,与来自烧碱车间的氯化氢反应生成粗氯乙烯,氯乙烯经过精馏后聚合,以悬浮法工艺生成聚氯乙烯。聚乙烯浆料经脱除氯乙烯单体、干燥、包装后为成品。电石经水解后留下电石泥,又称电石渣。
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暴涨,导致以原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PVC生产成本增大。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兼有乙烯法、电石法、单体法共存的国家,电石法PVC生产的比较成本只有其他方法的70%,我国人均PVC消费量2.5KG,仅为欧洲的1/5,全国PVC生产协调会预测2005年国内PVC消费量超过700万吨,缺口300万吨,2004年9月PVC树脂的最高零售价9300元/吨,价格上扬使不少企业新建和扩建电石法PVC生产线,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孙绍刚指出:“电石法PVC在中国还可以生存相当一段时间。”( www.CPCIA.org.cn/2003年3月17日)。电石泥取之不尽。
电石泥是强碱性的浆液,目前利用率低,大部分或占地堆放或向外排放,农田、地下水被人为碱化,遭电石泥破坏的生态难以恢复,恶性的电石泥污染水源事件不断发生,媒体报导电石泥污染了某城市的饮用水源河流,河水的PH值达到11。
电石泥脱硫适合中国国情。脱硫技术由发达国家引进,国外没有电石泥脱硫技术,我国以火电为主,原煤、硫铁矿物、高硫有色金属矿物消耗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增大;电石泥产量快速上升,目前已经达到1000万吨/年(干基),占总固废排放量的1/4,能满足200台300MW当量火电机组脱硫的需要。
其次,本发明中,吸收二氧化硫的传质机理和设备不同。目前绝大部分脱硫采用喷淋方式,喷淋存在很多不足。本发明以最新改良的气动乳化脱硫塔脱硫,不要喷嘴,处理同量烟气达到相同效果,气动乳化脱硫塔的截面积只有喷淋塔的30%,循环液量只有喷淋的10%,水气比为1∶1。占地少,投资小,能耗低,费用低,无污染。
气动是一个过程,乳化是一种状态。从气动乳化脱硫塔下部进入的烟气,在塔内被均布、加速,旋切由脱硫塔上部落下的吸收液,烟气将液滴切得越来越细,形成一个稳定的乳化液层。乳化液层的重力和烟气的气动力达到平衡,只要有气流通过,总将有一个稳定的乳化液层存在。待处理烟气在乳化液层与吸收液充分传质,二氧化硫被吸收液吸收,完成了脱硫过程,吸收液不断补充,最早形成的乳化液层带着被捕捉的二氧化硫跌落塔底,在增氧和搅拌的作用下,吸收液在脱硫塔的底部进行氧化反应、中和反应,不断析出二水硫酸钙石膏晶体。
气动乳化脱硫塔与喷淋塔的不同之处在于:1.前者的全部烟气向上旋切吸收液,参与气液间的强传质,径向流速比后者大3倍;后者的气流垂直向上,与喷嘴喷出的下坠液滴随机碰撞。2.前者由开口管供给吸收液,吸收液在乳化液层参与传质,供液连续进行,乳化液层逐渐增厚,重力增加,最早形成的乳化液坠落塔底;后者由喷嘴喷出雾状液滴,垂直坠落塔底,后者的循环液量是前者的10倍。3.前者是烟气旋切吸收液进行强传质,后者是大液量液滴下坠与直线向上的烟气进行随机传质。
气动乳化由俄罗斯航天部门发明。1993年,北京空气动力研究院(原航天701所)的蒋迪说服北京双桥农场,双桥农场以1万美元购入该技术,双桥和701所成立了合作企业并申请了气动乳化过滤器的专利(ZL 94221426.9)。引进的过滤元件直径130mm,只能处理1T/H锅炉烟气量的1/16,无实际工业应用价值。
1998年,本发明单位出资承担了气动乳化的系列中试和产业化开发工作,本发明单位获得了专利使用权的许可。本发明单位在331厂(航空发动机生产厂)、株洲冶炼厂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系列中试,单个过滤元件的处理能力从200M3/H开始,经过3000M3/H、10000M3/H、20000M3/H……直到160000M3/H。发明单位对气动乳化持续开发并不断改良,已建成脱硫装置40余台。
本发明与ZL 94 2 21426.9专利最明显的区别是:ZL 94 2 21426.9专利是单级气动乳化过滤器,本发明是二级气动乳化过滤器垂直串联。原有的气动乳化装置不能二级串联工作,因为在后一级(高位)乳化液层工作时,部分乳化液坠落会导致前一级(低位)乳化液层的质量突增,使低位的乳化液层全部塌垮,结果全装置失效。长期以来,二级气动乳化旋流过滤器垂直串联是一个禁区。发明者通过调整旋流器的角度、覆盖率,加设节流装置等措施,实现了二级过滤器垂直串联稳定工作,脱硫率超过99%,二氧化硫的排放值通常低于许可值的5%。本发明与ZL 94 2 21426.9专利的不同之处还包括:新增了旋流器进口整流锥罩以减少压降损失;新增了快拆式循环液管防堵装置;新增了除雾器清渣装置;新增了耐高温、耐磨的防腐材料;为保护风机,新增了风机置于脱硫塔之前的设计,脱硫塔正压工作,脱硫塔按压力容器的标准进行生产制造。
再次,本发明中,脱硫副产物的品种和应用范围不同。目前的脱硫副产物大部分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本发明的副产物是半水硫酸钙,在脱硫塔内,化学反应过程如下:
烟气中的SO2在脱硫塔内转变成CaSO4·2H2O,需经过吸收、氧化、中和过程,二氧化硫被吸收液吸收,吸收液中出现了溶于水的亚硫酸,由于烟气中自身所含的氧不足以使全部亚硫酸氧化成硫酸,本发明设置了增氧风机和搅拌机,向脱硫塔底部的吸收液进行增氧,并对吸收液进行搅拌,吸收液中的二水硫酸钙石膏晶体源源不断地析出,当二水硫酸钙到达一定浓度时,部分吸收液被抽离系统,由离心脱水机脱水、自动炒锅热炒,去除二水硫酸钙的部分结晶水,最终得到半水硫酸钙。
半水硫酸钙的市场用途广泛、用量大。半水硫酸钙经过和水搅匀、成型、干燥,得到各种石膏制品。目前市售的半水硫酸钙β石膏和α石膏以天然石膏为主,β石膏售价100-600元/吨,α石膏的最高售价超过1000元/吨。脱硫石膏细粒优于天然石膏,本发明生产的半水硫酸钙,能做成医用石膏、美术石膏、装饰石膏、工业石膏,如用量极大的陶瓷生产石膏模具。
本发明与现有国内外的脱硫技术和方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1、电石泥来源广,干基电石泥到厂低于15元/吨,不需破碎粉磨,能直接使用。
2、气动乳化强传质脱硫,循环液量小,只有喷淋液量的1/10,脱硫率超过99%。
3、无喷嘴,不腐蚀、不磨损、不结垢、不堵塞,设备无故障,系统使用率高。
4、过塔烟气流速与塔外烟道内的流速相同或相近,脱硫塔规模小,系统阻力小。
5、电石泥气动乳化脱硫投资小,能耗低,占地少,运行成本低,脱硫零费用。
6、以工业废渣治理工业废气,生产出大宗原料半水硫酸钙,不产生二次污染。
7、本发明源于我国的国情,已经完成的小试和中试证明完全能解决实际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电石泥气动乳化脱硫系统的原理图,附图2是乳化液层进行强传质的工作实况图,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附图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一台125MW燃煤火电机组的电石泥气动乳化脱硫系统,电厂有2×125MW和2×300MW共四台机组,已有电除尘,煤平均含硫1%,烟气二氧化硫含量2000mg/Nm3,超过了GB13223-2003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要求建脱硫装置,但场地十分紧张。
距电厂1500M处有一家大型化工企业,自产电石和氯化氢,以电石法生产PVC,产能10万吨/年,产生电石泥浆180万吨/年(干基18万吨/年),占农田堆放,正在新建20万吨/年PVC生产线,全部30万吨/年投产后,电石泥将达540万吨/年,该厂环保压力极大。电厂用电石泥气动乳化脱硫,生产半水硫酸钙,化工厂将电石泥浆以管道输送至电厂,电厂向化工厂按3元/吨电石泥浆付费,4台机组脱硫将消耗电石泥浆80万吨/年。
锅炉1在工作时产生含尘、二氧化硫烟气,烟气首先经过电除尘器2进行除尘,再经引风机3,然后经由气动乳化脱硫塔的气体均布器4,进入气动乳化过滤器5的整流罩、旋流器;经过过滤器5以后,烟气被加速并旋切由上部坠落的吸收液,形成连续稳定工作的气动乳化液层(实况由附图二表示),当二级气动乳化过滤器5垂直串联工作时,存在二个乳化液层;烟气与吸收液进行强传质,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吸收,干净气体离开过滤器5进入气动乳化脱水除雾器6,再经由在线二氧化硫检测装置8以后,最后通过烟道排向大气。
电石泥浆泵19将电石泥浆输入气动乳化脱硫塔的氧化中和器17,循环渣浆泵11出口管上的PH计18控制电石泥浆泵19的工作,当循环吸收液的PH值低于一个设定值时,电石泥浆泵19工作,开始补给电石泥浆液,PH值高于另一个设定值时,电石泥浆液的补给自动停止。循环渣浆泵11将循环吸收液从气动乳化氧化中和器17的底部,抽到气动乳化过滤器5的上部,循环吸收液循环工作;气动乳化氧化中和器17的液位由液位计控制,低液位时补水泵16工作,高液位时补水泵16不工作。
吸收液从气动乳化过滤器5的上部入塔,吸收液在坠落的过程中被旋切的烟气切碎,气液间相互持续碰撞旋切,形成一个稳定的乳化液层,二氧化硫被吸收液吸收,乳化液层不断增厚,较早形成的乳化液坠落至气动乳化氧化中和器17,高压增氧风机10向氧化中和器17内的吸收液增氧,搅拌机9对氧化中和器17内的吸收液进行搅拌,在氧化中和器17内,吸收液进行氧化反应和中和反应,二水硫酸钙晶体源源不断地析出;氧化中和器17内的吸收液浓度计用于控制吸收液的抽出,二水硫酸钙浓度增加,抽出管上的电磁阀12打开,部分吸收液被抽离系统,由离心脱水机13进行固液分离,浆液浓度下降,电磁阀12关闭;脱水机13脱出的水由回水泵15抽回到氧化中和器参加循环;经过脱水后的二水硫酸钙进入自动炒锅14,最后得到成品半水硫酸钙。
气动乳化电石泥脱硫法附图注释:
1、锅炉2、电除尘3、引风机4、气动乳化气体均布器5、气动乳化过滤器6、气动乳化脱水除雾器7、除雾器清渣泵8、二氧化硫在线检测仪9、搅拌机10、增氧风机11、循环渣浆泵12、电磁阀13、离心脱水机14、自动炒锅15、回水泵16、补水泵17、气动乳化氧化中和器18、PH计19、电石泥浆泵

Claims (10)

1、一种以工业废渣电石泥为脱硫剂,在改良后的气动乳化脱硫塔内,脱除来自锅炉或窑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脱硫剂吸收液吸收,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吸收液在脱硫塔内进行氧化反应、中和反应,析出二水硫酸钙晶体,吸收液浓度增加,部分吸收液被抽离系统,抽离系统的吸收液中的二水硫酸钙经脱水、热炒得到大宗工业原料半水硫酸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良后的气动乳化脱硫塔和电石泥脱硫剂结合使用,气动乳化的过滤单元为单级或二级垂直串联,烟气旋切吸收液,形成一个或二个稳定的乳化液层,在乳化液层内,吸收液和含二氧化硫烟气进行以脱硫为目的的强传质,强传质的乳化液层由烟气旋切吸收液产生,实现了以废治废,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渣和废气,保护了生态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石泥脱硫剂可以经由输液管输送给脱硫塔,也可以将电石泥浆压滤后由车辆运送至脱硫现场,再加水搅拌配制成吸收液后入塔脱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硫塔由气体均布器、气动乳化过滤器、脱水除雾器、氧化中和器四个部分组成,材质为316L不锈钢钢,或者对碳钢进行重防腐处理,其中,气体均布器和氧化中和器可以作为基础的一部分,用钢筋混凝土浇制,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塔烟气可以先经过除尘处理,以得到纯度相对较高的硫酸钙,气动乳化过滤器设有整流罩进行导流,脱水除雾器的进气端有导流片,脱水除雾器设有定期清渣冲刷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液可以循环使用,循环液管上装有可快速拆卸的防堵传感器,管内出现异物,流量出现下降时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氧风机向氧化中和器中的吸收液增氧,氧化中和器内有搅拌机搅拌,吸收液全部被氧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气动是过程、乳化是状态,烟气旋切吸收液形成乳化液层,只要有足够的气量通过,就总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乳化液层,二级过滤元件垂直串联工作的时候,就会保持二个稳定的乳化液层,乳化液层不因供液量的变化而变化,短时间停止供液,乳化液层照样稳定工作,风机停运,气动力消失,乳化液层即时消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石泥的供液由吸收液的PH值控制,PH计具有自动防结垢功能,包括机械除垢和化学除垢,二者可以同时安装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吸收液中二水硫酸钙的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部分吸收液被自动抽离系统,到脱水机脱水,脱水的方式不受限制,脱出的水可循环使用,也可以排入废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脱水后的硫酸钙可以进行热炒生产半水硫酸钙,也可以直接生产石膏板等建材产品。
CN 200510053275 2005-02-20 2005-02-20 气动乳化电石泥脱硫法 Pending CN18208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53275 CN1820826A (zh) 2005-02-20 2005-02-20 气动乳化电石泥脱硫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53275 CN1820826A (zh) 2005-02-20 2005-02-20 气动乳化电石泥脱硫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0826A true CN1820826A (zh) 2006-08-23

Family

ID=36922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53275 Pending CN1820826A (zh) 2005-02-20 2005-02-20 气动乳化电石泥脱硫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2082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4190A1 (en) * 2014-11-13 2016-05-19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reatment of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CN108939822A (zh) * 2018-07-26 2018-12-07 广州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磷肥废渣脱硫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115301067A (zh) * 2022-10-10 2022-11-08 迁安市海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烟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4190A1 (en) * 2014-11-13 2016-05-19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reatment of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CN108939822A (zh) * 2018-07-26 2018-12-07 广州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磷肥废渣脱硫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115301067A (zh) * 2022-10-10 2022-11-08 迁安市海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烟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7278B (zh) 一种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塔及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
CN102755827B (zh) 一种电石渣-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及装置
US5635149A (en) Wet scrubb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sulfur oxides from combustion effluents
CN205760582U (zh)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CN105498514A (zh) 水泥窑烟气脱硫系统及方法
RU2149679C1 (ru) Способ мокрой очистк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даления оксидов серы из продуктов сгорания
CN106731403A (zh) 冶金渣处理过程烟气高效低能耗除尘及深度净化装置
CN205760593U (zh)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CN101816882A (zh) 石灰法矿井水处理废浓浆作为湿法脱硫吸收剂
CN1820826A (zh) 气动乳化电石泥脱硫法
CN207654932U (zh) 一种用于陶瓷行业的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
CN206762618U (zh) 一种干湿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
CN101185830A (zh) 一种省去浆液制备系统的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
CN101791513A (zh) 顶进式排气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CN202751947U (zh) 一种电石渣-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
CN102949923A (zh) 脱除烧结工业烟气中二氧化硫、回收石膏的方法及装置
CN204093285U (zh) 一种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塔及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
CN205461680U (zh) 一种脱硫除尘装置
CN205517225U (zh) 水泥窑烟气脱硫系统
CN1349844A (zh) 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净化装置
WO2020108432A1 (zh) 涡机
Kong et al. Effective removal of HCl and SO2 with dry injection of sodium bicarbonate or trona
CN1153482A (zh) 用于清除燃烧废气中硫的氧化物的改进湿法清洗方法和装置
Safariyeganeh et al. Cement plant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for achieving high SO 2 removal
US20040007635A1 (en)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grind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Mei Meixia

Document name: the First Notification of an Office Ac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