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6722A - 床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6722A
CN1806722A CN 200510002418 CN200510002418A CN1806722A CN 1806722 A CN1806722 A CN 1806722A CN 200510002418 CN200510002418 CN 200510002418 CN 200510002418 A CN200510002418 A CN 200510002418A CN 1806722 A CN1806722 A CN 1806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fastening
framework
telescopic leg
lif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024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岛彻
稻富茂司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ERS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DERS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ERS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DERS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100024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06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806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6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床,其具有一承载床垫框架的床框体,该床垫框架具有一承载床垫的寝具承载面,而该床框体具有一矩形的周围框,且该床框体由数个纵长的伸缩脚支撑。该伸缩脚具有一床侧的静止体及一升降体,该升降体相对该静止体升降,且于上下数个位置整齐的形成扣止;且通过将该升降体固定在该床框体,使该床框体由该伸缩脚支撑。本发明的床具有更轻量、操作性佳且更具安全性及外观性佳的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床,特别是关于可简单的进行高度调整,且更具使用上的方便性的床。
背景技术
随着床的使用者年龄、体格的不同,及就寝用、看护用、医疗用等用途的不同,或配合其它使用状况而必须调整床的高度,因此现有的床利用电动机、油压汽缸等动力器驱动的驱动装置,以使寝具承载部升降。但是,利用动力器升降的床,其于动作时容易产生噪音、震动等,且成本较高,甚至由于体积庞大且重量较重,而影响其操作性。
请参照图13所示,日本国特开平9-327354号公报的发明专利揭示一非使用动力器而以手动升降的床。该手动式升降床中,其具有一载置于地面f的基盘a、一设在该基盘a的连杆装置b及一由该连杆装置b支撑的床框体e。该连杆装置b包含二个直立形成V字状的下杆d1、d2及二个向倒立V字状延伸的上杆u1、u2,该下杆d1、d2于该基盘a上由具有一扣止件k的枢接点枢接,而该上杆u1、u2枢接在该床框体e的中央。该上杆u1、u2及下杆d1、d2于中央位置相互枢接,以形成一剪式连动机构。由于其如上的构成,以手动解除该扣止件k的床框体e升降,且再次通过锁固该扣止件k,而可调整床的高度。
但是,由于该连杆装置b为由杆、扣止件k等多数机械零件立体组合所形成的复杂装置,因此当杆的枢接部、倾动部的一部分产生歪斜、润滑不足时,则升降动作将产生摇晃、动作不良而必须进行维修,且虽然不使用动力器,但相对的重量增加,造成移动等操作上的不方便。再者,由于连杆装置b裸露,而有损其外观,且在覆套可动部等安全面上,也有进行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改良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通过将床侧的静止体及相对该静止体升降的升降体固定在床框体,以支撑该床框体,而可获得更轻量、操作性佳且更具安全性及外观性佳的床。
本发明的床,其具有一承载床垫框架的床框体,该床垫框架具有一承载床垫的寝具承载面,而该床框体具有一矩形的周围框,且该床框体由数个纵长的伸缩脚支撑;其特征在于:该伸缩脚具有一床侧的静止体及一升降体,该升降体相对该静止体升降,且于上下数个位置整齐的扣止;且通过将该升降体固定在该床框体,使该床框体由该伸缩脚支撑。
本发明的床,该伸缩脚具有一间隔的分别配置在该床框体的使用者头部所朝向的头侧边及足部所朝向的足侧边的二侧以形成一对,且通过将该升降体的下端固定在该床框体,在从该床框体突出的突出部间架设头足侧框体,并由该一对的伸缩脚及头足侧框体形成头足侧框架。再者,此处所指的在升降体的突出部间架设头足侧框体,其无论头足侧框体的二侧部是否固设在突出部,该头足侧框体都是配置在升降体的突出部间。
本发明的床,该伸缩脚的升降体由连接其间的连结轴固定在该床框体,且由台板连接该静止体下端之间。再者,本发明的床,该头足侧框体由板状的平板体所构成,且上端部由连接该伸缩脚间的横木所装饰。
本发明的床,该伸缩脚中,该静止体形成轴状,且该升降体形成可内插入或外插入该静止体的筒状;该伸缩脚具有一被扣合部、一扣合突出部、一扣合解除装置及一扣合阻止装置;该被扣合部设在该静止体或升降体的任一侧,且具有数个上下隔设的扣合承接部;该扣合突出部设在另一侧,且由弹张装置可弹张的扣合在任一扣合承接部;该扣合解除装置于该升降体上升之际对抗该弹张,而解除该扣合;该扣合阻止装置于上升端阻止该扣合突出部的扣合,而形成可使升降体下降,且于下降端可使该扣合突出部的扣合复原。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床,由于其组合静止体及固定在床框体的升降体,并通过以手动而可调整长度的简单的伸缩脚支撑床框体,因此可使床更轻量,移动等的操作将更为容易,且也可作为简易床使用。再者,由于更轻量且可简单的进行升降操作而具较佳的安全性,因此即使是老年人或幼童也可安心的操作。再者,由于具有构造较简单的伸缩脚,因此较少故障且容易进行维修,甚至由于该纵长且时髦的伸缩脚的支撑,而具有更佳的外观。
再者,本发明的床,其中由于是使升降体的下端固定在床框体且由床框体向上方突出的配置,因此可相对静止体进行较长行程的升降,并可充分的将床的升降高度设定为较大。再者,从床框体向上方突出的升降体,由于其配置在头足侧框体的二侧部,可作为头足侧框体的侧边而给予设计上的着重点,因此可获得较佳的外观造形。
再者,本发明的床,其中由于伸缩脚是由连结轴及台板连结,而形成具有较高刚性的矩形状框体,因此可确实的支撑床框体而获得坚固的床。再者,本发明的床,其中由于伸缩脚由横木连接在上端部,因此床的支撑强度更为坚固,且由于头足侧框体的上端部由横木所装饰,因此可提高其美观性。
再者,本发明的床,其中由于升降体的举起而可使扣合突出部顺序的扣合在数个扣合承接部,形成以数个阶段任意变换伸缩脚的长度,因此可任意调整床的高度。再者通过扣合阻止装置而可使伸长至最大长度的伸缩脚缩小至最小长度,且再次通过升降体的举起,而可重复的进行床高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的局部扩大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的伸缩脚的纵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的伸缩脚的局部扩大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的伸缩脚的动作状态的局部扩大纵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伸缩脚的另一动作状态局部扩大纵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的伸缩脚的装着状态的局部扩大剖面图。
图8为图2的A-A线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的伸缩脚下端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的台板及连接轴的连接部的扩大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床的床框体的升降状态的示意图。
图12A至12C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床说明使床上升操作的示意图。
图13为现有床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床             2……周围框           2S……侧框
2B……后框          2F……前框            3……寝具承载面
4……床垫框架       5……床框体           6……伸缩脚
7……静止体         8……升降体           9……头足侧框体
10……连结轴        11……台板            12……横木
13……扣合承接部    13A…扣合孔           14……被扣合部
14A…中轴体         15……弹张装置        16……扣合突出部
17……扣合解除装置  18……扣合阻止装置    19……头足侧框架
21……框架体        21A…补强杆           21B…补强杆
22……扣合单元      23……装饰用侧板      24……弯曲片
24A…凹部           25……阶梯部          26……固定部
27D…下控制片       27U…上控制片         28D…下轴衬
28U…上轴衬         29……沟状容器        29B…背板
29S…侧板           30……枢接轴          31……第一长孔
33……滑动件        34……锁固杆          35……基板
36……前板          37……开口部          38……扣合窗
39……阻止片        40……扣止凹部        41……上抵接部
42……下抵接部      43……滑动插销        44……第二长孔
45……抵接部        46……倾斜部          47……固定件
48……固定板        49……装着金属件      50……支持沟
51……支持孔        52……螺栓            53……固定件
54……盖            55……连结轴          56……承接件
57A…外周框         57B…补强框           58……长板
59……板条状部      60……握板单元        60A…握件
60B…贯通轴         M……床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床1具有一床框体5、一支撑该床框体5的伸缩脚6及一被支撑在该床框体5上方的床垫框架4。
该床框体5具有一框架体21,且床框体5的二侧部设有二个从使用者头侧前端向后端连续延伸的装饰用侧板23。该框架体21由一周围框2、数个架设在该周围框2的内侧且向前后延伸的补强杆21A及数个向宽度方向延伸的补强杆21B所构成。再者,该周围框2由二个接续延伸使用者头侧前端及后端之间的左右侧框2S及二连接该侧框2S的前后端部且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前框2F、后框2B所构成,以形成矩形状。再者,该侧框2S、前框2F及后框2B使用具相同断面的纵长四角形管材。
再者,该周围框2上设有二个覆盖其外侧部的装饰用侧板23。请参照图2所示,该装饰用侧板23形成与该侧框2S约相同长度的长尺状,且形成内侧具阶梯部25的纵剖面约L字状。再者,该装饰用侧板23的前后端部设有一向内侧直角弯曲的弯曲片24。再者,该装饰用侧板23将该阶梯部25沿着该侧框2S的外侧面及下面配置,且通过将上下贯通该侧框2S的螺钉(图示省略)打入该阶梯部25下面,而沿着该侧框2S形成固定。该装饰用侧板23可覆盖侧框2S以提升其外观,并可补强框架体21的弯曲刚性。
请参照图3所示,该伸缩脚6形成纵长状,且具有一配置在床侧的静止体7及一扣合该静止体7且可相对其升降的升降体8。在此所谓的纵长,其是指上下方向的长度,也即指可增减高度的意思。再者,该静止体7及升降体8使用圆筒、四角形筒等筒状体、及剖面圆形状、矩形状、ㄇ字状、L字状、Z字状等向上下延伸的轴状体、以及该轴状体形成中空的其它形状。再者,该静止体7及升降体8形成任一方可插入另一方的内部,或可相互任意移动的扣合等,也即升降体8相对静止体7形成可任意升降。本实施形态的静止体7形成中空的轴状,而圆筒状的升降体8外插入该静止体7形成可上下滑动,其结果可使伸缩脚6形成伸缩。再者,由于装着在该静止体7上端部外周的上轴衬28U接触该升降体8的内周面,且装着在该升降体8下端部内周的下轴衬28D接触该静止体7的外周面,因此升降体8不会摇晃且可顺畅的上下移动。
再者,本实施形态的伸缩脚6更具有一被扣合部14及一扣合单元22,该被扣合部具有上下数个扣合承接部13,该扣合单元22扣合该扣合承接部13且可以所需的长度锁固该伸缩脚6。请参照图3、4所示,本实施形态的被扣合部14由剖面ㄇ字状且向纵长方向延伸的中轴体14A所构成,被扣合部14的上端部形成一向外侧弯曲略ㄑ字状的固定部26,且其上端具有一通过切开等所形成的向水平突出的上控制片27U,而下端也同样具有一下控制片27D。再者,被扣合部14上隔设数个(本实施形态为4个)扣合承接部13,该扣合承接部13由贯穿该上、下控制片27U、27D之间的扣合孔13A所构成。该中轴体14A可插入升降体8及内插入该升降体8的静止体7的内部,且该固定部26螺固在升降体8上端的内周面。藉此,中轴体14A在升降体8及静止体7的内部向下垂直延伸,且配置在偏移一侧的位置。
请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形态中,该扣合单元22包含一沟状容器29、一滑动件33及一锁固杆34;该沟状容器29具有二个相向且较低高度的侧板29S及一连接该二侧板29S一侧边的背板29B,而其另一侧边开设一开口部37;该滑动件33配置在该沟状容器29内。
该沟状容器29一侧的侧板29S上设有一向纵长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31,且二侧板29S之间架设一枢接轴30。再者,该沟状容器29插入静止体7的上端,且该开口部37装着在与该被扣合部14相向的方向。
该滑动件33形成剖面L字状,且包含一沿着设有该第一长孔31的侧板29S内侧的基板35,及一靠近该基板35的被扣合部14前端部所弯曲形成的前板36。该前板36的上下端部各形成一上抵接部41、下抵接部42,而中间形成一扣合窗38。再者,位在比该扣合窗38较低的前板36部分形成一阻止片39。该阻止片39上设有一表面稍微凹下的扣止凹部40。再者,该基板35的上端向上突设一由螺栓所构成的滑动插销43,而下端形成一向纵长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孔44。再者,通过该沟状容器29的枢接轴30贯穿该第二长孔44,且该滑动插销43贯穿沟状容器29的第一长孔31,而使滑动件33在沟状容器29内形成可任意升降的支撑,并于图5所示的上端位置及图6所示的下端位置间上下滑动。
该锁固杆34在沟状容器29内,形成从开口部37侧向背板29B下端倾斜延伸的板状。该锁固杆34,其开口部37侧的上端部突设一面向该被扣合部14的扣合突出部16,而在背板29B的下端部设有一可抵接该背板29B的抵接部45。再者,该扣合突出部16上设有一下端形成倾斜的倾斜部46。该锁固杆34,其中间位置由该枢接轴30枢接,且通过卷绕在该枢接轴30的由扭曲弹簧所构成的弹张装置15,而使扣合突出部16形成向被扣合部14往压出方向弹张,且随时以该抵接部45抵接该背板29B的状态保持静止。
请参照图3所示,当升降体8下降,而扣合突出部16面向最上位的扣合孔13A时,由弹张装置15弹张的扣合突出部16,其插入扣合孔13A且扣合在扣合孔13A的上端部,以支撑附加在升降体8的载重。此时,该滑动件33的滑动插销43扣合第一长孔31的下端,或通过第二长孔44的上端扣合该枢接轴30,以维持扣合窗38贯穿扣合突出部16的高度。
接着,为了伸长伸缩脚6而举起升降体8时,被扣合部14的该扣合孔13A也同时上升。此时,扣合突出部16的该倾斜部46被推上扣合孔13A的下缘部,而锁固杆34抵抗弹张装置15的弹张,(于图3上)以较小的角度向右转动。其结果是,解除了扣合突出部16及扣合孔13A的扣合,而扣合突出部16的前端部可一边在被扣合部14的表面移动,一边顺畅的举起升降体8。再者,下位的扣合孔13A上升,当升降体8被举起至面向扣合突出部16的高度时,扣合突出部16再次扣合该下位的扣合孔13A,如此于较高一层的位置支撑附加在升降体8的载重。再者,进一步的升降体8举起时,该动作将连续进行,而可顺序的伸长伸缩脚6的长度。再者,由该倾斜部46形成一扣合解除装置17,该扣合解除装置17可于升降体8上升时抵抗该弹张,而解除扣合突出部16的扣合。
再者,扣合突出部16扣合最下位的扣合孔13A,且使上升至最高的升降体8降低,再次进行高度的调整时,请参照图5所示,进一步将升降体8稍微举起,则已上升的中轴体14A的下控制片27D推顶该下抵接部42,如此,滑动件33将抗衡自重而上升。再者,由被弹张装置15推压且从扣合窗38向中轴体14A突出的扣合突出部16的倾斜部46,其由该上升中的滑动件33的阻止片39推顶,而使锁固杆34向右(于图中)转动。再者,该扣合窗38往上移动,则由该阻止片39替代遮蔽该扣合突出部16的前面,扣合突出部16被推回阻止片39的内侧,形成无法与扣合孔13A扣合,其结果升降体8形成可下降。再者,此时扣合突出部16的前端部扣合该阻止片39的扣止凹部40,以维持推回状态。
如前所述,在阻止扣合突出部16扣合的状态下,使升降体8下降至下端时,则请参照图6所示,通过已下降的中轴体14A的上控制片27U下压该滑动件33的上抵接部41,该扣止凹部40的扣合脱落而使滑动件33下降。再者,该扣合窗38下降至与扣合突出部16相向的位置时,由弹张装置15弹张的扣合突出部16从扣合窗38突出,且其前端往左(于图中)转动直至抵接中轴体14A为止。于此状态下,当扣合突出部16将升降体8举起至与最上位的扣合孔13A相向的位置时,扣合突出部16再次与扣合孔13A扣合,形成支撑升降体8。
由于该操作的重复进行,于设有4个扣合孔13A的本实施形态中,其如图11所示,形成可分4阶段的调整伸缩脚6。再者,通过扣合孔13A的间隔、数量的变更,而可配合使用条件任意的设定调整节距、段数。再者,与该实施形态相反,也可将被扣合部14设在静止体7,将扣合突出部16设在升降体8。再者,可通过如前述构成的滑动件33及上、下控制片27U、27D,于上升端阻止扣合突出部16的扣合并使升降体8下降,且于下降端形成一可使扣合突出部16扣合复原的扣合阻止装置18。
请参照图2、7所示,如前述构成的伸缩脚6,该一对伸缩脚6的升降体8下端相互由四角形管材状的连结轴10连结,该连结轴10分别由固定件47固设在该床框体5的前框2F、后框2B。如此,一对伸缩脚6具一间隔的配置固定在床框体5前后边的二侧部,以形成支撑床框体5。因此,请参照图12A所示,使用者将床框体5的一侧举起,例如将前侧举起,则如图12B所示,配置在前侧的一对伸缩脚6的升降体8上升一段且被扣止。接着,请参照图12C所示,通过举起床框体5的另侧(后侧),则配置在后侧的一对伸缩脚6的升降体8也同样的上升一段且被扣止,其结果前后的升降体8整齐的扣止在相同的高度,因此床1以上升一段的级数而水平支撑。再者,重复该操作,使升降体8扣止于数个位置,则请参照图11所示,于本实施形态中可将床框体5调整为H1至H4的4个阶段。H1例如为220至300mm左右,本实施形态则为260mm左右;H2例如为320至390mm左右,本实施形态则为360mm左右;H3例如为410至470mm左右,本实施形态则为440mm左右;H4例如为490至550mm左右,本实施形态则为520mm左右。再者,可通过改变该扣合孔13A的位置、数量及间隔,而可由床框体5的级数、段数及节距等进行高度的调整。再者,该床框体5调整高度的操作,也可由二位操作者同时举起前后部,此时可一边维持床框体5的水平状态,而更有效率的进行高度的调整。
如前述构成的床1,其不必使用驱动器、复杂的连杆机构等,只要组合静止体7及固定在床框体5的升降体8,即可通过以手动调整简单的伸缩脚6支撑床框体5,因此可更轻量化,且移动、收藏等的操作性也更为容易,并可作为简易床使用。再者,除了更轻量以外,也可简单的进行升降操作,且由于滑动件33、锁固杆34等动作部分装着在伸缩脚6内部,而具较佳的安全性,因此即使是老年人或幼童也可安心的操作。再者,由于具有构造较简单的伸缩脚6,因此较少故障且也无进行维修的必要。再者,由纵长且时髦的伸缩脚6所支撑的床1,其具有更佳的外观,且具有较佳的美观性。
再者,本实施形态中除了该连结轴10的固着以外,并在该升降体8设一与连结轴10同高的固定板48,由该固定板48将升降体8固设在床框体5,因此可使床框体5的支撑强度更为安定。再者,该固定板48置入设在该装饰用侧板23的弯曲片24背面的凹部24A。藉此,该固定板48可由弯曲片24遮掩,因此可提高其美观性。
再者,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升降体8,其于中间更下端的位置固定在床框体5,而其上端部由床框体5向上方突出的配置,因此可相对静止体7以较长的行程进行升降,并可充分的将床1的升降高度设定为较大。再者,从该床框体5向上方突出的升降体8之间,其架设一头足侧框体9。该头足侧框体9指包含配置在前、后端的头侧板、足侧板双方,且其使用由木材成型的板状体、MDF(中密度纤维板)、人工木材、塑胶或金属等其它平板体。再者,由该一对伸缩脚6及头足侧框体9形成头足侧框架19。该头足侧框架19是指二侧的伸缩脚6及该头足侧框体9于床宽方向连续配置所形成的构造。该头足侧框架19中,伸缩脚6配置在头足侧框体9的二侧,且可作为头足侧框体9的侧边而给予设计上的着重点,因此可获得较佳的外观造形。
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中该头足侧框体9的下端由角度状的装着金属件49固设在周围框2。再者,在该头足侧框体9的上端配设一横木12,该横木12向床宽方向延伸且下端具有一支持沟50,且横木12架设在该伸缩脚6之间。请参照图8所示,该横木12的二侧下端各形成一支持孔51,且该横木12利用螺栓52与嵌入该支持孔51的伸缩脚6上端形成固设。再者,将该头足侧框体9的上边嵌入该支持沟50,如此通过横木12由伸缩脚6支撑。再者,由于该二伸缩脚6上端部之间由横木12连结,因此可提高该头足侧框架19的一体性,且可提升刚性。再者,由于利用该横木12而可连续的覆盖、装饰头足侧框体9及伸缩脚6的上端,因此可提高其装饰性。
本实施形态中,其揭示顺序的将伸缩脚6、头足侧框体9固设在床框体5,以形成头足侧框架19,但也可先组合伸缩脚6、头足侧框体9以形成一体后,再将其装着在床框体5。进而,可利用固定金属件、固定件等固定该头足侧框体9的侧部及伸缩脚6,进一步的提高头足侧框架19的刚性。
该一对伸缩脚6的静止体7下端部之间,其由载置于地面且向床宽方向延伸的台板11连结。请参照图9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台板11利用偏平圆管状的管材,且由帽子状的固定件53紧密结合在静止体7的下端部。由于该伸缩脚6的下端由台板11连接,因此可与该连结轴相互结合,以提高该头足侧框架19的刚性。再者,台板11的端部由盖54覆盖,可提高安全性及外观性。再者,请参照图2所示,前后配置的台板11,其中间部由连结轴55连结。请参照图10所示,连结轴55的端部由设在台板11中间的沟状承接件56,紧密的结合在台板11。如此,连结前后头足侧框架19的下端,则可获得更坚固的床。
请参照图1所示,该床垫框架4由一比该周围框2较小宽度的矩形外周框57A及数个配置在该外周框57A内侧的补强框57B所构成,且配置在床框体5上的中央位置。再者,该床垫框架4上方形成一板条状部59,该板条状部59具有一间隔的前后平行配置向床宽方向延伸的数片长板58。再者,由该板条状部59的表面形成一可承载床垫M的寝具承载面3。再者,该间隔的宽度可选择7至25mm左右,于本实施形态中,其形成13mm。再者,长板58较佳使用具抗菌、防臭及通气性的桐木,其它也可使用桧、杉及摩鹿加合欢等。再者,该床垫框架4装着一握板单元60,该握板单元60由二个以较低高度直立在床1二侧的握件60A及贯穿该间隔的贯通轴60B连结而成。
本发明可在不偏离主要的精神及特征下以其它不同的形式实施。因此,上述的较佳实施例只是以举例的方式被举出,且不应将其视为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而非由说明书的内容所定义,属于权利要求书的等效变化或修改,都落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床,其具有一承载床垫框架的床框体,该床垫框架具有一承载床垫的寝具承载面,而该床框体具有一矩形的周围框,且该床框体由数个纵长的伸缩脚支撑;其特征在于:该伸缩脚具有一床侧的静止体及一升降体,该升降体相对该静止体升降且于上下数个位置整齐的形成扣止;且通过将该升降体固定在该床框体,使该床框体由该伸缩脚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该伸缩脚具有一间隔的分别配置在该床框体的使用者头部所朝向的头侧边及足部所朝向的足侧边的二侧以形成一对,且通过将该升降体的下端固定在该床框体,在从该床框体突出的突出部间架设头足侧框体,并由该一对的伸缩脚及头足侧框体形成头足侧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该伸缩脚的升降体由连接其间的连结轴固定在该床框体,且由台板连接该静止体下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该头足侧框体由板状的平板体所构成,且上端部由连接该伸缩脚间的横木所装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该伸缩脚中,该静止体形成轴状,且该升降体形成可内插入或外插入该静止体的筒状;该伸缩脚具有一被扣合部、一扣合突出部、一扣合解除装置及一扣合阻止装置;该被扣合部设在该静止体或升降体的任一侧,且具有数个上下隔设的扣合承接部;该扣合突出部设在另一侧,且由弹张装置可弹张的扣合在任一扣合承接部;该扣合解除装置于该升降体上升之际对抗该弹张,而解除该扣合;该扣合阻止装置于上升端阻止该扣合突出部的扣合,而形成可使升降体下降,且于下降端可使该扣合突出部的扣合复原。
CN 200510002418 2005-01-20 2005-01-20 Pending CN1806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02418 CN1806722A (zh) 2005-01-20 2005-01-2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02418 CN1806722A (zh) 2005-01-20 2005-0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6722A true CN1806722A (zh) 2006-07-26

Family

ID=36838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02418 Pending CN1806722A (zh) 2005-01-20 2005-01-20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067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4916C (zh) 折叠式宴会桌
CN1893857A (zh) 可调节的活动靠背座椅
CN1911200A (zh) 可直起式轮椅
CN101052330A (zh) 靠背倾斜装置
CN1370490A (zh) 办公座椅
EP2298262A3 (en) Patient support apparatus having auto contour
CN1572174A (zh) 带有滚动轮的箱包
CN1665432A (zh) 用于床、床垫、躺椅等等的调整装置以及可调整的支承装置
CN1442103A (zh) 兼用作折叠椅的床
CN1457240A (zh) 椅子,特别是办公椅子
CN1977305A (zh) 一种音乐架高度调节装置
JP2003528670A (ja) ベッド、テーブルなどの家具の高さ調節自在の好ましい物品用のリフティングコラム
CN2775276Y (zh) 三脚伸缩梯
CN1810185A (zh) 同步机构
CN1806722A (zh)
CN1875902A (zh) 电动床
CN1785089A (zh) 折叠伞
CN1575693A (zh) 折叠床
CN100462029C (zh)
CN210170319U (zh) 多功能多体位医用电动椅
CN2794558Y (zh) 一种可折叠的运动椅
CN2729123Y (zh) 晒衣杆支撑架
CN218683355U (zh) 一种建筑工程设计用多功能平台
AU2006100369A4 (en) Table structure
CN2626340Y (zh) 具辅助框的折叠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