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5347A - 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5347A
CN1805347A CN 200510032852 CN200510032852A CN1805347A CN 1805347 A CN1805347 A CN 1805347A CN 200510032852 CN200510032852 CN 200510032852 CN 200510032852 A CN200510032852 A CN 200510032852A CN 1805347 A CN1805347 A CN 1805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port
vctrunk
ethernet
ma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328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100328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05347A/zh
Publication of CN1805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53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EOT)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该路径用于实现以太网业务从一第一光网络设备通过传送网络传送至一第二光网络设备。该第一与第二光网络设备分别包括第一MAC端口、第一VCTRUNK端口和第二MAC端口、第二VCTRUNK端口,该第一与第二VCTRUNK端口间绑定至少一条光传输通道。该第一与第二MAC端口之间的以太网路径中从第一MAC端口至第一VCTRUNK端口的路径通过使第一MAC端口的数据直接映射到相应的第一VCTRUNK端口中,或者通过虚拟网桥的二层交换技术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光网络中,系统由一个个网元所组成。用户可以在单个网元中执行各种操作,例如:创建业务、设置网元和单板的属性等等。从更高的使用角度,用户往往更希望能对每条以太网专线或以太网局域网进行管理,也就是希望能够实现端到端管理。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Ethernet Over Transport,EOT)的端到端路径,实现端到端管理。该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描述了各个MAC接入端口,以及承载该以太网业务的传送网信息。其中,传送网的类型包括SDH、ASON、SONET等。以太网业务的类型包括:端口路由、VLAN、MPLS。
请参照图1,图1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以太网业务通过光网络设备进行传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太网业务流首先从一个网元1设备上的以太网单板的MAC端口10进入光传输设备,经过数据处理到达VCTRUNK端口20。VCTRUNK端口20是一个物理上不存在的虚拟端口。为了使以太网业务能够通过光传输通道30进行传输,该VCTRUNK端口20绑定了一条或多条光传输通道30,或称为时隙。这样,通过VCTRUNK端口20,以太网业务就能承载在光传输网络上。请参照图2,当以太网数据流到达另一个光传输设备,即网元2,通过这个设备的VCTRUNK端口到MAC端口出来,就实现了以太网业务端到端的管理。
现有技术中,把连接两个VCTRUNK端口间的这条路径称之为TrunkLink。两个MAC端口之间的路径称之为以太网路径。通过绑定的多条通道的Trunk Link,以太网业务流便得以在光网络里传输。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光网络设备的数量成百上千,为了在任意两个设备间配置以太网业务,需要分别给设备的VCTRUNK端口绑定传输通道,以形成两点间的Trunk Link,进而实现两点以太网业务端到端的管理。
但是,目前的标准建议中只描述了Trunk Link和以太网路径两个层次。对于使用了VLAN和MPLS技术的网络,Trunk Link和以太网路径两个层次不足以描述系统中所有层次路径的关系。例如:目前在以太网端到端路径应用中,对于删除操作,便无法确定是否应该删除可能同时被其他路径使用的业务。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以提供更多的端到端路径层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该路径用于实现以太网业务从一第一光网络设备通过传送网络传送至一第二光网络设备,该第一与第二光网络设备分别包括第一MAC端口、第一VCTRUNK端口和第二MAC端口、第二VCTRUNK端口,该第一与第二VCTRUNK端口间绑定至少一条光传输通道。该第一与第二MAC端口之间的以太网路径中从第一MAC端口至第一VCTRUNK端口的路径通过使第一MAC端口的数据直接映射到相应的第一VCTRUNK端口中,或者通过虚拟网桥的二层交换技术实现。
其中,上述第一与第二VCTRUNK端口间的Trunk link路径可通过标签方式共享带宽。该Trunk link可为SDH、WDM、或SONET之一的传送网络。此外,通过该第一与第二MAC端口中的VLAN ID共享也可以实现该以太网路径的带宽共享。
本发明方法基于现有设备硬件,提出了除现有技术中的Trunk link和两网元第一与第二MAC端口的以太网路径之外的多个路径层次:即,该第一与第二MAC端口之间的以太网路径中从第一MAC端口至第一VCTRUNK端口的路径通过使第一MAC端口的数据直接映射到相应的第一VCTRUNK端口中实现,或者通过虚拟网桥的二层交换技术实现;第一与第二VCTRUNK端口间的Trunk link路径可通过标签方式共享带宽;以及通过该第一与第二MAC端口中的VLANID共享以实现该带宽的共享。
上述方法丰富了端到端的路径层次,可以用到网络管理系统上的各种应用当中。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以太网业务通过光网络设备进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以太网业务端到端管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模型的示意图。
图4描述了本发明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各个端到端路径层次。
图5描述的是图4中的两个VCTRUNK端口之间的Trunk Link路径示意图。
图6描述的是图4中的LSP通过MPLS技术的标签方式共享Trunk Link的带宽。
图7描述的是图4中两个MAC端口间的以太网路径示意图。
图8描述的是图4中的MAC端口通过VLAN ID共享实现带宽共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照图4,图4描述了本发明所揭露的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EOT)端到端的各个路径层次。该路径用于实现把以太网业务从一第一光网络设备,即网元1通过传送网传送至一第二光网络设备,即网元2。网元1与网元2分别包括第一MAC端口、第一VCTRUNK端口和相应的第二MAC端口、第二VCTRUNK端口。本发明中以太网端到端路径的层次,从服务层到客户层顺序依次为:两VCTRUNK端口间的Trunk Link,使用MPLS(Multi-protocol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LSP(Label Switch Path,标签交换通道),两MAC端口间的以太网路径,和带VLAN的以太网路径。
图5至图8分别描述了上述各层路径的业务流向以及终结点。
请参照图5,图5描述的是本发明两VCTRUNK端口之间的Trunk Link。该Trunk Link的承载体即是传送网络,可以是SDH、WDM、SONET等。业务通过Truck Link在网元1和网元2之间传递。
请参照图6,图6描述的是本发明的LSP层使用MPLS技术所定义的路径层次的示意图。多路信号可以通过标签交换的方式共享Trunk Link的带宽,而互不干扰。
请参照图7,图7描述的是本发明两MAC端口间的以太网路径。在说明两MAC端口间的以太网路径之前,请先参照图3。图3中的VB(Virtual Bridge)是使用二层交换技术的层面,LSP是处理MPLS的层面。图中的箭头标识表示的是数据从网元1的第一MAC端口MACl和第一VCTRUNK端口VCTRUNKl到网元2的第二MAC端口MAC2和第二VCTRUNK端口VCTRUNK2的不同路径。也就是说,在图7中,该第一MAC端口至第一VCTRUNK端口之间的以太网路径可以通过使第一MAC端口的数据直接映射到相应的第一VCTRUNK端口中,或者通过虚拟网桥的二层交换实现。第一与第二MAC端口之间的以太网路径的Trunk link部分可以进一步通过标签交换路径技术实现带宽共享。
图8描述的是在上述MAC端口中,还可以进一步通过VLAN ID共享,实现带宽共享,信息隔离。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网元1与网元2间的任一路径,网元1中与网元2的路径层次未定是一致的。例如:在网元1从第一MAC端口到第一VCTRUNK端口之间的业务路径通过VB二层交换实现,在网元2中从第二VCTRUNK端口至第二MAC端口的路径层次未必一定也使用VB二层交换实现,其可以使用前述的其他任何一种路径层次实现。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LSP层使用的MPLS技术、VB的二层交换技术和MAC端口中的VLAN ID共享方法皆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因此其具体的技术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方法基于现有设备硬件,提出了除现有技术中的Trunk link和两网元第一与第二MAC端口的以太网路径之外的多个路径层次:即,该第一与第二MAC端口之间的以太网路径中从第一MAC端口至第一VCTRUNK端口的路径通过使第一MAC端口的数据直接映射到相应的第一VCTRUNK端口中实现,或者通过虚拟网桥的二层交换技术实现;第一与第二VCTRUNK端口间的Trunk link路径可通过标签方式共享带宽;以及通过该第一与第二MAC端口中的VLAN ID共享以实现该带宽的共享。上述方法丰富了端到端的路径层次,可用于网络管理系统上的各种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叙述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可实现性及其突出效果,具体特征并不能用来作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4)

1.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该路径用于实现以太网业务从一第一光网络设备通过传送网络传送至一第二光网络设备,该第一与第二光网络设备分别包括第一MAC端口、第一VCTRUNK端口和第二MAC端口、第二VCTRUNK端口,该第一与第二VCTRUNK端口间绑定至少一条光传输通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与第二MAC端口之间的以太网路径中从第一MAC端口至第一VCTRUNK端口的路径通过使第一MAC端口的数据直接映射到相应的第一VCTRUNK端口中,或者通过虚拟网桥的二层交换技术实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与第二VCTRUNK端口间的Trunk link路径通过标签方式共享带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Trunk link为SDH、WDM、或SONET之一的传送网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该第一与第二MAC端口中的VLANID共享该以太网路径的带宽。
CN 200510032852 2005-01-14 2005-01-14 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 Pending CN18053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2852 CN1805347A (zh) 2005-01-14 2005-01-14 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32852 CN1805347A (zh) 2005-01-14 2005-01-14 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5347A true CN1805347A (zh) 2006-07-19

Family

ID=36867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32852 Pending CN1805347A (zh) 2005-01-14 2005-01-14 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0534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875A (zh) * 2010-02-10 201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转发的方法和装置、路由器
CN101945307A (zh) * 2009-07-03 201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中标签的分配处理方法、光通信装置及光通信系统
CN102118259A (zh) * 2009-12-30 201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路径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02238063A (zh) * 2010-04-26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621716B (zh) * 2008-06-30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以太网私有专线业务连接的建立方法
CN105656673A (zh) * 2016-01-08 2016-06-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otn设备的分组业务模型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2543124A (zh) * 2020-12-22 2021-03-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专线配置的方法和专线系统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1716B (zh) * 2008-06-30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以太网私有专线业务连接的建立方法
US9736557B2 (en) 2009-07-03 2017-08-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assigning and processing a label in an optical network,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07303B2 (en) 2009-07-03 2016-04-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34335B2 (en) 2009-07-03 2019-06-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assigning and processing a label in an optical network,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45307A (zh) * 2009-07-03 2011-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中标签的分配处理方法、光通信装置及光通信系统
US8971711B2 (en) 2009-07-03 2015-03-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assigning and processing a label in an optical network,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45307B (zh) * 2009-07-03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中标签的分配处理方法、光通信装置及光通信系统
CN102118259B (zh) * 2009-12-30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路径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02118259A (zh) * 2009-12-30 201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路径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01789875B (zh) * 2010-02-10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转发的方法和装置、路由器
CN101789875A (zh) * 2010-02-10 201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转发的方法和装置、路由器
CN102238063B (zh) * 2010-04-26 2014-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238063A (zh) * 2010-04-26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5656673A (zh) * 2016-01-08 2016-06-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otn设备的分组业务模型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5656673B (zh) * 2016-01-08 2018-10-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otn设备的分组业务模型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2543124A (zh) * 2020-12-22 2021-03-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专线配置的方法和专线系统
CN112543124B (zh) * 2020-12-22 2024-05-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专线配置的方法和专线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2016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and controlling labels i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ed networks
US109316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nd managing virtual switches
CN1805347A (zh) 一种基于传送网的以太网的端到端路径实现方法
EP2437442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data traffic in a digital transmission network
US870555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flood traffic over multiple 0:N link aggregation groups
CN1551572A (zh) 业务中的数据镜像
CN102195872B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GB2400254A (en) Video processing
CN1474564A (zh) 一种虚拟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方法
CN1802816A (zh) 一种涉及以太网接入系统的设备和方法
US8923288B2 (en) Multi-service transport apparatus with switch for integrated transport networks
US847761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ed virtual traffic management
CN101299723B (zh)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GB2397462A (en) Video network with multicast feature
CN101237403A (zh) 用于以太网的业务复用方法
US795742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data service network of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US20040071141A1 (en) Distributed service architecture based on a hierarchical load balancing approach
US888547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rtualized forwarding
AU20172028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nd managing virtual switches
US877420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ontextualized flow tags
US10917363B2 (en) Multilayer packet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Hisadome et al. 100 Gb/s Ethernet inverse multiplexing based on aggregation at the physical layer
CN1780258A (zh) 一种在弹性分组环网上实现以太网虚拟专网的方法
CN106576016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媒体接入控制器
CN1925407A (zh) 接入多路复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