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9723B -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9723B
CN101299723B CN2008101160553A CN200810116055A CN101299723B CN 101299723 B CN101299723 B CN 101299723B CN 2008101160553 A CN2008101160553 A CN 2008101160553A CN 200810116055 A CN200810116055 A CN 200810116055A CN 101299723 B CN101299723 B CN 101299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sp tunnel
tunnel
list item
lsp
nhl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160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9723A (zh
Inventor
俞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160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97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9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9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9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9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签交换路径(LSP)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包括: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标识,LSP隧道目的地与LSP隧道标识一一对应;在创建到达LSP隧道目的地的VPN转发表项时,获取与LSP隧道目的地绑定的LSP隧道标识记录到VPN转发表项中;在LSP隧道建立时,使用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的LSP隧道标识来标记该LSP隧道,为该LSP隧道创建对应的NHLFE表项;当LSP隧道发生变化时,刷新与发生变化的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LSP隧道信息管理装置。本发明能够在LSP隧道发生变化时,降低信息维护复杂度,减少VPN业务恢复时间。

Description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标签交换路径(LSP,Label Switch Path)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MPLS是使用标签进行报文转发的技术,具备快速转发、QoS保证、多业务支持等优点,在下一代电信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PLS VPN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其在网络路由和交换设备上应用MPLS技术,可用来构造宽带Intranet、Extranet,满足多种灵活的业务需求。
图1示出了MPLS VPN典型组网图,包括:用户边缘设备(CE,CustomEdge)、骨干网边缘设备(PE,Provider Edge)和骨干网核心设备(P,Provider)。其中,PE是VPN业务的接入设备,其上维护私网用户转发信息,保存VPN转发表;P是MPLS域的核心设备,只具备基本MPLS转发能力,不维护私网用户转发信息。在报文转发过程中,用户的私网报文直接通过LSP隧道穿越MPLS域到达对端PE,由对端PE进行VPN业务的下行处理,P仅仅进行报文中的LSP隧道标签交换操作。
在MPLS VPN业务转发过程中,PE不仅要使用VPN转发表(二层VPN转发表或三层VPN转发表),同时还要使用下一跳标签转发表(NHLFE,Next Hop Label Forwarding Entry)。表1、表2分别示出了一种VPN转发表和一种NHLFE表的示例性结构,其中,VPN转发表中保存了私网标签、LSP隧道标识(ID)等信息,NHLFE表中保存了报文的下一跳(NextHop)、出接口(OutIf)、压入的标签栈(LabelStack)等LSP隧道信息。
 VRF索引   目的IP/掩码   远端私网标签   出接口   下一跳  LSP隧道ID
  VPN1   IP1/MASK1   --   OutIf1   NextHop1   --
  VPN1   IP2/MASK2   Label2   --   --   LspID2
  VPN3   IP3/MASK3   Label3   --   --   LspID1
表1  VPN转发表
 LSP隧道ID   标签栈   出接口   下一跳
  LspID1   LabelStack1   OutIf1   NextHop1
  LspID2   LabelStack2   OutIf2   NextHop2
表2  NHLFE表
表1所示的VPN转发表为典型的L3VPN私网转发表(L2VPN私网转发表原理类似,不再赘述),其中既包括对端VPN转发表项,也包括本端VPN转发表项。对端VPN转发表项不包含出接口和下一跳,如表1中的第3行和第4行;本端VPN转发表项不包含远端私网标签和LSP隧道ID,如表1中的第2行。下面分别对对端VPN转发表项和本端VPN转发表项的创建过程进行说明。对端VPN转发表项的创建过程如下:首先,信令协议(边界网关协议BGP)解析对端设备发送过来的私网路由信息,形成VPN转发表项中的VRF索引、目的IP/掩码、远端私网标签等;其次,控制面根据对端设备的目的IP地址查找一条到该对端的LSP隧道,将该LSP隧道的索引(LSP隧道ID)记录到VPN转发表项中,该索引即指向私网报文走的透传到对端的LSP隧道。本端VPN转发表项的创建过程如下:通过本地路由协议与CE设备进行交互学习形成VPN转发表项中的VRF索引、目的IP/掩码、出接口、下一跳等。
表2所示的NHLFE表为LSP隧道的出方向表项。在一条LSP隧道在控制面生成之后,会形成一个唯一的表项索引(LSP隧道ID),并结合其中的关键隧道转发信息:隧道索引、标签栈、出接口、下一跳等构造成对应该LSP隧道的NHLFE表项,用于报文进隧道进行转发处理。
下面以图1中CE1向CE2发送报文为例,并结合表1和表2,说明MPLSVPN的业务转发过程:首先,CE1用户报文上行到PE1;PE1收到报文后根据私网报文的IP地址和VRF索引查询私网VPN转发表,根据VPN转发表进行相应私网处理,如果存在私网标签的话就压入私网标签,并在VPN转发表中找到相应的LSP隧道ID,然后根据找到的LSP隧道ID查询NHLFE表,根据NHLFE表中记录的LSP隧道信息对报文进行处理,以使报文进入LSP隧道,即先根据NHLFE表中的标签栈信息压入LSP隧道标签,接着根据NHLFE表中的出接口和下一跳将报文转发给P1;在隧道中,P1对报文进行标准MPLS标签处理,根据LSP隧道标签信息进行MPLS标签交换,并转发报文到PE2;PE2收到报文后进行出隧道处理,同时根据私网标签识别私网信息,获取对应的VRF索引,然后根据VRF索引和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查询本地VPN转发表获取出接口和下一跳将报文转发给CE2。
由以上描述可见,MPLS VPN业务转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是VPN转发表与NHLFE表相关联。目前,VPN转发表与NHLFE表的关联一般通过引用LSP隧道ID完成,如表1和表2所示,每个对端VPN转发表项中均保存对应的LSP隧道ID,每个LSP隧道ID又对应一个NHLFE表项,通过LSP隧道ID就可找到相应的NHLFE表项。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LSP隧道发生变化(如被删除重建),那么所有与原来LSP隧道相关的信息都必须全部被刷新,包括NHLFE表中的LSP隧道信息和VPN转发表中的LSP隧道ID信息。由于通常情况下,两个PE之间的所有VPN业务都走同一条LSP隧道,即VPN转发表项与LSP隧道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因此,在LSP隧道发生变化之后,大量与该隧道相关的VPN转发表项都必须被刷新。这种动态刷新大量VPN转发表项的方式不仅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并且由于刷新大量VPN转发表项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因此还会导致VPN业务不能够在LSP隧道发生变化后快速恢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SP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在LSP隧道发生变化时,降低信息维护复杂度,减少VPN业务恢复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SP隧道信息管理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标识,LSP隧道目的地与LSP隧道标识一一对应;所述绑定过程包括:在确定了所有LSP隧道的目的地后,预先静态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标识;或者,在学习到对端设备的路由信息后,根据对端设备的目的地址查找是否存在到达该对端设备的LSP隧道,如果存在,则直接将该LSP隧道标识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如果不存在,则随机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LSP隧道标识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
在创建到达LSP隧道目的地的虚拟专用网络VPN转发表项时,获取与LSP隧道目的地绑定的LSP隧道标识记录到VPN转发表项中;
在LSP隧道建立时,使用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的LSP隧道标识来标记该LSP隧道,为该LSP隧道创建对应的下一跳标签转发表项NHLFE;
当LSP隧道发生变化时,刷新与发生变化的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
所述LSP隧道发生变化包括:LSP隧道被删除和LSP隧道内容被修改;
在LSP隧道被删除时,所述刷新包括:删除该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
在LSP隧道内容被修改时,所述刷新包括:对该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内容进行相应修改。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为尚未建立的LSP隧道创建虚拟NHLFE表项,虚拟NHLFE表项中只记录LSP隧道标识,其它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所有走虚拟NHLFE表项的业务都将被丢弃;
在LSP隧道建立时,将该LSP隧道对应的虚拟NHLFE表项修改成正常NHLFE表项,正常NHLFE表项中记录LSP隧道标识及隧道转发信息。
所述LSP隧道发生变化包括:LSP隧道被删除和LSP隧道内容被修改;
在LSP隧道被删除时,所述刷新包括:将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修改为虚拟NHLFE表项,虚拟NHLFE表项中只记录LSP隧道标识,其它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
在LSP隧道内容被修改时,所述刷新包括:对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内容进行相应修改。
一种LSP隧道信息管理装置,包括:绑定关系管理单元、VPN表项管理单元和NHLFE表项管理单元,其中,
绑定关系管理单元,用于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标识,并存储各个LSP隧道目的地与LSP隧道标识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绑定包括在确定了所有LSP隧道的目的地后,预先静态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标识;或者,在学习到对端设备的路由信息后,根据对端设备的目的地址查找是否存在到达该对端设备的LSP隧道,如果存在,则直接将该LSP隧道标识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如果不存在,则随机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LSP隧道标识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
VPN表项管理单元,用于在创建到达LSP隧道目的地的VPN转发表项时,从绑定关系管理单元中获取与LSP隧道目的地对应的LSP隧道标识记录到VPN转发表项中;
NHLFE表项管理单元,用于在LSP隧道建立时,从绑定关系管理单元中获取与该LSP隧道目的地对应的LSP隧道标识,使用该LSP隧道标识来标记该LSP隧道,为该LSP隧道创建对应的NHLFE表项;并且,当LSP隧道发生变化时,刷新与发生变化的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
所述LSP隧道发生变化包括:LSP隧道被删除和LSP隧道内容被修改;
在LSP隧道被删除时,所述NHLFE表项管理单元删除该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
在LSP隧道内容被修改时,所述NHLFE表项管理单元对该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内容进行相应修改。
所述NHLFE表项管理单元进一步为尚未建立的LSP隧道创建虚拟NHLFE表项,虚拟NHLFE表项中只记录LSP隧道标识,其它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所有走虚拟NHLFE表项的业务都将被丢弃;在LSP隧道建立时,NHLFE表项管理单元将该LSP隧道对应的虚拟NHLFE表项修改成正常NHLFE表项,正常NHLFE表项中记录LSP隧道标识及隧道转发信息。
所述LSP隧道发生变化包括:LSP隧道被删除和LSP隧道内容被修改;
在LSP隧道被删除时,所述NHLFE表项管理单元将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修改为虚拟NHLFE表项,虚拟NHLFE表项中只记录LSP隧道标识,其它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
在LSP隧道内容被修改时,所述NHLFE表项管理单元对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内容进行相应修改。
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固定VPN使用的LSP隧道ID,使得VPN转发表中的LSP隧道ID信息可以保持不变,这样当LSP隧道发生变化时,就只需刷新与发生变化的LSP隧道相关的NHLFE表项,而无需刷新所有与之相关的大量VPN转发表项,从而降低了信息维护复杂度,节省了刷新时间,使得VPN业务在LSP隧道发生变化后能够快速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MPLS VPN典型组网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端VPN转发表项的创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LSP隧道信息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固定VPN使用的LSP隧道ID,以使VPN转发表中的LSP隧道ID信息固定,这样当LSP隧道发生变化时,就只需刷新与发生变化的LSP隧道相关的NHLFE表项,而无需刷新所有与之相关的VPN转发表项,从而降低信息维护复杂度,节省刷新时间,使得VPN业务在LSP隧道发生变化后能够快速恢复。
为了实现LSP隧道ID固定,PE需要为各个LSP隧道的目的地(即各个对端PE)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ID。其中,所述LSP隧道既包括已经建立的LSP隧道,也包括尚未建立的LSP隧道。对于已经建立的LSP隧道,直接将该隧道的ID与该隧道的目的地绑定即可;对于目前尚未建立的LSP隧道,可以预先为其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隧道ID与该隧道的目的地绑定,后续在真正建立LSP隧道时,直接使用与该隧道的目的地绑定的隧道ID来标识该隧道。
其中,LSP隧道ID与LSP隧道目的地一一对应(等价LSP隧道的情况除外),一个LSP隧道ID唯一标识一条LSP隧道,一条LSP隧道对应一个目的地。表3示出了一种LSP隧道目的地与LSP隧道ID的映射关系表,其中LSP隧道目的地以对端PE的IP地址表示。
  LSP隧道目的IP   LSP隧道ID
  A.A.A.A   Tunnel ID_A
  B.B.B.B   Tunnel ID_B
  C.C.C.C   Tunnel ID_C
表3  LSP隧道目的地与LSP隧道ID的映射关系表
表3所示LSP隧道目的地与隧道ID的映射关系既可通过静态方式配置,也可通过动态方式配置。静态方式配置是指,在确定了所有LSP隧道的目的地即对端PE的IP地址后,预先静态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ID,形成表3所示的映射关系。动态方式配置是指,PE在学习到对端设备的路由信息后,根据对端设备的目的IP地址查找是否存在到达该对端设备的LSP隧道,如果存在,则直接将该LSP隧道ID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并将绑定关系记录在表3中;如果不存在,则随机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LSP隧道ID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并将绑定关系记录在表3中。
LSP隧道ID固定以后,PE就只需在创建到达LSP隧道目的地的对端VPN转发表项时,一次性获取与LSP隧道目的地对应的LSP隧道ID记录到VPN转发表项中即可,后续无须对VPN转发表中的LSP隧道ID信息进行动态维护。
图2示出了LSP隧道ID固定后,PE上创建对端VPN转发表项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信令协议解析对端设备发来的私网路由信息,形成VPN转发表项中的VRF索引、目的IP/掩码、远端私网标签等。
步骤202:控制面根据对端设备的目的IP地址查找表3,获取到达该对端设备的LSP隧道ID。
步骤203:控制面将获取的LSP隧道ID记录到VPN转发表项中。
由于VPN转发表中记录的LSP隧道ID固定不变,因此当LSP隧道发生变化时,可以不刷新VPN转发表,而只需刷新与发生变化的LSP隧道相关的NHLFE表项。
关于NHLFE表的管理,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一、在LSP隧道真正建立后,为该LSP隧道创建相应的NHLFE表项,该表项包括LSP隧道ID、标签栈、出接口、下一跳等;而对于目前尚未建立的LSP隧道,则不存在对应的NHLFE表项。当LSP隧道被删除时,其对应的NHLFE表项也被删除;当LSP隧道的内容被修改时,其对应的NHLFE表项的内容也进行相应修改。无论是LSP隧道被删除还是其内容被修改,LSP隧道目的IP所对应的隧道ID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在报文转发过程中,PE先查找VPN转发表,然后再根据VPN转发表中记录的LSP隧道ID查找对应的NHLFE表项,如果找到对应的NHLFE表项,则根据找到的NHLFE表项进行报文转发,如果不存在对应的NHLFE表项,则丢弃报文。
二、在LSP隧道真正建立后,为该LSP隧道创建相应的NHLFE表项;并且,在建立表3所示的映射关系时,为目前尚未建立的LSP隧道创建虚拟NHLFE表项。
虚拟NHLFE表项与LSP隧道真正建立后创建的正常NHLFE表项不同,正常NHLFE表项中记录了LSP隧道标识、标签栈、出接口、下一跳等LSP隧道信息,所有走正常NHLFE表项的报文都可正常转发;而虚拟NHLFE表项中则只记录对应的LSP隧道标识,其它的标签栈、出接口和下一跳等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所有走虚拟NHLFE表项的VPN业务都将被自动丢弃。
当真实存在的LSP隧道被删除时,PE需要将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修改成虚拟NHLFE表项,在该虚拟NHLFE表项中只保留LSP隧道ID,其它的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当原先不存在的LSP隧道真正建立后,PE需要将原先创建的与该LSP隧道对应的虚拟NHLFE表项修改成正常NHLFE表项,在该正常NHLFE表项中记录标签栈、出接口、下一跳等隧道转发信息;当真实存在的LSP隧道的内容发生改变时,PE需要对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内容进行修改。
在报文转发过程中,PE先查找VPN转发表,然后再根据VPN转发表中记录的LSP隧道ID查找对应的NHLFE表项,如果找到的NHLFE表项为正常NHLFE表项,则根据该正常NHLFE表项进行报文转发;如果找到的NHLFE表项为虚拟NHLFE表项,则丢弃报文。
可见,采取上述将LSP隧道目的IP与LSP隧道ID固定的方案后,在某个LSP隧道发生变化如被删除重建时,就只需刷新与该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而无需刷新与该LSP隧道相关的大量VPN转发表项,从而降低了信息维护的复杂度,节省了刷新时间,使得VPN业务在LSP隧道发生变化后能够快速恢复。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LSP隧道信息管理装置,该装置可位于PE中,其结构参见图3所示,包括:绑定关系管理单元、VPN表项管理单元和NHLFE表项管理单元,其中,
绑定关系管理单元,用于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标识,并存储各个LSP隧道目的地与LSP隧道标识的一一对应关系;
VPN表项管理单元,用于在创建到达LSP隧道目的地的VPN转发表项时,从绑定关系管理单元中获取与LSP隧道目的地对应的LSP隧道标识记录到VPN转发表项中;
NHLFE表项管理单元,用于在LSP隧道建立时,从绑定关系管理单元中获取与该LSP隧道目的地对应的LSP隧道标识,使用该LSP隧道标识来标记该LSP隧道,为该LSP隧道创建对应的NHLFE表项;并且,当LSP隧道发生变化时,刷新与发生变化的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
所述绑定关系管理单元可以在确定了所有LSP隧道的目的地后,预先静态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标识;
或者,在学习到对端设备的路由信息后,根据对端设备的目的地址查找是否存在到达该对端设备的LSP隧道,如果存在,则直接将该LSP隧道标识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如果不存在,则随机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LSP隧道标识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
对于目前尚未建立的LSP隧道,NHLFE表项管理单元既可以不为它创建NHLFE表项,也可以进一步为它创建一个虚拟NHLFE表项,虚拟NHLFE表项中只记录LSP隧道标识,其它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所有走虚拟NHLFE表项的业务都将被丢弃。
在尚未建立的LSP隧道不存在对应NHLFE表项的情况下,如果真实存在的LSP隧道被删除,则NHLFE表项管理单元需要删除该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如果真实存在的LSP隧道的内容被修改,则NHLFE表项管理单元对该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内容进行相应修改。
在尚未建立的LSP隧道存在对应虚拟NHLFE表项的情况下,如果该LSP隧道被真正建立,则NHLFE表项管理单元需要将该LSP隧道对应的虚拟NHLFE表项修改成正常NHLFE表项,正常NHLFE表项中记录LSP隧道标识及隧道转发信息。
另外,在真实存在的LSP隧道被删除时,NHLFE表项管理单元需要将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修改为虚拟NHLFE表项,虚拟NHLFE表项中只记录LSP隧道标识,其它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在真实存在的LSP隧道内容被修改时,NHLFE表项管理单元需要对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内容进行相应修改。
以上所述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标签交换路径LSP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标识,LSP隧道目的地与LSP隧道标识一一对应,所述绑定过程包括:在确定了所有LSP隧道的目的地后,预先静态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标识;或者,在学习到对端设备的路由信息后,根据对端设备的目的地址查找是否存在到达该对端设备的LSP隧道,如果存在,则直接将该LSP隧道标识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如果不存在,则随机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LSP隧道标识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
该方法还包括:
在创建到达LSP隧道目的地的虚拟专用网络VPN转发表项时,获取与LSP隧道目的地绑定的LSP隧道标识记录到VPN转发表项中;
在LSP隧道建立时,使用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的LSP隧道标识来标记该LSP隧道,为该LSP隧道创建对应的下一跳标签转发表项NHLFE;
当LSP隧道发生变化时,刷新与发生变化的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SP隧道发生变化包括:LSP隧道被删除和LSP隧道内容被修改;
在LSP隧道被删除时,所述刷新包括:删除该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
在LSP隧道内容被修改时,所述刷新包括:对该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内容进行相应修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为尚未建立的LSP隧道创建虚拟NHLFE表项,虚拟NHLFE表项中只记录LSP隧道标识,其它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所有走虚拟NHLFE表项的业务都将被丢弃;
在LSP隧道建立时,将该LSP隧道对应的虚拟NHLFE表项修改成正常NHLFE表项,正常NHLFE表项中记录LSP隧道标识及隧道转发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SP隧道发生变化包括:LSP隧道被删除和LSP隧道内容被修改;
在LSP隧道被删除时,所述刷新包括:将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修改为虚拟NHLFE表项,虚拟NHLFE表项中只记录LSP隧道标识,其它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
在LSP隧道内容被修改时,所述刷新包括:对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内容进行相应修改。
5.一种LSP隧道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绑定关系管理单元、VPN表项管理单元和NHLFE表项管理单元,其中,
绑定关系管理单元,用于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标识,并存储各个LSP隧道目的地与LSP隧道标识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绑定包括在确定了所有LSP隧道的目的地后,预先静态为各个LSP隧道目的地分别绑定一个LSP隧道标识;或者,在学习到对端设备的路由信息后,根据对端设备的目的地址查找是否存在到达该对端设备的LSP隧道,如果存在,则直接将该LSP隧道标识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如果不存在,则随机分配一个尚未使用的LSP隧道标识与该LSP隧道目的地绑定;
VPN表项管理单元,用于在创建到达LSP隧道目的地的VPN转发表项时,从绑定关系管理单元中获取与LSP隧道目的地对应的LSP隧道标识记录到VPN转发表项中;
NHLFE表项管理单元,用于在LSP隧道建立时,从绑定关系管理单元中获取与该LSP隧道目的地对应的LSP隧道标识,使用该LSP隧道标识来标记该LSP隧道,为该LSP隧道创建对应的NHLFE表项;并且,当LSP隧道发生变化时,刷新与发生变化的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SP隧道发生变化包括:LSP隧道被删除和LSP隧道内容被修改;
在LSP隧道被删除时,所述NHLFE表项管理单元删除该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
在LSP隧道内容被修改时,所述NHLFE表项管理单元对该LSP隧道对应的NHLFE表项内容进行相应修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HLFE表项管理单元进一步为尚未建立的LSP隧道创建虚拟NHLFE表项,虚拟NHLFE表项中只记录LSP隧道标识,其它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所有走虚拟NHLFE表项的业务都将被丢弃;在LSP隧道建立时,NHLFE表项管理单元将该LSP隧道对应的虚拟NHLFE表项修改成正常NHLFE表项,正常NHLFE表项中记录LSP隧道标识及隧道转发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SP隧道发生变化包括:LSP隧道被删除和LSP隧道内容被修改;
在LSP隧道被删除时,所述NHLFE表项管理单元将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修改为虚拟NHLFE表项,虚拟NHLFE表项中只记录LSP隧道标识,其它隧道转发信息均设置为无效;
在LSP隧道内容被修改时,所述NHLFE表项管理单元对该LSP隧道对应的正常NHLFE表项内容进行相应修改。
CN2008101160553A 2008-07-02 2008-07-02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299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60553A CN101299723B (zh) 2008-07-02 2008-07-02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60553A CN101299723B (zh) 2008-07-02 2008-07-02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9723A CN101299723A (zh) 2008-11-05
CN101299723B true CN101299723B (zh) 2010-08-25

Family

ID=40079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60553A Active CN101299723B (zh) 2008-07-02 2008-07-02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97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844B (zh) * 2010-03-02 2014-04-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表项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2571606A (zh) * 2012-02-24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虚拟专用网私网数据转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607349B (zh) * 2013-11-14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网络中确定路由的方法及运营商边缘设备
CN105577502B (zh) * 2014-10-17 202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传送方法及装置
CN105791121B (zh) * 2014-12-23 2019-10-25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业务转发表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6656781B (zh) * 2015-11-02 2020-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50520B (zh) * 2015-12-31 2019-02-19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建立聚合隧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72845B (zh) * 2020-06-30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vxlan隧道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504A (zh) * 2004-09-15 2006-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络中路由转发的方法
EP1753176A1 (en) * 2004-06-07 2007-0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method for realizing route transmitting in the network
CN101090355A (zh) * 2007-07-24 2007-12-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专用网隧道的标签交换路径建立方法、系统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53176A1 (en) * 2004-06-07 2007-0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method for realizing route transmitting in the network
CN1750504A (zh) * 2004-09-15 2006-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络中路由转发的方法
CN101090355A (zh) * 2007-07-24 2007-12-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专用网隧道的标签交换路径建立方法、系统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9723A (zh) 2008-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9723B (zh) 标签交换路径隧道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0550841C (zh)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路由发布方法及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CN101667970B (zh) 保护倒换方法和设备
US7139278B2 (en) Routing traffic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0596107C (zh) 报文转发方法以及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CN100450039C (zh) 快速收敛端到端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33028B (zh) 一种分层式二层虚拟专用网发送报文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0571197C (zh) 一种结合网络地址转换的提供商边缘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1155130B (zh) 学习mac地址的方法及传送vpls客户数据的系统及设备
CN102195844B (zh) 转发表项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2413060B (zh) Vpls网络中用户专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6664252A (zh) 实现业务链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326940B (zh) 在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运营商边缘设备
CN102185778B (zh) 一种基于vll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2035740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三层私有虚拟网快速重路由方法及系统
CN102932499A (zh) Vpls网络中的mac地址学习方法及设备
CN103326915A (zh) 实现三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0559772C (zh) 混合型虚拟私有网络系统和骨干网边缘设备及其配置方法
CN106850380A (zh) 实现多协议标签交换的三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N110417655A (zh) 一种数据报文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97338B (zh) 一种vpn路由通告方法和设备
CN101778035A (zh) 一种虚拟专用局域网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21477A (zh) 一种一对多端口镜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41026B (zh) 一种路由器ip协议栈的vpn路由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2724126A (zh) 一种E-tree业务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