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9276A -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转发速度决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转发速度决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9276A
CN1799276A CNA2004800149326A CN200480014932A CN1799276A CN 1799276 A CN1799276 A CN 1799276A CN A2004800149326 A CNA2004800149326 A CN A2004800149326A CN 200480014932 A CN200480014932 A CN 200480014932A CN 1799276 A CN1799276 A CN 1799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ntioned
base station
speed
forw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49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饭田健一郎
福井章人
石森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99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92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1Transcoding devices; Rate adapta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用尽力而为型方式进行无线线路传输的通信系统中,可以缩短在缓冲器中的等待时间的一种无线基站装置。无线基站装置(300)配备有:决定单元(308),决定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转发的数据的转发速度;存储单元(304),将上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按上述转发速度转发来的数据进行暂时性存储;发送单元(301),将上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用无线方式发送给移动终端装置;等待时间测量单元(306),测量上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的等待时间;传输速度计算单元(307),计算出用无线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装置的数据的平均传输速度,其中上述决定单元(308)将上述平均传输速度乘以与上述等待时间对应的系数后得到的值作为上述转发速度。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转发速度决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移动终端装置和无线基站装置之间进行通信采用所谓尽力而为(best effort)型传送方式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装置等。
背景技术
当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关于移动终端装置和无线基站装置间进行数据传输的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适用性,正在进行各种研讨。HSDPA是在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项目)中推进标准化的一项技术(例如,可参见3GPP、TS25.401 UTRAN总体说明,V3.10.0或者3GPP UTRA高速下行线路的TR25.858实际布置外形图)。HSDPA使自适应调制或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通信对方移动终端装置的高速选择,适应无线线路的状况进行传输参数的自适应控制等等,适用于无线线路,从而实现了从无线基站装置到移动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的高速化。
HSDPA是多个移动终端装置共有一个无线信道的传送方式,所以成为所谓的尽力而为型的通信。HSDPA是由多个移动终端装置向无线基站装置报告下行信道的线路状态,由无线基站装置调度向多个移动终端装置发送数据的顺序。
为了实现在HSDPA这样的移动终端装置及无线基站装置之间的无线区段进行高速数据传输,便强烈要求在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网络控制装置之间的有线区段具有能够提高数据传输吞吐量的流量控制技术。下面对以往的在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网络控制装置的有线区段的流量控制作一说明。
图1为表示以往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终端装置1,无线基站装置3,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核心网络6构成。移动终端装置1和无线基站装置3之间由无线线路2加以连接。而无线基站装置3和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之间由有线线路4加以连接。
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按照流量控制,将核心网络6输入的数据,通过有线线路4转发给无线基站装置3。被转发来的数据由接收部38接收,暂时存储在缓冲器34里。这个暂时存储的数据,根据下行信道的线路状态,按照调度部33决定的调度顺序输入到无线发送部31,由无线发送部31进行规定的无线处理后,通过无线线路2发送给移动终端装置1。此外,转发参数决定部35根据缓冲器34中已存储的数据量,决定流量控制用的转发参数。该转发参数通过有线线路4,从发送部37送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
另外,发送部37及接收部38处于无线基站装置3的FP(FrameProtocol,帧协议)处理部36,根据HS-DSCH FP(High Speed DownlinkShared Channel Frame Protocol,高速下行线路用的共享信道帧协议)进行发送接收。此外,调度部33、缓冲器34、转发参数决定部35处于无线基站装置3的MAC-hs(Medium Access Control used for highspeed,高速用的媒体存取控制)处理部32。
接下来,再对以往的流量控制作一说明。以往的流量控制是根据缓冲器34中所存储的数据量进行的,也就是说,转发参数决定部35对缓冲器34中存储的数据量设置阈值,当缓冲器34所存储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阈值时,决定转发参数,对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发出停止转发数据的指示,之后当缓冲器34中存储的数据量低于阈值时,决定转发参数,对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发出重新开始数据转发的指示。
此外,转发参数由以下三部分组成:表示1次数据转发处理中应转发的数据量的信用量(Credits)、表示执行数据转发处理的间隔的时间间隔(Interval)以及表示反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的次数重复周期(Repetition Period)。
这样,无线基站装置3根据缓冲器34中存储的数据量,向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发出停止转发、重新开始转发的指示,便可以防止无线控制装置转发来的数据从缓冲器3溢出,或者因为缓冲器3变成空的而使往移动终端装置1的数据发送中断。
这里,HSDPA要以尽力而为方式用无线线路2从无线基站装置3到移动终端装置1进行数据传输,数据的传输速度随时间而变化。而前面所述以往的流量控制则不论无线基站装置3和移动终端装置1之间的传输速度如何变化,都要经常保持无线基站装置3的缓冲器34中所存储的数据量固定不变。这样一来,要适应无线基站装置3和移动终端装置1之间不同的传输速度,数据存储在缓冲器34中的时间(等待时间)就要变化。例如,存储在缓冲器34中的数据量为64kbits时,则传输速度若为64kbps,等待时间为1秒;传输速度若为32kbps,等待时间为2秒;传输速度若为16kbps,等待时间为4秒。总之,无线基站装置3和移动终端装置1之间的传输速度越低,等待时间就越久。
此外,一旦由于无线基站装置3和移动终端装置1之间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传输错误而数据被删除时,根据移动终端装置1发出的重发要求,将由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重发数据。如果无线基站装置3和移动终端装置1之间的传输速度低,那么在缓冲器34中等待的时间就长,所以重发的数据不能立刻到达移动终端装置1。经过规定时间,数据仍未到达移动终端装置1时,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便反复进行同一数据的重发。于是,一旦重发次数达到规定的阈值,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便对移动终端装置1发送复位信息。收到这个复位信息的移动终端装置1,将回答复位信息的ACK(ACKnowledgement:肯定回应)发送给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并且将自己装置内保存着的数据全部删除。另外,收到ACK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也将自己装置内保持着的数据全部删除。这样一来,移动终端装置1及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保存的数据一旦全部删除,便发生通信中断。
此外,还考虑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发送的复位信息由于在无线基站装置3的缓冲器34中的延迟而不能立即到达移动终端装置1,必然导致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反复进行复位信息的重发。在这种情况下,复位信息的重发次数一旦达到规定的阈值,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便判断无线线路2有异常,将移动终端装置1正在使用的无线线路2切断。这样一来,无线线路2一旦被切断,移动终端装置1就不能接收正在利用的通信服务了。
下面,利用时序图对上述课题具体加以说明。图2为以往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运作时序图。
首先,确认无线基站装置3的转发参数决定部35在缓冲器34中存储的数据量是否低于阈值,决定允许转发数据的转发参数。这个转发参数从发送部37被发送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
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按照接收到的转发参数的指示,开始进行数据转发。由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转发来的数据0-127,被存储在无线基站装置3的缓冲器34中。然后,按照调度部33的调度,存储在缓冲器34中的数据依次地从无线发送部31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1。
这时,假定数据0因无线线路2的传输错误而被删除。移动终端装置1当接收下一个数据1时,便检测出因顺序号不连续,数据0是在传输中删除了。于是,作为接收状态的通知,向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发送重发数据0的要求(重发要求0)。同时起动定时器,以便控制接收状态的通知的时间间隔。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一接到重发要求0,便重发数据0。
重发的数据0被存储在无线基站装置3的缓冲器34中。但是,由于先前存储的数据尚未全部发送,重发的数据0不能立即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1。重发的数据0未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1之前的这个期间,存储在缓冲器34中的其他数据(数据2-127)依次地从无线基站装置3被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1。也就是说,重发的数据0,在数据127发送以前仍然被存储在缓冲器34中。结果,如图2所示,数据0在缓冲器34中的等待时间就非常长。
因此,移动终端装置1因为即便定时器已到时也未能接收到要求重发的数据0,所以再一次向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发送重发要求0。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每次重发同一个数据(数据0)时便对发送次数(D)进行计数,这个值一达到规定次数(图2举例为4次),便向移动终端装置1发送复位信息。用这个办法,如上所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及移动终端装置1所保存的数据全部被删除。
另外,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发送的复位信息由于在缓冲器34中的延迟而不能立即到达移动终端装置1的时候,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每当定时器到时间时,便重发复位信息。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每发送一次复位信息,便对发送次数(R)进行计数,这个值一达到规定次数(图2举例为3次),便判断无线线路2有异常,将移动终端装置1正在使用的无线线路2加以切断。
如上所述,只根据在缓冲器中的等待时间来进行的流量控制,不能适应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线路传输用尽力而为型方式进行的通信系统(例如,上述HSDPA)。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无线线路传输采用尽力而为型方式进行的通信系统中,提供可以缩短在缓冲器中等待时间的无线基站装置等。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无线基站装置配备有:决定单元,决定由无线网络控制装置转发的数据的转发速度;存储单元,将上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按上述转发速度转发来的数据进行暂时性存储;发送单元,将上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用无线方式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等待时间测量单元,测量上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的等待时间;传输速度计算单元,计算出用无线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装置的数据的平均传输速度。其中,上述决定单元将上述平均传输速度乘以与上述等待时间对应的系数后得出的值,作为上述转发速度。
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中最好还要配备有数据量测量单元,测量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量,其中,上述等待时间测量单元把上述数据量测量单元测得的数据量除以上述传输速度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平均传输速度后得到的值,作为上述等待时间。
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中最好还要配备有数据量测量单元,测量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量,上述传输速度计算单元在上述数据量测量单元测得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阈值时,便计算出实际的平均传输速度;当上述数据量测量单元测得的数据量低于阈值时,便计算出假设的平均传输速度。
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中最好还要配备有附加单元,当数据输入到上述存储单元时,在该数据上附加时刻信息,上述等待时间测量单元可通过上述时刻信息所显示出的时刻和上述数据从上述存储单元中输出的时刻,测量上述等待时间。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无线网络控制装置配备有转发单元,按照上述无线基站装置所决定的转发速度将数据转发给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控制单元,根据选择重发型的重发控制协议对数据重发进行控制,其中,由上述转发单元向上述控制单元通报上述转发速度,使上述转发单元的转发速度和上述控制单元的转发速度相一致。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转发速度决定方法就是无线基站装置所使用的转发速度决定方法,它决定由无线网络控制装置转发的数据的转发速度,将上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按上述转发速度转发来的数据暂时存储在缓冲器,并将上述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用无线方式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用无线发送到上述移动终端装置的数据的平均传输速度乘以与上述缓冲器中的数据等待时间对应的系数,将其得到的值作为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转发的数据的转发速度。
上述转发速度决定方法,最好是在上述缓冲器所存储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阈值时,将上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所转发的数据的转发速度设定为0,使数据转发停止。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以往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2为以往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运作时序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无线基站装置具有的表格;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另一个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
图7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运作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一详细说明。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3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终端装置100、无线基站装置300、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核心网络600构成。移动终端装置100和无线基站装置300之间由无线线路200加以连接。此外,无线基站300和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之间由有线线路400加以连接。另外,用无线线路200进行的传输将采用尽力而为型方式进行,所以传输速度随时间而变化。
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将核心网络600输入的数据,以无线基站装置300所指定的转发速度,经过有线线路400转发到无线基站装置300。所转发的数据被无线基站装置300的接收部311接收,暂时存储在缓冲器304中。这个暂时存储的数据,根据下行信道的线路状态,按照调度部303决定的调度输入到无线发送部301,在无线发送部301经过规定的无线处理后,通过无线线路200发送给移动终端装置100。
数据量测量部305测量缓冲器304中存储的数据量。测量出的数据量将发送给等待时间测量部306及传输速度计算部307。
传输速度计算部307根据调度部303发出的信息,计算出用无线发送给移动终端装置100的数据的平均传输速度。调度部303将下述调度结果的信息送到传输速度计算部307,该信息表示:在哪个时隙(哪个时刻)、向哪个移动终端装置实际上发送了多少数据、或者假定是在总是可获得发送机会的通信环境的情况下,可以发送多少数据。这样,传输速度计算部307就可以对每台移动终端装置求出实际的平均传输速度或假定的平均传输速度,例如,10秒钟内实际上给移动终端装置100共计发送了320kbits的数据时,则计算出实际的平均传输速度为32kbps。此外虽然实际上10秒钟内只能获得对共计320kbits数据进行发送的机会,但假定已获得10秒钟内可以经常发送的机会的话,则可以发送共3Mbits的数据,这种情况下计算出假定的平均传输速度为300kbps,因此,传输速度计算部307根据由数据量测量部305测量出的数据量,计算出实际的平均传输速度或者假定的平均传输速度者之一。也就是说,数据量测量部305测得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阈值时,计算出实际的平均传输速度;数据量测量部305测得的数据量未达到阈值时,计算出假定的平均传输速度。这样,根据缓冲器304中存储的数据量来转换平均传输速度的计算方法,即便在发生脉冲串式的通信量情况下,无线基站装置300也能够对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发出最佳的转发速度指示。于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平均传输速度便可通知等待时间测量部306及转发速度决定部308。
另外,基本上不会发生脉冲串式通信量的情况下,为了处理得简便,也可以不进行上面所述的平均传输速度计算方法的转换,而固定地采用实际的平均传输速度或者假定的平均传输速度其中之一。
等待时间测量部306测量缓冲器304中的数据的等待时间。等待时间测量部306按照下列公式(1),通过在数据量测量部305测得的数据量和在传输速度计算部307计算出的传输速度来测量缓冲器304中的数据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缓冲器304中的数据量/平均传输速度…   (1)
换句话说,等待时间测量部306把数据量测量部305所测得的数据量除以由传输速度计算部307计算出的平均传输速度后得到的值,作为缓冲器304中数据的等待时间。这样求得等待时间的方法,也可以预测将来的等待时间,最后便可以进行适当的流量控制。于是,这样测量出的等待时间便可通知转发速度决定部308。
转发速度决定部308按照下列公式(2),通过在传输速度计算部307计算出的平均传输速度和在等待时间测量部306测得的等待时间,决定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转发到无线基站装置300的数据转发速度。
转发速度=平均传输速度×α…    (2)
这里,上式(2)中的系数α为根据等待时间确定的系数,在0-1之间变化,等待时间越长,α越小。例如,转发速度决定部308有一张图4所示的表格,可求得与等待时间对应的系数α。以图4为例: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100ms时,α=1;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100ms且小于200ms时,α=0.7;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200ms且小于300ms时,α=0.5;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300ms且小于400ms时,α=0.3;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500ms时,α=0。因此,由上式(2)可知,等待时间越长,转发速度越低,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500ms时,转发速度为0。也就是说等待时间大于或等于500ms时,便停止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向无线基站装置300进行的数据转发。如上所述,转发速度决定部308将平均传输速度乘以与等待时间对应的系数α后得到的值决定为转发速度。然后把决定的转发速度通知给转发参数决定部309。
转发参数决定部309决定转发参数的信用量(1次数据转发处理中应当转发的数据量)、时间间隔(执行数据转发处理的间隔)、以及重复周期(反复进行数据转发处理的次数),以便成为转发速度决定部308通知的转发速度。这样决定的转发参数,由发送部312通过有线线路400送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
这里,也可以根据图5所示的结构来测量等待时间。也就是说,无线基站装置300拥有TS(计时印记)附加部313,当数据输入到缓冲器304时,由TS附加部313在该数据上附加作为时刻信息的计时印记。等待时间测量部306当附加有计时印记的数据从缓冲器304中输出时,将该计时印记所显示的时刻和该数据从缓冲器304中输出的时刻两者之差,作为等待时间来测量。通过这样测量等待时间,便可以测量当前时刻的正确的等待时间,其结果便可进行精确度很高的流量控制。
另外,发送部312及接收部311处于无线基站装置300的FP(Frameprotocol,帧协议)处理部310,根据HS-DSCH FP(high speed downlinkshared channel frame protocol,高速下行线路共享信道帧协议)进行发送接收。而调度部303、缓冲器304、数据量测量部305、等待时间测量部306、传输速度计算部307、转发速度决定部308、转发参数决定部309以及TS附加部313都位于无线基站装置300的MAC-hs(medium access control used for high speed,高速用的媒体存取控制)处理部302。
接下来,对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的构成作一说明。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FP(frame protocol,帧协议)处理部501根据HS-DSCH FP(High speedDownlink shared channel frame protocol,高速下行线路共享信道帧协议),接收无线基站装置300发送来的转发参数。然后,按照该转发参数,向无线基站装置300转发数据。换句话说,FP处理部501按照无线基站装置300所决定的转发速度转发数据。此外,FP处理部501为了使转发给无线基站装置300的数据的转发速度和从RLC(Radio linkcontrol,无线电链路控制)处理部503输出的数据的速度相一致,将接收到的转发参数送到RLC处理部503。也就是说FP处理部501也将在无线基站装置300决定的转发速度通知给RLC处理部503。
这里,FP处理部501既可以将转发速度直接通知给RLC处理部503,也可以通过MAC-d处理部502通知。RLC处理部503根据选择重发型的重发控制协议,拥有进行数据重发控制的功能,将输出到MAC-d处理部502的数据的速度控制为FP处理部501所通知的转发速度。
MAC-d(Medium Access control used for dedicated,专用的媒体存取控制)处理部502对从RLC处理部503输入的数据进行MAC-d处理后再输入到FP处理部501。这样做可使转发到无线基站装置300的数据的转发速度与从RLC处理部503输出的数据的速度相一致,在FP处理部501具备的缓冲器中便不会发生数据的等待时间。因此,可以更好地抑制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到移动终端装置100之间的传输延迟。
另外,在RLC处理部503进行的选择重发型的重发控制协议的RLC处理,根据由移动终端装置100通知的ACK或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回答)从已经发送的数据当中选择被通知为NACK的数据进行重发。而在MAC-d处理部502进行的MAC-d处理,则在RLC处理部503输入的数据上加注MAC-d报头后送到FP处理部501。有关RLC处理及MAC-d处理的详细情况已记述在3GPP,TS25.321Medium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 specification(媒体存取控制(MAC)协议说明),V3.14.0中。
下面利用图7就运作时序作一说明。
首先,决定无线基站装置300允许进行数据转发的转发参数1,并发送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
接收到这个转发参数1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按照接收到的转发参数1的指示,开始进行数据转发。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转发的数据0-10被存储在无线基站装置300的缓冲器304中。然后,遵照调度部303的调度将存储在缓冲器304中的数据依次地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100。
这时,假定数据0因在无线线路200中的传输错误而被删除。移动终端装置100一接收到下一个数据1,由于顺序号不连续而检测出数据0已在传输中删除。于是,作为接收状态的通知,向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发送数据0的重发要求(重发要求0)。同时起动定时器,以便控制通知接收状态的时间间隔。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一接收到重发要求0,便按照转发参数2指示的转发速度重发数据0。另外,从发送转发参数1开始,每当经过规定的时间,都如上面所述那样决定的将指示转发速度用的转发参数2及转发参数3从无线基站装置300发送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
重发的数据0被存储在无线基站装置300的缓冲器304中。这里,由无线基站装置300如上面所述那样决定转发速度,并且要把在缓冲器304中的等待时间控制得比从移动终端装置100的接收状态通知的时间间隔(从移动终端装置100的定时器起动到定时器到时的时间)更加短,所以重发的数据0在小于接收状态通知的时间间隔的时间内,从缓冲器304中输出,发送给移动终端装置100。结果,如图7所示,可以把缓冲器304中的数据0的等待时间控制得很短。
于是,接收到数据0的移动终端装置100一旦定时器到时,便通知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包括重发的数据0在内,到数据11为止的全部数据都能够正常接收。
之后,接到正常接收通知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按照转发参数3指示的转发速度,转发数据12及其之后的数据。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考虑到要从无线基站装置到移动终端装置的平均传输速度和在无线基站装置的缓冲器中的等待时间两个方面来决定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到无线基站装置的转发速度,而且还要进一步使该转发速度与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的RLC处理部输出的数据的速度相一致,所以可以防止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将过量的数据转发给低端层。
此外,按照本实施方式,即便在发生重发数据的时候,也可以缩短重发的数据到达移动终端装置所需要的时间,其结果可以防止保存在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装置中的数据被全部删除,并且可以防止移动终端装置所使用的无线线路被切断。
另外,可对无线基站装置300的缓冲器304中的数据量设置阈值,当存储在缓冲器304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阈值时,将转发速度设定为0,便可停止向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转发数据;反之,存储在缓冲器304中的数据量小于阈值时,也可以采用上面所述的那种转发速度决定方法使之进行流量控制。采取这种办法,便可以切实防止由无线网络控制装置500转发的数据从缓冲器304溢出。
如上面所述,按照本发明,在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用尽力而为型的方式进行无线线路传输的通信系统,便可以缩短在缓冲器中的等待时间。
本说明书是根据2003年3月31日申请的第2003-96746号日本专利。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作为参考。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装置等。

Claims (7)

1、一种无线基站装置,包括:
决定单元,决定由无线网络控制装置转发的数据的转发速度;
存储单元,将上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按上述转发速度转发来的数据进行暂时存储;
发送单元,将上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数据用无线方式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
等待时间测量单元,测量上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的等待时间;以及
传输速度计算单元,计算用无线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装置的数据的平均传输速度,
其中,上述决定单元将上述平均传输速度乘以与上述等待时间对应的系数后得出的值作为上述转发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还包括:
数据量测量单元,测量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量,
其中,上述等待时间测量单元把上述数据量测量单元测得的数据量除以上述传输速度计算单元计算出的平均传输速度后得出的值,作为上述等待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还包括:
数据量测量单元,测量存储在上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量,
其中,上述传输速度计算单元当上述数据量测量单元测得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阈值时,便计算出实际的平均传输速度,当上述数据量测量单元测得的数据量低于阈值时,便计算出假设的平均传输速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还包括:
附加单元,当数据输入到上述存储单元时,在该数据上附加时刻信息,
其中,上述等待时间测量单元可通过上述时刻信息所显示的时刻和上述数据从上述存储单元中输出的时刻,测量上述等待时间。
5、一种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包括:
转发单元,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所决定的转发速度,向上述无线基站装置转发数据;以及
控制单元,根据选择重发型的重发控制协议进行数据的重发控制,
其中由上述转发单元向上述控制单元通报上述转发速度,使上述转发单元的转发速度和上述控制度单元的转发速度相一致。
6、一种无线基站装置所使用的转发速度决定方法,该无线基站装置决定由无线网络控制装置转发的数据的转发速度,将上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按上述转发速度转发来的数据暂时存储在缓冲器中,并将上述缓冲器中的存储的数据用无线方式发送给移动终端装置,
其中,该方法用无线发送到上述移动终端装置的数据的平均传输速度乘以与上述缓冲器中的数据的等待时间对应的系数,将得到的值作为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转发数据的转发速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发速度决定方法,其中,上述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阈值时,将上述无线网络控制装置所转发的数据的转发速度设定为0,使数据转发停止。
CNA2004800149326A 2003-03-31 2004-03-31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转发速度决定方法 Withdrawn CN17992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6746/2003 2003-03-31
JP2003096746A JP3968317B2 (ja) 2003-03-31 2003-03-31 無線基地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9276A true CN1799276A (zh) 2006-07-05

Family

ID=33127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800149326A Withdrawn CN1799276A (zh) 2003-03-31 2004-03-31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转发速度决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010290A1 (zh)
EP (1) EP1603359A1 (zh)
JP (1) JP3968317B2 (zh)
CN (1) CN1799276A (zh)
WO (1) WO200408902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2898B (zh) * 2007-07-03 2012-12-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帧发送定时调整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40478B2 (ja) * 2004-03-30 2006-11-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制御方法
JP4655619B2 (ja) * 2004-12-15 2011-03-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そのレート制御方法
US7580385B2 (en) 2005-01-31 2009-08-25 Alcatel-Lucent Usa Inc. Integrated base stations and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unit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WO2006126461A1 (ja) * 2005-05-23 2006-11-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4534893B2 (ja) * 2005-07-29 2010-09-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制御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伝送レート制御方法、伝送レート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70060135A1 (en) * 2005-08-22 2007-03-15 Jeng-Tay Li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reaming wireless digital content
KR100943615B1 (ko) * 2006-02-16 2010-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브 채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JP4802804B2 (ja) 2006-03-27 2011-10-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伝送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4751791B2 (ja) * 2006-08-22 2011-08-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流入量制御装置及びデータ流入量制御方法
US7860469B2 (en) * 2007-03-19 2010-12-28 Intel Corporation Sleep optimization for mobile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898448B2 (en) 2008-06-19 2014-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dware acceleration for WWAN technologies
JP5262662B2 (ja) * 2008-12-11 2013-08-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位置登録方法、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5331593B2 (ja) * 2009-06-25 2013-10-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
JP2014147040A (ja) * 2013-01-30 2014-08-14 Furuno Electric Co Ltd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US9967769B2 (en) 2013-06-28 2018-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covering data packet flow control against radio base station buffer run away
JP6244349B2 (ja) * 2015-12-17 2017-12-06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試験装置とそのフロー制御閾値の設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37182B2 (ja) * 1989-08-04 1998-12-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セルデータの伝送方法、送信要求処理方法及びスイッチ
JP2000078146A (ja) * 1998-08-28 2000-03-1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Abrサービス用無線回線制御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を用いた無線基地局と移動端末
EP1021045A1 (en) * 1999-01-12 2000-07-19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udio or video frame data
JP3668062B2 (ja) * 1999-08-24 2005-07-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データ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FI109393B (fi) * 2000-07-14 2002-07-15 Nokia Corp Menetelmä mediavirran enkoodaamiseksi skaalautuvasti, skaalautuva enkooderi ja päätelaite
JP2002077987A (ja) * 2000-08-31 2002-03-15 Ntt Docomo Inc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無線基地局への信号量流入制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2898B (zh) * 2007-07-03 2012-12-2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帧发送定时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304636A (ja) 2004-10-28
EP1603359A1 (en) 2005-12-07
WO2004089028A1 (ja) 2004-10-14
US20070010290A1 (en) 2007-01-11
JP3968317B2 (ja) 200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9276A (zh)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转发速度决定方法
US8259732B2 (en)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iority-based scheduling for data units in a data flow
CN1135774C (zh) 在利用分组传送协议和自动重复请求方案的数据网中用于丢弃分组的方法
CN101485134A (zh) 介质接入控制丢弃通知
CN101217339B (zh) 进行丢帧检测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714527A (zh) 用于否定帧应答的控制的空闲帧的利用
CN105471549B (zh) 基于a-mpdu子帧位置信息控制的块确认系统及方法
CN1830183A (zh) 分组通信装置以及分组通信方法
CN1658545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和改善该系统中数据处理速度的方法
CN1154305C (zh) 推动无线链路控制层数据发送窗口快速滑动的方法及装置
CN1930833A (zh) 控制站装置、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分组通信系统以及分组通信方法
CN1454017A (zh) 轮询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系统
WO2002091633A1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media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09537A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系统
AU2002306101A1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media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40070A (zh) 无线网络控制装置
CN101479982A (zh) 基站、移动台以及通信方法
CN101039452A (zh) 增强的专用信道中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85907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数据重传方法
CN1745533A (zh) Arq系统中的传输控制方法
CN1719762A (zh) 一种基于高速下行数据包接入技术的数据重传方法
CN101001131B (zh) 一种分割级联方法
CN1798446B (zh) 在Mac-ePDU 中传输短信令的方法
CN1689277A (zh) 无线电接入系统中的移动终端和无线电接入点
CN101252516B (zh) 一种高速下行分组业务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