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6689A -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6689A
CN1796689A CN 200410092498 CN200410092498A CN1796689A CN 1796689 A CN1796689 A CN 1796689A CN 200410092498 CN200410092498 CN 200410092498 CN 200410092498 A CN200410092498 A CN 200410092498A CN 1796689 A CN1796689 A CN 1796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concrete
die shell
perhaps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924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则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100924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96689A/zh
Publication of CN1796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66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包括钢筋砼(1)、空腔构件(2),空腔构件(2)裹含在钢筋砼(1)中,空腔构件(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钢筋砼肋(3),空腔构件(2)包括空腹模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构件(2)还包括有间隔撑拉件(5),至少二个空腹模壳(4)相间排列,彼此之间构成现浇砼内肋模腔(6),有至少一个间隔撑拉件(5)在内肋模腔(6)中将相对或相邻面的空腹模壳(4)相间连结成一体,现浇钢筋砼(1)在内肋模腔(6)内形成了现浇钢筋砼内肋(7),并与现浇钢筋砼肋(3)相连,至少一个空腹模壳(4)为下开口空腹模壳,空腹模壳(4)的底面与钢筋砼空心板的底面齐平。适用于各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楼盖、屋盖、基础底板等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钢筋砼空心楼盖是应用较广的楼盖结构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高度小、室内区域可灵活分割且无需吊顶装饰等优点。其内填充的轻质永久胎模有各种空心管和盒子,盒子有空心的或实心的。如申请人于1999年3月10日申请的专利号为ZL99232921.3、名称为“现浇钢筋砼填充用薄壁筒”实用新型专利,它由硬质薄壁管和二个堵头组成,应用于空心楼盖中作为轻质永久胎模使用。又如申请人于1999年11月29日申请的申请号为99115666.8、名称为“现浇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盒及其制造方法”,其薄壁盒应用于现浇钢筋砼空心楼盖中,可满足网格状、蜂窝状抽空砼的需要,形成密肋空心楼盖。薄壁盒填充于砼中,既作填充件,又作为空腹模壳构件,起到永久模壳的作用。但是,这种薄壁盒作为空腹模壳施工时,需单个布设施工,彼此定位不方便,易发生错位现象,影响空心楼盖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同时,空腹模壳重量较重,在空腹模壳内布设各种管线不方便,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钢筋砼空心板已为急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砼空心板,具有施工方便、效率高、重量轻、布设各种管线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钢筋砼、空腔构件,空腔构件裹含在钢筋砼中,空腔构件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钢筋砼肋,空腔构件包括空腹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构件还包括有间隔撑拉件,至少二个空腹模壳相间排列,彼此之间构成现浇砼内肋模腔,有至少一个间隔撑拉件在内肋模腔中将相对或相邻面的空腹模壳相间连结成一体,现浇钢筋砼在内肋模腔内形成了现浇钢筋砼内肋,并与现浇钢筋砼肋相连,至少一个空腹模壳为下开口空腹模壳,空腹模壳的底面与钢筋砼空心板的底面齐平。这样,由于空腔构件由至少二个空腹模壳相间排列,空腹模壳由间隔撑拉件连结成一体,形成空腹模壳组件,空腔构件由空腹模壳单个布设变为成组布设,彼此定位非常方便,不易发生错位现象而影响空心板的施工质量,同时施工效率也大大提高,而且,空腹模壳为下开口空腹模壳,因而空腔构件重量轻,布设各种管线非常方便,因此,钢筋砼空心板具有施工方便、效率高、重量轻、布设各种管线方便等特点,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各种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楼盖、屋盖、基础底板、墙体、空腹桥梁使用,特别适用于空心无梁楼盖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均为下开口的空腹模壳。这样,由于开口空腹模壳之间由撑拉件连结成一体,形成开口的空腔构件,重量轻,各种管线布设更方便,施工、安装、定位非常方便,既可放置在预制薄板上,也可放置在模板上,彼此之间不易产生错位,易于保证钢筋砼空心板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之间的开口边有联板彼此连结成一体。这样,开口空腹模壳之间由联板连结成一体,形成开口的空腔构件,由于联板的强度高、刚度大,同时通过撑拉件的配合,提高了空腔构件的抗拆、抗弯、抗扭和抗冲击能力,使得空腔构件在制作、搬运、堆放的施工过程中不易损坏,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破损率,相应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的开口边与联板相交处有凹槽。这样,砼浇入开口边与联板相交处的凹槽内,在内肋模腔中形成了现浇砼工字形肋结构,可提高钢筋砼空心板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的开口边伸出有挑边,并彼此连结成一体。这样,伸出的挑边可代替施工模板,降低钢筋砼空心板的综合造价。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的开口边与挑边相交处有凹槽。这样,挑边可代替施工模板降低钢筋砼空心板造价,同时,砼浇入开口边与挑边相交处的凹槽内,形成了现浇砼工字形肋结构,大大提高了钢筋砼空心板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与空腹模壳之间的连接为牢固连接。这样,牢固连结的间隔撑拉件将两个空腹模壳连接为一体,吊运、安装更方便,有利于钢筋砼空心板的施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与空腹模壳之间的连接为活动连接或伸缩式连接。这样,空腔构件安装完毕后,即可将活动间隔撑拉件拆卸回收二次使用,降低了空腔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拆卸撑拉件后,钢筋可十分方便地布设于内肋模腔中,砼也可顺畅地浇入内肋模腔中;若间隔撑拉件为伸缩式连接的间隔撑拉件,则施工时可适当调节空腹模壳之间内肋模腔的宽度,以满足不同设计及实际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为杆件、索、板片、筋、丝、薄条带、块、墩中的至少一个。这样,撑拉件材质和构造的多样化可满足产品的不同设计要求,并可根据不同需要,采用最合理的方式连接。如采用金属薄条带片材和小木块作为撑拉件,设置在内肋模腔中。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板片、块、墩式间隔撑拉件为空心或多孔空心或复合的间隔撑拉件。这样,可根据设计需要,相应采用空心或实心或多孔或复合的撑拉件来合理解决撑拉加固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为金属件。这样,金属的间隔撑拉件强度高、生产制作方便,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大批量生产,同时,金属的间隔撑拉件和现浇砼相结合,可共同参与钢筋砼空心板结构受力。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的至少一头折弯伸入空腹模壳的模壁内锚固。这样,间隔撑拉件和空腹模壳的模壁固结为一体,连接稳固,有利于空腔构件的搬运、施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彼此平行、正交、斜交、立交。这样,间隔撑拉件以平行、正交、斜交、立交或者其它的方式设置,可满足钢筋砼空心板不同设计与施工的需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肋模腔的外口为喇叭口或台阶口。这样,内肋模腔的外口为喇叭口或者台阶口,可以使砼十分方便地浇入内肋模腔中,解决了内肋模腔中的砼浇筑不密实、易形成气泡、空鼓等现象,大大提高了钢筋砼空心板的浇筑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上设置有凹槽、阴角、倒角、凹坑、孔洞、凸台模块、凸条、阳角中的至少一种。这样,浇入阴角、倒角、凹槽、孔洞、凸条、凸台、阳角中的砼形成局部的现浇砼加强构造,从而使得钢筋砼空心板更为合理。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凹槽、阴角、倒角、凸条自身或相互组合呈正交、斜交、平行或立交设置。这样,因空腔构件上的阴角、倒角、凹槽、凸条或其组合呈正交、斜交、平行或立交设置,砼浇入阴角、倒角、凹槽中后相应形成了呈正交、斜交、平行或立交的现浇砼加强构造,可大大改善钢筋砼空心板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与至少一个内肋模腔的空腹模壳的模壁整体成型成为间隔组件。这样,整体成型的间隔组件有利于降低生产制作工作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间隔组件的整体性能好,安装方便快捷,有利于降低钢筋砼空心板的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组件与空腹模壳胶结、焊接、铆接或插接成整体。这样,间隔组件和空腹模壳可以用胶结、焊接、铆接或插接等方式连接,具有连接方式的多样性,可根据应用的不同要求,采用最合适的连接方式将二者连接为一体,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肋模腔至少二条以上,它们彼此直通、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这样,可形成彼此平行或正交的现浇砼肋,从而改善了钢筋砼空心板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设置有增强物,或者有增强物露出,并与现浇砼粘结成整体,或者增强物穿过内肋模腔连成一体。增强物为钢筋、钢丝、钢筋网、钢丝网、钢板网、纤维、纤维网、金属薄条带、编织带或包装带中的至少一种。这样,设置有增强物的空腹模壳的强度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时,增强物材质的多样性便于生产时增强物材料的选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当还有增强物外露时,外露的增强物和现浇砼结合形成了整体,将空腔构件牢牢锚固在钢筋砼空心板中,可大大提高钢筋砼空心板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空腹模壳上设置有定位构造。定位构造可为定位钩、定位环、定位铁丝、支撑脚、小凸块等。这样,通过定位构造的定位作用,可有效地防止空腔构件移位,保证钢筋砼空心板的内部构造符合设计要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内设置有加劲板、加劲杆、加强筋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加劲板、加劲杆或加强筋中的至少一个外露,或者还有增强物露出。这样,空腹模壳的加劲板、加强筋或者外露加劲板、加劲杆、加强筋,可以和现浇砼形成现浇与预制的复合结构,优化钢筋砼空心板内部受力体系。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的至少一个模壁面为波纹面、折线面、曲面、糙面、平面或异形面。这样,模壁面为波纹面、折线面、曲面、糙面、平面或异形面的空腔构件具有模壁刚度大,承力能力强的优点,砼浇入波谷中,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同时,增大了与现浇砼的接合界面,彼此之间嵌固更牢,可有效地消除现浇砼与预制空腔构件之间裂缝的产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的模壁为水泥砂浆纤维、水泥砂浆钢丝、金属或者塑料的模壁。这样,空腹模壳的模壁制作材料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各种不同应用要求的需要,相应降低钢筋砼空心板的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中还设置有暗梁或/和明梁。这样,空心板的力学性能更好,有利于对现浇钢筋砼空心板中局部受力增大区进行加强;当设置有暗梁时,也能增强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力学性能,同时,暗梁隐含在现浇钢筋砼空心板内部,不影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的外部结构美观,使用时不占用建筑的使用空间,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的使用空间。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十。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一。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二。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三。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四。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五。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六。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七。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八。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九。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一。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二。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三。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四。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五。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六。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七。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钢筋砼1、空腔构件2,空腔构件2裹含在钢筋砼1中,空腔构件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钢筋砼肋3,空腔构件2包括空腹模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构件2还包括有间隔撑拉件5,至少二个空腹模壳4相间排列,彼此之间构成现浇砼内肋模腔6,有至少一个间隔撑拉件5在内肋模腔6中将相对或相邻面的空腹模壳4相间连结成一体,现浇钢筋砼1在内肋模腔6内形成了现浇钢筋砼内肋7,并与现浇钢筋砼肋3相连,至少一个空腹模壳4为下开口空腹模壳,空腹模壳4的底面与钢筋砼空心板的底面齐平。各附图中,1为钢筋砼,2为空腔构件,3为现浇钢筋砼肋,4为空腹模壳,5为间隔撑拉件,6为内肋模腔,7为现浇钢筋砼内肋,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钢筋砼空心板包括钢筋砼1、空腔构件2,空腔构件2裹含在钢筋砼1中,空腔构件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钢筋砼肋3,空腔构件2包括空腹模壳4,空腔构件2还包括有间隔撑拉件5,二个空腹模壳4相间排列,彼此之间构成现浇砼内肋模腔6,有间隔撑拉件5在内肋模腔6中将相邻面的空腹模壳4相间连结成一体,现浇钢筋砼1在内肋模腔6内形成了现浇钢筋砼内肋7,并与现浇钢筋砼肋3相连,空腹模壳4为下开口空腹模壳,空腹模壳4的底面与钢筋砼空心板的底面齐平。图1、2、3、4为图5所示空腔构件2在钢筋砼1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均为下开口的空腹模壳。如图5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均为下开口的空腹模壳。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之间的开口边有联板8彼此连结成一体。如图6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之间的开口边有联板8彼此连结成一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开口边与联板8相交处有凹槽9。如图7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开口边与联板8相交处有凹槽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开口边伸出有挑边10,并彼此连结成一体。如图8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开口边伸出有挑边10,并彼此连结成一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开口边与挑边10相交处有凹槽9。如图9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开口边与挑边10相交处有凹槽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与空腹模壳4之间的连接为牢固连接。如图10、26、27所示,其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与空腹模壳4之间的连接为牢固连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与空腹模壳4之间的连接为活动连接或伸缩式连接。如图11所示,其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与空腹模壳4之间的连接为伸缩式连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为杆件、索、板片、筋、丝、薄条带、块、墩中的至少一个。如图12所示,其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为索和杆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板片、块、墩式间隔撑拉件5为空心或多孔空心或复合的间隔撑拉件。如图13所示,其所述的杆件式间隔撑拉件5为空心间隔撑拉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为金属件。如图14所示,其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为金属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的至少一头折弯伸入空腹模壳4的模壁内锚固。如图15所示,其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的一头折弯伸入空腹模壳4的模壁内锚固。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彼此平行、正交、斜交、立交。如图16所示,其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彼此正交。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肋模腔6的外口为喇叭口或台阶口。如图17所示,其所述的内肋模腔6的外口为喇叭口。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上设置有凹槽9、阴角11、倒角12、凹坑13、孔洞14、凸台模块15、凸条16、阳角17中的至少一种。如图18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上设置有凹槽9、阴角11、倒角12、凹坑13、孔洞14、凸台模块15、凸条16、阳角1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凹槽9、阴角11、倒角12、凸条16自身或相互组合呈正交、斜交、平行或立交设置。如图19所示,其所述的凸条16自身呈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与至少一个内肋模腔6的空腹模壳4的模壁整体成型成为间隔组件18。如图20所示,其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与至少一个内肋模腔6的空腹模壳4的模壁整体成型成为间隔组件1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间隔组件18与空腹模壳4胶结、焊接、铆接或插接成整体。如图20所示,其所述的间隔组件18与空腹模壳4铆接成整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肋模腔6至少二条以上,它们彼此直通、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如图21所示,其所述的内肋模腔6有多条,它们彼此平行,如图22所示,其所述的内肋模腔6有多条,它们彼此直通、平行和正交。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设置有增强物19,或者有增强物19露出,并与现浇砼粘结成整体,或者增强物19穿过内肋模腔6连成一体。如图23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设置有增强物19,且增强物19露出,在钢筋砼空心板中,增强物19与现浇砼粘结成整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空腹模壳4上设置有定位构造20。如图24、25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上设置有定位构造2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内设置有加劲板21、加劲杆22、加强筋23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加劲板21、加劲杆22或加强筋23中的至少一个外露,或者还有增强物19露出,并与现浇砼粘结成整体。如图28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内设置有加劲板21、加劲杆22、加强筋23,加劲板21和加劲杆22外露,同时还有增强物19露出,并与现浇砼粘结成整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至少一个模壁面为波纹面、折线面、曲面、糙面、平面或异形面。如图29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模壁面为波纹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模壁为水泥砂浆纤维、水泥砂浆钢丝、金属或者塑料的模壁。如图30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模壁为塑料的模壁,如图31所示,其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模壁为水泥砂浆纤维的模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中还设置有暗梁24或/和明梁25。如图3所示,其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中还设置有暗梁24,如图4所示,其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中还设置有明梁25。
本发明实施时,先按施工要求安装支架或模板,铺设空腔构件2,再铺设钢筋或暗梁24或明梁25的钢筋,以及各种管线预埋件,验收合格后浇注砼,待砼凝结硬化后,养护至规定龄期,拆模即得钢筋砼空心板。

Claims (10)

1、一种钢筋砼空心板,包括钢筋砼(1)、空腔构件(2),空腔构件(2)裹含在钢筋砼(1)中,空腔构件(2)相间排列,彼此之间为现浇钢筋砼肋(3),空腔构件(2)包括空腹模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构件(2)还包括有间隔撑拉件(5),至少二个空腹模壳(4)相间排列,彼此之间构成现浇砼内肋模腔(6),有至少一个间隔撑拉件(5)在内肋模腔(6)中将相对或相邻面的空腹模壳(4)相间连结成一体,现浇钢筋砼(1)在内肋模腔(6)内形成了现浇钢筋砼内肋(7),并与现浇钢筋砼肋(3)相连,至少一个空腹模壳(4)为下开口空腹模壳,空腹模壳(4)的底面与钢筋砼空心板的底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均为下开口的空腹模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之间的开口边有联板(8)彼此连结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开口边与联板(8)相交处有凹槽(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开口边伸出有挑边(10),并彼此连结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的开口边与挑边(10)相交处有凹槽(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与空腹模壳(4)之间的连接为牢固连接;或者间隔撑拉件(5)与空腹模壳(4)之间的连接为活动连接或伸缩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撑拉件(5)为杆件、索、板片、筋、丝、薄条带、块、墩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杆件、板片、块、墩式间隔撑拉件(5)为空心或多孔空心或复合的间隔撑拉件;或者间隔撑拉件(5)为金属件;或者间隔撑拉件(5)的至少一头折弯伸入空腹模壳(4)的模壁内锚固;或者间隔撑拉件(5)彼此平行、正交、斜交、立交;或者内肋模腔(6)的外口为喇叭口或台阶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腹模壳(4)上设置有凹槽(9)、阴角(11)、倒角(12)、凹坑(13)、孔洞(14)、凸台模块(15)、凸条(16)、阳角(17)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凹槽(9)、阴角(11)、倒角(12)、凸条(16)自身或相互组合呈正交、斜交、平行或立交设置;或者间隔撑拉件(5)与至少一个内肋模腔(6)的空腹模壳(4)的模壁整体成型成为间隔组件(18);或者间隔组件(18)与空腹模壳(4)胶结、焊接、铆接或插接成整体;或者内肋模腔(6)至少二条以上,它们彼此直通、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或者空腹模壳(4)设置有增强物(19),或者有增强物(19)露出,并与现浇砼粘结成整体,或者增强物(19)穿过内肋模腔(6)连成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钢筋砼空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空腹模壳(4)上设置有定位构造(20);或者空腹模壳(4)内设置有加劲板(21)、加劲杆(22)、加强筋(23)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加劲板(21)、加劲杆(22)或加强筋(23)中的至少一个外露,或者还有增强物(19)露出,并与现浇砼粘结成整体;或者空腹模壳(4)的至少一个模壁面为波纹面、折线面、曲面、糙面、平面或异形面;或者空腹模壳(4)的模壁为水泥砂浆纤维、水泥砂浆钢丝、金属或者塑料的模壁;或者钢筋砼空心板中还设置有暗梁(24)或/和明梁(25)。
CN 200410092498 2004-12-27 2004-12-27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Pending CN17966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92498 CN1796689A (zh) 2004-12-27 2004-12-27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92498 CN1796689A (zh) 2004-12-27 2004-12-27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6689A true CN1796689A (zh) 2006-07-05

Family

ID=36817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92498 Pending CN1796689A (zh) 2004-12-27 2004-12-27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966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6689A (zh)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320232C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236170C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847553A (zh) 一种现浇砼空心板
CN1250836C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250841C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257331C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236172C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800537A (zh)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238620C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796690A (zh)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01054830A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796687A (zh)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796691A (zh)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896431A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793547A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793545A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793546A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796685A (zh)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800535A (zh)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796692A (zh)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796686A (zh)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796694A (zh)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880685A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796693A (zh)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