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4072A - 像素结构 - Google Patents

像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4072A
CN1794072A CN 200510135717 CN200510135717A CN1794072A CN 1794072 A CN1794072 A CN 1794072A CN 200510135717 CN200510135717 CN 200510135717 CN 200510135717 A CN200510135717 A CN 200510135717A CN 1794072 A CN1794072 A CN 1794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
block
dot structure
polar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357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8481C (zh
Inventor
黄乙白
张庭瑞
陈伯纶
曹正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5101357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38481C/zh
Publication of CN1794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4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84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848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素结构,其适用于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包括:像素阵列,其包含多个相邻排列的子像素、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其分别具有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以及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其中,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与该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为交错排列,以区隔该子像素为多个方位角区块(azimuthal angle domain);另外,子像素还包括不同极角区块(polar angle domain),且子像素与相邻的像素具有镜像配置的角区块和镜像配置的位角的块。

Description

像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MVA)液晶显示器,特别关于一种能改善像素质量的广视角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Display,TFT-LCD)技术是趋向于高对比(high contrast ration)、高亮度(highluminance)、色偏差小(little color shift)、无灰阶反转(no gray scale inversion)、无影像残留(no image retention)、反应速度快(fast response time)及广视角(wide viewing angle)等特性发展。
其中,视角问题一直存在于液晶显示器中。为了增加其视角,目前采用的技术之一是将液晶区分隔成多重区块,使得位于不同区块的液晶分子能够呈现出多种的倾倒方向,进而达到增进视角的目的。为了使液晶分子呈现不同的倾倒方向,一般的做法是使用突起部(protrusion)及或具有狭缝(slit)的导电电极的组合,例如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MVA)液晶显示器。其中,突起结构或具有狭缝(slit)的导电电极设置于液晶显示器上下基板内并朝向液晶层,使液晶分子产生预倾角,而在施加电压后,呈现出不同倾倒方向。
图1显示了一种公知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平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公知技术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子像素200包括:突起部(protrusion)100配置于彩色滤光片基板、具有狭缝的导电电极104配置于阵列基板,藉由突起部100与狭缝的交错配置,可使液晶分子102成四种不同的倾倒方向,造成四种不同方位角区块(azimuthal angle domain),以达到广视角的效用;然而,由于图1的公知设计中第一方位角区块202的宽度P0’等于第二方位角204的宽度P0,造成子像素中方位角区块内,突起部100的左侧及右侧区块面积不相等,而产生缺点,例如:第一方位角区块202面积及第二方位角区块204面积的比例不对称,当使用者在不同视角观看时,会感觉到色彩偏白(color washout)以及灰阶反转等现象而降低面板整体的影像质量;如图2所示,为传统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的γ曲线随视角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图,曲线A、B、C分别为视角为0°、右视角及左视角的γ曲线,可以发现左右视角的γ曲线相差甚远。
为了改善此种缺点,另一公知技术,请参考图3,子像素200’采用移动彩色滤光片基板的突起部100’位置,来调整子像素中方位角区块的面积,使子像素中各方位角区块面积相等,但此时第一方位角区块202’的宽度P2’不等于第二方位角204’的宽度P2;同理,第三方位角区块206’的宽度P1不等于第四方位角208’的宽度P1’,虽然已藉由移动凸起部100’的位置来弥补前一项的缺失,却也带来其它的缺点,例如:当P1≠P1’、P2≠P2’时,因液晶在子像素左右两边倾倒推挤的力量不相等,容易造成不稳定的不连续线(disconnection line),进而在切换灰阶时发生影像残留(image retention)的现象;另外,当P1’与P2’过长,并远大于现有产品的长度时,因液晶倾倒推挤的力量变得很弱,将造成反应时间大幅变慢,使产品无法符合现有规格;还有,当P1与P2过短时,容易因为对组或对位误差造成某一方位角区块(azimuthal angle domain)的面积变的非常的小,甚至于是完全消失,因此便会在此方位角(azimuthal angle)出现灰阶反转的现象,更严重的影响其影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就是提供一种具镜像设置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像素结构,解决单一子像素内因方位角面积比例不相等,使得左右视角影像质量不同或色偏程度不同的现象,以及单一子像素内方位角面积比例相等,但却有影像残留的问题。
为达上述与其它目的,本发明主要利用相邻的两镜像配置子像素中,左右或上下互相镜射的像素配置,以及,相邻的两镜像配置子像素中,相同极角区块内的每一种方位角区块的总面积为基本相同的设计,使其具有方位角区块面积比自我补偿的特性。
依照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为一种适用于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包含多个相邻排列的子像素阵列,其彩色滤光片基板上具有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阵列基板上具有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且藉由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与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为交错排列,来区隔该子像素为多个方位角的区块(azimuthal angle domain);其中,子像素中还包括不同极角的区块(polar angle domain),且子像素与相邻的子像素具有镜像配置的极角区块和镜像配置的方位角的区块。
依照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像素结构为多个相邻排列的子像素阵列,其结构包含:有源组件,透过数据线电连接于阵列基板的第一极角区块、电容耦合电极,配置于第二极角区块下,且电容耦合电极透过该有源组件电连接于该数据线、液晶层设置于彩色滤光片基板与阵列基板间;且本实施例的子像素包含不同电位的第一极角区块与第二极角区块,且第一极角区块及第二极角的区块上更区分为多个方位角区块,而至少一相邻的子像素的极角区块和方位角区块为镜像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镜像配置子像素中,相同极角区块内的每一种方位角区块的总面积为基本相同,且相邻的子像素的镜像配置包括以三个该子像素及三个子像素的镜像成周期性配置,或是还包括以三个以上的子像素及三个以上的子像素的镜像成周期性配置;并且,三个子像素可以是红色、绿色及蓝色。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种预倾角控制构造与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独立择自突起部或狭缝;且因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有采用电荷释放组件,因此,可在每次数据写入的同时,有效的释放像素结构中的残留电荷,且电荷释放组件可为电容器或薄膜晶体管。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为公知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绘示为传统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的γ曲线随视角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图。
图3绘示为公知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4绘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5绘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6绘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平面俯视图;
图7绘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平面俯视图;
图8绘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9绘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平面俯视图;
图10绘示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平面俯视图;
图11绘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12绘示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13绘示为根据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排列的方式;
图14绘示为根据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排列的方式;
图15绘示为根据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排列的方式;
图16绘示为根据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结构排列的方式;
图17绘示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的γ曲线随视角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I、20I、30I、40I、50II、60II、70II、80II、10I’、20I’、30I’、40I’、50II’、60II’、70II’、80II’~方位角的区块;
100、100’、410~突起部;104~具有狭缝的导电电极;
102~液晶分子;
200、200’、700、700’、900、1000、1000’、2000~子像素结构;
202、202’~第一方位角区块;204、204’~第二方位角区块;
206’~第三方位角区块;  208’~第四方位角区块;
400~彩色滤光片基板;  500~阵列基板;
510~导电电极;  512~狭缝; 600~液晶层;
702、702’~漏极的第一部分; 704、704’~漏极的第二部分;
705’、706’~第二漏极;     706、706’、1006、1006’~漏极;
708、708’1001、1001’~数据线;
800、1002~有源组件;        800’、1002’~第一薄膜晶体管;
801、1005、1005’~沟道层;  802、802’~电容耦合电极;
803、1004、1004’~源极;    803’、1023’~第二源极;
804、1022、1022’~储存电容器(Cst);
806~接触窗;       807’、1009’~第二沟道层;
808、1008~栅极;   808’、1008’~第二栅极;
809’、804’~第二薄膜晶体管;  809’、1003’~第二薄膜晶体管;
806’、1010、1010’~第一接触窗;
1015、1015’~第一电容耦合电极;
1016、1016’~第二电容耦合电极;
1018、1018’~金属导线;1020、1020’~第一金属导电层;
1023’~第二源极;  805’、1011’、1024、1024’~第二接触窗;
1025’~第二漏极;  P0’~第一方位角区块的宽度;
P0~第二方位角的宽度;P1~第三方位角区块206’的宽度;
P1’~第四方位角208’的宽度;  P2~第二方位角区块204’的宽度;
P2’~第一方位角202’的宽度;  I、II、I’、II’~极角的区块;
L~间隔;  A、B~单位子像素;C~大单位子像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公知技术的影像偏白(color washout)的问题,本发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左右相邻的子像素1000与1000’具有镜像配置的极角区块I’、II’和镜像配置的方位角区块10I’、20I’、30I’、40I’、50II’、60II’、70II’、80II’,且在相邻的两互为镜像的子像素中,相同极角区块的各方位角区块的面积总和皆实质上相等。
第一实施例
图5及图6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为一种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子像素结构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子像素1000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400与阵列基板500,液晶层600设置于彩色滤光片基板400与阵列基板500之间;其中,彩色滤光片基板400上包含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410,阵列基板500上包含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512,预倾角控制构造可对液晶进行配向,而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410与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512为交错排列,以区隔子像素为多个方位角的区块(azimuthal angle domain)10I、20I、30I、40I、50II、60II、70II、80II,其中该方位角区块的角度可以为45°、135°、225°及315°。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410及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512可对液晶分子导轴进行控制,来形成各种不同的方位角区块,以达到广视角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图4所绘示的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410形状为突起部,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512为导电电极510之间的狭缝,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可了解,第一与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410、512亦可互换,或者两者同时为狭缝,或同时为突起部。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5,子像素1000还具有形状为不对称的不同极角的区块(polar angle domain)I、II,且其利用间隔L来区隔成第一极角的区块I及第二极角的区块II,使得第一极角区块I及第二极角的区块II的像素电极为不连续的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此间隔L的构造可由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512来构成。
另外,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相邻的子像素1000’与子像素1000具有镜像的极角区块I’、II’,及镜像的方位角区块的配置,以达成视角补偿的功效,例如:子像素1000’中,位角区块10I’及50II’为方位角45°、方位角区块20I’及60II’为方位角135°、方位角区块30I’及70II’为方位角225°、方位角区块40I’及80II’为方位角315°。
另外,在相邻的两互为镜像配置的子像素中,相同极角区块的各方位角区块的总面积皆实质相等,举例来说:互为镜像配置的子像素1000及子像素1000’中,相同极角且相同方位角的区块,例如10I和10I’区块,其两者面积相加,例如:10I+10I’,其总面积实质等于20I+20I’,也实质等于30I+30I’,亦实质等于40I+40I’,使其具有方位角区块面积比自我补偿的特性。此时面板的左右与上下视角的影像质量相同,并不影响原先像素的特性,并且进而避免如现有技术中,因顾虑到单一子像素内方位角面积比例问题,而移动突起部所带来对组或是对位误差所造成的例如反应时间变慢、影像残留及灰阶反转等问题。
综合来说,请参照图5,因第一极角区块I及第二极角区块II可以分别维持在两种不同的电平而使得液晶分子产生两种不同的极角区块,又因为彩色滤光片基板400上有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410及阵列基板500具有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的子像素电极512,而使得液晶分子产生四种不同的方位角区块,例如:方位角区块10I、50II为方位角45°、方位角区块20I、60II为方位角135°、方位角区块30I、70II为方位角225°、方位角区块40I、80II为方位角315°;更进一步来说,此两种极角区块及四种方位角区块,相互搭配后共可以构成八种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区块10I、20I、30I、40I、50II、60II、70II、80II,且其相邻子像素为左右相互映射,因此,综合两相互映射的子像素,便仍具有两种极角区块,且每一极角区块均具有面积相等的四个方位角区块,可达到左右视角影像质量相同的功效。
以下,将说明子像素1000的组件配置及如何形成极角区块I、II的方式。
请参照图6,子像素1000包含有源组件1002,例如为薄膜晶体管,配置于阵列基板500上,且此薄膜晶体管具有栅极1008、沟道层1005、源极1004、漏极1006以及储存电容器(Cst)1022,且储存电容器(Cst)1022配置于子像素1000中间,而金属导电层1020配置于储存电容器(Cst)1022上,且栅极1008电连接于或直接整合于扫描线(图未标示)中,源极1004电连接于或直接整合于数据线1001中,而漏极1006透过第一接触窗1010电连接于第一极角区块I。
具体而言,金属导电层1020分成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份为第一电容耦合电极1015、第二部份为金属导线1018及第三部份为第二电容耦合电极1016,且第一电容耦合电极1015和第二电容耦合电极1016配置于金属导线1018相对的两边,并且可和第一极角区块I上的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410的相对位置重迭;而金属导线1018透过第二接触窗1024电性连结于第一极角区块I;且第一电容耦合电极1015及第二电容耦合电极1016分别和第二极角区块II的像素电极电耦接,产生耦合效应(Capacitance Coupling(C.C)),以维持良好的显示质量。
具体来说,如图6所示,若提供高压Vgh将影像数据经由扫描线(图未示)写入子像素结构1000中时,此高压Vgh经由栅极1008将有源组件1002开启,再由数据线1001将影像数据(Vdata)经由有源组件1002的漏极1006透过第一接触窗1010电连接于第一极角区块I,使得第一极角区块I,维持在电平Vdata;然而,在将影像数据写入第一极角区块I的同时,第二极角区块II的像素电极透过第二接触窗1024电连结于金属导电层1020,且此时第二极角区块II的像素电极分别和第一电容耦合电极1015及第二电容耦合电极1016电耦合,产生耦合效应(C.C)而被耦合至电平Vcc,且电平Vdata>电平Vcc,此时,因为第一极角区块I和第二极角区块II的电平不同,使得在这两区块的液晶分子导轴有不同的倾导方向造成不同的极角区块,所以形成第一种极角I及第二极角区块II。
第二实施例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子像素结构2000的俯视图。本实施例的子像素结构2000与第一实施例的子像素结构1000类似,惟两者控制极角区块的方式不同,其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子像素结构2000增加了第二薄膜晶体管1003’,所以子像素2000是由第一薄膜晶体管1002’及第二薄膜晶体管1003’所控制;其中,第二薄膜晶体管1003’包括第二栅极1008’、第二源极1023’、第二漏极1025’及第二沟道层1009’;第二薄膜晶体管1003’透过第二接触窗1011’电连接于第二极角区块II’,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1004’电连结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1023’,其中,第二栅极1008’可以等同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具体而言,第一薄膜晶体管1002’的W/L值大于第二薄膜晶体管1003’的W/L值。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薄膜晶体管1003’可视为一种电荷释放组件,例如储存电容器;并且,电荷释放组件1003’在子像素结构2000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具体而言,电荷释放组件1003’可以有效的避免电荷被滞留在子像素中,若该电荷释放组件为电容器,则将可藉由电容耦合效应来抑制正、负电荷不平衡的现象,进而避免长时间驱动下影像残留(image sticking)的问题。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8与图9,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子像素700具有形状为上下对称的不同极角的区块(polar angle domain)I、II,且其利用栅极808或储存电容器(Cst)804区隔子像素700为第一极角的区块I及第二极角的区块II,且第一极角的区块I及第二极角的区块II的像素电极为不连续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上下相邻的子像素700’与子像素700具有镜像的极角区块I’、II’,及镜像的方位角区块的配置,以达成视角补偿的功效,例如,子像素700’中:方位角区块10II’及30II’为方位角45°、方位角区块20’II’及40’II’为方位角135°、方位角区块50I’及块70‘I’为方位角225°、方位角区块60I’及80I’为方位角315°。
另外,在上下相邻的两互为镜像配置的子像素中,相同极角区块的各方位角区块其总面积皆实质相等,使具有方位角区块面积比自我补偿的特性,举例来说:互为镜像配置的子像素700及子像素700’中,相同极角且相同方位角的区块,例如10I和30I区块,两者面积相加,例如:10I+30I,其总面积实质等于20I+40I,也实质等于50I’+70I’,亦实质等于60I’+80I’以达成视角补偿的功效。
综合来说,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第一极角区块I及第二极角区块II可以分别维持在两种不同的电平,而使得液晶分子产生两种不同的极角区块,又因为彩色滤光片基板400,包含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410及阵列基板500具有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512,而使得液晶分子产生四种不同的方位角区块,例如:方位角区块10I及方位角区块30I为方位角45°、方位角区块20I及方位角区块40I为方位角135°、方位角区块50II及方位角区块70II为方位角225°、方位角区块60II及方位角区块80II为方位角315°;进一步来说,此两种极角区块及四种方位角区块,相互搭配后共可以构成八种不同的光学特性的区块10I、20I、30I、40I、50II、60II、70II、80II,且其相邻子像素为左右相互映射,因此,综合两相互映射的子像素,便仍具有两种极角区块,且每一极角区块均具有面积相等的四个方位角区块,可达到左右视角影像质量相同的功效。
以下,将说明子像素1000的组件配置及如何形成极角区块I、II的方式。
请参照图9,子像素700中,包括有源组件800,例如为薄膜晶体管,配置于阵列基板500上,此薄膜晶体管具有栅极808、沟道层801、源极803、漏极706以及储存电容器(Cst)804。其中,栅极808或储存电容器(Cst)804区隔子像素700为第一极角的区块I及第二极角的区块II,且第一极角的区块I及第二极角的区块II的像素电极为不连续的结构,而栅极808电线连接于或直接整合于扫描线(图未标示)中,而源极803电连接于或直接整合于数据线708中。此外,漏极706分成二个部分,漏极的第一部分702透过接触窗806电性电连接于第一极角区块I,漏极的第二部分704电连接于第二极角区块II像素电极下的电容耦合电极802,且该电容耦合电极802和第二极角区块II的像素电极电性耦合,产生耦合效应(C.C),此时,因为第一极角区块I和第二极角区块II的电平不同,使得在这两区块的液晶分子导轴有不同的倾导方向造成不同的极角区块,所以形成第一种极角I及第二极角区块II。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若提供高压Vgh将影像数据经由扫描线(图未示)写入子像素结构700中,此高压Vgh经由栅极808将有源组件800开启,再由数据线708将影像数据(Vdata)经由有源组件800的漏极的第一部份702透过接触窗806电连接于第一极角区块I,使得第一极角区块I,维持在电平Vdata;然而,在将影像数据写入第一极角区块I的同时,漏极的第二部分704电连接于第二极角区块II像素电极下的电容耦合电极802,且该电容耦合电极802和第二极角区块II的像素电极电性耦合,产生耦合效应(C.C)而被耦合至电平Vcc,且电平Vdata>电平Vcc,此时,因为第一极角区块I和第二极角区块II的电平不同,使得在这两区块的液晶分子导轴有不同的倾导方向造成不同的极角区块,所以形成第一种极角I及第二极角区块II。
第四实施例
图10绘示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子像素结构900的俯视图。本实施例的子像素结构900与第三实施例的子像素结构700类似,惟两者控制极角区块的方式不同,其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子像素结构900,增加了第二薄膜晶体管809’,所以子像素900是由第一薄膜晶体管800’及第二薄膜晶体管809’所控制,其中,第二薄膜晶体管809’包括第二栅极808’、第二源极803’、第二漏极705’及第二沟道层807’,其中,第二栅极808’可以等同于第一薄膜晶体管800’的栅极808;且第二薄膜晶体管809’透过第二接触窗805’电连接于第二极角区块II,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803电性连结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803’,并且,第一薄膜晶体管800’的W/L值大于第二薄膜晶体管809’的W/L值。本实施例的第二薄膜晶体管809’可视为一种电荷释放组件,例如储存电容器。
值得注意的是,该电荷释放组件809’在子像素结构900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具体而言,电荷释放组件809’可以有效的避免电荷被滞留在子像素中,若该电荷释放组件为电容器,则将可藉由电容耦合效应来抑制正、负电荷不平衡的现象,进而避免影像残留(image retention)的问题。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为前四种实施例的应用,为一种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子像素结构中,子像素及其镜像子像素排列方式。举例来说,请参考图5及图11,若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种子像素结构1000为正版(P)子像素,第一种子像素结构的镜像配置1000’为负版(N)子像素;同理,请参考图8及图12,如第三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的第二种子像素结构700为正版(P)子像素,第二种子像素结构的镜像配置700’为负版(N)子像素,则本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中,子像素的排列配置方式可如图13,其排列的方式为:相邻子像素皆互为镜像(sub-pixel inversion)的周期性配置,且可为上下子像素互为镜像,或左右子像素互为镜像;更具体而言,相邻的三个该子像素可分别代表红色、绿色及蓝色,且和正版(P)相邻的子像素为负版(N)子像素;和负版(N)相邻的子像素为正版(P)子像素。
第六实施例
图14绘示本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像素中,子像素排列的配置。本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类似,惟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以相邻的连续三个相同版的子像素,例如连续三个正版(P)或连续三个负版(N)的子像素为一个小单位A,和其左右或上下相邻的另一个其镜像配置子像素小单位做周期性的排列(dot-line inversion);更具体而言,例如和正版(P)子像素小单位相邻的为负版子像素(N)小单位;和负版子像素(N)小单位相邻的为正版子像素(P)小单位;且此子像素小单位中,连续三个相同正版(P)或相同负版(N)子像素可分别代表红色、绿色及蓝色。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15,本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类似,惟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以左右相邻的连续三的倍数的相同正版(P)子像素或相同负版(N)子像素为一个小单位B和其左右或上下相邻的另一个子像素小单位做周期性的镜像配置方式(two dot-line inversion),三的倍数个同版子像素可为六个、九个子像素...等;例如图15绘示连续六个相同版子像素为一个子像素单位和其左右或上下相邻的另一个子像素单位做周期性的镜像配置;更具体而言,三的倍数个相邻的同方向子像素皆为正版(P)子像素,而以该三的倍数个子像素为一个子像素小单位,和上下或左右相邻的三的倍数个相邻子像素的另一子像素小单位做镜像的周期性配置;例如和正版(P)子像素小单位相邻的为负版(N)子像素小单位;和负版(N)子像素小单位相邻的为正版(P)子像素小单位;且该三个相邻的同版子像素可分别代表红色、绿色及蓝色。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16,本实施例和第七实施例类似,惟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以左右相邻的连续三的倍数个子像素为一小单位以及其上或下方相邻的同版且同数量的子像素小单位为一大单位子像素C,跟相邻的另一大单位做左右或上下周期性镜像的配置(two dot-row inversion),且该三的倍数个同版子像素可为六个、九个子像素...等;例如图16绘示以连续三个相同正版(P)子像素为一个小单位子像素,和其下方相邻的另一个同数量的正版(P)小单位子像素当作一正版(P)大单位子像素,来做周期性的镜像配置方式;更具体而言,例如和大单位正版(P)子像素相邻的为大单位负版子像素(N);和大单位负版(N)子像素相邻的为大单位正版(P)子像素;且该三个相邻的同方向子像素可分别代表红色、绿色及蓝色。
综合来说,本发明主要利用左右或上下互相镜射的像素设计,不必考虑组或是对位误差所造成的灰阶反转现象,使其具有方位角区块面积比自我补偿的特性,因为本发明面板的左右与上下视角的影像质量相同,请参考图1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的γ曲线随视角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图,曲线A、B、C分别为视角为0°、右视角及左视角的γ曲线,可以发现左右视角的γ曲线的差异明显的缩小;且不影响原先像素的特性,例如反应时间、影像残留及灰阶反转等问题。
虽然本发明已以数个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任意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30)

1.一种像素结构,适用于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包括:
像素阵列,包含多个相邻排列的子像素;
第一基板,具有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以及
第二基板,具有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
其中,该第一预倾角控制构造与该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为交错排列,以区隔该子像素为多个方位角的区块;
其中,该子像素包含不同极角的区块,且该子像素与相邻的子像素具有镜像配置的极角区块和镜像配置的方位角的区块。
2.如权利要求1的像素结构,其中该子像素包含四种方位角的区块。
3.如权利要求2的像素结构,其中该子像素包含45°、135°、225°、及315°方位角的区块。
4.如权利要求1的像素结构,其中该子像素包含两种极角的区块。
5.如权利要求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子像素包含两种极角的区块,且形状对称。
6.如权利要求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子像素包含两种极角的区块,且形状不对称。
7.如权利要求1的像素结构,其中在相邻的两镜像配置子像素中,相同极角区块内的每一种方位角区块的总面积为相同。
8.如权利要求1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相邻子像素的镜像配置还包括以三个该子像素及三个该子像素的镜像成周期性配置。
9.如权利要求8的像素结构,其中该三个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及蓝色。
10.如权利要求1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相邻子像素的镜像配置还包括以三个以上的该子像素及三个以上的该子像素的镜像成周期性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0的像素结构,其中该三个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及蓝色。
12.如权利要求1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种预倾角控制构造与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独立择自突起部或狭缝。
13.如权利要求1的像素结构,其中该子像素中该不同极角的区块的像素电极为不连续的结构。
14.一种像素结构,适用于多重区块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器,包括:
像素阵列,包含多个相邻排列的子像素;
液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该第二基板的子像素包含第一极角区块及第二极角区块,且该第一区极角区块与该第二极角区块的电位不同,且该第一极角区块及该第二极角的区块上更区分为多个方位角区块;
其中,至少一个相邻的该子像素的该极角区块和方位角区块为镜像配置;
有源组件,透过数据线电连接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一极角区块;以及
电容耦合电极,配置于该第二极角区块下,且该电容耦合电极透过该有源组件电连接于该数据线。
15.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有源组件为第一薄膜晶体管。
16.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极角区块和该第二极角区块的像素电极为不连续的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子像素包含四种方位角的区块。
18.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子像素包含45°、135°、225°及315°方位角的区块。
19.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子像素的两种极角区块形状对称。
20.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子像素的两种极角区块形状不对称。
21.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在该相邻的两镜像配置子像素中,相同极角区块内的每一种方位角区块的总面积为相同。
22.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相邻子像素的镜像配置还包括以三个该子像素及三个该子像素的镜像成周期性配置。
23.如权利要求22的像素结构,其中该三个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及蓝色。
24.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相邻子像素的镜像配置还包括以三个以上的该子像素及三个以上的该子像素的镜像成周期性配置。
25.如权利要求2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三个子像素包括红色、绿色及蓝色。
26.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基板上配置第一种预倾角控制构造以及该第二基板上配置第二种预倾角控制构造。
27.如权利要求26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第一种预倾角控制构造与第二预倾角控制构造独立择自突起部或狭缝。
28.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还包括电荷释放组件,透过数据线电连接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极角区块。
29.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其中该电荷释放组件为电容器。
30.如权利要求14的像素结构,该有源组件为第一薄膜晶体管,且该电荷释放组件为第二薄膜晶体管,其中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W/L值小于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W/L值。
CNB2005101357178A 2005-12-28 2005-12-28 像素结构 Active CN10053848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357178A CN100538481C (zh) 2005-12-28 2005-12-28 像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357178A CN100538481C (zh) 2005-12-28 2005-12-28 像素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4072A true CN1794072A (zh) 2006-06-28
CN100538481C CN100538481C (zh) 2009-09-09

Family

ID=3680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357178A Active CN100538481C (zh) 2005-12-28 2005-12-28 像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38481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6017A (zh) * 2010-07-30 2010-1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阵列、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像素阵列的驱动方法
US7855769B2 (en) 2007-04-17 2010-12-21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particular sub-pix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9685B2 (ja) * 2004-03-31 2010-04-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5769B2 (en) 2007-04-17 2010-12-21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particular sub-pixels
CN101916017A (zh) * 2010-07-30 2010-1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阵列、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像素阵列的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38481C (zh) 2009-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91371A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板
CN1279396C (zh) 液晶装置、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98170C (zh) 宽视角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38410A (zh)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991461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764865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屏板
CN101046592A (zh) Ffs模式的液晶显示板
CN1847967A (zh) 电泳显示器
US20040085272A1 (en)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873483A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690803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704828A (zh) 共平面开关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797085A (zh) 液晶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9199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908785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615450A (zh) 液晶显示器
CN1991541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888964A (zh) 液晶显示器件
EP1605511A3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wide viewing angle
CN1797147A (zh) 液晶显示器件以及用于液晶显示器件的黑矩阵
CN1164971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825414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203740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776492A (zh) 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像素单元电路
CN1238756C (zh) 有源矩阵衬底、光电装置、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