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7496A - 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7496A
CN1787496A CNA2005101223690A CN200510122369A CN1787496A CN 1787496 A CN1787496 A CN 1787496A CN A2005101223690 A CNA2005101223690 A CN A2005101223690A CN 200510122369 A CN200510122369 A CN 200510122369A CN 1787496 A CN1787496 A CN 1787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address
email
postcode
n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223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鸿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5101223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87496A/zh
Publication of CN1787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74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包括:WEB服务器,控制中心管理服务器,服务商客户终端和个人客户终端,ID码管理服务器,中文电子邮件管理服务器,中文电子邮件备查服务器,数字证书认证服务器和支付网关服务器等服务器组成。该系统,只要知道对方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并输入中文,无论是否知道或有无邮件地址,就可给对方发电子邮件。在世界各地,不仅可以发送、接收中文电子邮件,而且可同时兼用英文Email地址收发电子邮件。该系统在宽带网络上将最先进的信息传递技术与传统的通讯联络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费用很低,可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能用最低的信息传递费用,实现最快速的传递信息;能够传递文字、图形、图片、资料原件等各种信息,传递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通汛及信息传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
【背景技术】:电子邮件已经被国内外广泛应用。概括地讲,目前的电子邮件具有以下功能和特点:如果甲方申请了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乙方也申请了一个电子邮件地址,而且甲方知道乙方的电子邮件地址,那么甲方可以给乙方发电子邮件,乙方可以收到甲方的电子邮件;同样,甲方也可以收到乙方发来的电子邮件和甲方自己发给自己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地址需要申请才能够获得,而且是英文电子邮件地址;收发电子邮件需要有电子计算机。由于目前电子邮件的地址是英文地址,可以把目前地址是英文的电子邮件称之为“英文电子邮件”。
由于英文电子邮件是国外发明引进到国内,与我国的国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阻碍了电子邮件的应用和发展。
其一我国人民懂英文的人所占的比例很小,绝大多数的人不懂英文;
其二由于英文电子邮件地址与日常的地址并无关系,所以不容易记牢,不懂英文的人更是难以记住英文电子邮件地址;
其三我国绝大多数的居民和企业,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都没有申请获得一个电子邮件地址,甚至不知道如何去申请一个电子邮件地址;
其四我国绝大多数的家庭和企业,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没有电子计算机。
因此,我国绝大多数的居民和企业,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不能很好地应用目前地址是英文的电子邮件迅速地传递信息。
另一方面,应用电子邮件迅速地传递信息,不只是局限于年轻人之间,大城市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现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分居,老年人与子女之间需要有既能够迅速地传递信息,又费用很低的联系方法,我国在中小城市和农村的企业,也需要有既能够迅速地传递信息,又费用很低的联系方法。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中国人不懂英文,及没有注册电子邮件地址就无法收发电子邮件的问题,提供一种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包括:
WEB服务器——用于装载“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对内连接控制中心管理服务器,同时连接外部N个服务商客户终端和M个个人客户终端,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
控制中心管理服务器——用于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各个服务器信息流的管理和控制;除与WEB服务器连接外,同时分别连接ID码管理服务器、中文电子邮件管理服务器、数字证书认证服务器和支付网关服务器等服务器;
ID码管理服务器——用于存放“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与中文电子邮件地址ID码相关联的数据库;同时有两个三位数的数字随机发生器;
中文电子邮件管理服务器——用于存放电子邮件数据库;同时与中文电子邮件备查服务器连接;
中文电子邮件备查服务器——用于存放备查的电子邮件数据库,交易过程备查记录;
数字证书认证服务器——用于密码的生成和发放,数字证书的申请、审核、发放和撤消及电子数字证书的生成、认证;
支付网关服务器——内部包含有防火墙、与银行部门的接口,并用于服务费用的支付和交易记录。
ID码管理服务器中存放的中文电子邮件地址ID码由与“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相对应的三部分数字组成,其中,与邮编对应的数字即为现行邮编,与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对应的分别为三位随机数字,共计12位数字组成。
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除具有一般英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的基本组成外,同时具有如下功能模块:
A通讯地址模块——用下拉表方式自动填写或用中文输入的方式直接填写通讯地址中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
B邮编检索模块——通过以上填写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地址,自动检索邮编;以保证所填写的通讯地址与所对应的邮编的准确性;
C检查模块——用于核查填写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与对应邮编是否正确;如果自行填写邮编和通讯地址,将检查所填写的通讯地址与所对应的邮编是否准确,当发现问题时,将要求重新填写;
D数字证书模块——用于网上数字证书的申请和数字证书的认证;
E网上支付模块——用于网上服务费用的支付和记录;
F信箱模块——用于信箱文件夹、邮件地址及接收方式的管理;
G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管理模块——同时分别连接上述各模块,用于中英文浏览器界面的切换,各个模块信息流的管理。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符合我国国情,提供了一种费用很低,又能够迅速地传递信息的联系方法,不仅可以为我国十几亿人民服务,而且可以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本发明依据我国国情,解决了下述三个问题:
一、中文电子邮件的发送
凡具有三要素(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的人或公司,都具有唯一一个与其相对应的中文电子邮件地址。因此,不一定要知道对方的电子邮件地址,对方也不一定非要有电子邮件地址,只要知道对方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并且输入中文,就可以给对方发电子邮件。
在甲方不知道乙方的电子邮件地址,甚至乙方根本就没有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甲方可以依据乙方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输入中文,给乙方发电子邮件。
这样,不仅在国内,在世界各地的人和公司,只要知道国内某人或某公司的三要素(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就可以用中文给他们发电子邮件,而不必知道他是否有电子邮件地址。
二、中文电子邮件的接收
本发明提供有两种可选择的接收方法
接收方法一——如果接收中文电子邮件人的身份与接收中文电子邮件的地址,存在着合法的对应关系,而且得到数字证书的认证,他可以自己在世界任何地方接收自己的中文电子邮件。
甲方是发中文电子邮件的人,乙方是接收中文电子邮件的人,甲方知道乙方的身份与接收中文电子邮件的地址,存在着合法的对应关系,而且乙方得到了数字证书的认证,即甲方知道乙方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接收自己的中文电子邮件。那么,甲方在给乙方发电子邮件时,可以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的信箱模块选择项上选择“自行接收”,则乙方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通过“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接收甲方发给自己的中文电子邮件。
接收方法二——如果没有电子计算机,或不能上网,也能够及时地接收到发给自己的电子邮件。
甲方是发电子邮件的人,乙方是接收电子邮件的人,在乙方既没有电子计算机,又没有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也不能上网的情况下,乙方仍然可以接收甲方给他发来的中文电子邮件。乙方如何接收到甲方给他发来的中文电子邮件,取决于甲方在给乙方发中文电子邮件时的操作。
情况1:当甲方知道乙方不能自己接收电子邮件时,甲方在发中文电子邮件时,首先要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上查看,所发电子邮件的邮件地址所在的地区是否已经开通了中文电子邮件服务业务,如果已经开通,要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的信箱模块选择项上选择“投递”,并且在网上按规定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那么当地的中文电子邮件服务单位,就会把电子邮件打印密封,象递送电报一样,把中文电子邮件交到收件人的手中。
情况2:甲方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上查看,所发电子邮件的邮件地址所在的地区已经开通了中文电子邮件服务业务,但甲方以为乙方可以自己接收发给他的电子邮件;或甲方没有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的选择项上选择“投递”;或甲方虽然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的选择项上选择了“投递”,但忘记在网上按规定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或无力按规定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那么乙方将会收到当地的中文电子邮件服务单位递送的“请取中文电子邮件的通知”,当乙方按规定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后,即可以取回发给他的中文电子邮件;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乙方没有按规定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那么发给他的中文电子邮件将会被删除。
情况3:甲方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上查看,所发电子邮件的邮件地址所在的地区没有开通中文电子邮件服务业务,甲方不知道乙方的英文电子邮件地址,只知道乙方的中文通讯地址,甲方又想通过电子邮件尽快把信息传递给乙方,那么,甲方可以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上选择“异地服务”,并且在网上按规定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那么中文电子邮件服务单位,就会把电子邮件打印密封,象递送电报一样,把中文电子邮件交到收件人的手中。
三、身份合法性的确认
对于自己接收中文电子邮件的人的身份合法性,可通过数字证书的认证给以确认,以保证中文电子邮件的安全,不会被别人接收走。
把“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与ID码相关联,就等于每一个合法的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单位,都有自己唯一的合法的中文电子邮件地址。那么,每一个合法的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单位,只能接收其身份与“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相符合的中文电子邮件,而不准许接收别人的中文电子邮件。因此,每一个合法的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单位,要想自己能够接收自己的中文电子邮件,必须事先通过中文电子邮件服务单位对其身份的审核,得到数字证书的认证,然后才可以通过“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接收发给自己的中文电子邮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总体结构方框图;
图2是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功能模块连接方框图;
图3是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主界面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是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通讯地址模块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该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包括:
WEB服务器1——用于装载“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及存放邮编数据库和邮编地图数据库;对内连接控制中心管理服务器7,同时连接外部N个服务商客户终端9和M个个人客户终端8,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网络实际客户终端数);服务商客户终端9同时连接打印密封机11,个人客户终端8同时连接锁扫描仪10。
控制中心管理服务器7——用于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各个服务器信息流的管理和控制;除与WEB服务器1连接外,同时分别连接ID码管理服务器2、中文电子邮件管理服务器3、数字证书认证服务器5和支付网关服务器6。
ID码管理服务器2——用于存放“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与中文电子邮件地址ID码相关联的数据库;同时有两个三位数的数字随机发生器。
中文电子邮件管理服务器3——用于存放电子邮件数据库;同时与中文电子邮件备查服务器4连接。
中文电子邮件备查服务器4——用于存放备查的电子邮件数据库,交易过程备查记录。
数字证书认证服务器5——用于密码的生成和发放,数字证书的申请、审核、发放和撤消及电子数字证书的生成、认证;如果是用其他部门的数字证书,如“CPCA”,则是数字证书的申请、审核、发放、认证和撤消及与其他部门数字证书服务器之间信息的传递。
身份的确认有两种方式,一是简易方式,二是有保障方式。
一是简易方式,申请人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号码(或单位的法人注册证件)和接收短信的电话号码,如果申请人提供的身份证号码(或单位的法人注册证件)和他提供的邮编、通讯地址,在“区域上”是吻合的,那么就通过短信,给他发放一个密码,他通过密码就可以在网上接收自己的信件。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供的本人身份证号码(或单位的法人注册证件)是真实的,否则,将要承担被追究的责任。这样,就可以让想自己接收自己邮件的人,能够非常方便的接收自己的中文电子邮件。
二是有保障方式,申请人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或单位的法人注册证件)扫描图片和接收短信的电话号码,如果申请人提供的身份证(或单位的法人注册证件)和他提供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完全是吻合的,那么就通过短信,给他发放一个密码和数字证书,他通过密码就可以在网上接收自己的信件,通过数字证书就可以传递保密的或重要的信息文件。
当申请人申请有保障方式的身份确认时,发现已经有人通过简易方式用自己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申请了身份确认,那么将保护有保障方式的申请人,立即撤消通过简易方式获得的密码的有效性。而且申请有保障方式身份确认的申请人,有权追究通过简易方式获得的密码的申请人。
支付网关服务器6——内部包含有防火墙、与银行部门的接口,并用于服务费用的支付和交易记录。
ID码管理服务器中存放的中文电子邮件地址ID码由与“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相对应的三部分数字组成,其中,与邮编对应的数字即为现行邮编,与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对应的分别为三位随机数字,共计12位数字组成。
如,我国的邮编由6位数构成,6位数的邮编和我国的各个乡镇、城市的街相对应。我国的各个乡镇、城市的街所拥有的户籍登记人数,不会超过百万。如果将通讯地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省(市)、县市(区)、乡镇(街)”,这部分实际上是和邮编一一对应的,因此可以用6位数的邮编来表示;另一部分的“村组(楼)号”,可以用3位数来表示,即通讯地址可以用9位数来表示。姓名(或公司名称)也用3位数来表示。可以用12位数来表示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也就是说,用12位数字作为ID码,能够唯一地来表示,在我国有合法通讯地址和合法名称的人或公司。由于表示“村组(楼)号”的3位数字,与表示姓名(或公司名称)的3位数字,都是随机产生的,且与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相对应,可以保证在同一个乡镇(街)中,不同的“村组(楼)号”和“姓名(或公司名称)”,不会出现相同的6位数字。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与ID码相对应如下表所示:
  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              ID码
  (1)   (2)   (3)  (4)  与(1)相同 与(3)对应 与(4)对应
  邮编   省(市)、县市(区)、乡镇(街)   村组(楼)号  姓名(或公司名称)  3位数  3位数  3位数  3位数
如果中文电子邮件服务单位的网址域名是“中文电子邮件.com”,中文电子邮件服务单位的英文网址域名是“110A.com”,把“中文电子邮件.com”和“110A.com”,与中文电子邮件服务单位的IP地址绑定;那么将与“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相对应的“ID码”,中间加字母“@”,和中文电子邮件服务单位的网址域名“中文电子邮件.com”或“110A.com”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与“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相对应的中文电子邮件地址。对于计算机而言,对外对应的是“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对内对应的是“ID码”。因此,依靠“ID码”,实现了在我国有合法通讯地址和合法名称的人或公司,都有一个合法的,与合法通讯地址和合法名称的人或公司相对应的中文电子邮件地址。这个中文电子邮件地址与以往的电子邮件地址的区别有几点:
其一,不需要申请,客观上,在我国有合法通讯地址和合法名称的人或公司,都有一个合法的,与合法通讯地址和合法名称的人或公司相对应的中文电子邮件地址,只是平时没有启用,当电子邮件的发件人第一次输入收件人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和自己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时,实际上就启用了发件人和收件人的中文电子邮件地址,由计算机自动形成了发件人和收件人的“ID码”,并分别与发件人和收件人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绑定。
其二,不需要知道发件人和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只要知道发件人和收件人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就可以了,更不需要记住与“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绑定的“ID码”。
其三,这是一个“准实名”的电子邮件。邮件的接收人要与接收人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相符,邮件的发件人也要填写发件人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所以从形式上讲是实名的电子邮件;但是,有的发件人本身是通过数字证书认证的接收人,而有的发件人并未通过数字证书认证,他所填写的发件人的“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不一定完全与事实相符,所以严格的讲是一个“准实名”的电子邮件。它的优点是,有利于公司之间的商业交往,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垃圾邮件。
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除具有一般英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的基本组成外,同时具有如下功能模块:(见图2)
A通讯地址模块——用下拉表方式自动填写或用手工输入方式直接填写通讯地址中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
B邮编检索模块——通过以上填写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地址,自动检索邮编;以保证所填写的通讯地址与所对应的邮编的准确性;
C检查模块——用于核查填写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与对应邮编是否正确;如果自行填写邮编和通讯地址,将检查所填写的通讯地址与所对应的邮编是否准确,当发现问题时,将要求重新填写;
D数字证书模块——用于网上数字证书的申请和数字证书的认证;
E网上支付模块——用于网上服务费用的支付和记录
F信箱模块——用于信箱文件夹、邮件地址及接收方式的管理
G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管理模块——同时分别连接上述各模块,用于中英文浏览器界面的切换,各个模块信息流的管理。
本发明提供的“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具有以下特点:
1、中文通讯地址的输入方法有四种:(见图3、图4)
A、利用下拉表进行选择点击的方法输入通讯地址,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中,可以检索到全国从省、市、区县,一直到乡镇/街道,数以万计的规范的通讯地址名称。这样既简化了输入,又避免了输入中由于地址文字较多可能发生的错误,只要输入村/楼号和姓名就可以了。
B、利用邮编地图进行选择点击的方法输入通讯地址,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中,通过邮编地图可以检索到全国从省、市、区县,一直到乡镇/街道,数以万计的规范的通讯地址名称。这样既简化了输入,又避免了输入中由于地址文字较多可能发生的错误,只要输入村/楼号和姓名就可以了。
C、利用地址簿的方法输入通讯地址。
D、利用中文输入的方法输入通讯地址。
2、自动检索邮编,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中,可以通过输入的通讯地址,自动检索到全国从省、市、区县,一直到乡镇/街道,数以万计的规范的通讯邮编号码。这样既简化了输入,又避免了输入中由于忘记了邮编,或记忆不清楚可能发生的错误。
3、“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具有“中文”、“英文”两种界面可供选择,即不懂中文的人,选择“英文”界面,也可以利用下拉表进行选择点击等方法输入通讯地址。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中,可以检索到全国从省、市、区县,一直到乡镇/街道,数以万计的规范的,用英文显示的通讯地址名称。
4“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可以兼容英文Email地址。即使用“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也可以使用英文Email地址,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5、网上支付功能,“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由于“支付网关服务器”的存在,具备了网上各种支付功能。
6、“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由于“数字证书认证服务器”的存在,确保了中文电子邮件的安全。
7、检查功能,如果自行填写邮编和通讯地址,将检查所填写的通讯地址与所对应的邮编是否准确,当发现问题时,将要求重新填写;
例一、国内某企业(简称国内公司甲)有重要的产品信息,想及时传递给国内公司乙、国内公司丙等,及国外公司丁。但公司甲并不知道国内公司乙、国内公司丙等的电子邮件地址,只知道他们的通讯地址,和国外公司丁的Email地址。那么,国内公司甲就可以通过“中文电子邮件系统”,使用下载的“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选择“投递”或“异地服务”,支付相应的费用,就可以既节省又快捷地把重要的产品信息,及时传递给国内公司乙、国内公司丙等,同时可以通过“中文电子邮件系统”,使用下载的“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把重要的产品信息,及时传递给国外公司丁。
例二、国外某企业(简称国外公司甲)急需某种产品,得知国内公司乙、国内公司丙等生产这种产品,但国外公司甲并不知道国内公司乙、国内公司丙等的电子邮件地址,只知道他们的英文通讯地址。国外公司甲可以通过“中文电子邮件系统”,使用下载的“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选择“英文”界面,和“投递”或“异地服务”,支付相应的费用,国外公司甲很快就可以与国内公司乙、国内公司丙等取得联系。
例三、海外某人(简称张三先生),离家出国几十年,想与分别几十年的亲友联系,但已记不清楚亲友们的确切地址,更不知道他们的邮编。张三先生可以通过“中文电子邮件系统”,使用下载的“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利用下拉表进行选择点击的方法输入记忆的地址,或利用邮编地图进行选择点击的方法输入记忆的地址,再选择“投递”或“异地服务”,支付相应的费用,就可以尽快地与亲友取得联系。
例四、东北某人(简称李四先生),是某公司的老板,有兄弟几人都非常的孝顺,但均在外地工作,只有李四先生与年迈的双亲一起生活。当李四先生去外地出差时,由于李四先生有数字证书的认证,李四先生随时都可以收到客户和兄弟们发来的电子邮件,也随时都可以给年迈的双亲发电子邮件,选择“投递”或“异地服务”,支付相应的费用,年迈的双亲就可以及时地见到李四先生发的电子邮件,免除了对李四先生的担忧和挂念。
例五、西部某人(简称王五先生),去南方打工,由于文化不高,钱又不富裕,老母亲和妻子十分挂念。王五先生到南方后,在网吧委托朋友帮忙或找到中文电子邮件服务单位,选择“投递”或“异地服务”,支付很少的费用,很快就可以让老母亲和妻子了解到自己的情况,免除了对王五先生的挂念。

Claims (3)

1、一种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
WEB服务器——用于装载“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对内连接控制中心管理服务器,同时连接外部N个服务商客户终端和M个个人客户终端,其中M、N为大于1的整数;
控制中心管理服务器——用于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各个服务器信息流的管理和控制;除与WEB服务器连接外,同时分别连接ID码管理服务器、中文电子邮件管理服务器、数字证书认证服务器和支付网关服务器等服务器;
ID码管理服务器——用于存放“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与中文电子邮件地址ID码相关联的数据库;同时有两个三位数的数字随机发生器;
中文电子邮件管理服务器——用于存放电子邮件数据库;同时与中文电子邮件备查服务器连接;
中文电子邮件备查服务器——用于存放备查的电子邮件数据库,交易过程备查记录;
数字证书认证服务器——用于密码的生成和发放,数字证书的申请、审核、发放和撤消及电子数字证书的生成;
支付网关服务器——内部包含有防火墙、与银行部门的接口,并用于服务费用的支付和交易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其特征是工D码管理服务器中存放的中文电子邮件地址ID码由与邮编、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三要素相对应的三部分数字组成,其中,与邮编对应的数字即为现行邮编,与通讯地址、姓名或公司名称对应的分别为三位随机数字,共计12位数字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其特征是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除具有一般英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的基本组成外,同时具有如下功能模块:
A通讯地址模块——用下拉表方式自动填写或用中文输入的方式直接填写通讯地址中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
B邮编检索模块——通过以上填写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地址,自动检索邮编;以保证所填写的通讯地址与所对应的邮编的准确性;
C检查模块——用于核查填写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与对应邮编是否正确;如果自行填写邮编和通讯地址,将检查所填写的通讯地址与所对应的邮编是否准确,当发现问题时,将要求重新填写;
D数字证书模块——用于网上数字证书的申请和数字证书的认证;
E网上支付模块——用于网上服务费用的支付和记录
F信箱模块——用于信箱文件夹、邮件地址及接收方式的管理
G中文电子邮件浏览器管理模块——同时分别连接上述各模块,用于中英文浏览器界面的切换,各个模块信息流的管理。
CNA2005101223690A 2005-12-16 2005-12-16 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 Pending CN17874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1223690A CN1787496A (zh) 2005-12-16 2005-12-16 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101223690A CN1787496A (zh) 2005-12-16 2005-12-16 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7496A true CN1787496A (zh) 2006-06-14

Family

ID=36784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223690A Pending CN1787496A (zh) 2005-12-16 2005-12-16 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874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626A (zh) * 2014-10-31 2015-02-1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证书申请方法和邮件客户端
CN113595882A (zh) * 2021-07-27 2021-11-02 中国人民解放军91977部队 一种基于文电服务的文电自动收发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626A (zh) * 2014-10-31 2015-02-1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证书申请方法和邮件客户端
CN104348626B (zh) * 2014-10-31 2018-01-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证书申请方法和邮件客户端
CN113595882A (zh) * 2021-07-27 2021-11-02 中国人民解放军91977部队 一种基于文电服务的文电自动收发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34165A1 (en) Unique identifier addressing and messaging enabling digital communication, content transfer, and related commerce
US2017007624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electronic and physical mail categorization and targeted delivery
US20110055562A1 (en) Public key certificate based social website account authentication
US20110055331A1 (en) Domain name control based social website account authentication
US20110029398A1 (en) Geo name service for validated locations and occupants and URLs
US20110055911A1 (en) Business validation based social website account authentication
JP2013504101A (ja) モバイル投票のための地理的位置の認証方法
CN1430749A (zh) 访问网络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18782A (zh) 使用混合公共密钥加密策略来授权电子邮件的系统和方法
US9785663B2 (en) Verifying a correspondence address for a registrant
US9843573B2 (en) Determining website secure certificate status via partner browser plugin
AU2011378110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 communications client program and an associated transfer server for onymous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s
CN1386240A (zh) 产生标识码的方法和用其提供电子通知书服务与电子仪表读数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697379A (zh) 一种基于标识的密码技术的公共网络安全通信服务用户身份的认证方法
CN101034462A (zh) 非法交易防止系统、非法交易防止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CN1968091A (zh) 一种基于标识的密码技术的邮件认证及可靠分类传递方法
CN103039032B (zh) 通信系统及方法
US200702887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internet registrants
CN105279717A (zh) 一种互联网+知识产权营运系统及方法
US20110072095A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utilizing email or web addresses that describe a physical location
EP1640076A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services at a mail delivery point
CN1870602A (zh) 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US20100058209A1 (en) Business card generation during domain name registration
CN1853206A (zh) 进行电子交易的方法
CN1787496A (zh) 中文电子邮件信息传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