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5080A - 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5080A
CN1785080A CN 200410101043 CN200410101043A CN1785080A CN 1785080 A CN1785080 A CN 1785080A CN 200410101043 CN200410101043 CN 200410101043 CN 200410101043 A CN200410101043 A CN 200410101043A CN 1785080 A CN1785080 A CN 1785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ot blast
clothing
insulation garment
pl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1010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福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kai Information Tech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Luokai Information Tech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kai Information Tech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Luokai Information Tech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 2004101010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85080A/zh
Publication of CN1785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50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针对南方地区冬季室内温度低、湿度大,使用空调等设施采暖,耗电多、费用高、电力供求关系紧张、且采暖效果欠佳的矛盾,本发明从侧重节能、采暖、改善个体小环境温度状况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主体由具防风、保温功能的层状面料构成,该服装有利于衣内气体存储与可流动空间的宽松尺寸,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衣内部分区域设有间隙层,至少有一种热量供给装置设于间隙层的外侧,间隙层至少具有将充入或转换的温热气体沿其孔隙向周边扩散的结构与厚度,有促使温热气体渗入体表气体层的适当密度的衬里。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暖服装即显著地改善了穿着者的温度舒适感等级,又大幅度地节约了能源,具有用电少,耗能低,舒适、方便,男女老少皆宜的特点,适用于广泛的群体。

Description

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采暖、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地域以及气候环境的温、湿度差异,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为了改善居住环境的采暖问题,人们想出各种办法使其尽可能地达到比较舒适的温、湿度状态。但是,现有技术的采暖方式,普遍存在着耗能大、费用高、能源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有资料表明:我国的建筑能耗近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3。可见,为改善房屋、居室的温度环境,我们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昂贵的:不仅耗费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面积的追求是越来越大,获取舒适环境温度的空间也在逐渐增加,档次逐渐提高,致使能源消耗缺口越来越大,对大环境的破坏越发加剧。
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筑房屋时基本上就配备了采暖装置,多以连续式或间断式进行供热,基本上保证了人们的正常工作、休闲、学习和在家起居期间的温度需要。而南方地区,由于寒冷季节较短,最低温度相对北方而言又不是很低,故建筑房屋时通常都没有配备统一的采暖装置,冬季里人们多使用空调或电暖器、电热风进行采暖。由于用电时间相对集中,致使电量消耗骤然加大,电力供应非常紧张,高峰时不得不实行限电、停电,给很多相关部门和企业带来困难。经建筑方面专家测试表明,在标准条件下,冬季室温保持在18度,夏季室温保持在26度,全年可节约空调采暖的电耗约百分之五十。事实上,使用空调或电暖器、电热风的方式采暖,尽管耗电很多,但收效并不显著,往往是空调开了很长时间,室温却没有提高几度,人们还是经常处于非常被动的抵御寒冷状态;尤其是晚间,好多人不得不早早地就钻入被窝,严重地妨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与学习。
还有,通常人们回到家都喜欢脱下紧束于身体的衣服换上便装,以释放充斥于服装内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气体,让身体得到放松,也让肌肤呼吸到新鲜空气。但是,若用目前的采暖方式改善现有住房的温度条件,其能耗的缺口则是相当惊人的。倘若侧重追求人的取暖温度舒适性而不刻意考虑提高物体与设施的取暖问题,也就是在非必须具备统一采暖设施的地区,采取适当降低对大面积空间温度的等级要求,尽量缩小采暖空间相对体积,增加个体采暖保温措施的方式,那么,宏观方面的能源、环保问题和微观方面的人们冬季采暖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统筹解决。简言之,也就是说只有以较少的投入来获取个体小环境温度的大幅度改善,才是比较简便、易行、经济实惠且节电降耗、行之有效的方案。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尤其是降低电力消耗的峰值,而且还能提高人体对温度的舒适感等级,从而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时间利用率。
纵观房屋内所有环境,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直接的、可随人体移动的最小的环境也就是服装了,在以服装为载体进行采暖方面,已有一些人提出过相关的技术方案,例如:
中国专利03212191.1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加热电热服,其在服装基材层上贴合有电热膜层,电热膜层由后背区/左前区、右前区组成,各区电热膜并联后与3V直流电源相联。
中国专利02222442.4提供了一种电子恒温防寒服,包括有夹克式上装和下装的外套、内套,其特征在于上装内套肩部设有电子充电器,后颈部有可充电池,上、下装内套上固有聚四氟乙烯电热带,通过设置的插孔分别与上下装相应位置及电源连接。
中国专利02226117.6提供了一种电热防寒服,特点是在防寒服内层缠绕并固定有电热体,(电热体是由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电热碳纤维串联而成),电热体由可产生不同温度的两组电热体组成,两组电热体相间隔缠绕并固定在防寒服内层,每组电热体分别经开关接电源。
上述专利所提供的防寒采暖类服装虽然在个体防寒、采暖方面都做了一些考虑并有着不同程度的改进,但是,还不太适合家居、休闲与学习环境,舒适感方面也不便长时间穿用。
本人2004年12月2日递交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种利于衣内体表气体流通、热量共享的家居保暖服装,在改善个体小环境温度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采暖、可大幅度改善个体小环境温度状况,并缓解采暖高峰期电力紧张局面的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
本发明通过以下一个或几个优选实施方案或实施例来实现。
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主体由具防风、保温功能的层状面料构成,该服装有利于衣内气体存储与可流动空间的宽松尺寸,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衣内部分区域设有间隙层,
至少有一种热量供给装置设于间隙层的外侧,
间隙层至少具有将充入的温热气体沿其孔隙向周边扩散的结构与厚度,
至少有可促使温热气体沿间隙层孔隙向周边扩散并相应渗入体表气体层的适当密度的衬里。
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间隙层为立体网状织物/钩编织物/毛针较硬的人造毛皮/发泡几何体与绳编相结合的联结物;衬里至少包括人造纤维绒布/毛巾类圈状织物/适当厚度的化纤织物在内的一种,其最好有一定厚度并且柔软,以削减或淡化间隙层相对的不柔软感觉。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间隙层与保温层之间设有热量缓冲空间,热量缓冲空间为更利于热量转换成温热气体的局部网状织物层/球面状隆起的空气层/几何状软体气袋/可容纳新进入衣内热风的热风传输带;热量缓冲空间至少可设于裤的小腿部、胯至大腿的外侧、后腰、后背处、两袖的外侧、袖缝及腋下衣缝部位的一处或几处;热量缓冲空间内可设置热量供给装置,其形式亦有多种选择,至少包括:
热量供给装置采用包括聚四氟乙烯电热带/低温电热膜在内的热量补偿电热热源,该电热热源设置在间隙层外侧/局部网状织物层的部分区域;
热量供给装置至少还可以有包括低温的电热片/电热丝/电热网在内的热量补偿电热热源,该电热热源设置在球面状隆起空气层/几何状软体气袋的部分区域。
在袖缝、腋下衣缝、裤缝处设有便于串过或固定管、线的筒、带、绳状物和在衣、裤适当部位设有便于联接或携带外部装置的袋、兜、网及可悬挂部件。
在又一优选实施方案中,热量供给装置采用可容纳新进入衣内热风的热风传输带或设在热量缓冲空间内的热风出口,由外部热风加热装置提供热风热源,保暖服上至少有可与外部热风加热装置提供的热风输出接口连接的热风输入接口,热风输入接口处设有自动封口活塞,热风通过缓冲空间再逐层向衣内体表气体层扩散。在袖口处设有沿手掌/指方向的温热气体出口。
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热量供给装置至少还可以包括有可容纳新进入衣内热风的热风传输带或设在热量缓冲空间内的热风出口,由外部脉冲热风加热装置提供脉冲热风热源,保暖服上至少有可与外部热风加热装置提供的热风输出接口连接的热风输入接口,保暖服的热风输入接口处设有自动封口活塞,脉冲热风通过缓冲空间再逐层向衣内体表气体层扩散。在袖口处设有沿手掌/指方向的温热气体出口。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衣、裤制成利于体表温暖气体在服装内纵向流通的连体保暖服装;
衣袖有可沿长度方向舒展伸长致将手覆盖的袖长尺寸;
裤腿有可沿长度方向舒展伸长致将脚覆盖的裤长尺寸,有将裤口收紧的系带;
沿身体长轴方向至少有外敷网眼布、具众多通气孔易于气体纵向流通的聚氨酯蜂窝泡沫设于腰腹、膝、肘、背、胸、臂、腿部位的一处或几处;
连体保暖服装可沿腰部与臀部之间及膝上部两裤腿外侧设置方便于上厕所的弧形开合口。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加大衣内部位尺寸及加设缓冲空间的方式相应扩展了衣内存储热量的相对体积,在统筹衣内体表气体层气体温度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热量,即便是在室内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可提供一个省电节能、温暖舒适的个体采暖空间。
2、以空气作为传热媒介将补偿热量传递至衣内体表气体层,使人感觉自然,不易产生温度依赖性,适合于不同年龄段各类人士穿着,尤其为经常在家的人提供了方便。
3、用电低耗能小,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大面积采暖所需电耗。
附图说明
图1为连体保暖服装A款前视示意图;
图2为袖长/裤长可伸展的连体保暖服装B款前视示意图;
图3为功能性层状面料截面示意图;
图4为可容纳新进入衣内热风的热风传输带/热量供给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5为球面状隆起空气层/热量供给装置连体保暖服装C款后视示意图;
图6为球面状隆起空气层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局部网状织物层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几何状软体气袋/热量供给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9为连体保暖服装D款后视示意图;
图10为裤长可伸展的连体保暖服装E款前视示意图;
图11为连体保暖服装F款肩部开口前视示意图;
图12为可分开/组合的保暖服装前视示意图;
图13为袖口温热气体出口示意图;
图14为聚氨酯蜂窝泡沫设于腰部示意图;
图15为可分开/组合的保暖服装上设有外敷网眼布的聚氨酯蜂窝泡沫的腰部支撑的前视示意图;
图中,2为连体保暖服装,4为可分开/组合的保暖服装,6为功能性层状面料,8为衬里,10为间隙层,12为防风透湿层,14为保温层,16为外层面料,18为局部网状织物层,20a为可容纳新进入衣内热风的热风传输带,20b为几何状软体气袋,22为球面状隆起空气层,24为热量供给装置,26为接口/插头,28为温热气体出口,30为袖长/裤长可伸展部分,32为系带,34为聚氨酯蜂窝泡沫,36为服装开合口,38为缝纫针迹,40为弧形开合口,42为管/线,44为收口。
参见图1-4,A、B二款连体保暖服装2,其主体由具防风、保温功能的层状面料6构成,该服装有利于衣内气体存储与可流动空间的宽松尺寸:
衣内部分区域设有间隙层10,
有热量供给装置24设于间隙层10的外侧,
间隙层10具有将充入的温热气体沿其孔隙向周边扩散的结构与厚度,
有可促使温热气体沿间隙层孔隙向周边扩散并相应渗入体表气体层的适当密度的衬里8。
其中,
A款的袖口、裤脚为宽松的外翻式,可将准备覆盖手、足的长度堆积或折叠在袖口、裤脚处,需要时展开并将系带32抽紧。值得注意的是,在袖口、裤脚内侧也可缝制针织罗纹织物,以减少肢端热量的散失。
B款的衣袖与裤腿都比较宽松,在袖口与裤脚处采用针织罗纹织物,衣袖与裤腿均设有可沿长度方向堆积的褶皱,需要时可舒展伸长致将手、足覆盖,既:可使手、足在需要时缩进保暖;摺皱的堆积可通过带状物沿裤腿长度方向牵拉/放开控制或以扣类/搭链形式连接。这样,即增加了衣内空气存储空间,又加强了对肢端部位的呵护。有一点很重要,将衣、裤制成便于体表温暖气体在服装内流通的连体保暖服装,并且:设有大致密封的收口44,以减少衣内热量散失;设有宽松的部位尺寸,以利于衣内身体表面温暖气体存储与流通。
功能性层状面料6包括衬里8,间隙层10、防风透湿层12、保温层14;外层面料16;间隙层10可选用网眼布、网状织物、经编网状织物的一种或几种;防风透湿层12可选用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聚烯烃多微孔膜在内的防风透湿薄膜的一种,其即可以抵御外部寒气侵入,又可阻止体表温暖气体散失,可起到一个屏障作用。
连体保暖服装A款的多处部位设有可容纳新进入衣内热风的热风传输带20a,当向其充入热风时,热风在缓冲空间内扩散后相继向间隙层周边蔓延并经衬里渗入衣内体表气体层。有一点很重要,在设有热风传输带20a的部位也可以设置相应的电热装置,如:聚四氟乙烯电热带/低温电热膜或低温的电热片/电热丝/电热网等,当对其通电加热后,其热量会转化为温热气体,以不易使人产生温度依赖性的空气作为传热媒介传递至衣内体表气体层。
热量缓冲空间至少可设于裤的小腿部、胯至大腿的外侧、后腰、后背处、两袖的外侧、袖缝及腋下衣缝部位的一处或几处。
热量供给装置24为可容纳新进入衣内热风的传输带及设在热量缓冲空间内的热风出口,保暖服上至少有可与外部热风加热装置提供的热风输出接口连接的热风输入接口,热风输入接口处设有自动封口活塞,热风通过缓冲空间再逐层向衣内体表气体层扩散。
有一点很重要,还可以由外部脉冲热风加热装置提供脉冲热风热源,保暖服上至少有可与外部热风加热装置提供的热风输出接口连接的热风输入接口,热风输入接口处设有自动封口活塞,脉冲热风通过缓冲空间再逐层向衣内体表气体层扩散。采用脉冲热风形式为服装内相关部位补偿热量。
参见图5-7,在连体保暖服装C款中,热量缓冲空间为球面状隆起空气层,其设于间隙层10与防风层12之间,
热量供给装置采用包括聚四氟乙烯电热带/低温电热膜在内的热量补偿电热热源,该电热热源设置在间隙层外侧/球面状隆起空气层的部分区域;
热量供给装置还可以采用包括低温的电热片/电热丝/电热网在内的热量补偿电热热源,该电热热源设置在球面状隆起的空气层的部分区域。
局部网状织物层18内设有热量供给装置24,其设于间隙层10的外侧,间隙层10具有将充入或转换的温热气体沿其孔隙向周边扩散的结构与厚度,衬里8采用人造纤维绒布/毛巾类圈状织物/适当厚度的化纤织物在内的一种,适当的织物密度会使温热气体首先沿间隙层10孔隙向周边扩散并相应渗入体表气体层。
参见图8,几何状软体气袋20b/热量供给装置24剖面示意图,图中的气袋内层采用气囊面料、充气布料在内的敷有胶质/塑胶涂层织物的一种构成,气袋外层至少有保温层14,气袋包围的区域至少有部分面积与间隙层10相通,气袋中有热量供给装置24,热量供给装置24可以是聚四氟乙烯电热带/低温的电热膜/电热片/电热丝/电热网在内的热量补偿电热热源,还可以是由外部热风加热装置提供热风热源在气袋内的热风出口/由外部脉冲热风加热装置提供脉冲热风热源在气袋内的脉冲热风出口;42为热量供给装置24的电源线或热风传输管。
参见图9,为连体保暖服装2的D款示例,在其后身,沿腰与臀部之间及膝上部两裤腿外侧设置方便于上厕所的弧形开合口40;开合口处均设有抑制透风的搭接宽度。
参见图10,为连体保暖服装E款示例,此款中将裤长摺皱设于双膝部位,摺皱的堆积可通过带状物沿裤腿长度方向牵拉/放开控制或以吊带/钮扣/搭链等形式锁固。
参见图11,为连体保暖服装2的F款示例,于肩部设有一开合口36,此款便于穿脱。
参见图12,为上下可分开或组合的连体保暖服装4的示例,其在衣、裤搭接部位设有管、线连接接口或插头26。
参见图13,在袖口处设有沿手掌/指方向的温热气体出口。还可以将袖口与出气口延伸至手背的上方,其对在桌面上工作时非常有益;若在手腕下方和手背上方都设置出气口则对手的呵护会更好。
参见图14,沿身体长轴方向有外敷网眼布、具众多通气孔的聚氨酯蜂窝泡沫34设于腰腹部位,利于衣、裤间气体流通,使衣服面料远离皮肤以扩大气体层空间的支撑。
参见图12、15,为上下可分开或组合的连体保暖服装4的示例,其腰部可以搭链、吊绊、扣子、拉链等形成连接,也可通过外敷网眼布的聚氨酯蜂窝泡沫34将上衣与裤子相互连接,最好上衣部分稍长一点,与裤腰相搭嵌部位有些重叠。这样,不仅保暖效果会更好些,而且服装之间的气体也可纵向流通,有利于体表温暖气体的统筹与共享。另外,也可将聚氨酯蜂窝泡沫设于膝、肘、背、胸、臂、腿等其它部位,同样可起到扩大衣内气体存储空间,增强蓄热保温的作用。

Claims (13)

1、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主体由具防风、保温功能的层状面料(6)构成,该服装有利于衣内气体存储与可流动空间的宽松尺寸,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衣内部分区域设有间隙层(10),
至少有一种热量供给装置(24)设于间隙层(10)的外侧,
间隙层(10)至少具有将充入的温热气体沿其孔隙向周边扩散的结构与厚度,
至少有可促使温热气体沿间隙层(10)孔隙向周边扩散并相应渗入体表气体层的适当密度的衬里(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间隙层(10)至少包括立体网状织物/钩编织物/毛针较硬的人造毛皮/发泡几何体与绳编相结合的联结物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间隙层(10)与保温层(14)之间设有热量缓冲空间,热量缓冲空间为更利于热量转换成温热气体的局部网状织物层(18)/球面状隆起空气层(22)/几何状软体气袋(20b)/可容纳新进入衣内热风的热风传输带(20a),热量缓冲空间至少可设于裤的小腿部、胯至大腿的外侧、后腰、后背处、两袖的外侧、袖缝及腋下衣缝部位的一处或几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在袖口处设有沿手掌/指方向的温热气体出口(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袖缝、腋下衣缝、裤缝处设有便于串过或固定管、线的筒、带、绳状物;上下身分穿的保暖服装,衣、裤搭接部位设有管、线连接接口或插头(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衣、裤适当部位设有便于联接或携带外部装置的袋、兜、网及可悬挂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衬里(8)至少包括人造纤维绒布/毛巾类圈状织物/适当厚度的化纤织物在内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几何状软体气袋(20b)/可容纳新进入衣内热风的热风传输带(20a)内层至少包括气囊面料、充气布料在内的敷有胶质/塑胶涂层的织物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热量供给装置(24)至少包括聚四氟乙烯电热带/低温电热膜在内的热量补偿电热热源,该电热热源设置在间隙层(10)外侧/热量缓冲空间的部分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热量供给装置(24)至少有包括低温的电热片/电热丝/电热网在内的热量补偿电热热源,该电热热源设置在热量缓冲空间的部分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热量供给装置(24)至少包括可容纳新进入衣内热风的热风传输带(20a)/设在热量缓冲空间内的热风出口,由外部热风加热装置提供热风热源,保暖服上至少有可与外部热风加热装置提供的热风输出接口连接的热风输入接口,热风输入接口处设有自动封口活塞,热风通过缓冲空间再逐层向衣内体表气体层扩散。
1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热量供给装置(24)至少包括可容纳新进入衣内热风的热风传输带(20a)/设在热量缓冲空间内的热风出口,由外部脉冲热风加热装置提供脉冲热风热源,保暖服上至少有可与外部热风加热装置提供的热风输出接口连接的热风输入接口,热风输入接口处设有自动封口活塞,脉冲热风通过缓冲空间再逐层向衣内体表气体层扩散。
1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家居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沿身体长轴方向至少有外敷网眼布、具众多通气孔易于气体纵向流通的聚氨酯蜂窝泡沫(34)设于腰腹、膝、肘、背、胸、臂、腿部位的一处或几处。
CN 200410101043 2004-12-06 2004-12-06 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 Pending CN17850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101043 CN1785080A (zh) 2004-12-06 2004-12-06 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101043 CN1785080A (zh) 2004-12-06 2004-12-06 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5080A true CN1785080A (zh) 2006-06-14

Family

ID=36782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101043 Pending CN1785080A (zh) 2004-12-06 2004-12-06 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8508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1034A (zh) * 2012-04-23 2012-08-15 杭州笑雪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羊绒、羊毛衫保暖内衣制作方法
CN103564737A (zh) * 2012-08-10 2014-02-12 顾美娟 一种改进的防寒保暖衣
CN103919302A (zh) * 2014-04-10 2014-07-16 长兴泗安科林植保专业合作社 一种连裤袜保温服
WO2019080835A1 (zh) * 2017-10-27 2019-05-02 苏州市兴丰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防水保暖面料
CN110209222A (zh) * 2019-05-30 2019-09-06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加热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451602A (zh) * 2021-12-03 2022-05-10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感温感湿智能加热套装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1034A (zh) * 2012-04-23 2012-08-15 杭州笑雪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羊绒、羊毛衫保暖内衣制作方法
CN102631034B (zh) * 2012-04-23 2014-06-25 杭州笑雪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羊绒、羊毛衫保暖内衣制作方法
CN103564737A (zh) * 2012-08-10 2014-02-12 顾美娟 一种改进的防寒保暖衣
CN103919302A (zh) * 2014-04-10 2014-07-16 长兴泗安科林植保专业合作社 一种连裤袜保温服
CN103919302B (zh) * 2014-04-10 2015-08-26 长兴泗安科林植保专业合作社 一种连裤袜保温服
WO2019080835A1 (zh) * 2017-10-27 2019-05-02 苏州市兴丰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防水保暖面料
CN110209222A (zh) * 2019-05-30 2019-09-06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加热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209222B (zh) * 2019-05-30 2021-09-28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加热片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451602A (zh) * 2021-12-03 2022-05-10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感温感湿智能加热套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04626A1 (en) Insulated garment
US10463085B2 (en) Athletic garment with weather barrier insert
US20120210481A1 (en) Advanced Engineered Garment
US20040132367A1 (en) Multi-layer garment system
CN200962860Y (zh) 热舒适服装系统
CN206380743U (zh) 智能碳纤维自发热服装
CN101396176B (zh) 一种碳素发热服装及其制备方法
CN203210775U (zh) 透气保温结构
CN206182403U (zh) “x”羽绒服
CN1785080A (zh) 一种利于热量补偿的家居保暖服装
CN207167823U (zh) 新型多功能骑行服
CN206137270U (zh) 一种儿童空调服
CN106723473A (zh) 可自主发热保暖的多功能骑行服
CN206776782U (zh) 可自主发热保暖的多功能骑行服
CN106263132A (zh) 一种水冷马甲
CN209403916U (zh) 一种保暖吊床
CN210382688U (zh) 功能性保健羽绒裤
CN201091236Y (zh) 可发热保暖衣被
CN205866029U (zh) 一种发热复合皮羽绒服
CN205922962U (zh) 一种羊毛针织保温防寒裤
CN211703563U (zh) 一种气凝胶多功能裤子
CN1164213C (zh) 一种空调鞋服帽
CN209807172U (zh) 一种男装运动上衣
CN219593770U (zh) 便携式户外集水服
CN214710499U (zh) 一种抗菌防辐射热能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 Guihu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before expiration of term

C57 Notification of unclear or unknown addres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 Guihu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to be Withdraw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