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4912A - 减少半双工无线通信中的等待时间 - Google Patents
减少半双工无线通信中的等待时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84912A CN1784912A CNA2004800124259A CN200480012425A CN1784912A CN 1784912 A CN1784912 A CN 1784912A CN A2004800124259 A CNA2004800124259 A CN A2004800124259A CN 200480012425 A CN200480012425 A CN 200480012425A CN 1784912 A CN1784912 A CN 17849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device
- duplex
- signal
- time
- pt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减少半双工(例如按键讲话:“PTT”)无线通信的等待时间或视在等待时间的系统和方法,包括在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会话时,存储语音消息或其一部分,以最小化PTT会话始发者所经历的初始等待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通信。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减少诸如按键讲话(PTT)通信系统的半双工通信系统中的等待时间或视在等待时间。
背景技术
诸如蜂窝电话的无线通信设备提供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同时双路(双向)通信,也称为全双工通信。在全双工模式中,双方可同时说话并被听见。一些蜂窝电话系统还允许半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是其中一方传送而另一方接收的通信。在半双工通信中,一方无法同时传送和接收,或换言之,在任何特定时刻仅一方可说话,并被听见。
按键讲话(PTT)无线手持设备允许用户以半双工通信模式使用特定通信频率,这便于交换那些使用步话机得到的简短通信。按键讲话通信系统使用专用无线通信基础设施,所述专用无线通信基础设施与传统步话机系统相比,通常提供更长范围和更高质量。特定PTT移动设备例如由提供PTT功能作为其蜂窝电话特征的Nextel通信和其他方出售。
在典型的实施方式中,PTT通信会话由按下他或她的无线设备上的特定PTT按键的始发发送者始发。然后,依据无线设备配置,所选择的接收者或接收者组实时连接到所述发送者。一旦在PTT通信的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建立连接,所述发送者即接收指示所述发送者可实时与所述接收者通信的确认信号,例如声音啁啾。然后,所述发送者对设备讲话,而半双工语音信号由所连接的PTT接收者听见。一旦建立PTT通信会话,任何参与者即可成为发送者,而其他人则成为参与者的半双工通信消息的接收者。当原始发送者完成讲话时,所述发送者释放或触发PTT按键,以指示所述发送者已完成传送并准备接收。此时,另一参与者可在接收确认啁啾时激活他或她自己的PTT传送键,并在原始发送者收听时参与PTT会话。
明显的延迟时间或等待时间存在于在始发发送者按下PTT键到始发发送者从系统接收指示确认或“继续”响应(例如可听啁啾)的时间,所述响应指示始发发送者可开始通话他或她的半双工语音消息。在具有专用半双工通信频率的专用PTT通信系统中,所述等待时间通常大约为1-5秒。所述延迟对于PTT系统用户而言是可接受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与从常规意义上建立常规电话会议呼叫,或拨打电话号码相比,更快速和便捷。
然而,如上所述,当前PTT通信系统需要专用PTT通信信道和基础设施来确保可接受的性能。最近代的无线或蜂窝电话仅提供全双工通信,而缺少诸如PTT通信的半双工通信能力。现有全双工无线系统尚未有效或实际用作半双工通信系统,部分原因是在现有半双工通信中在两个或更多无线用户之间建立实时通信链路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所述延迟时间被称为等待时间,在使用现有无线通信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通常达13到18秒。
发明内容
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半双工无线通信中减少视在等待时间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特征在于,从第一无线设备接收请求信号,所述请求信号指示将会与第二无线设备建立半双工通信链路;将响应信号返回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所述响应信号指示所述系统准备好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受半双工语音信号;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所述半双工语音信号;电存储所述半双工语音信号;将所述半双工语音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以及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链路。
其它实施例指向一种用于在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提供半双工通信会话的系统,所述系统具有耦合到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的通信网络,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递送语音通信;耦合到所述通信网络的编码器,其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半双工语音信号,并生成对应于所述半双工语音信号的编码后的音频文件;耦合到所述编码器的存储设备,其存储所述编码后的音频文件;耦合到所述存储设备的解码器,其解码所述所存储音频文件,并生成对应的重放信号;以及控制器,其控制所述半双工通信会话,包括建立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将所述重放信号递送给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链路。
其它实施例指向一种用于在半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减少视在等待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第一无线设备接收请求信号,所述请求信号指示将会与第二无线设备建立按键讲话(PTT)通信链路;将响应信号返回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所述响应信号指示所述系统准备好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受PTT语音信号;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所述PTT语音信号;将所接收语音信号编码为数字音频文件;电存储所述数字音频文件;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建立通信链路;解码所述所存储数字音频文件;将所述已解码数字音频文件发送给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以及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链路。
又一实施例特征在于一种用于在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提供半双工通信会话的系统,所述系统具有耦合到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的用于全双工通信的基础设施,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递送语音通信;耦合到所述通信网络的用于编码所述语音通信信号的编码器,其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半双工语音信号,并生成对应于所述半双工语音信号的编码后的音频文件;耦合到所述编码器的存储设备,其用于存储所述编码后的音频文件;耦合到所述存储设备的解码器,其解码所述所存储音频文件,并生成对应的重放信号;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半双工通信会话的控制器,包括建立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将所述重放信号递送给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链路。
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经由全双工通信系统基础设施减少半双工通信会话中的视在等待时间的方法,所述方法特征在于,将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会话中的总等待时间分为至少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其涵盖从对所述半双工会话发出请求直至为请求发出者提供确认响应的时期;第二部分,其涵盖从为请求发出者提供确认响应直至建立所述实时半双工通信会话的时期。
附图说明
为了全面理解本发明,结合附图参照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示范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本系统和方法以及其它PTT系统和方法的对比时间线,说明所缩短的初始等待时间;
图3从所述通信系统的角度示出了用于半双工通信的方法;
图4从始发发送者角度示出了用于半双工通信的方法;
图5从接收者角度示出了用于半双工通信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现有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尚未提供与借助专用PTT系统可得到的同等可接受半双工通信,这归因于与在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建立连接相关的不可接受的长等待时间。换言之,与在始发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建立实时通信链路相关的长等待时间使得经由多数无线网的半双工通信不切实际。始发发送者尝试与所述接收者建立PTT型连接的经历不可接受,因为所述发送者在建立实时连接之前必须等待18秒,从而使得所述发送者可开始传送他或她的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方面,通过确认所述始发发送者的请求,并在完全建立所述发送者与接收者间的实时连接之前接受所述发送者的语音消息,从而减少所述原始发送者所经历的等待时间。如以下详述,发送者发送半双工语音消息的请求由所述无线系统迅速确认,而所述发送者被提供诸如PTT啁啾音的响应信号,指示所述发送者甚至可在接收者连接到所述发送者之前开始通话。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这是通过缓存所述发送者所发送的原始半双工语音信号,并电存储所述语音信号同时建立实时连接到接收者来实现的。一旦建立连接到所述接收者,所存储的语音信号即被递送到所述接收者,而所述原始发送者以在很多方面与其它PTT通信模式类似的实时半双工通信模式连接到所述接收者。应当注意的是,缓存可能是对于整个初始语音信号,或仅仅其一部分。
图1示出了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其中两个移动站或无线设备102彼此通信。具体而言,每个无线设备102都通过天线塔103与对应基站收发信台(BTS)104通信,所述天线塔103覆盖所述无线设备102所位于的小区或地理区(小区)。所述BTS104包括能够覆盖特定小区并与所述小区内的无线设备102接口的硬件和处理电路。所述BTS104自身耦合到基站控制器(BSC)106,所述基站控制器(BSC)管理多个BTS104以呼叫到相同呼叫小区之外或之内的单元。
所述通信体系结构还包括管理多个BSC106的移动交换中心(MSC)108。所述MSC108充当本地交换局,并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122通信。所述MSC108和PSTN122通过语音中继组连接。所述PSTN122经由铜线递送模拟形式的语音和其它信号。这些信号通常被称为普通老式电话业务(POTS)通信。
国际电信联盟(ITU)已采用一种被称为信令系统7(SS7)的标准,其允许通过使用高速双向带外SS7节点,以从PSTN网取得业务并将其沿着数字宽带信道移动,从而减轻拥塞PSTN的负担。因此,MSC108还耦合到SS7网124,以处理诸如建立和切断呼叫的控制功能。
另一用于移动信息的网络是互联网,其使用互联网协议,在图1中被示为IP120。此网络可根据包括经由IP(VoIP)的语音的许多格式,递送包括语音信号的数字信号。
MSC108耦合到软交换112,所述软交换112包括用于桥接传统PSTN122和IP120网络的应用编程接口(API)。软交换112可管理包括许多种数据的业务,例如语音、传真、数字、数据、视频等。一般而言,软交换112引导分组业务,并足够灵活地处理所有类型的分组协议的信令。因此,软交换112可被认为是一种基于软件的交换平台,其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基于硬件的交换中心执行类似功能。
在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诸如Starent网的ST16的互联网媒体网关(IMG110)分布在软交换112与SS7网124之间。所述IMG110执行多种功能,可经由互联网通信,并控制例如由邮件服务器126所执行的消息发送功能。所述IMG服务其对应的移动站或无线设备102,并为无线设备102提供对于增强型特征的接入,如2002年8月1日申请的待审U.S.专利申请号10/210,897,发明名称为“提供增强型通信特征”中描述的,此处引入作为参考。所述IMG110包括媒体服务器(MS)和其它硬件和/或软件单元。
所述MSC108和IMG110被示为由虚线连接,以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SC108被实施为IMG110的一部分。
IMG1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功能是半双工或按键讲话(PTT)特征。所述IMG110电存储始发发送者从第一无线设备102发送的语音消息。所述语音消息优选的是被编码为WAV文件,并存储在诸如硬盘或磁盘或光存储机制或其它任何适合于存储消息表现形式的数字存储媒体内。然后,所述IMG110经由任何网络协调解码、重放和递送所存储消息给其预定接收者。这样,所述始发发送者无需等到在所述发送者与接收者的无线设备之间建立实时通信链路,而是可在请求半双工通信链路并从IMG110接收“继续”响应信号之后立即开始说话。
在本示范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始发发送者在半双工通信中所经历的等待时间或视在等待时间的方法。首先,所述始发发送者从他或她的无线设备发送指示将与第二用户(接收者)或第二无线设备建立半双工通信连接的请求信号。在接收到所述发送者的请求信号时,IMG110无需等到与所需接收者建立实时连接即可迅速将响应信号返回所述发送者的无线设备,所述响应信号指示所述系统准备好从所述发送者的无线设备接受半双工通信消息。所述响应信号可能会生成可听音调或啁啾,例如在按键讲话(PTT)系统内所生成的,以指示所述系统准备好从所述发送者接收语音消息。一旦在所述发送者的无线设备处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可如上所述通过BTS104、BSC106和MSC108递送语音消息。所述语音消息被递送到IMG110,所述IMG110将所述语音信号存储为数字文件,例如WAV格式的数字音频文件。
同时,IMG110正引导在所述发送者与接收者或接收者组之间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链路。一旦建立连接到预定接收者或接收者组,所存储的语音信号即被中继到所述接收者,并通过解码所存储的数字音频文件得到重放。此时,所述原始发送者与半双工通信会话的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实时半双工通信链路继续,而不会发生时间延迟。
因此,通过迅速接受所述原始发送者的语音信号,且不必等到与接收者建立所述实时通信链路,所述原始发送者在开始所述半双工通信会话之前并不经历不正常的过长等待时间。此外,所述原始语音信号的接收者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在建立到所述接收者的连接时暂时存储所述语音信号。因此,当前用于全双工无线通信的基础设施可用于实现可接受的半双工(PTT)通信,而所述原始发送者不会在半双工通信会话中经历不切实际或过长的等待时间。
根据本发明,与并不实施本文所述技术的最佳情况11到13秒相比,根据本文所述,本测试指示在半双工通信会话中可缩短仅3到5秒的等待时间。
以下将更详细分析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等待时间。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等待时间可以认为是若干贡献因素或事件的总和,每个所述因素或事件都构成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用户所经历的总等待时间或时间延迟。假定t1是从用户按下无线设备上的PTT键时刻到请求信号到达IMG110或服务于所述无线设备的媒体服务器的时期。从所述IMG110启动响应信号到其在所述无线设备102接收的时期为t2,所述响应信号指示始发者可开始半双工语音通信。一旦所述发送者的请求由IMG110接收,在所有适用参与者中建立半双工通信会话所需的时期为t3。这包括打开到所述接收者的无线设备的通信链路,并将呼入半双工消息告警所述接收者的时间,以及所述接收者设备的用户回答所述呼叫以建立所述半双工通信会话所需的时间。
本通信基础设施内的通常接受大约4秒的延迟t1;使用ST16平台,t2大约为1秒,取决于所联系的用户或组的数量;t3大约为6到10秒,这取决于所述接收参与者多快回答其呼叫。因此,在并不使用本应用的等待时间缩短方法的情况下,总的等待时间(t1+t2+t3)大约为11到15秒。所述等待时间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是不可接受的,用户对于长时间的延迟将会失去耐心或是倍感烦躁,从而可能选择其它通信技术,例如文本消息发送、短消息业务(SMS)、即时语音消息发送(VIM)或其它实时或非实时通信方法。从这些大致的延迟时间可见,在建立实时连接到所述接收者时,可存储或缓存若干秒持续时间的原始呼出语音消息。
依据特定实施方式和网络体系结构,以及所需性能特征,原始发送者的所存储语音信号持续时间可能最小,以提高接收参与者在半双工通信会话中所经历的平稳性或质量。换言之,可对所存储语音信号施加可控最小长度,以屏蔽从重放模式到实时通信的转换。这个时间可通过缓存具有其它内容的更短消息或沉默得到实现。
即使仅指定一个接收者,得到非常快速的连接,且所述一个接收者很快回答所述呼叫,也可使用本文所述方法。可变或可编程的语音消息长度被存储,其长短任意,这取决于所期望的连接延迟时间。如果最初发送的消息短于最小长度,则所述消息可被适当填充,以实现所需最小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接收者或接收者组不回答所述发送者所发送的半双工呼叫,则所存储消息可能会被删除或超时,而所述消息就会丢失。在其它实施例中,所存储消息被存储为语音邮件消息。借助任何简便方法,例如发送给所述发送者的无线设备的语音或可听消息或文本消息,通知所述始发发送者所述消息未被递送。
由于IMG110提供存储性能,因此半双工通信中的多个用户可异步通信。换言之,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在参与者之间建立实时连接都是必需的,而是可将来自多个通话者的语音的多个片断存储起来,并在正确的时间顺序重新传送到适当用户,从而执行通信会话。
数据库128耦合到所述通信网络。所述数据库128存储诸如用户列表和电话号码的数据和信息。例如,两个或更多用户可形成一组,从而允许半双工会话涉及组中成员,而始发者不必分别拨叫所述组中的每个成员的号码。这种布置的一个应用是一个工作团队在特定目标的领域内,具有在所述团队所有成员中建立半双工通信的需要。
图2示出了说明与其它PTT系统和方法相比,根据本发明,直到始发发送者可开始递送他或她的语音消息信号的等待时间或最初等待时间更短的时间线。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图2所示的实施例将始发发送者所感觉到的视在等待时间提供为L1=t1+t2。这比根据使用全双工基础设施的其它PTT系统(例如蜂窝电话系统)的视在等待时间更短,其中视在等待时间为L2=t1+t3+t2。
因此,可通过将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会话中的总等待时间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t1+t2),以图2的L1指示,跨越从发出对于所述半双工会话的请求到将确认响应提供给请求发出者的时期;以及,第二部分,跨越从将确认响应提供给请求发出者到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会话的时期,从而缩短半双工通信会话经由全双工通信系统基础设施的视在等待时间。在图2中,现有系统需要全双工系统中的半双工发送者等待整个延迟时间L2,这对于用户和业务提供者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双工通信的方法步骤的流程图。图3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角度描述了所述方法。更具体地说,从IMG110的角度展示了本方法。
在步骤1000中,所述系统从第一无线设备102接收请求信号。在步骤1002中,所述系统将响应信号,或“继续”信号返回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所述响应信号是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可开始传送语音消息的确认和指示。所述响应信号可能是音频信号,例如啁啾或文本消息,例如“准备发送”等。与步骤1002几乎同时,所述系统在步骤1003中开始建立实时链接到接收者的第二无线设备(或多个设备)。如上所述,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用户开始发送半双工语音消息,所述系统在步骤1006中接收所述消息。
作为选择,所述系统可在步骤1008中编码所接收的语音消息。所述编码可能包括在软件和/或硬件内执行的压缩、加密或其它技术,以将所接收的语音消息编码为所需格式。编码后的消息被在步骤1010中电存储,例如将所述消息作为数字音频文件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媒体中。
在步骤1004中,确定所述接收者的第二无线设备是否已接受或回答所述半双工通信。如果所述接收者的第二无线设备并未回答,则遵循“否”分支,在步骤1018中向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者通知所述会话已失败,所存储语音消息超时。已超时的语音消息可能会被删除,或如本申请所述保存为语音邮件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SMS通知消息被递送给所述消息的发送者,所述SMS通知消息指示语音即时消息(VIM)的状态,例如指示其被递送、收听、删除等。此外,可能会向VIM的接收者通知VIM及其它相关信息的到达。所述接收者可能会依据SMS通知消息,选择对于呼入VIM的接受、删除、转发或其它行为。此技术可与诸如PTT系统的其它通信特征集成。
另一方面,如果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在步骤1004中回答并接受所述呼叫,则遵循“是”分支,所存储的编码后的消息从步骤1010发送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然后,所述编码后的消息被在步骤1014中在接收机的IMG处解码。解码所存储的消息可能包括对于所存储消息的解压缩、解密或其它操作,以将其转换为适合于重放给所需接收者的适当格式。
此时,在步骤1016中,所述半双工通信会话可以正常方式继续PTT通信会话。
图4从始发发送者或所述第一无线设备102的角度示出了本方法的步骤顺序。最初,在步骤1020中,所述第一无线设备102例如通过激活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上的PTT键或一系列键,发送半双工通信请求信号。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始发发送者或用户必须等待来自所述系统的响应(“继续”)信号,所述响应信号被在步骤1022中接收。等待时间是所述始发发送者所经历的等待时间,优选的是很短暂。一旦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宣告开始通信,所述始发发送者即在步骤1024中发送他或她的半双工语音消息。然后,在步骤1026中,始发发送者如常继续所述半双工(PTT)通信会话。
图5从半双工通信会话中的接收者角度示出了上述方法。在步骤1030中,所述接收者或第二无线设备接收呼入半双工(PTT)呼叫的通知信号。这可能采取铃音或其它可听音、文本指示、无线设备振动或其它信令通知的形式。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用户(接收者)在步骤1032中通过接受或回答所述呼入呼叫,响应于所述通知信号。所述接收者的响应可能包括按键或代码,以区分对于所述呼入呼叫的个人化接受与自动/机器(例如语音邮件)响应。在步骤1034中,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接收先前所存储并已被解码的半双工语音消息的重放版本。应当注意的是,解码后消息的接收者通常不会注意到所重放消息与实时中继的传统半双工(PTT)语音信号之间的区别。在步骤1036中,所述接收者设备如常继续半双工(PTT)会话。因此,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是通过中间编码和存储始发发送者的语音信号,解除半双工通信的接收者的用户经历的阻碍。
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和概念不仅适用于语音通信,还可适用于经由半双工系统递送的其它通信类型,例如数据或文本消息发送通信。此外,许多通信和电话功能和特征可包括在本文所述系统或方法内。例如,软键用户接口可实施在无线设备的触屏上,以呼叫或接入所述半双工通信会话。可使用语音控制,其中所述无线设备内或通信系统的控制器内的语音辨识软件识别说话指令,并执行对应任务。
在浏览本文和实施例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并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的情况下可执行修改和同等替换。因此,本发明并非由上述实施例限制,而是应当由以下权利要求书范围构建。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在半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缩短视在等待时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无线设备接收请求信号,所述请求信号指示将与第二无线设备建立半双工通信链路;
将响应信号返回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所述响应信号指示所述系统准备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半双工语音信号;
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所述半双工语音信号;
电存储所述半双工语音信号;
将所述半双工语音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以及
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实时通信链路之前,返回所述响应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半双工无线通信是按键讲话(PTT)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在存储所述信号之前,将所述接收的半双工语音信号编码为数字音频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之前,解码所述存储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半双工通信发生在蜂窝通信信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半双工通信是基于互联网协议的分组交换语音(VoIP)。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视在等待时间小于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实时通信链路所需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半双工通信链路还包括第三无线设备。
10、一种用于在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提供半双工通信会话的系统,包括:
耦合到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的全双工通信网络,所述全双工通信网络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递送语音通信信号;
耦合到所述通信网络的编码器,用于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半双工语音信号,并生成对应于所述半双工语音信号的编码后的音频文件;
耦合到所述编码器的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所述编码后的音频文件;
耦合到所述存储设备的解码器,用于解码所述存储的音频文件,并生成对应的重放信号;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半双工通信会话的控制器,所述半双工通信会话包括建立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将所述重放信号递送给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链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包括蜂窝电话。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所述半双工通信会话是按键讲话(PTT)会话。
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互联网媒体网关(IMG)。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网络包括以下的任何一个:电话网络、宽带网和互联网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还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包括存储器和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的处理器。
16、一种用于在半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缩短视在等待时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无线设备接收请求信号,所述请求信号指示将与第二无线设备建立按键讲话(PTT)通信链路;
将响应信号返回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所述响应信号指示所述系统准备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PTT语音信号;
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所述PTT语音信号;
将所述接收的语音信号编码为数字音频文件;
电存储所述数字音频文件;
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建立通信链路;
解码所述存储的数字音频文件;
将所述解码后的数字音频文件发送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以及
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链路。
17、一种用于在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提供半双工通信会话的系统,包括:
用于全双工通信的装置,耦合到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并且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递送语音通信信号;
用于编码所述语音通信信号的装置,耦合到所述通信网络,并且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半双工语音信号,并生成对应于所述半双工语音信号的编码后的音频文件;
用于存储编码后的音频文件的装置,耦合到所述编码装置;
用于解码所述存储的音频文件的装置,耦合到所述存储装置,解码所述存储的音频文件,并且生成对应的重放信号;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半双工通信会话的装置,所述半双工通信会话包括建立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将所述重放信号递送给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并在所述第一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链路。
18、一种用于在经由全双工通信系统基础设施的半双工通信会话中减少视在等待时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建立实时半双工通信会话的总等待时间分为至少两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从发出对于所述半双工会话的请求的时间到将确认响应提供给所述请求发出者的时间的时间周期;以及
第二部分,包括从将所述确认响应提供给所述请求发出者的时间到建立所述实时半双工通信会话的时间的时间周期。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紧跟所述第一部分之后,从所述请求发出者接收半双工语音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半双工语音信号存储在存储设备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还包括在建立所述实时半双工通信会话之前,将所述存储的信号递送到接收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0/431,818 | 2003-05-08 | ||
US10/431,818 US20040224678A1 (en) | 2003-05-08 | 2003-05-08 | Reduced latency in half-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84912A true CN1784912A (zh) | 2006-06-07 |
Family
ID=33416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800124259A Pending CN1784912A (zh) | 2003-05-08 | 2004-05-04 | 减少半双工无线通信中的等待时间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40224678A1 (zh) |
EP (1) | EP1623589A1 (zh) |
JP (1) | JP2007503182A (zh) |
CN (1) | CN1784912A (zh) |
CA (1) | CA2525066A1 (zh) |
WO (1) | WO200410541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7133B (zh) * | 2006-08-17 | 2013-01-02 | 雷肯实验公司 | 因特网协议网络中的ptt/pts信令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71584B1 (en) | 2003-04-03 | 2013-10-29 | Smith Micro Software, Inc. | Delivery of voice data from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messages |
DE10332746B4 (de) * | 2003-07-17 | 2005-10-13 | Siemens Ag | Beschleunigter Aufbau einer Verbindung zwischen mehreren Mobilfunkteilnehmern |
US20090286515A1 (en) * | 2003-09-12 | 2009-11-19 | Core Mobility, Inc. | Mess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US9185228B1 (en) * | 2003-09-25 | 2015-11-10 | Smith Micro Software, Inc. | Buffering voice data in network-based instant connect communication |
US8073403B2 (en) * | 2003-10-08 | 2011-12-0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formation of an apparent push-to-talk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
ATE394881T1 (de) * | 2003-10-08 | 2008-05-15 | Research In Motion Ltd | Gerät und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zur unterstützung der bildung einer scheinbaren push- to-talk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
US7058419B2 (en) * | 2003-10-24 | 2006-06-06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ommunication latency in a wireless group call |
US7535890B2 (en) | 2003-12-18 | 2009-05-19 | Ayalogic,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tant VoIP messaging |
US20050164681A1 (en) * | 2004-01-22 | 2005-07-28 | Jenkins William W. | Voice message storage in a push-to-talk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433680B2 (en) * | 2004-01-22 | 2008-10-07 | Clarity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 Incoming call management in a push-to-talk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50186992A1 (en) * | 2004-02-20 | 2005-08-25 | Slawomir Skret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llow two way radio users to access voice enabled applications |
US7809388B1 (en) | 2004-02-26 | 2010-10-05 | Core Mobility, Inc. | Selectively replaying voice data during a voice communication session |
US7366535B2 (en) * | 2004-04-21 | 2008-04-29 | Nokia Corporation | Push-to-talk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
KR100664190B1 (ko) * | 2004-12-30 | 2007-01-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ptt 서비스 개선 장치 및 그 방법 |
US8194640B2 (en) * | 2004-12-31 | 2012-06-05 | Genband Us Llc | Voice over IP (VoIP) network infrastructure components and method |
US8010143B2 (en) * | 2005-01-28 | 2011-08-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icit floor control in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systems |
US7593392B1 (en) * | 2005-02-02 | 2009-09-22 | At&T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synchronous audio messaging |
US20070291734A1 (en) * | 2005-05-27 | 2007-12-20 | Medhavi Bhatia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tage Routing of Packets Using Call Templates |
ES2436527T3 (es) * | 2005-06-14 | 2014-01-02 | Ntt Docomo Inc. | Servidor PoC, terminal PoC, método de control de planta y método de control de terminal PoC |
DE102005039366B4 (de) * | 2005-06-24 | 2008-10-09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Telekommunikations-Endgerät,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Telekommunikationssitzungs-Servereinheit, Verfahren zum Erzeugen und Senden einer Telekommunikationssitzungs-Nachricht, Verfahren zum Verwalten einer Telekommunikationssitzungs-Nachricht, Computerlesbare Speichermedien und Computerprogrammelemente |
DE102005037569B4 (de) * | 2005-08-09 | 2011-03-03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Verfahren zum Vergeben eines Kommunikationsrechts, Kommunikationskonferenz-Sitzung-Server und Kommunikationskonferenz-Sitzung-Server-Anordnung |
US9060047B2 (en) | 2005-12-21 | 2015-06-16 | Genband Us Llc | Media stream management |
CN100562041C (zh) * | 2006-02-06 | 2009-11-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半双工通话中实现语音记录的方法及系统 |
US7694002B2 (en) * | 2006-04-07 | 2010-04-0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upgrading / downgrading a conference session |
EP1876549A1 (de) | 2006-07-07 | 2008-01-09 | Swisscom Mobile AG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verschlüsselten Datenübertragung |
CN100493220C (zh) * | 2007-02-27 | 2009-05-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释放话权的方法和装置 |
US8548433B1 (en) | 2007-06-27 | 2013-10-01 | Smith Micro Software, Inc. | Voice messaging service for network-based instant connect systems |
WO2009055827A1 (en) | 2007-10-25 | 2009-04-30 | Starent Networks, Corp. | Interworking gateway for mobile nodes |
EP2160050B1 (en) * | 2008-09-02 | 2012-11-21 | Rohill Technologies B.V | Fast inter system push to talk operation |
WO2010108009A1 (en) | 2009-03-18 | 2010-09-2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Localized forwarding |
US8743696B2 (en) | 2009-08-07 | 2014-06-0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obile transport solution for offloading to an alternate network |
US8693367B2 (en) * | 2009-09-26 | 2014-04-0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Providing offload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009293B2 (en) | 2009-11-18 | 2015-04-14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packet characteristic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9015318B1 (en) | 2009-11-18 | 2015-04-2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domain name system flow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9148380B2 (en) | 2009-11-23 | 2015-09-2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quence numbering mechanism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792495B1 (en) | 2009-12-19 | 2014-07-2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out of order packet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787303B2 (en) | 2010-10-05 | 2014-07-2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ffic offloading at a router |
US8380128B2 (en) * | 2010-11-30 | 2013-02-19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User interface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565117B2 (en) | 2010-12-22 | 2017-02-0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daptive intelligent rout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477730B2 (en) * | 2011-01-04 | 2013-07-0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Distributed load management on network devices |
US9003057B2 (en) | 2011-01-04 | 2015-04-0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737221B1 (en) | 2011-06-14 | 2014-05-2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ccelerated processing of aggregate data flow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948013B1 (en) | 2011-06-14 | 2015-02-0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elective packet sequence acceler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743690B1 (en) | 2011-06-14 | 2014-06-0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elective packet sequence acceler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10123368B2 (en) | 2012-02-23 | 2018-11-0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access point names for trus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US9204263B2 (en) * | 2012-05-23 | 2015-12-01 | Mark A. Lindner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 group communication based on motion of a mobile device |
US9674694B2 (en) | 2012-05-23 | 2017-06-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using a mobile device with mode transition based on motion |
US9560099B2 (en) | 2012-05-23 | 2017-01-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ing motion and voice activate controls |
US9392421B2 (en) | 2012-05-23 | 2016-07-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using a mobile device with mode depending on user proximity or device position |
US11381374B2 (en) | 2018-09-12 | 2022-07-05 | Tait International Limited | Communication between half duplex and full duplex system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55447A (en) * | 1993-05-14 | 1996-09-10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speech los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477150B1 (en) * | 2000-03-03 | 2002-11-05 | Qualcom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an exi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904516B2 (en) * | 2001-06-18 | 2011-03-08 | Leap Wireless International, Inc. | Voice attachment to an email u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6738617B2 (en) * | 2001-05-15 | 2004-05-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ler for reducing latency in a group dormancy-wakeup process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2003
- 2003-05-08 US US10/431,818 patent/US2004022467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
- 2004-05-04 CN CNA2004800124259A patent/CN1784912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5-04 EP EP04751236A patent/EP1623589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5-04 CA CA002525066A patent/CA252506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5-04 JP JP2006532547A patent/JP2007503182A/ja active Pending
- 2004-05-04 WO PCT/US2004/013748 patent/WO2004105414A1/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7133B (zh) * | 2006-08-17 | 2013-01-02 | 雷肯实验公司 | 因特网协议网络中的ptt/pts信令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4105414A1 (en) | 2004-12-02 |
EP1623589A1 (en) | 2006-02-08 |
JP2007503182A (ja) | 2007-02-15 |
CA2525066A1 (en) | 2004-12-02 |
US20040224678A1 (en) | 2004-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84912A (zh) | 减少半双工无线通信中的等待时间 | |
US6597667B1 (en) | Network based muting of a cellular telephone | |
US8406801B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1917537B (zh) | 一种实现一键通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
US729256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real-time, interactive radio communications | |
CN1307771A (zh) |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交替进行语音和数据的传输 | |
JP2005526466A5 (zh) | ||
CN100376118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即按即说呼叫期间的语音呼叫连接方法 | |
CN1738451A (zh) |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使用即按即说方案的组呼叫服务的方法 | |
US6999921B2 (en) | Audio overhang reduction by silent frame deletion in wireless calls | |
CN103685793A (zh) | 高保真音频数据的时移分配 | |
KR20040054061A (ko) | 이동전화를 위한 인터넷 폰 시스템 및 인터넷 폰 서비스방법 | |
CN101098516A (zh) | 实现无线一键通的系统、方法及网关转接装置 | |
TWI378709B (e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ing back tone alternative service by using intelligent network | |
KR100559011B1 (ko) | 가입자 기반 링백톤 서비스의 듀얼 코덱을 이용한 음질개선 방법 | |
US20040192368A1 (en) |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receiving a dispatch call | |
CN101111035A (zh) | 在ptt终端中实现语音缓冲的装置和方法 | |
WO2007100178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ring back tone alternative service according to capability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
KR20010081872A (ko) | 무선 단말기의 음성 통화방법 및 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 |
WO1998035485A2 (en) |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unit and system and a method relating thereto | |
KR100393633B1 (ko) | 웹폰시스템에 있어서 인터넷 호와 전화망 호 간의 외부 호포워딩방법 | |
KR100566299B1 (ko) | 가입자 기반 링백톤 서비스의 듀얼 음원 제공 방법 | |
JP2002300281A (ja) | 音声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音声符号化の選択方法 | |
KR100880978B1 (ko) | 단문 음성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 |
JPH09261348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