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3797A - 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83797A
CN1783797A CNA2004100955752A CN200410095575A CN1783797A CN 1783797 A CN1783797 A CN 1783797A CN A2004100955752 A CNA2004100955752 A CN A2004100955752A CN 200410095575 A CN200410095575 A CN 200410095575A CN 1783797 A CN1783797 A CN 1783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ritory
lsp
sub
information
ro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955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6691C (zh
Inventor
陈悦鹏
范灵源
吴登超
吕珍珠
许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B2004100955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56691C/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05/002062 priority patent/WO2006058497A1/zh
Priority to JP2007543683A priority patent/JP4593630B2/ja
Priority to AT05814648T priority patent/ATE469487T1/de
Priority to DE602005021488T priority patent/DE602005021488D1/de
Priority to EP05814648A priority patent/EP1760957B1/en
Publication of CN1783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3797A/zh
Priority to US11/620,268 priority patent/US2007016552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66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669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8Architectur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83Distribut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bandwidth brokers
    • H04L47/785Distribut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bandwidth brokers among multiple network domains, e.g. multilateral agre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8User-type a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收到资源请求后,判断该资源请求的目的用户是否为本域用户,如果是本域用户,则根据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然后结束本流程;否则,根据其中预先设置的域间路由策略选择域间子路由,然后根据预先为该域间子路由设置的LSP属性,以及资源请求中的业务信息,选择域间LSP,并在选择的域间LSP上分配资源,再根据选择的域间LSP信息以及业务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本发明中,实现了运营商根据路由策略进行资源分配,以及为某种特定业务分配的资源在具有特定属性的LSP上,并实现了特定业务通过特定网络节点。

Description

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Internet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各种服务质量(QoS)技术应运而生,例如,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就建立了很多服务模型和机制以满足网络的需求。在这些QoS技术中,业界比较认可的是IETF提出的在网络的接入和边缘使用综合服务模型(Int-Serv,Integrated Service)、在网络的核心使用Diff-Serv的技术方案。由于该方案中的Diff-Serv仅设定了优先等级保障QoS措施,因此使用该方案的网络虽然有线路利用率高的特点,但整个网络的传输可靠性和传输效果很难保证。
为解决这个问题,业界提出了为Diff-Serv引入一个独立的承载控制层的方案,即在原有Diff-Serv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该解决方案是在Diff-Serv的业务控制层和承载网络层之间设置承载控制层,所设置的承载控制层由多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的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中,承载控制层102置于承载网络103和业务控制层101之间。业务控制层101中的呼叫代理(CA,Call Agent)为业务服务器。承载控制层102中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配置了管理规则和网络拓扑,为客户的业务带宽申请分配资源,各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即图1中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4、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5和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6相互之间通过信令传递客户的业务带宽申请请求和结果、以及为业务申请分配的LSP信息等。承载控制层102中的每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管理承载网103中的一个特定承载网区域,称这个特定的承载网区域为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的管理域,因此,图1中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4的管理域为107,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5的管理域为108,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6的管理域为109。承载网103中可以包括边缘路由器(ER,EdgeRouter)、边界路由器(BR,Border Router)和核心路由器,这些路由器统称为连接节点(CN,Connection Node)。
目前,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获取路径信息、并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预先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中配置LSP信息;配置LSP信息的方法,可以是承载网中的路由节点将自身建立及更新的LSP信息实时上报给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保存收到的LSP信息;还可以是预先根据网络拓扑信息静态的在路由节点中配置LSP信息,然后路由节点在域某个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建立连接后,将其中预先建立的LSP信息发送给该承载网资源管理器。
步骤202、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资源请求后,根据其中的源用户信息确定源用户的归属CN,然后根据该CN选择一条入口为该CN的LSP,并在选择的LSP上为用户分配资源。
步骤203、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选择的LSP的出口CN,选择下一条LSP,然后在该选择的LSP上分配资源后,再根据该LSP的出口CN选择下一LSP,这样直到最终选择的LSP的出口为目的用户的归属CN为止。
从以上方案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获取路径信息并进行资源分配时,只能一跳一跳的选择LSP并进行资源分配,通过这种方法运营商不能够根据特定的路由策略对资源进行分配,也无法实现某类业务经过特定路由节点的要求;此外,运营商也不能够根据业务来规划网络,也造成了网络规划的不合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根据路由策略进行资源分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收到资源请求后,判断该资源请求的目的用户是否为本域用户,如果是本域用户,执行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C;
B、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然后结束本流程;
C、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自身设置的域间路由策略选择域间子路由,然后根据为域间子路由设置的LSP属性确定当前选择的域间子路由的LSP属性,再根据所确定的LSP属性和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与自身相邻的下游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域间LSP,并在选择的域间LSP上分配资源;
D、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选择的域间LSP信息以及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
较佳地,上述步骤C中根据设置的域间路由策略选择域间子路由为:
根据业务信息确定域间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并根据该域间路由策略在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中选择域间子路由。
较佳地,上述根据业务信息确定域间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为:
根据目的用户网段信息确定域间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
较佳地,上述根据业务信息确定域间路由策略为:
根据目的用户网段信息和源用户归属路由器确定域间路由策略。
上述LSP属性可以为经过相同的路由节点。
较佳地,上述相同的路由节点为相同的本域汇接路由器和它域汇接路由器。
较佳地,上述步骤B中根据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为:
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自身设置的域内路由策略选择域内子路由,然后根据为该域内子路由设置的LSP属性确定当前选择的域内子路由的LSP属性,再根据所确定的LSP属性和资源请求中的业务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
较佳地,上述根据设置的域内路由策略选择域内子路由为:
根据业务信息选择域内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然后根据该域内路由策略从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中选择域内子路由。
较佳地,上述根据业务信息选择域内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为:根据源用户归属路由器和目的用户归属路由器选择域内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
上述资源请求中的信息可以为业务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D后,该方法包括:
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向其选择的域间LSP出口路由器所属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资源请求,该域间LSP出口路由器所属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接收资源请求后,判断该资源请求的目的用户是否为本域用户,如果是本域用户,根据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
否则,根据自身设置的信息和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与自身相邻的下游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域间LSP,并在选择的域间LSP上分配资源,然后根据选择的域间LSP信息、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
上述资源请求中的信息可以为业务信息和发送资源请求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择的域间LSP信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接到资源请求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域间路由策略选择域间子路由,再根据业务信息及子路由中设置的LSP属性选择LSP,并在该LSP上进行资源分配,实现了运营商根据路由策略进行资源分配;
并且,本发明中通过根据业务信息确定域间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实现了对于不同的业务采取不同的路由策略,也实现了运营商根据业务对网络进行规划,增加了网络规划的合理性;
进而,本发明中,根据预先在子路由中设置的LSP属性进行LSP的选择,实现了为某种特定业务分配资源时,能够在具有特定属性的LSP上分配资源;通过将该LSP属性设定为特定的连接节点,在为业务分配资源时,选择经过该节点的LSP,实现了特定业务通过特定网络节点;
此外,本发明还通过在进行资源分配时,在域内通过域内路由策略选择子路由,再根据子路由中的LSP属性和业务信息选择LSP,并在其上分配资源,实现根据路由策略进行域内资源分配。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获取路径信息并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在于,预先在承载控制层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中设置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子路由,并为子路由设置LSP属性;此后,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收到资源请求后,判断该资源请求的目的用户是否为本域用户,如果是本域用户,则根据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然后结束本流程;否则,根据其中预先设置的域间路由策略选择域间子路由,然后根据预先为该域间子路由设置的LSP属性,以及资源请求中的业务信息,选择域间LSP,并在选择的域间LSP上分配资源,再根据选择的域间LSP信息以及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预先在承载控制层的资源管理器中设置路由分析表、路由表及子路由表。
其中路由分析表用于存储用户网段信息、用户归属类型、本域归属ER和域间路由标识的对应关系,供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目的用户网段信息获取目的用户归属类型,并在通过该表获得目的用户归属类型为它域后,根据用户网段信息和本域归属ER获得域间路由标识,如表1所示。
  用户网段信息   用户归属类型   本域归属ER   域间路由标识
  204.145.0.0   它域   ER1   RT12
  192.168.0.0   域内
  202.123.0.0   它域   BR2   RT3
  ……   ……   ……   ……
                              表1
路由表用于根据路由策略选择子路由,包括域间路由标识、路由策略、子路由标识等,如表2所示,其中如果路由策略为轮选,则依次选择子路由1、子路由2等;如果路由策略为优先级,则根据每个子路由的优先级选择,例如PRI1高于PRI2,则在Route3中,首先选择SRT3a。此外,该表中也可不注明优先级,这种情况下,根据路由策略进行路由选择时,以子路由的排列顺序进行选择,即前面的子路由优先级高,后面的子路由优先级低。
  域间路由标识   路由策略  子路由标识1   子路由标识2   ……
  RT12   轮选  SRT1201   SRT1202   ……
  Route3   优先级  SRT3a   PRI1   SRT3b   PRI2   ……
  ……   ……   ……   ……   ……
                                  表2
子路由表用于约束一组具有相同属性的LSP,子路由表中包括子路由标识、本域汇接路由器、它域汇接路由器,如表3所示。在通过子路由表查找LSP时,将子路由表中的本域汇接路由器作为LSP的入口,它域汇接路由器作为LSP的出口,由于满足此条件的LSP有多条,这些LSP可能带宽不同,可能流量参数不同,此时,需要结合业务信息对LSP进行选择。
  子路由标识   本域汇接路由器   它域汇接路由器
  SRT1201   BR4   BR5
  SRT1202   BR4   BR6
  ……   ……   ……
                   表3
表3所示子路由表中的本域汇接路由器和它域汇接路由器均为LSP属性,实际上也可以在子路由表中设置其他的LSP属性,如连接节点、带宽信息和流量参数等,这种设置可以根据运营商的需求灵活进行,当子路由表中包含多种LSP属性时,表3可以包括子路由标识、带宽信息,或包括子路由标识、路由节点和带宽信息等。
上述表1中的域间路由标识与表2中的域间路由标识相对应,表2中的子路由标识和表3中的子路由标识相对应。
对于路由分析表、路由表和子路由表,可以由运营商在进行网络规划时在承载控制层的资源管理器中设置,此后,也可以对其进行更新,进行设置或进行更新时,运营商可以根据自己的策略灵活进行,以下举例说明:
当目的用户的归属类型为它域某网段时,如果运营商需要这种业务的路由策略为轮选,并且需要这种业务经过本域特定的网络节点BR4时,在路由分析表中设定用户归属网段与域间路由标识的对应关系,然后在路由表中设置该域间路由标识对应的路由策略为轮选,再分别设置子路由,最后在子路由表中将子路由对应的本域汇接路由器设置为BR4。这样,在进行了这样的设置后,为用户选路时,根据路由分析表、路由表和子路由表最终确定的本域汇接路由器和它域汇接路由器进行路径选择,就实现了这种特定类型业务的路由策略为轮选和经过BR4的要求。
下面以图1所示的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Diff-Serv模型为例,对在上述设置后的资源分配方法进行说明。
图1中,如果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4作为某次呼叫的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6作为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则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5为除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外,本次呼叫所经过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因此将承载网资源管理器105称为该次呼叫的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当然,某次呼叫请求可能在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内部,也可能是从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直接到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还可能有在源承载资源管理器和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中有一个或多个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本实施例中,在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和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间仅有一个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业务执行过程中,为用户分配资源的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CA收到呼叫请求后,向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连接资源请求。
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即源用户所在网络对应的资源管理器,所发送的连接资源请求中包括业务信息,即包括业务五元组信息、QoS参数、业务类型等。其中,五元组信息包括源用户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用户IP地址、目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等;QoS参数包括流量信息和带宽需求信息,业务类型包括语音业务、视频业务等。
步骤302、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该请求后,根据其中的目的用户IP地址确定目的用户网段,然后查询路由分析表,获知该网段对应的用户归属属性为它域,则再根据源用户本域归属ER从路由分析表中获取域间路由标识,然后根据获得的域间路由标识查询路由表,获得路由策略和子路由信息。
本步骤中,如果判断出目的用户归属属性不是它域,则直接根据业务信息确定源用户归属ER,和目的用户归属ER,然后选择以源用户归属ER为入口,以目的用户归属ER为出口,其符合业务信息要求的LSP。此外,如果域内有特定的路由策略需求时,确定域内LSP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查询路由分析表,然后根据其中获得的域内路由标识查询路由表,再从路由表中根据路由策略确定子路由标识,根据该子路由标识查询子路由表,然后选取LSP,这种方法与域间业务相同,只是路由分析表和子路由表的设置稍有区别,即路由分析表中还包括目的用户归属ER,且域间路由标识变为域内路由标识;子路由表中的本域汇接路由器和它域汇接路由器为路由节点或其他LSP属性,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可以参照本步骤以及步骤303和步骤304进行。
步骤303、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路由策略选择一条子路由,获得子路由标识。
步骤304、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获得的子路由标识查询子路由表,获取本域汇接路由器和它域汇接路由器,然后根据获取的本域汇接路由器和它域汇接路由器,以及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的连接资源请求中的QoS参数和业务类型等,查找匹配的LSP,并判断是否查找到了匹配的LSP,如果查找到了匹配的LSP,执行步骤305,这里的LSP为域间LSP;否则返回执行步骤303。
假设步骤302中,根据目的用户网段204.145.0.0,得到目的用户归属属性为它域,再根据这些信息以及源用户归属ER,即ER1,从路由分析表中获取的域间路由标识为RT12;然后在步骤303中,根据RT12查询路由表,得到路由策略为轮选,子路由包括SRT1201和SRT1202,由于这里的路由策略为轮选,所以首先选择SRT1201,在步骤304中,根据SRT1201从子路由表中获取LSP属性为BR4和BR5,然后根据业务信息以及入口CN为BR4,出口CN为BR5查找LSP,如果找到了符合上述条件的LSP,则在所找到的LSP上为用户分配资源;否则,如果没有查找到,返回路由表,获取子路由标识SRT1202,然后再根据子路由标识SRT1202获得其对应的LSP属性为BR4和BR6,则再根据业务信息以及入口CN为BR4,出口CN为BR6查找LSP,如果查找到了符合条件的LSP,则在所找到的LSP上为用户分配资源,否则,再返回路由表选择子路由。
步骤305、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选择的域间LSP上为用户预留带宽资源,然后在域内选择符合资源请求中业务信息要求的,且以源用户归属CN为入口,以该域间LSP入口CN为出口的域内LSP。
与步骤302中判断出目的用户归属属性不是它域后,选择LSP的方法相同,本步骤中,确定域内LSP可以通过直接查找的方式选择源用户归属路由器ER1到域间LSP入口BR4;当域内有特定的路由策略需求时,确定域内的LSP也可以采用查询路由分析表,然后根据其中获得的域内路由标识查询路由表,再从路由表中根据路由策略确定子路由标识,根据该子路由标识查询子路由表,然后选取LSP。
步骤306、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向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连接资源请求,该连接资源请求中包括业务五元组信息、QoS参数、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择的LSP信息、业务类型等,其中,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择的LSP信息包括域内LSP标签栈和出域LSP标签和出口路由器地址。
步骤307、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接收连接资源请求后,根据其中的目的用户信息确定目的用户网段,然后查询路由分析表,查询到目的用户归属类型为它域,则再以LSP信息中的出口路由器地址为本域归属ER,从路由分析表中获取对应的域间路由标识,再根据该域间路由标识查询路由表,获得路由策略和子路由信息。
步骤308、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路由策略选择一条子路由,获得子路由标识。
步骤309、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获得的子路由标识查询子路由表,获取本域汇接路由器和它域汇接路由器,然后根据获取的本域汇接路由器和它域汇接路由器,以及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收到的连接资源请求中的QoS参数和业务类型等,从该子路由包括的LSP中查找匹配的LSP,并判断是否查找到了匹配的LSP,如果查找到了匹配的LSP则执行步骤310,本步骤中的LSP都是指域间LSP;否则返回执行步骤308。
步骤310、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选定的域间LSP上为用户分配资源,然后根据该域间LSP信息,主要是该域间LSP的入口路由器地址,资源请求消息中的域间LSP信息和业务信息选择域内LSP,资源请求消息的域间LSP信息主要是指其出口路由器地址,选择域内LSP的方法与步骤305中选择域内LSP的方法相同,只是在查询路由分析表时,以资源请求中的域间LSP出口路由器为源用户归属ER,以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择的域间LSP的入口路由器为目的用户归属ER。
假设步骤307至步骤309中,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择的LSP入口为BR9,出口为BR10,步骤310中选择的LSP入口为BR6出口为BR9。
步骤311、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向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连接资源请求,该连接资源请求中包括业务五元组信息、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择的LSP信息、QoS参数、业务类型等,其中,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择的LSP信息包括域内LSP标签栈、出域LSP标签和出口CN等。
当然,在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与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间可以经过多个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如果是这样,则在执行本步骤之前,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先向其他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连接资源请求,然后重复执行步骤307至步骤310,直至与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相连的上游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完成域间和域内LSP选择为止。此后,本步骤中向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资源请求的,为上述上游中途承载网资源管理器。
步骤312、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连接资源请求中的目的用户IP地址确定目的用户网段,然后查询路由分析表,判断出目的用户归属类型为域内,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连接资源请求消息中的出口CN地址,即BR10以及通过其中目的用户IP地址确定的目的用户的归属ER,即ER2,选择域内LSP,然后在该LSP上为用户分配资源。
当然,与步骤302中相同,本步骤中也可以按照查询路由分析表获得域内路由标识,然后根据域内路由标识获得子路由标识,再根据子路由标识选择LSP,只是这里在查询路由分析表中时,以资源请求中的域间LSP的出口路由器为源用户归属ER。
在步骤312执行完之后,就完成了从源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中的ER1到目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中的ER2的整个路径选择及资源分配过程。
从以上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接到资源请求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域间路由策略选择域间子路由,再根据业务信息及子路由中设置的LSP属性选择LSP,并在该LSP上进行资源分配,实现了运营商根据路由策略进行资源分配;并且,本发明中通过根据业务信息确定域间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实现了对于不同的业务采取不同的路由策略,也实现了运营商根据业务对网络进行规划,增加了网络规划的合理性;进而,本发明中,根据预先在子路由中设置的LSP属性进行LSP的选择,实现了为某种特定业务分配资源时,能够在具有特定属性的LSP上分配资源;通过将该LSP属性设定为特定的连接节点,在为业务分配资源时,选择经过该节点的LSP,实现了特定业务通过特定网络节点;此外,本发明还通过在进行资源分配时,在域内通过域内路由策略选择子路由,再根据子路由中的LSP属性和业务信息选择LSP,并在其上分配资源,实现根据路由策略进行域内资源分配。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适应具体情况的具体需要。因此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起示范作用,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在收到资源请求后,判断该资源请求的目的用户是否为本域用户,如果是本域用户,执行步骤B;否则执行步骤C;
B、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然后结束本流程;
C、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自身设置的域间路由策略选择域间子路由,然后根据为域间子路由设置的LSP属性确定当前选择的域间子路由的LSP属性,再根据所确定的LSP属性和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与自身相邻的下游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域间LSP,并在选择的域间LSP上分配资源;
D、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选择的域间LSP信息以及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根据设置的域间路由策略选择域间子路由为:
根据业务信息确定域间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并根据该域间路由策略在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中选择域间子路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业务信息确定域间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为:
根据目的用户网段信息确定域间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业务信息确定域间路由策略为:
根据目的用户网段信息和源用户归属路由器确定域间路由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SP属性为经过相同的路由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同的路由节点为相同的本域汇接路由器和它域汇接路由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根据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为:
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根据自身设置的域内路由策略选择域内子路由,然后根据为该域内子路由设置的LSP属性确定当前选择的域内子路由的LSP属性,再根据所确定的LSP属性和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置的域内路由策略选择域内子路由为:
根据业务信息选择域内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然后根据该域内路由策略从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中选择域内子路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业务信息选择域内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为:
根据源用户归属路由器和目的用户归属路由器选择域内路由策略及其对应的所有子路由。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资源请求中的信息为业务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向其选择的域间LSP出口路由器所属承载网资源管理器发送资源请求,该域间LSP出口路由器所属承载网资源管理器接收资源请求后,判断该资源请求的目的用户是否为本域用户,如果是本域用户,根据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
否则,根据自身设置的信息和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与自身相邻的下游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之间的域间LSP,并在选择的域间LSP上分配资源,然后根据选择的域间LSP信息、资源请求中的信息选择域内LSP,并在选择的域内LSP上分配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7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请求中的信息为业务信息和发送资源请求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选择的域间LSP信息。
CNB2004100955752A 2004-12-02 2004-12-02 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 Active CN10045669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55752A CN100456691C (zh) 2004-12-02 2004-12-02 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
JP2007543683A JP4593630B2 (ja) 2004-12-02 2005-11-30 ベアラネットワークリソースの割当方法
AT05814648T ATE469487T1 (de) 2004-12-02 2005-11-30 Ein verfahren zur verteilung von resourcen eines trägernetzwerks
DE602005021488T DE602005021488D1 (de) 2004-12-02 2005-11-30 Ein verfahren zur verteilung von resourcen eines trägernetzwerks
PCT/CN2005/002062 WO2006058497A1 (fr) 2004-12-02 2005-11-30 Procede de distribution de ressources de reseau support
EP05814648A EP1760957B1 (en) 2004-12-02 2005-11-30 A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resources of bearer network
US11/620,268 US20070165522A1 (en) 2004-12-02 2007-01-05 Method For Allocating Bearer Network Resour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955752A CN100456691C (zh) 2004-12-02 2004-12-02 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3797A true CN1783797A (zh) 2006-06-07
CN100456691C CN100456691C (zh) 2009-01-28

Family

ID=36564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55752A Active CN100456691C (zh) 2004-12-02 2004-12-02 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65522A1 (zh)
EP (1) EP1760957B1 (zh)
JP (1) JP4593630B2 (zh)
CN (1) CN100456691C (zh)
AT (1) ATE469487T1 (zh)
DE (1) DE602005021488D1 (zh)
WO (1) WO200605849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3999A1 (fr) * 2007-08-21 2009-02-26 Zte Corporation Procédé pour établir un trajet d'extrémité à extrémité inter-domaine
CN104270323A (zh) * 2014-10-08 2015-01-07 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内容的网络内容获取方法
CN105391632A (zh) * 2014-09-04 2016-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选择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992B (zh) * 2009-11-13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节点、中继节点的分布式网络及其组网方法
CN113507475B (zh) * 2021-07-14 2022-12-23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跨域访问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96003B1 (ko) * 2000-04-13 2007-03-15 오페락스 아베 네트워크 최적화 방법
SE0002419D0 (sv) * 2000-06-27 2000-06-2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lekommunikations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US20020087699A1 (en) * 2000-07-31 2002-07-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QoS management in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using bandwidth brokers, RSVP aggregation and load control protocols
CN1499853A (zh) * 2002-11-05 2004-05-2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采用共享Iu信令连接的方法
CN100426733C (zh) * 2003-01-16 2008-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中实现资源分配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283079C (zh) * 2003-02-20 2006-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网络业务质量保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3999A1 (fr) * 2007-08-21 2009-02-26 Zte Corporation Procédé pour établir un trajet d'extrémité à extrémité inter-domaine
CN105391632A (zh) * 2014-09-04 2016-03-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391632B (zh) * 2014-09-04 2019-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4270323A (zh) * 2014-10-08 2015-01-07 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内容的网络内容获取方法
CN104270323B (zh) * 2014-10-08 2017-07-18 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内容的网络内容获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60957A4 (en) 2008-03-26
EP1760957B1 (en) 2010-05-26
EP1760957A1 (en) 2007-03-07
ATE469487T1 (de) 2010-06-15
JP2008522512A (ja) 2008-06-26
US20070165522A1 (en) 2007-07-19
CN100456691C (zh) 2009-01-28
WO2006058497A1 (fr) 2006-06-08
JP4593630B2 (ja) 2010-12-08
DE602005021488D1 (de) 201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3724C (zh) 网络优化方法
CN1488217A (zh) 多播网络中资源保留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79729A (zh) 对网络资源进行预留的方法
CN101036357A (zh) 用于在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中控制对具有保证的服务质量的服务的接纳的方法和装置
CN1859250A (zh) 保障多业务服务质量的资源管理设备、接入系统及方法
CN1855839A (zh) 网络通信中处理紧急业务的方法
CN1852187A (zh) 一种实现网上设备接入管理的方法
CN1750504A (zh) 一种在网络中路由转发的方法
CN1859294A (zh) 一种为虚拟专用网用户提供QoS服务的方法
CN1783797A (zh) 一种对承载网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
CN1870621A (zh) 对用户的业务提供承载控制的方法
CN1750516A (zh) 基于本地QoS类别的端到端QoS路由实现的方法
CN1905522A (zh) 光突发交换网络竞争解决方法
CN1601977A (zh) 一种基于策略的选路方法
CN1601966A (zh) 一种路由路径选择方法
CN1601971A (zh) 一种承载控制层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917440A (zh) 一种基于区分服务的Pipe模型实现方法
CN1756186A (zh) 一种资源管理的实现方法
CN1599327A (zh) 一种在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上配置路由路径的方法
CN1595895A (zh) 一种基于资源约束的选路方法
CN1993940A (zh) 移动通信系统、分组传送设备、以及路径重新确立方法
CN1859363A (zh) 一种端到端服务质量的域间协商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633081A (zh) 一种在承载控制层中分配路径带宽的方法
CN1595892A (zh) 一种在承载网上为双向业务完成资源请求的方法
CN1601965A (zh) 一种路由路径故障修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